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诛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特别白

    家人能有吃的,这就让部分难民感激涕零,朱达对这个特意严格要求,不能领了饭食回去吃,要吃完后再回住处,防备着有些男丁盘剥家人或者强夺老弱妇孺的口粮,现在一时半会还管不过来。

    他们饿了这么久,要是放开了吃很容易死人,先慢慢把量提起来朱达和常凯说道。

    饥饿的人暴饮暴食很容易猝死,这个道理常凯也懂,可听了之后只能摇头苦笑说话:这些人放开吃真是流水一样的花钱,而且这么花用到明年冬天才能见到回头钱,朱兄弟,朱小爷,你这是真不心疼啊!

    银子多,够花!朱达笑着回答说道,他手里有折合成过万两白银的通货,这笔钱能购买的物资当真是天量,更有利的是,他还可以通过种种便利取得很便宜的物资,比如说县库里的粮食,这就更放大了朱达的财富,尽管消耗不少,但他还真有信心。

    朱达这么自信的回答,也是常凯没想到的,话说到这般地步,再劝就没了分寸,常凯知趣的转开话题,但心里并不是全然觉得朱达毫无节制,而是隐约想着这位小爷怕是真能做到或者有别的办法。

    今晚我领着十个家丁留下,再留十名差人,其他的人都回城去。常凯建议朱达回城的时候,朱达给了答复,他的意思是周青云和大部分的差人都回城去,自己要住在田庄里。

    朱兄弟,这边没什么齐整房屋,又冷又破的,又没有城墙遮挡,何苦遭这个罪。听了朱达的决定,常凯苦着脸劝了几句。

    这个时候我才该和他们吃住在一起。朱达简单回答了句,常凯本想再劝,却从这几句话里琢磨出点什么,笑着说自己留下来陪着,朱达没有答应,因为常凯还要在城内筹措物资送过来。

    周青云带着家丁先走,常凯留下了十名差人,至于孟田和付宇则是被安排着一起回城,连白身副役的身份都没了,又挨了狠狠的五鞭子,怎么也得回去和家里人说一声

    因为少了城墙的遮挡,城外天黑的比城内晚一些,停止训练和劳作之后,难民们没有休息,他们要整理自己的卫生,虽说在田庄才住了三天,可自家从外面带来的,把田庄弄脏污的,还有田庄自己的垃圾,这些乱八七糟的东西实在不少。

    扫除之后大量的垃圾都堆在一起,放火烧掉,在这样的天气里,大部分垃圾都是没什么水分,很容易燃烧,在田庄一侧很快就是大火熊熊,惹得城墙根那边有人跑过来问,因为城内值守的壮班看到,不知道出了什么乱子,出城是不敢的,但总要做好防备。

    这熊熊大火还得烧一阵才能熄灭,对于田庄内的各色人等来说,是难得的新鲜事,庄户们不少带着孩子过来瞧热闹,虽说相处才一天不到,但这位年轻小爷的威风只在不听规矩的人身上,大家倒也不怕,不说这庄户百姓,就连难民们都围了一个好大的圈子,火堆的热气烘过来多少暖和些。

    难民们是饿着肚子的,不过气氛却很好,老弱妇孺都吃饱了,让有家人的没有牵挂,父母舒服些,老婆孩子高兴些,这比他们自己吃饱喝足都要好,而那些没家人的光棍汉,看着有家人都这般,就更不担心自己了。

    很多被收容的难民脸上都带着笑,自从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难之后到现在他们很少有笑容,可现在他们虽然饥肠辘辘,却感觉以后的生活有了盼头,再怎么样,也不会比从前更坏了。

    连带着庄子上的人,全都到我这边来!能听到朱达大嗓门的吆喝。

    听到这话的难民们尽管舍不得火堆烘来的热气,可还是陆续照做,庄户们也忙不迭的跟上,虽说朱达没有抽他们鞭子,可现在这田庄都是朱达的,这是自家的东主和老爷,那当然怠慢不得。

    尽管每个人都很主动,可聚集起来依旧花费了不少时间,这还是家丁和差人们用鞭子和棍棒威胁才加快了进度。

    朱达和白日里一样,弄了张桌子站在上面,视野中的混乱和嘈杂让他很无奈,借着火堆和晚霞的光芒,朱达注意到了人群中的孙五,可现在根本顾不上这么多,想要面面俱到,就得有足够的人手操持,但现在能理解朱达的意思并坚决执行的只有周青云,可周青云要做的事太多,根本抽不开身。

    至于家丁们,目前来说只能说可用,还是在朱达监管指挥下的可用,比起眼前的难民青壮们仅仅是强出一点,甚至还不如这些精明的年轻差人,朱达知道急不得,知道要一步步来,看着眼前一张张面孔,他又轻松不少,毕竟有了个好的开始。

    我说所有人,就是女人和孩子也得过来,听不懂吗?朱达扫视了一眼下面,人群骚动了下,有些人快步跑向棚户那边,将自己的家人带了过来。

    虽说逃难流浪的时候什么都不讲究,这么多光棍男人,妇人和女孩子过来总归不方便,朱达没吩咐什么,倒是留守的常申安排差人们清理出一块地方,这让朱达多看了常申几眼,常副班头的兄弟并不灵醒,但做事却很扎实周到。

    会纺纱织布的把手举起来。朱达扬声说道。

    下面的人有些懵懂,心说这都是娘们妇人的伙计,问这个作甚,可白日里鞭子积威仍在,除了太小的女孩之外,所有女人都举起了手臂,纺纱织布是妇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自家穿衣是一回事,还能贴补家用。

    朱达点点头,又是扬声说道:举起手的都留下,他们的男人也都留下。

    如果不是说了后半句,恐怕场地立刻就要骚乱起来,心说这位老爷果然有坏心,不然快天黑了喊着女人留下作甚,朱达又转头看向没散去的庄客,扬声说道:家里懂得纺纱织布的也一起过来,有好处给你们!

    对收拢的难民和对待庄客的态度肯定不同,前者是奴仆,后者则是带有奴仆性质的雇佣,多少要给些余地,不过听到好处两个字,庄客们立刻开始去找自家婆娘,这位老爷年轻,但说话算数,虽说才接触一天不到,庄客们却有了这样的判断。

    那边常凯已经吆喝着差人和家丁们躲远些,他们一帮年轻气盛的大小伙子,多看几眼也会有是非。

    你个男人怎么会女人的活!别来占便宜,快走开!别以为你是哑巴我就不打你!正在这时候,场中却突然起了乱子,几家人围住一个瘦小的男子乱骂。

    这人朱达有些印象,就是穿着破烂,特别的脏污,甚至黑黢黢的看不清五官,当时朱达还想到要让他们好好注意个人的清洁,没曾想会在这时候出现。

    男人种田做工经商,女人纺纱织布操持家务,在山西大同这边是日常惯例,一个男人会纺纱织布的确奇怪了些,加上是个哑巴就更让人好奇。

    我我是女人听到清脆的声音响起。

    场面瞬时安静下来,怎么,这黑黝黝的小子不是哑巴,不对,这是个女人的声音!

    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感谢hc1978超级杀手灯火见人家人穷志更短转转猪有金子的穷人几位新老朋友的打赏,感谢大家,我努力更新,努力这章节名有梗,大家猜猜?猜对了放在评论区呗,




第二百三十二章 羊毛和棉花能一样吗?
    女扮男装!这可是戏文里才会出现的事,围攻那瘦小哑巴的众人先是错愕,随即围上,这当口看热闹的心思恐怕更重些。

    本来围场上突然骚动,本来离远些的家丁和年轻差人就要上前维持镇压,突然间出现这个转折,他们也没按捺住好奇,兴冲冲的向前凑。

    都给我站住!这么多女人在前面,你们想死吗?朱达大吼一声,他这突然发作让家丁和差人们反应过来,停下脚步,借着天光和火光还能看清朱达的表情,在印象里从来沉静的朱老爷此时满面雷霆。

    尽管这是小事,可朱达却有几分气急败坏,尽管这场面和他先前的预判差不多,家丁也就比难民强一点而已,还谈不上什么纪律和作风,这点小事就让大家毫无规矩可言。

    朱达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闷声吩咐说道:别在那里围着看,找个婆娘带着去洗洗,换身旧衣服再回来,咱们这边有要紧事,快些!

    说到最后声音提高,难民的家眷们不敢怠慢,可难民那边还没什么换洗的地方,留在这边的常申安排着一位庄户婆娘带人去了,那边庄户们已经带着自家女人朝着边来到。

    谁都看出来朱达发怒,本以为接下来还要发作,众人少不了挨鞭子什么的,但朱达接下来的情绪倒是平稳,安排人在附近堆了三堆篝火,尽可能的让这边明亮些,然后不停催促田庄和难民这边,要求把每一个会纺纱织布的人都带过来。

    到最后其实就是等着那个女扮男装的小哑巴和带她换洗的妇人回来,场上众人有小声议论的,有互相交换眼神的,态度都颇为暧昧,但大家心里都很理解,心说要是我遇到个女扮男装的小哑巴,我也好奇要看看是什么样子。

    以田庄这样的条件,仓促间是没办法洗个热水澡的,无非是简单擦洗下换上干净的旧衣服,那庄户妇人走在前面,后面跟着那个瘦小的哑巴,不,女孩子。

    即便是以这个时代女人的身高和体量,这个女扮男装的女孩都相对瘦小,可看她的五官模样,大家也能判断出这女孩不是未成年,模样也说不上什么美貌,中等略偏上一些,还够不得小家碧玉那个标准,加上这些日子的奔波劳苦,看起来颇为憔悴,要说有什么不同的,那就是这个时代不太容易在女性脸上看到的英气,这样的气质让这个女人带有些许的中性美。

    想想这位能逃过鞑虏和骑兵的血洗,还能假扮难民投奔到这田庄来,甚至还选择了合适的时机表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样的性格决断可不是那些蜗居家中只知道相夫教子的人能做出来的,英气勃勃,带有几分中性美,也是内在的具现。

    老爷,她说自己名叫刘月。那妇人多嘴的说了一句。

    朱达并没有在这个插曲上浪费太多的精力,他所在意的就是所有会纺纱织布的人都来到现场,不能少了一个。

    家丁们被朱达的发作吓得够呛,差人们倒是相对轻松,在远处小声议论不停,朱达要做什么大伙都心里有数。

    朱老爷这是要让他们纺纱织布?这个能赚什么钱?

    咱们大同也不出多少棉花,山西南边倒是有点,可哪有什么用,我听人讲江南有织布赚大钱的,难道朱老爷想在咱们这边照做?

    这是钱多了瞎折腾,你说秦举人也由着这位小爷乱花,要是钱花完了怎么办?

    他们有的是银子,等把全县一半的土地圈在手上,这点银子算个毬,到时候让全县的娘们给他纺纱织布,谁敢不听。

    这得多少娘们,啧啧

    越说越不像话,常申皱着眉头过来咳嗽了声,众人才干笑着停住,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一件事,从前谁也没把常凯的憨货弟弟当回事,常凯当了副班头后大家也是随便应付,可这两天下来大伙不知不觉的开始多了些敬畏和服从。

    朱达还是站在桌上,环视一圈,妇人们直勾勾的看着他,女孩子们则是羞怯的低头,那位刘月也是和朱达对视,不得不说,有过女扮男装假装小哑巴之后,想不留意也难。

    给你们棉花,你们都能纺纱织布吗?朱达大声问道。

    村寨里的妇人抛头露面是寻常事,在朱达面前倒不至于手足无措,这问题很快就有人回答出来:拿来棉花还得轧出棉籽来,要整饬好了才能搓线,搓出线才能织布,给俺们棉花,再给咱们做出纺锤和织布机,就能做出来了。

    朱达干咳了几声,他只是大概知道纺纱织布的流程,轧出棉籽之类的细节就是两眼一抹黑,虽说下面人没有耻笑,可现在的朱达却有几分尴尬,操持不擅长的领域,心虚尴尬是免不了的。

    我给你们看一样东西,都走近些看!朱达平静下来倒是很快,招呼众人向前。

    他蹲在桌面上,面前放着一团好似棉花的事物,还有人特意举着火把和打着灯笼在跟前照明,众人围拢过来之后,先看的倒不是桌子上这团事物,而是盯着朱达,妇人们好奇,女孩们的眼神则是有些**。

    这小伙子还真俊这么年轻,家业不小,不知道身边缺不缺伺候的丫鬟这样的念叨不少,甚至没有避讳,这让朱达都有些不自在,他的不自在和尴尬被这些妇人看在眼里,话语就更加大胆起来。

    即便算上那二十余年的经历,朱达对妇人也是没什么办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咳嗽几声,指着面前那团事物抬高了声音:你们仔细看看,这个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别的不说,顿顿吃细粮,顿顿有肉,家里有几百亩地,都可能有的!

    朱达话一说出,场面稍加安静之后就变得嘈杂起来,女人们顾不得看这位小老爷,而是围观桌面上的那团事物,顿顿有粮有肉,几百亩地,这是做梦才会有的好日子,很多人就算做了这样的梦,在梦中都会意识到这是没可能的。

    桌面上的事物不是什么天材地宝,朱达又没拦着别人碰触,很快有人认出来这是什么了。

    这是羊毛?没错,就是羊毛,凑近了闻还有膻味。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是得出结果,大同这边养羊本就是寻常事,又有谁不认得羊毛的,大同这边习惯用羊皮做羊皮袄或者羊皮褥子,也有学着草原上用羊毛做毛毡的,脑子灵活的很快就想出来几个用途。

    桌面上的羊毛团在一起,大家确认这是什么东西之后反倒安静下来,每个人都想不出这羊毛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方法,最后目光又重新集中在朱达身上,此时鸦雀无声,和能过上吃饱穿暖有自己田地的日子相比,其他的都不值一提,莫说是懂得纺纱织布的妇人们,就连他们的家属庄客和难民男丁,都是紧张激动的盯着朱达,盼着自己能帮上什么。

    你们看这团羊毛像不像棉花,棉花能纺纱织布,羊毛能不能纺线织成布,你们要是能把羊毛和棉花一样纺纱织布,谁做成了,就给谁二百两银子,两百亩地。朱达闷声说道,他知道原料和产品,却不知道中间的过程。

    想要得出这个过程,就只能依靠众人的群策群力,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俗语有没有道理是一回事,眼下朱达也只能依靠这个道理,只能相信群众的智慧,那二十余年朱达对这个说法一直很怀疑,奈何眼下没有选择。

    羊毛怎么能和棉花一样?有人脱口而出反问,本以为能天降财富,却没想到是这般没可能的异想天开,错愕失望之下,连对朱达的畏惧都不顾了。

    羊毛和棉花当然不一样,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但有人反问出口之后,又有人情不自禁的错愕说道:没准真能试试,又从来没试过,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这个说法让场面安静下来,难民和庄客们的家眷也很快反应,平时大家从没想过羊毛能像棉花一样,但试试总可以,试过之后万一成了岂不是更好。不去试好像也没有损失,试试却有希望,怎么算都不会赔,围观的婆娘女人们很容易盘算出得失,大伙的眼神渐渐热切起来。

    谁愿意试就举起手来,羊毛纺锤和织机都有。朱达大声说道,众人对举手没有刚才那么陌生了,立刻手臂竖起如林。

    朱达脸上有笑容浮现,又是吆喝许愿道:凡是愿意试的,每天两顿饱饭,多送一碗热汤,只会比今日的厚。

    下面响起一片惊呼,两顿饱饭还有今日那样的汤,平常在家过日子也就是秋收和过年前后能吃两顿饱饭,加一碗那样实在的汤,等于多一顿饭,可以给自家人吃,女人们高兴,男人只后悔自己怎么不会纺纱织布的把式。

    群情激昂,朱达脸上全是笑意,心中却没那么乐观,即便给出方向,凭着下面这些乌合之众,能做出自己想要的吗?



第二百三十三章 自称有罪
    羊毛能不能像棉花一样纺线织布,这个提议让在场众人都觉得异想天开,可稍琢磨就觉得未必不可能,想想朱达的许诺,再回顾下这些日子的颠沛流离饥寒交迫,每个人都迸发出了热情。

    每个人都愿意尝试,好在朱达带来的羊毛足够多,在场的妇人和女孩都拿了一团羊毛走,还有人当场提出了需求,想要搓线的工具和纺锤,朱达都是仔细记下,承诺最迟明日下午就是送到。

    那个女扮男装的刘悦也过来拿了一团羊毛走,因为前面的插曲,朱达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几眼,倒不是如何美貌,但却特别引人注目,和其他妇人女子的浑噩与愚昧想必,刘悦多了灵气和活泼,尽管就比其他人多那么一点点。

    刘悦也没有过多的表现,只是拿了一团羊毛后就退了回去,如今难民是分开睡的,家人白日里可以相聚,晚上则要男女分开,在提供不了太多单独住处的时候,混居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
1...120121122123124...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