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易知足操着熟练的英语笑道:你的汉语我听着难受,还是说英语,你先忙,不用招呼我。说着,径直进了内堂客厅,自顾倒了一杯凉白开喝了之后,他才吩咐小厮道:先去望海楼订一桌上好的席面,再去美国商馆跑一趟,就说我请客,请旗昌行奥利芬行和卫特摩行的行主赴宴。

    李旺这段时间跟在易知足后面可没少跟西洋人打交道,对于美国的几家商行的行主都很熟悉,当即应了一声,便快步离开。

    伯驾匆匆进来,见易知足在喝白开水,连忙笑道:怠慢易先生了,我有茶叶,等我烧水。

    无须客气。易知足摆了摆手,笑道:难得你今日空闲,晚上我请客。说着,他开门见山的道:皮特,能不能告诉我,你不远万里前来广州开办眼科医局,为了什么?传播医学还是传教?

    正洗手的伯驾有些诧异的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低头继续洗手,擦干手在对面坐下之后,他才神情认真的道:两者都有,如果要比较,传教是第一位的。

    易知足笑道:可我更喜欢你传播医学。

    传播医学有助于传教,我也很喜欢。伯驾说着略微迟疑了下,才道:听说易先生在筹建一所规模很大的学校,您是想在学校开设医科?

    易知足确实是想在新义学开设医科,未来几十年,天下大乱,需要大量的西医人才,再则,他要筹建私军,需要大量的军医,他的船队也需要随船的西医,被伯驾一口道破心思,他微微笑了笑,道:西医和中医各有优劣。

    伯驾分辩道:西医在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方面比中医强的太多。

    我承认。易知足笑道:所以,我才想在新义学开设医科,发展西医,但是,我缺乏足够的西医教师。

    伯驾也是益智会的成员,与卫三畏有来往,易知足筹建新学,要聘请西洋教师的事情,他就从卫三畏口中得知的,传教士进新学校担任老师,这是大大有利于传教事业的,他自然不会推诿,当即便道:我在美国认识不少医学教师,如果易先生愿意高薪聘请,我想,会有不少人愿意前来广州的。

    我是广州最大的银行家,钱不是问题。易知足含笑道,说着,他伸出三根指头道:老规矩,三倍薪酬,另外,你这个眼科医局太过局限,我愿意无偿投资,资助你们开办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

    噢,那真是太好了!伯驾欣喜的道:这是我来广州后听到过的最好的一个消息。

    什么好消息?皮特。随着话音,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洋人快步走了进来,见到易知足,他略微楞了一下,拱了拱手,用流利的汉语说道:你好,我是马儒翰,英文名johnrobertorrison。

    你好。易知足起身,伸出手,道:易知足。

    元奇,易大掌柜?马儒翰一脸欣喜的握住他的手,道:久闻易大掌柜之名,一直无缘得见,幸会幸会。

    马儒翰?易知足一时间有些迷糊,对方金发蓝眼勾鼻子,不仅取了个典型的中国名字,而且寒暄时的神情语气,拱手见礼的动作,都熟练自然,这是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中国通?

    要知道大清这个时候是严禁国人向洋人传授中文的,此时的广州和澳门虽说洋人不少,但大多数都只能够结结巴巴说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能够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洋人可说是凤毛麟角。

    见易知足似乎不认识对方,伯驾连忙介绍道:john是马礼逊长子,现任英吉利驻华商务监督处中文秘书兼翻译。




第一七零章 佛广铁路
    原来是马礼逊的儿子,易知足这才稍稍释怀,马礼逊是英国传教士,在广州澳门一住二十余年,不仅学习汉语,还学国人留长指甲,蓄辫子,饮食服装一概中国化,是个十足的中国通,也是英国首任驻华商务监督的秘书兼译员,官衔为副领事,前几年在广州病逝。

    这马儒翰看起来年纪不大,不过二十左右,想来应该是在澳门出生的,在他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学习中国文化,小小年纪就成为中国通也就不足为怪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处中文秘书兼翻译,不消说,这是子承父业。

    不过,对方这个身份,易知足可不太喜欢,不消几年,鸦片战争就会爆发,到时候英国人就会成为大清的敌人,他可不想被国人骂成是汉奸,影响他本人的声誉事小,影响他名下的产业和商品的声誉,那损失可就大了。

    一直以来,他都只跟美国商人打交道,而不跟英国商人来往,就是出于这个原因,虽然心里不喜欢,他还是很礼貌的道:令尊是位很了不起的传教士,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很钦佩。

    马儒翰微微鞠躬道:能得易大掌柜如此推崇,家父泉下有知,也必然大感欣慰。抬起身来,他一脸歉意的道:很抱歉,打搅二位的谈话了。说着,他看向伯驾,改用英文道:皮特,总监督阁下突然腹疼,请你过去看看。

    虽说很少与英国人打交道,但易知足也知道,现任的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是义律,他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用英文对皮特说道:相比起一顿丰盛的晚宴,出诊显然更重要,看来只能下次再请你了。

    伯驾耸了耸肩膀,一脸无奈的道:噢,真是抱歉。

    出了眼科医局,易知足一路漫步往望海楼而去,望海楼就在附近,往西不过一箭之地就是,李旺早在二楼订好了一个雅间,他进的雅间,一杯茶没喝完,旗昌行奥利芬行和卫特摩行的行主约翰格林等三人就匆匆赶了过来。

    略微寒暄落座,奥利芬便含笑道:我们准备下个月月初回国,这几日正准备找机会拜访一下易先生。

    今日邀请诸位前来,是因为情况略有变化。易知足也不兜圈子,径直说道:我准备修建一条广州至佛山的铁路,希望能在1840年年底之前完工。

    听的这话,约翰格林奥利芬卫特摩三人都是一楞,修建铁路的事情这么快就落实下来了?一楞之后,三人皆是大为振奋,看来易知足说要在大清推行工业革命,不只是说说而已,这是动真格的了。

    奥利芬反应最快,连忙道:广州没有钢铁厂,也不具备生产铁轨的能力,三年内完工,难道所有铁轨都从美利坚购买?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不错,铁轨全部进口,但同时也的修建钢铁厂,大清必须要能自造铁轨。

    佛山是广东四大名镇,距离广州不远,但也有三四十公里,修一条三四十公里长的铁路,需要的银元可不是小数额,兴奋之余,约翰格林谨慎的道:铁轨全部从美利坚运来,造价必然昂贵,估摸着至少得四五百万银元。

    区区四五百万,元奇还没放在眼里。易知足说着刷的一声打开折扇,不紧不慢地的摇着道:广州至佛山不过三十余公里,一路平坦,造价还不至于那么高,这是大清的第一条铁路,稍有点眼力的铁路公司都不会把这条铁路当做一锤子买卖。

    这条佛广铁路不是官方出资修建,而是由元奇银行独资修建,既然是投资,自然要追求利润,为公平起见,我会放出风声,佛广铁路,将会向全世界各大铁路公司公开招标。

    当然,我很乐意与贵国铁路公司合作,但也只能在同等条件下或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贵国的铁路公司,否则,我无法向一众股东交代。

    谢谢易先生的慷慨。奥利芬微微鞠躬道:咱们一定如实向国会和各大铁路公司转达易先生的诚意,会尽力宣传游说,我相信,各大铁路公司必然十分乐意前来广州修建大清的第一条铁路。

    约翰格林卫特摩也接连表态,回国尽全力游说,促使国内铁路公司前来竞标,两人都清楚,谁能承揽佛广铁路的修建,谁就能在接下来的大清铁路修建热潮中占据绝对的优势,美国与大清的商贸也会因此急剧繁荣,绝对能够一举超越英国,成为大清对外贸易的最大合作伙伴,他们三家商行自然也会大为受益。

    见的三人一脸兴奋,易知足不由的暗自好笑,佛广铁路还真就是一锤子买卖,一旦战争爆发,大清战败,割地赔款,朝廷上下对于修建铁路必然会是一片反对,想要掀起铁路修建热潮,不知要等到哪年。

    也正是基于这点认识,他才急于修建佛广铁路,不惜进口铁轨,也要赶在战争爆发之前完工,有一条投入营运的铁路,不仅能够积累经验,还能培养人才,能为以后的铁路建设打下基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借此机会,为广州打下良好的工业基础。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今日邀请诸位前来,还有一件事情,广州出产生丝,诸位应该都知道,我准备筹建一批机器缫丝厂,除了需要一批蒸汽机之外,还需一批缫丝机,另外,还有制糖的工艺和机器设备。

    缫丝机?楞了一下,约翰才道:生丝咱们知道,但缫丝机咱们却没见过,咱们国家也不出产生丝,根本就没有缫丝机。

    易知足白了他一眼,调侃道:美利坚也不出产鸦片,旗昌行为何知道去土耳其进购鸦片来广州贩卖?

    约翰讪笑道:鸦片有着丰厚的利润,而且能够长期经营,再则,咱们也不知道哪国有缫丝机。

    法兰西。易知足懒的跟他兜圈子,直接道:法兰西是欧洲生丝的主产国,贵国除了从广州进口生丝之外,就是从法兰西进口生丝,法兰西有着最好的缫丝机,一旦广州采用机器缫丝,生丝产量和质量都会大幅提升,价格也会降低,这对诸位在广州的商行大有好处。



第一七一章 奖励顶戴
    这倒是大实话,若是广州的生丝质量提高,价格降低,美国的生丝贸易重心必然转到广州,他们三家商行自然是受益匪浅,奥利芬瞥了两人一眼,开口道:诚如易先生所说,这是对咱们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况且,易先生如今是咱们最重要的朋友。

    我希望诸位将眼光看长远一点。易知足缓声道:随着贵国不断的扩张壮大,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贵国的丝绸消费将迎来一波高速增长,这必然会刺激丝绸业的发展,广州的生丝贸易,也必然大幅增长,会成为仅次于茶叶的第二大贸易商品。

    当然,我也不会让诸位吃亏,如约翰所说,这是一锤子买卖,我可以付给你们高报酬,不过,明年海贸旺季,我要见到机器。

    见他对生丝的期望如此之高,奥利芬忍不住道:生丝的前景会如此之大?

    易知足语气笃定的道:不出十年,生丝贸易就会直追茶叶。

    见他如此肯定,而且又有高报酬,卫特摩大为心动,连忙开口道:若是明年就要,那近期就得乘快船赶往法兰西。

    易知足看向约翰格林,道:听闻旗昌行有艘快船专门向福建贩卖鸦片?

    听的这话,奥利芬卫特摩都齐齐看了过来,在三人的注视下,约翰颇有些不自在,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即便是快船,往法兰西一个来回也得将近半年光景。

    他话未说完,奥利芬便果断的道:既是如此,咱们就直接乘快船,先去法兰西,采购好缫丝机,然后从法兰西回国。

    听的这话,易知足心里一动,这倒是好主意,他们不可能在法兰西久留,如此一来,缫丝机就会让法兰西商船送来广州,借这个机会可以跟法兰西商人搭上线,再则,他的时间也确实紧迫,耽搁不起。

    略微沉吟,他就表态道:旗昌行快船这半年时间的损失,我来补偿,另外,缫丝机我可以按照法兰西两倍的价格来购买,数量多少不限。

    话说到这份上,约翰哪里还会推诿,当即笑道:那咱们就绕道去法兰西转转。

    从望海楼出来,易知足没有回府,将跟随的两个保镖打发了回去,带着小厮乘船前往花地的榕青园。

    苏梦蝶早就知晓易知足回到了西关,这几日一直心上心下的等候着,闻报易知足来了,她连忙赶到后院码头迎接,一见面,她一脸悲切的叫了一声三郎。便嘤嘤哭了起来。

    见这情形,易知足不由的一头雾水,连声追问,苏梦蝶才含悲带泣的道:听闻三郎在顺德遭人绑架,奴家连惊带吓之下,滑了一跤,孩子没能保住,奴家对不起三郎。

    流产了?易知足楞了一下,心里多少有点伤感,对他来说,这孩子是易家三少留下的唯一骨血,他当初许诺给这女人平妻的名分,也就是看在这孩子份上,不想孩子居然没能保住,见她哭的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他一阵心疼,连忙温言宽慰道:快别哭了,没的哭坏了身子,咱们年轻,可以再怀,身子再哭坏可就不值当了。

    孩子没保住。苏梦蝶抽泣着道:三郎的三年之诺可还算数?

    这会儿他要敢说不算数,只怕会闹出人命来,易知足连忙哄着道:算,当然算,我又没病,三年还不能让你再怀上一个?

    听的这话,苏梦蝶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嗔怪道:一月难得见三郎一次,奴家还真有些担心。

    这不是忙嘛。易知足说着一把搂住她,对了个嘴儿,才道:光顾着喝酒,没吃饭,有粥没有?

    苏梦蝶连忙吩咐道:黛儿,快去给公子熬碗解酒的葛根粥来。

    次日一早,易知足才离开榕青园,匆匆赶回元奇总号,在大门外一下轿,抬头就看见青莲教的金英站在对面的街沿上一脸欣喜的冲着他扬手,他不由的一笑,缓步踱了过去,他回西关走的急,没来的及通知这丫头。

    金英生的明眸皓齿,笑起来一双眼睛弯的象月牙儿,说不出的娇俏,没谁会想到她是青莲教十地大总的徒儿,见易知足走近,她笑盈盈的道:可算是等到少爷了。

    这丫头看起来人畜无害,实则是野的很,易知足可不敢贸然将她带回府,想了想,他才道:跟我进来罢。领着她进了容园,他才道:这是我在元奇总号的院子,正好缺个端茶倒水的丫鬟,你暂时就在这里侍候吧。

    金英不满的噘了噘嘴,轻声嘀咕道:呆在这里算什么?

    我不外出,一般都在这里,忙碌的时候就睡在这里。易知足道:再则,你在这里,也方便进出不是?这里多好,又不用与我府里的贴身丫鬟争风吃醋,又没什么粗杂活,清净自在,有什么不好的?

    似乎也有道理。金英说着展颜一笑,道:奴婢谢谢少爷。

    易知足边走边道:以后这院子里的活儿都是你的了,闲杂人等不许进院子,赶紧的,去烧水冲茶,我这里客人不少。

    他才进屋,孔建安随后就快步赶了过来,见礼后禀报道:顺德解修元来信,一切正常,收购的生丝已大半出手,如今手头剩余的生丝已经不足万担,估计这两日就能全部售完。

    一盘散沙。易知足兴致索然的轻叹了一声,道:任人宰割,一群丝商居然连一点反抗的勇气的都没有,亏我还担忧了几日。

    孔建安含笑道:他们也亏的没反抗,若是反抗,定然是亏的更厉害。

    那倒也是,易知足笑了笑,才道:顺德的白银即将大幅回流,海贸旺季再有一个多月也即将结束,十月之后,白银大量回笼,该如何安排?总不能都存入银库吧?

    这些银子可都是要利息的,哪能让他们在银库睡觉。孔建安含笑道:十月中旬开始,各地甘蔗就进入榨季,大小糖商从十月开始就要陆续借贷,收购甘蔗开榨,次年二三月卖糖之后还贷,届时,春茶又开始上市,春茶之后是生丝,生丝之后是海贸旺季,钱庄的银子一年到头在银库躺不了几天。

    难怪一众官绅士商都热衷开钱庄,原来银子可以如此循环放贷,略微思忖,易知足才道:雷州府韶州府惠州府都盛产甘蔗,梁介敏可有妥善的安排?

    孔建安点了点头,道:梁掌柜已经开始着手部署了,明年开春,广东大半府县都将被元奇垄断。

    好。易知足颌首道:放话出去,元奇一统广东全省,论功行赏,除了顶身股奖励之外,总号还奖励他们顶戴,从七品到四品。



第一七二章 经济危机
    1838年,道光十八年,戊戌年,夏五月。

    夏季天亮的早,还不到六点,东方天空就已经透出鱼肚白,天色稍明,一阵嘹亮的号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在元奇义学的上空回荡,这是起床号!十六岁的范小驴一个激灵,连忙翻身爬起,迅速的穿上短裤短卦,然后风一般的冲出寝室,跑向大操坪。
1...6364656667...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