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冠绝新汉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战袍染血

    若是以前,陈物根本不会动这种心思,只会自怨自艾,但陈止的一手字将他彻底震撼,不由生出其他念想,也想凭着主子提升地位,傲视群仆。

    想着想着,正好陈止放下书,闭目修歇,陈物就忍不住说道:少爷,要不您出去走动一下,拜访些宿老名士吧,听说这样能有好处,您的字定会被他们欣赏的。




第三十七章 知我寻法皆传书,使我不得安心读
    陈止睁开眼睛,看向这个小书童。

    对于这个书童的心思,他洞若观火,在对方这个阶层,想要往上面爬,不是单靠自己的努力就行,还要考虑历史的局限性,具体来说,就是要靠他陈止地位的提升。

    小物啊,想了想,陈止觉得还是稍微安抚一下,毕竟是自己的书童,也算是以后某种门面,想要四面联络,前提是要打好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然人家出个题目,想要了解你的学问深浅,一次两次还能应对,次数多了,底子被掏空了,那出的就是恶名了,所以啊,等我将法家之学了解的差不多了,再去联络也不迟,况且这世上要宣扬名声,未必要亲自出面,嗯?

    说着说着,陈止神色微变,他注意到心中的百家签筒,突然增加了不少名望金液,将第一个五星刻度格填充不少,近乎满了。

    这是

    陈止只是一想,就明白过来。

    要填充一个格子,需要街巷闻名,算算时间,大概是我写的几封书信散发出去,影响力开始展开了,但突然增加这么多,或许是被几个地位不低的人发现了,这种人牵扯甚广,交友广泛,一言一行被人揣摩,无形中就等于街巷闻名了,看这个趋势,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这一个格子就能满了。

    这边,陈止分析了局势,另一边,小书童陈物则对陈止的一席话似懂非懂,心中很是疑惑:少爷这话什么意思?宣扬名声,也可以不出面?那怎么宣扬,陈化说的很有道理,出面此能让别人知道你,不出面怎么扬名?

    他还在想着,却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然后书阁的门吱呀一下打开,一个门房模样的汉子走进来,也不等陈止询问,就冲拱手道:止少爷,三老许公家的家丁来了府上,说是有事要求见少爷,大老爷已经知道了,让你出面接待一下。

    三老家的家丁带着三老的命令过来,陈府自然要郑重对待。

    哦?人在哪里?陈止微微皱眉,正要起身,却听那门房又道:止少爷您不用过去,三老家丁知道您在书阁为学,所以直接过来了,他还带了几本书过来,说是要借给您看的。

    带书过来,借给我的?陈止一听,念头一转,隐隐猜到了什么,那好,就请他过来吧。

    人就在门外。门房说着退了出去,很快就领着一名青衣家丁走了进来,这家丁抱着一个小筐子,到了陈止跟前,恭恭敬敬的行了礼。

    看得边上的门房一阵不解:这家丁怎么对止少爷这么恭敬,刚才见大老爷的时候,都不见这么郑重,怪了!就算至少也最近有所改观,也不至于让三老家丁低头吧?难道传闻是真的,至少也和三老有交情?

    另一边,那家丁则已经说清了来意。

    送来法家之书,让我观看?陈止闻言略显怪异。

    这许志怎么说也算公职人员,陈止先前靠着以道观物丸,知道这位三老在不久后的筛选里也要扮演着考官的角色,一个考官,送参考资料给考生,怎么看都不对劲。

    要知道,这个时代每人所学有限,出题都要从熟悉的内容里挑选,考官把自己平时看的书都送来了,保守估计,某个考题就在这书的字句之中。

    我家老爷本就与公子亲近,也时常关心公子的学业,那家丁见了陈止后,把姿态摆得很低,看得门房和书童陈物越发疑惑,今日老爷和诸位老先生们交谈,更主动称赞公子,对了,我家老爷前些天还提过,说是公子答应他过去拜访,却一直未见其人。

    陈止已然找到了些许端倪,嘴里就道:这是我的疏忽,最近诸事繁多,一直未得空闲,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不着急,不着急许家家丁赶紧说道,我家老爷也知道公子最近的麻烦,说不用急于一时,只要记得就好,又说筛选在即,不过几天的功夫,公子切莫分心他物,还是好生温习得好,这几本书,正是为此送来,希望能助公子一臂之力。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里的筐子打开,露出几本破旧的书册。

    陈止凝神一看,发现几本书册的页脚微微卷曲,虽做过保养,但显然因为翻过太多次,难以抚平。

    粗略的看了一眼,他就见到了《韩非子《商君书的几篇,大部分都是陈家没有收录的,对现在的陈止来说,可谓是及时雨。

    真是及时雨,替我谢过许公。陈止笑着致谢,那家丁则笑呵呵的说会把公子的感谢带回去给自家老爷云云,又说了些奉承话,着重强调了三老与陈止的交情,以及引荐陈止的事实,跟着才告辞离开了。

    但是,最后那些话,却让陈物和门房一阵错愕。

    好家伙,按着这家丁的说法,那三老为了陈止当真不遗余力,又是送书,又是引荐,还在诸多大人物面前美言,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少爷,这怎么回事?书童陈物一脸懵了的样子。

    那门房也是缓缓踱步,一步三回头,显然也很好奇,他也听说这荒唐少爷最近有所改观,可总不至于一下子跨度这么大吧?

    兴许是我的名声开始传扬了吧,陈止伸出手指在桌上轻敲两下,有人借书给我是好事,能多看几本法家书,未来的筛选就更有把握了,我本来还在烦恼陈家藏书不够,这下好了,瞌睡来了送枕头。

    坐在家里真能扬名?陈物越发狐疑,他本来根本不信,但经历了此事,想法不禁动摇了。

    那门房听了之后却微微摇头,他可不认为是什么扬名的原因,觉得兴许和陈府看重大老爷对陈止改观有关系,却也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书阁又恢复了安静,陈止整理新得的几本法家书,陈物则在旁侍候,不时帮忙。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门外又响起敲门声,但这次门没有被一下子推开,而是门房的声音透过木门传了进来——

    止少爷,彭府家丁求见,人已经侯在这了。

    又有人来见我家少爷?陈物一愣,手上动作停了下来,一脸错愕,这次是彭家?这可是彭城大户!想到这,他又看陈止,后者却神色如常,仿佛早有预料。

    陈止将手里的书合上,对门外道:让人进来吧。

    声音落下,门房推开门,和一名身材高大的家仆一同走进来,这家仆手里还捧着一个包裹,从轮廓上就能看出是几本书叠在一起。

    见过陈止先生,之前不知先生在陈府读书,是以先往书林斋去,冲撞了先生家人,还望恕罪。仆从一见陈止,就躬身行礼,口中请罪,得了陈止谅解后,又道:我家太老爷与陈太公乃是世交,很是关心陈家后辈,听闻先生将要参加贵静筛选,是以特地借出几本书来,与先生阅。说着,打开包裹,双手奉上。

    彭太公有心了,晚辈对彭公也是敬仰久矣。陈止起身接过,不卑不亢,心里却明镜一样,什么关心陈家后辈,早干嘛了,陈家都青黄不接了,再说了,陈韵也参加筛选,有人给他送书么?

    但为人在世,表里不一是基本功,陈止与彭府家仆交谈两句,相谈甚欢,后者很快告辞。

    少爷,这这人又是因何而来?陈物等人走了,又问起来。

    陈止则是静静体悟百家签筒,心下了然,肯定了先前的猜测,顺势就道:兴许是哪家起宴,召集了彭城显贵,正好谈到了我,给我扬名了。

    又是扬名!难道真是扬名?

    书阁门边,那门房恋恋不舍的离开,脸上表情凝重,已然有些信了,他也是知道的,今日张家设宴。

    陈物则想到了陈化的那位主子陈韵,不就是去参加了什么晚宴么?

    可从来诗会晚宴,都是去的人扬名,哪有不去的出名的?而且现在时间还早,也不到开宴的时候啊!疑惑在陈物的心里越积越多,神色复杂。等他回过神来,陈止已然再整理心得的几本书了,陈物一眼扫过去,就看到有《司马法《慎子等几篇,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这几本法家书,牵扯的不止法家,还有汉律条文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在民间流传的不多,不是大家族也拿不出来,陈物不过就只听过其名,今日次啊真正看到实物。

    整理过后,陈止没有立即翻看,而是摇头道:今天看来是不能安心读书了。

    怎么了?这么多书,怎么还不得安心?书童陈物闻言疑惑,刚想要问个缘由,门外就又传来门房的声音——

    启禀止少爷,张府家仆求见,请您定夺,是否现在就见,人已经侯在外面了。这次,那门房再也不敢造次,声音恭敬无比。



第三十八章 悔不当初,竹筒复满
    门外的话语,直接让陈物的问话噎在嗓子里,待得一刻钟后,他看着那桌上新摆的几本法家书律令文,神色已经有些木然,只觉世上离奇之事莫过于此。

    张府设宴,结果晚宴还没见开始,包括张府仆从在内,一拨一拨的跑来陈府,给陈止送参考书,说给谁听,怕也不会信。

    谁知这还不是结束,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陈府书阁就没消停过,这家走了那家又来,刘家王家等等,彭城县稍微排得上名号的大家族,几乎都派人过来了,还都直接点名要见陈止,又是送书,又是拉关系。

    这阵势连陈迟都给惊动了

    这些人说是家丁,但都是奉了家中长者的命令,那些长者的年龄地位辈分摆在那,就算陈迟也不能怠慢,来的人一多,他当然无法稳坐后院,干脆到了书阁接待过来的家丁,同时又派了人过去打探消息。

    止少爷是走了什么运?这么多大人物知道了他的名字!

    不得了,这下子不得了了,看着吧,这位少爷要时来运转了。

    我这有小道消息,你等可知道?止少爷之所有出名,是因为他书法了得!

    真的假的?我从没见过这位少爷练字,也没见过他有什么书法作品在府中流传啊!

    是真的,你们大概不知道吧,不久前止少爷帮大老爷誊写了《华源阁论,当时我就在旁边侍候的,亲眼所见,那个字啊,怎一个好字了得

    随着陈迟的举动,整个陈府顿时热闹起来,仿佛一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众多家丁仆从丫鬟们为此热议,稍微知道些内情的人,都会被众星捧月一般的围起来,被人反复询问。

    不知道有多少家丁,经此一事后,意识到陈止在府中的地位将有变化,起了别样心思。

    如果止少爷真的崛起,那是次不错的机会啊,他家宅府可是极度缺人。

    若能跟上止少爷,少说也是个心腹啊,是不是得去和陈物说说话?

    得找个机会,和止少爷的人接触一下,陈辅最近经常在府里走动,或许就是个突破口,我以前和他关系不错,这两年止少爷那边光景不好,有些生疏了,得找个机会叙叙旧。

    世道变得可真快啊,前几天还有人说陈物抽了个下下签,谁想到转眼就成了上等签

    大户人家的下人竞争激烈,其中不乏失败者失意者,这种人在庞大的封建宗族体系中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但投靠一个有前途的主子,却是不二法门。

    正因如此,陈止刚有起色,就有众多家丁仆从打起主意,在这其中却有一个人悔恨异常!

    怎么会这样?突然之间,止少爷的情况就变了个样子,我我可是府中第一个看好他的,就因为一念之差,现在连个书童都不如了?

    有这样悔恨心思的,除了陈觉没有其他人了。

    陈觉也算眼光不凡,陈止宅院被烧,他跟着过去,看到陈止指挥若定,就有了靠近之心,后来听说《华源阁论一事,更是有心亲近,可惜一时不查,因书林斋规矩一事,起了反复,决定先观望一下,不急着下注。

    在陈觉看来,观望而已,不会有多大问题,有的是时间考虑,考察陈止这位少爷。

    没想到风云突变,那看似儿戏的书林斋规矩,丝毫也没影响到陈止,最终成了今日光景,自然让陈觉悔恨莫名,觉得丧失了最大的优势,悔不当初。

    一步慢,步步慢,但我比起其他人还有优势,必尽力补救!

    这样想着,这位陈家仆从将目光投向了书阁。

    此时此刻,不知道有多少陈府下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这里,就等着里面的动静,寻找献殷勤的机会。

    书阁中,却是另外一幅光景。

    既然诸位长者看重你,那你也不能让他们失望,要好好看书为学,不可坠了陈府名声。

    陈家家主陈迟正在谆谆嘱咐,对面的陈止则点头应是。

    说了两句之后,陈迟也不知道该怎么提点了,今天这事委实出乎他的意料,影响太大了,他这个家主也不好过问,不然一个不小心,就是牵扯几家的麻烦,对造成这一切的陈止,更是拿不定态度了。

    训斥,那肯定不行,别人家都送东西结交,你凭什么训斥?

    夸赞,也不行,因为陈迟正烦恼着书法这事一传开,陈止是受益了,他这个家主以后迎来送往的,麻烦可就多了,亲戚朋友上司下属逢年过节的过来,想要求两个字,你答不答应?你答应了,写的人却不是你,还要来向陈止寻求帮助。

    这么一来,陈止在陈家的地位如何?谁有求于谁?

    陈迟在很多事上缺乏魄力,但眼光还是有的,看得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看着陈止,心情复杂,不轻不重的说了两句后,点了他一句不能辜负诸老的心意,就先离开了。

    送了陈迟离开,陈止回返书阁,心里盘算着:陈迟是个明白人,只是遇事难决,但最终会做出正确选择的,我在陈家的日子大概是好过了,这几天就得让想找麻烦的人都跳出来,否则以后就没借口动手了,还有,这诸老示好,也得给他们个面子,写点东西送过去,礼尚往来。

    止少爷,您慢慢温习,小的就不打扰您了。边上,一脸献媚笑容的门房说着,小心翼翼的将门掩上,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和最初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陈物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这里已经来了张家彭家刘家等大家族的仆从家丁,都是奉了家中太公的命令,借书给陈止,哪怕陈物没见过这样的阵仗,也能看出其中结交交善的味道。

    连家主陈迟都不能等闲视之,何况一个门房,自是要将位置摆正。

    可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个大人物,会派人过来,指名道姓的找陈止,要和他交善?

    难道真像少爷说的那样,因为他的名声传出去了,闭门家中坐,名从天上来?这说不通啊,谁帮他传的名声?

    陈化的话还在耳边萦绕,这令陈物百思不得其解,想来想去,还是想不通,他倒也光棍,索性不想了。

    反正怎么看都是好事,少爷名声传出去,在族中地位日隆,我也跟着水涨船高,再好不过了,陈化陈数他们炫耀自己跟了好主子,但好戏还在后面呢,倒要看看他们知道今天的事后,会是个什么表情,哈!

    想到这,陈物的想法彻底变化,因分配给陈止而生出的不甘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雄心壮志,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与有荣焉之感。
1...1920212223...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