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特别白
店里的咳嗽声消失了,彼此交换的眼神不见了,古怪表情变成了震惊,要不是有客人上门,恐怕就是鸦雀无声的局面。
这个看起来有些土气的少年还真懂,他所说的这些大家能听明白,可这么清楚的被说出来还是第一次,连账房掌柜这样动脑子的人物都只是模模糊糊想到。
秦秀才脸上也有讶异表情,他对朱达的才能早有判断,可一个人不可能懂的那么多,知道阴谋和算计,居然商事买卖上也说得头头是道。
这个时代的人无论如何不会理解,朱达当年的信息爆炸是个什么情况,除了太过高精尖的方向,其他各处没什么秘密,各种内情内幕真真假假的信息到处都是,有心人都可以获取,而且在学校毕业前后,学生求职会经过这样那样的面试,口才不太差的人都会有一套应付问答的手段。
现在的朱达也是如此,比起当年来,朱达能冷静沉着的思考,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模式相对简单,没有那么多需要考虑的变量和数据,秦秀才说得又十分明白,何况在那个全民经商发财的时代,对生意上的事,人人都了解些,都能说几句,朱达自然就可以侃侃而谈。
秦秀才脸上的惊讶只是一闪而过,环视各人的反应,却有几分自豪浮现,又是笑着问道:还有吗?
咱们有刀,旁人做这等生意就是肥羊,咱们做这个生意不怕,有人有刀能护得住,这样生意才能长久,这样客人们才会放心跟我们做。朱达又是说道。
私盐组织有自己的武力,和卫所对抗不落下风,从双方还能谈判来看,只怕在官面上也有依靠,只有这样的力量才会取得别人的信任。
秦秀才点点了头,温声说道:你想得很明白。
说完这句,秦秀才又笑着对众人说道:听明白了,这生意不是谁想做就想做的,刚才是不是觉得学到了窍门,想要自己出去单干发财?
刚才听朱达把一切说得透彻明白,伙计们还好,掌柜们未尝没有心思,不过等朱达做了这个总结后,大家就都醒悟过来,看着容易,却有无法解决的困难,秦秀才把话说破,大家反倒是觉得轻松好笑,都忍不住笑了,气氛一时大好。
秦秀才招呼众人先去招呼客人,他领着朱达在店里转悠,却没有丝毫出门的意思,毕竟今日里才得了保证,为求万全还是在盐栈内活动的好,朱达不用特意观察就能注意到,盐栈里有三名身强力壮的伙计很是沉默寡言,盯着店内的客人和门前,门外也有两个看起来很突兀的小贩,经常和店内的人比划手势。
刚才听说骑马护卫都在千户所那边,从这个看来,盐栈的武力并不仅仅是那些精强的骑士,马队只不过是核心力量,还有其余的人手在。
你们俩说店里的货物,最值钱的是什么?秦秀才笑着问道,他收一个乡下少年为义子,又给了足够高的礼遇,即便有报恩的原因,可以为过了的人还是多数,朱达在人前展示这等才智韬略,才会证明他的正确。
朱达此时很愉快,来到这郑家集,所见所闻比起白堡村里多了许多许多,在这里才能更充分的感受这个时代,才可以学到更多,他听到秦秀才的问题之后,先扫视店中货物然后开口说道:应该是毛皮。
虽说看起来最贵的是丝绸,可山西潞州也是丝绸产地,还有南北各省的竞争,但这毛皮是越北越好,肯定是草原上最佳,这比较起来自然是毛皮最贵。
秦秀才又是笑了,调侃说道:还以为你什么都知道,总算能有个教你的,最贵的是铁锅。
朱达愕然,秦秀才笑着继续说道:蒙古从大明采买的一切都可以互相贩卖,倒手取利,只有这铁锅不卖。
是为了打造兵器?
也能打造兵器,但最要紧的就是用来生火做饭,能打一口刀,未必能打一口铁锅,没有刀可以拿着骨头木棍,没有锅却全家吃不好,会饥饿得病,不是每户牧民都要刀弓,可每户牧民都要有口锅。
看到朱达听得入神,秦秀才兴致更高。
在大明各处,一口锅放在灶台上能用好多年,可在草原戈壁,一口锅随着牧民搬迁,风吹雨打,再怎么珍惜宝贵,磕磕碰碰,锅也不会用太多年,周而往复,你来算算这笔账。
第七十七章 陈腐少年 科举正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朱达现在对这句话有莫名的感慨,铁锅的价值重于毛皮和丝绸,这个是他从未想到过的。
草原上铁锅贵重的弯弯绕绕说到这个地步已经够了,朱达能推断出其他来,比如说蒙古各部缺乏铁器,可能那些大部落有固定的来源,但小部落却只能依附大部或者边贸取得,这铁锅在关键时候也是打造兵器的材料,关乎民生,关乎生死,这铁锅居然成了战略物资
店里能看能说的不多,秦秀才领着朱达他们离开,除了周青云之外每个人都明白,这次进店并不是给朱达介绍生意如何运转,也不是考较朱达的才智,只是向大家表明朱达的地位,今后要当成核心人物来对待了。
掌柜丁宝同和其他几位送到后门门口才回转,态度客气恭敬,等走出些距离,回头看盐栈上下已经回去,秦川才笑着说道:你别看那丁宝同唯唯诺诺,当年在大同西边地面上可是响当当的角色,莫说这盐栈了,就连各处卫所的指挥都得和他客客气气。
在大同边镇的阶层中,卫所指挥使很高一级了,这样的人物都得对丁宝同客气,这丁掌柜当年的身份地位的确了得。
只是他背后的将主战死,一切就都垮了,新来的有新来的班底,还要从他身上榨些油水出来,如果不是咱们盐栈及时出手,恐怕就在大牢里病死了。秦川接着说道。
朱达心道果然,秦秀才或被勾起了感慨,又或只是想给朱达解说,边走边说道:在大同这地方,朝廷派来的文臣武将和内官最有权势,可真正不倒的都是土著,大同的代王,各处的卫所,他们或许一时低头,却有个长久的富贵。
每一句话都有各种知识,想要了解话中的意思,就要学习更多,朱达知道这时候不是卖弄捷才和小聪明的时候,他只是认真倾听,努力记住。
快要进秦家宅院的时候,秦秀才似笑非笑的说道:我没去盐栈之前,他们只知道贩卖私盐,而且从上到下乱成一团,左卫和他们争的不可开交,下面的则是侵吞自肥,等我来到规划之后,上下一体,私盐成了练兵养兵的底盘,和各路商人的贸易成了外延,不光整个左卫稳固,生意也是日进斗金,咱们升平盐栈不光在左卫,即便在大同镇西路和北路也是赫赫有名。
刚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朱达一时没有没有反应过来秦川的用意,还以为是正常的阐述,只在那里细听思索。
秦秀才这套法子的确很扎实,他通过贩卖私盐在控制的地盘上形成了网络,能够定时定量的取得收益,通过这稳定的收益和地盘,维持盐栈的武力,又通过这武力加强盐栈其他生意的信誉和生存能力,甚至用这个网络和武力来打击竞争对手,只要秦秀才建立的这套体系正常运转,私盐组织就有个稳固的后方,始终会有豪强和武夫站在他们一边,实力会越来越大。
朱达,你觉得这些怎么样?秦秀才的问题打断了朱达的思绪。
这提问让朱达立刻反应过来,敢情这秦秀才说这些是想要夸耀下自家的能力和功劳,想通这个让朱达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对方这种孩子气的举动他也能理解,看秦秀才所处环境和周遭众人,能交流这等事的几乎是没有,而自己又展现了足够的智谋和才能,又和秦秀才足够亲近,从某种意义上,秦川把自己当成了可以平等并且放心的交流对象。
义父容我想一想。朱达回答的很郑重,他当然可以夸几句皆大欢喜,可对方这么郑重的对待,如果随便夸回去,那就是亲人的不尊重。
朱达的这个回应让秦秀才愣了下,随即满意的点点头,脸上还有几分期待神色,看到这个的朱达心里暗笑,这秦川毕竟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尽管经历风雨和老于谋算,可好奇和虚荣总是有的。
快要走到内院的时候,朱达抬头说道:义父,你的谋划是将大同左卫变成盐栈的基石,下面坐商贩盐的利润就是盐栈在左卫收取的赋税,左卫的人力就是盐栈的伙计和护卫,坐商和买盐的客人就是盐栈的耳目,靠这些让盐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去图谋其他,有了这些,只要慎重从事,得利就变得非常容易,这和官府行事很像,却比官府做得更高效直接,义父是把书中所学化为实务,并且更有进步,这真是大才!
学以致用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可把书本上的理论化为实务,做起来实际上很难,理论是单调的,实务是复杂的,何况秦秀才所看的无非是经史一类,能从这里面提纯归纳,并且在实务中运转起来,而且效果良好,这还真是才华的体现。
义父不要觉得我妄言,我想到了古时人物,比如说诸葛孔明
在朱达想来,秦川所做和诸葛丞相的功绩还真有些相似,当然,相似多少是另外一回事。
过了,过了,这话怎么能说得。秦川连连摆手,脸上满是笑意,这喜悦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只是我想要问义父一句,还望义父不要觉得我失礼冒昧。
怎么会,已经是自家人了,你尽管说来。
朱达沉吟了下,缓声开口问道:义父,升平盐栈在大同左卫就是小一号的官府,以贩盐来收取赋税,招募武夫精壮为差役,以转售贸易获利,周转不停,我想问的是,这盐栈还能做大吗?
秦秀才收了笑容,犹豫片刻回答说道:能做大,周围各色势力,无论卫所武家还是地方豪强,都没办法想盐栈这般扎实稳固,生财有道,只有咱们盐栈的实力才会不断变大,其他人或者停滞,或者很慢
说着说着,秀才秦川停了下来,迟疑着的说道:做大不了多少了,最多能到威远卫,要不是杨家这代有个游击,这大同左卫也未必能拿下来。
义父,盐栈形同官府,可不是官府,靠着依仗才能盘踞一方,所得的只有财货而已,义父谋划的这个盐栈做大了会是如何?取官府代之,想做大或许只有造反?
朱达最后那句放的很轻,秀才秦川听清楚了,周青云还特意侧头看过来,也不知道听到没有。
你还真是敢说秦秀才念叨了一句就停下,过了会才又是说道:这的确是个死局,我觉得从小到大会一直持续,却没想到其实只能在左卫一地,就这样还要各方争夺
秦秀才从迟疑到沉吟,现在则是迷惘,说话声音不高,也是断断续续,朱达又是问道:义父,你为盐栈做了这样的谋划,经营出这样的局面,义父肯定是不甘平庸,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可义父你只想经营盐栈,赚钱过个小康日子吗?
把盐栈在大同左卫的产业做大,但极限就是大同左卫这范围了,想要再有所进取,按照秦秀才定下的规制实际上是侵夺官府和卫所的权责,把民力和财力接收过来。
这种事天下间的豪强都在做,可你在一村一乡一县做还好,如果扩到几县的话,那就会和官府冲突了,如果你是世家大族,家中有人为官,这还能包庇的住,大家也会觉得是常态,可如果是私盐组织这么做,那就成了武装谋反,必然会引来严厉的打击,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虽然乡绅们做同样的事,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大明的祖宗家法,官绅们养些打手,可不会有太像样的武力,可盐栈这种体制就不同,他是用财力豢养武力,用武力护卫财力,而且还是能循环的体系,这是动摇大明的基础,并且有取而代之的可能,尽管这个可能很微弱。
尽管来郑家集的时间很短,可朱达通过和几位盐栈护卫的聊天,通过秦秀才所说的只鳞片爪,已经能大概得出盐栈的机制,也能想出这种机制发展的极限。
距离屋门已经没几步路,可秦秀才呆立在那里一直没有动,窝在屋子里的秦琴都忍不住跑了出来。
不过这个时候,秦秀才没时间和女儿交流,摆手低沉说道:乖,去和青云一起玩。
聪明伶俐的秦琴自然能看出父亲现在的状态,她直接拽着周青云离开,只留下朱达和秦秀才两个人。
太阳西沉,炊烟升起,能听到厨房的动静,饭菜的香气已经开始弥漫,这个时候,屋子里已经很暖和,可秦秀才就那么站在院子里发呆,朱达站在一边等待。
朱达,那你说我该怎么做?
读书科举,在功名路上更进一步。
教你那人也不能免俗啊
义父,在如今,读书科举就是正道!
第七十八章 多话少年 商行掌柜
每个人都热衷功名利禄,可每个人都耻于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热衷,这倒是古今一致,看着正在剧烈思想斗争的秦秀才,朱达禁不住想到。
秦秀才这次没有想太久,用手在额头上揉了几下,苦笑着说道:外面有些冷,咱们进去说话,你讲讲为何这么想?
难道读书科举求功名不是正道吗?朱达反问了一句,跟着秦秀才向屋内走去。
二人在书房才坐下,就有仆役过来询问什么时候开饭,秦秀才让他们稍等,仆役刚出门,秦秀才就沉吟说道:若为科举读书,那就是死记硬背,书经中的大义大理都不必领会,记住就好,且只要读那四书五经和墨卷时文,其他的一概不用,这样的书读出来又有什么用,脑子僵掉,做不得事,一切都得靠着幕僚师爷
这样的书读出来之后可以有功名富贵,可以做事,那些脑子僵掉做不得事的愿做不愿做在他自己,其他人却连个做事的资格都没有。朱达辩论说道,此时已经有点为辩而辩的意思。
到这个时候,朱达也大概明白秦秀才的逻辑,或许是没有想通,或许是矫情,不管怎么讲,秀才秦川是个出色的人物,这等不同凡俗的人才总是不甘平庸,别人去做的他们不屑去做,而且经营盐栈获得的名利权势也多少迷惑了他。
秦秀才坐在那里,脸上表情复杂,一看就是思想在斗争,他欲言又止的看向朱达,迟疑犹豫片刻才说道:你继续说,我为何要去科举。
为什么不去?义父你先前筹谋盐栈是为了温饱是为了情谊,现在温饱无忧,盐栈形势又是大好,难道不该筹谋下自家的将来吗?朱达反问说道。
秦秀才摆摆手苦笑说道:这倒成了打机锋,你继续说。
义父,文人的根本是什么,是读书明理,是兼济天下,若是个无才无能的老朽倒也罢了,代人写书信,私塾教书,寻个温饱就好,义父年不过三十,胸有韬略,是想做大事的,如若不然,又怎么会用兵法民法约束盐栈,做得这么不亦乐乎。朱达越说越觉得有些吃力,差不多是搜肠刮肚的状态。
说这个的时候他倒是想起当年有人说高考无用,说苦读摧残童年,还说什么快乐教育,可富贵子弟说这些就罢了,总归家里有权有钱给他兜底,平民百姓跟着鼓噪却是脑子有恙,读书高考再怎么辛苦,都是正道,是国家和社会培养人的正道,通过这个途径,你才能得到系统的训练,才能进入正规的体系,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当年供给还没那么丰富,大家还自认是个后发穷国的时候,读书再怎么辛苦也是应该,因为大家知道那是唯一的出路,等日子过好些了,就有当年吃过苦的家长不愿意孩子再去吃苦,更有些人家是被媒体上渲染的各种奇迹和捷径晃瞎了眼,觉得别人可以,我也能做到,却没想到那是百万千万分之一,自家子弟是那百万千万之一。
义父是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可想要去做,就要有做的地位和资格,眼下能取得地位资格的只有科举一条路,走的人再多,看起来再俗气,这也是一条对的路。朱达继续说道,口中说这些,脑海里却在不断的回忆当年。
在朱达看来,秦秀才已经有些被盐栈的实务迷住了眼,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靠着这个就可以有功名富贵,一个寻常秀才手下管着钱粮兵马,卫所里的武官都是恭敬客气,这也是权势富贵,也的确很能迷惑人,可这些毕竟是有上限的,现在就差不多到了这个上限。
义父,我说句冒昧的话,这盐栈做得再大再好,也不是自家的产业,现在又不是为温饱糊口操劳,要想求个长久的话,还是要为皇家做事才好。
朱达说出这话之后,秦秀才抬头看过来,这话的确冒昧了,再怎么看重,再有什么义父义子的名分,朱达毕竟才来不久,双方还没有建立起彻底的信任,而升平盐栈这边和秦川的交情可不一般,亲疏之别下,这话冒昧的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