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新政能在短短几天内取得不小进展,三省六部制也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即使是在人员匮乏到连每省每部两个副官(如六部每部应该有两个侍郎)都做不到,中层的官吏还出现严重的空缺的情况下,新政还是能够持续进行,正说明三省六部制无疑是比三公九卿制更为先进的,也适合凉国逐渐变得家大业大的国情。

    刘范忽而又想到了曹操,不知道现在曹操在得知他的新政后会有什么反应,又会有什么对策来制衡他。

    刘范给刘诞递过去一个眼色,道:“朝廷那边的情报有没有”

    刘诞一脸严肃,道:“属下正要对主公汇报此事,没想到主公已经想在属下前头了,属下真是失职。”

    刘范也从刘诞严肃的脸色中觉察出这次又是大事不妙,原本因新政和三省六部而来的好心情又差了些,他说道:“曹操怎么了”

    其余官吏也纷纷看向刘诞,因为众人都知道眼下朝廷仍然是凉国最大的威胁,同时也是最大的目标。

    刘诞说道:“回主公,不是曹操怎么了,曹操最近除了送别公孙瓒和孙坚上任以外安分得很。准确的说,应该是大将军、国舅何进怎么了。”

    刘范笑道:“何进不过一愚夫,黄巾起义虽托名为他所揭发,那也是孤亲手镇压的。他能做成什么”

    刘诞说道:“主公,何进与曹操联手,建立了一个与我锦衣卫相仿的特务机构,目的就是在于针对我锦衣卫。连其名,居然也定为与锦衣卫相对的绣衣卫。”

    刘范稍微有些吃惊,说道:“继续说,这个绣衣卫怎么样”

    “这个绣衣卫,直属何进,直接听令于何进。绣衣卫成立之初,我锦衣卫严密监视,时而派出刺客刺杀绣衣卫成员,因此绣衣卫十不存一,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就连守备森严的大将军府,我锦衣卫也多次进入,试图以刺杀的方式来威吓何进,阻止他再建绣衣卫。

    何进本也不想再建绣衣卫,全靠尚书令曹操早年间在京洛间为游侠,认识不少游侠。曹操就招募这些游侠为绣衣卫。游侠们擅使刀剑暗器,武艺颇高,因此锦衣卫刺杀之反而多遭毒手,这绣衣卫也因此逐渐发展壮大,竟成了气候。”

    曹操在年轻时好游侠,这一点刘范是知道的。毕竟东汉的社会风气就是重游侠,就连袁绍都曾经和曹操一起混过。

    刘范说道:“绣衣卫如今气候如何”

    刘诞挣扎了很久,才说道:“已经足以对我锦衣卫构成威胁。”

    刘范的双眼立即眯小,严厉地说道:“已经怎么严重为何不早点禀报孤”

    “属下……属下一开始也没想到这曹操居然会……本来绣衣卫已经让锦衣卫刺杀殆尽了……所以才……”刘诞吓得全身微颤,说话也都在颤抖。

    刘范本还想斥责刘诞一番,但又想到刘诞本就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作罢。刘范又说道:“继续说。”

    “诺,这绣衣卫已经广泛分布在司隶、兖州和徐州,正在向其他州郡扩张,在洛阳最为集中,也最为众多。如今锦衣卫和绣衣卫在洛阳城中时时斗争,但因为洛阳毕竟是国都,是绣衣卫的主场,锦衣卫稍显颓势。不过在州郡下,绣衣卫的成员鲜少有游侠儿,仍然被锦衣卫压制着,不过……”

    “不过也快压制不住了吧”刘范怒道。

    “是……”刘诞无奈地承认道。

    刘范愤怒得




第七百二十九章 应对策略
    刘范说道:“这段时间,朝廷的动向还有吗”

    刘诞说道:“有,自从听说主公率军凯旋后,大将军就召集群僚,商议如何制衡我大凉。袁绍提议,对我大凉实行贸易战。”

    “贸易战”刘范来了兴趣,这个词不是后世才有的吗怎么千年之前的袁绍居然懂得而且贸易战可是美国人的拿手好戏,袁绍真的玩得来吗

    “袁绍要打贸易战,他做什么打算”刘范问道。

    “袁绍提议,撕毁合约,禁绝对我大凉输入铁矿石、丝麻等原材料,同时对那些不重要的商品加征重税,税率居然达到了二税一!大将军何进采纳了他的提议,朝廷在前几日就已经实施了,大凉早已买不进铁矿石。同时,皇甫嵩的关中军调动频繁,在陈仓、美阳、蓝田等城池都驻扎了重兵,似乎做好了防守我大凉进攻的准备。”刘诞说道。

    刘范听了,颇为惊讶,没想到这袁绍办事还有板有眼,这贸易战还真是颇有美国风范,同时也对凉国依赖贸易的痛处一针见血。

    众人听后都议论纷纷,刘范问道:“户部”

    “回主公,确如指挥使所言,如今大凉同朝廷边境的关口已经停止贸易,来自冀州和南阳的铁矿石就在关口那边,但朝廷就是不愿交易。其余小宗,皆为二税一。卖与我大凉的商品的商人,也都趁机漫天要价,把价格提高到以往的数十倍。同时朝廷还对在其治下的我大凉的商人加征重税,或者找借口直接查封。我大凉的商人损失十分惨重。”户部尚书黄琬说道。

    “益州乃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朝廷不与我大凉贸易没关系,只要益州依旧与大凉通商就行。”刘范说道。

    “主公,益州对我大凉,与朝廷如出一辙。一定是益州尊奉朝廷的命令,联合起来对我大凉实施制衡,想要从我大凉手中分一杯羹。”董扶说道。

    “那其他的部族呢”

    “匈奴、鲜卑、乌丸、丁零等,都不再同我市榷,想必与朝廷同气连枝。”

    “那岭西之国家部族呢”

    “安息、月支、大秦等国继续与我贸易,无异常,看来是朝廷无力穿越我大凉万里国疆,去往岭西之地,交通其他国家一起来对付我大凉。”

    刘范这才松了口气,安息、月支和大秦才是凉国倾销的主阵地,只要这三地未曾禁绝贸易,凉国就还有希望。

    不过情况已经十分严重了,毕竟凉国处在丝绸之路上,依靠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才能富国富民。而且凉国的手工业的原材料,几乎全从朝廷治下产出。没有了朝廷的原材料,凉国的手工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如果朝廷不再向凉国输送原材料,凉国也就无从对朝廷以及其他地区进行倾销,贸易差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不定,凉国对其他国家部族会从出超地位变成入超地位。到那时,凉国的衰退无从避免了。

    刘范也皱了眉头,他还是第一次遇见贸易战,而且还是如此严重的贸易战。不过,在思考片刻后,刘范还是舒展开了眉头。

    黄琬说道:“主公是有解决的方法了吗”

    刘范笑道:“朝廷不是禁绝铁矿石之输入吗那朝廷一定是吃定我大凉缺乏铁矿石了”

    “是如此,主公。”贾诩说道。

    邴原说道:“工部虽然确实找到几



第七百三十章 对症下药
    刘范说道:“你不是发明过织绫机吗那发明一种织毛机对你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马钧想了想,说道:“属…属下可以试一试。”

    刘范摇摇头,说道:“不是试一试,是一定要制出来。能不能应对朝廷的讹诈,就全靠你了,明白吗”

    马钧坚定地说道:“诺,属下必不辱使命。”

    刘范心里很清楚,袁绍掀起的贸易战,最致命的就是对凉国禁止铁矿石、生丝、麻、茶叶、粮食,这些东西就像后世的石油一样重要;而对其余的原材料的限制不紧要,但依然会对手工业造成一定的伤害。

    铁矿石、生丝、麻、茶叶和粮食五个大宗商品中,铁矿石凉国并不缺,凉国在岭西之战中获得众多辎重,可以顶过一段时间,这是朝廷没料到的;生丝和茶叶,凉国气候温暖的郡县也有产出,虽然产量小很多,但也足以应对朝廷的讹诈;用以制衣的主原料麻,刘范的对策是以羊毛来替代,反正凉国牛羊成群,而且还有马钧在;粮食也并不是不可替代,凉国牛羊成群,丰富的肉食可以替代粮食,且凉国的粮食也还有一定的存余,足够千万国人所需。

    那这么说来,唯一的问题就是其他原材料了。不过,凉国的支柱产业缫丝业、印染业、织布业、制纸业、制衣业、制茶业、制瓷业、制车业、制砖业、伐木业、钢铁加工业、羊毛加工业,大多以五个大宗商品为原材料。换言之,只要解决了五个大宗商品的短缺问题,手工业受到的冲击虽然会有,但势必不会太大。

    想到这,刘范就舒缓很多了。

    郭嘉笑道:“袁本初不过如此,远远不是主公的对手。”

    刘范摇摇头道:“袁本初一眼就看破我凉国的弊端,那就是商业和手工业严重依赖朝廷输入的原材料,但就这一点,他便可称见识不凡。不可小觑。”

    其实刘范没敢说出来的是,这贸易战可是后世才兴起的一种国与国之间的较量,管仲虽然也玩过,可毕竟层次太低。袁绍身为一个生活在后汉的古人,居然将这贸易战玩得如此娴熟,让刘范越来越不敢小觑了古人的智商。

    郭嘉笑道:“主公总是这样,总是把小问题看得太严重。”

    刘范翻了个白眼,说道:“奉孝,你身为孤的谋士,不是应该劝孤不可轻敌吗再说你这么瞧不起袁绍,也不是你解决了他的贸易战啊!”

    郭嘉笑道:“主公那么厉害,三言两语就把他处心积虑的贸易战化为无形,哪还用得着嘉出手”

    刘范说道:“那孤任你为中书侍郎是干什么吃的中书省不是负责决策吗”

    郭嘉笑得又灿烂又得意,他说道:“嘉长得好看啊!主公看了也觉得舒心嘛!”

    刘范嫌弃地摇了摇头,州牧庞羲说道:“主公,朝廷无故对大凉如此,所谓贸易战乃是要挟、是讹诈。我大凉应当如何回应”

    刘范说道:“你等拿个章程,不要事事都问孤,不然孤建立三省六部有何用”

    法部尚书刘虞说道:“朝廷讹诈我大凉,天下皆知。不若仁义对之,以直报怨。民心必定远朝廷而近大凉。”

    刘范暗叹这刘虞还真是仁慈,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也怪不得公孙瓒会如此恨他,对待外族如此恩遇,让刘范也有些不快。

    刘范摇摇头,说道:“不可,孤岂能向朝廷低头,让世人耻笑”



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响
    刘范的新政,迅速地在凉国传扬开来,凉国人民再次被点燃起熊熊烈火。民众并不关心三省六部制的改革,因为那和他们的生活距离遥远,而且也不甚明白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其实是刘范在明目张胆地私设小朝廷,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越制,因为即便是诸侯国,也应该由朝廷派遣官吏代为管理。虽然凉国之前的政治,朝廷也干涉不得;但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就是明显地独揽大权,将汉室朝廷的统辖权一股脑地给抢走。

    不过,三省六部制换一个角度来说也并非越制,因为三省如果与朝廷的政府部门相对应,只能对应到朝廷的台省,也就是尚书台。而尚书台目前仍然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在这个角度上,三省六部仍然低于三公九卿,名义上仍受朝廷的管辖。

    民众们对于新法,是最为感兴趣的,因为新法废除了征调制,也就是说今后国家不得再对人民随意征调任何物资,如汉武帝时就曾征调百姓的马匹来支持与匈奴之间的大战;人民也不必再服繁重的徭役,负担减轻了许多。新法还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虽然之前的法律都有类似的条文,但新法的保护是最为严密的。

    凉国人民为此欢欣鼓舞,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新法的颁布,也是一次重大的僭越篡逆行为。诸侯国拥有划地自治的权力,但没有自行颁发法律的权力,必须服从王的法律。从古至今,还只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敢于变法,那是因为周天子已经无力抗衡,随时有倾覆的风险。但这在道义和法理上讲,仍然是僭越,是篡逆。

    除此之外,刘范的新法其他的内容倒并没有触及篡逆和僭越。如扩军募兵,这是凉国应有的权力。刘范为了向天下显示出睥睨天下的威风,还光明正大地公布了募兵的数量,留在全凉国的告示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十五万步骑”五个大字。

    这令全凉国都为之沸腾。经过四年来的战争的锤炼,历经百战,凉国人早已成了天下最为尚武的国度。后汉兴起的游侠风尚,在凉国十分淡薄。当中原的游侠儿们仗剑走天涯时,凉国男子都以从军征战为荣,尤其是以参与的大战次数、在刘范的亲卫军虎卫军中服役、家中有多少男子殉国、获得多少赏赐等作为与人夸耀的底气。

    尤其是岭西之战,西域二州近一半的壮年男子都被派上了战场,获得的封赏也是最多的,将凉国的尚武之风推向。不说男子,就连以马云禄为代表的女子,也都无不梦想着上阵杀敌,建立军功。

    这次募兵十五万步骑,可把凉国人民给高兴坏了。平民百姓为了参军,甚至砸锅卖铁贿赂本郡都尉;在官府中任职的,也都敢于顶风作案,动用在大凉军中的关系。一时之间,募兵令就如龙门,而凉国举国上下,都是鲤鱼。

    不过新政中也有令百姓们疑惑不解的条文,就是税制的改革。刘范的新政,宣布废除了后汉以来的赋税制,改用刘范身处的后世的税制来对有能力负担税收的人进行征税。多达二十几种税,就让百姓们困惑了。

    &nbs



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剑客史阿
    两次新政,就如同给凉国打了生长激素似的,凉国这个半大小子在极短的时间内,一直保持着超高速的发展。凉国的国势一直处于上升,仅仅在十军之战时短暂地陷入低谷。凉国的气象,也是蓬勃生机。

    而反观凉国周围的国家和部族,不是正处于衰弱,如匈奴、乌丸和月支;就是正处于养伤的阶段,如鲜卑、并州董卓、益州贾龙、安息等;极少数的处在昂扬上升的,就是也正在推行新政的朝廷了。不过朝廷其实也仍然处在养伤的阶段,十军之战带给朝廷的伤害仅次于黄巾起义,这是由于战争波及的范围只有陈仓周围那一小块。

    然而即便如此,凉国的国势和新气象也足以让四方之敌感到心惊胆战了。毕竟这就像一个村里,所有人家都越来越穷,家里的男子越来越少;而唯独只有一家越来越富,人丁兴旺,还经常欺负其他人家,俨然成为村霸。其他人家一定担心有一天会变成富有的那家的佃户,饱受富户的欺负。

    ………………………………………

    夜未央,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的悬挂在夜空中,月光又淡薄又朦胧,透透亮的月光,如同给以黑色和朱红色为底色的洛阳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在月光的照拂下,洛阳城显露出它雄伟可怖的身影,城中楼阁影影绰绰,影子下,血色绽放。

    七八月间,热如流火。但盛夏的晚风,却是最为凉爽舒适的,轻柔之中透着丝丝凉气。晚风起,吹拂起史阿的衣摆、剑首上滴血的红缨和他粗略束起的长发。晚风吹起他的长发,拂过他的脸庞,然而史阿却毫不在意。

    他身长九尺,剑长四尺,剑眉星目,纤瘦的身形像极了他腰间那把刺破千百人喉咙的长剑,眉眼间郁结着淡淡的杀气,嘴唇总是似抿似微张。

    此时他正枕着双手,跷二郎腿,躺在一水榭的屋脊上。由于仍然实行宵禁,偌大的洛阳城寂静之声,一片死寂。史阿看着洛阳城中重重叠叠、影影绰绰的洛阳楼阁亭台的屋脊,弯曲的屋脊一重又一重,一道又一道,让他想起了大海的波涛。

    更多的时候,史阿则是高高望着皎洁的弯月,用被厚厚的老茧覆盖着的手掌摩挲着柔韧又光滑的鲨鱼皮剑鞘,思考着他的人生长路。仍然是想不清楚,想得头痛,史阿心里烦躁,抽出白刃来。长剑的剑刃,在皎洁的月光的照射下,迸射出刺眼的寒光,如月光般清亮,却又比月光少了几分柔和,多了几分狠辣。因为这柄剑,为他斩下了数不尽的首级。史阿早已记不清,他擦拭剑刃上血迹的次数。

    史阿给他的长剑命名为“玉龙”,因为剑刃白如白玉,如龙般可气贯长虹。史阿觉得他已经走过十六个年华,仿佛都是为了这柄玉龙而活。
1...143144145146147...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