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吕宋淘金者确实有许多人都发了财,虽说发大财的只是少数的幸运儿,但就算是其它绝大多数普通淘金者,其收入算下来,也远比在中原时强的多。
许多人辛苦淘金,然后把换来的钱寄回家乡,因为船票贵,来回也耗费时间,所以大家都下定决心,在金银岛努力几年,说不定下一个幸运儿就是自己。
就算真的不走运,可努力挖个几年,到时也能有一笔不小的钱了。
现在吕宋很热闹,但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淘金者们多数都只是来发财的,他们努力的淘金,然后把钱寄回家,并没有人想着要留下来,或者把家属亲人带来。
虽然秦家已经开始推出了许多诱人的定居奖励,比如自愿留下定居的,能够获得一大块土地,甚至允许他们自由挑选。
人口越多,能得到的土地也越多,只要他们能够垦荒的过来,而且这些地是前五年完全免租,后五年每年加两成,直到第十一年开始收全租。
而且就算是全租,现在秦家定的租也非常低。
这个租相当于朝廷的地税,但秦家为避免一些麻烦,现在统统用地租名义。地租以水稻征收,每亩只征三升稻谷,并不直接征米。如果种的是棉花、甘蔗等其它作物,也允许折钱,或者是自行购稻谷上缴。
除了每亩三升这个地租,不再额外征收其它。
这可是相当好的条件了,要知道,就算是改革税制后号称是百姓负担大减的如今中原,那也是有两税的,除了地税外,还有户税。而这地税,还有额外的义仓粮、社仓粮,并有丁钱摊入田亩。
但秦家在吕宋现在弄的很简单,没有人头税,没有什么地丁钱,更没有什么折役钱这些,就按亩征稻,一亩就征三升,也不需要你再按什么九二米计算,比如一百斤稻谷交税时折合成七十斤米来算。
更不需要交什么额外的耗损,不会有什么火耗。
更不会要求所有人只能交稻谷或者必须折钱上交,不会给奸商们趁机渔肉百姓的机会,如大明朝的耗费惊人,百姓交纳税赋的时候,必须得多缴纳许多。然后那些收税的胥吏,可能还会故意以粮湿不干等为由,再加征。
而如果强制折钱,那么在税收季,商人会故意打压粮价,百姓要卖粮换钱交税,本来正常一石米可能是二钱银,结果商人故意联手压价,可能最后百姓只能卖到一钱半一石。百姓手头大多没有银钱,只能忍受奸商的故意盘剥。
秦家不搞这一套,亩征三升,别无其它任何增加。
这样的条件,本来应当是非常好的,但毕竟吕宋在海外,对于许多人来说,忍一时辛苦,在这里拼命淘几年金,然后回老家,买田置地,或是娶妻生孩子,或是做本钱去做点小买卖便好。
留在这里,多数人都没想过。
秦琅想把吕宋岛上的人留下来,现在还很难,他只能想办法以淘金增加上岛的人数,然后依靠越来越多的淘金者,来带动岛上的消费需求,慢慢的完善。
“三郎为何不干脆多买些奴隶运过去?”
秦琅也只能笑笑。
他总不能跑到吕宋去当个奴隶主,手底下尽是些黑的白的棕的奴隶吧,那有什么意思?
他是想开发吕宋,殖民海外,想的是建立一个海外的秦氏家族,是想让汉人在海外传播汉家文明。
否则的话,秦琅哪用的着这么复杂,以他如今的实力,跑到中南半岛上,去征服一些地方蛮夷土著,自称国王也不是难事。
但到时子民全是些蛮夷?
几代之后,秦琅的子孙岂不也成为蛮夷了?
华夏入夷则为夷,这可不是秦琅想要的。
秦琅是想把蛮夷之地变为华夏,而不是让自己子孙沦为蛮夷。
秦琅现在不需要那点税赋,征过多的税赋无亦于杀鸡取卵,他现在要养鸡,要鸡生蛋,蛋生鸡,生生不息。
所以不仅田租低的很,并且不收丁钱、杂费,也没有勉强劳役。就是工商,也没有什么税赋。
现在吕宋连关税都还没有,仅对商货百抽一,税率一厘,故称厘金,可谓十分低。
这厘金为交易税,在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而对于行商是不征的,也就是不征通过税。
这些,都是为了能够促进吕宋岛的发展,吸引鼓励更多的商民前来。
但现在岛上的产业,基本上都是秦家的,从钱庄到金铺,从裁缝店到工具店,再到青楼、饭店、茶楼,全是秦家的。
岛上人越来越多,淘金者不断增加,稻田庄、棉花种植园、甘蔗种植园、黄麻种植园等都在不断增加,各种手工商品作坊等也在健全,但问题依然突出,岛上的人都是围绕着淘金来的。
却还没有几个正式移民定居者,哪怕开出这么多优惠的条件,依然没法留住人。
管事们束手无策,秦琅打算亲自过去破解僵硬,打开局面。
这次招募的一万多人,就都是自最偏僻的山区里招募来的,基本上都是无产业者,甚至也是无牵挂者,秦琅觉得这些人到了吕宋之后,或许会慢慢被吸引,愿意选择留下定居。
吕宋岛上虽然有许多土著,但秦琅对他们没太大兴趣,以后也许会接纳土著,但现在他更需要的还是中原人,哪怕退而求其次,从黔桂山区招募来的俚僚蛮夷们,也远比岛上的土著更可靠。
“咱们武安州仅十几年,就已经有百万人口了,吕宋这么大地方,如此肥沃,却想不到反而留不住人。”张超叹惜道。
“那怎么能一样呢,吕宋毕竟是在海外,也许再过个十五六年,那里也会大变样,到时可能就会有人愿意留下,但现在嘛,确实让人犹豫的。”
“我觉得还是宣传的不够,好多人没有亲眼见到,你就比如说这次招募来的这些人,在这边吃糠咽菜,衣不蔽体的,难道吕宋岛上给他们一二百亩地,当个自耕农不香吗?难道亩租三升不香吗?”
秦琅笑着道,“我觉得如果仅是这些,还很难留住人,我们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咱们得招募些女子过去,到时让他们成家,肯定就容易留住人了。”
“这可就不易,这些穷汉光棍一条,无牵无挂贱命一条,当然愿意出去闯闯,可哪个女人敢到外面去闯荡?但凡有个家人的,也不会放心啊。”
“所以还得想办法嘛,比如给她们的家人多点安家费,甚至保证将来如果她们嫁人,还给她们家一笔彩礼钱?”秦琅道。
“如果是在那些山区里寻,倒也是有可能的,好些山里的蛮夷们不把女子当人,能换钱肯定愿意,就是咱们凭什么费这力气和钱财啊?”
“都说了也是为了吕宋的将来嘛。”
张超叹气,“这亏本买卖做的,太亏了!”
贞观俗人 第1154章 五更烟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咚——咚!咚!咚!咚!
木棍敲打在竹筒上发出一长四短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清脆悠长的回荡着。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天色晴明!”
“五更,寅正四刻,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一名身着葛麻布袍的少年敲打着竹梆子沿街报晓,少年也就十一二岁左右,粗衣麻鞋,衣着朴素,人却很精神。
他是金银城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这些高年级的小学生,都要轮流值日,轮值时每天第一个任务就是报晓。
当城中的钟鼓楼里敲响五更鼓时,他们就会拿着梆子开始走街串巷的打更报晓。
相比起专门的守夜打更人从一更开始打更不同,学生们交四更时起,先撞响学校的钟,然后沿街报晓,各分地方。
每天值日报晓的学生不止一个,而是有好几个,每人划分一个片区,包干报时。一边报时,顺便还要报一下天气。
顺带的,还兼职一下送报郎的差事。
吕宋如今也越来越热闹,淘金者不断涌入,近十万淘金者,也带来了巨大的其它需求,因此吕宋现在有许多个淘金小镇,秦家也建立了许多配套的商铺、作坊,外面还有许多种植庄园,更有充当护卫力量的家丁队伍。
金银城中的学生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多数是秦家收养的孤儿或弃婴,从小抚养,秦家来到吕宋,也带来了许多孩子,让他们在这边一边读书,一边适应这里的情况,以为将来储备人才。
孩子们无父无母,且还是半工半读,都很坚强努力。
就算是才十一二岁的孩子,半工半读之余,也还要兼负报晓这种差事。其实城中有钟鼓楼,依据漏钟记时,然后以钟鼓向城中百姓报时。
但学校还是安排了孩子们轮流早起报晓,除了沿途报时外,顺便报一下天气,兼投递报纸的差事。
报纸有金银城自己印发的淘金报,也有随船过来的报纸,如武安府发行的太平商报,广州港发行的南方消息,朝廷长安和洛阳等发行的几份大报等。
随着少年的高声报时报天气声,金银城也慢慢的苏醒过来。
做早点小食生意的推开门,把摊子支起来,开始把第一笼包子放上蒸锅,那边卖肉的铺子,也已经把猪牛羊等宰杀好,将肉摆上案台分割。
一家家铺子开门。
城中的商贩、工人或是管事们,也都陆续起床,开始一天新的生活。
街角早点铺的老板笑着冲少年道,“后生崽声音够亮啊,来,吃个包子。”
少年却笑着摆手谢过了。
学校不允许学生们在街上收人的东西,哪怕是别人送的也不行,不过街坊商民们也都很感觉学生报的报晓和报天气,尤其是这些孩子们不论刮风下雨,那都是风雨无阻,按时按点的。
对于大早上还在床上的百姓们来说,报时和报天气都是很有用的信息,毕竟这年头也不是谁家都能水钟刻漏这些的,不用起身便知道时间和外面的天气多好。
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提前做好一天的安排。
大家都想感谢一下,但学校规矩严格,少年们也都很自立自强,是坚决不会收任何一点好处的,哪怕就是一个包子也不行。
于是到了如今,便也渐由商会、行会们自发组织,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两天,会筹集一些物资到学校去慰问看望师生,给予一些帮助。东西可能也不多,一点米面粮油或是布料等,但这却是一份难得的鱼水之情,是受到金银城秦家执事会的赞赏的。
随着这一声声报时,金银城这座吕宋岛上第一大城也开始热闹了起来。
做为吕宋的中心,这里有许多店铺作坊,最先开业的自然是一个个早点铺子,码头区向来是最先热闹起来的地方。
曹家从食、万家馒头店、武家蒸饼、石家胡麻煎饼,李四家北食店,金家南食店,丁家素茶店,史家瓠羹店等众多都争相开始吆喝起来。
史家瓠羹店就以灌肺和炒肺最有名,而其它各家也基本上都有拿好的招牌早点,比如说石家的胡麻煎饼,丁家的八宝粥,李四家的羊杂汤,金家的鸭血粉丝,万家的大馒头等等。
其它的什么煎白肠、五味肉粥、馓子、糍糕等各式各样皆有,从某方面上来说,这里其实就跟武安太平港、镇南交州港、广州港等那些著名大港口差不多,因为南来北往的人多,人口流动性大,也就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美食。
金银城是个淘金城市,也是吕宋对外的港口,从中原过来的船都是先进金银湾,沿金沙河在金银城码头靠岸,上岸第一站也必然是金银城。
大量的淘金客来来往往,而吕宋岛上采集到的丰富黄金,也会在金银城中进行加工。
这又使的金银城里的金加工行业很繁荣,带来了大量的产业工人,也吸引了许多买卖黄金的商人。
同样道理,有这么一个重要的产业在,吸引了如此多的淘金者和产业工人,围绕着他们的吃喝住行等当然也有个很大的消费市场。
这是一座工商型的港口城市,不比内陆传统的城市,消费属性更强。
“吃碗粉吧。”
岛上热,秦琅一双拖鞋一身薄衫,装束打扮看着像是个早起的商人。
秦琅在浔州轻舟直下广州,没有惊动当地官员,便搭乘秦家的商船先去了福清港,再经澎湖到了流求岛上,微服转了一圈后,离台南抵吕宋。
随船到了金银港,也没有公开身份,仍然只以一个随船的小管事身份进城,他打算先来微服考察一番,看看这一年来,吕宋发展的如何,是否如他接到的报告中所说的那样。
同时,站在不同的角度,能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走进一家看着挺热闹的粉店,老板立即热情的招呼,询问他们几个要吃什么粉,他们一行四五个,立马被老板当成了大客户。
秦琅在肠粉和猪肠粉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吃清淡点,便点了个肠粉,老板热情的推荐猪肠粉,说他家的猪肠味味道最正。
成功的让张超等几个都点了猪肠粉,不过秦琅坚持要了肠粉,另要了个椰子。
金银城的餐饮业很发达,这也是多数港口城市的一种普遍现象。
肠粉味道不错,椰子很鲜甜,最后一问价,椰子一文钱,肠粉两文一份,这价格,真的已经是非常实惠了,甚至比太平港的还要便宜些了。
本来秦琅以为,吕宋突然涌入来十万加的人,这物价方面肯定会节节攀升的,物价贵他是有心理准备的。
可现在一份肠粉才两文,一个这么新鲜的椰子才一文,这物价真不贵。
秦琅特意在码头转了一圈,发现物价确实都还不贵,街头还有人专门卖浆水的,也有直接卖椰汁的,统统一文钱。
而卖胡饼的,二文,馒头,一文。
到中午的时候,秦琅又特意逛了食肆饭店,炒蔬菜也只十文钱一份,而如煎鱼、鸡杂这些寻常小荤菜,也只十五钱一份。
猪肉、羊肉、鸡鸭这些相对贵些,鱼肉比较便宜。
茶、酒、糖都比较贵,如码头上卖的最便宜的茶也要二钱一碗,而店里最便宜的茶是十五钱一斤,但这种基本上就是属于那种茶叶碎末了,普遍都得是上百文一斤了,而高档的上千甚至上万的都有。
酒也是一样,最劣的二三钱一碗,贵的几百上千。
秦琅特意逛了下粮店,发现米份很稳定,四十五文一斗,而盐价则恰好是四十五文一斤。
斗米斤盐。
柴和炭倒是较贵。
粮价不贵的原因也简单,如今吕宋的种植园新建很多,这里不缺田地,秦家是直接运来奴隶垦荒种地,一年至少两季,每亩平均能达到五石的收益,一个万亩的种植庄园,有百来个农奴就够了,一年却能产出五万石粮食,二十个庄园就是一百万石粮。
一个成年男丁一年也就七石粮食左右便够,十万人口一年也就消耗七十万石。
所以现在的吕宋岛上,已经初步实现了粮食自给。
虽说面粉、大豆、粉丝等许多食物现在还主要靠海运过来,但起码基本的主粮已经能够自给,这节约了大量的运力,也使的粮食价格很稳定。
猪牛羊鸡鸭这些价格较贵,则是现在养殖业还没跟上来,许多还得从中原运来,虽说不要关税,但成本还是提升了不少的。
金银城到处是淘金客和买金的商人,也导致了物价相对来说还是较高的,比一般内陆的州县城确实物价较高,但比之两京和广交扬等大城,却又还低些。
可他也发现,除了一些小早餐铺子小饭店是私人开设的,其它的种植园啊、矿场啊、作坊啊、铁作坊等,基本上还都是秦家的产业。
“还不够啊!”
张超却觉得金银岛的发展超乎意料的猛,“还不够?你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短短数年时间,你硬生生的在海外聚起这样规模,还不满足?”
贞观俗人 第1155章 新金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六月底,吕宋岛迎接来大批的新淘金客,这些都是秦琅先前在黔中广西和安南北部山区招募来的,还有部份从云南招募过来,如今一批批的乘船来到。
当他们刚踏上金银港码头时,便听说了一个好消息。
一个幸运的淘金者在金沙河上游淘了三个月金,没有淘到什么黄金后,便干脆一路向北,他不断的北上,最后来到了北边五百里外的北海湾,他进入东面的山区,结果幸运的捡到了一个三十多斤重的牛头金。
一夜暴富。
秦家以五千贯钱买下了那块牛头金,然后秦家派出了数支探金队过去,而无数听到消息的淘金者也纷纷北上,不断有人发现了天然的狗头金块,甚至发现了好几条有金砂的河溪。
秦家探金队随后也发出消息,他们成功寻找到了金苗,也就是黄金矿脉,在中央平原的北海湾东部山区,发现了数条黄金矿化带,还发现银铜铁等矿带。
他们还证实储量惊人,远超如今南面黄金港金沙江上游溪流里的金砂。
于是乎,如今淘金者们纷纷北上。
“去新金山!”
到处都是这样的口号。
他们将这边称之为旧金山,而把北边新发现金山的地方称为新金山,还干脆把北面后世林加延湾称为新金山湾,把现在的马尼拉湾称为旧金山湾。
赶去新金山淘金的冒险者,不断有人幸运的一夜暴富,这更加刺激着淘金者们的神经。
正在吕宋的秦琅也当机立即,派人赶往北面林加延湾建立起新的港口城镇,就叫新金山城,他也顺势把现金银城改名为旧金山城。
新的矿场、淘金城镇迅速建起。
越来越多的人赶到那边去,旧金山这边倒是一时冷清了许多,正好现在新一批淘金者到来了。
“新金山真有那么多黄金?”
秦琅点头,秦家的探矿队确实发现了一条黄金矿化带,而且储量很高,相比起这边,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天啊,我们这边每年都能采到这么多量的黄金了,那边还更高,岂不是能产更多黄金?”
“这边的黄金主要以河中金砂为主,上游的金矿都比较浅显,容易开采。不过北面新金山的金矿都在大山里,交通不便,开采也更不易,而且那边传来的消息,北边山区里有很多岛番土著,矿化带刚好处于这些岛番部落的地盘上,要开矿,就得先把这些土著赶走。”
“现在冲突已经比较激烈了,淘金者也被袭杀了数十人。”
秦琅告诉从武安赶来的老黄,他已经组织起保安团乘船赶往新金山湾,要入山对付土著。
“咱们两头发展,会不会步子太大?”
老黄看着地图,旧金山在马尼拉湾,而新金山却在北面的林加延湾,两者相距五百里。
新金山的矿区,又不是沿海的平原区,而是在东面山区,距离新建的新金山湾登点的河口有一百五十里。
秦琅倒是没太大的担忧。
殖民地啊,都是先把最精华的位置抢占,不可能一点点慢慢铺开发展,马尼拉湾条件确实得天独厚,他正计划以淘金为契机,再开展甘蔗-制糖,棉麻-纺织这两大产业,甚至准备在这边种茶叶,制瓷器、玻璃等,以后借助航海发展贸易。
而现在新金山矿化带的发现,当然是好消息,向北发展这是趋势。
好在岛上现在没有什么威胁的土著势力,秦家可以凭着手中的大船,绕到北面再建一个据点,然后占据林加延湾后,再往碧瑶金矿山区建立淘金镇等。
调整一下发展策略,从先前的以马尼拉为中心,在中央平原发展,改成南北两头海湾同时发展。
正好一南一北,占据中央平原的两头,拥有两大海湾之利。
“可相距太远了点,五百里呢!”
秦琅倒觉得没什么,虽说相距数百里,可秦家有海上航行优势,两湾之间的航行并不算问题。
再者两者中间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平原,没有高山险阻,而且两边都有入海的大河,通过两条大河的支流联通起来,其实也几乎是全程可能内河通航的,这都是非常有利的交通条件。
这个距离,还不如长安到洛阳呢。
快马一日可达。
“那边山上的土著很多么,厉害么?”
秦琅笑着对阿黄道,“比流求岛上的东番差的远了,真正大多数还在用石器、骨器,跟原始人一样。”
“哦,原来是一群野猴子啊,那没什么可担心了。”老黄一听,立马放心了。当初秦琅登陆流求岛,是如何打的岛上番部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他可是深有体会,根本就是一个档次的。
而流求岛番其实还经常与中原有往来,其中平地番已经拥有不少铁制兵器,弓箭等也都不错。
拿兽骨石器木头做武器的对手,那当然不值一提。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先在这新金山湾的这条新金沙河(卡加延河)河口建一个要塞据点,以方便与这边旧金山通过内河水路联络往来,再在东面八十里的这个小金沙河口建一个据点要塞,然后沿河进入山区,在金矿区再建一个要塞据点,屯驻一支保安团,保护矿场和淘金场,攻击和防范土著。”
老黄的这个提议正合秦琅的意。
先建立三个要塞据点,做为支撑,然后再沿途建立一些小的碉堡土楼或木寨,用于沿途补给,以及巡逻护路之用。
到时周边还能再建立一些屯庄等。
那三个要塞最重要,海湾建一个港城,是必不可少的,到时既便于海上和内河航运,也可在北面平原发展农业、工商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