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大户还好,实力雄厚,小户若是不赶紧出货见到钱,日子会很难过。

    执行的层面,不再需要方书安来安排。

    关于产品出口不管是王草原还是海外,张田余还有下边的商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两个人商议完,总算能喘口气。

    青儿端来两杯饮子,两人便靠在方书安做出来的软塌上歇着。

    一般人是进不了他这个房间的,都是在花厅,花厅是标准的明式家具。

    他这个小会客厅,则是专门打造的家具。

    实际上就是他在新世纪经常挺尸的沙发,经过改良和设计以后,他让木匠给自己打制一些,分别放在家里、别院以及学院办公的场合。

    尤其是奢侈的还弄了两侧的贵妃榻,别提多舒坦了,尤其是忙碌完之后,短暂的在上边躺上半个时辰,简直能像重生一样。

    张田余摸着他的沙发,左右坐坐,学着方书安靠下去,才发现当中的真谛。“书安啊,还别说,刚开始看见你这个东西,床不像床,他不像榻,我还以为弄弄得什么四不像东西,谁知道,嘿,这样半躺着是身舒服!”

    方书安舒心的喝完一大口,笑着说道,“那是自然,这可是让木匠师傅废了好些心思弄出来的东西,怎么样,合你胃口吧。不说是你,只要是长期伏案写东西或者是干活之人,中间休息的功夫,在这样的榻上休息片刻,对脖颈是极有好处的。”

    是否对脖子有好处,张田余感觉不出来,但是整个东西的造型太让人喜欢。

    比较传统的榻或者是床,这个极为方便,它有坐的位置,并且还能靠着,比一般的圈椅要舒服很多。

    即便是不喜欢靠着的时候,还能在两侧的贵妃榻上躺着,而且设计的长短十分合理,不需要必须脱掉鞋子才能上。

    总之,一切就是为方便休息兵器而不需要额外的更衣或者脱鞋等动作,太适合放在办公场合作为临时休息之用!

    看着他十分好奇的在研究,方书安只是笑笑,不在多余的解释。

    东西好不好用,亲身感受最是明显。

    沙发经过几百年的进化,在方书安过来的时代,已经达到顶峰。不管是人体工程学设计还是说选材用料上,都到了巅峰状态。

    他想要完全达到那样的状态,难度不言自明,毕竟现在没有高强度海绵,也没有各种耐用的化纤以及混纺布料。

    没有那些,一定程度上会有些不足,退而求此次,稍微降低下标准,也是能达到他的需求。

    并且,在很多细节上,也经过此时工匠的优化设计,更加符合大明的生活条件。

    张田余没有使用过后世那种几乎完美的沙发,所以方书安房间的这套东西,在他眼里就是完美的存在。

    他爱不释手的又摸了一遍之后,才叹口气。“都知道你在各方面都有超越凡人的眼光,谁知道,就是弄出来一套家具,都能如此完美。等到过一段时日,咱们理顺了白酒,我们把这套软塌也推向市场,要是他不火爆,那真是天理难容!”

    越是让人能偷懒的东西,越是能火爆并且形成潮流,沙发这样的家具,在日常家庭社交当中,可比什么圈椅好用多了。

    方书安此前没雨想着推广,主要是真没有注意到。

    毕竟沙发虽然是大件,消费量不如其他东西,但是卖出去的话,也不是个小数目。

    毕竟不是什么东西都和马车一样,受到产能和需求的限制。

    沙发撑死也卖不出多么昂贵的价格,它的市场容量会十分巨大。

    新式马车不同,因为有板簧悬挂和胶圈轮胎的存在,见过的人都知道方家的马车好用,但是没有多少人能用得起。

    毕竟他们设计的马车,上边没有什么额外的装潢,已经比起现款高端装饰的马车造价还高。

    所以啊,马车一直没能成为爆款。

    “你说,不会像马车一样,不好卖吧。”方书安想了想,还是问道。

    “不会的,马车是好东西,但是因为弹簧等成本还高,所以售价也高。虽然他行走起来十分安稳,但是真正长途走马车的人并不多。他们买辆新式马车的价格,能够买上好几辆现有马车,等到将来价格下降,才会有销量吧。”

    作为方书安旗下最不走量的产品,他们也没有办法,有此可见,大明的消费者,对于价格情况还是十分敏感。

    尤其是不能有重大变革,或者是他们能直观感觉出来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做决定。

    在城里,普通马车并不会颠簸的让人难受,而常年在野外走远路的,不是车夫就是掌柜之类。

    他们对马车的颠簸早就习惯了,要是再习惯减震好的马车,还需要不少时间。

    最主要的是,那些人要么不是自己出钱买,要么就是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才有如此状况。

    两人商业互吹一番之后,张田余忽然想起什么,突然小声道,“书安莫要回灰心,两个女娃没什么,下一次好好努力,不行就让大夫看个好时机,到时候必定能一击中的!”

    女娃努力一击中的

    方书安有些蒙,这都是在说啥,刚才还在好好的讨论业务,怎么就要说到房事上来

    “张兄,你是何意是有人和你说什么”

    如此一问,差点给他问住。

    “啊,这个……也不是你想的那样……只是,只是听说一些消息,还以为……还以为你有什么想法,他们让我找合适的时机,劝劝你。”

    不说还好,一说他更加郁闷了,自己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啊,怎么就有人开始造谣

    “不行,今儿个,你得给我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张田余哪里敢说!

    “就是……啊,就是……没什么,你自己稍微注意,节制些……啊,你这茶真不错,我先走了!”

    “站住……你个兔崽子!”方书安一边喊着,一边作势追几步,哪里知道,这家伙跟兔子似的,窜的飞快!

    有节制

    难道说,还有谁把自己的房事频率说出去么

    林月华说给张田余

    不能够,虽然几人是合作伙伴,但是这么私密的事情,林月华是说给张田余的,不管是他本人或者是他夫人。

    毕竟不断提出需求的是林月华自己,不是方书安非要拉着她一起造人。

    一般也就是男人在外边宣扬,吹牛说自己一晚七次郎,或者一晚八次郎。

    哪里有女人在外边说,我一晚上要求十几次

    疯了吧,那是窑子里的姐儿炫耀自己收入才会拿出来攀比,正经人家谁说这个

    不是林月华,还能是青儿或者是灵儿

    那就更不可能了,自己的丫鬟担心自己身体受不了,去找张田余说

    怎么可能

    不……

    等等,或许……

    还真有可能。

    毕竟青儿做事,和一般的丫鬟不同,她的地位也远高于一般人。

    &nb




532 尼德兰传教士
    给方书安在床上奋战的时间并不多,虽然他很想就这样播种成功,但是没有各种试纸的今天,哪怕是命中靶心,也需要时间来确认。

    所以啊,在没有确认之前,只能不断的努力!

    原本是个彼此都高兴的事情,但是渐渐的差点让方书安操劳过度……

    可惜啊,好日子总算是有限,没有两天清净的忙碌日子,徐光启找上门来。

    不仅仅是徐光启,确切的说是徐光启和丽塔以及苏菲娅。

    三个人还带着另一个老外,丽塔和苏菲娅跟自己的关系,根本就不需要再让徐光启开路,现在看来,应当是那个老外有事情。

    “您三位这是作甚这位外国友人又是”方书安明知故问,他们还没有介绍来人,只能自己先开口了。

    “书安,实不相瞒,此次是有事相求。”徐光启倒也干脆,在方书安面前,他没有摆架子的必要,直接开门见山。

    “您说就是,小子听着,不过是不是先介绍一下”

    徐光启哈哈一笑,你看我这脑子,“苏菲娅,你来介绍吧。”

    苏菲娅盈盈一笑,来了个大明的礼节,朱唇轻启,“这位是菲利普,来自尼德兰的传教士,他找到了我们。虽然说现在我们也有一些实力,但还是认为,来找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菲利普

    方书安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一个人,但是说到他背后的尼德兰传教士,那就有些微妙了。

    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某些人,最开始就是用传教士的名义在世界各地活动。

    他们名义上是传教士,实际上干些不知道什么勾当,有些是刺探情报,有些是间谍工作,有些则是串通当地的实力,颠覆原有的政府。

    方书安想了想,还是决定问问。

    “菲利普先生,您是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么”

    菲利普先是一愣,随便表情变得十分微妙,后来更是红着脸,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一般。

    “想不到,在遥远的大明,也有人知道联合东印度公司,十分惭愧。实不相瞒,我的确是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但是我也是地道的传教士。”

    还真是东印度公司的,方书安心里一沉。

    “那您是从香料群岛里,还是从东印度群岛而来”

    能来到大明的传教士,肯定不是直接从尼德兰本土过来。

    他们一般都是在香料群岛或者是东印度群岛活动一段时间,在跟哪里的华人商人学会一些汉语之后,往往会随着商船北上,到传说中的中国来看看,见证马可菠萝笔下遍地是黄金的国度。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1602年荷兰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又叫做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也是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特大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持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影响力,每年给政府分红18%。

    而在发展过程中,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成为荷属东印度,在19世纪又扩展到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印度尼西亚。

    “方大人,您对东印度公司的熟悉程度,令人惊讶,但是我不是您认为的那种人。我从尼德兰而来,本来是打算在大明传教,但是当我见识您印刷的那些启蒙教材之后,我改变了想法,想来请求您的印刷厂,帮我们印刷书籍,当然了,费用有我们东印度公司承担。”

    菲利普的汉语并不好,但是还能够交流,看的出来,他在大明这一段时间很是努力。

    想想倒也正常,从前朝开始,进入中华大地的传教士就越来越多,在一次次碰壁之后,他们先从中华文化入手,为此,很多人都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像利玛窦之类的学者,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印刷不知要印刷何物”

    一说是买卖,方书安便来了劲头,菲利普来大明,或许是真的有什么想法,但是在他方书安的眼皮子底下,还能折腾出什么来



533 军火贩子
    “不知道你们联合东印度公司对大明的兵器,有没有兴趣?”

    方书安总算是说出来自己的计划,他要卖武器给这些海上马车夫!

    兵器?

    菲利普一愣,随即摇摇头,“不,那真的不需要,您知道的,大明的火枪和火炮,前些年还是从佛郎机进口。虽然我们的火绳枪没有他们的先进,但是应当不会大明的差很多。”

    他对于现今世界主流的武器装备,还算是比较了解,稍微考虑下如今的情况,便能做出决定。

    事实上,菲利普也是捡着客气话再说,说起来,前些年大明的火器,连东瀛都比不上,怎么可能跟尼德兰生产的东西相比?

    虽然他说话的语气已经很客气,但是徐光启脸色还是有些变得难看。

    不好用也不能说的这么直接吧,换个说法不行?

    这就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吧,要是换做大明的官员,无论如何不会说的如此直接,怎么着也会换个委婉的口径来说。

    方书安还是比较能理解,他思想观念开放的多。

    至于说徐光启,毕竟和老外们接触的多,也没有进一步的反应。

    方书安看着菲利普的反应,摇摇头说着。

    “不,不是像您说的,我们不卖热兵器,我们卖的是弓箭和刀这样的冷兵器,我想,你们在香料群岛或者其他地方,还是需要低成本冷兵器的,对不对?”

    冷兵器?

    菲利普犹豫了,如果说火绳枪之类,大明或许不够先进,但是刀剑之类的冷兵器,可没有多少能比得上。

    大马士革钢刀那是个例外,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装备。

    他们在香料群岛的统制,还真需要一些冷兵器,用于日常维护稳定殖民统治。热兵器都在东印度公司来自尼德兰的士兵手里,那些本土招募的士兵,也需要武装,拿着刀剑,总比烧火棍好吧。

    再不济,买到手再转手一卖,也是不错的办法。

    自古以来,军火生意向来是最为暴利的生意之一,其他的工业产品,就是附加值再高,都没得和军火比较。

    而且,不管是多么落后的武器,都会有需求,大明淘汰下来的武器,在蒙古或者北方女真,都是上好的制式装备,哪怕就是蒙古他们淘汰下来的武器,卖给东瀛也都是先进装备。
1...212213214215216...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