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两支骑兵好似赛跑一般,明明相距不远,其中一方只需偏离路线向另一方靠拢,便可以短兵相接,却谁都不管另外一方,只是将马速提升至最快,全力朝着长安城的西北角狂奔。
隆隆蹄声犹如滚雷一般轰鸣,城墙内侧各处里坊的百姓被惊动,先是纷纷讶然,继而满是惊惧,该不会是有人意欲攻破城墙,将战火燃烧至整座长安城吧?
终于,还是宇文陇率军先到一步。
长安城西北角有一处高地,一旦占据此处,可居高临下对敌人发动俯冲,占尽地利。然而宇文陇刚刚奔上高地,尚未来得及布置阵列,右屯卫骑兵已经旋风一般衔尾而至。
战斗猝然爆发。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一枪撂倒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孙仁师高举横刀,大喝一声:“冲上去!”
率军剿灭了驻守鄠县的一支门阀私军,刚刚返回大营便被房俊委以重任,率部截断“沃野镇私军”的退路,这令孙仁师豪气万丈、信心倍增。此等艰巨、重要之任务能够交付于他,足见房俊对他的重视与信任。
右屯卫人才济济,能够于一众精兵悍将之中脱颖而出,孙仁师怎能不兴奋?
当然,这份信任与重视绝不会是无限度的,当任务背在肩上,就需要用十倍的努力却完成,对房俊予以回报。
所以此刻虽然落后宇文陇一步,未能先行占据城墙西北角的高地,但孙仁师并不慌张,一马当先率军冲上立足未稳的宇文陇。
宇文陇刚刚抢占这处高地,尚未喘一口气,右屯卫骑兵便衔尾而至,战斗瞬间爆发。
由高地之下发动仰攻的右屯卫骑兵毫无惧色,冲锋之时将腰间系着的震天雷解下,双脚踩着马镫腾空双手,吹燃火折子点燃震天雷,腰杆用力,奋力投掷出去。
轰轰轰!
数十枚震天雷落在“沃野镇私军”阵中,硝烟弥漫轰鸣如雷,战马受惊长嘶乱窜,原本便未能扎紧的防御阵型愈发混乱。宇文陇连连呼喝:“列阵,挡住他们!”
前边的兵卒勉力控制胯下坐骑,尚未来得及查看被震天雷飞溅的弹片炸伤的袍泽,右屯卫骑兵已经冲到近前。
轰!
两军撞在一处,惨呼、喝骂、马嘶,战场上一片混乱,坠马者络绎不绝,鲜血喷溅死伤枕籍,没有一丝一毫的缓冲,一上来便是你死我亡的决战。“沃野镇私军”想要给身后的步卒撤退争取更多的时间,右屯卫骑兵则想尽快击溃敌军占据这处高地,将数万关陇军队的退路死死堵住,所以双方都红着眼奋力冲杀,绝对不留半点余地!
宇文家世代为“沃野镇”军主,这支代北诸郡最为剽悍的部落组成军队,世世代代为宇文家私军。但是如今的“沃野镇”早已是昨日黄花、荣耀不再,往昔剽悍无敌的骑兵也在日渐奢靡的生活中销蚀了精气神,沦为门阀豪奴,只能欺榨平民,对上右屯卫的精锐主力,即便占据了地利也没有半点优势。
眼瞅着右屯卫骑兵势不可挡的冲到高地上,己方刚刚结成的阵列被冲得支离破碎,宇文陇目眦欲裂,挥舞着横刀大叫:“冲上去,将他们杀退,不然所有人都得死!”
他想要奋起余威身先士卒,但身边的亲兵却死死将他拦住,有人拽住他的马缰,有人扯着他的衣袍,苦劝道:“将军,事不可为,何必枉死?”
“咱们感激撤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回去收拾残局,大可卷土重来!”
……
宇文陇满面血红,怒愤填膺,挥刀向拽住他马缰的亲兵砍去,口中大骂:“哪有什么残局?哪有什么卷土重来?今日若战败,宇文家百年积攒之家底都将折损在吾手中,待到将来,吾又有何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那兵卒被他一刀劈中肩膀,却依旧不松手,哭道:“将军岂能这般执拗?再不退,必死无疑啊!”
宇文陇红着眼睛又是一刀劈下:“今日力战而死,尚能存有一丝尊严,若狼狈而逃,必成天下笑柄!汝等皆乃吾之腹心,今日若愿随我战死,便站在吾之身侧;吾想逃出生天,便快快离去,休要聒噪!”
那亲兵见他这一刀毫不犹豫,赶紧松开手,拖着一条受伤的肩膀,大声道:“吾愿随将军死战!”
“愿随将军死战!”
左右亲兵纷纷重整阵列,将宇文陇护在中间,非但不逃,反而逆势而上杀入战团。
孙仁师远远的便见到这一支阵型严整、装备相对精良的部队,虽然未有旗帜表明身份,但也知道必然是敌军主要人物,说不定就是宇文陇本人。见到对方已经脱离战场,之后却又杀了回来,心中大喜,跃马扬刀大喝一声:“随吾擒杀敌酋,建功立业!”
身后精锐骑兵当即策马疾驰,紧随在他身后,一柄利刃一般插入战场,杀出一条血路,直取宇文陇。
宇文陇正率军力战,也远远的观察到一支骑兵在战场之中快速向自己奔袭而来,他怡然不惧,非但不退不躲,反而率领麾下亲兵迎面杀去。
乱军之中,只要能够斩杀敌军主将,即便右屯卫骑兵更为强悍也势必军心大乱、士气崩溃,或许就是反败为胜的好机会。
这想法自然没错,可惜孙仁师也是这么想的……
两支主力骑兵横插半个高地,将战场一分为二,狠狠的撞在一处。只不过接战之前,孙仁师松开缰绳脚踩马镫,将背后背着的一杆火枪取下,扣动扳机击打火石,完成发射。
虽然加入右屯卫时间不长,但孙仁师对于火枪非常感兴趣,仔细钻研射术之下,发现自己居然很有天赋,射击精度比那些经历长久训练的火枪兵都高,所以便讨了一杆火枪随身携带。
“砰!”
孙仁师瞄着对面人群中的宇文陇开了一枪,然后丢掉火枪重新抽刀在手,直直撞入对方阵中。
他这一枪只不过是兴之所至,本没有什么希望能够击中目标,毕竟这火枪精度很差,尤其是马背之上射击缺乏稳定性,鬼知道铅弹会飞到那里。
可偏偏这一枪鬼使神差的精确度极高,铅弹出膛之后划出一条近乎于笔直的直线,正中宇文陇左肩。策马冲锋之中的宇文陇热血贲张,似乎又重回到年青之时漠北策马、奋勇杀敌的岁月,老骥伏枥尚能一战!
然而下一刻,便只觉得自己好似被一柄无形的大锤狠狠的在肩膀砸了一下,身体顿时失去平衡,一头从马背上栽倒下去,吓得左右亲兵急忙勒住缰绳操控战马闪避,差一点将坠马的宇文陇踩成肉酱……
“保护将军!”
亲兵们乱成一团,纷纷下马解救宇文陇。
孙仁师已经率领右屯卫骑兵杀入阵中,横刀有如雪片,马槊好似毒龙,进退之间相互协同、彼此帮助,无论单兵素质亦或是战阵配合,右屯卫都要优于“沃野镇私军”,再加上宇文陇中弹坠马使其生乱,立即吃了大亏。
右屯卫骑兵在孙仁师率领之下狠狠充入对方阵中,速度不减横冲直撞,将敌军杀得纷纷避让,而后马不停蹄一路突袭,没一会儿的功夫便杀透敌阵。然后孙仁师掉转马头,又杀了回来。
天底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被凿穿阵列之后依旧保持战力,“沃野镇私军”更不行,所以当孙仁师率军凿穿敌阵,杀了一个来回之后,“沃野镇私军”彻底崩溃。
几个亲兵将宇文陇抬起放在马背上,试图带着他突围逃走,可孙仁师老早就顶上了宇文陇,岂能任由他逃脱?率领麾下骑兵围攻上去,没一会儿的功夫便杀得这些亲兵器械投降,也将宇文陇给俘虏。
抬头看一眼四散奔逃的“沃野镇骑兵”,再低头看看眼前面如金纸、闭目昏迷的宇文陇,孙仁师志得意满,下令道:“将宇文陇送往大营,请大帅发落,余者随吾坚守此地,截断关陇军队之退路!”
“喏!”
有校尉上前将宇文陇绑缚双手之后放在马鞍上,然后策骑沿着城墙根一路向东返回大营。
其余人等则在孙仁师指挥之下排列阵势,稳稳居于高地之上,前方昏暗的夜幕之中,已经有溃散的关陇军队出现,毫无章法漫山遍野的溃逃,试图逃脱身后吐蕃胡骑的追杀。
等到了这撤回开远门的必经之处,却发现道路已经被右屯卫骑兵堵死,主将宇文陇率领的骑兵踪影不见……最后一丝希望破灭,数以万计的关陇军队茫然无措,有的器械蹲在地上等着右屯卫前来俘虏,有的干脆趁着夜色向着四面八方逃窜。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眼光长远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孙仁师策马立于高地之上,一侧是长安城巍峨的城墙,一侧是绵延幽深的沟壑低地,手摁在腰间横刀之上,看着前方道路、密林之上哄散而来的关陇军队一头撞在右屯卫骑兵构筑的阵地面前,颇有几分志得意满、壮志得酬。
身为一个军人,谁不想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谁不想名传后世、青史彪炳?
只是没想到,他不过是左翊卫麾下区区一个校尉,因为“反正”之功,被房俊委以重用,立即便参预到这一场注定名流史册的兵变之中,且连番立功,声名赫赫。
真是一步好棋,全盘皆活……
*****
房俊稳坐中军帐,不断接收来自前线的各种消息,岑长倩临时充当“秘书”,将各种信息汇总之后,于舆图上标注出来,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当下敌我双方战局之变化。
等到高侃击溃门阀私军的正面强攻,孙仁师也率部截断其退路的消息传来,岑长倩用炭笔在长安城西北角的地方化了一个接近半圆的弧形,然后兴奋道:“大帅,宇文陇麾下的关陇军队已经是瓮中之鳖!”
前军被击溃,后路被断,南边是长安城高耸的城墙,北边是奔腾滚滚的渭水,可以说这一支关陇军队已经插翅难飞。
房俊淡定的喝了口茶,悠然道:“毋须惊诧,一切尽在掌握。”
“大帅英明!”
岑长倩拍了个马屁,小跑到房俊面前替他斟茶。倒也算不上拍马屁,他最是钦佩房俊这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然,无论局势多么紧迫,始终都是那等从容笃定,可以深刻的感染到身边的人,并且给予极大的鼓舞。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上位者所应该掌握的素质,自己差得太远,需要好生修炼……
给房俊斟了茶,岑长倩又回头看看墙壁上的舆图,试探着问道:“眼下宇文家的‘沃野镇私军’大败亏输,几乎全军覆灭,这对于关陇军队的打击甚大,甚至成为其难以弥补的损失。尤其是开远门、金光门一线,关陇军队的数量急剧减少,必定引发防御漏洞,若命令高侃将军趁胜追击,一路攻略开远门、金光门,极有可能彻底收复城西地区!”
如今,大半个长安城都在关陇军队掌控之中,故而关陇可以源源不断的增派军队狂攻太极宫,东宫六率伤亡惨重、压力重重。
若是能够收复城西地区,将开远门、金光门等数座城门置于掌控之下,则可以给于城内的关陇叛军极大压力,至少其再不能肆无忌惮的狂攻太极宫,要时刻提防被右屯卫抄了后路。
如果这个战略能成,将会彻底扭转眼下局势,关陇军队连粮秣告罄之前最后的疯狂都得被狠狠的掐死。
但房俊却摇摇头,喝了口茶,道:“时机未到。”
岑长倩不解:“大帅要的是什么时机?”
房俊不答,反问道:“此战,最少也要俘虏万余关陇军队,你认为要如何处置这些俘虏。”
岑长倩一愣,蹙眉沉思。
内战、外战,不仅打法上截然不同,便是战后的处置方式也全然不同。若是外战,譬如安西军在西域击溃大食军队,俘虏了数万兵卒,这些俘虏如何处置要看安西军对于局势的构想是怎么样的,如若有数座城池需要重建,或者有道路需要铺设,那么这些俘虏绝大多数都会活下来,用劳动去换取粮食。如果没有这些基建的需要,那么数量庞大的俘虏对于安西军、乃至于整个安西都护府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累赘。
杀俘不祥,也不符合天朝上国的威仪,所以会给这些俘虏分发一些象征性的食物,然后将他们驱赶至某一条艰难的道路,放任他们返回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大食……事实上就是自生自灭。
但是内战则不同。
尤其是关陇门阀此番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谋逆,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兵谏,双方参战的都是大唐子民,战场上打生打死无所谓,可一旦停战或者成为俘虏,那便是同胞,绝对不能用处置外敌那样手段。
再多的俘虏,也只能忍痛消耗大量的粮秣好生养着……
还有一个监管问题。
右屯卫的兵马不过四万上下,若是看押万余俘虏起码需要分出三千至五千的兵力,否则一点监管不严使得俘虏逃脱,极有可能在关中各地偷盗劫掠,危害一方,这是绝对不能出现的状况。
如果当真趁胜追击从开远门打到金光门,再俘虏个两三万关陇军队……那整个右屯卫别的事也别干了,上上下下都守着这些俘虏过日子就好了。
岑长倩忍不住挠挠头:“那该如何是好?”
房俊放下茶杯,对这位他非常看好的年青人予以提点:“眼光要放长远一些,此战之后,关中的重建必然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最少在未来的五年之内,会是朝廷的头等大事。而重建关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一是钱财粮秣,而是充足劳力。而这些门阀私军的俘虏正好可以充当劳力,为重建关中立下汗马功劳,甚至等到重建完成之后,朝廷可以准许他们落户于此,并且发放钱粮将其家眷接到关中,安家落户。如此,连人口问题都解决了。”
在这个生产力底下的年代,人口代表着一切。
无论是关中的重建,亦或是将来延续贞观之繁华,人口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这种迁徙天下人口填充一城的故事,只不过那背后所牵扯到的种种,却往往是一代人流尽血泪之后再也不愿回想的悲哀……
眼下关外门阀征调数万人进入关中,将一些根基深厚的门阀私军予以剿杀,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然后将那些根基浅薄的门阀私军一一俘虏,予以关押,待到战后编成“生产兵团”,为大唐帝国的兴旺繁盛添砖加瓦,岂不是一举数得?
接着,他又对岑长倩道:“不要执著于眼前的胜败,吾等不仅仅是太子殿下的臣子,更是大唐的臣子。在稳固眼下优势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将来的重建,否则眼下只顾着一味的扩大胜果,打法太过于大开大阖,对于帝国根基的危害非常之大。”
岑长倩一揖及地,受教道:“多谢大帅提点,学生受教。”
“位置不同、责任不同、做法不同”的道理他是懂得的,但是由于阅历、地位的局限,却往往看不到那么远。房俊这一番话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局势,要将思维登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去超前的思索每一个问题。
房俊颔首,道:“传令下去吧,让高侃、赞婆适可而止,不要逼迫过甚,关陇军队的正面强攻在东宫六率面前未必有太好的效果,十天半月的,根本打不下来。”
“喏。”
岑长倩心悦诚服,转身草拟命令,等房俊加盖印鉴之后,出门分发给亲兵,将命令传达给前线的高侃、赞婆。
而后反身回来,站在房俊书案之前,欲言又止。
房俊指了指茶壶,让他将茶叶倒掉重新沏了一壶,斟上一杯,这才说道:“有话就说。”
岑长倩犹豫一下,道:“如今虢国公封锁了玄武门,内外消息断绝,万一……大帅可有对策?”
按理,他的身份地位都不足以涉及这样的话题,更别说询问房俊具体有何对策。但此事攸关东宫之存亡,直接关系到这场兵变的最终胜败,而且一手将他养大的叔父此刻正在内重门里……所以还是大着胆子问了。
房俊没有回答,拈起茶杯呷了一口热茶,回味着齿颊之间的余香,就在岑长倩惶然以为不该问出这样的话语之时,才听得房俊缓缓说道:“一切尽在掌握。”
不知为何,听到这样一句话,岑长倩所有的担忧顷刻间烟消云散。
大帅只要说一句“一切尽在掌握”,那就真的是尽在掌握,绝对不会偏离出预计之内……但大帅为何这般笃定?
是暗藏了后手,还是与张士贵之间有所约定?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太子心志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太子居所之内灯烛通明,李靖一身戎装气度沉稳,正跟太子汇报当下之战局……
“叛军集结了不下于五万兵力,囤积于长安城内,沿皇城一线向太极宫不计伤亡的发动猛攻,微臣观其态势,大有玉石俱焚、鱼死网破之势!可见长孙无忌这回是打定了决心,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李靖蹙眉,声音沉重。
关陇军队的确是乌合之众,远没有东宫六率精锐,可再是精锐的军队也架不住敌人太多,以一当五就算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了,所谓的以一当十只能是个别的现象。
尤其是攻城战对于人数多寡的要求非常大,就算你再是精锐,被动陷入防御之局面,缺乏机动性,不似野战那般可以将兵员优势完全展现出来,一味的被动挨打,谁也顶不住。
况且自开战以来,东宫六率损失惨重、疲惫不堪,无法得到及时的人员补充,减员非常严重。反观关陇军队却占尽地利,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此消彼长,两军之间的战力差距已经不如开战之初那么大。
虽然直至眼下承天门一线尚未沦陷,但这一仗打得很是艰苦。即便是李靖这等当世名帅,也甚感力不从心……
李承乾跪坐在茶几之后,叹息一声,道:“长孙无忌打得一手好算盘啊,既想自断臂膀消弭在英国公眼中的威胁,又想趁机搏一把,看看能否得上苍之眷顾覆亡东宫……不过如论如何,经此一战,天下门阀之根基将掘断大半,再不复往昔左右朝政、垄断地方之态势。”
削弱门阀世家,将朝廷权力尽归中枢,集中皇权……这是父皇这些年孜孜不倦予以追求的理想,却不曾想居然在父皇驾崩之后达成,只不过此等局面乃是牺牲了帝国的安定、关中的富庶、无数兵卒子民的性命,不知父皇在天之灵若是知晓,会否感到高兴?
毕竟这代价太大了……
李靖当然也明白这一场兵变无论最终谁胜谁负,对于门阀世家都是毁灭性的打击,皇权前所未有的集中……但这一切的前提都得是守住太极宫,使得太子能够在将来顺利登基,否则又有何意义?
沉吟一下,他问道:“以微臣之见,何妨此刻向英国公颁布一道旨意,命其班师回朝、回援东宫?”
这并不是当真让李勣前来救援,而是逼迫李勣表态,否则李勣依旧陈兵潼关,立场不明、倾向不明,这对于东宫来说实在是太过被动。这边在长安城内打生打死,最后李勣却挥师回京助纣为虐……到那个时候,东宫退无可退。
即便被称为“军神”,对自己的战术战略军事素养也极为自负,但李靖还未狂妄到认为自己率领东宫六率可以先后挫败关陇叛军以及由李勣统御的数十万东征大军……
李承乾沉吟未语。
他明白李靖的意思,今早试探出李勣的立场、倾向,也好有的放矢,若李勣不站在东宫这一边,那么眼下死守太极宫又有什么意义?即便击退叛军,等到李勣率军大举来袭,还是一败涂地。还不如及早做出应对,干脆撤出太极宫退往河西诸郡,再做绸缪。
想了想,他沉声道:“孤明白卫公的意思,但孤绝不会放弃太极宫,无论面对的关陇叛军,还是英国公麾下的东征大军。或许这个决定有些愚蠢,但孤想要告诉卫公的是,即便孤阵亡于这太极宫内,也绝对不愿见到帝国陷入内战。”
只要他撤出太极宫、撤离长安城,那么无论关陇叛军也好、李勣也罢,马上就会另立储君,与他这个正位太子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到时候一内一外两个太子,甚至两个皇帝,帝国陷入分裂在所难免,一场注定耗时日久、耗尽帝国元气的庞大内战迅即产生。
就算最终分出胜负又如何?
江山破碎、满目苍夷,刚刚没过上几天好日子的百姓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人口锐减、财政崩溃,诺大帝国四分五裂,甚至重演隋末乱世烽烟的场景……
这不是李承乾想要的。
“孤宁愿死在这内重门里,宁愿魏王或者晋王取而代之,也绝不愿一手将帝国拖入内战之中。”
李承乾目光坚定,语气铿锵。
若说之前他对于死守太极宫或者撤出长安城还有几分犹豫,这一刻已经下定决心,再无动摇。
李靖目光灼灼的顶着李承乾,见其面色坦荡,遂略微颔首,问道:“殿下已经打定主意?”
李承乾道:“绝无悔改!”
对于他来说,慨然赴死并不难,难得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被野心之辈所利用、操纵,成为分裂帝国的手段,不得不让儿子陪在自己身边一起死……江山飘摇,稚子何辜?
然而身在帝王之家,贵为天子之血裔,享受人世间的荣华权势,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无辜……
李靖神情淡然,捋须颔首:“既然殿下心意已决,老臣这一把老骨头,誓要与殿下共生死!”
他从不想左右摇摆,然而因为政治上的欠缺却当了半辈子“贰臣”,临老能够得到李承乾的信任、重用,甚至生死相托,他不打算趋利避害、随风而倒,而是当一回真正的忠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