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董卓以前也是一名朝廷的兵将,历任校尉、郎将、五官郎将、河东太守、北郎将,曾经在杨彪之下。杨彪也对董卓有所了解。其实不用过多的接触董卓,旁人只需要见过董卓,会瞬间知道董卓不是好人。因为董卓的相貌已经出卖了他的内心,正所谓相由心生。杨彪自从见过他,打心眼里觉得董卓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这次来潼关,刘范才帮他证实了这一点。
大汉治下,不过十三个州。如今杨彪发现并州和益州已经不姓刘了。如果加已知的凉州,朝廷不过统治着十个州而已。三个州不听朝廷号令,这还是明面的;到底还有多少个州郡对朝廷阳奉阴违,还不得而知。杨彪越想越觉得可怕。
良久,杨彪才说道:“老夫想知道,阁下愿意遵守盟约”
刘范不知道杨彪问这话什么意思,所以谨慎地点了点头,说道:“在下当然会遵守盟约,前提是朝廷也不可违背盟约精神。”
杨彪说道:“那好!那按照盟约,现在阁下的身份和以前一样,还是陛下的凉州牧、前将军、冠军侯,是也不是”
刘范还是一头的雾水,小心地说道:“当然是。”
杨彪说道:“既然是陛下的臣子,那会不会听从朝廷号令如果朝廷需要阁下,阁下会不会爽快答应”
刘范始终不得杨彪真意,所以只好小心翼翼地说道:“替朝廷办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西凉只能在帮朝廷办事时获利,不能于其折损。大人到底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杨彪考虑推敲了很久,这才无艰难地说道:“退一步说,如果有一天,朝廷要对董卓或者贾龙主动下手,阁下会不会袖手旁观再退一步说,如果有一天,董卓或者贾龙以下犯,阁下会不会伸出援手”
&n
第三百一十五章 刘虞之子
刘范说道:“对付贾龙,朝廷其实还有很多措施可用。 在下听说,贾龙育有三子,都留在成都。朝廷可以暗命令太学扩招学子,名单趁机写贾龙儿子的名字。做戏要做全套,为了不引起贾龙的注意,太学应该招收其他的世家子弟,并把他三个儿子分开招收。然后朝廷再对贾龙主动示好,让贾龙以为朝廷对他并无恶意,让他放心地把三个儿子送到洛阳太学里来。一旦他的儿子进了洛阳城,朝廷软禁他们。这样,年老力衰又没有其他继承人的贾龙,还不是朝廷说什么是什么”
杨彪说道:“刘凉州真是无双国士,如此狠毒又有效的计策都能想出来,不愧是一州之主啊!料想那贾龙远不如阁下,必定会乖乖地把子嗣全都送到洛阳来!”
刘范说道:“大人过奖了。虽然这计策是好,但是还是依靠朝廷将这些事落实好,这才是真的好。”
杨彪说道:“阁下想要朝廷替阁下压制住董卓和贾龙,也必须让朝廷具备那个能力才行。如果朝廷实力太弱,反而是便宜了阁下的敌人,董卓和贾龙。所以,希望阁下尽早把合约提到的两万匹战马交给朝廷。除了这两万匹战马,朝廷或许会依据时势,购买西凉的马匹。希望西凉不要吝啬于战马,更不要用劣马来搪塞朝廷。”
刘范说道:“当然。一个月内,朝廷的士兵能跨西凉的战马。但是不知,跨战马的,是北军士兵,还是南军士兵亦或是西园军士兵”北军和西园军握在刘宏手里,南军则是何进的禁脔。
听了这句调侃,杨彪只好说道:“无论是北军,还是南军,亦或是西园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是他们都是朝廷的王师!阁下以为如何”
刘范说道:“但愿如此吧!”从宴会开始到现在,刘范和杨彪已经谈话谈了半天了。如今,都已经入夜了。故而刘范说道:“时候不早了,大人还是早点休息吧!”
杨彪也不想再多说,说道:“那老夫且在潼关休息一晚,明日再赶回洛阳。”
刘范便带着部下们走了。临走时,刘范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对杨彪说道:“希望大人不要忘记今日吾等之言!”
杨彪说道:“老夫时刻铭记在心!阁下放心吧!”说完,刘范点了一下头,便走了。
刘范便去看望刘焉等人。一进屋,只见刘焉、刘虞、黄琬、卢植、蔡邕五个人正在等待刘范。刘诞站在一旁,另有一个年纪差不多和刘诞一样的青年,恭恭敬敬地站在刘虞的身后。
刘范进来,先是给长辈们行礼。礼毕之后,刘虞说道:“子楷来,这是老夫的儿子,也是你的堂弟。还不快来给堂兄见礼”
那个年轻人立即从刘虞身后走出来,对刘范一作揖,说道:“弟刘和刘子礼,见过兄长!”
刘范这才回想起来,原来历史刘虞还有个儿子,名叫刘和。但刘和没怎么有什么大作为,而且刚刚登历史舞台,很快被人整死了。所以刘范没怎么记得他。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董卓被酸枣联军
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汇聚
这时,刘焉说话了,说道:“子楷,为父有话问你!”刘范一看刘焉,只见刘焉一脸的严肃,看样子很生气,故而心里咯噔了一下。 刘范猜想,刘焉是不是因为牢狱之苦而震怒,毕竟身为汉室宗亲和朝廷的高官,从小又是养尊处优,刘焉肯定受不得这般苦楚。
刘范说道:“父亲怎么了”
刘焉说道:“方才为父看见,囚车之只有乌孙人浑都靡,并没有张让贼子。为父又仔细问过了休,你居然只逼迫朝廷把浑都靡给交了出来,让那阉竖交了一笔钱给朝廷,然后放过他了你说,是也不是”
刘范这才醒悟过来,原来刘焉气愤的是刘范没张让,那个刘焉最痛恨的人给他弄来。刘焉觉得,这次风波都是浑都靡和张让两人张罗起来的,白白让他这个汉室宗亲、光禄勋锒铛入狱,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江夏刘家的脸。虽然朝廷不会公开洛阳之盟,但重臣们早对此事一清二楚。
张让带来的危害还远远不止这些。洛阳之变还彻底暴露出刘范的野心。原本朝廷除了张让和曹操以外,没人不相信刘范对朝廷的忠心。利用朝廷的信任,刘范在争霸天下之大业的穷途绝路,一连跨过了许多穷山恶水。现在也没有那层“大大的忠臣”的外皮了,刘范还戴了一顶乱臣贼子的帽子。这顶帽子,还不是张让给刘范扣下来的。
刘范说道:“是。儿是没把他弄来。”
刘焉气道:“你怎么能不把那贼子给弄来呢这次风波的始作俑者是他,还有那个乌孙丞相!下狱以来的这十几天,吾等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难不杀他们,难解为父心头之恨!”听了这话,刘范真是不禁感慨,刘焉真不愧是在历史屠杀益州世家,参与密谋除掉董卓的狠角色。
刘范没得办法,这得慢慢地给刘范解释,说道:“父亲,你听儿解释啊!非是儿不想把那贼子给弄来,而是实在弄不来啊。如果想要朝廷出卖张让,肯定要过昏君刘宏的这一关。万一咱要是把他给逼急了,说不定朝廷会撕票。儿哪敢用各位长辈的性命,去和那个昏君下赌注啊”
听了这话,刘焉的气稍微消了一些。刘焉又想了想,说道:“既然逼迫朝廷把他给交出来,何不如,派遣锦衣卫暗杀!以解为父心头之恨,也好为天下万民除了这个祸害!”
刘范再解释说道:“父亲,不能这么做。经过这次变故,那张让只怕是已经加强了自身安保力度,再想下手可没那么容易了。更何况,儿如今已经和朝廷订立了盟约,事关重大,容不得盟约被破坏。要是刺杀张让的行动不能一击而的话,他再向皇帝吹风,盟约会被撕毁。这样更加得不偿失啊!”
刘虞听完,说道:“子楷说得对!君郎,你消消气吧!”
刘虞是刘焉的堂兄,所以刘焉这才消了些气。
刘范说道:“再说了,张让的作用可不仅仅是一个宠臣。万一张让被我们弄死了,那会发生什么其他的常侍兔死狐悲,肯定要撺掇昏君处处针对我们。而且,没了张让,一个赵忠和一个蹇硕,何进在朝再也没有敌手了。张让死后,何进下一步动作是要密谋发动政变,让昏君下台,扶持大皇子刘辩台。这样一来,我们期待已久的好时机可被生生地毁了。
原来我们是希望戚宦之争持续进行,朝廷深陷内斗漩涡之,抽不出手来对付我们。我们能获得一丝喘息之机,来发展自身的实力。万一张让死了,胜利的天秤完全倒向了何进,等何进成为了第二个窦宪,他第一个是要对我们下手。所以,我们还是得让张让继续存在。”
此时的刘焉还是气呼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
接到刘焉等人以后,刘范在潼关斩了浑都靡极其随行的乌孙人。 斩杀了浑都靡,刘范带着刘焉等人,田丰和典韦以及赵云回凉州去了。因为杀了浑都靡,接下来必然要对乌孙国下手,西凉没他不行。加维持通商和承接流民,刘范还有一堆事要做。至于朝廷,刘范认为,至少朝廷还想玩祸水东引的把戏,不为利用流民祸害刘范,也是为了清除自身的致命威胁。所以朝廷没有理由会违反盟约。刘范故而能全身而退。
富饶的关还是回到了朝廷手里。为了威慑刘范,朝廷把堂堂的车骑将军皇甫嵩外派到长安城。皇甫嵩自己也是凉州安定郡人士,也算半个关人。而且他曾多次在凉州抗击羌人,对骑兵作战最为熟知。让他来对付羌人更强大的刘范,最合适不过。世家之间,往往互相联姻,彼此之间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刘范清洗凉州的豪强,也踩到了皇甫嵩这个曾经的凉州世家的红线。所以汉灵帝刘宏对于皇甫嵩最为放心。如果任用其他人,刘宏也不放心。
其实这也是何进的阴谋。皇甫嵩是车骑将军,无论是在朝还是在军,都有远胜于何进的威望。而且,皇甫嵩资历也是最高,侍奉汉灵帝的时间他长得多。甚至汉灵帝还没有登基时,皇甫嵩都以军功建立起超高的威望了。按理说,而何进要不是因为十常侍帮他送何美人登皇后宝座,何进也不能从一个屠户变成大将军。
汉灵帝刘宏自然最倚重皇甫嵩了。所以按理说,无论是人脉,还是资历,还是能力,皇甫嵩才是最应该当大将军的人。皇甫嵩之后,也是另一名老将朱儁。不管怎么说,何进也排不号。
所以何进坚决不能把皇甫嵩留在朝廷。在皇甫嵩出任郎将,镇压黄巾起义之后,何进暗封赏皇甫嵩为冀州刺史,想把他外放到冀州去。冀州也是个富庶之地,也不算亏了他皇甫嵩。结果,十常侍察言观色,知道刘宏重视皇甫嵩。顺势而为,撺掇刘宏加封他为车骑将军。十常侍也不敢太过违逆何进,所以没有驳斥何进关于把皇甫嵩为冀州刺史的建议,所以这十个太监巧妙地撺掇刘宏,让刘宏加封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遥领冀州刺史。这样,皇甫嵩还是能留在朝廷里,万一刘宏有所差用,也能用着顺手;何进也因此没有过多地抵触。
但何进还是从这次事件看得出来,刘宏这是想利用皇甫嵩制衡他这个大将军。车骑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和三公的显官,权力十分大。幸亏皇甫嵩是世家出身的士人,厌恶十常侍,想利用何进除掉十常侍,所以没怎么和何进冲突。何进也加强了对军权的掌握,皇甫嵩无机可乘。
次没把皇甫嵩这个威胁给送走,何进又在洛阳之变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朝廷的对手刘范,和皇甫嵩一样,身经百战,百战百胜,曾经都是朝廷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大战,哪里有他们
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杀人
皇甫嵩为了拦住刘范东侵的步伐,在部署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皇甫嵩把八千步兵部署在抵御刘范东进的第一线,也是陈仓城;然后把主力两万人,包括那一万骑兵,都留在了关的心脏,长安城。其余的老弱病残的,分布在其他重要的城池,如扶风城、华阴城和蓝田城。当然,皇甫嵩也没忘了在潼关和武关留下重兵。只要潼关和武关之失守一个,洛阳会受到威胁。
潼关还好,即使被攻破了,也还有渑池和新安,更有拱卫着洛阳城的函谷关,安全拥有多重保障。但武关不如潼关坚固,万一被攻破了,荆州的膏腴之地南阳郡是河南平原,无险可守,完全暴露在了刘范的刀锋之下。南阳郡的北面,又是洛阳城所在的河南尹。
对于朝廷的军力部署,刘范也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皇甫嵩的率军到来,倒是让很多在大清洗残存的凉州豪强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他们串联起来,想投靠皇甫嵩。但还没等他们走出府邸,一帮衣着光鲜的人把他们带走了。从此再无世人见过他们。
杨彪回到了朝廷,第一时间请刘宏召开朝会。刘宏被刘范吓成了惊弓之鸟,所以不敢像以前一样经常不朝,很快召集群臣。杨彪把刘范在潼关告诉他的,全都在朝会抖落了出来。顿时,朝廷君臣又乱作一团。
原本以为,和刘范订立了盟约,是换来了和平,君臣们都因此松了一口气。谁会知道,刘范还只是平静海面的冰山一角。隐藏在海面之下,还有更高的冰山。越来越多的乱臣贼子,董卓、贾龙和刘范,在形势已经形成了对朝廷的北、南、西三面包围。加东面还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军,朝廷真的是四面楚歌,穷途绝路了。
董卓在朝也是有保护人的,这人不是别人,是何进何国舅。何进深感自己在洛阳城里军权不如汉灵帝刘宏,所以万一哪天刘宏要对他下手,恐怕失败的会是他。所以,何进也要在地方培植起自己的势力。这个势力最好的人选是董卓。董卓善于伪装,他的治地又是在并州晋阳,距离洛阳城很近。万一发生了什么变故,董卓能够在十五天之内赶到洛阳城。所以,算是董卓强行留在并州,这等不亚于拥兵自重的行径,在何进看来都是极好的。
故而何进表示,或许刘范之所以这么好心,替朝廷揭穿了董卓和贾龙,要么是想诬陷董卓和贾龙,让朝廷陷入内斗僵局,要么是想让朝廷调转枪头,对准董卓和贾龙,以分散朝廷的注意力,求得一丝喘息之机。总之,刘范是个阴谋家,绝对不能相信。但杨彪坚持让朝廷听听刘范的警告,至少也要测试一下董卓和贾龙的忠心。
第一个要测验的,是并州牧董卓。要想测试董卓很简单。杨彪献策,朝廷的探子回报,说董卓身边有一能臣名为李儒,说此人为董卓出谋划策,是董卓的第一心腹人。杨彪让朝廷草拟了一封诏令,撰升李儒为朝廷的郎令。郎令是陪在皇帝的近侍,一般皇帝都把紧要政务交由郎令讨论决定,可谓是前途无量的官职。只要李儒敢离开并州,足以证明董卓并没有在并州密谋叛乱。
 
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过一劫
刘范留下对付董卓的,一共有三策。(#……)前面两策已经让杨彪顺利的施行,只有这最后的刺史策还没有完成。所谓刺史策,是朝廷任命一个并州刺史进入并州任,和并州牧董卓争权夺利,拉拢人心,牵制董卓,削弱其力量,甚至是在朝廷决心对董卓动手时,里应外合。
现在其实正是实施刺史策的最好时机,因为董卓势力衰弱到了极点。由于近几年被刘范利用暗购买粮食,和拉拢并州的百姓进凉州两大阳谋,董卓治下的并州人口流失严重,原本很落后的农业生产更是雪加霜。别说继续扩军,董卓连喂饱麾下的士兵都做不到。并州军士兵一看董卓喂不饱他们,连连逃跑。董卓也拦不住。为此,在刘范的阳谋奏效以后,董卓只好忍痛割爱,壮士断腕,大大削减了军队的人数,只留有精锐八万人。又惨遭朝廷严禁匈奴人与并州开通互市,战马贸易停止了。所以,董卓的骑兵只有五万人。其余的老弱病残,董卓发了慈悲,将之放回家去,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说白了,是种田。如此,董卓的势力方才有所起色。
此时的董卓,虽然恨透了三番两次要整死他的刘范,但也无能为力。军队还不够十万大军,更严重的是军粮时时短缺。并州虽然地域辽阔,但主体位于黄土高原。土地贫瘠,降水稀少,根本不是一个适合起家的地方。幸亏刘范没选并州,要不然现在吃亏的不是董卓而是他了。至于饷钱,董卓倒是从来没有克扣过并州军的。
并州在这时境内有多条商道,商人多经过并州。但并州又有黑山军作乱。所以董卓只要让并州军假扮成黑山军,伺机抢夺来往商人的物资。董卓何等聪明的人,知道竭泽而渔不可行。所以每次得手了,尽量不要让假扮成黑山军的并州军伤害到那些被抢掠的商人。这样,那些商人虽然被抢掠,但没有丧失性命。而并州又如此重要。很有可能那些商人会好了伤疤忘了疼,第二次经过并州。利用如此不光彩的计谋,董卓从来没有缺过钱。
但光有饷钱也不行,并州军八万张嘴总是要吃饭的。如果整天呆着训练,哪也不去,董卓的后勤还能凑合。但要是发生紧急军情,并州军出动,撑不过半个月。所以,董卓只能让并州军老老实实呆着,养着他们。董卓也不敢去招惹黑山军,更害怕黑山军知道他的虚实,下山来抢掠百姓。黑山军不来找他的麻烦,他烧高香了。
至于朝廷,让刘范弄得疲弱不堪的董卓,更是不敢招惹。朝廷虽然相对于西凉来说是挺穷,但起并州来说还算富的。朝廷毕竟是朝廷,治下的百姓除了流民之外,还有能交税的百姓三千五百多万。一个人每年哪怕只交十钱,朝廷的财政收入也能有三亿五千万钱。
而且朝廷直接掌握的官军,在洛阳有南北两军十万人,以及未曾成军的西园新军三万人。各地的驻军和郡兵加起来,也不会小于这个数字的四倍。如果再算那些忠于朝廷的世家,朝廷的军事动员能力强过抓壮丁的董卓百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