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Loeva
方仁珠也认得蒋雯,只是见过的次数不多,倒是在太后身边时听说得多些,当即便答应了。
赵琇估摸着自己来了也有一个时辰,这么长的时间,高桢的手下怎么也该把事情办完了吧?便打算告辞。不过她考虑到高桢的人将来也许还需要她做掩护工作,潜入方家嫡支的宅子与方三爷接触,便想为他们寻个长期的借口。她对方仁珠说:“今儿我带来的这本诗集,一套原是五本的,这是头一本。后面的我正在看呢,等我看完了,再打发人给你送来。”
方仁珠连忙笑道:“这诗集我想找很久了,多谢你想着我。等我看完了,马上就给你送回去。你也不必赶着看完后头的,我如今正不得空,未必能腾出时间来读诗。等忙完了我姐姐的婚事,我再到你家去,把全套诗集都抄录下来,带去济宁细细诵读,岂不更妙?”
赵琇笑说:“这也没什么,我看完一本就给你送一本来,你先抄完了再说,以后再细看。这样既不耽误事,也不会太费功夫。否则等你姐姐出嫁了,你还有几日清闲可以用来抄书?”
方仁珠想想也是,便不再推辞,一路送了赵琇出二门。
等赵琇上了马车,瞥见车队后方的两个长随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知道他们肯定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心
分卷阅读576
下一松,便钻进了车厢里头去。一声令下,马车缓缓驶出了方家嫡支大宅的门。
方三爷站在前院角落处不引人注目的树丛后,目送赵琇一行人离开,摸了摸袖袋中的东西,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警告
赵琇回到建南侯府的时候,高桢已经在那里等候已久了。他在前院迎接了归来的赵琇,只看了那两名“长随”一眼,从他们处得到事情一切顺利的暗示,就不忙着去询问细节了,先抓紧时间跟心上人说话。
赵琇没有察觉到高桢的险恶用心,还真以为他关心自己方家之行的详情呢,不但把自己在方家去了哪里、见了谁、说了什么话都大致向他坦白了,包括方四太太带着两个女儿去巴结临沂大长公主的二儿媳妇马二夫人这种八卦也没落下。
高桢还是头一回听说这种事,不过皇长子的正妃也好,侧妃也罢,自有皇后把关。以他皇婶的性情为人,绝不可能让品性不过关的女子入选的,而他皇祖母也没那么容易被糊弄,因此他并不是非常担心。至于临沂大长公主,虽然是宗室里的长辈,可她并不是什么难对付的人物,一向小心谨慎。方奕山的女儿能不能入她的眼还很难讲,这时候就担心也太早了些。
赵琇又告诉了高桢,自己跟方仁珠之间关于送书的约定。她道:“我也不清楚你手下的人暗中去见方三老爷,是一次性的还是需要多次接触,所以我就跟方五姑娘约好了。若是你有需要再派人过去,那就先来找我,让你的手下继续伪装成我家的长随,跟着我的丫头婆子出门办事。至于我的人进了方家后,你的手下要如何见到方三老爷,那就得看他们的本事了。相信他们应该有法子办到,用不着我冒着让人怀疑的危险去为他们创造机会吧?”
高桢笑了:“当然不用。若是方三需要跟我接触,大概也会借用侄女儿还书的理由,打发人来找你。到时候你将密信保存下来。给我送信,我自会亲自来取。”
赵琇闻言松了口气:“那就好。因为你事先没说清楚,我也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反正能帮得上你的忙,是最好不过,若是你用不着,那我也没什么损失。”
高桢柔声道:“你想得很周到,比我周到得多。你帮上大忙了。真的非常谢谢你。赵妹妹。”
赵琇脸微微一红,眼神就直往旁边瞟:“你也不必客气,我这也是在帮皇上的忙。”她察觉到高桢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脸上。害得她的双颊越来越热了,全身都不自在。她咬了咬唇,决定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那个……我觉得你有必要做点保密措施,防止消息外泄。我也省事些。你要不要……跟方三老爷通个气,两边都弄个密匣。上头挂了锁,钥匙只有你俩有。他有什么信,就放进密匣中,连方五姑娘的书一并送过来。我马上通知你。你过来把密匣拿走,到了安全的地方再打开。只要密匣的锁足够保险,就比仅仅用个信封要可靠得多。”
高桢听了。不由得想起方奕山处屡次被皇帝派去的密探窥视的密信,若那死士首领与瀛台的高钜之间有这么一道保密手续。又怎会暴露得彻底还毫无知觉?赵琇所言,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就跟太祖皇帝时留下来的密折制度差不多。不过用在方三爷这里,可能那密匣需要特制,免得被人发现生疑。
他对赵琇点头道:“这法子不错,等我回去跟皇上说了,就即刻命造办处制作。”
赵琇微微一笑。其实她这主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天知道皇帝那边的人手是否可靠,会不会泄密?万一有人泄密,她这个经手人如何说得清楚?倒不如弄个密匣,上个锁,就算有人偷窥,那也是有钥匙的人身边的问题。
这么想着,她忽然又想起了高桢,犹豫了一下,小声说:“我有一句话要嘱咐你,你跟我来。”便避开身后跟着的人,远远地走到院子角落里。高桢心中疑惑,但还是跟了过去。
赵琇压低声音道:“你这回办事,是奉了皇上的命令吧?你派来的两个人,是不是皇上手下的密探?就象是前朝的锦衣卫那种?”
高桢顿了一顿,笑道:“有些不同,厂卫的名声早就坏了,皇上手下的人,却不会象厂卫一般做事。他们只是帮皇上做些不好摆到台面上的事罢了,比如铲除谋逆等等。至于朝中的大臣,那不是那些人的职责。”
赵琇闻言倒是安心了些,但也不忘嘱咐高桢:“不管怎么说,跟密探这两个字沾上了关系,你就得行事谨慎些,别被人抓到什么把柄,也别让自己显得拥有太大的权利。我知道我这么说,你可能会不太高兴。皇上是你亲叔叔,绝不会害你。可他是皇上,为了顾全大局,有时候也有可能会作出一些牺牲。我不希望被牺牲的是你。”
高桢脸色微变,好象想到了什么,但马上就郑重地对赵琇说:“你放心,我明白的。皇上只是有几件事暂时交给我去办,算是考验我的本事。等事情办完了,我还要回王府照顾父王,不可能真的为皇上做密探头子。”
赵琇笑道:“既然你心里有数,那我就放心了。我回去见祖母了。今儿的事还是瞒着她的呢,让她知道我又出门了,还不知道要念叨多久呢。”
高桢温柔笑说:“没事,我方才过来时,还跟老夫人说,是我托你帮忙打探一下方家几位姑娘的品性,这是太后嘱咐我做的事,因不好让外人知道,所以你才没告诉她。老夫人知道事情轻重,即使进了宫也不会随意说的。”
赵琇顿时放下了心:“还是你想得周到,多谢多谢。”
说话间,赵玮已经从书房赶过来了,看到妹妹与高桢站在一处,离其他人都老远老远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不过赵琇的态度非常自然,回头跟他打了个招呼,就说要去见祖母了,然后欢欢快快地进了二门,看起来并没有跟高桢说什么不合规矩的话。这让赵玮心里好受了些。
高桢心里存了事,与赵玮随便聊了几句,也说要告辞了。他带走了那两名长随,直往皇城去。
他心里存了一个疑问,想要先向父王请教:皇帝是不是对他这个曾经的皇长孙也有几分猜忌?即使没打算伤害他,但也通过让他成为密探首领的方式,让他变相成为朝臣心目中前朝厂督一般的反面人物?如果是那样,那皇帝根本什么都不必做,只需要厚待广平王府一脉就足够了,那还能为他赢得仁君的美名。而广平王目盲,广平王世子又是密探头子,在暗中窥视朝臣的举动,又哪里有资格坐上那把椅子呢?朝臣们只会提防他,畏惧他,却不会拥戴他。所谓广平王
分卷阅读577
一系更有资格成为皇位主人的说法,很快就不会再有人提起了。
高桢不在乎什么权势,早在广平王从东宫退位的那一天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永远都失去了坐上皇位的资格。既然皇帝无意伤害他们父子,他自然也会终生效忠于这位叔叔。可是,如果他的名声受损,一直以来爱惜羽毛的父王,还有生前最重名声的母妃,他们又情何以堪?他还想娶赵琇为妻呢,将来世人又会如何看待他的妻子呢?但是,如果他拒绝了皇帝的安排,会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何去何从,他急切地需要父王睿智的意见。
赵琇不知道高桢从自己的几句话就联想到了那么多,她正为自己能帮上高桢的忙而高兴。跟祖母张氏提到与方仁珠等朋友们定下的小聚会时,心情也非常好。张氏很赞成她们的小聚会,却嫌四个人太少了,建议她开一次诗会,补上暖居酒那次的缺。赵琇却不太赞成。
她道:“从前经常参加诗会的那些姑娘,好些人自从方五姑娘失去了候选皇长子妃的资格,就没少冷嘲热讽。后来方大人出事,她们也对方五姑娘避如蛇蝎。方五姑娘虽不说什么,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这回聚会,我原是打算为她提前践个行。她这一去济宁,再见说不定就要三年后了。这样的场合,何必再让她烦心?曹家姐姐最是和气不过,蒋姑娘也是很好相处的人。请她们来一起玩,包管能让方五姑娘高高兴兴地玩上半日。我觉得四个人就足够了。”
张氏想了想,叹道:“也罢,就依你的吧。”又说:“那些姑娘都是书香名门出来的,怎的养成了这样的性子?方五姑娘又不曾惹着她们,最是和气娴静不过的一个人,不过是家里出了点事罢了。她们不都是从小就相识的好姐妹么?怎的不但不去安慰人家,反而说起了风凉话呢?”
赵琇道:“其中也有人没有说风凉话,比如冯家姑娘或是刘家姑娘,但我跟她们也不算熟,懒得请了。方五、曹姐姐和蒋姑娘都与我相熟,大家玩笑时也可以随便些。”
张氏点点头:“也罢。方家与蒋家都是书香名门,你能与他们两家的千金交好,祖母也替你高兴。你好生招待她们,千万别怠慢了。”
赵琇高高兴兴地答应说:“知道了!”
她迅速挑好了日子,给曹萝、蒋雯下了帖子,两人都很快就回了信,表示那天有空,一定会来。赵琇便又开始安排那日的活动与吃食。没两日,明知书馆那边的改建工程负责人报上来,说书馆的主体已经改建完毕了,请建南侯府的主人前去验收,再决定一些细节修饰的部分该如何进行。如今赵玮忙着备考,书馆的事已经被赵琇包揽过去,她自然又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高桢也从属下处得到了回报,方家那边有了动静。
第三百六十九章 诓骗
自从方奕山在书房见到了他所畏惧的那位“故友”,他对自己家宅子的安全就失去了信心。在外头不安全,在家里也不安全,他这日子还怎么过?让一个陌生人长驱直入书房,威胁了主人的安全,又再翩然离开,居然没一个人察觉不对,家里的仆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他紧急从庄子上调了好几个没有经过调教、不熟悉仆从礼仪却孔武有力的男仆到家里来当差,书房与后宅更是换人的重灾区。这是他平日在家最经常待的地方,他希望自己的家今后再也不要象先前那样,轻易被人偷摸进来了。第一次那个人只是跑来跟他说几句话,拿走一封信,天知道对方下一次再来,会不会把他的脑袋拿走?
皇帝手下的密探先前安插在方奕山书房里的探子,非常不走运地被换走了,改到马房当差。这也意味着皇帝一方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耳目。将来方奕山与颖王死士余孽再有联系,他们就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这就是高桢为什么要找上方三爷的原因。方三爷可以毫无阻碍地出入每一个方家族人的宅子,也可以跟方奕山进行平等的对话。书房的小厮顶多只能偷看书信,真有客人来了,他除了倒茶就不能接近书房了,但方三爷却可以从方奕山处探听消息。而方三爷也没让高桢失望,经过不停的拜访与试探,他如今已经是方奕山书房里的每日座上客了。
方三爷努力让方奕山相信,他忽然改变了态度,是因为方太太母子离京日期渐近,很多家族中的事务开始转移到他手上,令他心中越发惶恐。他知道以自己目前在家族中的地位。是很难令族人信服的。即使暂时代理兄长的族长职责,也很容易会被架空。如果真的发生那样的情况,将来他兄长方崇山回到京中,他无法交代还在其次,嫡支在家族里的话语权落空,才是他最无法接受的一点。而此时方奕山几乎是家族中除了方崇山外官位最高的人,又对族长之位虎视眈眈。肯定不会放过方崇山不在京城的好机会。趁机夺权的。只是他毕竟是旁支,想要夺得族长之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他目前的官位。恐怕是胜少败多的结局。
方三爷找上方奕山,主动递出了橄榄枝。只要他在方三爷代理族务期间,不在明面上争夺族长之位,让方三爷维持嫡支表面上的体面。那么方三爷可以保证,在族中事务上。尽量听从方奕山的指示,就连家族所掌握的资源,也可以偏向方奕山一家,包括所有已出嫁方家女的婆家所拥有的影响力。方四太太有了这个助力。就再也不用辛苦地巴结一个马二夫人,只是为了给女儿争取一个可能的推荐渠道了。方家女中也有贵妇,可以直接带着娘家的晚辈女孩出入宫廷。就象方慧珠与方仁珠曾经得到的待遇一般。
为了显示诚意,方三爷不知用什么法子。给方四太太和方四姑娘弄到了一张尚太傅夫人六月赏荷茶会的邀请帖。要知道,尚太傅夫人在太后与皇后面前都是极有体面的,而她这茶会的参与者,也都是京城里有名的贵妇人,其中就包括两位蒋夫人——当今太后蒋氏的嫂子与弟媳。据说太后姑嫂感情很好,如果在茶会上,方四姑娘能得到两位蒋夫人的青睐,就等于得到了平步青云的机会,那可比临沂大长公主那边要可靠多了!
方四太太欣喜若狂,连长女方二姑娘埋怨自己没有份的话都抛到一边了。既然要配皇长子,长女的年纪确实太大,次女倒是勉强够格。只要女儿里能有一人成功攀上金枝玉叶就够了,他们不能太贪心。方四太太跟方四姑娘高高兴兴地准备起了茶会那天要穿戴的行头,而方奕山也终于相信了方三爷的诚意,对他的戒备少了许多,更添了几分亲近。
其实他此刻心中是有些惴惴不安的。他不知道那几位“故友”
分卷阅读578
看到他的妻女如此热衷于攀附如今的皇室子弟,会有什么想法,但他却无法抵挡成为皇亲国戚的诱惑——方三爷为何能保住身家性命?还不是靠了方家嫡支的人脉么?若他当真成了皇长子的岳父(他忘了女儿的目标是侧妃),那将来那几位“故友”事情败露时,他应该可以保住性命吧?对方见他身份跟过去不一样了,大概也不会轻易对他下毒手,以免引来朝廷的报复?
方奕山心头有重压,方三爷又表现得如此有诚意,就好象跟他恢复到从前的亲近关系一般,甚至在私下场合里,毫无避讳地谈起了自己对目前处境的不满,对当今皇室的怨言,对东山再起的野心和*……方奕山终于忍不住,向方三爷透露了自己跟死士首领的接触。
方三爷露出大吃一惊的样子,但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为方奕山做分析。以死士残存力量的能耐,想要把颖王世子高钜推上皇位,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即使当今皇帝父子三人都死绝了,连广平王父子也死了,也还有晋阳王呢,那可是先帝的亲子,此外还有些血缘远一些的宗室,比如留守嘉定的汾阳王府等等。高钜以逆王之子的身份,若想要翻案,实在太难了。朝中也没有支持他的人。从前支持颖王的被清算了,反对颖王的不可能让他有机会翻身,即使是那些在暗中支持颖王、尚未被今上发现的臣子,对高钜也不如对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熟悉。再加上死士们只有一帮亡命之徒,顶多手里掌握着一些财富,没兵没马没粮,想要成气候,还不如指望他们远走高飞,在一个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靠着剩下的财富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呢。但无论死士们是想要飞萤扑火还是远走高飞,都对方奕山没什么好处。
方奕山只觉得他的话说到了自己的心里:“我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只是不敢对那些人明说,就怕说出来了,他们一怒之下就要了我的性命。可若继续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我又怕将来事情败露。叫朝廷知道,同样是死路一条,甚至会祸延妻儿,连累家族。”顿了顿,他将最后那句话又着重提了一次,“三哥,虽然他们没有找上你。但你我同族。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你千万别不管我,好歹也曾经跟那些人共事过。就帮我想想主意吧?该如何打发了他们才是?”
方三爷假装沉吟了一会儿,方才叹息着道:“除非有法子一下将他们连根拔起,否则还是不要得罪他们的好。他们都是亡命之徒,你我却是有家有室。总不能跟他们硬碰硬。既然他几次托你办事,都不曾叫人发觉。你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撑下去了。最好既不得罪他们,又把自己撇清了,别叫任何人抓住你的把柄。他们不就是想要将颖王世子劫走么?那是他们两边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商量去!你寻个借口装病。尽可能推托,事后朝廷追查起来,也跟你无关。若是他们再与你为难。你就来找我商议。”
方奕山顿时将他的话奉为了真理:“你说得有理,我也是这么想的。如今也只好这样做了。若他们再来。我一定找你。”
于是当死士首领再度摸上方奕山的书房,如此这般与他密谈了半夜之后,他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亮就找上了方三爷,将事情细细跟他说了,脸上满是恐惧:“怎么办?他们说世子之所以不肯走,都是因为有王妃拦着。王妃从前就被王爷厌弃,他们都没把她当成是正经主母。如今王妃碍了他们的大业,他们打算要将王妃除去,好将世子掌握在手里,因此交了一瓶毒药给我,命我想法子将药传给黄公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