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但是我们调查过后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职业在身,有自己吃饭的本事。所以说啊,能够否成功,还很难说。”
“让你爷爷方阁老去协调就是,有什么为难的?军户们的日子,朕是知道的。立国两百余年,军户的人口增加,土地却不曾增加,他们的生活,想想便知道很差。”
泰昌是务实的皇帝,存在的问题他也了解过。
军户经过两百年的发展,需要改革。
“陛下,您说的是,可是……可兵部和地方的将军们不同意。”
方从哲思来想去,还是让方书安来试探一下泰昌口风,毕竟如果皇帝同意,兵部和地方反对也没用。
泰昌沉吟片刻,想透其中关节,这件事兵部没有理由反对,边军将领吃空饷历来都是兵部头疼的事,至于地方将领们反对就很正常,动了谁嘴里的肉谁也不乐意。
算起来,都是地方顽疾,换成过去,想要插手还没机会,现在好了,刚好趁着此事,好机会整顿边军,也不是不可。
想通关节,泰昌笑道,“你啊你,少给朕成这幅鬼样子,不单单是为这件事吧,朕不信阁老没有办法解决此事,说吧。”
方书安嘿嘿笑道,“就知道瞒不过您,小臣思虑良久,如果三大殿的柱子不用金丝楠木,而是水泥浇筑,不知陛下能不能接受?如此,三大殿的费用会大减……”
眼看着泰昌变成锅底黑的脸,方书安声音越来越小。
皇宫殿宇的建筑规制绵延了千百年,到自己这就没了?
泰昌一时脑子有些转不过来,等回过神来,方书安早像兔子一样跑了,又忍不住笑了出来。
三大殿是大明心中永远的痛啊,他清楚的很,一次次火烧,一次次修建,耗费不知凡几。
若是按照工部的预算,高达七八百万两白银,那是干什么?
即便是近几年岁入大增,可是要拿出一年的收入去修三大殿,他是难以下定决心。
换成水泥柱子,能比金丝楠木更加高大宏伟么?
泰昌并没有直接否定,他心里其实还是实用为主,金丝楠木的房子是好东西,可是,钱财也花的厉害。
该如何是好?
……
……
英国公府上,此时没有任何特殊情况,风平浪静,好像近几日发生的事情,与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一样。
实际上,并非如此。
国公府只是表面上的平静,背地里也算是暗流涌动。
此时府里的一个小会客厅,门口没有个支应的人,在外边三十步,站着一圈守卫,没有半个死角。就是耗子来了,都不可能进去。
“国公爷,当初说的好好的,结果你们没有完成计划,便由我们来接手。算起来,你们至少浪费三次机会了吧。怎么的,这些我们要动手,为何你们又在背后下手?”
说话之人很是傲慢,站在张惟贤面前。只不过,他并没有部露脸,而是将其藏在宽大的袍服下边,袍服是少见背后带着巨大的半身斗篷,翻上来便能遮住自己。
不过,仅仅凭借露出来的部分,也能确认他的身份。
如果方书安在场的话,他便会发现,此人不是一般人,正是他在南直隶遇见之人。
“怎么,我们执行计划之时,不仅仅贵使也在布置任务。如果当时双方通气,自然不会有误会!”
“误会,此次的误会可是大了。你的手下为了不泄露机密,才放火烧屋。想要毁尸灭迹的心情,倒是能理解。可惜啊,他们太傻,竟不知,南城干燥的厉害,一把火烧掉大片白地。要不是他们的手段,方书安和张田余他们,这次可是没有占便宜的机会!”
“天意如此啊,若是我知道,你们要对方书安下手,一时半会儿不能动他,也不会在他身上用那些小计俩。现在倒好,损兵折将不说,还给方书安创造恁大机会!”
张惟贤也没未曾想到,当时他们要在背后制造谣言,给方书安来些压力,最好是能影响到她。
谁知道,那些办事之人一点也不靠谱,造成的效果几乎是让明眼人随便就能看清。
但是,他们的计划,真的有可能会影响到方书安的名声,那样的话,上次在南直隶蓝家好不容易拿住方书安的把柄,便会做空。
他们在没有到达实施计划的时候,绝对不允许有人破坏这个内应。
尤其是,破坏方书安名声之人,还是没有完断绝合作关系的张惟贤。
于是乎,双方下边人,便在针对方书安名声的事情上,展开了一次攻守,甚至于最后发展到拼杀。
结果就是,双方死伤不少,张惟贤手下之人,为了要毁尸灭迹,便放一把火!
可惜啊,那些人没有好好接受过安教育,若是他们参加过学院的安培训,便会知道,在南城那样的情况下,一点火星都不应该见到。
火势凶猛,他们还洒了油,转眼之间就烧的铺天盖地,也是南城火灾的直接来源。
张惟贤,原本的计划是削弱方书安和张田余等人,最后却阴差阳错,帮助他们实力更上一层!
可惜啊,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现在他们想后悔,也没有办法。
“贵使准备何时动手,说不得我们还能配合。”张惟贤为了缓和尴尬的局面,随便找了个话题。
“英国公,有再一再二再三,没有再四啊。这里浪费过三次机会,不会有第四次,下次,还是看我们的吧。”
“哼哼,没有我手下人协助你,我倒要看看,你们去何处找军队帮忙!”
“军队……国公爷,我想问一句,您手底下,还有多少能指挥的军队呢?”
张惟贤听到这话,瞬间惊了,他的表情,似乎要将面前人吃掉一样。
不过,或许是忌惮于其实力,又或许是有其他原因,最后,他只是涨红脸,使劲捏着拳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国公爷,事情非是我们所做,您的风光是被谁剥夺的,想必一清二楚。”
张惟贤当然知道,拿走他带兵权力之人,看上去是刘綎,实际上是泰昌皇帝。
或许是泰昌早就看出来张惟贤是个嘴上把式,中看不中用,也或许是单纯的为了摆着三方人马在京城,有了什么动静能马上派上用场。
不管泰昌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反正作用是起到了。
他将三支不同来源的军队汇集在京城附近,极好的解决了政权过渡。
福王的计划败露,英国公的兵权也被架空。
不过,张惟贤自然不会将原因归咎于自己,在他认知里,还是泰昌偏信别人,才造成如今的局面。
他张家世代英国公,竟然得不到皇帝的重用。
刘綎是有些战绩不假,但是他的忠心,又怎么你能和世代为英国公的张家人相提并论?
“天真,你们以为,世袭的英国公,仅仅是手上这点兵力么,未免太小瞧大明的世家!”
张惟贤也不知道和何处来的自信,面对眼前人,突然有种不明原因的强横。
“国公爷,您别忘了,若是我们祖上不被卸磨杀驴,现在的位置,恐怕比您家里要高得多吧。那些东西,我们也有所耳闻。您说的不错,世家的价值,就是千丝万缕的关系。可是啊,当别人都意识到你是麻烦的时候,试问还有谁敢上来?若非如此,当年的蓝家,怎么可能让人眼睁睁的干掉?”
……
张惟贤想反驳来着,但是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他们家累世国公不假,但是眼前人也不简单,虽然他不是蓝家直系,但是能成为核心成员,便代表着身份特殊。
能在东厂锦衣卫等等机构的围追堵截下,在暗处发展两百余年。并且实力没有多少衰减,说起来,要比他强上不少……
“国公不必着急,到时候上边有了想法,定然会通知您。毕竟,您和福王不一样,他是胆小鬼,您可是什么都敢干。”
说完,他哈哈大笑,转身走了。
即便是一语双关,张惟贤冷哼一声,却是古井不波。
要说沦落到现在的情况,还真的只能怪他自己。
如果当初他逼得福王再紧一些,或许现在完就是两个局面。
谁能想到,朱常洛那么坚强。在万历几十年不看好的情况下,竟然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下来!
并且,最终拿到皇位。
当时人们可都是人为,朱常洛被拿下,是早晚的事情……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他当初的目的,不过是要加强勋贵世家的权利,能跟那些文官们斗上一斗。
谁知今日,竟成如此局面?
。
(iishu)是,,,,!
560 简单粗暴如方书安
【】(iishu),
在官场,方从哲的名字当然是如雷贯耳,但在民间,方书安则更有名。
大明百姓经常将方书安与晋时屠龙的周处和三国吕蒙相提并论,来教导儿孙。
若是一个人,打小就聪明,长大之后更是平步青云,飞黄腾达,那没有太多的传奇色彩。
像是方书安这样的逆转人生,才来的畅快。
原本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大成就的那种,却在忽然之间,像是换了个人一样,展现出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智慧。
不管他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管他是如何做到,反正人家现在是真的厉害。
不管三七二十一,吹一波就是了。
在树立榜样的事情上,吃瓜群众能做的刚好。
所以嘛,方书安也就从平平无奇甚至还有些败家的玩意儿,成了后学努力的典型。
方书安初听这个传言,还洋洋自得了一阵子。
谁不想自己成为传奇呢?
可是啊,事情并非像是他想的那样发展,在流传过程中,甚至于开始变味。
说好的是典型,那就说好的地方便是,怎么的,还要挖掘人的短处呢?
比如,不知道是羡慕嫉妒,还是故意混淆视听,有人就将他以前的生活散布出来,若是老老实实的说也就罢了,偏生还要添油加醋。
关于青楼的段子在纨绔里流传更广,什么与名妓郑云儿大战三日,尤好胡姬云云。
说的话,正经的说也就是了,不要戏太多。
关键是很多人将细节描绘的跟亲眼所见一样。
方书安就纳闷了,难道他办事的时候,这些人在床底下偷听呢?
细节也就细节,他也不说什么。不知道哪个王八蛋,说他小!
小就算了,还快!
娘的,那不能忍,说不小,你知道啊,难道你看见过?
怎么的,要不脱掉裤子看看?
甚至于有人说,他如此不进女色,就是因为当年亏了阳气,所以一直缓不过来,就没有了曾经的锐气。
要不然,流连青楼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为何要要天天的努力工作?
并且,人们说的还有理有据!
因为自从林月华进门以后,一直没有身孕,你说说,如此一传言,人们想不信都很难。
毕竟,事实如此,没有身孕的事情,做不得假。
有次被一纨绔当众问起详情,脸上挂不住的方书懒得搭理他们,哼了一声转身便走,传言日盛。
在别人眼里越是不敢面对,便越是说明有情况。
方书安的行为,正好让造谣之人不断添油加醋。
为此,人群转换目标,既然方书安不想说,那就换另外一个人。
有好事者去问郑云儿,各种问题言无不尽。
什么,方书安是不是真的小,还有他是不是真的快,亦或者是否能力差劲。
总之是问题没有一个想着他好的。
想想,倒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没有一个人希望,别人方位的超越自己。
方书安强,很强,不管在做生意,或者是处理其他事情上,都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能力。
人嘛,在这件事上拼不过你,便要在另外一些事情上找补回来。
尤其是,男人雄风,那可是决定一个男人的根本啊。
若是在此事上能将方书安压下去,也能极大的找回场子。
他方书安牛又怎么样,房事不行,还是完蛋!
郑云儿也是有想法之人,此事不管真相如何,不能说破。只要一天没有真相,人们便会趋之若鹜,更加好奇。
如果说不好,那是跟方书安做对。如果说好,又会得罪不少纨绔。
所以啊,此事不如什么都不说,留着悬念让人们去猜测。
正是她的深思熟虑之下,碰见有人问询,每每都是笑而不答,结果就是艳名大涨,生意极为红火。
不过呢,说到底,此事都是在消费方书安的名声。虽然她不是故意的,却逃不开事实。
纨绔们吃瓜吃的高兴,都拿方书安的事情找乐子,但是当事人可就不愿意了。
尤其是涉及到没有娃的问题,更是激怒了林月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