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公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语破春风
第七百零八章 漫漫长秋
自西归回来,再到二十五万兵马南下,中间间隔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影响了整个汉朝的局势,天下人都在惶惶不安盯着分别停留在并州白波谷,和幽州南边的易县的两支兵马,然而真正主事的那位北地都督,人已经到了太行上党郡。
山林之间已渐显枯黄。
南下的马队在拜会过上党郡太守于毒,驻留了几日,便是直接过了天井关,阳光微微倾斜,下午的某一刻,队伍停下休息,铺满落叶的树林之间,是沙沙的脚步声在走,典韦背负双戟在一颗树后面哗哗的放‘水’,李恪远远的跟在公孙止后面,旁边还有面容冷静,颔下一圈浓须的曹昂,巨汉放完水跟上来的时候,两人之间还在说话。
子脩看上去并不担心这二十几万人南下啊。公孙止伸手拿开挡在前方的树枝,声音低缓,随后看向慢一个脚步的曹昂,不担心你父亲那边?
曹昂摇摇头,将弹回来的树枝固定,继续跟着:都督这般做,昂都能看出来,我父亲他们未必看不出,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昂有一事不解,都督为什么执着一个王爵?
走到林子的边缘能看到蒙蒙一层水雾笼罩山外的景色,公孙止沉默了片刻,语气没有之前的低沉,反而笑了笑:子脩觉得我若不要王爵,还能要什么?要土地,我已有二州之地,还有浩瀚的草原,甚至西域,只要我想,唾手可得!
他伸手在曹昂肩上轻轻拍了拍,将他揽了过来,一起看着蒙蒙的山势,有时有鸟雀从里面穿行过去,只是兄弟们跟随我南征北战,从东面杀到西面,又杀回来,建功立业为的是什么?若是天下一统,我把军权还给朝廷,信不信,第二天我就身首异处?他们要坐的是这亲手打下来的江山的,而不是为汉室!
人性重私。
对,人性本就有私欲,何况这关系到他们光耀门楣,关系到数代之后能不能成为大族,能不能享受庙宇祭祀。公孙止看了一阵风景,转身回去,而且这天下也需要太平,可刘备孙权不会妥协,怎么办?那就只能打,可你父亲拦在中原,真要动手,多少也有十余年交情,动手之前多少要发檄文,学袁绍那样骂骂他但我没有,所以你父亲那边大抵也是看出来了,他麾下谋士们想必也分析出我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真正操起兵戈,就派了一个叫王朗的人过来,也不知想要做什么,但扯皮肯定是有的。
回到队伍中,曹昂翻身上马:那么,都督是想要让昂回许都,谈拢封王之事?
不。马背上,公孙止轻轻夹了下马腹,缓缓行进里,他说:你若回去,你父亲更不会同意封王给我了,你是嫡长子,而且文武兼顾,军中大小将领都颇为信服,如今更是精通战阵之道,比在许都府衙中长大的曹丕,更适合那个位置,如此一来,中原和北地就真的要打仗了。
曹昂皱起眉头:都督到底有何用意,还请明示。
其实本只是为王爵一事,只是没想到你父亲的态度显得暧昧。这事就让人犹豫不决了,一旦开打,三五年都难以分出胜负,到时火气打出来,两边基本没有收手的可能,何况朝廷在你父亲手里,我若进攻,就变成了反贼,大义上,我站不住脚,跟着我的兄弟们也都成反贼部将,还有最大的可能是将你父亲推到孙权刘备的阵营里,这些都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到时候这大汉才是真正的乱了。
秋风拂过林野,纷纷的黄叶飘落下来,就像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公孙止的话在偏斜的阳光里,显得格外刺耳,但内容却是实实在在的摆在他们面前,打!很有可能面临的将是三家诸侯,不打,大家继续割据,天下难以一统。
这一两年里,我都没想过要打仗,我打了很多年,从二十几岁,打到如今四十一了,也早就打够了,所以啊,能不动刀兵的时候,我也不想动刀兵,要是刘备孙权能放下警惕,大家一张桌子好好谈谈多好?我公孙止一向以理服人的。
何况还有好多事没有处理,西征回来,麾下将士的封赏还没下来,朝廷那边斟酌来斟酌去,总不是个办法,对吧?还有这些年北地一直供应部分西征军后勤,你看看李儒王烈几人,都饿的皮包骨了,让人看了心疼,我总要做些犒赏一下后方的官吏将士这一一数下来,也足有十多个事摆在面前要做。
叨叨絮絮,有些癫狂的语气之中,公孙止顿了顿,回过头冲曹昂笑了笑,目光却是冷冽到了极致: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冲子脩发个牢骚而已,古往今来,哪有什么真正的仁慈,我为汉人计,但从不为汉朝计,像我等诸侯将来一旦天下大定,交出兵权,就只有死路一条。改朝换代已经是必然的了,王爵只是第一步,然后
他说着话,走出了这片林野,远方的夕阳如血染红了天际,汉室就没有了。
队伍缓缓前行,曹昂沉默的跟着,一些事情长在曹家时,其实就已经明白了不少,年少时纯真,倒也没不会去想太多,可现在也是三十来岁的年纪,有了妻子和孩子之后,人一下就长大了,对于公孙止所说的内容,不管哪家诸侯最后大定天下,都不会有汉室,下面的文武,支持的世家都会不遗余力的在背后谋取最大的利益,若是交出军政权利,怕是刚刚平定的天下,立刻就会有造反,重新洗牌。
中原的曹家终于还是迈不过去的坎,只是眼下双方还有利益相连和些许情义牵扯,虽然时间一长,曹操故去,那中原战火必然掀起,这不是公孙止想看到的,也不是曹昂想看到的,不管最后谁输谁赢,百姓都最大受难者,两边家眷也难有幸存。
三天之后,两千人的马队下了太行山,已有快马带来了讯息,名叫王朗的使者已在野王城等候,太守王匡作陪,另外来的队伍中,还有一辆颇为奢华的马车,像是女子乘坐的。
女子?这情报让公孙止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向旁边的曹昂:你父亲,莫不是还准备送一个女子给我?
曹昂尴尬的笑了一下,对于自家父亲的脾性,他最了解不过,好人妇成性,这几年里,他也有和母亲悄悄通信,知道府里又纳几房妾室,就连当初的张绣寡婶也没有放过。
应该不会吧他轻说了一声。
htt:
第七百零九章 公孙家的长公主(上)
公节兄,这些年安居河内,治理百姓有方,必有诀窍,可否告知一二,或有意撰写心得广为传播?
御史过誉了。
巨野府衙,一胖一瘦两道身影走过院落,王匡如今也是满头花白,只是这些年身子愈发肥胖,圆滚滚的脸上难见皱纹,听完王朗的话语,笑眯眯说道:北有公孙都督坐镇,南有丞相居中,匡安居河内不敢他想,只得打理好政务,将这方百姓治理好,算是不枉此生了。
是啊,当今天下,北地都督英明神武,震慑四方蛮夷,朝中有曹丞相坐镇,方才使得天下安宁,朗相信像公节兄这般,不久会调入朝中,到丞相麾下做事。
哈哈哈
王匡背负双手迈着小步,笑声过去后,他神色严肃的摆了摆手:御史就不要说了,匡如今已到知天命之年,入朝中还能做什么?倒不如安心守好这河内,做人和做官一样,总要有始有终啊
就让匡在这里做完最后一任吧。他望着一片叶子从树枝脱落飘下,轻轻说道的同时,远处廊檐下有人过来禀报:主家,公孙都督已经入城。
负手惆怅的胖圆身形陡然一抖,掺白的胡须崩开,丰厚的双唇几乎拉到了两腮,连忙挥舞手大叫:哎哟这么快就到了,赶紧把正厅打扫干净,墙角案几统统扫一遍,歌舞酒水立刻备上,年龄二十往上就不要招了,裙子不要长,衣裳到肩刚刚好,后厨立即升火,城中有名厨人都要来,每人三菜一汤拿手活儿,侍卫换装不要带刀,站立门口见了都督要大声喊出来!
一口气不带停顿的说了许多,对面那管事听的一愣一愣,不停掐着指头记在心里,刚要离开,王匡又道:回来,都督下榻岂能没有暖被之人,挑两个!不要太高,不要太矮,不要太普通,如花似玉的就行,好了就这样,下去安排吧。
打发走老管事,王匡这才拍了拍高挺的肚子,转过脸来,已是庄重肃穆的表情,朝王朗做了一个请:御史,匡已安排好了宴席,请——
好好王朗微微张了张嘴,怔在那里片刻,方才迟疑的拱了拱手跟上去。
二人转去前院时,府邸上下已经忙碌起来,来来去去的家中仆人将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正厅木板擦的透亮,王朗安静的坐在席间看着厅中不断来去的侍女,这次过来,主公那边已经明确向他说清了意思,无论如何,都要把封王之事滞后,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被废的皇后伏寿。
杀又不能杀,谁知道公孙止有没有知道那女人给他生了一个女儿,若是杀了,那二十五兵马是铁板钉钉的杀过来,毕竟那位北地狼王是出了名的护短,思来想去,还是送还给对方,只是曾经贵为皇后,丢到北地后,想来公孙止的后院该是要起火了吧。
他望着门外,嘴角终于有了点笑容,转过头时,迎面,王匡着了一身喜庆的衣袍过来:御史,你看我这身打扮如何
说着,外面忙活的管事急匆匆的跑来,说了句:主家,都督来了。前院那边府门传来喧哗,一队腰挎双刀着甲胄的近卫先行过来,王匡和王朗连忙迎出去时,这些近卫直接上了台阶,分列左右将门扇和过道把持在他们警戒范围内,公孙止带着典韦李恪的身形方才从那边过来,只是身上并未卸甲,腰间的兵器随走动摇晃,便是哐哐的发出金属碰撞。
匡见过都督。王匡快步走下石阶,上前拱手,周围仆人侍卫也一一躬身拱手,甚至当中不乏胆小之人,身子都在微微发抖,饶是知道今日过来的是那位挥兵南下的北地都督,但真要见到了,又是不一样的,那股凌厉的杀气远远都能感受的到。
不用多礼,随我进去!
公孙止龙跃虎步的走过王匡,披风抚动,大步走上石阶朝里面走去,见到从席间起身的御史王朗,伸手让对方坐下,自上次北地一别,与王御史怕是有八年没有见了吧,既然都是熟人,别太拘谨,我这人野惯了,见不得文绉绉的一套。
言语声之中,将披风解下丢给李恪,直接在首位案几后坐了下来。
此时,王匡紧随进来,伸手吩咐管事:还愣着做什么,快去让赶紧庖人上菜肴,歌舞都跳起来。
一群莺莺燕燕的歌姬拖着长袖从两侧鱼贯而入,琴瑟编钟之声响起时,偏厅里面,一袭白衣裙摆的女子阖着双眸跪坐案桌后面,挽起的发髻上,普普通通的钗子随着外面的声乐微微摇晃,在她前面,一名少女垫着脚尖从门缝里朝那边厅中看去,不时有端着丰盛菜肴的侍女从门前施施然走过,便是吞了吞口水。
怜儿妇人睁开眼轻声唤她,不能没有规矩,平日怎么教导于你的。
少女转过来,看到妇人有些责怪的眼神,微微低头捏着衣角,小声道:是母后娘亲,那外面坐着的,就是我爹爹吗?
对面案几后面没有作声,算是默认了。
那少女偏了偏头,靠近过去,又在缝隙间看到高坐首位的男人,好看的眸子里多了一丝渴望,变得明亮,原来怜儿的爹爹是这个模样啊比娘画的还要威风。
她俏皮的眨了眨睫毛,耳朵也贴了上去。
正厅之中,热闹的几轮酒水过后,歌舞丝竹之声撤了下去,就听公孙止的声音响了起来:酒也喝过了,歌舞也赏了,差不多该说说正事,曹丞相有什么话想要说的?
自然是一桩喜事。王朗放下酒盏,拱手说了这么一句让公孙止怔住的话语,随后他抚去须上几滴酒露,朗在此先贺喜一番。
另一边席位的王匡左右看了看,连忙将头埋了下去。上首位,公孙止放下酒爵,眼睛眯了起来:御史所言喜事,从何而来?
丞相有一女,名叫曹妤,小名清河,丞相有意欲都督连亲王朗轻声笑着,从席位起身:都督当初在丞相府上,该是见过的,那时丞相之女尚且年幼,如今已是出落的如同莺燕。
公孙止皱起眉头,脑中回想,当初南下许都时,在曹府中确实见过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如今差不多也有二十左右了,御史这般说来,确实见过,不过那曹妤为何没许配人家?
这这是丞相家事,朗不便知晓。
htt: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第七百一十章 公孙家的长公主 (下)
大厅侍卫撤下,只有侍女安静的侍立在后面,王朗的话语声还在持续的响起。
丞相匡扶汉室,扫平逆臣,万姓得以休养,乃大英雄也,数年之中,南北联合,政令通达,世家倾心,更是带甲百万,良将齐整,便是家国安泰,今都督西征归来,虎威远慑诸蛮,四海之内无人不降,若两家结亲,文与武并合,岂不美哉?!
短促有节奏的话语落下,王朗从宽袖逃出一张布帛,双手呈了上去,偷偷打量闭目思索的公孙止,这是他第二次见这位被外族称为狼王的汉人,第一次过来时,陪同而来的许攸被他女人给杀了,丞相一句话也没说,如今第二次,他是打听过了那个女人有没有跟来,但就算如此,说话也没有上次那般争锋相对。
不过,王朗心里也清楚,眼前这位狼王真要杀人,这天下间谁说的话都不好使,如今更是兵威逼的所有诸侯都在避其锋芒,就连自家主公也不得不用连亲的方式来试探对方,是否有真要拿这天下的心思。
王御史这八年来,言辞还是这般犀利。
首位之上,公孙止睁开眼睛让人斟满酒水,随便看了看礼单上的条目,端起酒水敬过去:大老远过来,东西我就收下了,毕竟西征回来,总要赏赐将士们,可惜本都督穷啊,北地也穷,这些好东西不收下,难免拂了丞相薄面。
都督,那这桩亲事
亲事就免了,我岁数也不小了,就不要去糟蹋小姑娘了。公孙止放下酒盏,起身走下台阶,王朗刚再起来,就被他拉过手去,丞相好意,公孙止就心领了,你也不必费神多想,就带着我原话回去,丞相必不会为难。我现在啊,外面愁着天下,家里愁着给儿子找媳妇,我那岳丈是蔡邕,当时大儒,寻常世家我那妻子百般觉得不妥,要是我这个当爹的给自己找,儿子怎么想?对吧?
王朗点点头,此关头,确实有些不美,不过大公子今年多大?以都督之势力,那些豪门大户怕是排着长龙都等候府外了说到这里的时候,就听侧面偏厅门扇吱嘎一声,少女稚嫩的嗓音惊呼:哎
便是扑了出来,啪的一下大喇喇的趴在地上。
怜儿!随即一名妇人也紧跟冲出,将地上的少女抱在怀里,垂着头就要返回里面。等等。公孙止皱起眉头,偏头看向那边胖乎乎的王匡:王太守将家眷放在这里,有些不妥吧?
不是都督误会了,此母女非匡家眷,是王御史带来的。
王朗看了看那边母女,转过身朝公孙止拱手拜道:此母女确实是朗带来,但也非朗家人,而是临行前,丞相叫我带上,说都督见了之后,自然会知晓,其余事,朗不便多问,不过少女相貌,眼鼻之间与都督多有相似之处
你们抬起头来。
公孙止没有听完旁边喋喋不休的话语,而是举步朝那对母女走了过去,妇人搂着少女微微有些颤抖,凌厉的语气传来时,身影也走近,妇人这才慢慢抬起头,垂乱披下的青丝遮了半张脸,有些清瘦,少女仰着小脑袋眼睛一眨一眨的望向名为父亲的高大身影。
妇人看了一眼又垂下视线,声音很轻:民女伏寿见过都督。
多年不见,你清瘦了
我娘亲是饿瘦的还有许多当兵的守在外面,每天吃的很少,那个大胡子是坏人,不让怜儿和娘亲出去。
公孙止低下头,看着说话的少女,他蹲下来:你叫什么名字?
她叫刘怜伏寿声音清湛,但随后被公孙止看来的目光,盯的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我在问她,你不要多话。视线重新回到少女脸上,摩挲有些发干的头发,不要害怕,告诉我,你姓什么?
少女拉过妇人的手,似乎并不惧对面的那位狼王,脆生生叫了句不要凶我娘亲!向后靠在妇人的怀里,这才说道:我姓公孙,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娘说过几次,那时候娘亲还是皇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