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即便这场兵变最终由关陇门阀获胜,即便陈兵潼关的李勣沉默不言予以默认,可关陇门阀又能压得住山东世家与江南士族几时?
说到底,无论天下之争亦或是权力之争,实则都是人才之争。
得人才者,得天下。
如果关陇子弟当中有一个房俊那样惊才绝艳之辈,举兵起事之初占尽优势的关陇军队何至于节节败退、大败亏输,直至如今这等近乎于绝境之地步?
自己家里的孩子已经算是同辈之中出类拔萃的人物,结果一旦派上用场,才发现根本不堪大用……
整个关陇门阀在攫取大唐最高利益之后,没有向着开拓进取、更进一步,而是奢靡成风、耽于享乐,以至于如今用人之时才发觉后继无人,怨得谁来?
*****
内重门里。
与李靖、李君羡等人议事之后,李承乾有些饿了,便回到后堂,命内侍整治一些晚膳。
内侍领命去往厨房,未几,却是太子妃苏氏亲自拎着食盒,将饭菜送上来,一样一样摆在茶几上,而后给李承乾盛了一碗粥,递到他手里。
太子妃笑容温婉,柔声道:“宵夜吃些粥吧,易消化,不然待会儿睡觉的时候难受。”
李承乾笑着接过。
几样小菜,一碗稀粥,李承乾没什么帝王之仪态的唏哩呼噜吃完,碗筷一撂,捧起太子妃斟好的茶水喝了一口,满足的打个饱嗝。
太子妃素手轻摆,让侍女将碗筷食盒撤下,堂内只剩下夫妻两个。
起身绕到李承乾身后,一双柔荑放在他肩颈处温柔的按摩,想了想,问道:“前边的战事还在继续呢?”
李承乾舒服的哼了一声,半眯着眼睛,道:“长孙无忌算是彻底疯了,这么大的雨,非但不暂停攻势,反而又从城外调了五千人入城,与原本功成部队轮换,加强攻势,半点喘息之机都不给咱们留。如今东宫六率压力很大,卫公再是武略盖世,也难免束手束脚,很是被动。”
任李靖再是“当世军神”,面对长孙无忌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得左支右绌、疲于奔命……
当然,这也意味着关陇军队已经支撑不住了,严重缺乏粮秣导致其军心士气都受到极大影响,若不能尽快攻陷太极宫结束这场兵变,那么甚至不用东宫六率发动反击,再过个三五日,关陇军队自己就将崩溃。
关键在于,太极宫能否坚持得住三五日?
李承乾心里没底。
尤其是张士贵封锁玄武门,导致太极宫对外消息隔绝,只能通过“百骑司”从对面关陇门阀那边获取消息,难免滞后。
不过他不冤这些事惊扰太子妃,遂转换话题,问道:“长乐怎么样?听闻长孙冲暴卒,可否伤心难过?”
太子妃双手微微用力,柔声道:“殿下毋须担忧,长乐还好。女人呐,最是奇怪,心里有你的时候恨不能将你当作自己的天,喜怒哀乐缠绵悱恻,将你当作一切。可若是心里没你了,任你煊赫当世亦或悲哀可怜,她都很难为你牵动心神……现在长乐一门心思都是越国公,与长孙冲之间与其说余情未了,还不如说只剩下几分亲情。长孙冲暴卒,她悲戚可怜一定是有的,可若说伤心难过,却也未必。”
这话说的,让李承乾有些愣忡。
对于自幼受到最严格的储君教育的他来说,很难体会女人这种心思的转变,在他看来即便长乐与长孙冲已经和离,“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但毕竟同床共枕多年,又是原配夫妻,双方更是姑表亲,从小一起长大,彼此情份岂能说断就断?
所以他这边处决了长孙冲,却又赶紧安排太子妃去劝慰长乐公主,以免她骤然闻听长孙冲的死讯,过渡伤心难过伤了身子。
却原来是多此一举了……
遂叹息一声,有感而发:“这世间最难揣度的,便是人心,许多人做着理所应当的事情,心里想的却完全相反。性格、坏境、甚至遭遇,都决定每一个人都事情的见解与处理都全然不同,令人无从捉摸。”
譬如父皇,明明已经认可了他作为储君之身份,却偏偏在临终之际设下计策,宁愿拼着一场兵变毁了整个长安城,也要完成易储之执念……这令他即感到悲伤,又感到彷徨。
身为人子,为何取得父亲之认可却是这么艰难?
身后,太子妃沉默下来,久久无语,只是一双手揉捏在他肩膀上的时候,轻一下、重一下。
李承乾从自己的思绪之中缓解出来,觉察到太子妃的一样,奇道:“你可是有什么心事?”
太子妃双手一顿,然后继续,半晌,才声音略带颤抖的问道:“若时局不利、战局危厄,殿下……是否肯撤出太极宫?”
李承乾默然。
他了解自己这位秀外慧中的妻子,这句话问的不是他是否肯撤离太极宫,而是孩子们是否要陪着他一起死……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鼓舞士气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李承乾反手拍了拍揉捏自己肩膀的纤手,心头有些沉重。对于是否死守太极宫的问题,此前已经讨论过一次,虽然后来他表态会在最后关头弃城出逃,不会与太极宫共存亡,但其实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他不愿做一个狼狈溃逃、背负骂名的太子。
更不愿因此导致帝国中枢崩裂,从此拉开轰轰烈烈的内战,将帝国最后一丝元气耗尽,将天下百姓拖入水深火热之中,重现隋末乱世天下烽烟、神州板荡、民不聊生之悲惨。
他愿意为国而死,为天下尽忠。
但是这样的决策对于身边的妻子、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着实过于残酷……
他无言,太子妃亦是无言,只是揉捏他肩膀的纤手停了下来,微微有些颤抖。
夫妻一体,她又岂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想什么、做什么?
但她什么也没说,轻轻吸了口气,继续温柔的揉捏起来。
窗外,风雨如晦,夜幕深沉。
*****
三更之后,雨势越来越大,瓢泼一般的大雨从天而降,骤雨疾风狂猛无俦,迎面吹打而来令人睁不开眼睛。此等天气之下,即便关陇门阀不断增调军队入城,对攻城军队一再轮换,却也不得不在天亮之前草草收兵,偃旗息鼓。
大雨稀释了战场上的血泊,一具具尸体被双方兵卒冒雨收殓,而后回到营房舔舐伤口。
伤亡惨重的东宫六率获得了喘息之机。
再是精锐的部队,在长达半年多的战斗之中无法得到补充、不能重新整编、日复一日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都难免士气倾颓、军心厌战,战斗力不断下降,全凭着一口气在支撑。
若非知晓自身肩负之使命,身系东宫之存亡,若非统帅乃是天下“军神”,只怕这支仓促成军并未有太多时间备战的东宫六率早已崩溃……
然而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事实便是这支军队抵挡了数倍于己的敌人长达半年多时间的狂猛进攻,虽然步步后退,却始终坚守太极宫,粉碎了叛军迅速攻占太极宫、覆亡东宫的野心。
毫无疑问,时至今日,东宫六率早已成为闻名天下的铁军!
太极殿一侧的一处偏殿之内,房檐下、墙头上处处燃着避雨的灯笼,在风雨之中摇曳晃动,灯火通明,无数兵卒、校尉、偏将穿着蓑衣出出进进,脚步迅疾,神色凝重。
如此难得的喘息之机,自然要好生加以利用,救治伤员、调动部队、补给装备,以便快速恢复战力,迎接风歇雨停之后新一轮的残酷战事。
殿内,烛火通明。
李靖顶盔贯甲站在舆图之前,一手拈着一个茶壶,一边查看舆图一边将壶嘴塞嘴里抽一口茶水,虽然头发花白,但身躯伟岸、精神矍铄,丝毫没有一天一夜未睡的疲惫与萎靡,两眼精光闪烁,战意盎然。
反而是他身后,程处弼、李思文、屈突诠、秦怀道等年青将领一个个盔甲破损、脸色萎靡,坐在那里虽然努力挺直腰杆,脸上却是怎么也无法掩饰的疲惫。
连续半年的鏖战,不仅仅使得东宫六率减员严重、士气低迷,即便是这些年富力强的将领也饱受折磨,强大的压力之下每日里既要殚精竭虑的思考战略战术、提振士气,往往亦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对于体力、精神都是极大的消耗。
铁人也扛不住。
以往风度翩翩自诩英俊的李思文,如今已经两颊深陷、胡须如杂草一般虬结……
李靖在舆图前查看了好一会儿,这才转过头,坐在主位,将手中茶壶放在面前的案几上,环视面前这几位出类拔萃的年青将领,目光自几张面孔上一一扫过,温言道:“怎么,有些顶不住了?”
闻言,几位将领下意识的挺着腰杆,齐声道:“大帅放心,人在城在,顶得住!”
李靖很是欣慰,颔首道:“军人就该如此,即便面对的敌人再是强大、身处的坏境再是险恶,只要身后还有需要我们保护的东西,那便永远勇往直前、向死而生!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等闲事耳,只要保护了我们需要保护的东西,死又何妨?”
可以说,他这一辈子钻研兵事,古往今来无数兵书战策都有所涉猎,然后依靠无与伦比的天赋总结归纳出足以引领时代的战略思想。然而在他被迫潜居府邸之前,他眼中只有“胜负”二字,趋利避害、选边站队,一切为的都是自己的前程。
虽然结果是他选错了边,更站错了队,不得不承受十余年的打压与消沉……
但正是这一段不得不潜居府邸、与中枢权力隔绝开来的日子,使得他沉下心来,编纂兵书之余,更领悟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境界。
胜负,不能成为一个统帅心中唯一的追求。
因为战场之上,永远不会有所谓的常胜将军,再是用兵如神的一个人,也依然会犯错。
只要一直置身战场之上,终究会遭遇失败。
那么,是不是明知必败,这场仗就不用打了?要么避让一旁让别人挺身而出自己不但责任,要么干脆弃械投降,保存实力?
非也。
古往今来,明知必败、必死却毫不犹豫的战争数之不尽,这些人难道不知道活着更好么?
因为信念,高于生命。
说白了,无论王公贵族亦或是贩夫走卒,总是要有那么一点家国情怀的……
没错,就是“家国”。
几位将领齐齐起身,大声道:“大帅放心,吾等定忠于王事、死不旋踵!”
李靖颔首,沉声道:“不说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只想让你们清楚一点,目前之处境看似艰难,动辄有倾覆之祸,实则叛军比咱们更危险!他们粮秣已然告罄,精锐更是损耗殆尽,眼下只不过是吊着一口气咬着一口牙,做着一举击溃咱们进而覆亡东宫的美梦!接下来,无论他们的攻势多么猛烈,只需吾等咬住牙停住了,便是叛军败亡之时!”
他目光炯炯,激励道:“此战若胜,诸位之功勋比之凌烟阁上二十四位勋臣,亦是不遑多让!加官进爵、大权在握、封妻荫子,等闲事耳!”
再是高尚的人,也不能唯有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去支撑,依旧需要官爵、财富、权力去奖赏,才能激发所有的斗志。
欲望,才是每一个人最大的前进动力。
“喏!”
诸位将领轰然应喏,士气振奋。
都是帝国年青一辈当中的佼佼者,虽然以往都与房俊关系不错,却也一直笼罩在房俊的光芒之下。固然对房俊所取得的成就、功勋甚感钦佩,可是说到底,谁的心里不羡慕、不嫉妒?
当真有机会,谁不想拼一把,追逐房俊的脚步、享受房俊那等荣耀?
大丈夫功名但向马上取,正如房俊曾经作的那首诗,“三千里外觅封侯”!如今毋须跋山涉水远赴边疆,在恶劣的环境之下与凶残的胡族战斗,只需在这太极宫里抵御乌合之众一般的叛军,胜,便是功成名就、加官进爵,可比房俊当初容易夺了……若是这般仍旧不能建功立业,岂非羞煞诸人?
当然,仅凭李靖几句激励之词,并不能让几个年青将领热血上涌盲目乐观,都是出身显赫、自幼读过书的,有着自己的对于事物的看法与见解。
屈突诠便在冷静之后询问道:“英国公那边可有动静?”
其余几人也瞬间冷静下来,都看着李靖。
说到底,如今长安城内的战事再是如火如荼,最终决定胜利归属的,只怕依旧是陈兵潼关的李勣。
数十万大军在手,只需奔赴长安,乱局瞬间可平定……
这是令人极其难受的,咱们这边打生打死,可即便击溃了叛军却也有可能无法争取最终之胜利,谁还愿意去拼命?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悔恨难当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最尴尬的便是李思文。
身为东宫六率的将领,太子殿下的心腹,在这太极宫内浴血奋战,誓要以死护卫帝国正朔,结果自己的父亲却统御数十万大军陈兵潼关,坐视长安城叛军肆虐、东宫六率苦苦支撑……
如果自己最终力战而死,父亲却率军入城覆亡东宫,那自己的牺牲又有什么价值?
李靖起身,上前拍拍李思文的肩膀,沉声道:“吾与英国公共事多年,深知其性情抱负,固然不知其此刻陈兵潼关之用意何在,但吾始终相信英国公忠于陛下、忠于太子、忠于大唐之心迹,这一点,毋须怀疑!所以,别去管英国公到底有何绸缪,吾等奋不顾身血战于此,俯仰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万民,足矣!”
鬼知道李勣那厮打着什么主意,但此刻他必须将这些将领安抚下来,让他们相信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否则这仗还怎么打?
当然,心里对于李勣的埋怨是少不了的。
正如他自己所言,对于李勣之品性,他自认多有了解,绝不相信李勣是那等权力熏心,仕途废黜太子另立储君以达到所谓的大权独揽之目的,李勣根本不是那样的人。
但李勣自辽东撤军开始便拖延不归,抵达潼关之后又按兵不动、作壁上观,任凭叛军肆虐,显然其绸缪之事已经超越了“忠臣”之定义……
那家伙到底想要干什么?
*****
而此刻在潼关,李勣正与诸遂良坐在衙署之内,桌上一个铜火锅烧得正旺,切得薄薄的羊肉用筷子夹着在滚烫的汤水中涮几下,蘸上酱汁放入口中,听着窗外风急雨骤,很是惬意。
褚遂良咽下一口羊肉,看着李勣,叹息道:“此刻若能佐以一口美酒,实乃无上美味也。”
李勣低着头涮肉,无奈道:“暗示也没用,仅剩下的一坛子好酒都被那两个杀才给祸祸了,吾还能给你变出来一坛子不成?这阴天下雨的能有一口肉吃就不错了。”
数十万大军猬集潼关,最大的难题便是日常粮秣菜蔬的消耗,这几乎抽干了潼关内外十余州县,粮食还好一些,菜蔬的消耗当真是跟不上,即便是李勣这样的一军之统帅,想要吃一口肉、吃一口菜,也很不容易。
褚遂良喝了口茶,夹了一筷子肉放在沸汤里涮了几下,夹起来,蘸了酱汁之后放入口中,一边咀嚼,一边道:“所幸,这等日子也没几天了。”
李勣顿了一顿,放下筷子,也喝了口茶,蹙眉看着他,问道:“何出此言?”
褚遂良将羊肉咽下,道:“就在刚刚,关陇有人前来送信,要求吾一旦察觉你有所异动,便即刻通知,使其早有准备。由此可见,长孙无忌这回打算孤注一掷,无所保留了,害怕被你抄了后路。长孙无忌已经顶不住了,只能鱼死网破毕其功于一役,无论谁胜谁负,这场兵变也到了落幕的时候。”
言语之间,无尽唏嘘。
除去李勣等寥寥数人之外,没人知道他此番随军东征已经返回长安的路途之中,遭受着怎样的心理折磨,很多时候这强大的压力甚至压得他喘不过气,不止一次生出一了百了的绝望之念。
兵变结束,乱局终止,他的折磨煎熬也就算是到头了,到时候是生是死,悉听尊便……
李勣继续涮肉,一口一口,一时无言。
他又何尝不是饱受煎熬?
数十万大军统御在手,每日里都要面对那些个骄兵悍将的指责诘问,时时刻刻要担忧会否有人在私底下串联仕途架空他这个统帅,甚至闹起兵变、致使数十万大军全部崩溃。
一旦发生他等场面,他难辞其咎。
可是自己迟迟没法给予麾下将领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将领就难免疑神疑鬼,心中各种猜测横生,为了自身前程也好,为了背后门阀利益也罢,甚至为了帝国正朔传承、江山稳固,谁也说不好他们到底会否做出孤注一掷的决定。
若非提前镇压了丘孝忠等一干关陇出身的将领,杀鸡儆猴,只怕此刻早有人跟他这个临时统帅对着干了。
即便如此,私底下这些将领也或许正谋划着将他一举推翻、取而代之……
利益、忠诚、正义、背叛……当这些因素糅杂在一起,谁也无法推断那些将领到底会做出什么样令人震惊的抉择。
所以,若这场兵变当真临近结束,解脱的何止是诸遂良一人?
他即将卸下去的担子更大、更沉……
将肉咽下,夹了两根青菜放进沸汤之中,低着头,他问道:“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褚遂良摇摇头,低声道:“平静得很,一丝一毫异常都没有。”
李勣沉默一下,又问:“那两个炼丹的蕃僧呢?”
褚遂良道:“整日里都驻足营房之内,见不到人。”
火锅里的沸汤咕嘟咕嘟翻滚,李勣低声道:“盯紧那几个蕃僧,只要他们离开营地一步,立即前来通知。”
褚遂良吓了一跳,左右张望一下,身体微微前倾,看着李勣道:“你疯了不成?想要对他们动手?”
李勣将青菜夹到碗里,冷冷的看着诸遂良,淡然道:“不要探寻吾之动机,更不要试图左右吾之动向……你只要记着,普天之下能够让你诸氏一族免除灭门危厄的,唯有吾一人。”
褚遂良浑身颤抖,好半晌,才面如死灰的微微颔首,却说不出话来。
他如今每一步都在向着死亡迈进,所犯下之滔天大罪足够阖家抄斩、祸延三族。正如李勣所言那般,普天之下唯有他能够解救褚氏一族,有能力帮助褚家延续一条血脉,不至于血裔断绝、断子绝孙……
所以面对李勣的要求,他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
李勣冷眼看他神色,又宽慰一句:“相信我,你虽然铸下大错,却并非无可饶恕,只要我坚定的支持你,并不至于非死不可。”
褚遂良只能颔首,一句话也说不出。
心中悔恨丛生、百味杂陈,鲜美的羊肉也不香了……
李勣见他如此,摇摇头,却也不再多说。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将青菜夹起正欲放入口中,忽然一回头,便见到一个衣冠整洁、须发皆白的老宦官站在门口,亲兵躬身立于两侧,非但不敢阻拦,连问一句都不敢……
老宦官肃立门口,静默无言,只一双眼白过多的眼睛向李勣幽幽望来,那眼神冷冽幽深,见不到一丝生气……
李勣心头一凛,放下筷子,冲褚遂良点点头,起身,整理一番衣冠,这才快步来到门口。
老宦官早已转身,撑着一把伞,走向门外疾风骤雨之中。
李勣也从亲兵手中接过雨伞撑开,尾随其后,一先一后没入漫天风雨之中……
褚遂良将目光从门口收回,瞅着桌案上的烛火发呆,双目似乎没有焦距,直至被烛火照得眼前生花,这才收回目光,抬手在自己深陷下去的脸颊使劲儿的揉了揉,然后捂着脸,发出一声喟然长叹。
心中悔恨难当,如非当初长孙无忌对他威逼利诱,他又何至于做出那般大逆不道之决定,以至于犯下弥天大错?如若长孙无忌此刻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恨不能扑上去一口咬住对方的咽喉,啖其肉、饮其血,将其生生咬死,亦难消心头之恨!
尤其是此刻关陇濒临绝境,而且长孙无忌的儿子一个接一个的要美战死、要么被俘,昔日枝繁叶茂的长孙家如今子嗣凋零、血脉衰颓,更令他解恨!
然而即便长孙家彻底覆亡,长孙无忌自食其果、绝于天下,又于事何补呢?他当初被长孙无忌逼着做下毒害陛下之事,大错已然铸成,再无悔改之机会。
痛苦、悔恨啃噬着他的心,泪水自指缝间流淌。
一失足成千古恨。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抗旨不遵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夜幕深沉,风雨大作。
玄武门城楼之上,张世贵凭窗远眺,入目尽是细密急骤的暴雨,噼里啪啦迎面而来,清冷的空气裹着沁骨的湿气。
健硕的身躯顶盔贯甲,负手而立,就那么站在窗前,一战就是小半个时辰……
城楼内的“北衙禁军”将校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家大帅为何忽然这般心思沉重,却也只敢以眼神交流,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论治军之严,唐军上下唯有李勣可与张士贵并论,便是李靖都要差了一些,谁敢在这个时候打断大帅的沉思?
风雨声在敞开的窗户倒灌进来,城楼内数人站立,鸦雀无声。
良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门外传来,来人推开门,带进来一股风雨,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张士贵身后,低声道:“启禀大帅,有人持陛下手信求见。”
1...14121413141414151416...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