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程咬金楞了一下,旋即赞道:“太子好魄力!”
太子虽然身负监国之权,但太子也只是太子,与皇帝截然不同,违背太子诏令没什么事,顶多引起太子不满记恨在心,可若是违逆皇帝之令,那便是叛国,更是谋逆。
太子不惜将所有事情都摆上台面,冒着激怒李勣的风险,也要将登基继位的过程大大缩短,很见魄力。
因为对于李勣来说,无数次隔岸观火坐视东宫覆灭的行为早已令他得到太子之记恨,一旦太子顺利登基,在山东世家、江南士族、关陇门阀的支持之下可一举掌控朝堂,名正言顺的对李勣施以制裁。
除非李勣起兵谋反,否则那么去抵抗?
即便是李勣不顾谋逆之名、不顾家族子孙敢做下叛国之事,可这数十万东征大军又有多少人会拥戴他,跟着他走上谋逆之路?
所以李勣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乖乖的表态拥护太子登基,以此换取太子有可能的谅解,要么狠下心起兵谋逆,走上一条注定自取灭亡之路......
这是逼着李勣选一条路走下去,而不是任其拥兵不前、祸乱局势。
当然,因为李勣之倾向一直未明,其立场更是不曾表露,太子以此等激烈之方式逼迫李勣表态,风险极大。
万一李勣觉得他的利益并未得到满足,且太子登基之后有可能对他极为不利,很可能走上一条与太子意愿相悖的道路。
一旦各方混战、战火重燃,对太子极为不利。
心念电转,程咬金问道:“德立此来,要我如何做?”
“德立”是张行成的字,如今张行成已经致仕,布衣之身,程咬金以此显示亲近之意。
张行成对此未有表示,沉声道:“各家的意思,是要卢国公能够向后撤回春明门,阻止太子出城。”
“呵!”
程咬金冷笑一声,瞪大眼睛,不满道:“阻止太子出城?无论李勣如何决断,无论关中乱成什么样,也无论你们这些人在背后如何谋划......陛下已经驾崩了,有右屯卫、东宫六率在,有朝堂群臣以及关中百姓之拥护,太子登基继位乃是必然,你们嘴皮子一动弹,就让我去将未来皇帝堵在城门之内,不许其驾临长安城外的土地一步?你们这不仅是让我去死,而且是让我尸骨无存、断子绝孙啊!绝无可能!”
张行成无语,哭笑不得道:“卢国公何必说得如此凄惨?你乃山东一脉,如今更是咱们大力扶持之旗帜,咱们只能盼着你更上一层楼,焉有眼睁睁看着你吃亏的道理?此事没有那么严重,太子如此扬言,更多应该还是试探李勣之态度,本身并不会真正出城,毕竟不知咱们在争取时间更多的掌控利益,太子也需要时间将朝堂上下肃清一遍,登基之前的准备尚需时日。”
皇权更迭,历来都是天下间最为凶险之事,面对天下至尊的权力之位,从来都伴随着人世间最深沉的谋算与动荡,根本不存在什么名正言顺、水到渠成,只要一日未曾登上那个位置,斗争便无处不在。
如此情况之下,太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整肃朝堂,将反对他的势力全部清除出去,然后才能安安稳稳的登基继位,否则或许只是一个小人物也可能将登基大计破坏掉......
程咬金摇头:“太子怎么想是一回事,到底能否登上皇位则是另外一回事,在我看来太子登基十拿九稳,所以这个时候断然不会去阻止太子,遭受太子记恨,将来一并清算之时,老子顶不住。”
张行成就明白了程咬金的意思,摆明了要好处嘛,不见兔子不撒鹰......
便叹气道:“太子登基之后,兵部尚书的职位咱们是有机会拿下来的。”
程咬金瞪眼,嗤之以鼻:“就算要画个大饼也得画一个靠谱点的吧?兵部尚书?且不说这个职位在房俊口袋里你们怎么掏得出来,就算当真掏出来了,那兵部上上下下全是房俊的人马,你让老子去当一个光杆将军不成?再者说来,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各方虎视眈眈,江南士族焉能任凭咱们攥在手里?”
面对程咬金的讨价还价以及质疑,张行成有些不耐烦了,淡然道:“卢国公别忘了英国公说到底还是咱们山东一脉,固然有着自己的算盘,但等到太子登基、局势稳定,他还是要站在咱们这一边的。凭着咱们的底蕴实力,加上英国公的兵权,区区一个兵部尚书太子又岂会舍不得?房俊若是闹腾不朽,给他一个中书令又何妨?名正言顺的宰辅,换一个兵部尚书,傻子才不干。”
中书令乃帝国宰辅,三省最高长官之一,在没有丞相的体制之下,便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之尊崇无可比拟。
在山东、江南两地门阀大举进入朝堂拥立太子的情况之下,以这样一个崇高之位换取区区一个兵部尚书,太子又怎会不答应呢?
太子要的是脸面,是局势稳定,是皇权稳固,山东世家要的则是切实的权力,双方各取所需,太子可以用宰辅的职位来安抚房俊这样的功臣,山东世家得到兵部这样的实权部门,自然是两厢得益、一拍即合。
程咬金捋着胡子,有些心动了。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春明门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 !
待到张行成离去,程咬金在营帐之内坐了半天,将局势捋了一遍,仔仔细细的推敲当下有可能的各种方向,然后才返回中军帐,对帐内一众将校下令道:“即刻召回袭扰右屯卫的轻骑,集结军队,天明之后返回春明门外驻地。”
将校们面面相觑,被这个忽如其来的命令弄得一头雾水。
大家卯足劲儿想要跟右屯卫一较高下,你这位大帅视若无睹、毫不上心也就罢了,怎地忽然就要撤退了?
不过程咬金威望极高,这些将校即便满心不忿却也不敢多言,只得闷头退出,各自返回部队集结兵卒。
程咬金没理会麾下将校的心思,捋着胡子琢磨着李勣那边会有何等反应......
自辽东撤军开始,李勣种种举措便匪夷所思,让人摸不清头脑,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坐视关陇叛军肆虐长安、围攻太极宫,任凭东宫风雨飘摇动辄倾覆却无动于衷,这一点就意味着李勣的利益与太子截然相反。
甚至于太子倒台才更为附和李勣的利益。
此等情形之下,最不愿见到太子顺利登基的恐怕就得是李勣,之前右屯卫在房俊指挥之下一举突破金光门杀入长安,抄了关陇军队后路导致东宫反被为胜之时,还不知李勣如何懊恼愤懑呢......
此刻太子逼着李勣表态,李勣岂肯乖乖就范?
稍有不慎,这回还阵就得各方势力混账一场,以胜者论英雄......
*****
天明之时,阴雨霏霏。
终南山苍郁的林木笼罩在濛濛细雨之中,天色阴暗,一片苍黛。即便山下三支大军对峙,气氛剑拔弩张,可大云寺的和尚们依旧准点敲响暮鼓,悠扬的鼓声在山岭间飘荡萦绕,宿鸟惊飞,清心涤虑。
大云寺后山的精舍内,檀香袅袅、茶香氤氲,窗外泉水流淌,长孙无忌看着手中信笺,眉毛紧蹙。
对面的宇文士及慢悠悠喝茶,令狐德棻与独孤览则紧盯着长孙无忌的神情......
良久,长孙无忌才将手中信笺放下,递给独孤览,拈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长长吐出一口气。
待到独孤览、令狐德棻先后看完信笺,俱是面色难看。
宇文士及苦笑道:“吾等一直认为太子殿下性格懦弱、犹豫无断,如今看来却是咱们都走了眼,能够有如此魄力逼迫李勣,倒是颇有几分英主气象。”
长孙无忌喝着茶水,不予置评。
即便这一道太子诏令乃是东宫属官群策群力之结果,但太子敢于采纳并且付诸实施,的确比诸多昏聩之君强得太多,再加上之前困守太极宫之时死战不降,甚至屡次三番做好自尽之准备,可见太子的确算是一个外柔内刚的性格。
这种人平素唯唯诺诺,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一旦触及其底线,往往会做出一些较为**之事,令天下侧目......
如今回首过往,长孙无忌心中自是难免后悔,若是早知太子有这份“宁死不降”的骨气,或许不该采取那般激烈之手段,导致如今一招落错、大败亏输,将关陇门阀逼到生死存亡之边缘,动辄有倾覆之祸。
令狐德棻在一旁道:“以我只见,此事无需理会,太子大抵也只是试探李勣的态度。山东、江南两地门阀尚未真正填补朝堂空缺,彼此之间一定还会有一番摩擦、磨合,才能渐渐掌控全局,此时贸然逼迫李勣公然表态,殊为不智。反倒是右屯卫此番于山下死死挡住左武卫、右侯卫,使得咱们后顾无忧,令我颇为意外,房二这厮这回难不成是吃错了药,居然如此卖力,当浮一大白。”
三支军队在山下对峙,气氛剑拔弩张,稍有不慎便会混战一处,山上关陇残余谁不是心惊胆战,唯恐高侃承受不住压力,不肯冒险,干脆撤军放任左武卫一股脑的杀上来大开杀戒?
如今高侃气势强硬,死死顶住左武卫,又有尉迟恭在一旁伺机而动,大云寺可谓安若磐石,使得关陇残余尽皆松了口气,难免对房俊油然而生出一股感激之情......
长孙无忌手里拈着茶杯,顿了一下,与宇文士及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心中郁愤——娘咧!房二之所以如此卖力,那可是咱们俩“卖”闺女换来的,你居然还要浮一大白?遗憾令狐德棻家中并无适龄之嫡女,庶女又怕人家房二看不上,否则非得逼着令狐老贼一起搭上不可,让他也尝尝此等屈辱是何滋味。
这件事毕竟丢人至极,能瞒得一时算一时,两人都默契的不提此事。
宇文士及回归主题,问道:“不出意外的话,左武卫大抵会撤军返回春明门,试图阻止太子殿下出城,毕竟他们现在尚未完全掌控朝堂,不敢去赌太子到底是否佯装,一旦太子将李勣的掩饰撕破,局势骤变,咱们应当如何应对?”
长孙无忌略作沉吟,断然道:“只要左武卫撤回春明门,马上命令尉迟恭率军赶赴灞桥,陈兵灞桥之东,毋须理会李勣,做出随时突破灞桥奔赴春明门之准备,给左武卫施压。”
山东世家、江南士族越是不愿意太子出城恭迎圣驾,关陇门阀自然越是要反反其道而行之,支持太子出城,太子越快登基继位,就意味着俱是将会越快平稳下来,关陇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最怕就是朝堂混乱无序,太子之诏令得不到山东世家、江南士族以及李勣之认可,非得要将关陇门阀覆亡而后快......
宇文士及颔首:“正该如此。”
令狐德棻担忧道:“不仅是左武卫撤军,右屯卫也得撤退才能让尉迟恭离开赶赴灞桥,否则万一右屯卫杀一个回马枪,攻到山上来该如何是好?”
右屯卫最应该做的便是剿灭关陇残余,此番挡在山上之举措匪夷所思,谁知道房二那厮到底怎么想?万一左武卫、右侯卫都撤走,高侃见到这大云寺防卫空虚,干脆一举杀上山来,那可就完蛋大吉......
说起这个,自然刺中长孙无忌与宇文士及的疮疤,后者没好气道:“眼下既然右屯卫帮着咱们挡住左武卫,自然也不会在左武卫撤走之后找咱们的麻烦,这一点季馨兄毋须多虑。”
令狐德棻瞪大眼睛,疑惑不已:房二那小子的人品、信誉在你们两个的眼里居然那么崇高?若是宇文士及一人信任房二不会落井下石也就罢了,偏偏长孙无忌也是一副应该如此的神情......以长孙家与房家的恩恩怨怨,只怕这件事背后一定有什么是外人所不知的勾当。
可任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为何长孙无忌、宇文士及如此信任房俊及其麾下右屯卫......
长孙无忌不愿谈论如此屈辱之事,转身去往书桌前:“吾修书一封,即刻送给尉迟恭,命其听命行事。”
*****
看着衣衫湿了半边、行色匆匆的宇文士及,尉迟恭将其恭迎至大帐之内,埋怨道:“有什么事,打发个人送封书信前来即可,何需郢国公您事必躬亲?这风雨交加、湿气太重,您还得注意点身子骨才行。”
嘴里说着客气话,但他也知道,能让堂堂当朝郢国公、关陇门阀的二号人物披风戴雨亲自往返,必是十万火急之事,不由得暗暗打起精神。
宇文士及入帐内,落座之后用冒进擦了一下头脸,苦笑道:“老夫天生就是劳碌命,没得奈何。”
尉迟恭坐在他对面,盯着他的神情问道:“可是有大事发生?”
宇文士及颔首,将太子欲出城“恭迎圣驾”之事说了,而后道:“此事事关重大,断然不能让山东世家对太子出行造成阻碍,所以老夫与赵国公商议之后,决定让你率军赶赴灞桥,对春明门形成威慑,牵制住程咬金的左武卫,使其不能威胁太子之出行。”
尉迟恭吃了一惊,沉吟半晌,迟疑道:“以我看来,太子未必当真出城,更有可能只是借此试探李勣之态度,若我此刻率军返回灞桥,则山下只有右屯卫,万一房二欲对关陇不利,那可是挡无可挡、自取灭亡。”
他是大唐有数的名将,一生戎马、战阵冲锋,自然知道右屯卫的强横战力即便是他麾下的右侯卫全力以赴也未必能够力敌,若只剩下终南山上大云寺附近的关陇残余军队,只怕一个时辰不到就得在右屯卫攻势之下全军覆没......
宇文士及眼皮子跳了一下,房俊似乎就是一道迈步过去的坎,“美女求荣”这件事就绕不过去了是吧?
他沉声道:“此时乃是吾等商议之后做出的决断,鄂国公只需依令而行即可,至于右屯卫......毋须在意。”
尉迟恭赶紧颔首,明白这一定是关陇门阀私底下已经与房俊达成某种利益交换,以此换取房俊的网开一面,甚至是暗中相助。
只不过让他率军赶赴灞桥,再度与左武卫针锋相对,却非他所愿。
正如左武卫乃是程咬金的班底,轻易不肯冒险一样,右侯卫也是他尉迟恭的凭恃,万一损失惨重,谁来保证他将来在朝堂之上的权力、地位,甚至不会被关陇大佬们卖掉?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四方云动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 !
面对尉迟恭“坐地起价”,宇文士及略作沉吟,便颔首道:“此时风险极大,极有可能导致各军于春明门外至灞桥一带发生混战,自然也不能亏待敬德,待到太子殿下登基之后,势必重启‘军机处’总揽军务,届时敬德除去右侯卫大将军之外,亦当进入军机处。”
说这话的时候,他只觉得极为讽刺,之前还拼尽全力将东宫倾覆废黜太子,一转眼的功夫,却还得指望着太子能够顺利登基,关陇才能保存眼下残余势力,否则必将在各方围剿之下灰飞烟灭……
世事变幻,总是这么令人措手不及。
尉迟恭浓黑的眉毛微微一扬,压抑着心底的惊喜,故作矜持道:“郢国公误会了,在下非是讨要好处才肯出兵……话说回来,赵国公能否答允?”
宇文士及暗叹,这朝中一个程咬金、一个尉迟恭,看似粗豪豁达不拘小节,但谁若是当真这么认为,谁特么就是傻子。
微笑着安抚道:“放心,老夫此番前来便是受了赵国公之委托,同时让敬德知晓,咱们关陇门阀从来没有亏待功勋的先例,谁为关陇做出了奉献,立下了功勋,各家都记得清清楚楚,断然不会忘记。”
尉迟恭颔首,这话他确信无疑。
事到如今,关陇各家赖以生存的私军遭受巨大打击,就连宇文家的“沃野镇私军”都伤亡殆尽,作为硕果仅存的一支隶属于关陇门阀且建制完整的军队,右侯卫现在就是关陇门阀的根基所在,而掌控着右侯卫的自己,在关陇门阀内部说话的声音前所未有的份量极重。
这个时候,哪怕他觊觎“关陇领袖”这个位置,长孙无忌也会乖乖的退位让贤……
不过尉迟恭有自知之明,论起权谋手段,他连给长孙无忌提鞋都不配,趁机讨要一些好处也就罢了,若是要求太过分,长孙无忌迫于行事不得不答允,可事后以那个“阴人”的记恨性格,势必予以报复。
军机处掌控大唐军务,之前设立之时由长孙无忌领衔,等待太子登基之后即便扶持关陇以对抗山东、江南两地门阀,但长孙无忌想要继续领衔绝无可能,而太子想要借助关陇遏制山东、江南在朝中的兼并扩张,又势必给予关陇门阀一个军方的领导职位,他尉迟恭便是最好的人选。
成为关陇门阀在大唐军队权力构架当中最高的地位而存在,这已经算是极为了不得的成就……
所以尉迟恭见好就收,扬声将门外亲兵叫进来,下令道:“即刻通知全军集结,已经过河的部队迅速返回,将斥候全部撒出去,盯紧左武卫,只要左武卫向北撤军,咱们也马上返回灞桥。”
“喏!”
亲兵快步出去,召集同僚,奔赴军中各处传达军令。
须臾,一阵阵喧嚣声传来,整个右侯卫开始紧急集结。
宇文士及叮嘱道:“返回灞桥之后就近驻扎,时刻关注春明门的动向,若无赵国公以及老夫之命令,断不可擅自开战,切记切记。”
太子决意出城恭迎圣驾,谁也弄不准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那么右侯卫的任务便是配合东宫六率乃至于右屯卫护卫太子之安全,是否开战完全取决于左武卫之立场,一旦贸然开战,导致并不打算对山东世家唯命是从的程咬金不得不应战,进而导致整个局势恶化,那是关陇门阀绝对不愿见到的。
总之,开战乃是下下之策,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为之。
尉迟恭郑重颔首:“郢国公放心,吾晓得轻重!”
这时,亲兵自门外疾步而入:“启禀大帅,左武卫撤军了!”
尉迟恭长身而起,来到窗边看了看外头天色,小雨淅沥,阴云密布,即便已经过了卯时,天边却只是隐隐透着一丝光亮,恍惚不能视物。
转过身道:“立即拔营,返回灞桥!”
“喏!”
……
“启禀将军,斥候回报,左武卫已经拔营向北撤军,灞水东岸的右侯卫刚刚也紧随其后,顺着灞水向北边灞桥方向撤离!”
听着斥候回报,高侃在舆图前仔仔细细查看一番,面色依旧凝重,下令道:“咱们也准备拔营,天明之后向北行军,斥候前出与左武卫保持一定距离,本将要知晓他们一举一动,但勿要有所接触,待其驻扎之后,再相应选择驻地。”
按理说左武卫这个时候撤军,一定是返回春明门外继续驻扎,但谨防万一,右屯卫只能小心行事,待到左武卫驻扎之后,再择地停驻。
“喏!”
“立即赶赴玄武门外,将此间局势告知大帅,待吾等抵达春明门之后如何行动,请大帅示下。”
“喏!”
一道道军令下发,整个营地瞬间忙碌起来,兵卒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做好开拔之前的准备。
高侃回到书案之后坐下,捋着胡子,又下令道:“派人前往大云寺,求见赵国公,就说左武卫已经在咱们不计伤亡坚决抵抗之下损失惨重,此刻不得不铩羽而归,返回春明门休整,咱们右屯卫为了保护关陇各家不遗余力,不辱使命!为了确保关陇之安全,此刻起兵追逐监视左武卫,定将与关陇之盟约执行到底,希望赵国公言而有信,勿要失信于人,遭受天下人耻笑!”
“……喏!”
亲兵自是不知高侃敲竹扛“讹”了长孙家与宇文家的嫡女给大帅做妾,对于高侃口中“保护关陇各家”之言辞一头雾水,但也不敢多问,赶紧退出门外,带了几个同僚飞身上马直奔山腰处的大云寺。
长孙无忌听闻右屯卫来报,尚不知山下局势如何的他赶紧将人叫到住处接见,只不过在听取右屯卫兵卒将高侃话语复述一遍之后,心中又是轻松又是气恼,脸色难堪至极。
轻松自然是因为气势汹汹而来的左武卫铩羽而归,关陇残余面临的危机迎刃而解,暂时并无覆亡之虞。
气恼则是因为高侃一再强调“右屯卫付出巨大代价”,这才逼退左武卫,不停的暗示他莫要食言而肥,回过头不承认答允下的联姻之事……
左武卫的确是退了,右屯卫也的确发挥了作用,但是要说到“付出巨大代价”,你付出个鬼咧!整个过程也只是左武卫在右屯卫的侧翼敲敲打打,连箭矢都没放几支,双方兵卒毛都没掉几根有什么损失?
若是早知道太子会做出出城恭迎圣驾这样的举措,导致关中局势骤然变化,左武卫不得不撤回春明门阻挡太子出城,他哪里用得着承受“卖闺女”这样的屈辱去央求右屯卫?
不过也只是生闷气而已,说起食言而肥,断然不能。
现在不仅是关陇门阀希望得到右屯卫保障他们的安全,房俊作为太子身边最为宠信之臣也势必在山东、江南两地门阀进入朝堂之后首当其冲遭受攻击,希望借助关陇来予以对抗。
关陇与房俊之间相互依靠、彼此借重,说不上谁更需要谁,但若是能够真心实意的联合起来,肯定是利大于弊。
如此看来,这桩联姻的确是一件好事。
恨只恨房俊年纪太小,膝下尚无适龄之子女,否则求娶房俊一女即可,哪里用得着将家中嫡女嫁给房俊为妾?
长孙无忌心头郁闷,没好气道:“老夫一口唾沫一个钉子,焉能食言而肥?回去告知高侃,老老实实办事,莫要多虑!”
右屯卫兵卒刚刚离去,又有家将来报,说是宇文士及已经送来消息,尉迟恭引领右侯卫沿着灞水东岸向北撤离,将会抵达灞桥之后暂时屯驻于桥东,伺机而动。
1...14441445144614471448...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