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宇文士及三人心底升起一股寒气。
几乎可以想象,当关陇军队击溃东宫六率,长驱直入侵占整个太极宫,太子见到大势已去,不得不从玄武门撤往宫外,与他最为信任的房俊汇合,试图一路向西退往河西诸郡稳住阵脚,重整旗鼓……却不料玄武门已经被张士贵死死封锁,太子面对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死局,只能其饮恨当场……而这一切,却尽皆出自他那位敬爱的父皇所谋划。
令狐德棻摇摇头,有些难以置信:“如此推断,的确合乎情理,陛下也的确是那等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但诸位不要忘了,太子在怎么不堪,依旧是陛下的嫡长子,以往屡屡升起易储之心,每一次都顾虑易储之后太子难得善终而作罢。如今陛下驾崩,又岂能在临终之际留下这样一条毒计彻底斩断太子生还之希望?”
陛下对兄弟、对父亲的确狠辣,奉行的是“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当年东宫与齐王府杀得人头滚滚,即便是嗷嗷待哺的孩童都不放过一个……但这些年来,陛下对于诸位皇子的爱护,却堪称典范。
这样一位舔犊情深的父亲,岂能对待自己的嫡长子如此歹毒?
长孙无忌却反问道:“你认为在陛下心中,是一个儿子重要,还是李唐皇朝千秋万世重要?”
令狐德棻语塞。
岂止是李二陛下?无论任何人,一旦登上帝位都会性情大变,这是由于至尊无上的权力以及其身处之位置而决定的,很少有人能够逃脱。
区区一个嫡长子,如何能够与李唐皇朝的延续传承相提并论?
甚至不仅是嫡长子,只要最终还能剩下一个儿子,哪怕只剩下一个,其余在帝国传承的威胁之下,皆可舍弃。
太子不死,如何昭告天下讨伐门阀私军?
还有一点,若太子不死,势必造成一内一外两个储君,甚至两个皇帝的局面,届时天下各方势力纷纷站队,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内战必不可免,那是李二陛下最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只要太子一死,所有的一切都会回到李二陛下的谋划之上……
诸人再次沉默,任凭窗外风雨之声大作,却久久不愿说话。
十八年前,他们一同经历了一场兄弟阋墙、手足相残,如今,他们又将经历一场父子反目、骨肉残杀……
最是无情帝王家。
长孙无忌目光从三人面上一一掠过,沉声问道:“现在,是否还质疑吾尽起全力猛攻太极宫之决定?”
诸人沉默,不言。
毫无疑问,这是目前最正确、也是唯一的活路。
若与东宫达成和谈、消弭兵变,只怕明日李勣便统御大军自潼关开拔直扑长安,第一个拿关陇门阀开刀,罪名便是“兴兵谋逆、祸乱朝纲”,所有关陇门阀都将牵连其中,族中成年男丁尽皆枭首、幼年发配三千里、女眷充入教坊司已经是最为仁慈的惩罚……
到那个时候,张士贵甚至会驱策麾下“北衙禁军”充入内重门,诛杀太子,而后嫁祸关陇门阀。
关陇罪加一等。
太子身陨、关陇覆灭,关外门阀私军尽数覆亡于关中,各地门阀势力骤减,再也不能如以往那般威慑地方、横行乡里。待到新君继位,推行科举考试二三十年之后,大批寒门学子充入朝堂,进一步瓦解门阀大族的政治根基,最终达到门阀与寒门共治天下,即相互弥补、又彼此制衡……
宇文士及长叹一声,又是震惊又是敬佩,嗟叹道:“不愧是陛下啊,简直算无遗策……只怕吾等举兵起事之时,陛下便已经算计到了种种可能,故而临终之际留下遗诏,算尽天下英雄。”
长孙无忌却抬头望向窗外,目光幽深。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摆上台面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这个大雨倾盆、狂风大作的夜晚,激烈的战事虽然暂时停止,但关中各方势力却经历了一个无眠之夜。
远在潼关的李勣自然亦是无比关注这场突如其来、但早已注定必然爆发的战事……
衙署之内,烛火飘摇,李勣坐在书案之后,案上一壶老酒、一碟盐豆,听着窗外风雨大作,读着手中一册书卷,等着斥候带回最新的战报,一边浅酌慢饮、甚是惬意。
“咣咣咣”
一阵敲门上急促响起,即便风雨声急骤如鼓依旧无法掩盖,李勣以为是斥候回来禀报战况,甚是不满这等毛躁性子,但同时也猜测是否有什么突发的紧急状况使得斥候忘了规矩,慢条斯理的正欲开口,便听得一声破锣一般的嗓子传来。
“大帅!有急事奏秉!”
分明是程咬金的大嗓门儿……
李勣一个激灵,赶紧将书卷放下,看着书案上的老酒盐豆,有些焦急。这衙署之内不大点的地方,又能藏到哪里去?
军中是不能饮酒的,他这个统帅若是带头违反军纪而且被程咬金这个混世魔王撞见……李勣几乎可以想象那厮必然得意洋洋,往后在自己面前愈发没上没下,甚至以此为要挟提出种种非分之想法……
“砰!”
房门被硬生生撞开,程咬金高大的裹挟着一蓬风雨箭步冲进来,见到李勣端端正正坐在书案之后,先是装模作样的松了口气的样子:“咱叫了这么半天也没听到动静,还以为大帅有何不测呢,心急之下破门而入,大帅莫怪,莫怪。”
嘴里说着“莫怪”,眼神却在书案上扫了一圈儿,咧开嘴无声的笑起来。
在他身后,几个亲兵跟随进来,惭愧的低下头:“请大帅治罪,吾等拦不住卢国公……”
他们倒是想拦,可程咬金一副急吼吼十万火急的样子让他们不敢怠慢,只好将其待到门外,孰料这人敲了两下门,喊了一嗓子,紧接着便破门而入,连给他们的反应时间没有。
李勣自然知道程咬金的德行,没好气的摆摆手,将亲兵斥退,看着已经大大咧咧走到自己对面拽了一个凳子坐下的程咬金,问道:“深更半夜的,有何要事前来?”
程咬金伸手拈了一个盐豆放进嘴里嚼得嘎嘣响,一脸正经道:“启禀大帅,末将发现有人违背军纪,私自于军中喝酒,特来举报。”
李勣瞪着他,喝叱道:“哪儿那么多废话?喝酒就自己倒上,不喝就赶紧滚!”
程咬金眼珠子瞪得比李勣大,啧啧称奇道:“咱就纳闷儿了,为何你明明违反军纪、私自饮酒,如今被咱撞破,非但没有半点心虚羞愧,反而一副义正辞严光明正大的模样?是因为你的脸皮比咱厚么?”
李勣头疼,亲自执壶给程咬金斟了一杯:“尝尝看,珍藏的房府佳酿,当初小女成婚之时房二那厮送的贺礼,此次东征,小女在吾行李之中藏了两坛子,半路收到她家信的时候方才知晓。”
“哧溜!”
程咬金拈起小巧的酒盏,一口抽干,啧啧嘴,赞道:“好酒啊!你这家伙心眼儿太多,害怕咱跟你讨要,居然编了这么一个故事,让咱不好意思夺了你这份闺女的孝敬……不是好人呐。”
李勣翻个白眼,正欲说话,亲兵站在门口道:“启禀大帅,鄂国公求见。”
李勣一愣,看了看桌上的老酒盐豆,下意识就想让尉迟恭明日一早再来,结果一扭头,才发现房门已经被程咬金撞得关不上,尉迟恭高大的身形披着一件蓑衣,静静站在门口……
“行了行了,人都到门口了,还通禀个甚?”
李勣不满的将亲兵斥退,冲着尉迟恭招招手:“外边风急雨骤,敬德快快进来。”
尉迟恭抬脚进门,脱下蓑衣放在门边,又抖了抖衣襟上淋湿的雨水,这才来到书案前。他身材高大,面庞黝黑,好似一尊铁塔也似站在那里,宽厚大身躯带着风,吹得烛火一阵明灭。
程咬金没好气道:“你这黑厮赶紧坐下,想把灯烛弄灭不成?”
尉迟恭也不理会他,撩起衣袍坐下,自己执壶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一口饮尽,啧啧嘴,赞道:“好酒!”
又拈了一颗盐豆放进口中咀嚼,微微眯着眼,好似久未尝酒味一般,很是享受……
李勣视如不见。
军中禁绝饮酒,此乃军纪,可此刻随军的将军各个都是贞观功勋,饮酒这等小事,谁会放在眼中?只要不是大摇大摆的饮宴造成不良影响,李勣也懒得管。
况且他自己也会偷偷的小酌几杯……
所以对于尉迟恭装出来的这副模样不屑一顾。
尉迟恭对两人的鄙视浑然不觉,又倒了一杯酒,又是一口抽干,再伸手去拿酒壶的时候,被李勣制止。
“深更半夜,风雨大作,有事儿就说事儿,一杯一杯喝个没完,万一误事休怪本帅军法无情!”
李勣将酒壶放到自己面前,一共两坛子酒,喝了小一年,如今只剩下这么点儿了,这两个酒虫怕是几口就能给喝干……
尉迟恭眼巴巴的瞅着酒壶,不满道:“大帅何必厚此薄彼?末将没来之前,您拿出珍藏的佳酿款待卢国公,等到末将适逢其会,却又这般吝啬小气,着实让人心寒。”
李勣揉了一下额头,忍着肉痛,将酒壶推出去:“二位随意。”
尉迟恭这才眉开眼笑,只不过他长得丑且黑,这笑起来比哭还难看……一把抓过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想了想,看着程咬金:“要不你也喝点?”
程咬金冷笑:“你敢自己都喝光,老子今天让你躺着出去。”
尉迟恭嘿的一声:“旁人怕你程咬金,老子岂会怕你?只不过咱胸怀大气,有好东西定要与袍泽好友分享。”
给程咬金斟了一杯,他举起酒杯:“走一个?”
程咬金也举杯:“走一个。”
“叮”碰杯,一饮而尽。
李勣在一旁眼角跳了一下,忍着怒气,娘咧,你们两个混账喝着我的酒,居然还嘲讽我?
不过这两个家伙素来不睦,明争暗斗,连碰个杯都剑拔弩张、杀气四溢……
他夹了个盐豆放进口中,然后用筷子敲了敲桌子,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老子要睡觉了。”
尉迟恭看向程咬金。
程咬金蹙眉,道:“吾只是夜半睡不着,恰好见到大帅这边灯火未熄,遂前来查看,并没有其余的事。”
李勣不做声。
尉迟恭这才看向李勣,上身微微前倾,甚至还扭头看了一眼门口,这才神秘兮兮道:“大帅,吾觉得情况有些不大对劲。”
李勣心中一惊,面色不变,沉声道::“哪里不对劲?”
尉迟恭迟疑一些,道:“东宫的反应,关陇的应对,全都不对劲。按理说,和谈才是消弭兵变最好的方式,这般打生打死打到最后赢的那个也是遍体鳞伤,甚至动辄有覆亡之祸,何苦来哉?但东宫对于和谈极其抵触,房俊更是屡次在和谈其间悍然出兵,将和谈一次一次搅黄。关陇更是诡异,明知就算击败东宫也迟早被咱们一举荡平,他又何必拼死一搏?”
程咬金狐疑的盯着尉迟恭,咧开嘴嘲讽:“你长得跟一根黑炭似的,脑袋里也全是黑炭不透气,居然学起诸葛司马开始运筹帷幄了?厉害厉害,佩服佩服。”
这黑厮不是个蠢蛋,但绝对说不上什么智虑深远、运筹帷幄,小聪明有一些,大智慧全无。此刻居然煞有介事的开始分析东宫与关陇的战略目的,这是他能够掌握的智慧么?
搞不好身后有人啊……
李勣目光炯炯的看着尉迟恭,缓缓问道:“你想说什么?”
尉迟恭面色纠结、迟疑半晌,终究一咬牙,沉声问道:“陛下自辽东负伤之后,吾等一直未能得见,吾斗胆问一句,陛下是否已经驾崩?”
“轰隆”一道炸雷在窗外响起,风雨更盛。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是生是死?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自辽东撤军之日起,陛下便身在“玄甲铁骑”护卫之中,谁也不能得见。这种情况一日两日还好,但将近一年过去了,李二陛下始终不曾露面,谁不在心底犯嘀咕呢?
只不过陛下之威望、李勣之严厉使得全军上下对此三缄其口,不敢说、不敢问,但私底下难免诸多猜测,军心纷乱。
丘孝忠等人若非猜测陛下已然驾崩,借给他们两个胆子也不敢做出那等违抗军令之事……
但此时非但涉及陛下之威仪,更攸关李勣之治军,谁敢堂而皇之的述之于口?
李勣面色铁青,一掌拍在桌子上,怒叱道:“放肆!随军太医对陛下悉心救治,汝却口出诅咒之言,试图扰乱军心,可知该当何罪?”
程咬金在一旁道:“论罪当斩!”
尉迟恭怒视程咬金:“如今军中流言纷纷,这其中你程咬金难道就不曾有所质疑?”
程咬金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不是我,我没有,别乱说!”
尉迟恭气呼呼瞪着捣乱的程咬金,程咬金睁起双眼回瞪,他眼睛原本就大,如今上了岁数眼皮松懈,瞪起来的时候就格外大,一般人比不过他,刚才李勣就被他瞪得败下阵去……
“你们两个行了!”
李勣头痛的摆摆手,对尉迟恭道:“此事以后切勿再提,否则吾饶得你,军法却饶不得,莫要逼吾。”
他也知道陛下生死安危之事牵动全军,无数人在私底下猜测谣传,尉迟恭只不过是当面提出而已。这种事根本无法避免,除非让李二陛下出来在全军将士面前转一圈。
这显然不可能……
不过好在局势发展至今,已经无限接近落幕,也隐瞒不了几天了。
但尉迟恭却不肯善罢甘休,他沉声道:“吾对陛下之忠诚可鉴日月,无论何时、何地,甘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吾只问大帅一句,陛下可曾留有遗诏?若有,请大帅出示,无论遗诏之上有何交待,吾皆全力襄助大帅完成,纵然万箭穿心,亦矢志不改!”
陛下驾崩几乎是所有人的猜测,若此事当真,那么陛下必然留有遗诏,交托给李勣让他料理后事、完成遗愿。
自辽东撤军开始李勣种种不可常理之行为,已经使得全军上下愈发认定了这个猜测。大家悲怮于陛下之驾崩,也都愿意为陛下完成遗志,所以这才压制着各自的军队,没有闹出太大的幺蛾子。
否则单纯以李勣的威望,只怕这数十万大军早就闹起内讧、分崩离析,最起码程咬金、尉迟恭这两人就不会一味的听从李勣莫名其妙的命令……
现在大军屯驻潼关,长安城打得如火如荼,东宫与关陇死伤惨重,最终之胜负旦夕可见。到那个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得揭开,再无隐瞒之必要,也不可能继续隐瞒下去。
可若是等到那个时候,对于尉迟恭乃至于军中各方势力来说都太过被动,不能事先绸缪,只能事到临头思量对策,他们岂能甘愿?
一旁,一直给尉迟恭捣乱的程咬金忽然幽幽的说了一句:“尉迟敬德你有些过分了,大帅为人素来公正廉明、以理服人,岂能对咱们有所隐瞒?大帅,这尉迟敬德傻乎乎的脑筋不大清楚,一根筋,你跟他解释是没用的,不妨将陛下遗诏拿出来,咱们全军上下也好一心一意完成陛下遗志,免得整日里猜来猜去,伤了情分不说,还容易坏了陛下大事……你说对不对?”
李勣面沉似水。
窗外风雨交加,他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他明白,这两人今日前来,其目的就是来逼宫的,要么逼着陛下出面,要么见到陛下遗诏,否则,绝对不肯善罢甘休。
这两人资历太深、战功太多、威望太高,即便是他李勣以宰辅之首、大军统帅的身份地位,也未必压得住。一旦这两人对了各自家族、势力的利益,从而有所想法,那么对于全盘计划都将是个严重的威胁。
不说别的,单只是这两人其中之一任意加入东宫亦或关陇,都足以对眼下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局面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甚至极有可能使得所有谋划功亏一篑。
可当真向他们两个坦白,李勣还没有那个胆子……
沉吟良久,李勣最终还是在两人迫切的目光中摇了摇头,声音低沉,缓缓道:“此事,的确是你们想多了。吾以大军统帅的身份告知汝等,此事最好到此为止,否则若是继续闹下去,坏了大事,神仙也救你们不得!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程咬金与尉迟恭互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底的震撼。
虽然李勣什么也没说,但其实什么都说了,陛下……当真已经驾崩。
程咬金更心细一些,陡然想起不知从何时起,时常有硝石等物送入军中。他是知晓房俊与魏王合作的制冰生意的,也知道制冰的一样主要原料便是硝石……由此推测,可以得知那些硝石便是用来制冰的。
军中何时需要那么多的冰?
其用处显而易见……
房门敞开着,亲兵见到大佬在屋中谈事气氛紧张,不敢轻易靠近更换维修房门。风雨在门外肆虐,一阵阵风裹挟着阴冷潮湿的空气涌进来,书案上的烛火飘摇,照得三人脸色明灭不定。
良久,尉迟恭才缓缓吐出一口气,起身,一揖及地:“今日末将失礼了,只是若不弄明白,心中这道坎过不去,改日定向大帅负荆请罪。”
言罢,也不等李勣有所回应,便转身走出去。
没有穿丢在门口的蓑衣,就那么走出门去,大风裹挟着雨点瓢泼一般倾倒在身上,浑身衣物瞬间湿透,他却恍若未觉,一步一步走入雨幕的黑暗之中。
屋内,程咬金忽然长叹一声,仰起头,看着屋顶。
心中震撼翻涌,百感交集……
然后他也起身,一句话没说,略微拱手施礼,便负手走出门外,身形转瞬消失在暗夜雨幕里。
唯有李勣一人坐在书案之后定定出神,半晌方才伸出手去拿起酒壶想给自己斟一杯酒,结果酒壶倾倒,却一滴酒未能流出。他晃了晃酒壶,随手放在桌上,低声骂了一句:“两个酒鬼!”
然后站起身,站在窗户前,目光看似眺望窗外雨夜之中巍峨的潼关城楼,实则却没有什么焦距……
身后亲兵们手脚麻利的将破损的房门抬好,拿着锤子、钉子,“叮叮当当”一顿砸,很快修好,掩上房门之后尽皆退出。
李勣这才回过神,摇摇头,长叹一声:“陛下,何必呢……”
*****
东宫之内,太子亦是一夜未眠。
将至卯时,风雨愈发狂盛,雨水犹如瓢泼一般从天而降,哗啦啦汇聚成一道道涓流在地上恣意流淌。
李君羡自玄武门方向疾步而来,到得太子居所门前脱下蓑衣递给门前的内侍,整理一番衣冠,也顾不得湿透的靴子,抬脚进屋。
李承乾正坐在书案之后处置一摞摞的公文,几支烛台放在屋内各处,烛火高燃,亮如白昼。
李君羡入内,见礼:“末将参见殿下!”
李承乾放下毛笔,抬手揉了揉眉心,让一旁的内侍沏一壶茶送来,这才起身,走到靠窗的椅子坐下,淡然问道:“玄武门那边可有消息?”
李君羡道:“直至此刻,虢国公未有异动。”
李承乾吁了口气,颔首道:“看来,许是越国公的劝导起了坐拥,虢国公未必一意孤行。”
自从李唐入主关中,居太极宫而御极天下,玄武门便成为重中之重。
可以说,玄武门是否安全,就意味着帝王是否安全;无论是谁想要逆而篡取,首要之事便是攻略玄武门。当年父皇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正是事先收服了玄武门守备常何,否则武德九年那一场兵变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到了如今,玄武门依旧是生死命门。
若张士贵心怀叵测,紧要关头骤然封锁玄武门,那么他这个太子便插翅难飞,只能在内重门里被蜂拥而至的叛军所湮没……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建议刺杀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玄武门,永远都是太极宫的命门所在,得,则生;失,则死。
原本作为“北衙禁军”首领、戍卫宫禁、奉皇命镇守玄武门的虢国公张士贵,当时局紧迫,玄武门的重要性一再拔高,便陡然之间不再让人那么信任……
尤其是李勣的种种诡异举措,更是令太子意识到不同寻常之处,这才有了房俊雨夜抵达玄武门下,与张士贵开诚布公一番谈话,试图将其彻底拉到东宫这边来。
但现在张士贵虽然并未有异常举动,却以战局紧张、危险重重为由封锁了玄武门,导致东宫与右屯卫之间的信息传递中断。
休说太子心性不够坚定,任谁面对此等局面,都难免患得患失、如坐针毡……
李君羡沉吟一下,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殿下,玄武门关乎殿下之安危,甚至说一句生死系于此也毫不为过,岂能操于旁人之手?越国公固然有所规劝,但虢国公性格刚硬,未必听从,万一其死心不改,对于殿下,对于整个东宫来说,实在是太过危险……末将斗胆,自请赴玄武门刺杀虢国公,若事成,可与右屯卫里应外合彻底剿灭‘北衙禁军’,殿下进可攻退可守,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承乾端坐不动,少顷,方才摇摇头,温言道:“将军何故全力辅佐于孤?”
“百骑司”乃是帝王爪牙,不隶属于朝廷三省六部十六卫之中,直接受命于皇帝,由此可见其性质与地位。但事到如今,李君羡却已经成为李承乾身为最为信重的臣子之一。
李君羡愣了一下,虽然不解太子为何有此一问,忙道:“殿下仁爱宽厚,有上古圣君之风范,故而末将衷心折服,誓要任凭殿下驱策,死不旋踵!”
1...14041405140614071408...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