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教练万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过关斩将

    别看我,我是没戏了,先看别人。那个姓丁的教练开口说。

    看看那个李戴!后面有人开口说道。

    电脑前坐着的人滑动鼠标,很快找到了李戴的名字。

    本科学历,这个能加5分,工作年限,也能加5分,这也才10分啊,哪里来的122分!

    看看后面,带队成绩。

    电脑前的人继续移动鼠标,找到了带队成绩的位置。

    找到了,在这里,让我看看,运动员姓名,蒋爱国,所属单位,汉北省举重队,受训期间成绩,全国举重大奖赛清城站62公斤级冠军。

    一个全国大奖赛的分站冠军而已,也就是能加4分吧!

    这种全国大奖的分站赛冠军,他得弄出30个,才能凑到120分!

    早就说了,这个李戴是上面有人,这次分明是萝卜竞聘

    教练们纷纷不屑的议论起来,而电脑前的那个人则接着念了下去。

    运动员姓名,方海泉,所属单位,汉北省青年田径队,受训期间成绩,汉北省青年运动会跳远冠军。

    省青运会的冠军?算个毛啊!能加2分还是3分来着!马上有人不屑的说道。

    等一下,那个运动员叫方海泉,该不会是那个方海泉吧?另一人则开口问道。

    你是说那个亚运会的跳远冠军方海泉?还别说,他真的是咱们省青年队里出来的!这个名字,应该没有人会重名的!

    方海泉,可是咱们国内头一号的跳远天才啊,才18岁就拿到了亚运会的冠军,他是李戴培养出来的?我记得评分表上写过,向国家队输送人才,也算是带队成绩,也是有加分的。

    而且李戴还输送了一个亚运会的冠军,这也有加分。

    那也不至于是122分!魏友迪很是不服气的说:再说了,方海泉拿亚运会冠军,是进入到国家队以后的事情了,又不是在咱们省队里培养出来的。

    说的也是,拳击队的全运会冠军和全国锦标赛冠军,可都是实打实的,小魏训练出来的!有人替魏友迪打抱不平。

    电脑前的那人又继续读下去:运动员姓名,牛国宏,单位,清华大学田径队,受训期间成绩,全国大学生运动员季军。

    切!全国大运会里又没有职业级的运动员,参赛选手的实力顶多算是高水平的业余运动员,一个季军,能加1分算是给面子了!有人撇着嘴,阴阳怪气的说。

    别急,后面还有呢,运动员姓名,牛国宏,单位,国家田径队,受训期间成绩,亚运会男子4乘100米接力赛冠军!

    亚运会的接力冠军?我想起来了,怪不得我觉得牛国宏这个名字挺熟悉的,他是亚运会接力赛夺金的成员之一,前些天的全运会上,好像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八强!

    所属单位是国家田径队,这个李戴之前在国家队中待过么?

    应该亚运会集训营期间,被国家队的教练看中,留在国家队里了吧,这也是偶有发生的事情。有人开口提醒道。而在场众人都是内行,不用多解释,也都能理解是怎么回事。

    这么说起来,这个牛国宏也算是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了吧,而且又是一个亚运会冠军,肯定能加不少的分。

    要是真的有几个牛国宏这样的,这122分还真有可能,毕竟是亚运会的冠军,比起全运会冠军来,加分是只高不低啊!

    魏友迪的脸色变得愈加难看,他所训练的运动员只是全运会和全国锦标赛的冠军而已,而李戴这边已经出了两个亚运会的冠军了。

    之前方海泉所获得的亚运会冠军,并不是李戴亲手训练出来的,而是国家队调教出来的,魏友迪还有借口说李戴不如自己。而如今牛国宏是李戴一手训练的,,包括国家队期间,魏友迪可就找不到任何的借口了。

    不就是亚运会冠军么!魏友迪撇着嘴,一脸的不服气。

    然而电脑前的那个人却接着读了下去:

    运动员姓名,杨思杰,单位,清华大学田径队,受训期间成绩,全国大学生运动员冠军!

    下一秒,立刻有人惊呼道:杨思杰!是那个亚运会的百米冠军杨思杰,国内最有希望跑进10秒以内的杨思杰!他也是李戴训练出来的?

    这一刻,魏友迪的脸色变得无比惨白




第二七二章 现场试训
    如今的杨思杰也算是国内非常知名的运动员了,年纪轻轻就拿到了亚运会的冠军,成为了国内田径的希望之星,而且还有一个全民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亲,绝对算是名门之后。

    所以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杨思杰是谁,更别说这些专门从事体育训练的教练员了。

    就连杨思杰也是李戴训练出来的么?这个李戴到底是真的有本事,还是运气爆棚啊,被他遇到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

    我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李戴能够有122分的评分了,好几个亚运会冠军都是他的弟子,评分高也是正常的!

    有人的语气开始转变了,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质疑李戴走后门靠关系,而如今已然有人改变了看法。

    魏友迪双拳攥紧,牙关紧咬,此时他的内心非常的矛盾,有不甘,有不服,更有那么一丝震撼的感觉。

    电脑前的那人却又接着读了下去:运动员姓名,赵岳,单位,国家田径队,受训期间成绩,亚运会男子200米冠军!

    又一个亚运会冠军,是赵岳!200米的赵岳也是李戴训练出来的?那岂不是说,亚运会的短跑冠军,难道别李戴承包了么!

    怪不得能有122分的评分呢,训练出来四个亚运会的冠军啊!

    我服了,我真的服了,心服口服!这个李戴能拿到122分,没毛病!

    后面还有呢!电脑前当年那个人接着说道:运动员姓名,沈克难,单位,汉北省田径队,受训期间成绩,全运会4乘100米接力赛冠军;运动员姓名,张嘉良,单位,汉北省田径队,受训期间成绩,全运会4乘100米接力赛冠军;运动员姓名,吴一昊,单位,汉北省田径队,受训期间成绩,全运会4乘100米接力赛冠军;运动员姓名,钱东,单位,汉北省田径队,受训期间成绩,全运会4乘100米接力赛冠军!

    全运会的接力赛冠军队伍是也是李戴训练出来的?

    我听说4乘100米接力赛的冠军是超级大冷门,据说咱们省田径队派上的都是二线选手,结果却拿了冠军。原来是出自这个李戴的手笔。

    接力赛可是团体项目,冠军的含金量要比个人赛大不少啊。

    122分,我现在觉得这个评分,是不是给的太低了啊!

    还别说,我也觉得,122分给少了。

    这一刻,没有人再说黑幕的问题,也没有人说什么萝卜竞聘。李戴的成绩实在是太出色了,觉得值得上122分的那个评分。

    而看到一个个冠军的成绩,有些人甚至觉得麻木了。

    魏友迪则是一脸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

    魏友迪最为得意的就是训练出了一个全运会的拳击冠军,这也是他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强的地方。而如今,李戴也训练处了全运会的冠军,而且还是一队的全运会冠军。

    虽然同样是全运会的冠军,但团体项目的冠军历来都是更有含金量的,所以魏友迪也知道,接力赛的金牌可要比拳击的金牌来的更值钱,而且也是更加沉重的一个砝码。

    第一项的评分就输了七十多分,后面可怎么办!魏友迪不停地做着深呼吸,努力的平复着心情。

    别急,这才是第一项而已,还有后面两项,最关键的是第三项的实地训练,那才是显示真本事的地方,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第一项的评分虽然没有进行淘汰,但依旧有很多教练选择了放弃,那些连20分都不到的教练,即便是参加后面的竞聘选拔,也不可能被选中,反倒不如早一些放弃,免得最终分数太少,显得难堪。

    特别是李戴那个惊人的122分出现以后,更是打击到了很多人的自信心,有的教练连一个全国大奖赛的冠军都没有训练出来,去和带出好几个亚运会冠军的教练争,无疑是自取其辱罢了,所以不如趁早放弃。

    所以最终参加第二项竞聘的,只剩下了七个人。

    第二轮竞聘选拔是面试,每个教练轮流进入会议室,做一下自我介绍,陈述一下对乒乓球体能训练的认识,并且大体的介绍一下自己的训练方法。

    在这个环节,每个竞聘者的分数相差并不多,所有人的分差都不超过5分。

    负责打分的教练们本着不得罪人的理念,在打分时也都是手下留情,比如给第一个竞聘者打了个90分,第二个就给个88分,第三个再给个91分,每个人的分数都差不多,最终计算成绩的时候,差距就更不明显了。

    还有些人干脆照着最高分打,每个人都是100分,最终计算成绩的时候,最高分和最低分都要去掉,于是这个100分也就没有用了,负责打分的这位既落得个好人缘,又不会影响到最竞聘结果。

    所以这第二个面试的环节,其实就是走过场。

    这种情况,在机关事业单位内也是常见的。现在的竞聘干部,基本上都得有面试环节,然而面试也都是走过场而已,最终谁当得上谁当不上,领导那里早就内定好了,和竞聘的表现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前两项评分总成绩的前三名,将会进入到最后的现场试训当中,对于李戴来说,他在第一轮评分后,就已经稳稳的拿到了第一名了,毕竟122分的总成绩,比第二名的魏友迪高了73分,这完全就是一个不可逆的差距。

    另外两个现场试训名额被魏友迪和吴光获得,乒乓球队的临时体能教练,也将要从这三人中产生。

    乒乓球队训练馆。

    李戴魏友迪和吴光,三人站成了一排。

    乒乓球队主教练王平看了看这三个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此时的王平,心情的确是很舒畅,留到最后的这三个人,全都是田径队内的精英,每个人不仅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更有着辉煌的带队成绩,如果放在平时的话,这三个人肯定不可能来顶替车祸受伤的老马,而如今,在一个副主任科员的诱惑之下,三个人都聚集到了这里。

    三个都是人才啊!王平狡猾的一笑:既然是人才的话,那就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来考察你们的水平,该品尝一下,我为你们准备的大餐了



第二七三章 丰盛大餐
    今天的现场试训,我们乒乓球队会派出三个人,你们各自负责一人,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式训练的项目,全都你们自己决定。王平诡异的一笑,接着说道:为了保证咱们竞聘选拔的公平,我们不用队里的运动员,我特地找了三位‘外援’,来接受你们的训练。

    李戴等三人点头表示明白,他们三人都是省体工队的教练,就好比魏友迪,更是有着超过十年的执教经历,在整个体工大队里也认识不少人。如果今天接受训练的是乒乓球队的运动员,说不定会因为参加竞聘的教练和时接受训练的运动员互相认识,故意串通一气,做一些额外小动作的情况。

    而如果从别的单位找运动员的话,教练和运动员互不认识,也不存在利益上的纠葛,这种串通一气搞黑幕的情况就不太可能发生。

    王平教练说完,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张老师,你们过来吧!

    不一会,只见三个穿着运动服,手里拿着乒乓球拍的老人走了过来。

    这三人大概是六十岁出头的模样,身材也都挺匀称,面色红润,整体望去更是精神抖擞。

    这就是所谓的‘外援’么?怎么是三个老人!

    李戴魏友迪和吴光三个人顿时一脸的诧异,他们曾经想到过,王平会从清城的市队会从体育大学甚至从体校叫三个运动员来,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王平竟然找来了三位老人。

    我来介绍一下,这三位是都是咱们省委的退休干部,也都是资深的乒乓球爱好者。这位是张老,张老年轻的时候可是拿过清城市业余乒乓球赛的冠军。

    这位是刘老,刘老曾经在全省运输系统的乒乓球比赛上,取得过三连冠。

    这位是陈老,陈老年轻的时候可也是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参加过全国的大赛,他可是咱们的老前辈啊!

    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这三位老领导,就交给你们了。王平说着,转头望向三位老人,颇为客气的说道:三位老领导,这就是我们队的三个教练,你们想跟着谁训练,随便选。

    刘老率先开口说道:咱们三个人中,我年纪最大,我也选个年纪大一点的教练吧!

    刘老说着,指了指魏友迪。

    魏友迪的年纪的确要比吴光和李戴大一些,这从外貌上就能明显的看出来。

    而被刘老选中,魏友迪的心中却是十分苦涩,他可从来没有训练老年人的经验,而且刘老自己都说了,他是三个老人中年纪最大的。说书的常将一句话:年老不讲筋骨为能,这人年纪大了,身体也衰退了,手脚也不如年轻时候那么的灵活。放到体育项目上,年纪越大,劣势肯定就越大。

    这种年岁的人,打打太极拳跳跳广场舞也还好,但真的不太适合参加比较激烈的,对抗性比较大的运动。

    刘老选中了魏友迪后,张老也站了出来,指了指李戴:我今天就跟着这个小伙子训练了!

    那我就没得选喽。最后一个陈老自然而然的要跟随吴光训练了。

    陈老年轻的时候曾经是职业乒乓球运动员,而刘老和张老,只是业余级的,表面看起来,陈老的底子应该更好一些。

    但其实这三个人的水平都差不多。

    三位老人都六十多岁了,陈老当职业运动员更是四十年前的事情,那个年代想要当运动员,首要的条件不是你有多么好的天赋,而是需要一个贫农出身。如果不是贫农的话,身体天赋再好也当不上运动员。

    不仅仅是当运动员,就算是当工人,当公务员,上大学,也都得是贫农才能享有的待遇。

    再加上那个年代很多人都吃不饱肚子,人们普遍的营养不良,连肚子都吃不饱,就别提训练了,所以即便是职业运动员,水平也不是很高。

    反观一些厂矿企业的乒乓球爱好者,水平或许还会更高一些。计划经济蓬勃的时代,工厂不需要关注销售,只注重于生产即可。那个时代的工人要比公务员牛逼,当时的工人有城市户口,可以吃所谓的国库粮,享受和公务员一样的待遇,而企业由于掌握了生产资源,时不时的还会发放一些额外的福利,这却是普通公务员享受不到的。

    所以那个时代很多企业工人的生活条件反倒比职业运动员更好一些,有句古话叫穷文富武,生活条件更好的人,从事体育运动也更加的游刃有余。

    李戴同样也没有训练老年人的经验,此时面对张老,李戴表现的和其他两人相同,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1...120121122123124...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