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史阿听着曹操的鼓动,虽然脸上的神情仍然很淡定,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已经如火海般,火光冲天,血脉迸张。闪舞www
曹操看人,一向很准,他很快就看到了史阿悄然握紧的双拳,听到了指节被捏紧的“啪啪”的清脆声音。
曹操继续说:“之所以我从前设计了十军之战,这一毫不输于乐毅率五国之兵伐齐的奇谋,不仅是因为我要以灭掉凉国来匡扶社稷,更是一次我与刘范的一次挑战,看看是我强过他,还是他强过我。事实证明,我或许果然远不如他。但这一次,我与你的赌博,同样是举世无双。取下刘范的首级,不比荆轲、专诸的任务来得更简单。我就赌你史阿,连荆轲、专诸之事,也办不成。”
史阿笑意更浓,说:“曹公果然不是非常之人,有非常之志。但曹公你有没有想过,我史阿完全可以不赌你这一局啊”
曹操脸上的笑容丝毫没变,甚至眼角的一条皱纹都没动,他歪着头,盯着史阿看。
&nb
第七百三十八章 宫之议
史阿没有太多废话和耽搁,被曹『操』一激之后,立即顺从地跟着王越,带着一大帮绣衣卫的骨干成员,乘快马赶赴凉国。
而与此同时,因为在京师的锦衣卫遭受绣衣卫的沉重打击,刘范也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刺杀行动,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
此时,刘范正在议事堂里,召开会议,三省六部的长官悉数到场。本来仿照了唐制,应该是中书门下两省议事,或有皇帝指派一些心腹一同议事,但刘范还是有些担忧六部和三省之间沟通不畅,故而变更了些,命令三省六部一同议事。
行礼如仪一遍,众人在刘范坐下后,纷纷落座。刘范想起这几天刘焉一直与他说萧何与刘邦辩论宫殿之事,知道刘焉希望他建立气派宏大的宫殿,便首先点了工部尚书邴原,说:“邴卿,姑臧城和宫殿的建设,进行到哪一步了”
邴原出列,说:“回主公,目前工部已经加大资金投入,又在金城郡、武威郡两地招募了五千人,用于姑臧城的扩建,预计能缩短一到两个月时间。另外,工部正在姑臧城扩建范围,也就是新城之北,拟为主公和太公修建起一座宫殿。这是草图。”
说着,邴原从袖口里拿出一卷,递给站在刘范身边的女官。
因为刘范不想制造出阉宦,十常侍的教训他已经吸取够了,所以刘范选择了用女官来代替宦官的方法,在内院,与女眷有接触的也一律用女官;内院的侍卫,也由马云禄安排,由她挑选和训练一些健『妇』充任。
女官将草图转呈给刘范,刘范展开一看,草图上用蓝线画出旧姑臧城,红线画出新姑臧城的轮廓,整个新姑臧城将旧城包围在正中央,旧城也只有新城的十分之一。而在新城的北城区,一个用光线标注出的宫殿区十分夺目,占据了新姑臧城近七分之一的面积,单单是看草图,刘范也能略微想象得出,这即将新建起的宫殿将有多大。
邴原解释道:“主公,这座宫殿的面积,我们工部经过商议后,拟将其定为与洛阳城的南宫相当。”
“南宫”刘范略有些意外,但却在同时,这好胜心又上来了。
“是,主公这座新的宫殿中,各宫、殿、楼、阁、阙、宇、水榭、长廊等,悉同南宫。主要也是为了省去重新设计布局的时间,以便主公、太公、太夫人以及整个凉公公室尽早入住。”
刘范思考片刻,不说话,慢条斯理地把邴原呈上来的草图撕碎。
邴原有些不知所措,刘范一边慢慢地撕,一边慢慢地说:“邴原你给孤记着,孤的大凉,将来必定要取汉而代之,必定会远胜于大汉!所以,大凉的宫殿,也一定要远胜于大汉。大汉早已有南宫、北宫、建章宫、长乐宫,我大凉呢修建区区一座宫殿,都还这么斤斤计较,那么孤在刘宏、小沃洛吉斯等人主面前,还如何抬得起头来大凉的子民,在大汉子民面前,又如何抬得起头来”
这番话,说得邴原浑身冒冷汗,众人也战战兢兢,低着头不敢轻易说话。
邴原擦了擦冷汗,说:“那依主公之意”
刘范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一个比常人还高的仙鹤形香炉旁,把撕碎的草图一块一块,慢慢地扔进炉子里去,一边说:“姑臧城的扩建范围再扩大一些,给孤的新宫殿腾出点地方来。新宫殿,要比北宫南宫加起来还大一些,具体的,你们工部再商议出一个章程来,给孤看完后,门下那里过了审议,那就尽早调拨人手修建。”&
第七百三十九章 宫名之议
田丰摸摸胡须,说:“不如就叫‘大凉宫’!够气派,够醒目,天下人一定深深铭记!”
刘范不怎么喜欢,说:“未可。哪有直接套用国名来命名宫名的人家始皇帝也未曾用过‘大秦宫’,高祖也未曾用过‘大汉宫’啊!一听就土,不好不好!再想一个!”
典韦粗放的嗓子响起来了,他说:“主公,以俺恶来之见,既然咱这宫殿在姑臧城,不如就叫‘姑臧宫’!俺看过书,人家始皇帝的宫殿也是用京城的名字,叫‘咸阳宫’,咱的叫‘姑臧宫’,不也和始皇帝没两样嘛”
刘范还没反对,黄琬就说:“不可,姑臧这名字,我觉得用来命名咱们大凉的京城,都不好听。这姑臧城原来是匈奴人修建起的,本叫‘盖臧’,后来先汉夺得了河西走廊,就依据匈奴的习惯,设置姑臧县。所以这‘姑臧’二字,是匈奴旧名,根上就不对。哪有汉人城池,却用匈奴之名的道理我建议,把这姑臧城给改了名字,另外宫殿名也决不可称为‘姑臧宫’。若是真取了此名,天下人还不知如何笑话我等呢。”
典韦气呼呼地说:“这姑臧二字,都用了多少年了!既然黄尚书认为俺的主意不好,那你就说说你的主意!”
黄琬得意地看了眼典韦,说:“主公,不如就叫‘万年宫’,取主公万年,大凉万年之意,岂不更好”
刘范听了,说:“这寓意虽好,但怎么听着还是有些别扭啊。”
蔡邕也摸摸白胡子站出来,笑道:“呵呵,黄尚书的建议,确实寓意美好。但人家后汉,早就有相似的宫殿名了,‘长乐’、‘未央’,其意味、境界,早就比黄尚书的‘万年’好得太多了。
再次一点的,后汉的宫殿里也有‘千秋万岁殿’,也比‘万年’好听多了。若是取了这名字,天下人多半会嫌弃咱们大凉没文化啊。要老夫看,这给宫殿取名字这种需要文
文化的事,还是我们礼部来办,最合适不过。”
黄琬知道蔡邕是举世闻名的大儒,便不忿地退回去了。
刘范这才想起来,对啊,他老丈人蔡邕,那可是和卢植、陈蕃齐名的大儒,又是凉国的礼部尚书,这事还是他来定最合适。
刘范道:“岳父有何高见”
蔡邕老神在在地说:“贤婿啊,乐者,和也。长乐之意,就是国君以亲和力善待臣民,国得以永续;未央者,出自:‘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这一听,满满的都是文化啊。所以,咱们大凉的宫殿要取名,不可不用典。”
众人听了,不禁为蔡邕的学识和见地所撼动。
刘范也是深以为然,说:“那岳父要用哪个典”
蔡邕想了想,道:“论典雅高尚,非莫属。以老夫之见,不如就叫‘景福宫’吧!曰:‘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刘范不满意,这“景福宫”是后来朝鲜用过的。平心而论,朝鲜人还真是挺有文化的,这“景福”二字很有水平。若是李氏朝鲜没用过这两个字,刘范心想自己也多半同意了。但毕竟景福宫是一个小国,一个藩属国的宫殿名,刘范还是有些不喜欢。
蔡邕很准确地看见刘范好像还在犹豫,就说:“贤婿不喜欢那也可以改,不如叫‘昭明宫’,曰:‘君子万年,介尔昭明。昭明,也是极好的寓意。
第七百三十九章 宫名之议
田丰摸摸胡须,说:“不如就叫‘大凉宫’!够气派,够醒目,天下人一定深深铭记!”
刘范不怎么喜欢,说:“未可。哪有直接套用国名来命名宫名的人家始皇帝也未曾用过‘大秦宫’,高祖也未曾用过‘大汉宫’啊!一听就土,不好不好!再想一个!”
典韦粗放的嗓子响起来了,他说:“主公,以俺恶来之见,既然咱这宫殿在姑臧城,不如就叫‘姑臧宫’!俺看过书,人家始皇帝的宫殿也是用京城的名字,叫‘咸阳宫’,咱的叫‘姑臧宫’,不也和始皇帝没两样嘛”
刘范还没反对,黄琬就说:“不可,姑臧这名字,我觉得用来命名咱们大凉的京城,都不好听。这姑臧城原来是匈奴人修建起的,本叫‘盖臧’,后来先汉夺得了河西走廊,就依据匈奴的习惯,设置姑臧县。所以这‘姑臧’二字,是匈奴旧名,根上就不对。哪有汉人城池,却用匈奴之名的道理我建议,把这姑臧城给改了名字,另外宫殿名也决不可称为‘姑臧宫’。若是真取了此名,天下人还不知如何笑话我等呢。”
典韦气呼呼地说:“这姑臧二字,都用了多少年了!既然黄尚书认为俺的主意不好,那你就说说你的主意!”
黄琬得意地看了眼典韦,说:“主公,不如就叫‘万年宫’,取主公万年,大凉万年之意,岂不更好”
刘范听了,说:“这寓意虽好,但怎么听着还是有些别扭啊。”
蔡邕也摸摸白胡子站出来,笑道:“呵呵,黄尚书的建议,确实寓意美好。但人家后汉,早就有相似的宫殿名了,‘长乐’、‘未央’,其意味、境界,早就比黄尚书的‘万年’好得太多了。
再次一点的,后汉的宫殿里也有‘千秋万岁殿’,也比‘万年’好听多了。若是取了这名字,天下人多半会嫌弃咱们大凉没文化啊。要老夫看,这给宫殿取名字这种需要文
文化的事,还是我们礼部来办,最合适不过。”
黄琬知道蔡邕是举世闻名的大儒,便不忿地退回去了。
刘范这才想起来,对啊,他老丈人蔡邕,那可是和卢植、陈蕃齐名的大儒,又是凉国的礼部尚书,这事还是他来定最合适。
刘范道:“岳父有何高见”
蔡邕老神在在地说:“贤婿啊,乐者,和也。长乐之意,就是国君以亲和力善待臣民,国得以永续;未央者,出自:‘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这一听,满满的都是文化啊。所以,咱们大凉的宫殿要取名,不可不用典。”
众人听了,不禁为蔡邕的学识和见地所撼动。
刘范也是深以为然,说:“那岳父要用哪个典”
蔡邕想了想,道:“论典雅高尚,非莫属。以老夫之见,不如就叫‘景福宫’吧!曰:‘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刘范不满意,这“景福宫”是后来朝鲜用过的。平心而论,朝鲜人还真是挺有文化的,这“景福”二字很有水平。若是李氏朝鲜没用过这两个字,刘范心想自己也多半同意了。但毕竟景福宫是一个小国,一个藩属国的宫殿名,刘范还是有些不喜欢。
蔡邕很准确地看见刘范好像还在犹豫,就说:“贤婿不喜欢那也可以改,不如叫‘昭明宫’,曰:‘君子万年,介尔昭明。昭明,也是极好的寓意。
第七百四十章 宫名大明
蔡邕生气地说:“哼,卢老头,老夫看的书多了去了,哪能只是一时之间就想得到你再给老夫一点时间想想,老夫铁定能想起来!”
卢植十分自信,抱起双手,说:“好啊,那老夫就给你蔡老头多点时间,你可得好好想想。”
蔡邕赶紧凝下心神,仔细地回想,是在哪本书里看到过“大明”二字。但蔡邕心太急了,又太过在意自己的名声,要是不能回想起“大明”出自何典故,那他这当世大儒的金字招牌可就砸了。故而,蔡邕是越想越紧张,也就越想越想不到了。
卢植、刘范以及众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额头开始冒汗的蔡邕,顽皮的马超还故意激他,说:“哇,蔡师,都过了这么久,你还没想到啊!”
赵云也笑道:“蔡尚书,大明二字出自何典故啊”
蔡邕瞪了两人一眼,说:“再敢调戏老夫,小心老夫在《后汉史》里把你二人写在列女传里!”
列女传,也就是专门给女性写的传。这时候还没有所谓“烈女传”。
马超和赵云立马惶恐起来,连忙说:“我二人是开玩笑的,蔡师您大人有大量啊!”
蔡邕轻蔑地一哼。
卢植笑道:“蔡老头,想到没有啊”
蔡邕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个,这个,老夫近来在修史嘛……”
卢植笑道:“也就是说,心思都放在修史上,所以没想起来了”
蔡邕挠挠头,说:“嘿嘿,是这样。”
卢植笑道:“好,那么老夫来告诉你蔡老头,大明二字,出自《诗经大雅》的‘大明’篇。”
蔡邕恍然大悟,说:“哦,对对!就是大明篇!老夫差点就想到了!”
卢植笑道:“得了吧!你连一个篇名都记不住,也敢号称天下第一大儒老夫才是!”
蔡邕道:“老夫才是!”
卢植也不甘示弱:“老夫才是!”
然后两个老头就在政事堂里你一嘴我一嘴,互不相让。
刘范等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当世两个大儒互怼,图个新鲜。
但看够了,刘范也得赶紧阻止,要不然两个大儒吵架一事,传扬出去,那可就笑话大了。
刘范高声道:“谁告诉孤,这大明篇是何诗篇,有何含义,谁就是当世第一大儒!”
一听这个,蔡邕眼疾手快,立马伸出手捂住卢植的嘴,嘴皮子飞快地说:“这大明篇,先写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写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写到武王在姜太公辅佐下一举灭殷的史实,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既有情势的烘托,也有景象的渲染,有详有略,前后呼应,是诗经中绝妙的好……”
蔡邕还没说完,卢植尽力挣扎,也用手捂住蔡邕的嘴,对刘范飞快地说:“《毛诗序》释意为:“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闪舞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大明宫如同未央宫之名也出自《诗经》一样,都是以周王的勤政贤明作为榜样的一种自我的鞭策。徒儿你既然有英雄之志,若用‘大明’为名,天下人必定会知晓徒儿你心怀天下啊!”
卢植刚说完,蔡邕又反手捂住了卢植的嘴,高喊道:“见日之光,天下大明!贤婿你若是用‘大明’二字,这就昭示着将来你会如日光一般,大明天下!”
刘范一方面是为两位大儒的学识所震撼,没想到这简单不过的“大明”二字,还凝结着如此之多的历史和美
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实边
而民屯户,因为主要劳动力,也就是男丁,比较少。而且因为凉国人大多是从东州迁徙来的流民,流民的家庭因为黄巾之『乱』和饥荒,大多残破不堪,很多家庭,只有女人当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