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方才还抑郁的方书安,瞬间再改换状态。
好家伙,还以为是出了什么意外,现在看来,是双胞胎!
那自然是极好的,现在他家大业大,多养活个孩子算什么!
双胞胎女儿的生活,想想就是极为幸福的。
眼看他迈步的姿态,已经变成老员外才有王八步。
而已经走了几步的林月华,闻言脚下一个趔趄,差些摔倒,心又提了起来。
双生子是几个意思
究竟是一男一女,还是两个女儿
两个女儿的话,还好些,如果是一男一女……
&nbs
529 清流的反击
反正现在,作为方书安等人的对手,他们是学乖了,不到特殊时刻,绝对不会站起来反对。
在后边打冷枪,掣肘,虽然不是那么明显,但效果不一定差。
“陛下,今年粮食产量虽高,但是不能保证每年都如此,臣以为,还是不要大量酿酒的好,还是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才是最好的打算。”
清流当中,老顽固不少,他们执着的认为,粮食就应该拿来吃,而不应该大量酿酒。
东林党众人,尤其是左光斗,看见清流那些人开始冒头之后,便选择了低调。
他们引火的目的已经达到,剩下怎么交锋,是清流的事情。
泰昌登基之初,提拔不少清流和东林党人。
这些都是按照万历的要求,要平衡朝堂。
按照他的意思,是担心泰昌压不住朝堂。毕竟万历在位几十年,当初能和他对手的张居正之类,早就被搞的名字都成了禁忌。
现在么,泰昌刚上位,朝廷还都是以老方马首是瞻。万历担心儿子没有自己的手段,所以初衷就是让朝堂上多两方势力。
至少不能让齐楚浙党为首的老方一家独大。
不过么,泰昌心里知道,清流和东林党的作用,也就是防止方从哲等人权势过大。
要是说想办好事情,还必须靠方从哲等人。
东林党和清流,想要办好改革的事情,那是万万做不到。
计划很美好,但是赶不上变化。
谁能想到,最初的目的是保驾护航,等到现在,却成阻碍改革前进的事情了
如果现在朝堂上没有这么多清流和东林党,那么白酒外销根本就不会遇上什么问题。
毕竟此前茶叶、瓷器、丝绸的销售,都已经十分成熟,每年只要定期做好订货即可。
同样是外销,到了白酒这里,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唱反调
当然,也有粮食关系国计民生有关,出发点没有问题,可是不分青红皂白,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说粮食的产能有问题,那么大规模卖酒肯定不合适。
东林党和清流们,此前并没有做过调查,自然不清楚,今年粮食的产量和进口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如果他们知道,光是整个商业联盟存的粮食,都能供应大明小半年的量,会是什么样的想法
当然,方书安和张田余,绝对不会说他们囤积了多少粮食。
一旦有风吹草动,粮食的价格必然会大幅度下跌,那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现象。
但是吧,这个事情又不能一点都不提,要不然,那些清流还以为,粮食会是影响大明生死存亡的危机。
好在,除了商人,户部也清楚粮食大致有多少富余。
因为他们几个大型粮仓,已经存满……
李汝华本来不想出列,但是看着那些清流们只会夸夸其谈,他也不打算让小弟出面,干脆自己出马得了。
现在,他是越发的觉得,要和清流划清界限。
此前吧,作为户部主事,他并没有在齐楚浙三党联合之内。
事实上,作为户部一把手,那时候更多的是和老方顶牛。
毕竟,不管老方要做什么事,只要是花钱,都需要向户部伸手。
那时候,李汝华手里可是没钱,尤其是在辽事问题上。
库房里干净的耗子都要饿死了,他怎么可能会与老方相处的高兴
事情么,总是不断的在发生变化。
随着方书安等一项项行之有效的建议拿出来,整个大明的财物情况,迅速好转。
于是户部在几年之内,从库房里漏风变成塞的爆满,这样的户部,怎么可能再和首辅对着干
更何况,他李汝华还因为工作能力的突出,成功进入内阁,成为次辅!
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啊!
可以想象,在可预见的未来。
只要不是有什么突然的变故,他就将是下一任首辅。在大明内阁历史上,基本就是论资排辈的过程。
除非是,皇帝有意看重某一人,先将排在前边的某个人暂时拿下,发配到边疆当个什么要职,待上半年以后再调整回来,依旧进入内阁,虽说只是转了一圈,但是排名已经发生变化。
此时,那些原本排在后边的成员,在顺位上已经靠前。
不过,李汝华这次可不
530 早就挖好坑
今日朝会的另一个主题,便是北方草原的使者。
宣大那边早就八百里加急将消息传了过来,是以朝廷已经做好准备。
恰好今日有大朝会,在进行完此前的议题之后,便是召见使者的环节。
虽然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但是来往的礼节不可少。
毕竟是双方的正式场合,该有的流程要有。
两人站在门口,心中都有些激动,身边的礼仪官员小声的和他们说着一会儿的注意事项。
巴达礼和扑尔盖,都不是一次觐见大明皇帝,但是他们还没有这次一样,心怀忐忑。
“大明皇帝陛下,草原喀尔喀(科尔沁)使者扑尔盖(巴达礼)向您请安。”
两人按照标准的礼仪流程,进行完之后,便站在一旁。
吏部官员见两人站定,总算是松一口气,没有出岔子就好,不然他们又会成为焦点。
接见使者的大朝会和一般的大议事还是有些不同,不过该到的人也都到了,不算失礼数。
“二位使者,可有什么话说”
泰昌已然知道他们的目的,但是依旧还是要问一问,步骤不能少。
“大明皇帝陛下,小臣此次前来,是来恳求大明能够允许最新的白酒卖到草原去。去年的冬天,实在是冷,今年春天来得晚,秋冬来得早,只怕是比去年更加冷。
炉子和焦炭能缓和体外的寒冷,然而牧民们还是希望能有喝下去就火热的白酒来抵挡严寒。前些日子,和市还能买到,最近的日子,都卖断货,牧民们迫切希望,大明能够将白酒卖给我们!不然,他们整日里都去和市等着,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巴达礼说的话很委婉,但是有些人听出来其中的意思。
草原人么,以前为了些许利益,就敢南下劫掠。现在有白酒这么一个东西,他们就更有胆子。
虽说现在人们变得比以前富有,但是为了白酒那么好的东西,再发点疯,也是有可能之事。
“陛下!他们这是在威胁我大明!”
泰昌还没有说话,又有个老家伙站出来说到。
又是个清流
泰昌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当时用清流也就算了,好歹多选点年轻些的人。
当中的意思,大家都能听出来,就不要明说了行不行
而且,巴达礼的意思并不是说他们有组织的南下,而是那些人会自己组成小队,南下去抢酒。
毕竟,蒙古的牧民组织体系,远没有大明那么有效。
巴达礼也只是在暗示,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白酒断供,失去控制,并没有什么威胁的意思。
为何这个傻子非要说出来
“话可不敢如此说,巴达礼王子是来请求售卖白酒,你那句话听出来威胁之意了如今喀尔喀、科尔沁与大明是是休戚与共的状态,怎么会有其他意思,老大人不要信口开河!”
说话之人正是礼部侍郎,他负责联络草原方向的外交事宜。
一句没有什么特殊含义的话,如何过因为这个老家伙一句话,可能破坏掉现有的大好局面,他要疯。
“之前你们说,喀尔喀和科尔沁不可能大规模采买白酒。现在,科尔沁的王子和喀尔喀的大人已经站在朝堂之上,你们还说他们威胁大明。难道说,你们就是不想看见这桩生意的成交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祸心”
户部也忍不了,白酒的税率很高,刚开始有销量的时候,收上来的酒税很是令人高兴。
结果刚开始高兴没多久,就突然没了来源。
现在,好容易外销有了来源,那些人还要破坏,这个不能忍!
“既然对草原上的民众有用,我大明又是粮食丰产,没那么送出去就是,为何还要卖”
这句话说出来,人们当即傻了。
方才还开口的两个老家伙,快速的站回队伍,他们一意识到,说这句话的人不是白痴就是傻子。
你说在议事的时候,说说也就是了,现在可是当着巴达礼和扑尔盖的面。
难道说,非要把大明官员当中,最沙雕的那一面露出来么
也正是本别人都在愣神的功夫,他又继续说着。“我大明富有四海,昔日有三宝太监下南洋,那时候可不是想着卖东西,是宣威与海外,如今国富兵强,不应该再现当年的盛世,让万国来朝么,区区草原多少人,白酒我们送的起,何况……”
“住口!”
一直在装闷葫芦的方从哲,直接打断他的话。
老方独相多年,内阁首辅的威严还是有的,而且,比起年龄,比他的小官几乎没有。
积威之下,那人停顿下来,不敢说话。
“如今,巴达礼王子和扑尔盖大人亲自来我大明寻求购买白酒。而且目的很明确,是为了牧民暖和身子。
草原也是苦寒之地,大雪降落后,天气会冷的可怕。如果有些白酒,至少能保证他们在活动的时候,不会感觉到从头到脚都是凄寒彻骨。为了草原子民的考虑,我以为,应当向喀尔喀和科尔沁部出售白酒!”
出人意料的是,方从哲说完之后,再也无人反对!
东林党众人,一个也没有出来。
左光斗何曾不想站出来说几句,但是如今的形式,摆明是没有机会。此前反对最大的原因,就是假借蒙古的要求,说他们会将白酒在边境贩卖。
现在看来,人家蒙古人是真的需要,都求到门上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至于刚才那个说要白送的,简直是……脑子让驴踢了。
永乐时期是何等国力
再者说,那时候宣威南洋和西洋,虽然有大量的赏赐,但是带回来的好东西也不少。
现在么,刚富足起来没有多少时间,竟然有人叫嚣着送给蒙古人白酒。
要知道,不管是方书安等人,还是方从哲和李汝华,都将白酒外销视为重大财税来源。
现在他们正在搞铁路建设,需求大量的钱财。
想要断掉他们的财源,要用能说的过去的办法,将下的金蛋拱手送出去,泰昌不可能做到!
“好,就按方阁老的说法,尽快拿出一个章程,与两位蒙古使节达成一致,不可耽误!”
泰昌的命令也是斩钉截铁,挣钱的机会摆在面前,他不可能放弃。
相比万历,泰昌可是讲究实际效果的皇帝,像是征潮鲜那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他的任上,泰昌会不会出兵,还难以确定。
“陛下,除此之外,来袭满刺加、淡马锡的波斯商人,联合泉州之波斯商人,请求全权代理白酒在南洋的贸易权,为期三年,为此,他们愿意出高价!”
泰昌刚刚说完,话尚未完全落地,李汝华便站出来补充道。
事实上,这个消息前两天就到了,但是他故意压制,一直没有上报。
原因么,自然就是想着趁机借蒙古人的东风,现在见皇帝发话,当然要赶紧抓住机会!
如果是单独议事的话,可不敢保证是否会像今天的朝堂一样。
他曾经想过反对派会用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否定,但是他真的没想到,竟然有些清流会无脑如斯!
既然已经卖给蒙古人,就没有理由不卖给波斯商人,至于说几年独占的经营权,那都不是问题,反正现在波斯人在南洋上和大明没有利益冲突,也就是佛郎机人才需要注意。
531 产不了庄家的田
在产品的包装上,将其他国家捆绑在一起,也不是大明的对手。
作为世界手工艺的中心,波斯商人对高端白酒的包装形式有着充分的信心。
给他们这么好的东西,如果还卖不出去,那就是商户本身的问题了。
再说方书安和张田宇等人,此前下边的商户都在等消息,现在有了结论,自然是马上开始行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