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尉迟恭挠了挠头,“他娘的,什么事啊。”

    秦琅拱手,“是小侄牵连到尉迟叔叔了。”

    老黑摆了摆手,“少来,老子早就看不惯淮安王那老货了,当年他被刘黑闼围困,还是老子亲自率兵杀开重围救他出来的呢,如今却还总要在老子面前摆谱,也配,呸。”

    淮安王自诩宗室,八柱国之后,所以平时虽然被人私下称为草包王,不懂打仗领兵,但他对于尉迟恭这类草根出身的将领却很瞧不起,逮住机会总要贬损一番。

    过去尉迟恭只是秦王府将领,地位低,跟淮安王这样的武德天子宠臣当然没法比,可现在尉迟恭都是功勋第一的新朝重臣了,李神通还敢来鄙视他,他当然就能忍了。

    只是没料到这次斗殴有些失控了。

    尉迟恭代北打铁的出身,不过人家在隋朝时已经从军讨贼积功受封五品了,后随刘武周那也是大将,投了李世民后反倒又做回五品官,如今终于一朝翻身,本想吐气扬眉的,谁料到遇这屁事呢。

    “走了,这事跟你秦三郎没啥关系。”尉迟恭摆摆手,大步回家去了。

    段志玄和侯君集、刘师立三个这次也被夺职,但大家倒不以为意,皇帝一时恼怒降罪,但要不了多久肯定还是能官复原职的,尤其是眼下突厥进犯这节骨眼上。

    “三郎你也别自责,这事真不怪咱们,主要是那老货挑事。咱们怕啥啊,水来土淹,兵来将挡,咱们可都是从龙功臣,有拥立之功,怕啥?”侯君集嘿嘿的笑道。

    “走了!”

    最后就剩下了程咬金和秦琅二人。

    老程拍拍秦琅肩膀,“你小子搞事的本事是一等一啊。”

    “程叔,你可别乱说,这也怨不得我啊。”

    “反正啊,现在李神通肯定恨死你了,估计就算是李孝恭和李道宗也会记下这个梁子的,你说你这家伙,如今都得罪了多少人了。”

    “哎,咱也不是惹事的人啊,但也不怕事。”秦琅道。

    “回家好好休息两天,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没事了。”老程拍拍秦琅肩膀,“娘的,你小子真能折腾,不过也确实有本事,起码你程叔我折腾十几年了,如今还不如你小子呢。”

    “程叔可别这样说,我这哪能跟你比啊,你现在可是右武卫大将军呢!”

    “我他娘的本品才从三品云麾将军呢!”老程耿耿于怀,比不过老兄弟秦琼就算了,可现在连秦琼的儿子都跟不上了。

    “咱现在不都是夺官免职,归家待罪嘛。”

    “盼着李道宗别瞎吧,否则咱们几个肯定也逃不过重罚,若只是受点伤只要不瞎,咱们就算能逃过此劫了。”

    出宫门,秦琅与程咬金互相告别别,各回各家,各找各婆娘去。

    骑马走在街道之上,秦琅也发觉长安城的气氛好像有点不太一样,本来今天李世民登基大典,理应整个长安城都是喧闹喜庆的,但事实现在有些冷清,街上都看不到多少人。

    牵马的李存孝告诉秦琅,“长安城戒严了,突厥游骑屡屡出现在渭河北岸,如今整个京畿地区的百姓都知道突厥人要来了,现在各地官府都让百姓携带家人、牲畜、粮食等迁入城池之中,许多百姓都奔着大城来,更有许多涌来长安,左右骁卫已经下令关闭长安九门,禁止外人入城。”

    长安城北面诸门是由北衙禁军守卫的,除北面诸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三门,因此有九门,皆由左右骁卫负责守卫。

    左右骁卫都开始封锁城门了,看来局势确实已经十分紧张了。




第130章 饥饿的百姓
    秦琅来到平康坊门口时,发现这里聚焦了大量的百姓,坊正带着坊丁把守着坊门,并不许这些人出入,他们只能聚在坊门前。

    坊门口街铺里的武候们用戒备和嫌弃的眼神不时的扫过他们。

    秦琅刚一出现,这群人便一下子围了上来。

    “阿郎,买人不。你看我这丫头,多年轻啊,长的也端正,你买去吧,便宜,只要两斗谷子。”

    “买我的,这个是个男娃,有力气,买下就能干活,不白吃粮食。”

    ·······

    一群人围住秦琅,你一言我一语乱哄哄的,他们还把一些年幼的男孩女孩推到他的面前,好像是个推销百货的货郎一样。

    还有许多在后面的人,拼命的在挤进来,就为把身边的孩子送到他面前推销,他们就跟挤地铁一样。

    秦琅惊住了。

    他明白这些人是要向他卖人。

    人如货物一样买卖,如牲畜一样任人挑拣,虽然说秦琅上次从幽州回来时也带回不少奴隶,什么突厥奴新罗奴倭奴甚至有昆仑奴,但那些都是些成年的奴隶,异族的奴隶,他们早就已经是被转卖过多手的奴隶了。

    但现在这些人不一样,他们都只是些孩子,而且秦琅能看出来,这些围着自己的人,并不是什么奴隶贩子,看他们的样子,他们本来应当也是这天子脚下京畿地区的良人,但现在却要把自己的年幼的儿女卖掉。

    心猛的被刺痛。

    秦琅原本觉得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许久,应当已经渐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存规则,就如上次他最后也还是向李世民投降,把才三岁的巨鹿王交给了李世民一样。

    但现在,看着这么多父母要卖儿卖女,他还是被刺痛了。

    那边武候们也看到了秦琅,立即挥着铁尺驱除这些贱民。

    “这是尊贵的翼国公,岂是尔等贱民敢围住的,滚开滚开!”

    铁尺无情的敲打在那些男男女女的身上,他们惊慌喊叫,然后又低头伸手把孩子护到怀里,虽然他们来到这里,要卖掉他们,可此刻当铁尺落下,依然还是第一时间想到要拿身子护住他们。

    “住手!”

    秦琅喝住。

    “翼国公!”

    “你们先退下。”秦琅对这些武候挺熟,也知道这只是他们的职责在身。

    秦琅对马前的这些人道,“你们不要围的这么近,大家散开些,有话说话,我都听着。”

    李存孝也站在马前高声道,“我义父是朝廷的翼国公,还是郡马都尉,都别拥着,一个个来。”

    这些人果然都是一些长安城附近的百姓。

    因为突厥人的大举入侵,虽说眼下只是出现了一些游骑前锋,但整个长安地区都已经惊动了起来。

    在新皇帝的诱敌深入引至长安坚城下,待其粮尽,合围聚歼的战略计划之下,突厥大军得以绕过一个又一个的边塞城池要塞,直驱关中。

    关中各州,各统军府都得到了天子的命令,紧守城池,禁止出战。

    这样一来,八百里秦川,便成了任突厥骑兵来去自由之地,无数的乡野村庄再无安全可言,朝廷让乡村的百姓都撤进城中,可一时之间那些城里哪又容的下这么多人。

    最要命的是,今年偏又水旱天灾,关中多地夏收歉收,而因为突厥入塞,朝廷今年全面征召关中府兵,对粮草需要更高,官府额外的征收粮草,关中百姓几乎把家里的粮食都上缴了。

    现在突厥人来了,大家拖家带口的离开家乡,赶往城里,但不少城池早就已经人满为患,粮食急缺,于是有人便往大的州城,甚至长安城赶来,希望能够得到一些粮食救济。

    但是眼下一切以战争为首要,粮食都紧着军队,或是长安城的宫廷、官衙、贵族官员们了。

    他们好不容易来到长安城外,却连长安城的门都进不去。

    有些来的早些的,也一样没得到救济粮食,他们好在来的早些,还混进了长安城,但也只能成为流民乞丐,可这种时候,粮食宝贵,谁又有多少余粮会施舍给他们呢。

    若是往年,还能去长安城的那些佛寺道观里救些水米,但今年初退位前的太上皇颁下了那道诏令后,长安城只留下了几座寺观,其余的都已经取缔封禁,和尚道士们多被勒令还俗。

    仅剩下的那几座寺观门前,虽有施粥,可根本挤不进去。

    最终,走投无路的这些百姓,便只能卖儿卖女了。

    有些人知道平康坊内有妓院聚集,于是来这里卖女儿。

    灾年卖儿卖女,这似乎成了常见的行为,对于那些走投无路的百姓来说,卖掉那些年幼的孩子,这是给了她们一条活路,也同时救助了家人。

    若是不卖儿卖女,最后大家只能饿死。

    甚至最惨的情况是,就算是被饿死的儿女,往往也不会浪费,会被饿急了的父母拿来与别人易子而食。

    秦琅看到一个头发散乱打结,衣服黝黑发亮,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酸臭味的妇人,面色腊黄,带有菜色,她怀里拢着个女娃,扎着小辫,嘴唇起皮,面色发白,但一双眼睛乌黑有神,那双眼睛带着惶恐不安滴溜溜的乱转着,一双手却死死的抓住母亲的衣襟,生怕离开。

    对于她来说,这座城太陌生了。

    这高高的城门坊墙,这里穿着华丽的长安贵人们,对于她来说,太陌生也太让人不安。

    李存孝看着这些孩子,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只是自己的母亲早病死了,自己曾经过了几年比她们更可怜无助的日子,她们现在起码还有母亲的怀抱可依。

    “阿爷,不如买下她们吧,她们太可怜了。”

    李存孝知道阿爷有钱,阿耶是国公,是三品亲贵,光田地就有两万亩,还有好些庄园等,阿爷昨天去太极宫陪太上皇打麻将,一天一夜就赢了一百大马蹄金,那是整整一千六百两黄金。

    而今天阿爷还新增了百户实封食邑,又得了三千匹绢的赏赐。

    看着这些可怜的妇人、男人,看着那些如羊羔一样可怜无助的孩子,秦琅觉得心痛。自己运气好,穿越到了秦琼的儿子身上,身居高位,当的是人上人,可这些人却如草芥一般卑微。

    他目光扫过,大致估算出这里约有三百左右的流民。

    光孩子就有上百。

    坊正凑到秦琅面前,上前行礼。

    “没有衙门救助这些灾民吗?没有地方放粮施粥?”

    坊正是个中年人,原来的坊正在上次秦琅大闹青蛇堂时就被夺职流放了,现在这个是后来接任的,他原是坊里跟林三等关系较好的,也算是秦琅这条线上的人。

    “三爷有所不知,如今长安城也挺乱的,因为这新旧朝交替,所以雍州府早有严令,禁止流民入城,以防混入突厥奸细趁机作乱,也是为防京中治安出乱。”

    “那灾民就不管了?”

    “也不是不管,只是一时还管不过来,今日起,长安九门封锁,雍州府今日已经开始在城外九门处各设了施粥点,并允许流民在离长安城十里处搭建窝棚暂住。”

    现在这些流民多是封门前进来的,这些人要出去当然也是可以的,但他们知道出去也不会好,虽说有施粥,粥少流民多,并不济事。

    卖一两孩子,换几斗米,再去领点粥喝,这才有可能撑过这次劫难。

    “三爷若是可怜他们,不如就买下这些孩子,这时候买也便宜,倒也划算,还当是救济了他们一命呢,也是做个善事了。”

    按这老王的话,灾年之时,大户本就会买人,这个时候买便宜,还能得个好名声。毕竟大户人家多是地主,地主需要劳力,家中也需要奴仆的。

    正常年景下,想要买人一来贵不说,二来也难有机会,朝廷均田授地,一般百姓都还能过的下去,也就灾害之年,才有人会自卖为奴或是卖儿卖女的。

    “二斗粟就换个孩子,养两年也能做事了,不亏。”老王道。

    这时有个满脸肮脏的汉子道,“我没有孩子,我愿意把我婆娘卖了,只卖半石粟。”

    有个年轻伙子可能饿的狠了,浑身无力的道,“我把我自己卖了,给我阿爷阿娘一石粟就行。”

    老王道,“这样的年轻汉子,正常年景牛马市上一个起码得二十千,现在两千就行,太划算了。”

    秦琅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肯定有许多贵族豪强士族是这样做的,千百年来都会如此。

    但是让自己也趁机占这样的便宜,他有些于心不忍。

    一个年轻轻的汉子,被逼迫到了这个份上,要把自己发卖为奴,只为给家人换上一石粟谷活命。一个年轻的妇人,为了二斗粟,就要把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日夜喂奶换尿布把屎把尿好不容易长到好几岁的孩子卖了·······

    “老王,你把坊门打开,我带这些人先到我宅子去暂时收留,给他们吃顿饭。”

    “收留?”老王愣住,难道不是买下?



第131章 秦家新品
    平康坊,翼国公府。

    足足二百多亩地的大宅子,房屋众多。

    秦琅把三百多个灾民全都带回了府中,玉箫吓了一大跳,等听秦琅说要收容救济这些灾民时,愣了会后表示了支持。她曾家破人亡,从官宦千金沦落教坊,所以很清楚这些人现在的处境。

    让阿黄招呼府中后厨的厨娘伙夫们开始烧火做饭。

    “幸好咱们刚从司里分回来几百石粮。”阿黄道。

    秦琅上次分镇抚司小金库,给自己分了三百石粮,然后给齐国公府送去了一百石,自己留了二百石,加上之前府里储备的,现在粮倒是不缺。

    看着满院肮脏酸臭的灾民们,秦琅叹声气。

    “那边做饭,这边也不要闲着,多烧些开水,然后给他们全都洗个澡,记住头发也要洗干净,最好是把他们的那些脱下来的衣服拿去煮一遍。”

    秋八月,天气转凉,但中午的时候依然还是挺热的,这些人在外露宿了一段时间,早就脏的不成样子,甚至浑身酸臭,秦琅还看到不少人一直在挠头抓骚,一看就是身上长跳蚤虱子了。

    这玩意在这个时代很普遍,但秦琅看着却有些头皮发麻,这些小玩意其实最容易感染疾病。

    灾民们看着豪华的翼国公府,听着秦琅的安排,此刻终于相信了这位年轻的公子就是一个大善人。

    把男人和女人分开,各安置在一个院里,然后开始架起锅,拿来大桶,开始给他们洗澡。

    有些男人说这天气不用浪费柴火时间,直接打井水洗就好了,秦琅拒绝了,他可不想省这点热水,不但如此,他还特意让人从厨房灶下铲来许多灶灰。
1...9192939495...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