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他说,“当年太上皇登基的时候,他朝堂上有能力的人很多,而我今天身边有能力的人,却要比当初少。所以对于有能力者,我得重用。”
这时魏征便直言道,“既然殿下一再说要重用人才,那么臣倒有一个建议。”
“你说。”
“先前薛万彻谢叔方冯力等接受秦琅招降的时候,曾提过一个要求,就是希望陛下能够以皇子之礼将建成元吉安葬,这样一来他们这些旧部也能心安。但是直到现在,臣也没见陛下完成承诺,建成和元吉二人当日被斩下首级,后来只是草草安葬在长安城外,二人依然还是庶人身份,臣以为不妥。既然答应了就得做到,更何况,给二人一个追封谥号,也是对当日事情的一个盖棺定论。”
魏征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事,让李世民意外。
秦琅透过头盔面甲的缝隙悄悄的打量着李世民的脸上表情,发现他倒没有什么特别不高兴。
或许是时间长了,也慢慢淡化了情绪。
“那你以为朕当如何追封二人?”
魏征很耿直的道,“臣以为,二人为陛下手足兄弟,当追封为王,然后风光下葬。”
长孙无忌高声反对,认为就算要给他们改葬追封,也不是这个时候。
只不过今天魏征很猛,一人力战秦王旧部长孙房杜等人,口水四溅。
“怀良!”
李世民突然点秦琅的名字。
秦琅本来正看戏看的热闹呢,无奈之下只得摘下头盔起来应声。
“怀良怎么看?”
“臣没意见。”
“朕让你说意见!”李世民瞪了他一眼。
见躲不过去了,秦琅只好道,“臣以为,明日陛下登基大典,那么过去的事情就可以都可以做个了断归纳,以亲王之礼改葬那两位,这也便算是尘埃落定,盖棺论定了,这样就算是曾经的建成旧部,也都可以放下包袱为朝廷效力为陛下效力。”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样说你的意思就是同意魏征了?”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一群秦王府旧部立即都瞪了过来,大家都恨不得把当年废太子党人狠狠踩上几脚呢,结果却出了个叛徒。
不过秦琅还是点了点头,其实他刚才一直在琢磨,李世民为何在这个时候肯接魏征的话头来议论这事呢?
如果他没有这意思,肯定是直接就略过这话题了,这只说明一件事情,尤其是结合了先前李世民跟他密谈的那些话,李世民开始有些担忧身后之名身后之事了。
所以虽然建成是他亲自射杀的,但现在还是想要淡化甚至是扭转下这个事情的。
“那大家就议一议该给二人追封什么封号,该上什么谥号。”
之前玄武门当天,李渊不得不下敕旨废二人为庶人,所以现在二人还是以庶人身份草草下葬的。
魏征直言,当追封建成为太子。
李世民听了直摇头,追封建成为太子,那不是对他的地位的置疑吗?
最后还是房玄龄想了一个封号,“息王如何?”
息,有平息之意,意思这事结束了,大家也就别再议论了。
李世民听了很满意,比追封什么太子好多了。
“那谥号呢?”
封德彝提出一个谥号,“戾!”
戾就是残暴无道,彻头彻尾的坏人了,封德彝表面是李世民的人,其实之前一直是个两面三刀派,他在秦王和太子之间游走,可最终又把这些往来全如实告诉李渊,所以他是李渊的双面间谍,现在他虽还留在三省为宰相,可心里已经不安,这下便想表现一下。
可惜没把握好李世民的心思,追谥戾,那不与他本意相反了?
“杜淹?”
“臣以为不如谥灵!”
杜淹是秦王府死党,当年杨文干事件受牵连被贬,玄武门之后才回来,他对建成可没什么好旧情可念,直接来了个灵,比戾稍好一点。
所谓灵,按谥法解释,是无能之人身居高位,比如汉灵帝。
给建成谥灵,意思建成本身不是什么坏人,但他能立为太子,只是因为他生的早,是嫡长子才当上太子的,但当上太子后没有什么才能功劳,只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而已。
李世民听了后,觉得挺不错。
如此评价李建成,那他争储就比较合理,也能得到后人的支持,另一方面,只说建成懦弱无能比说他十恶不赦更能让建成旧部们接受,这对于安抚他们有帮助,不会激起他们的不满。
于是最后李世民拍板,就给建成追封为息王,谥号灵。
而对于元吉,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李世民直接钦定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连亲王都没捞着,至于谥号,依然采用杜淹的提议,谥曰刺。
杀戮无辜曰刺,不思忘爱曰刺!
息隐王和海陵刺王,封号谥号既定,李世民便定下待到冬至日,正式给二人改葬。
秦琅继续缩在角落里无聊的听了半天,等到终于议事结束,他也赶紧站了起来,准备走人。
“怀良。”
李世民对他招手。
秦琅不甘不愿的上前。
“朕交给你一个任务,明日大典,你亲自去太极宫迎接太上皇至东宫参加大典,接受朕与百官的朝贺!”
秦琅愁眉苦脸,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人家李渊都退位了,你还要他跑来东宫参加你的登基大典,你明天是主角,人家只是配角,人家未必愿意来给你捧场啊。
“无论如何,明白你必须把太上皇迎至东宫,明白吗?”李世民给秦琅下了死命令。
“万一太上皇不愿意来呢?”
“朕不管你想什么办法,总之一定要把太上皇请来,还得是让他开开心心的来。”
这真是要命啊。
“臣有护卫东宫的重任在身,不敢轻离啊。”
“没事,明日东宫大典,有候君集担任护卫任务,你把这件事情办好就行。办好了重得要赏,办不好,哼!”
“臣能不能请娘娘同行?”秦琅请求,他知道长孙氏在李渊面前还是有些面子的,“若是能请长乐郡主一起同行更好了。”
李世民明日登基,长孙还未被册封为皇后,但这也就是顶多晚个把月的事。
“观音婢明天会很忙,没空去太极宫。长乐倒是可以!”
秦琅无奈,只好硬着头皮硬下这差事。
思来想去,他也没等到第二天去了,出了东宫,便直接喊上程处默然后又带上了长乐郡主李丽质,直奔太极宫两仪殿去。
“太上皇,程处默这糙货又拉着我来找太上皇打麻将翻本来了!”秦琅嬉皮笑脸的对李渊道。
李渊正跟老臣裴寂聊天呢,见他这贼眉鼠样的样,笑了笑,“也好,朕正无聊呢,正好搓几把。”
“不过金币带够了没?”李渊问。
秦琅指了指程处默,“背了两大袋来,放在殿门口。”
“好,看朕一会如何把你们杀个落花流水。”李渊对裴寂道,“裴监一起来。”
裴寂领悟力很高,讲解了一会,他就已经掌握了玩法了,第一把,秦琅便给李渊点了个清老头六十四番,让他高兴的手舞足蹈,直接把外袍都脱了,露出了他那神秘的三只乳。
“给钱给钱,一人六十四!哈哈哈,开门红!小子,这炮点的爽吧!”
第125章 杠精
裴寂曾出任晋阳宫副监,与李渊曾经是好友,他一张脸跟霜打的茄子一样发蔫。
“再来两圈!裴监?”李渊问他。
“可以。”裴寂没反对,他运气不太好,昨晚输了一夜,面前只剩下了最后一个筹码,可就这个筹码那还是秦琅借他的。从昨日下午打到晚上,再打到此时,裴寂已经输了有上千金。
程处默这次运气挺好,居然一直赢,虽然都是赢些小和,可起码此刻他面前是赢了有百来金币的,太上皇李渊的运气也不怎么样,虽然第一把就赢了个大和,但从后半夜开始,就频频点炮。
今晚的大赢家无疑是秦琅,裴寂输了一千多,太上皇也输了八百多,程处默赢了百余就已经手脚发抖了,可秦琅一人赢了一千八,居然还一直面带着微笑。
“要不先来杯酒,吃点点心,休息一下?”秦琅问。
李渊摆手,“朕精神还好着呢,继续继续。”
“好,那就决战到天亮!”秦琅继续推牌。
裴寂苦笑着对李渊道,“陛下,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李渊听闻,只是哼了一声,继续码牌。
“老伙计,咱们老了,也该退位让贤了。”他道。
裴寂河东闻喜裴氏出身,也是名门士族,他父亲曾任北周的刺史之位,只是在他还幼年的时候倒去世,他由兄长抚养长大,十四岁便补为州主簿,隋朝建立后,历任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
当时李渊任太原留守,裴寂与之关系极好,曾私下里安排宫女陪侍李渊,后李渊起兵,他又将晋阳宫中储存的九万石粮草,五万段杂彩,还有四十万领甲胄充作军用,可以说为李渊起兵之初提供了充实的军械粮草,因此得任大将军府长史之职,李渊入长安称帝,裴寂授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封魏国公,并赐地千顷,甲第一所,绢四万段。
每日还获御膳,李渊每有临朝,必与裴寂同坐,散朝之后也把他留在宫中,对他言听计从,只称裴监从不称不其名,其宠幸整个武德朝九年来无人可及。
然后如今太子掌权的两个月来,裴寂却是最低谷的两月,不但仆射的宰相之位被夺,就连廷议、堂议都没资格参与了,甚至太子都不让他参与朝会。
虽说给了个司空的三公衔,可又有何用呢?
做为在武德朝享受惯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宠的第一大臣,裴寂又如何能接受。
想当年有人告裴寂谋反,李渊不但不降罪,还派了三个嫔妃携带美食宝器到裴寂府中宴饮,次日方回,以此表示对他的恩宠。
后来还赐裴寂自行铸币特权,聘其女为赵王元景之妃。
裴寂此时不过五十多岁,这个年纪还称的上是正当年,如何甘心就这样退出朝堂呢。他此时入宫来见太上皇,表面上是奉新皇帝之令前来看望太上皇,实际上也是另有打算的。
心越乱,牌越打不好。
自摸到一张东风,裴寂看了下手里还有三个,于是暗杠,结果秦琅居然直接叫了句抢暗杠,杠上花。
裴寂震惊的看着秦琅。
“我暗杠,你也敢抢,就不怕抢错?”
秦琅指了指桌上,“最后几张牌了,错不了。”
裴寂气的把那张东风扔到秦琅面前,秦琅呵呵的把牌一推,捡起那张东风往自己那一放,“国士无双,十三幺,谢了!”
“输光了。”裴寂把最后一个筹码扔给秦琅。
秦琅笑笑,“裴公何必说这样的话,谁不知裴公之富,不说其它,仅陛下曾后赏赐的田地,可就一千多顷啊。”
一千多顷什么概念,这可不是一千多亩,一顷百亩,这是足十几万亩地啊,秦琅手里两万亩地,还曾经以为自己已经是顶级大地主了呢,可在裴寂面前还真算不得什么。
李渊也笑道,“不过是玩闹,区区一两千金,也不过千来贯钱而已。”
“秦三郎这是看上了裴某的地了?”
“不敢不敢,开个玩笑而已。”
李渊招手,内侍赵雍上来。
“宅家!”
“取一箱马蹄金来。”
一箱马蹄金取来,打开,里面是装列整齐的一排排状如马蹄的黄金。
“宅家,这是一百枚马蹄金,皆为大马蹄金。”
马蹄金是金块的一种,太极宫中藏金有马蹄金、金铤、金元宝等形状,其中马蹄金沿用汉代形式,分为大中小三种,小马蹄金是汉代马蹄金一斤,汉一斤,此时约为六两。中马蹄金为十两一枚,大马蹄金为唐斤一斤。按唐初此时的度量衡标准,约为六百克。
李渊笑指着这一箱马蹄金对裴寂道,“裴监啊,这一百大马蹄金当做咱们哥俩本钱,看秦三儿有没有这本事都赢了去!”
这可就是足足一千六百两黄金了。
李渊果然大手笔。
想当年李世民为了交好裴寂,曾经让手下带着几百万钱跟裴寂赌钱,最后全都输给他。
“好,就看秦三郎有没这本事了。”裴寂哈哈笑道。
“我提议,要不干脆加大筹码,一番也不要一金开元了,咱们直接一大马蹄金如何?”裴寂盯着秦琅。
“裴公提议,小子不敢不从。”
秦琅应下。
李渊也笑着说打大点更刺激,唯有程处默早就两股战战,瑟瑟发抖了,这桌上四人,两个国公,一个太上皇,就他一个小小的六品千牛备身,如何敢跟他们比身家啊。
人家裴寂家里十几万亩地,秦琅也有两万亩田,太上皇就更不用说了,他程处默可全是靠那点俸禄过日子呢,每月还得上交点生活费。
一番一大马蹄金,这要是来个大满贯就是八十八起了。
可他又不敢在这个时候说不打,只能硬着头皮上。
象牙牌哗啦啦的响着,四人全都打起精神,就连裴寂也不胡思乱想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