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诛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特别白

    谢过朱公子,谢过秦老爷,以后用得着小人的地方,小人做牛做马,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常凯哽咽着说道,他这话先谢晚辈,再谢长辈,而且秦川点名给他的位置,他却谢朱达,不合礼数不合规矩,但当事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到现在也不要如何隐瞒,众人不会因为常凯同朱达交好而忌讳,反倒因此敬畏,不然常凯也不会早早就过来张罗。

    七尺男儿不要这么娘们样,起来说话。秦川笑着训斥了句,常凯磕了几个头这才站起来,擦擦眼泪说道:诸位先忙着,我去给大伙安排酒饭。

    这点小事让旁人去做,留下来听着。秦川又是说了句,众人看向常凯的眼神立刻复杂起来,一方面羡慕常凯天降大运,一方面又是嫉恨常凯能参与到这分肥中,多一人来分,其他人可就少了。

    常凯转头看看,却是站到了自家林班头和孙副班头身边,这两位平日里可都要客客气气的应对,今天没等他说话,这两位都是笑着先开口说道:老常,大伙是自己人,以后可得多多照应。孙副班头还拱手致意。

    平时是什么样子,今日里是什么样子,常凯清楚感觉到巨大的差异,从前听人讲欢喜的要疯了,还以为是戏言,却没想到今日里当真欢喜的要懵掉,一直在掐着自己大腿,心说不要失心疯了。

    接下来无非就是简单客气几句,刚才已经议定了章程,大伙确确实实要去吃中饭。

    既然酒饭准备好了秦川开口说道,还没等继续,却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响起,随即有人在门外高声通报说道:大同左路游击杨英,牛心山千总杨雄派人送来贺礼,恭贺秦老爷乡试得中。

    秦川和杨家的恩怨是怀仁县的传说之一,无论是文武兄弟谋划私盐还是后来的火并分崩,都有很多的版本流传,不过秦川被刺后没有撕破脸,双方在外面还显得是兄弟模样,大伙对火并分崩这个拿捏不准,猜测纷纷。

    但游击是守备一个方向的大将,千总则是镇守某处的带兵官,这兄弟二人的块头已经远远超过了怀仁县,秦举人和这样的人物都有关系,这更让大伙敬服,

    把人请进来,好好款待。秦川沉声说道,脸上表情淡然,看不出什么喜怒哀乐。

    这杨家还真是八面玲珑,差不多是反目成仇的生死之敌,还能把关系维护到这个地步,不过这次急忙赶过来道贺,恐怕不只是示好,朱达这般想到。




第二百一十章 把一切都交办清楚
    老爷,杨家来人说是要当着贺客的面说几句。过来通传的却是李和,周青云和家丁们干不了迎来送往的事情,也只有他做。

    秦川瞥了眼,摇头说道:喊什么老爷,喊我叔父,既然杨家人这么说,那就请进来吧!

    听到秦举人这么称呼,屋中众人都是回头看过去,见到是个不满二十的年轻人,可大伙也不敢怠慢,都是点头微笑致意,倒是把李和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抱拳回应,转身急忙去通报了。

    没过多久,一名身材高大的武人被应了进来,在边镇多见军伍,大伙能看得出这位应该是武将亲卫家丁的身份,身上装备很齐整,只是年纪大了些,差不多是四十出头的样子,按说这等精锐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壮才对。

    这人一进屋子不理会其他人,只是向前走了几步,对秦川拱手抱拳见礼,躬身说道:见过秦先生,我家老爷托小人给秦先生带好,恭祝秦先生乡试得中。

    屋外明亮,屋内昏暗,身居主位的秦川好找,可站在后面的朱达不留心的话一进来未必看得清,等这人抬头后才注意到,本来平静的表情立刻有了变化,就站在那里突兀的说道:朱达你还活着?

    邓叔,我和青云都活下来了。朱达笑着回答说道,眼前这人却是从前的盐栈护卫之一,曾经打过几次交道的李姓骑士,在杨雄和秦川闹崩后,这批护卫都被杨雄带到了牛心山那边做家丁,也怪不得这位称呼的是秦先生。

    看到朱达后,这位骑士脸上明显有感慨和唏嘘,但很快恢复了镇定,扫视屋中一圈,似乎在确认这些人的身份,然后才扬声说道:我家老爷和大老爷都说,秦先生是自己人,做什么杨家都会帮衬,左卫那边的盐市生意已经荒废了很多年,和杨家没关系了,秦先生想要的话就拿回去。

    听到这话,怀仁县的各位头面人物彼此交换眼神,有杨家做保证,大同左卫的私盐生意应该是拿下来了,且不说这次鞑虏入寇,卫所同样大伤元气,更关键的是,能战的力量都跟着杨家走了,真动起手来,怀仁县还真不怕他们,因为怀仁县和大同左卫相邻交错,彼此情况了解的很。

    更有人想得深些,杨家对大同左卫不管不顾的架势,那么卫所抛荒的那些田地是不是也能动一动

    李姓骑士说完这个,又对秦川说道:秦先生,我家老爷还有话想和先生单独说。

    这话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已经颇为无礼了,但堂上众人没有任何不满愤懑的神色,杨家现在是镇守一方的将门,块头已经不是怀仁县能够得着的了。

    秦川皱了皱眉,开口对常凯说道:老常,你带着大伙去用饭,我随后就去。

    常凯还沉浸在喜悦中发懵,身边有人扯了把低声告诉,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招呼着大伙去摆着酒宴的堂屋。

    尽管众人对杨家需要单独说的话很好奇,可面子上都没有表露出来,二十余人鱼贯而出,等全出了屋子的时候,走在前面的户房经承周贵沉声说道:原来杨守文手里的那一摊,就给老常来管吧!

    听到这话的常凯又是身子一颤,周贵所说的那一摊,当然不是壮班的差事,而是壮班副班头应得的好处,这块本来是壮班内部分配,没想到直接就给自己了,虽说比起堂上说的无主之地不如,却是个细水长流的生意,而且还能在县城彰显权势,有面子有里子的营生。

    但常凯也没有昏头,衙门内部的规矩他心里清楚,没道理壮班的好处拿到快班来,日后会不会有什么是非。

    户房经承周贵回头看了眼,壮班黄班头低头不言语,他是刘家的人,本就没什么说话做事的权限,而另一位刘副班头脸上颇为不舍,可看到周贵望过来,连忙陪笑着低头下去,他可是周贵扶上来的,当然不敢不听。

    大伙以后要和常凯多往来。周贵扬声说了一句,大伙都是笑着应和。

    又是一块好处落下,常凯心中兴奋感激,下意识的就要大礼拜谢,可随即就反应过来,户房经承周贵的这番话和安排,实际上把他和怀仁县衙的三班六房一下子对立起来,一边是:大伙,一边是自己,好处虽然拿了,却被当成外人。

    但常凯心里的惶恐也是一闪而没,他马上就想明白了因果,自家靠上了秦举人和朱达才有今天,没有这个依靠自己就是平平常常一个捕快,不咸不淡的过着日子,看看现在,全县的体面人物都客气微笑,好处主动送到家里来,怎么取舍选择很容易做。

    谢过周爷,大伙这边请。思绪转动,常凯身上的胆怯和谄媚一下子消去许多,似乎端起来了。

    他这样的变化让身后不少人撇嘴,但周贵却诧异的打量了下,然后点头说了句:真没想到是个聪明人,从前倒是埋没了。

    众人离开,朱达关上屋门,那李姓骑士却叹了口气,然后说道:秦先生,我家老爷带话说,从前的事过去了,再揪着不放对大伙都不好,现在兄弟两个各有前程,彼此帮衬才是要紧,左卫那边的秦先生能拿去的尽管拿去,但我家老爷看中的要入股三成,还有牛心山和左路有许多生意要做,秦先生若愿意,也可以和从前一般。

    秦川面沉似水的听着,对方说完之后没有立刻回应,李姓骑士也不催促,只是低着头等待。

    你回去和杨雄说,这些我知道了,该留的我会给他留,能赚的钱我也不会不赚,只是这次我会小心些。秦川闷声回答道。

    李姓骑士表情没有变化,躬身抱拳回道:既然这样,我就把话带回去了,这次来得匆忙,贺礼相关最早要三天后才能到,秦先生保重,小的这就告辞。

    说完转身就走,走出几步之后,秦川在他背后说道:老李,你这个年纪该回去养老了,还在那边忙活什么,奔死吗?

    李姓骑士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闷声回答说道:我的事秦先生你知道,现在的日子过得无趣,能死在马背上也不差,秦先生你要保重。

    两人再不交谈,走到门前朱达那边,李姓骑士停下脚步说道:你们家还有谁活下来了?

    我爹娘和向伯都遭难了,就我和青云逃了出来。

    原本说着袁叔没福,你师父能有人孝顺到老,现在看,袁叔这死的早倒是善终了,朱达,你活下来不容易,得好好活着!李姓骑士感慨几句,伸手拍了下朱达的肩膀,就这么出门离去。

    屋中安静片刻,坐在那里的秦秀才下意识的摆弄了下茶碗,不知道和谁解释,就那么说道:李富全家人都死在鞑子手里,两个五岁的孩子也没逃过,他这些年一直放不开,他早就死了。

    朱达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刚才骑士李富和秦川说起这件事都很平静,都有一种无可奈何的认命感觉,在这个时候,朱达突然间理解了秦川为何要他放下,在大同绝大多数人眼里,鞑子造成的杀戮是天灾,放不下的话只会影响自家的生活。

    小达,你知道杨家怎么想的吗?朱达知道这是义父想要倾诉,没有接话,果然,秦秀才自顾自的说了下去:从前是个秀才的时候,杨家根本不在意我想什么,无非要维持个自家的名声,现在我是举人了,多少要在意一二,可又不用太在意,所以派人过来敲打拉拢一番,这人啊,一步也不能停,得不停的向上奔着,不然,这念头不能通达,气顺不得。

    刚才李富那番话固然是示好拉拢,可敲打威胁的意思也很明显,朱达当然听得明白。

    也算落了一桩心事,吃饭去,我饿了,你也饿了。秦川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老周,你觉得接下来还有多少贺客上门?在酒桌上,秦川开口问道。

    周贵愣了愣,立刻盘算起来,怀仁县的英雄谱他是知道的,有资格有必要上门恭贺的人物很容易就能盘出来。

    也不过六家或是八家。

    诸位,那怀仁县里还有谁能拦着我们做这桩善事吗?秦川笑着问了句,大家错愕瞬间就明白过来,气氛立刻高涨许多。

    这次合议,县内有实力的人物都达成共识,而没来不过六七家,还分散在城外各处,实力对比悬殊,当然构不成阻碍或者威胁。

    对这些话,常凯却慢半拍才能想通,不过他乐呵呵的听着,也不在意这个,正要去看看后续的酒菜预备,却被朱达拽了出去,这情景也被很多人看在眼中,对常凯和秦川朱达的关系又有认识。

    老常,你知道城内城外有什么好织工吗?

    朱兄弟,你想做纺纱织布的营生?这生意不赚钱啊!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我能做主
    常凯话一出口,却有些后悔,觉得自己莽撞了,眼前这位年纪不大,却是做生意的天才,连不起眼的腌蛋都能做出花样来,低买高卖更是不久前的事,凭什么在纺纱织布这营生上不能玩出花样来。

    朱兄弟,我常凯琢磨着解释两句,朱达笑嘻嘻的打断了他,又是追问说道:老常你细讲讲,为啥这织布的生意没法做?

    两人都在屋中从早忙到现在,秦川和众人开始饮宴,他们两个才不那么忙,此刻站在门外闲聊倒是放松,天气虽然偏冷,可阳光照在身上倒是暖洋洋的。

    山西和大同这边能种棉花的田地少,口粮都不怎么够的,这么点棉花织布都是自家穿,充其量去换点零花,这两年连零花都换不得了,南边棉布又多又便宜,而且还比咱们大同出的要好,自家的土布要换钱就得赔着出去

    这次的话又说了一半,常凯想到朱达就在郑家集和河边新村那样的商埠经营,这等百货常识的事比自己要清楚,那还说这个作甚,难不成是消遣或解闷,可看到朱达认真倾听的态度,又不像是打发无聊。

    老常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还是想要找个好织工,要做什么就先不和你说了,一来我没想妥帖,二来不想让这个打算传出去。朱达说了两句。

    听到这里常凯倒是恍然不少,朱达有新点子并不让人惊奇,这等发财的法子当然不能泄密,不然自家赚什么去,可提到好织工这个话题,常凯又有些犹豫,下意识的压低声音说道:这织工不太好找,都是些女人操持,不能抛头露面的朱兄弟难道要是信得过老常,老常给你找几个年轻水灵的妹子做丫鬟。

    我真要找会织布的,还要懂行,不是要找女人。朱达哭笑不得的回道,敢情这位想歪了,但常凯这么说,朱达也意识到不妥的地方,男女大防,男女授受不亲,可不是小事。

    从前在白堡村和河边新村,有不少妇人婆姨在作坊里做工,但那边人多,而且尽可能同性共处,大家都是本乡本土的乡亲,很多嚼舌头碎嘴子的是非会少,即便如此,念叨的也很有几个,朱达出手教训几次才彻底压服,如果在城内找类似的人物,还要守密,就免不得要单独相处,这就有忌讳和麻烦了,良民百姓家的婆姨女儿怎么会做这个抛头露面的事。

    可朱兄弟,你真找了还要守密的话,外面会想着你霸占女人,眼下你和秦老爷要做大事,还是少惹这样的事。常凯诚恳劝道,他很分得清秦川和朱达的关系,也知道自己该和谁走得更近些。

    朱达挠挠头说道:我要真看中哪个女人硬霸占下来,大伙倒觉得寻常了。

    也是,也是。听到这话的常凯忍不住笑,按说朱达这等无法无天的强横人物就该做些欺男霸女的勾当,细想想朱达其实做得很规矩,根本没有年轻人那样的张扬和肆意。

    朱兄弟也不用着急,既然知道有这桩事了,我就帮你打听去,有合适的就荐过来。常凯笑着说道。

    要麻烦常老哥抓紧,不要怕花银子,只要合适的人,能用银子办妥帖了,咱们该花就花。朱达叮嘱了两句,常凯连忙答应下来。

    看着朱达没有回屋的意思,常凯笑着继续话题:给秦老爷和朱兄弟办差就是舒心,从来不会克扣算计花费,不像衙门里那位太尊,自以为办过实务,什么事都瞒不了他,所以事事算计,不给钱就让下面忙活,我们在编的拿工食银都是七折八扣,下面副役白身靠什么养家,到最后无非是压榨百姓。

    两个人没聊几句,常凯又是提醒说道秦老爷要在怀仁县常住了,平日里要有自己的体面做派,这宅子里那么多家丁怕是不合适,这话倒是提醒了朱达,两个人简单商议下,就决定把方铭和杨守文的宅子都盘下来,方铭那宅子烧了大半但还能住人,杨守文那边就要重新翻修了,家丁们每日里留五人过来值守,其他的人住到方家去,左右距离一条街有什么事也赶得过来。

    两个人正聊着,却看到一名精壮大汉向这边走来,周青云和家丁们都在值守,无关人等不会被放进来,眼前这位却不是外人,而是王琼家护送秦川回返的骑士头领,昨夜里听秦川说过,这首领姓王名虎,本来姓氏被舍了,这也是大户人家招募私人的规矩,跟着自家姓,恐怕名字也是后起的,武夫名字离不了狼豺虎豹之流,朱达听到这名字的时候还好,临睡前却莫名想到了一个戴着斗笠的矮小老者,惆怅片刻后才沉沉睡去。

    朱达笑着打招呼,常凯则客气问候然后去了厨房忙碌,那王虎走到门前却没有进,只是问道:里面这么热闹,都是谁来了?

    义父正在接待怀仁的体面人物,中午设宴款待。

    这举人功名还真了不得,昨天才来,今日里就这么多人来捧场,这还是和知县放过对之后,要是在太原城内,区区一个举人真不是什么事,县里府里还有道员什么的,眼里怎么会有一个举人,他们都见的多了。王虎感慨了几句。

    说完之后又是摇头说道:换我我也不回去,有个话叫什么鸡头牛屁股的,当个上门女婿好,还是自己当老爷好,谁都会选。

    昨日里这位王虎和王家护卫们还有些端着的意思,今天这番话倒是接地气了许多,朱达听着想笑,只是接了句: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你还读过书,这话怎么说的,秦老爷是你义父,肯定要教你读书写字,不过我这边有几句闲话,你愿意听就听着,不愿意听就当一阵风,这学文练武都得下一百二十分的工夫才行,千万不能分心,读书人分心就是考不中,咱们练武的分心就要死人了。
1...109110111112113...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