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荷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小鱼是姐姐
然而成蛟这些年一直过得相安无事,没有什么大作为,亦没有遭到嬴政的疯狂报复。
天下人都以为成蛟是反叛失败的丧家犬,只能屈辱地以秦人的身份苟存于赵国。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么多年他竟是包藏祸心,虽不似卧薪尝胆那般浮夸,却也是潜伏良久,静等时机。
想到这些,郭开仍有几分怀疑:“长安君,你莫不是与公子嘉合谋算计于本相吧?若坐实了本相与秦国暗通款曲的罪名,那些朝臣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我若想与公子嘉合谋陷害于你,何必等到今日?我王兄行事一向雷厉风行,如若我当真归附赵国,归附公子嘉,他早已派人暗杀了我,同样何必等到今日?”
“这么说倒是有几分道理。”郭开稍作思量,进而说道,“那你当年为何会反叛秦国?”
这个郭开,问得似乎太多了些。几番交谈下来,他必然是个多疑之人,如果将他的疑问尽数解答,兴许会让他更起疑心,倒不如说得模棱两可些的好。成蛟说道:“相国想知道的事着实太多,这等陈年旧事不提也罢。相国只要知道,若我现在回秦,必然会获得一块十倍于石城和上饶的封地。”
成蛟身为嬴氏宗室,秦王之弟,他能给郭开的保障,自然是旁人无可比拟的。只要确定他并无帮扶赵嘉的心思,乃是全心全意为秦国着想,郭开自然乐于信任。
郭开听懂了他的暗示,于是说道:“秦国地大国富,长安君又是秦王的亲弟,若是肯回去,自然能得到优待。”
“那投奔秦国一事,郭相意下如何?只要你愿意,秦国不仅会许你上卿之位,还会再赠万金以示诚意。”
郭开狡诈如狐,轻笑一声说道:“上卿不过是一个爵位,而相国才是真正掌有实权的官职。长安君啊,若换做是你,会选上卿还是相国?”
秦国的相位,又岂能许给这般见风使舵的奸诈小人?心里这么想着,成蛟已然想好了应对之策。
“郭相又错了。”成蛟眯着眼睛,垂眸微笑,“相国该问的是,秦国的上卿和赵国的相国,会选哪一个?”
fp
(iishu)是,,,,!
第二百八十一章 战将陨落
【】(iishu),
不过三日,郭开便找到了所谓李牧谋反的“证据”,到赵迁面前诬告一番,说是李牧和司马尚已经与秦国暗中交接,意图背叛赵国。
赵迁自继位以来贪于享乐,朝政大事一应交由郭开来处理,此刻郭开要换走李牧,他又哪里有拒绝的道理?半分不加思考便罢免了李牧和司马尚的军务。
“王上要我和司马尚立刻回邯郸述职?”李牧看着手里的竹简,面露几分不可置信,“是谁向王上谏言的?”
士卒答道:“是郭相。”
“荒唐!他可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我若就此离开,三路秦军一拥而上,不日便会兵临城下!”李牧愤怒非常,若非要在前线保家卫国,他定要冲回邯郸去将这个小人的头颅斩下。李牧又言:“你且回去告诉王上,家国危难之际切不可听信小人谗言。李牧将在外不受君命,等击退秦军,我自当回朝效仿廉将军负荆请罪!”
话罢,李牧拔剑走出营帐。
“他竟敢抗命?”郭开转过身来,看着跪在地上的士兵,“立即去向王上请旨,诛杀李牧。”
李牧和司马尚被罢免的消息没过几天就传遍了整个赵国,赵嘉闻讯,火急火燎地从边地赶回邯郸,立刻进宫去见赵迁,才走入赵迁的宫苑,便听得一阵莺莺燕燕的声音传来。
“王上,妾身在这里呢!”
“王上怎的这般偏心……”
“还有妾身,王上~”
十几岁的少年坐在大殿正中央,眼睛上蒙了一块丝锦,左边的女子正端着酒樽,右边的女子则拿着一些蔬果喂到他的嘴里。
少年四周是各式看起来年长他许多的美艳女子,所有人的腰带都被刻意做得很长,一头在腰间缠住,一头如长绳般全部收束在少年的手中,其中有几个女子的衣衫已然半褪,露出大片雪白的肌肤。
见此情境,赵嘉心下愤恨不已,闭上眼睛抬手作揖,高声说道:“见过王上!”
众人如梦初醒,女人们纷纷退到赵迁身后,听到声音,赵迁才解开眼睛上的丝锦,心下一喜:“王兄来了?快快赐座,姐姐们都去服侍王兄。”
话罢,女人们纷纷朝赵嘉围了过来,赵嘉后退两步:“不必了,王上,我来是有要事禀告。让她们都下去吧。”
赵迁撇了撇嘴,说道:“你们到寝宫去等候。”
女子们许是被赵迁养得刁钻了些,离开时非但不行礼,有的娇嗔几句,有的甚至朝赵嘉抛媚眼。
赵迁站起来,咧着嘴朝赵嘉走过来,赵嘉复又抬手作揖:“敢问王上,调离李牧和司马尚之后,让何人代替他二人领军抗秦?”
赵迁眯眼想了想,说道:“赵葱,还有那个……叫什么聚的。朝政之事,一直都是相国在管,王兄若不是来陪本王玩乐的,便去和相国说。”
赵嘉强压着心头的怒气,咬牙切齿地说道:“颜聚。”
“对!就是颜聚,王兄的记性真好。”赵迁大笑着说道。
“王上!”赵嘉双膝而跪,“秦国这次来势汹汹,兵马距离邯郸不过几十里。先前我赵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乃是因为李牧的威慑,倘若更换将领,秦军势必会大举进犯,还请王上收回成命,让李牧与司马尚重领赵军!”
“王兄快起来,何必如此见外。”赵迁双手将赵嘉扶起,“本王看,王兄就是太过多虑了。不过是一个将领,岂能动摇大军根基?能屡次以少胜多,定是因为我赵军兵强马壮,饶是那虎狼之邦的秦国亦难以匹敌。”
“长平之战难道王上已经忘记?此时的李牧正如当时的廉颇,此时赵国的兵力更是不及当时的五分之一,当年四十五万赵人被坑杀的惨痛教训,此刻撤走李牧,根本就是自掘坟墓!”
赵嘉心中着急,说话便有些口不择言,赵迁的脸色霎时阴沉下来,“王兄仓促进宫就是为了教训我一顿?李牧他勾结秦国意图谋反,难道本王还能饶恕他不成。”
“李牧之心有如廉颇,绝对不会背叛赵国,王上是受了何人的挑唆,竟然下达这样的旨意?”赵嘉再次跪下,“此刻让李牧重领全军,我赵国尚有几分生机,若是王上一意孤行,赵国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够了!”赵迁愤怒非常,后退几步,抬手指着赵嘉的额头,“我才是赵王,你凭什么这么使唤我?本王已经下旨,绝不可能收回!”
“王上!”赵嘉满怀恨铁不成钢之感。
“是谁在王上的宫里放肆?”
见到来人,赵嘉皱眉站起了身,郭开戏谑地轻笑一声:“本相当是谁呢,原来是废太子。秦赵交战之际来到王都,意欲何为?”
“我倒是想问问你意欲何为!”
郭开轻瞥他一眼,而后朝赵迁行礼说道:“王上,臣已经将事情办妥了。颜聚和赵葱已经上任,相信不日便能大破秦军。将人带进来。”
接着,两个士兵走了进来,中间的人正是司马尚。他手里捧着一个盒子,面如死灰,躬身示礼:“见过王上,见过公子。”
郭开语带不满地说道:“司马尚,你一个武将见了本相不行礼便罢了,见了王上却不行跪拜大礼,真是无礼!”
司马尚瞪大眼睛说道:“末将捧着忠臣的信念,实在无法屈膝下跪,让大将军蒙羞!”
赵嘉看向他手中的盒子,面色大惊:“这里面难道是大将军的……”
“正是!”司马尚紧咬着牙关,面色悲戚,“如今是赵葱和颜聚代替我们上阵,大将军心怀赵国抗命不从,已经被处以枭首之刑!”
闻言,赵嘉如临大敌,双手颤抖着想去打开木盒,却又突然收回,两眼无神,宛如游鱼。
“抗命不从是真,心怀赵国是假。这个时候违抗王命,显然是与秦国串通好了意图谋反,司马尚,你不要信口雌黄。还是说,这通敌叛国一事,也有你的份?”
司马尚心下大怒,放下木盒朝郭开劈过来:“虚伪小人,我要杀了你!”
郭开惊得连连退却,两个士兵急忙手持长矛挡住司马尚的攻势。
“拉出去,拉出去!”赵迁大喊。
自白起廉颇之后,战国的又一军事名将,终是陨落。
fp
(iishu)是,,,,!
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陷邯郸
【】(iishu),
颜聚和赵葱一上任,王翦即刻命羌瘣和杨端和兵分两路,一人由西,一人由东,加上他所率领的中路秦军,再次形成三军合围之势。
没了李牧,赵军辛苦建立起来的营垒顷刻瓦解,情势危及,赵葱颜聚只得带领全部赵军拼死相抗。不过数日,王翦的大军便占领了太行山的东阳一带的数座城池,接下来又继续东进,一举击杀赵葱及七成赵军,颜聚溃败而逃。
一月后,王翦大军攻至邯郸城前,赵嘉率领城内余下士兵和宗族以死相拼。
“公子,快逃吧,邯郸城门已开,赵王降了!”
赵嘉回头,邯郸城门大开,白旗高高飞扬。
既然赵迁已经放弃抵抗,他这般拼死为邯郸战斗,又有什么意义?
信念,终是顷刻瓦解。
赵嘉高呼:“诸位随我撤离!”
于是赵嘉率领着宗族和宾客百人往赵国最北方自己的封邑代地逃去。
赵迁手捧赵王玉玺,身后跟着赵国诸位大臣,将秦国的铁骑迎入邯郸。
成蛟远远地站在城门外,看着秦国终于攻下这座百年城池,心中不免涌起激越之感。
“喂,长安君。”
成蛟循声看去,竟是穿着白衣战甲的青年,于是展开笑颜:“许久不见了,阿贲。”
“不得无礼。”王翦下马,回头瞅他一眼,进而对成蛟躬身示礼,“长安君。”王贲无所谓地耸耸肩。
成蛟同样朝王翦作揖说道:“王将军。”
“我们可是十多年没见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这次攻下赵国,竟是你在暗中操纵。实乃立下大功。”王贲想了想,让士卒取来一个锦盒递给成蛟。
成蛟打开一看,竟然是崭新的邯郸郡的郡守官印,不由大惊:“大王是要我做邯郸郡守?”
“你说是就是吧,大王让我把这东西给你,说是你看到自然能懂,还拨调了许多人过来让你任命他们到各城池去驻守。”
虽然秦国已经废除分封之制,但只要嬴政愿意,仍能找个借口赐给成蛟一块封地,不过为了让成蛟能够名正言顺且不至于屈才,嬴政直接将占据赵国三分之一土地的邯郸郡拨给他管理,即便不是真正名义上的封地,但成蛟在这里可以做的事亦与封地无甚差异,左不过是收下的赋税要上交国家而不能私吞。但这于成蛟来说没有太大的不同。
成蛟疑惑道:“现下才攻破邯郸,消息绝不可能在片刻之内就传到咸阳,大王怎会未卜先知提前做好这些准备?”
两人交谈的时候,其他将军已经带领秦军入了城,王贲言道:“我爹说,此战的成败就在李牧一人,赵国若是没了他,必败无疑。所以先前李牧的死讯传到秦国之时,大王便已经在策划接手赵国一事了。”
“原来如此,事先做足准备,要占领剩余城池亦会方便些。”
眼见着两万秦军即将入城完毕,王贲看向城外等候的十几万兵马,抬手向成蛟行礼说道:“邯郸已下,其他城池亦不远了,我还要带兵继续进军。阿蛟,就此别过!”
成蛟同是作揖:“愿大秦早日天下一统。”
王贲翻身上马:“时日不远矣!”话罢,策马而去。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秦军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横扫整个赵国,除了最北边的代地之外,赵国之地已经被尽数纳入秦国版图。
赵嘉带领宗室逃到代地之后,建立起代国,自称代王。
王翦本要率军乘势追击将其一举歼灭,大军即将启程时收到咸阳传来的一封密简。
代国一月之内征召到的士兵连万数都不到,赵嘉本以为覆灭在所难免,岂料这个时候秦国的二十万大军突然全部撤退,再无进攻的势头,颇让人感觉迷惑。
不过好在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如此一来,仍有复国的希望。
对比起战场的喧嚣,咸阳宫内便显得宁静几分。
宫苑里偶有孩子玩耍嬉戏的声音,整齐划一的宫廷守卫执长矛在宫门口巡逻,没过多久,麒麟殿内的朝臣群涌而出,个个脸上多少都挂着些喜色。
与此同时,一辆囚车停在宫门之外,因为被黑布所当,百姓们看不到里面关着什么人,有些好奇地看着,有些则用手指指点点。
囚车之后的马车帘被掀开,走出一个人,正是当年在秦为质的春平君,也是赵亥的生父。
赵亥身着朝服,刚从咸阳宫内走出来,便看见站在不远处的春平君,宛若面瘫的脸上突然有了几分暖意,走上前来,双膝而跪:“父亲。”
春平君急忙将他扶起,眼睛湿润,“快起来,亥儿。这些年你过得如何?”
“大王很看重我,如今整个咸阳城的兵马,皆由我掌控。”赵亥面无表情地说着。
“好,好……如此我便放心了。”春平君说道。
赵亥的视线转移到他身后的囚车,眼神稍微闪烁,说道:“这里面的是赵王?”
“正是。”
“大王早已下旨,将他发配到边境,父亲怎么直接将他带来了咸阳?”
“秦赵之间的恩怨,本不该由迁儿来承受,若当真被发配边境,他如何能受得了?”春平君长叹一声,“迁儿只是个孩子,决计没有造反的心思。我想入宫再向秦王求情,好歹将他像韩王安一样留在咸阳。”
之前秦国灭韩的时候,韩国王族一应全被押送到了咸阳,不过嬴政没让他们住在咸阳宫里,而是安置在城郊许久无人居住的行宫之中,并派重兵看守。不杀他们,是为了安抚韩国旧民。
但对于赵国,嬴政就不会这么轻易一笔带过了。
先前韩非劝谏嬴政先攻赵国,嬴政之所以听取他的建议,一方面是认为他说的话的确有道理,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他对赵国的憎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