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珠兰
晋王妃的长子早两年便定了亲,次子才定了颖国公家的四姑娘康载善。除去晋王府的两个儿子,唯有太子孟长信与卫世子孟长还未定亲。
但是,即便凉国公凯旋而归,权势如日中天呢,袁皇后也不会让名声坏掉的姜家姑娘与太子、卫世子中一位定亲。
再说,袁皇后其实对太子的亲事没有话语权。
所以,凌霄的语气很像是开玩笑,眼中闪过黯淡,太子是袁皇后养大的,袁皇后却不能在他的任何人生大事上置喙。
皇帝更像是把袁皇后当管家婆和奶娘用。
袁皇后微笑道:“那日,本宫瞧了姜大姑娘的字,是个心性坚韧的人,姜家的事本宫有所耳闻,很是佩服这姑娘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活着,而且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活着。一般人在这种境地里,不是被逼成个愤世嫉俗的人,便是被逼得懦弱无能,自怜自哀。所以当时本宫就猜,姜大姑娘必不是表现出来的那样胆小畏惧。果然,后来她遭受自家门客和亲妹妹的诬陷,应对从容,平安度过危机。之后,晋王妃临回封地时,提起康家姑娘,顺嘴提了一句姜大姑娘是个至孝的。康四姑娘嫉恶如仇,能与姜大姑娘交好,可见姜大姑娘的品性是个好的。姜家名声被她那妹妹败坏干净了,所以,本宫就想帮她一把,希望她能找到个好姻缘。”
凌霄了然,姜明月被特意传召入宫,说明袁皇后记得她,欣赏她,那些维护正统、维护袁皇后的世家看在袁皇后的面子上也会多考虑姜明月的。
☆、第92章 一直鳏居……
“娘娘真真心善。”凌霄赞道。
袁皇后眼中掠过一道疾光,她抚上自己的脸,对着镜子摇了摇头。
心善?
未必,没有企图,她不会自招腥膻,多此一举地沾上凉国公府这样野心勃勃的家族。
袁皇后的目光从镜子里移开,走到窗子边上的贵妃榻上坐下,说道:“凌霄,拿两本经书来。”
凌霄取来经书,迟疑着劝道:“娘娘,陛下不喜您读经书。”
“左右无事可做,读经书可静心、打发时间。陛下虽然不喜,却未说不准。放心,本宫并未有出家的想法。”袁皇后淡淡地讲了个冷笑话,翻开经书,不到片刻便看了进去。
凌霄神色又是一黯,他们这位陛下性情古怪,对待袁皇后的态度更是古怪。
曾有一次袁皇后发高热,带病坚持为皇帝和宁贵妃的中秋赏月费心布置,袁皇后一直瞒着大家,直到第二天早上,她才察觉,急忙叫太医。袁皇后病危,几次差点死去,皇帝恶狠狠地在袁皇后耳边骂得极为难听,后拿麟趾宫的宫人性命威胁,袁皇后的病情才慢慢好转。
其实,凌霄有感觉,那时候袁皇后已生无可恋,是真的想死的。
袁皇后病愈后,神采更淡,有段日子痴迷佛经,仅有的两次出宫都是去万安寺。皇帝命人搜出麟趾宫所有的佛经全部烧了,不许袁皇后去万安寺,也不再宣召万安寺的和尚进宫**。
直到前些天,西凉战事吃紧,西凉大军节节败退,皇帝心生不安,便去万安寺请方丈算命。宁贵妃久未出宫,嚷着也要去,皇帝拗不过她,又不虞在小事上烦心,便将袁皇后带上打点。说白了,就是要袁皇后照顾宁贵妃的饮食起居。
这经书就是那时候万安寺的和尚送的。
不过,从万安寺回来后,袁皇后常常发呆,无事就翻着经书看,却是盯着某一页继续发呆,根本就未看进去。
但是,今儿袁皇后却有些反常,她的神情是真的看进去了。
凌霄稍微放心,看来是袁皇后对前几天的烦心事释怀了她身为袁皇后的贴身大宫女,相伴十几年,仍旧不能完全看透主子的心思。
袁皇后方读了两页经书,送姜老太君三人出宫的小太监进来禀告:“娘娘,姜老太君等人出宫的路上遇到甘露宫的人,被贵妃娘娘叫去甘露宫了。”
“甘露宫?”袁皇后娥眉颦起,思忖半晌,眼中闪过恍然,温婉地问道,“本宫记得今儿贵妃叫了她家的十五妹进宫罢?那位宁十五姑娘可曾出宫?”
“回皇后娘娘,宁十五姑娘并未出宫。”
“下去罢。”
“是。”
小太监退下,凌霄疑惑道:“娘娘,奴婢记得前些日子承恩侯和太子手底下的人不断给凉国公找麻烦,贵妃娘娘不会为难他们罢?”
承恩侯和太子的敌意那么明显,只要长了眼睛的,都知道那座假的八宝玲珑塔是凉国公送给宁贵妃的,暗中嘲笑凉国公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为难?”袁皇后轻轻摇头,笑道,“怎么会为难呢,姜家好事将近了。西凉战事之前虽然不利,但是与太子无关,相反,太子暗中帮了不少忙,否则,战事持续一个多月不利,陛下不是去万安寺问天命,而是直接问太子的罪了。所以,凉国公出发前,应该已经跟承恩侯和贵妃和解。”
凌霄暗惊,再细细咀嚼方才袁皇后的话,顿悟,愕然地瞪大眼:“难道宁贵妃想把十五姑娘嫁给凉国公的长子?”
“你呀!凉国公的长子不过是个庶子。”袁皇后失笑地摇摇头,只点这一句便不再说了,垂目继续看经书。
凌霄回过味来,顿时像被雷劈了一样。
凉国公的长子是庶子,一旦他娶了新夫人,生下嫡子,将来可是能袭爵的!
可是,凉国公的庶长子都比宁芳夏大了,把宁芳夏嫁给一个足够能当她爹的人,这画面怎么想怎么违和啊!
果然,最毒妇人心,宁芳夏长得美貌,有抢夺皇宠的潜在威胁,皇帝还没见过宁芳夏呢,宁贵妃就心狠地把亲妹妹嫁给个中年大叔。
甘露宫。
姜老太君三人带着满腹疑问地给宁贵妃行礼,宁贵妃笑盈盈地让她们起身,又让宁芳夏给姜老太君和韩氏见礼。
宁贵妃扯了几句闲话,就指着宁芳夏笑道:“老太君瞧本宫这个妹妹如何?”
姜老太君瞅了眼宁芳夏,说道:“十五姑娘样貌、礼仪、风度样样拔尖,不愧是贵妃娘娘的妹妹。”
“说句自负的话,老太君的话说到本宫心坎上了,”宁贵妃抿嘴一笑,亲热地拉着宁芳夏的手,笑容淡了些,叹息道,“可惜啊,十五妹样样出类拔萃,可人疼,亲事却是让本宫操碎了心。说到底还是她的辈分高了,这是个大难题。”
“十五姑娘是有福之人,必能寻得如意郎君。”姜老太君不知宁贵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顺着她的话说,静待下文。
宁贵妃掩袖轻笑:“承蒙老太君吉言。其实,凉国公走之前去过承恩侯府,承恩侯对凉国公的大将风范大加赞赏,还遗憾地说,要是有个这样的女婿就好了。等凉国公去了边关后,他无意中听我们老夫人说凉国公发妻早些年便去世了,一直鳏(guan)居。承恩侯就道,这样至情至性的女婿真是难得,沈大人是积了八辈子的福了。又说,国公爷为边关战事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心疼他鳏居无人照顾,不如就把十五妹嫁给他,永结两姓之好。本宫早些日子就想召老太君进宫私下问问,但怕老太君为国公爷打仗担惊受怕,便没敢打扰。今儿早起就听喜鹊叫,这可不,那喜鹊定是算准了今儿是个黄道吉日。”
宁贵妃话未说完时,姜家三人便已惊呆了,等她话音落,姜老太君忙道:“贵妃娘娘,臣妇那个儿子年纪比……”
“年纪不是问题,怎么,难道老太君瞧不上本宫的十五妹么?”宁贵妃挑起眉梢问道。
☆、第93章 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臣妇岂敢,十五姑娘是极好的。”姜老太君嘴里发苦。
“是啊,本宫就是听老太君夸赞十五妹,才敢当面提起亲事。本宫瞧着十五妹和凉国公是天作之合,老太君又对十五妹极为满意,那么,过两日,本宫瞅着陛下得了空闲,便跟陛下请旨赐婚。老太君意下如何?”宁贵妃打蛇随棍上,捏准了姜老太君不敢当面得罪她。
况且,太子手里还握着户部呢,户部卡着西凉大军的粮草,也就是掐住了凉国公的喉咙。
宁贵妃的砝码,姜老太君门清,心里膈应得不行,暗暗把宁贵妃骂了个狗血淋头,他们是百年世族,钟鸣鼎食,虽然不是代代凉国公都执掌西凉大军的兵权,但也有半数“凉国公们”是沙场上的英雄。而宁家,不过就是暴发户!宁家女儿生了太子,也改变不了暴发户的事实。
这宁十五姑娘是没人要嫁不出去还是怎么着,怎么就硬要塞给他们姜家呢?
“贵妃娘娘,臣妇的儿子脾性倔强,为沈氏守鳏多年,臣妇也曾劝他娶妻,但总是不允,所以,这事得跟他商量。况且,沙场瞬息万变,打仗的事说不准打个一个月还是十年八年,没得白白耽误了十五姑娘。”姜老太君委婉地拒绝道。
“无妨,老太君放心,十五妹从小熟读‘三从四德’和女四书,一旦定了名分,便是十年八年,为凉国公这等好男儿,她也是等得起的。”宁贵妃四两拨千斤地挡回去,言毕又故意问身侧脸色涨红、垂头不语的宁芳夏,“十五妹妹,你说是么?”
宁芳夏羞答答地颔首,并没有答话。
宁贵妃就笑道:“呵呵,十五妹害羞成这般,是本宫不对,不该当你面提的,你先回房罢。”
“是,娘娘。”宁芳夏忙不迭地起身,去了内殿。
宁贵妃转回头笑道:“老太君,俗话说,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凉国公是个有情有义的,本宫也不是逼婚之类的,只是不想让妹妹错失良缘。当然,如果十五妹妹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本宫也不敢揽下这桩亲事。”
姜老太君道:“就怕委屈了十五姑娘,等回去臣妇会立刻写信询问凉国公,毕竟不能强迫他娶妻,否则良缘便是孽缘了。”
宁贵妃脸色一沉,没想到姜老太君死活不愿买账。
那天宁王妃说过,姜老太君正为凉国公寻亲事,而现在,她就像完全没这回事似的。这不是故意打她的脸么?
但转念一想,宁贵妃忽然笑了:“也好,免得旁人说本宫的妹妹嫁不出去,好像强塞给姜家似的。”
姜老太君见宁贵妃脸色变换不定,有些莫名其妙她为何这般开心,连忙惶恐道:“贵妃娘娘说哪里话,十五姑娘貌美如花,贞静淑婉,抢着求娶的人多的是。”
“就算亲事不成,宁家和姜家的情谊仍在,老太君放心,太子绝对不会拖西凉大军的后腿。”宁贵妃又道。
这就是红(赤)果(裸)果(裸)的威胁了。
腹黑嫡女:王爷太撩人分节阅读62
“太子是光明磊落、风光霁月之人,我姜家甘为陛下和太子驱使,守住大孟朝的寸土寸草。”姜老太君回道。
应付完宁贵妃,姜氏三人有惊无险地出宫。
马车上,韩氏忍不住嗤笑道:“老太君,媳妇当真头一回见识如此看得起自家的人,不就是俗话说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么?”
韩氏没有点名,但姜老太君和姜明月都知道她嘲讽的是宁贵妃。
“俗话还说,上赶着,卖贱了。这事让你们国公爷头疼去。”姜老太君微微阖眼,她这儿子滚蛋起来像个畜生,但姜家还真的就是没了他不行,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韩氏奇怪道:“老太君,媳妇仍是有些担心,瞧宁贵妃的模样儿,好像完全不担心国公爷拒绝似的。”
姜老太君细细寻思,半晌后苍眉一蹙,叹息道:“唉,我真是老糊涂了,你们国公爷一直巴结宁贵妃和太子,怕是对这门亲事求之不得呢!”
韩氏恍然大悟,尴尬,姜老太君就差直接说凉国公攀附权贵,抱人家大腿了。
她转了转眼珠,不敢接话,转而笑问道:“明月丫头,你怎么不吭声?”
“哦,侄女在听老太君和婶娘说话,这些事我也帮不上忙,插不上话。”姜明月地回答道。
姜老太君噗嗤笑道:“你这丫头!也是,哪有女儿置喙父亲的亲事的。”
姜明月冲两位长辈一笑,其实,她从听了宁贵妃的话开始,便一直在走神。难怪那天她在漪澜小筑会突然想起宁芳夏来。
她记得,前世宁芳夏在巢国公的寿辰上跪送皇帝时,无意中抬头直面圣颜,皇帝被宁芳夏的姿色惊艳到了,没过多久袁皇后宣宁芳夏进宫。才过了半年,宁芳夏就因着谋害皇贵妃的名义被打入冷宫,没两月,便传来她的死讯。袁皇后上折求皇帝给她个名分,最后皇帝追封她为昭仪,葬在帝陵,却并没有举办葬礼,宫人一副棺材就把她抬出宫了。
但是这一世,兜兜转转的,太子孟长信与姜宝珠的亲事吹了,所以,又把个宁芳夏塞来凉国公府?
不得不说,宁贵妃与凉国公还真是天生的缘分啊,不管怎样,两人总是能绑到一条战船上。
一回府,姜老太君顾不上用午膳,写了封信,让人快马加鞭送给凉国公。
凉国公府花园。
袁皇后宣召姜明月入宫,而不宣姜宝珠,王姨娘担心姜宝珠受气,陪她到花园里看腊梅花。
直到晌午时分,才传来姜老太君三人回府的消息。
竟然在宫里整整呆了两个时辰!
姜宝珠气得把梅花一朵朵拽下来揉碎,又看见下人们把宫里的赏赐放进库房,嘻嘻笑笑地说着大姑娘多有体面,能得皇后娘娘亲自召见的话,她更是气恼,跺跺脚跑回漪澜小筑,伏在炕上大哭。
王姨娘哀怜道:“宝珠,莫哭了,等你父亲凯旋,宫里设庆功宴,肯定会请你去的。”
☆、第94章 指桑骂槐
“姨娘,你莫安慰我了,我本来就是庶女的身份,名声也坏了,这辈子都不能进宫了……嘤嘤嘤……”姜宝珠哭到泪流成河。
王姨娘思及太子孟长信的薄情,一阵伤感,不断劝哄。
姜宝珠擦了把眼泪,抬头恨声道:“姨娘,我凭直觉相信,剽窃诗词那件事绝对跟姜明月有关系!她让我身败名裂,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姨娘,你帮我,这次不能再失败了!”
“宝珠,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不帮你,还能帮谁?你想怎么办?”王姨娘担心姜宝珠又像之前那样病蔫蔫的,生无可恋,于是小心翼翼地转移着她的注意力。
“姜明月背后那人隐藏得极深,只有在她遇到危险时才会出手,既然如此,我们就逼他出来!到时候,父亲知道姜明月与外人勾结陷害自家人,要严惩她,老太君也不敢有二话。”姜宝珠泪光闪烁,嘴角的笑容透着丝丝寒气。
“你说的有道理,国公爷的人一直跟踪姜明月没发现异常,这样等下去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倒不如我们设计好陷阱,等着她入套,先发制人。”王姨娘深思着道,“可是,设个什么套儿才能套住姜明月呢?”
“姨娘,这事不急,我们慢慢想。”姜宝珠和王姨娘商量了会儿,没有眉目,便让王姨娘先回去。
她叫来瑞云道:“瑞云,你去打听打听,老太君她们进宫,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瑞云应诺退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