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特别白
朱达快走了两步,准备从袁标身后追到身边,提防孩童们的无知玩闹,免得老人发怒尴尬,真要动手伤到人,恐怕也有麻烦。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孩童们看到袁标之后都急忙闪躲,这种躲避并不是因为看到脸上疤痕后的害怕,而是一种习惯,朱达还看到有两三岁的孩子懵懂,正盯着袁标的脸好奇打量,被家长连忙抱走,走过那段街道的时候朱达终于明白过来,并不是孩子们害怕,而是郑家集的家长们恐惧,估计他们告诉子女袁标是类似于虎狼的存在,见到一定要躲避。
到这个时候,朱达反倒是好奇了,袁标到底为什么让别人如此恐惧,这里面一定会有故事
在郑家集土围的西门外,并没有东门那边商铺和窝棚林立,行人商队和闲人云集的热闹嘈杂,反而显得清静,这边是几处规模不小的大院,院墙都是土围子,里面是砖木结构的房舍,比起郑家集围子内的建筑,已经简朴到粗糙的地步,进去之后发现里面很空旷,院子的面积差不多有盐栈院子的几十倍大小,土地平整,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一边的房舍大门紧闭。
看了这边的环境后,朱达倒是有个想法,这边的大宅院规制和郑家集本身差不多,这里其实就是个小土围子。
这里的大门与其说是门,倒不如说两道栅栏,也没有人看守,推开一条缝就挤进来了,他们三个进了院子之后才有人在大门外出现,似乎是要来驱赶的样子,但走近几步又是转身离开,好像是认出袁标来了。
就在这里练,这才能练的开。袁标笑着说道。
朱达倒是奇怪,这里应该有段日子没人住了,可一切却收拾的干净整洁,按说郑家集围子外游荡的闲汉和行商这么多,此处应该是个不错的容身之地,但却看不到什么火堆灰烬和垃圾脏污,小雪掩盖不了这些,也没什么定时打扫的痕迹,就是没有人来过,可这里是无人看守的状态,真不知怎么保持下来。
场院空荡荡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何况这里没人扫雪,地上已经积了一层雪,袁标只是摆摆手说道:先跑几圈。
在这边跑步的效果可比盐栈的院子好太多,朱达二人在家里已经活动开身体,跑的很是畅快,才跑了三圈,场院这边又来人了。
十几个青壮汉子扛着各式用具进了院子,冷淡客气的打了声招呼,就自顾自的忙起来,有人过去把正对着的一间屋门打开,从里面搬出椅子放在门边,不过这不是主要的,这队人带来了兵器架子和各种武具,有长矛朴刀和雁翎刀还有短剑,都是一式两样摆在木架上。
除了真刀真枪,还有各种长短的木棍,看到这些,奔跑中的朱达想起向伯的传授,向伯没有这袁标见多识广武艺高强,但传授武技的路子是对的,比如说打熬力气,比如说这长短不一的木棍。
又有人拿着木桩和锤子在场院的另一边打桩,将木桩钉入地面,亏得还没到彻底寒冷的时候,不过地面铁硬,什么都打不进去,木桩捶打进去之后,又有人把稻草捆绑了上去,到这个时候,朱达和周青云都明白这是什么了,应该是用来射箭的箭靶。
雪不用扫,孩子没那么娇气。还能听到袁标的言语,问话的一人点点头又是回了队中。
箭靶立好之后,还有几根木桩被立起来,应该是练刀枪肉搏时候用的。
经过这么一番摆设,刚才看着还很空旷的大院,现在看起来已经很有练武场的意思,朱达和周青云也没办法专心跑圈,总是走神张望,周青云更兴奋些,他练习射术已经成了习惯,这几天都没有开弓的机会,今天可以练了。
那队人来的突然走的也快,给椅子边上备好一个泥火炉之后,一干人都是告辞离开,临走还把大门关上。
袁标把朱达他们喊道跟前,让他们原地蹦跳不停,免得身子冷了着凉,老人左右看看,摇头感慨说道:秀才还真舍得下本钱,你们可得记着这份恩情,这刀枪看着平常,你知道外面要卖多少银子,这都给你们置办齐了。
从前朱达对这个没什么概念,觉得只要官府不专卖,这些也无非是和农具差不多的铁器,无非多几分工夫打磨锤炼,但在白堡村的时候,他了解到了农具的价钱,看到了父母和邻居对铁器的重视,这才明白一件合格兵器的价值。
在这个时代,钢铁并不是随处可得的,而打造兵器利刃的合格钢铁更是得之不易,当然,大同这边是军镇,民间打造不易,可有关系门路的却可以从边军武库里倒腾出来军械,只不过官造的武器质量向来不怎么好。
第八十一章 短弓速射 枯燥习练
袁标脚边放着皮口袋和箭壶,朱达见惯了周青云用的箭,发现面前箭壶里的箭支要短些,正琢磨的时候,老人打开皮口袋,从里面取出一张弓。
这张弓和周青云所用的弓区别也很大,周青云所用据向伯说是大明军中制式长弓,弓臂弓弦整体看着修长,弓臂的弧度相对小些,而袁标取出来的这张却不同,弓臂的弧度很大,差不多是个半圆的形状,长度仅有周青云所用明弓的三分之二还不到,且粗很多。
以后练射术,这张弓和你们自带的那个都要用,一半一半的练,都不能含糊了。袁标开口说道,说话间把弓递给周青云。
周青云接过后下意识的拉下弓弦,眉头却是皱起,这让朱达很奇怪,还没等发问,对方就把弓递了过来,开口说道:你试试。
现在的朱达谈不上什么射术,不过基本的开弓动作还是会的,周青云那张弓他试过许多次,接过这张弓后摆正架势,一发力就知道对方为什么皱眉了,开这张弓需要的力气要比原来那张长弓大许多。
这弓尽可能别开满,七分算是大了,五分就能射箭。
袁师傅,这张弓恐怕射不远吧?
在外面的时候,周青云话并不多,难得提一个问题,也是因为他自小练射术,对弓箭更加熟悉。
射不远,半开弓的话能射二十几步。袁标笑着回答说道。
周青云摇摇头,朱达也是诧异,周青云所用的明弓开七分就能射出五十步去,满开八十步还要多,这开弓射箭就是为了及远,自然射程越大越好,二十几步未免太近了。
老人能看出少年们的诧异不解:你那张军弓射出两箭的工夫,这张弓可以射三箭,遇到熟手可以射出五箭。
看着朱达他们还有些懵懂,袁标又是说道:那军弓是兵马对峙,列阵齐射,只管把箭朝敌军射过去,箭落下来就能杀人,准头是不去想的,再有一种,是摆好了架势瞄准,也能及远杀人,可练武厮杀,上战场经历大战能有几次,又有多少次能让你摆好架势瞄准了射杀?
不等朱达和周青云思考回答,老人猛地弯腰,从箭壶里抽出一支箭,张弓就射了出去,袁标动作不停,俯身取箭,开弓发射,只听到弓弦嗡嗡作响,看得人眼花缭乱,等这边停下,在三十步远的地面上插着几根箭,钉在巴掌大小的区域内。
还是动作最直观,等老人几箭射出,连朱达这种不太懂射术的都明白差别了,如果用周青云的明弓,根本没办法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射出这些箭,袁标每次开弓都是半开,可离弦箭支的速度和力量都能保证,但明弓半开的速度就不行。
江湖市井中的厮杀,都是百人以下的乱斗,要是马战,双方加起来过五十骑的都不多,极少在野地里开打,都是在庄子里,院子里甚至城里街道上,你觉得在这样的战场上,是射得远好,还是射得快好?
袁标所说的道理朱达想通了,老人觉得他和周青云今后不太会上阵野战,江湖市井中的私斗恐怕会更多,在这样的厮杀中,在那样的环境下,无论杀敌还是防身,短弓速射最为适合。
你们骑过马吗?马背颠簸,人在马上开弓射箭那有什么准头,还不是靠到二十步内找个准头,那时候你们说是长弓好还是这短弓好,咱们大明上下又是瞧不起鞑子,又是怕鞑子,却不知道他们也有强的道理,这马上的短弓,咱们不如啊!
袁标感慨了句,说到这里朱达才明白,这弓原来是蒙古草原的形制。
也不是说你们不练军弓了,两个都不能耽误!袁标笑着把话又兜了回来,只是配上他那疤痕,这笑怎么看怎么狰狞。
听到这话的朱达也跟着笑,只不过他这笑是苦笑,朱达对练武的辛苦早就有精神准备,不过现在看来,这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远超自己预判。
雪花依旧不紧不慢的飘落,朱达和周青云已经练了起来,看袁标的示范动作凌厉快速,照做却完全没那个效果,只能一板一眼的重复练习,老人手里拿着一根用作教鞭的木棍,稍有错漏就抽打下去。
你们俩底子不错,倒是给老夫省了不少事!
当年朱达在运动健身方面,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的,这些知识理念让他能更迅速的理解和接受武技,并且比完全空白的人更容易更准确的做出动作和掌握发力,至于周青云,他已经有几年的训练,基础打的很牢。
不过这些仅仅能让他们少挨抽打,该枯燥的练习还是要练习,如何迈步,如何运用腰背,手臂手腕的弧度,一切一切都有范式,都是千锤百炼总结出的经验和套路,朱达和周青云就是要让自己的身体记住这些,让肌肉产生记忆,让武技套路成为本能和下意识的反应,想要达到这个程度,就得不断的重复,枯燥无比,疲惫无比。
朱达和周青云都有这样的自觉,都不是娇生惯养出身,他们认真的练习,这倒是让袁标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边上的火炉上烧着热水,虽说下雪天气,可也有几分惬意。
等到了午饭时候,秦家的仆役却带着食盒来到,两个三层的食盒,份量很是不轻,这仆役来到的时候,已经满头汗水。
且等小的先热热饭菜,一路寒风吹着都有些凉了,等明日小的会把食材柴火送过来,那就方便少不得解释了两句。
饭菜依旧很丰盛,有酒有肉,份量也是很大,即便是他们三个大肚汉都得剩下。
袁标中午喝得不多,只是感慨说道:秀才在你们身上可真是舍得,不过也没做差,如果吃不饱吃不好,练武就很难有成就,多少人穷苦出身,苦练本领,吃的跟不上,亏了元气,刚过四十就一身伤病,到老没个好死,你们俩本来也该这么遭罪的,却天上掉下来了造化,真不知道怎么积下的德。
午饭倒是在大屋里面吃的,这大屋和外面的场院差不多,都是宽敞空旷,有些简单的家具和占地不小的土炕,屋子里很暗,得开着门才能看清,外面看是糊纸的窗户,里面能看到窗户被厚木板挡住,关门关窗的话,整个屋子算是封闭的。
老实吃饭,不要东张西望,这里是大商队的产业,他们人吃马嚼,还要防火防贼,当然修的和土围子差不多,再向北走,这样的场院还有箭楼和地道,常驻护卫的。袁标解释了一句,倒是让人立刻明白了。
吃饱喝足倒是没有立刻大练,可袁标也不让他们坐下休息,慢慢走动,手里拿着弓,边走边开,短弓和长弓轮换着来。
看袁标开弓射箭利索潇洒,可从基础练起却很枯燥,不断的开合,好在老人一直说个不停,将怎么保养弓箭,怎么应对各种场面。
朱达听得认真,不过觉得袁标未必是在传授,可能就是想找人说说自己的过去。
下午练了一个时辰左右,又有生面孔上门,有一个中年人牵着两匹马进来,挥手打了个招呼,然后自顾自的牵马去了后院,应该是去马厩了,这院子里有专门的畜栏,来来往往的商队需要这个。
那人走的时候挥挥手,袁标也懒得理睬,等人出去之后才感慨说道:比我想的本钱还要多,居然还给你们弄来两匹马,虽说是老马,可也不便宜!
这么大的练武场,完备的练武器具,丰盛的饭菜,还有供练习的马匹,如果是那些年的朱达,并不会觉得怎样,可经历过白堡村的贫苦,见过大户李总旗的生活,朱达完全明白现在的待遇意味着什么。
没等朱达说话,袁标在那里絮叨着说道:秀才他家一定是积了德的,这辈子没穷多久,就考中秀才碰上了杨家的那个,现在又遇到你们俩小子,你心思重但不坏,小周人很实诚,将来都是能指望上的
雪已经停了一会,在老人的喋喋不休中又练了下去,然后收工回返,本以为能学着骑马,没曾想袁标根本没提这茬。
练武结束,这了一天下来,即便互相推拿,做了相应的放松运动,两个人还是觉得骨头散了架,浑身酸软,只想着回去早些休息,把外面的兵器收拾进屋内后,就越发归心似箭,提着兵器就向外走,袁标已经在院门口那边等着了。
昨日练武结束,老人颇为悠闲,还讲了些轶事见闻之类,今天朱达也很期待,没曾想走到跟前却发现袁标虎着脸,恶狠狠的盯着他们,配合上那道疤痕,表情格外的吓人。
兵器怎么不带好?
这话问得朱达他们一愣,兵器?什么兵器?顺着老人的眼神下意识看了看,才发现是说他们的短剑和匕首。
匕首是向伯给周青云的,短剑是秦秀才作为见面礼给朱达的,这两样短兵别在腰间,练武的时候就要拿下来,练也不练这个,用也用不到,他们两个只做配饰了,袁标难道为这个发火?
第八十二章 时刻警惕 招商优惠
兵器为什么不带好?你拎着那短刀难道是当木棍用吗?你那短剑提在手上,是怕别人不知道你有个铁器吗?
老人的怒色还真是为了兵器,而且还是为了两个人拿着的姿势不对,袁标火气发作的突然,朱达和周青云都没反应过来。
他们的态度或许让袁标误会,不由得更加恼怒,指着两个人的鼻子说道:你们以为现在是练武,以为现在不是生死场上,所以就可以随便些吗?你们既然要选这条见血要命的路,从现在起就不能松着,知道不知道!
老人说到最后,已经咆哮了起来,朱达倒没觉得袁标多管闲事或吹毛求疵,老人这么疾声厉色,自然有他的道理,边上的周青云还没反应过来,看到朱达照做,他也闷闷的跟上。
少年们的愣神让袁标以为对方不满或者想要顶嘴,正要借此机会教训,没曾想乖乖照做,一时间有些拳头打在空处的意思,不过老人经历太多,吐了口气把心情平静了下来。
短兵要别在暗处,用到这个了,那就是要近身搏命,这种兵器你也没办法和人久战,一定要藏住,一定要出其不意,就算对方看到这家什了,也要把自己的动作藏住袁标说道。
他认真的讲了两句,朱达二人也听得入神,却没想到老人自己先泄了气,摆摆手说道:也不急着学那么多,慢慢我会教给你们。
说完之后却弯腰下来,将匕首和短剑给朱达和周青云佩戴好,都在偏左的位置上,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没有边做边絮叨,只是动作细致的忙碌。
袁标做完后叹了口气,朱达自然不会冒失发问,可看着老人脸上的疤痕,想想刚才的失态,朱达没有继续想下去。
大凡对方有了准备,不是十万火急的关头,拔出短兵前,一定要用空着的手晃一下,这样更有把握。
说话间,袁标用左手向前一抓,他动作凌厉迅捷,朱达和周青云都下意识闪躲,却没想到老人的右手急速跟上,指着朱达的胸膛,他们躲了前一个动作,对下一个根本没反应。
如果老夫拿着家什,你们就死了。朱达对老人的这句话倒是没太多意外。
平心而论,袁标的疾言厉色和动作示范说服力很差,但朱达和周青云都心平气和的接受,老人可能担心不这么做的话,两位少年不会听从,却没想到朱达和周青云的坦诚以及学习技能的急切。
教完这些后,老人沉默下来,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大步走在前面,朱达倒是能猜到为什么,刚才的事应该是勾起往事回忆了。
雪停了之后,北风刮起,有日光从云层缝隙透射出来,夕阳光芒照在雪地上,比往日同时明亮许多,自然,比下雪时候冷了许多。
朱达和周青云在练武场院那边已经换好了衣服,一身干爽着走在路上,不然被冷风吹上身,得风寒感冒的几率很大,这可是要命的。
在这个时候,郑家集土围的几个大门前已经开始排队,袁标在这里也是有面子的,他带着朱达他们大摇大摆的走过了关卡,值守的青壮们陪笑客气,任谁都能看出他们的讨好和敬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