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张行成捏着茶杯,不理会对方的揶揄,苦笑道:“你当我愿意这般神出鬼没、四下串联?眼下局势紧迫、岌岌可危,山东各家在关中的主事人已经乱成一团,动辄有倾覆之祸啊。”
程咬金吓了一跳,放下茶杯,惊奇道:“到底怎么回事?”
他也隐隐觉得山东世家内部好像出了什么问题,不然李勣的举措着实没法解释......
张行成开门见山,直言道:“各家对英国公数次下达剿灭关陇的指示,但英国公置若罔闻,不为所动。无奈之下,才不得不请卢国公您率军前来,孰料英国公居然对尉迟恭率军援救关陇予以纵容,其意难明。”
程咬金倒吸了一口凉气。
果然是李勣出了问题......
作为山东世家在朝中的旗帜,其实一般情况下李勣与山东世家的关系并不紧密,这个人城府太深、心思太重,很难掌握。但无论如何,李勣都代表着山东世家的利益,所以各家也只能对其听之任之。
之所以关陇门阀兵败之后将会由山东世家、江南士族两地门阀大举进入朝堂取代关陇的官职地位,皆因李勣与萧瑀这一文一武两位代表着朝堂最大势力的大佬。
如果李勣背弃山东世家,那么山东世家还凭什么进入朝堂、掌控朝政?
程咬金瞪大眼睛,不能理解:“可就算李勣乃是军中第一人,没有了山东世家的支持,他凭什么在朝中与江南士族抗衡?难不成只搂着一个宰辅之首的职衔,当一个光杆大帅?”
李勣这是疯了不成,谁能给他超过山东世家的支持?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急转直下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 !
面对程咬金的质疑,张行成一脸苦笑,摇头道:“英国公城府深沉、行事莫测,谁又能猜得到他的心思呢?”
程咬金无言以对。
一直以来,李勣都以一种谦逊、低调的形象示于人前,看上去无欲无求、不争不抢,似乎对于权势富贵全不在意,在朝中更多扮演一个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绝色。
但是与李勣交情甚厚、纠葛颇深的人却都知道,李勣城府之深,绝不在长孙无忌之下。
只不过长孙无忌掌控关陇、横行朝堂,显得光彩煜煜、霸气十足,而李勣则低调隐忍、存在感极低,即便被陛下授予宰辅之首,依旧温和低调,全无首辅之气场……
所以李勣这种人的心思藏得很深,等闲若想弄明白他的想法,简直难如登天。
叹了口气,他问道:“所以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张行成沉声道:“各家在关中的主事人商议之后,一致认为应当敦促卢国公用兵,剿灭关陇残余,绝不可使其死灰复燃,否则一旦东宫与关陇联合,咱们即便大举进入朝堂,只怕也难以占据有利之职位。”
程咬金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惊诧道:“你们是不是疯了?前方右屯卫挡住去路,身侧尚有尉迟恭虎视眈眈,这个时候你们让老子进攻大云寺?你恨老子死得晚了,想要送老子一程?”
他已经出离愤怒。
老子冒着让太子记恨的风险悍然率军前来,已经算是给了山东世家交待了,然而如此尚且不行,还得将命也给搭上去?
张行成连忙摇头:“卢国公何出此言?只不过关陇残余的力量太大,对于咱们日后的安排威胁极大……”
话未说完,被程咬金摆手打断。
他不满道:“你是文官,但也通晓兵事,右屯卫是何等样一支军队,想必你自己心中有数,那是能够连续击溃吐谷浑、突厥、大食人,然后转战数千里由西域驰援长安的铁军!吾麾下左武卫就算再是精锐,硬碰硬也是负多胜少,若是尉迟恭的右侯卫关键时刻在身后致命一击,老子就得是一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他瞪着张行成,怒气勃发:“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对于那些隐在暗处、指手画脚的山东世家,程咬金极为愤怒,不是说他不能牺牲,可牺牲总得有价值吧?明知必死却还要往死路上走,是不是脑子坏掉了?
左武卫是他赖以立身朝堂的根基所在,断然不肯稀里糊涂的葬送在右屯卫与右侯卫的夹击之下。
这一点没得商量,就算此刻李、崔、麓、郑、王等等山东世家的家主坐在面前,他也绝对不会答允。
张行成见程咬金犯了倔脾气,只得苦笑连连,摇头叹气:“卢国公这又是何必呢?你乃山东世家的一份子,大家同气连枝,今日你所受之牺牲,他日自然会十倍百倍的予以补偿,断不会让你吃亏。”
程咬金态度坚决:“你若是不将话说明白,非但这事儿老子不答应,今日你也走不出这军营。”
明知凶多吉少还让他前去送死,这背后一定还有内情。
张行成眉头紧锁,思忖半晌,才轻叹一声,无奈道:“事已至此,对卢国公你也没什么好隐瞒,其实并无你所猜想的所谓内情,只不过大家一致猜测,英国公之行为极为不妥,恐有变故。”
李勣行为举止莫名其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无论是之前自辽东撤军之后一路拖拖拉拉不肯返回关中平定关陇兵变,亦或是眼下纵容尉迟恭拦阻自己剿灭关陇,任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其中究竟。
程咬金想了想,道:“所以你们打算让我进攻大云寺,不惜与右屯卫开战,就是为了试探李勣的立场到底是什么?”
张行成颔首,沉声道:“正是如此,英国公的立场太过关键,但咱们从其举措上毫无猜测。既然他纵容尉迟恭,那么咱们不妨也直接一点,等到两军接战、甚至是三军混战,英国公总会有所动作,其立场也就水落石出。”
程咬金沉吟不语。
三军混战,胜负未知,李勣自然要有所动作,届时他的立场自然清晰可见,但左武卫因此所要承担的风险却极大——右侯卫不确定右屯卫会否死死挡住山路,为了确保关陇安危势必全军上阵,自己这边佯攻,右侯卫却是实打实的死战。只有一个右侯卫也就罢了,程咬金有信心将其挡住,可万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下,右屯卫也全力来攻呢?
自去岁东征一来,整个大唐军队序列之中最为光芒闪耀者,莫过于右屯卫,一连串大胜每一次都是击溃当世强军,战功赫赫宇内无敌,即便只有高侃率领一部屯驻山口,程咬金也甚为忌惮。
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一个机会——如若李勣当真别有心思,背离了山东世家,那么山东世家为了保证在朝中的利益,势必会换一个所谓的旗帜……
只有他程咬金,才能取李勣而代之。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山东世家强横的势力与庞大的底蕴,当真得以进入朝堂有了伸展之地,那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关陇门阀也好,江南士族也罢,万万不能与山东世家相抗衡。
而作为山东世家的旗帜,自己说不定也能染指“朝中第一人”的地位……
思忖良久,权衡利弊,程咬金终于缓缓颔首,道:“吾会摆出摆出攻击阵势,而后以小股骑兵袭扰右屯卫,发动佯攻,借以试探李勣的反应。可一旦尉迟恭不顾军令袭击吾军后阵,吾会立即撤回春明门外,再不参预此次行动。”
他愿意在山东世家要求之下冒一次险,试探李勣之反应,以之换取山东世家的支持。但绝对不会当真倾巢而出,与右屯卫、右侯卫实打实的打一场,相比于山东世家这座靠山,显然左武卫这个根基更为重要。
如果将左武卫打残了,他程咬金凭什么在以后风波跌宕的朝堂之上立足?
利弊之间,自有取舍,程咬金绝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从而做出后患无穷的事情……
张行成很是为难,考虑良久,见程咬金态度坚决,只得妥协:“如此也好,关陇之生死固然重要,但还是比不过英国公的立场。那就请卢国公您妥善安排,吾这就回去禀明一切。”
似程咬金这样的统兵大将、帝国元勋,即便是山东世家也只能予以笼络、加以利用,不能任凭驱策、视如附庸,一旦彼此种下嫌隙进而分道扬镳,便是两败俱伤之局。
所以程咬金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派兵袭扰右屯卫;而山东世家再是不满,也只能适可而止。
待到张行成离去,程咬金召集麾下将校,指派一支两千人的轻骑部队,沿着浐水东岸向南迂回,直至右屯卫侧翼,忽然发动攻势。
左武卫骑兵冒着小雨一路潜行,抵达右屯卫侧翼不足十里之处被其斥候察觉,果断发动突袭,两千轻骑将速度提升至极限,一举杀入右屯卫左翼。右屯卫没料到对面忽然发动攻击,仓促迎战,被冲散一旅兵卒。不过右屯卫久经战阵,虽然变起仓促,但应变极快,后阵的弓弩手结阵上前,远程施射,将左武卫骑兵的冲锋势头压制,而后刀盾手掩护,且战且退。
中军帐内,高侃听着战报,看着舆图,一双眉毛紧紧蹙起。
程咬金这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得要逾越右屯卫的防线将驻扎于大云寺附近的关陇残余剿灭?
谁给他的信心,敢于这般无视右屯卫的战力?
“左武卫主力有何动向?”
“正在紧急集结,但目前并无全体冲锋的态势,各军猬集一处,反倒更像是防御阵势。”
“右侯卫那边有何动静?”
“尉迟恭已经下令停止渡河,目前大军驻扎在灞水以东,暂无异常。”
……
原本的对峙局面,急转直下。
一道道消息汇集,高侃沉思半晌,下令道:“命令左翼军队向中军收缩,刀盾手防御、弓弩手辅助,具装铁骑于中军处集结,将所有斥候全部放出,吾要知晓方圆三十里之内任何风吹草动,不得有一丝遗漏!各军随时待命,未有吾之军令,不准许一兵一卒进行反击!”
“喏!”
一道道军令自中军帐下发至各处部队,万余人的军队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各部依令行事,全军收缩,摆出一副防御阵型。
敌人动机不明、当下局势不明、身后尚有一个右侯卫陈兵灞水之左,高侃不敢贸然反击。
与此同时,派人快马加鞭赶赴玄武门外,向房俊禀报此间情况,由房俊定夺是攻是守。
战报刚刚送出,便有斥候飞奔入中军帐,大声道:“启禀将军,尉迟恭驱使右侯卫横渡灞水!”
帐内先是一静,旋即沸反盈天。
“娘咧!欺负人是吧?”
“真以为咱们屯驻于此便是怕了他们?”
“将军,下令吧,咱们立刻反攻,将这两伙狼崽子一举歼灭!”
帐内将校群情激奋、士气暴涨,一个个摩拳擦掌,待要将目中无人的两支军队彻底击溃,维护右屯卫战无不胜的名誉!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疑窦丛生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 !
军队的士气来源于胜利,右屯卫整编之后这几年北征西讨,即便屡次面对天下强军,亦有覆亡薛延陀、击溃大食人这样的煊赫战绩,余者诸如吐谷浑、突厥更是随意屠戮。
与右屯卫齐名的左屯卫齐编满员发起突袭,依旧被半支右屯卫打得支离破碎、狼奔豸突……
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使得全军上下自信爆棚,此刻左武卫悍然突袭,如何能忍?
所有将校都叫嚣着即刻反击,给左武卫狠狠的教训。
高侃没有被这股热烈的氛围所感染,冷静的训斥几声,沉声道:“咱们自是不怕左武卫,可眼下局势尚未明朗,左武卫只来了区区两千轻骑,明显试探意味更大,况且另外一侧还有正在渡河的右侯卫虎视眈眈,若全力攻略左武卫,岂不是给尉迟恭露出破绽?咱们不惧天下任何一支军队,但也不能莽撞冒失,导致不必要的伤亡,都给老子稳住!”
左武卫也好,右侯卫也罢,这两支军队的举动实在是不合常理、太过诡异,未能弄明白程咬金、尉迟恭的真实意图之前,他自然不肯全力迎战,必须留有余地应对变局。
在右屯卫军中,高侃威望很高,喝叱之下将校们不敢多言,只得乖乖的赶赴各自部队,依照军令向着中军附近聚拢集结,对左武卫的挑衅视如不见,但同时也做好了随时大举反攻的准备。
*****
武德殿内,即便夜半三更,依旧灯烛通明,内侍、书吏、文臣、武将出出进进,气氛紧张。
终南山下三军对峙,随时可能引发一场混战,使得刚刚稳定的长安局势再度出现变动,这使得长安内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那边的形势,一道道军令自太极宫传出,东宫六率加派兵马巡视城内各处,加强城墙守备,剑拔弩张。
……
李承乾将擦脸之后的手帕放入铜盆,摆手让内侍端走,这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吐出一口气,看着面前李靖、马周、萧瑀、刘洎、李道宗、以及一直协助马周稳定长安局势的崔敦礼,对后者温言道:“家中丧事可还顺当?”
崔敦礼一身麻衣,神情憔悴,闻言颔首道:“劳烦殿下挂念,微臣感激不尽……一切事宜都还顺遂,过几日便可出殡。”
李承乾道:“令弟惨死,孤亦是心痛不已,只不过此刻局势紧张,孤对你仰仗之处甚多,还望节哀顺变,以大局为重。”
话中之意,直白简单。
崔敦礼听得明白,恭声道:“殿下放心,微臣乃大唐之臣,更是殿下之臣,自是以国事为重,绝不会因私废公。”
刑部侍郎崔余庆遭遇“流寇”袭杀,惨死凤栖原庄园之内,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两大门阀怒不可遏,直接促成了程咬金率军奔赴终南山意欲彻底剿灭关陇门阀的后果,使得长安局势骤变。
谁都知道关陇门阀退至终南山生死一线,垂死挣扎之际焉能节外生枝派人袭杀崔余庆?其中必然别有缘故。可对于山东世家以及两大崔氏门阀来说,真相如何、凶手何人其实并不重要,此等情况是附和自身之利益的,无论背后主使的真正目的为何,趁机剿灭关陇残余乃是重中之重。
但太子自然不愿见到这一幕发生,故而此刻提醒崔敦礼,多多规劝山东世家莫要一意孤行,即便劝不动山东世家,崔敦礼亦要站在东宫这一边,太子对他极为重视,莫要自毁前程……
崔敦礼也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一切以东宫利益为重。
李承乾欣然颔首,笑道:“这几年崔侍郎辅佐越国公管理兵部,可谓兢兢业业、功劳甚大,越国公不止一次在孤面前对你褒奖有加,孤也想着眼下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也该给崔侍郎压一压担子,帮衬着孤将朝堂治理得更为稳当一些。”
其余几人看向崔敦礼,说不上艳羡,毕竟崔敦礼的官职、地位比这几人都低得多,即便再进一步也影响不到他们的利益。但可以想见,得太子青睐、又有房俊这个靠山,本身又是山东子弟,才能卓著……平步青云只不过等闲事耳。
假以时日,定然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
李承乾这才看向李靖,问道:“大云寺那边局势如何?”
李靖沉声道:“高侃率领右屯卫驻扎山下,挡住上山的道路,左武卫气势汹汹,右侯卫伺机而动,局势并不明朗。”
没人料到程咬金忽然率军直扑大云寺,意欲将关陇残余一网打尽,连春明门外都只是留下了不足千人看守大营,孤注一掷。尉迟恭的反应也有些出乎预料,毕竟作为关陇门阀最后的军事力量,自当想方设法予以保全,而不是在右屯卫抵挡左武卫的情况下依旧开赴大云寺,与右屯卫、左武卫三军对峙。
右屯卫这几年北征西讨,败尽番邦劲敌,隐隐有“大唐第一强军”之誉,左武卫东征之时在程咬金麾下攻城掠地、长如直入,横行辽东如入无人之境,战力强劲,与这两支军队混战一处,只怕右侯卫一溃千里、尸骨无存,尉迟恭之举措殊为不智。
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这其中究竟有几分真情、几分谋算,谁也不知……
正在这时,门外有内侍疾步而入,手里捧着一份战报,来到李承乾面前道:“启禀殿下,越国公遣人送来战报,请殿下过目。”
李承乾心中一紧,赶紧将战报接过,仔细阅读。
深更半夜房俊有战报送抵,必然不会是小事……
果然,看完战报,李承乾面沉似水,将战报递给身边的萧瑀,摆手让大家传阅。
殿内一片寂静。
大家将战报穿越过后,萧瑀捋着胡须,一脸疑惑:“局势好像不大对劲啊,李勣与程咬金皆代表着山东世家,按说利益一致,为何赶赴大云寺剿灭关陇残余的是程咬金,而不是手握大军的李勣?尉迟恭不顾右侯卫之存亡,悍然抵达大云寺欲救助关陇,明显是与程咬金敌对,为何李勣不严令将其召回,反而有意纵容?另外,右屯卫虽然奉殿下之令维护关陇,但是其本身与关陇血战连场,仇恨怨气如山似海,为何面对左武卫、右侯卫两支军队咄咄逼人之态势依旧寸步不退,死命挡在前头,替关陇门阀玩命?”
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决定行为,可是眼下对峙于终南山下的这几方势力却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利益,局势一片混乱,令人一头雾水……但无论是哪一方,既然做出这般不合常理的举措,那必然有其理由,可这理由又是什么呢?
李承乾面皮抽搐一下,前几个问题他也弄不明白,但右屯卫为何替关陇玩命他却是清楚的,但高侃于两军阵前替自家大帅张罗娶亲这种事,还是不要在这个时候宣扬为好,否则房俊必成众矢之的,东宫内部各方势力对会加深对房俊的忌惮……
干咳一声,道:“右屯卫乃是奉孤之命而行,忠心耿耿可昭日月,毋须有所怀疑。”
萧瑀狐疑的看了太子一眼,颔首道:“右屯卫的确忠心可嘉,即便举止诡异,也不能予以怀疑……但程咬金与李勣之间是否意味着山东世家内部出现了巨大分歧,进而导致各自为政?”
这是他所关心的,在江南、山东两地门阀注定会入主朝堂的情况下,彼此既要守望相助、携手并肩,又会天然的成为对手,相互抵触、处处留心。
如果山东世家在这个当口爆发内乱,对于江南士族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马周、刘洎乃是文官,此等军事话题他们两个很少参预,李道宗身为宗室,一般也不会发表具体意见。
唯有李靖,沉思半晌之后,忽然叹息一声:“李勣不对劲啊。”
他这一生感慨让李承乾与萧瑀都下意识的翻了个白眼,你才知道李勣不对劲?从东征大军撤出辽东开始,李靖一举一动便全都不对劲了好吧……
孰料李靖接着说道:“老臣与李勣共事多年,也曾一同统兵纵横漠北,对其为人行事、军事素养极为熟悉,眼下李勣之所为给老臣的感觉,就好似……一个傀儡,很多事根本就不是他的性格能够做得出来。”
萧瑀眨眨眼,心底泛起一股没来由的惊悸,却捉摸不定,想了想,试图推翻自己的猜测:“或许是因为遗诏的存在?”
如果那份猜测之中的遗诏当真存在,李勣也许只是依令而行,自然不符合他自己的风格。
李靖摇头道:“李勣何等样人?说一句惊才绝艳绝不为过,即便那份遗诏当真存在,李勣也会以他的方式去做出决断、进而付诸行动,而不是一味的遵令而行……更何况就算陛下留有遗诏,也只会指示达成何等目的,岂能一步一步都予以规划?”
众人齐齐颔首。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情、风格,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办便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即便最终的结果一致。
李承乾默然不语,一双眉毛紧紧蹙起,他想起了那些原本应该在太极宫内隐迹藏形不为外人所知的死士们,以及死士的领袖王瘦石……
为什么王瘦石会出现在东征大军之中?
是当初父皇出征之时便跟随在身边,还是后来自长安潜出,赶赴军中?
若父皇已经驾崩,作为父皇最忠心耿耿的死士是在遵从父皇的遗诏而行,还是自行其是?
……
良久之后,李承乾沉声道:“给李勣去信吧,孤要出城赶赴灞桥,迎接父皇回宫!”
萧瑀等人吃了一惊,忙劝道:“殿下三思,眼下长安局势未定,处处留有变故,该当一心一意将各方处置妥当才行。”
一旦李勣将李二陛下遗体、棺椁护送回长安,整个长安都必须立刻开始运作国丧之事,所有事情都得为此让路,将会错失稳固朝局、大权独揽之良机,后患无穷。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奇峰迭起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 !
天亮之后阴云密布,淅淅沥沥的小雨随风飘荡,空气清新而湿凉。
玄武门外右屯卫的中军帐内,房俊顶盔掼甲、一身戎装,正与程务挺、岑长倩、王方翼等人议事。
程咬金接过岑长倩斟的茶,颔首致意,而后转头对房俊说道:“家父除去信中所言,还派人特意叮嘱,让大帅小心英国公,他认为英国公种种举措为夷所思,已经丧失了对于东征大军的掌控,随时都可能引发内部的分歧与动荡,而一旦数十万东征大军失去节制,军中各方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势必引发剧烈的冲突,有可能对关中局势产生极大之影响。”
程名振身在东征军中,对于军中气氛之变化自然无比敏锐,李勣虽然以铁腕政策约束全军,但种种举措却早已使得各方势力生出抵触之心,很难将统帅意志贯彻下去。
高压之下看似风平浪静,使得潜流湍急,稍有不慎便会掀起惊涛骇浪......
1...14421443144414451446...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