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要做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对于狐鹿涉来说,他追求的是匈奴的中兴。
是匈奴的复兴!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富国强兵,进行变法。
所以他支持夏务运动,并积极的游说匈奴各方势力,与他们交易、妥协,换取对方对夏务运动的支持至少也是不抵触。
如今,通过阳罔的描述,他仿佛看到了实施了瓦尔那之制后的匈奴未来景象。
上上下下,都是死气沉沉,士兵们连武器都拿不起,贵族们躺在黄金和宝石铺成的床榻上,纸醉金迷,夜夜笙歌。
此时,有三百月氏骑兵从远方而来,势如破竹,直入匈奴王庭。
匈奴单于与贵族们,却连反应的时间也没有,就被月氏人砍瓜切菜一样杀死。
他使劲的摇了摇头,这不是他想要的未来!
但……
这个事情,他也没什么好法子解决。
现在,支持瓦尔那之制的人太多了。
上至王庭高层,下至部族首领,孪鞮氏、兰氏、须卜氏、呼衍氏,几乎都有瓦尔那的支持者。
掌握神权的萨满祭司们更是不用说了。
用屁股都能猜到他们的态度。
想要中止瓦尔那之制,除非……
狐鹿涉想了想,就对阳罔道:“哲别王,本屠奢现在就去求见单于,哲别王请一起来吧!”
狐鹿涉知道,他必须争取句犁湖的支持,这样才能彻底的压服各部的意见。
但阳罔却摇了摇头,对狐鹿涉道:“屠奢请留步,臣以为,屠奢现在还不能去见单于……”
“为什么?”狐鹿涉疑惑着问道,不去争取句犁湖的支持的话,这个事情根本没法做。
总不能让他这个左贤王,提着刀子,去把那些支持瓦尔那的贵族全部砍了吧?
这不现实!
“因为,屠奢倘若此时出头,去与单于言说此种利弊,即使屠奢可以说服单于,但却必将受到其他支持瓦尔那的贵族的敌视……”
“若是如此,屠奢觉得,未来单于百年后,屠奢还能安然即位?”
狐鹿涉听着阳罔的话,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这倒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
事实上,现在的北匈奴的权力结构非常诡异。
在政治上,单于与左贤王其实各自都有着一大批死忠。
如今的匈奴帝国,与其说是一元制帝国,倒不如说是二元制帝国。
狐鹿涉与句犁湖,各自带了一帮小弟。
只是因为汉军的威胁和生存的需要以及共同的理念,才走到了一起。
在这个过程里,狐鹿涉与句犁湖之间的默契与信任,是起决定性的因素!
一旦两人产生隔阂,北匈奴的整个结构都要崩溃。
但是……
现在又不同了。
在西征得胜后,句犁湖得到了新的支持者那些跟随他西征的部族骑兵与哲别骑兵们,在拿足了好处后,不可避免的就成为了句犁湖的死忠。
力量对比已经失衡,倘若他狐鹿涉此时再跳出来,制止了瓦尔那之制。
其他贵族会怎么看他?
一定会将他视作敌人!
如此,他的左贤王地位,也就不再稳如泰山了。
政变这种事情,匈奴人可是玩的最熟练的。
未来,一旦句犁湖将死,很可能这些反对和敌视他的贵族,就会纠结起句犁湖的旧部,对他发起政变,将他赶下台。
这样想着,狐鹿涉就坐回席位上,然后对阳罔道:“那依哲别王之意,如今本屠奢该当如何?”
阳罔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要在狐鹿涉心中种下种子,名为猜疑,名为恐惧的种子。
现在可能还看不到什么结果,毕竟,句犁湖的身体还算不错。
但……
阳罔很清楚,句犁湖之前被囚禁了二三十年,他的身体根本不可能支撑这样的高强度的工作太久。
迟则三五年,短则一两年,句犁湖一定会倒下。
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一边是重病垂死的单于,一边是拥兵自重,威福自用的左贤王,还有一边是那些单于的忠臣们。
不打出狗脑子来才怪!
为了那场未来的好戏,阳罔知道,自己要慢慢铺垫。
“屠奢,臣以为,与其屠奢去面见单于,陈说利害,不如屠奢修书一封,传与单于,单于读后自然会安排与屠奢密议……”
“如此就可以确保,无人知此乃屠奢之手笔,大单于想必也很愿意为屠奢保守这个秘密……”
句犁湖因为被老上单于囚禁之故,一直没有子嗣。
他登上单于之位后,虽然也选了几个阏氏,但没有子嗣。
所以,他与狐鹿涉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自然十分牢固。
几乎不可能被人所离间。
因为谁都知道,句犁湖没有子嗣,一定会传位给狐鹿涉。
哪怕狐鹿涉死在句犁湖之前,句犁湖也会将单于之位留给狐鹿涉的子嗣。
但这里却存在着一个问题句犁湖的死忠们,会甘心看到这样的情况吗?
哦,主子死了,没有子嗣,即位的是与大家伙好像没有太大干系的左贤王?
那大家是不是会尴尬?
为了防止尴尬,是不是得先下手为强?
多数匈奴内部的政变,都是因此而起的。
反正,就连老上单于与军臣单于这样的父子相继,都搞得血雨腥风,尸横遍野。
就不要提句犁湖与狐鹿涉之间的问题了。
总之,在匈奴内部,没有一个是善茬。
而阳罔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此。
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驱动力。
他希望,借助这次机会,清洗掉那些一直阻碍和妨碍他推行汉化的匈奴旧贵族们。
最好,将他们统统清洗掉!
左右,这单于庭也好久没有流血了。
是时候,让鲜血再次盈满大地,尸骸充斥山谷了!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节 流血的单于庭(2)
姑衍山,主山,匈奴王庭大帐。
王帐之中,句犁湖正躺在一个胡床上看书。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就探头探脑的冒出来。
“伟大的大单于啊,您忠心的奴才折合马向您问安……”此人匍匐着爬到句犁湖面前,恭敬的磕头说道。
“你来做什么?”句犁湖看着这个自己的奴才,有些好奇的道。
“奴才方才去找哲别王谈话,哲别王却威胁要杀奴才,还请大单于庇佑奴婢……”折合马磕着头,哭着道:“倘若大单于不庇佑奴才,那奴才这便去死……”
“哲别王为什么要杀你?”句犁湖闻言,笑了一声,不以为意的道:“可能哲别王只是想要戏耍一下你吧……”
于句犁湖而言,折合马是奴才,是一个开心果,撑死了是一个比较机灵,而且还能对自己提供些意见的开心果奴才。
而哲别王阳罔,则是匈奴的张子房、商鞅。
句犁湖还需要笼络他,为自己的伟业献策献计。
孰轻孰重,自是分明的很。
即使,阳罔真的要杀这折合马,杀了也就杀了吧。
类似的奴才,类似的开心果,他句犁湖要多少有多少!
“奴才听说,是因为奴才宣扬那‘瓦尔那’制度之故,哲别王以为奴才会祸患匈奴……”折合马一看句犁湖的脸色,就知道情况有些不对了。
很显然,自己的分量,远不如那个年轻的据说是来自更南方的一个伟大帝国的贵族的哲别王的。
但,他能怎么办?
他也很绝望!
当初,他不将这瓦尔那制度拿出来,并将自己在身毒的见闻故事讲出来,他能活的下来吗?
恐怕早就被那个穷凶极恶的匈奴贵族一刀两断,或者像那些倒霉蛋一样被绑在祭坛上,等候被献祭给神明的命运!
他不过是个卑微之人而已,只是想活命罢了。
有错吗?
“瓦尔那?”句犁湖闻言,就沉默起来。
讲道理的话,其实这瓦尔那之制度,句犁湖感觉有些矛盾。
自从这个制度被眼前这个奴才宣扬起来,匈奴上下的萨满祭司和贵族们就上跳下蹿,撺掇着他实施这样的改革。
但,在句犁湖眼里,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和最好的体制,是南方的汉朝那样的制度与体制。
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书同文、车同轨,一切事物都向中央看齐。
皇帝(单于)操天下生杀之权柄,执国家兴衰祸福之秘钥。
但架不住下面的贵族和萨满祭司们成天在他耳边嗡嗡嗡,而且他也觉得,好像这瓦尔那之制度也没什么缺点。
奴隶永远是奴隶,贵族永远是贵族。
再将一些特定的群体绑定在某些职业上。
看上去还不错。
至少,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
但现在,从这奴才嘴里,句犁湖听到了哲别王因为瓦尔那的缘故,而要杀折合马的态度。
这就很不寻常了。
“难道……这瓦尔那之制,有坏处?而且是天大的坏处?”句犁湖立刻将自己的角色代入吴王夫差。
那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汉朝故事。
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谏,终于生死国灭,而越王勾践听从范螽的意见,得以保存国家。
句犁湖可不想自己变成吴王夫差。
恰在此时,左大将须卜难胡走进来,拜道:“伟大的大单于,这是左屠奢写给您的信……”
“狐鹿涉写信给我?”句犁湖闻言,有些奇怪。
原本的匈奴连文字也没有,自然不存在写信这种事情。
在过去,匈奴高层交流通常都是派使者传口讯,或者当面面谈。
写信这种事情,还是在军臣时代的末期才开始出现。
句犁湖疑惑的打开信件,匈奴的信,现在是以汉字书写,你还别说,匈奴的情报因此得到了最强的保护!
哪怕是匈奴的敌人得到了这些信件,他们也根本破译信中的内容。
将信看完,句犁湖狐疑的看了看折合马,然后挥手道:“等下,左屠奢将来,哲别王也会一起来,折合马,你跟着本单于,去与哲别王好好解释解释吧……”
在句犁湖看来,自己可以听听阳罔的说法,再让这折合马辩辩。
若阳罔能打动自己,一个奴才,杀了也就杀了。
倘若阳罔不能打动自己,但为了笼络对方,一个奴才,杀了也就杀了。
无所谓!
折合马却是战战兢兢的看着自己的主子,总感觉心里发毛。
但他不得不匍匐在地上,磕头说道:“您的意志,伟大的撑犁孤涂……”
此时,折合马无比羡慕那几个矗立在王帐之中宽袍长袖黑发黑眼的男子。
他知道,这些人是汉人。
来自于更远的一个强大帝国。
这个国家的君主,据说有着显婆神一样的威能。
这些人在这里,地位天生高人一等。
就连他的主子,那些凶神恶煞的可怕男人,在这些人面前,似乎也是很有礼貌。
“唉……出生不好,我能怎么办?”折合马此刻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汉人,或者有着汉朝血统。
就像他过去,无比羡慕着婆罗门的祭祀们一样。
……………………………………
一个时辰后,折合马再次见到了那个高傲的哲别王。
一个在匈奴地位无比崇高的人物。
据说,他先前是远方那个强国的君王的侍从,后来因为犯罪而逃亡匈奴,被匈奴人视若珍宝,封为哲别王,总督一切奴隶与附庸部族事务,并主持夏务运动改革。
“那位君王真是可怕……”折合马在心里想着,他甚至很好奇,那个国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度?
他在孔雀王国时,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国家。
那时候,他的世界里。
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巴克特里亚,那些可怕的巴克特里亚军团,经常横扫大半个印度,并且将恐慌撒播开来。
后来他听说,巴克特里亚王国已经衰落,一个叫月氏的野蛮部族,控制了这个王国。
直到他出使巴克特里亚之时,他在路上才听说,匈奴的存在。
这个可怕的强大国度,几乎横扫了整个世界。
巴克特里亚、康居与月氏,都被他的无敌军团所击败。
整个世界都在匈奴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传说中,匈奴的骑兵,宛如邪神的爪牙一样残忍恐怖。
他们吟唱死亡,收割生命,歌颂一个个不可名状的恐怖。
一切文明与王国都被其摧毁,一切城市与村寨被化作灰烬。
高贵的大人物,被他们开膛破肚,美丽的贵妇人,在他们的胯下婉转娇啼。
等他被俘虏,来到这东方。
他才听说了,在世界的东方,遥远的地平线之外,山与海的边缘,还有着一个更强大更可怕的国度。
那个国家,强大的超出想象。
传说之中,他们的军队,宛如神明,不可战胜。
在巴克特里亚与大夏,被传的近乎无敌,吟唱着死亡的匈奴骑兵,在东方被打的丢盔弃甲。
那些不可名状的匈奴神明的祭台,被他们一个个拆毁。
匈奴人夹着尾巴,狼狈西逃。
这才有了西方世界的灾难。
难以想象,巴克特里亚与康居和整个西方世界的恐惧之源,居然只是一个在东方被人打的痛哭流涕,根本不敢反抗,只能西逃的势力。
由此可以想象,那个国度究竟有多么强大与无敌了。
“若我能生在一个那样的国度就好了……”折合马在心里哀叹着,身体就已经不由自主的匍匐下去,对着面前的两位的高贵的大人物奴颜婢膝的拜道:“奴才折合马,见过神圣的屠奢欲伟大的哲别王……”
“哼!”狐鹿涉都懒得理会这个卑微的奴才。
阳罔更是将脸都转到一边,看都不看对方。
折合马却不敢有丝毫不满,在匈奴他的地位,卑微无比,只是一个奴才而已,不过是因为率先提出了‘瓦尔那’,而被一些大人物高看几眼,地位才有所提高。
但事实他很清楚,他的生死存亡,完全不由自己决定。
就连那些大人物,也不一定在乎他的生死。
他只是蝼蚁,只是棋子。
一如他在孔雀王国的时候。
还是句犁湖觉得有些挂不住,说道:“哲别王,我听说你似乎对本单于的奴才折合马所提出的‘瓦尔那’有所意见?”
“回禀单于,臣以为,不斩折合马,不禁‘瓦尔那’不足以安天下!”阳罔立场坚定,态度强硬的道。
“嗯……”句犁湖拿着手里的信件,想了想,道:“左贤王信上说的,本单于也已经想过了……”
“本单于以为,瓦尔那的弊端,还不至于如此大吧……”句犁湖犹豫着说道。
他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析,以作为自己的参考依据。
信上,狐鹿涉大体与句犁湖复述了一番阳罔先前所说的内容。
有些,句犁湖是认同的。
自古没有强者向弱者学习的道理,素来只有弱者向强者学习。
如汉朝历史上,魏国率先变法强大后,痛定思痛的秦国立刻跟进,请来了大贤商鞅主持变法,终于奋七世之余烈,鲸吞天下,奠定了今日汉朝的体制。
但有些句犁湖却又觉得不以为然。
这瓦尔那,即使有问题,也可以成为匈奴的一个补充统治手段嘛。
可以作为统治其他人的制度。
在句犁湖的设想中,完全可以将这瓦尔那用到西域某些国家或者康居、大夏身上。
而在匈奴国内实施汉朝制度。
这样,就既可以让匈奴强大起来,又可以统治和奴役其他王国。
更妙的是,还可以借此将那些不满夏务运动改革的老旧贵族和势力的支开。
你们不是喜欢瓦尔那吗?
那本单于将某某国给你,你去那里当土皇帝好了!
说到底,句犁湖的野心还是非常大的。
他既想看到夏务运动改革成功,又想安抚国内贵族和老旧势力,让他们支持和拥护自己,不要有事没事,一有怨气就玩政变。
今日匈奴已经经不起什么大的波折和内讧了。
像军臣时代,血洗右贤王一系,导致汉朝趁机扫平内患,然后通过变革重新强大起来的悲剧,句犁湖不愿意再看到了。
他想要尽力的祢和一切矛盾,安抚住所有不满。
让匈奴这辆战车,平稳而安全的前进。
所以,句犁湖看着阳罔,道:“哲别王若是还有些想法和意见,不妨与本单于直说,但凡哲别王说的有道理,本单于必定听从……”
说着句犁湖就露出一副洗耳倾听和谦虚的神色。
让阳罔不得不佩服此人的心胸与统治手腕,若非自己早已心许汉家,恐怕也要为之倾倒了。
“幸亏,如今吾已知,何为诸夏,何为民族……”阳罔在心里叹着气。
也正是因为如此,阳罔知道,自己必须在这匈奴,尽力的做些事情。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决不能让匈奴人在句犁湖的统治下,得到喘息和恢复的机会。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节 流血的单于庭(3)
作为一个被挑选出来,承担使命的深海间谍。
阳罔自然接受过最严格的专业训练和针对性的教育。
在这个西元前的时代,能作为间谍教科书的人没有几个。
其中,最有名,同时也最不为人所知的,莫过于苏秦。
在民间传说和家言里,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励志故事,耳熟能详。
他挂六国相印,合纵伐秦的事情,更是无人不知。
他身上的典故,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如前倨后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经典寓言,都是苏秦身上的事情。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并且清楚,苏秦实际上的真正身份!
他是战国史上最大的死间,也是最成功的间谍!
因他之故,战国中期强横一时的齐国,几可与秦相提并论的超级强国,在十余年间众叛亲离,甚至几乎亡国!
阳罔自然是看过和研究过苏秦的真实面目和真正故事的人。
石渠阁之中,有着一整套的《苏子》,更珍藏了苏秦本人的大量书信和说辞文章。
阳罔看完所有有关苏秦的真实史料和文字后,他的背脊都曾湿透。
在那时起,他就明白,一个真正成功的间谍。
不在于破坏敌国多少计划,更不在于传递多少情报出去。
一个成功的间谍,就应该像苏秦那样。
误导敌人,使敌人走上你希望他走的道路。
当然,这其中的分寸得把握好,不能像韩国那样东施效颦——战国末年,韩惧秦国的威势,于是想要效仿苏秦,送大匠郑公于秦,让秦人去搞郑国渠。
结果,最终疲秦的目标没有达到,反而使得秦国彻底补全了他最后的一块短板——粮食问题。
想到此处,阳罔便长身拜道:“大单于、左贤王:臣以为,折合马所献的‘瓦尔那’之制,必定将使匈奴陷入衰败之中,更将直接导致臣所负责的夏务变法失败!”
“故臣以为,必斩折合马,以安天下!”
“嗯?”句犁湖犹豫了起来,问道:“此话何解?”
夏务运动,是当前句犁湖和狐鹿涉的最大的公约数,更是他们两个共同认定的匈奴唯一的变强之路。
事实也证明了,在经过了用中国军功制度激励后,匈奴的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能力大幅度提升了。
就连曾经是炮灰和鱼腩的杂牌与哲别骑兵,也表现出了非常旺盛的作战意志。
正是因此,匈奴骑兵才能在西方世界如入无人之境,横扫群雄如卷席。
不然的话……
句犁湖认为,匈奴军队甚至无法再次攻克俱战提……
因为,当时的俱战提已经经过全面整修和加固,守军的数量也增加了一倍。
若以过去的经验,匈奴人即使可以攻克,恐怕也要大半年。
结果,在新的军功制度激励下,匈奴战士和哲别战士们,奋勇先登,只用了三天就攻克了俱战提。
大夏总督和贵族们,牵着牛与羊,载着黄金、珠玉和美人出降。
更让句犁湖意动的是西征时在康居王都卑阗城下,一支哲别骑兵约三千人被两万余康居军队包围。
当时匈奴主力被康居人所牵制,根本无力救援。
句犁湖都以为这支军队要完蛋了。
结果,最后正是这支陷入了重围,句犁湖都已经放弃了的哲别骑兵,顶着重重压力,冲杀出来,非但杀散了包围他们的康居骑兵,甚至反过来对康居主力的侧翼发起攻击。
正是因此,康居王被吓得屁滚尿流,只能哭着喊着,认了自己为父单于,献上珠宝黄金美人奴隶无数。
又承诺,在康居境内,匈奴骑兵可以随意进出。
还许诺年年朝贡,岁岁敬献。
随后大夏也遣使求和,送来无数财宝。
1...13391340134113421343...1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