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所以啊,商人们认为有利的事情,便会去做,商人们认为无利可图的事情,便不会去干。因此,尼德兰商人们,也就是在南洋无人岛上打打杀杀,抢夺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香料,再种植一些能卖出去的东西。
但是真的要让他们和佛郎机或者是南洋其他大国打仗,他们根本就不会。因为在商人们的眼里,出兵打仗只有赚钱或不赚钱的事情。
与我大明作战,对于尼德兰来说,是肯定亏本的买卖,他们不但没有可能拿到什么东西,更加可能会赔掉在南洋占据的香料岛,换成是这样的尼德兰商队,尤其是东印度公司,您觉得,他们可能会干么?”
方书安举的例子,不是特别好理解,对于家国天下为情怀的读书人,他们对于利益至上的商人行为拿到国家层面上,难以明白脑回路。
其实吧,这样的事情,到了新罗马帝国成为地球一极的时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是在泰昌年间,人们铁定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不要紧,有实际例子在眼前。
因为尼德兰商队特别是东印度公司,在香料岛已经盘踞多年,当视线扩展到整个南洋,而不是在南海,便能发现,他在南洋的商队规模和护卫队规模,都要比佛郎机要强大。
可惜啊,他们从未同佛郎机开战,也没有与其他相对落后的小国开战。
这不就是商人思维作证的绝佳体现么?
张维贤想要说话,发现真的说不上来?
这个时候,他心里就更加难受了,这王八蛋兔崽子,究竟是从何处得到的资料?
自己准备的已经足够充分,怎么还能让这兔崽子占了上风?
思来想去,一定是徐光启和那两个金毛胡姬给他的消息!
大意了啊,大意了!
听说那两个胡姬还有着王位的继承权。
张维贤也不了解西边那些国家的继承情况,连女子都能当国王?
那不是个个都跟武则天一样?
胡姬?王位继承权?
张维贤心里突然眼睛亮了,或许他现在没有办法,但是他又发现一个可以攻击的点!
……
没有了张维贤的阻碍,军队上别人也没有意见。
除去张维贤,熊廷弼在辽东带着几万人,他们早就换装新式配置,对这些存货没有任何念想。
至于刘綎指挥的那些还在“休养”的军队,也在逐渐换装,再说他们都是上过战场,跟建奴们死磕过的,对火器的理解更加深入,也知道新式甲胄的厉害,所以和熊廷弼一样,也没有念想。
而京营当中即使有些人想要再出幺蛾子,但是在张维贤都已经碰壁的情况下,当然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最后的结果就是,卖武器的事情,就这么通过。
这可以说是大明历史上,开启正式军售的先河,当他们尝到其中的甜头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卖武器得到的利润,根本就不是卖其它东西能比的!
更多时候,都是想要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
至于还价的情况?自然是允许的,但是根本就别想着能压价,因为没有人和大明的武器竞争。
已经掌握先进炼钢技术的他们,可以很轻易的做到量大质优。
并且因为商业的发达,还能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这是一项超值的服务!
而在几千里之外,同样的情况也在上演。
菲利普正在努力劝说着范霍恩,东印度公司在香料群岛的经理,或者说总督更合适。
毕竟他们干的事情和职权范围,比西班牙或者佛郎机的总督不差,甚至权利更大一些。
范霍恩作为香料岛总督,其实有更多的想法在其中,比较起其他的东印度公司同级别官员,他更像是一个来自英伦三岛或者北欧的海盗。
虽然同样唯利是图,但是同样具有冒险精神!
虽然上边给的指令是不允许和周围的大国甚至是有大国罩着的小国作战,但是他依旧在上任后,成功的将香料岛向四周扩大。
如果按照原有的习惯,他今年很有可能亏本。
因为向四周扩张,虽然没有成建制的抵抗,要征服当地土人,还是要消耗武器弹药和合格的卫兵。
军费和抚恤金,直接消耗掉了上半年的盈利!
要不是后来有大明的商人要粮食,最后就是亏本的结局,那样的话,他也就别在香料岛当总督,趁早滚蛋回家。
在这样不需要管理就能长出香料的地方,想要亏本实在太难了。
“你说要买甲胄和刀剑?还是东方的刀剑?那么,我亲爱的菲利普,请你告诉我,我们买到这些,能干什么?你见过别人做么?”
范霍恩虽然激进,但他不是傻子。
菲利普当时信誓旦旦的北上,说去寻找发财机会,难道他认为,买来东方的兵器,会有什么样的发财机会?
简直是太天真了,如果说贩卖东方兵刃会发财的话,佛郎机人早就做,怎么会轮到他们?
就连现在手里的香料生意,也是那些大食人早就做的买卖,此前佛郎机人和大食人,都因为香料岛过于慌蛮,并且蛇虫巨大,再加上他们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才没有到此。
如果不是勤劳的尼德兰人民,和能干的东印度公司能够在这样的地方坚持,怎么可能会有香料岛的今天!
“总督大人,正因为没有人做,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如果我和其他人去做青白瓷或者是茶叶的买卖,基本上没有发财的机会,了不起就是赚个辛苦钱,而且有那些波斯人在中间,想要做好茶叶和青白瓷的事情,很难。”
“我的菲利普,你也发现了,为何会没有人做?因为他们都知道,那是不挣钱的买卖,你是以为自己太聪明,还是别人太傻呢?”
范霍恩的话,已经很客气了。
他很忙,要不是这个菲利普和他夫人有些关系的话,他不可能给这样一个初出茅庐没有多久的人机会!
当然了,另一个关键是,他承诺会在未来几个月,提供大量的旧约,据他所说,印刷质量都和他拿来的样品一样。
说实话,范霍恩从心里是不打算信的,毕竟那些东西印刷的真是太精美。
就算是美因茨那些巨匠们,也不一定能印出如此好的效果,能与之相比的,也就是中世纪那些僧侣们手抄出来的经典!
但是,就是有人愿意买单,也愿意相信,因为那些人迷信北方的大明,认为一定能做出来。
“总督大人,因为他们都没发现,兵器和甲胄的用途,在哪里。”菲利普神秘的说道。
“哦?你倒是说说看,用途在何处?”
虽然范霍恩认为他是在胡说八道,但是还是要听听,他能说出什么来!
“我们伟大的卫队,或许可以配上一些刀剑,给火枪不足的部队,然后,我们可以将那些替我们看护场院的土人们换上刀剑,比起木棍,那些要更有杀伤力。那样一来,暴力抗争的事情,能少很多。
再有就是,我们完全可以,转手再卖掉!我调查过,明国卖给我们的价格,真是低的令人可怕,如果不是他们急于出手,肯定不会有这样的价格。我调查过他们的工匠上交价,是要高于售价!这样一来,东边那些岛国,我们就能有卖货的地方了!
再者,十字军在巴尔干辛苦的和奥斯曼骑兵作战,他们不是每个人都能装备火枪和胸甲,把这些卖给德意志那些骑士的卫兵,我认为,他们会需要……”
“嗯?”
范霍恩陷入了沉思当中。
仔细那么一想,菲利普说的这些,似乎都有可能实现啊。
尤其是在和奥斯曼进行圣战的那些人,突然多了来自东方的神秘兵器,肯定能打的敌人措手不及!
537 足利名人
菲利普得到的消息,都是方书安想让他知道的部分。
尤其是价格之类的信息,方书安可没打算骗他,都是实打实的数字。
老人传下来的话,如果撒一个谎言,就需要用更多谎言来弥补。
所以方书安告诉他的都是实话,只不过时间上有一些交叉。
兵器上交的价格,放在三年前,都没有问题。情况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只是没有几个人知道而已。
毕竟,武器从作坊是生产乃至分散上交变成大工坊生产以后,成本核算就是工坊几个核心人员清楚。
别人根本猜不透,也只能根据此前的工艺和经验进行猜测。
以前,箭杆之类的材料,有武器作坊生产,也有工匠上交。工匠上交部分,都是按照此前核定的价格结算。
纯手工的年代,箭杆耗费的工时并不少,所以价格定得不算低。
在工业化面前,箭杆的价格直接跌到谷底。
不少手工匠人都直接被征发到机器工坊,承担其中关键环节,而其他工匠,则转到相关上下游行业,比如说木匠,再比如说造船。
反正虽然有了依靠水力带来的初级机械化生产,却并未造成手工业者的大规模破产。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大明内在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就是,出口不断扩大。
前几年,方从哲主导适当开海禁,瞬间便令杭州和泉州广州的贸易额翻倍。
此前人们都是偷偷摸摸在滩涂交易,小舢板运货,能运多少?
现在这些优良大港口能光明正大的做生意,能拿到阳光下的交易量也就蹭蹭的上涨。
此前偷摸着干,或许能规避一部分关税,可惜啊,带来的不便还有被查抄等风险,并不比给市舶司缴税来的更有优势。
现在制作同样的箭支或者是兵刃,质量比以前好,费用却降低一半以上。
所以啊,菲利普以为,方书安是在打折促销,其实是双方都赚了,而东印度公司那些人,还以为有大便宜而沾沾自喜。
不过么,他们并不是唯一被套路的人,东瀛那些大名们,心里更高兴。
自从丰臣秀吉兵败潮鲜,东瀛政权到德川家族手下,表面上看,又回到了统一的局面。
实际上,因为德川家康的政策,亲藩大名和谱代占据了大量富庶和重要的土地。
因此,很多大名并不满足于现状,此次彼伏的叛乱从不曾少。
作为在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之外的大名,尤其是那些有能力之辈,自然不会心甘情愿的蜗居偏僻地方做自己的小地主。
只要是有人心向背的地方,便会滋生出各种想法,而当想法出现以后,也就有人要去实践。
足利名人便是其中的代表。
算起来,他祖上要比德川家康辉煌的多。
在德川家成为征夷大将军之前两百年,足利义满的爷爷就成为征夷大将军。
后来几经波折,足利义满的各路子孙也是散落东瀛。
就连足利名人,现在也不敢用自己的姓,而是隐姓埋名,用他祖宗曾经的称号,室町幕府的室町作为姓氏,化名石厅名人。
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保命。
足利家族因为当年醍醐天皇,后来又流放天皇,所以被列入逆臣当中。
不过,这也只是德川家以及部分人的观点。
东瀛大名数百,受过足利家恩惠的也不少,虽然很多后来被清算,但是仍旧有不少传承下来。
而且,足利家也是出身源氏,非是德川家那样的野路子。
有这样的背景,要和德川家亲戚一样成为亲藩大名,或者是德川家狗腿子一样成为谱代大名,那简直是对足利氏的侮辱!
此前,足利名人,也就是石厅名人,虽然心里有想法,但是却不曾行动,只是在观望。
直到最近,听闻有商人要卖兵刃,还是大宗的明国兵刃!
足利名人心里的火苗才重新燃起。
从他们祖上出足利义满那一支开始,已经两百余年了啊。
现在足利家嫡系式微,是时候靠他们这些旁支振兴的时候了!
“将军!”
正在思考的足利名人,被手下贴身武士的声音唤醒,此刻他们在海滩,正在等着接头人的到来。
此时,东瀛还是德川家势大,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
比如现在连见接头人,都不敢光明正大,只有在天还没亮时候,偷偷的见面,防止白天被那些狗腿子们发现。
“怎么,来了?”足利名人问道。
“那边刚才闪了三下灯光,如果等下还有三下,我们就能回应了。”手下人话音刚落,只见远处有有三点亮光闪过。
“没错,正是暗号,将军,我去回应……”
说完,他便带着身边几个人,一大块黑幕,去往一边准备。
片刻,一盏白色灯笼点着,被四面黑幕围着。
随着口号声响起,他们回了两个三次的闪光。
慢慢的,远处的似乎有个黑影,有远及近,渐渐的靠过来。
终于,能够看得出来,那是一艘不小的船,看样子,能比一般去海外劫掠的海盗船还要大。
既然是大船,那靠岸的距离就极为有限。
没过一会儿,他们刚刚听见船破水的声音,也就是刚刚听见的功夫,声音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几艘小舢板划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