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如今房俊之权势、声望正值巅峰,太子对其倚为臂助、言听计从,若其从中落井下石,非要将周道务治罪,只怕周道务根本无法脱罪。
等到被“百骑司”下狱,房俊授意李君羡严刑拷打,周道务如何挨得住?只怕屈打成招之后便被做成铁案,再无翻身之余地。
房陵公主也觉得麻烦,往昔房俊与周道务能够在太极宫内大打出手,将李二陛下都气得不轻,这些年更是相互看不顺眼,如今得了这个机会,自然是将周道务往死里弄……
她与高阳、长乐的关系都不错,但对房俊当初对她送上门却不屑一顾之事记恨尤甚,只是不愿见到房俊搬倒周道务。
想了想,道:“虽然此事非同小可,但你总不能在府中干着急,却袖手旁观吧?”
临川公主眼圈泛红,咬着嘴唇,彷徨无措:“我一个妇道人家,又能如何?唯一的办法便是去向太子求情,可太子对房俊视若肱骨、言听计从,岂能为了我一个没什么用的妹妹去驳斥房俊?”
越想越急,越觉得委屈,眼泪顺着嫩白的脸颊扑簌簌流下来。
房陵公主赶紧递上手帕,劝慰道:“事在人为,眼下尚不知具体情况如何,何必如此?你若乱了方寸,愈发没了办法。”
临川公主哭道:“你我看似金枝玉叶、尊贵至极,实则半点实权也无,事到临头又能有什么法子?”
房陵公主见她哭得抽抽噎噎、梨花带雨,眼珠一转,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可以去求求房二啊!”
天唐锦绣 第两千一十一章 阴谋算计
临川公主一愣,脸颊微红,摇头道:“驸马就是怕我去找房俊求情,故而特意派人送信回来,我岂能送上门去?”
周道务虽然未在信中明言,但她明白周道务特意来信叮嘱一番是什么意思,还不是怕她求上门去,房俊却趁机要挟,将她给糟蹋了?
房陵公主却一副过来人的模样,挽着她的手臂,凑到耳旁小声道:“论及对男人的了解,你能比得上我?这男人呐,一贯口是心非,心里想要,但嘴上偏偏道德礼仪一大堆。试想,如果朝野上下当真都攻讦周驸马杀俘,欲予以严惩,放眼朝堂除了房俊还有谁能反驳百官将周驸马救出来?我明白这个道理,周驸马当然也明白,可他偏偏给你送来这么一封信……呵呵,男人呐。”
眼中满是鄙夷之意。
临川公主檀口微张,双眸瞪大,吃惊道:“啊?你是说……”
难不成周道务之所以送来这封书信,看似让他不要去找房俊,实则隐藏的意思是提醒他,自有房俊才能救他?
这岂不是让她送上门去……
自己的丈夫当真为了性命、前程,宁肯让自己的妻子去往仇敌面前受尽凌辱?
一时间心乱如麻。
房陵公主眼珠一转,抿嘴摇头道:“你可别赖我,我什么也没说!”
将临川公主愣忡失神的娇弱模样,又添了一把火:“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周驸马到底什么用意,而在于你自己怎么想,是想眼睁睁看着周驸马被治以杀俘之罪,将东征不利、陛下受伤的罪名一身背负,明正典刑,还是尽人妻之责,想尽方法、舍弃一切从中营救,无论将来如何,但求一个问心无愧。”
哼哼,你房二不是对老娘不屑一顾么?还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老娘倒是要看看一个公主洗白白送上门,你到底要不要……
况且,她认为若临川公主为了营救周道务从而被房俊睡了也没什么大不了,身为妻子为了搭救丈夫而失身有什么错?非但没错,甚至堪称伟大,
将来周道务逃脱生天,只应感恩戴德,愈发小心翼翼予以爱护,焉能有半分嫌弃之理?
再者说来,与房俊那样大权在握、英姿勃发的少年权贵春风一度不知是多少长安贵妇做梦都惦记的美事儿,也不算是吃亏呀。
我想上,人家还不上呢……
临川公主彷徨无措,不知该不该听从房陵公主的话,下意识觉得女人为救丈夫牺牲一切都是对的,可再想到会被房俊百般侮辱……便不由得夹紧双腿、攥紧粉拳,浑身发麻、脸色发红。
房陵公主见她神色,便知她已然意动,唯恐过犹不及,遂摸了摸临川公主发烫的脸颊,柔声道:“心关难过,这种事还得你自己拿主意才行……我先回去了,你自己慢慢想,想想往后余生是清清白白成了一个寡妇捧着贞节自己过日子,还是拼上一切但求一个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起身看了临川公主一眼,转身水蛇一般的腰肢扭动,告辞离去。
走出厅外,房陵公主抬眼看了看阴沉的天色,一如她此刻心情一般阴沉厚重……乘坐马车回到自己府中,坐在花厅之内,将前来服侍她洗漱卸妆的侍女斥退,喝了一口茶水,一个年迈的老内侍无声无息出现在门口。
房陵公主放下茶杯,风韵犹存的脸上满是厌恶至极的表情,半点也不遮掩,冷声道:“让我做的事已经做了,你们什么时候放人?”
老内侍已经七老八十,佝偻着腰,瘦小的身躯干瘪如皮囊,看上去已经油尽灯枯、行将就木,双眼浑浊无神,,颤着声音道:“只要事成,自然放人。”
面上无须,树皮一般的皮肤布满斑痕,浑身上下半点生气也无……
房陵公主柳眉竖起,纤白的手掌狠狠拍了茶几一下,怒道:“此事成与不成,岂在本宫掌控之内?本宫总不能绑了临川送去房二床榻之上任他凌辱吧?”
帝皇贵胄,自有居移气、养移体,即便女流之辈,怒气勃发之时亦能气势凌人。
老内侍却对房陵公主的怒火视如不见,叹了口气,脸上沟壑一般的褶皱挤在一起,慢悠悠道:“殿下冲老奴发火又有什么用呢?老奴也只是听命行事而已,做不得主的。”
房陵公主一双美眸微微泛红,死死盯着老内侍,面罩寒霜、恨意弥漫。
良久,才从红唇中吐出一个字:“滚!”
老内侍再叹一声,躬身施礼,道:“殿下息怒,老奴告退。”
颤巍巍的转身走出去。
房陵公主心中怒极,挥手将茶几推到,茶具跌落,稀里哗啦碎了一地,外头的侍女吓了一跳,赶紧走进来,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房陵公主脸色,跪在地上收拾碎片。
“母亲……”
随着一声轿呼,一道纤细的身影冲入厅内,却是一个貌美如花、瘦弱纤秀的二八女子,此刻泪痕宛然、梨花带雨,望之令人生怜。见到侍女跪在地上收拾茶具碎片,先是一愣,旋即疾步上前扑入房陵公主怀中,啜泣道:“他们还是不肯放了郎君么?”
房陵公主爱怜的将纤瘦的身子紧紧拥在怀中,伸手抹去她脸上的泪珠,强颜欢笑道:“放心,母亲已经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了,只要事成,他们自会放人,不必担忧。”
这是她与前夫窦奉节的女儿,因她当年与杨豫之私通而与窦奉节和离,觉得亏欠女儿太多,倍加宠爱,求到李二陛下面前赐婚下嫁洛阳于氏子弟于遂古,新婚燕尔之际,举国东征,随即关陇叛乱,关中乱成一团,前些时日京中大肆搜关陇子弟,于遂古却遍寻不见、离奇失踪,随后才知被人绑架……
窦氏哭泣几声,哽噎着道:“要不咱们去求求太子吧?太子素来仁厚,不会坐视不理,只需派遣‘百骑司’追查,想必定能将郎君救回。”
房陵公主抚着她的鬓角,心中满是爱怜,安慰道:“不必惊动太子,那些人只是想以你郎君的性命胁迫娘亲给他们办事而已,只要事成,你家郎君自然无恙。”
她曾极受高祖皇帝宠爱,自然知晓皇宫里曾有一支神秘力量,后来背叛了高祖皇帝投入李二陛下麾下,“百骑司”在这支神秘力量面前不值一提,否则何以那些人在自己府中潜伏多年,却一直不曾被“百骑司”所查知?
这件事,求谁都没用。
窦氏伏在母亲怀中,垂泪泣道:“是女儿连累了母亲。”
她虽不知那些人逼迫母亲去做什么事,但既然用上这等手段,想来一定是充满危险。她心疼母亲,却也不能对郎君不管不问,内心倍受煎熬……
房陵公主轻叹一声,搂紧女儿瘦弱的肩头,清声道:“是娘连累了你们啊……”
骊山脚下,大营。
刚刚用过晚膳,倒了一杯茶的李勣坐在书案之后,翻开一份军务正待批阅,便有亲兵入内通禀,说是王瘦石求见。
李勣蹙眉,没好气的将军务合上丢在一旁,无奈道:“让他进来……先将茶水撤走。”
对于那个身份神秘、桀骜难驯的老宦官,他心中非但没有半分敬意,反而充满厌恶,虽然不见不行,但连一杯茶水都不愿奉上……
亲兵退出,王瘦石脚步轻飘飘走进来,一双死鱼一般的眼珠子毫无表情的盯着李勣。
李勣金蹙眉头,沉声道:“有事说事,若是无事便请自便,这般阴阳怪气的给谁看?”
语气毫不客气。
王瘦石阴仄仄道:“英国公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私自勾结房俊,将机密泄露给他,此乃欺君之罪。”
李勣一愣,奇道:“这话从何说起?”
见他神情不似作伪,王瘦石哼了一声,道:“周道务入宫请罪,房俊非但没有趁机进谗言将其治罪,反而予以维护……若非你私下通气,房俊焉能如此?”
“呵!”
李勣被生生气笑了,他伸开两手分别撑在桌案两侧,上身微微前倾,一双眼睛鹰隼一般盯着王瘦石,一字字道:“军伍之中,从无戏言!王内侍这般信口雌黄、恶意构陷,莫不是当真依仗陛下之宠信,本帅便杀不得你?”
他心中怒极,一股雄浑霸道的气势满溢而出,征战杀伐的一代名将怒气磅礴,杀气凛然!
只待王瘦石说错一个字,便会立刻下令将其乱刃分尸!
王瘦石倒也不惧,梗着脖子与李勣对视,半晌才气势稍敛,疑惑问道:“当真不是英国公私下给房俊通气?”
李勣也收敛杀意,淡然道:“本帅自然不曾做过,但有一点本帅要提醒王内侍,你纵然深受陛下宠信,但说到底不过一个阉人,很难明白天下豪杰的胸襟气魄。房俊与周道务素有积怨不假,但你一厢情愿的认为一旦周道务遭受朝野攻讦,房俊便会落井下石甚至将其置于死地,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对于房俊之性情,他最是了解不过。
天唐锦绣 第两千一十二章 离间之计
对于房俊之性情,李勣最是了解不过。
谁若是惹了他,的确睚眦必报,但绝对不会做出落井下石那等卑劣勾当,就算想要收拾周道务,也必是堂堂正正、直来直去。
想要将周道务的罪行公之于众,诱使房俊对其报复故而予以陷害,然后经三法司详细调查之后来一个“查无此事”,从而将房俊归罪于“陷害同僚”?
真是想多了……
人有所短,最忌人言,阉人最厌恶旁人在他面前嫌弃他是个阉人,毕竟这是作为一个男人最大之耻辱,如今李勣这般毫不客气的指着鼻子骂他,王瘦石岂能不怒?
他冷笑一声,微微颔首:“英国公没做过自是最好,不过就算房俊此番没有陷害周道务,咱家也尚有对策,还望英国公莫要插手。”
李勣不以为然:“你们的事,本帅懒得过问,只不过好心提醒你一句,做事最好谨守底线,千万别将那厮给惹急了,不然就算是陛下坐在这里,也护不住你们。”
区区一个阉人而已,纵然再是受宠,房俊打杀起来也不会有半点手软……
他是真的忠告王瘦石,以免其不知深浅铸下大错,最终闹至不可收拾之局面,
王瘦石却不领情,嗬嗬干笑两声,意味深长道:“英国公放心,房俊乃太子肱骨、东宫柱石,老奴就算再是跋扈,又岂敢对其不利?纵然有一些小算计,沾便宜的也一定是他,说不定还要感谢老奴呢,嗬嗬嗬!”
……
看着王瘦石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李勣向后靠在椅背上,凝眉沉思半晌,幽幽叹出一口气。
眼下他看似手握数十万大军,挟开山裂石之威势,直入长安即可抵定乱局,实则却是身不由己,连一个阉人都不如……
他不知那边为何要针对房俊,也不知王瘦石还有什么阴谋诡计,更不知房俊到底会否一时糊涂误入彀中,只是感叹这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又何必这般折腾不休?
是非对错、黑白成败,绝不仅仅是掌控了史官便能粉饰一番,掩藏真相,世人亿万张口,口口相传,总会有褒贬传诸于后世,孰是孰非,自有公论。
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本打算趁夜前往停放棺椁那处营地走一遭,但想了想,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随他去吧……
*****
春明门外吊桥放下,李勣惊动城外左武卫、右屯卫的斥候兵卒,赶紧飞奔入中军向主帅告知,随即城门开启一扇,一队骑兵自城内疾驰而出,风卷残云一般驶向右侧的右屯卫大营。
程咬金得到通禀,快步走出中军帐,策骑直抵军前,正好见到那队起兵抵达右屯卫军营之外,目测五十余骑,皆顶盔掼甲、装备精良,非寻常兵卒可比,这个时候自城内出来奔赴右屯卫大营,想来也只能是房俊了……
大抵对方也见到了站在营门之外兵卒簇拥之下的程咬金,略一停顿,并未入营,其中一骑掉转马头折返回来,径直向着左武卫大营这边疾驰而来,距离三箭之地方才停住。
马上骑士吐气开声,中气十足:“末将房俊,恳请卢国公出营相见!”
今日阴天,雨水将降未降,所以声音远远传出,两军阵前兵卒将校听得真真切切,不仅一片哗然。
今时今日,房俊之威望早已随着关陇叛军的战败而臻达前所未有之巅峰,即便是当年参预立国以及随后玄武门之变的一众帝国宿将,也不能在他面前倚老卖老,俨然军方新贵、一方大佬。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东宫砥柱、一军主帅,却大摇大摆的立于军前,这是何等胆量气魄?
左武卫一阵鼓噪,诸多兵将怒气勃发、蠢蠢欲动,认为房俊这等行为固然胆魄令人钦佩,却也隐隐不将左武卫放在眼中,是可忍孰不可忍!
程咬金甩了一下马鞭,喝叱道:“都给老子安生一些!且不说人家堂堂越国公乃一军主帅、帝国柱石,汝等不可以下犯上,单只是其勇冠三军之武力,汝等去了也是白给!都守在这里,不许妄动,待老子去会会这狂妄的小子!”
言罢一夹马腹,催动战马排众而出,直奔立于军前的房俊。
相距不足一丈,程咬金才勒马站定,大声道:“单点老子出阵,是否欺老子体衰,想以壮欺老?来来来,咱们大战三百回合,老子让你知晓什么叫姜是老的辣!”
房俊在马背上哈哈大笑,抱拳道:“叔父说笑了,您是长辈,在下岂敢不敬?只是自叔父东征之后久未相见,甚是想念,故而凑上前来与您说说话儿。”
说着,自马背上翻身跃下,信步来到程咬金马前,毫无防备的样子。
程咬金“嘿”的一声,也翻身下马,上前两步,抬手拍了拍房俊的肩膀,上下打量一番,赞许道:“早知道你小子有出息,却不曾想出息居然这么大,连吾等老家伙都被你压过了去!后生可畏啊,甚好,甚好!”
他是真心实意感到高兴。
他与房玄龄君子之交,极为敬佩对方的为人处事,但脾气却不一样,有些合不来。反倒是房玄龄这个此子,他看着就舒服,脾气合得来,从不以子侄辈相待,更像是平辈论交,故而对房俊今时今日取得之成就分外高兴。
即便是他这位开国公,此时面对房俊之功勋成就,也难免有些嫉妒……
献出玻璃配方、筹建华亭镇等等就不必说了,即使当年兵出白道覆亡薛延陀令天下侧目、人人惊艳,也无法同这一年来所取得之功勋相比。
举国东征、京畿空虚、外敌入寇之际,房俊挺身而出,率领半支右屯卫转战数千里,一路击溃吐谷浑、突厥、大食等等当世强敌,长安风雨飘摇之时,又数千里驰援东宫,于绝境之中一举击溃关陇叛军,此擎天保驾、扶保社稷的从龙之功,堪称当世无双。
更别说东征大军铩羽而归以后,一力贡献平穰城、覆亡高句丽的皇家水师也是房俊的部队……
只此一年来的成就,当得起一句“惊才绝艳”之赞誉,史书之上,大抵是要拎出来单独列传的人物……
光芒闪耀,举世无双。
房俊与程咬金相对而立,谦逊道:“叔父面前,晚辈些许微功岂敢自夸?往日叔父有建国之勋、从龙之功,早已臻达军功之顶点,自当半生拼搏而后一生享用,晚辈初出茅庐,只能步步凶险、锐意进取,追寻叔父之足迹不敢有所懈怠。”
程咬金捋着胡子,“嘿”的嗤笑一声,瞪了房俊一眼。
这番话语看似恭维,实则暗中带刺:您都黄土埋到脖颈了,自当用上半生打拼来的功勋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何必跟咱们年青人一样打生打死掺合这混乱局势?万一不慎致使晚节不保,那可就亏大发了……
不理会房俊的暗讽,程咬金望了一眼不远处的春明门城楼,感慨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大抵决定了他的地位与层次。犬子顽劣,这几年有你照拂也算是闯出了一番名堂,老夫心中甚慰,感激之言不多说,记在心里了。”
世家大族,自是遵循“宗祧承继”之规则,唯嫡长子继承家业、爵位,其余子嗣要么投闲置散、混吃等死,要么一力拼搏、历经艰辛,即便是胸有锦绣、志气飞扬的子弟,想要出人头地何其难也?
程处弼当年跟着房俊厮混,尚有李思文、屈突诠等一干纨绔子弟,横行关中、闯祸无数,曾被称为“长安害虫”,可知其行为有多么恶劣,连李二陛下都愤怒不已、连连惩戒。
谁能想到,这一群当初桀骜不驯、恶迹斑斑的纨绔子弟,在房俊引领之下,于帝国飘摇之时忽然建功立业?
房俊笑着摇摇头:“处弼是我兄弟,自当守望相助,但他如今的功勋乃是占真刀真枪搏杀而来,晚辈不敢居功。不过话说回来,后天太子出城,处弼必然引兵护卫太子左近,届时倒要看看你们父子对阵之时,是叔父你宝刀不老,还是处弼后生可畏!只不过刀枪无眼,叔父还需小心谨慎,切勿折损于军阵之中,使得处弼终于报了这些年被您打骂训斥之仇……”
程咬金没理会房俊的冷嘲热讽,哼了一声:“有能耐你们这群小子就尽管使出来,当真要了老子性命,老子无怨无尤,九泉之下还要夸赞你们几句!”
说着话,目光却不由自主的远眺春明门城楼,心头滋味繁杂……
如果山东世家当真不管不顾,让他领兵阻挡太子出城,他是否要为了再进一步而不顾一切父子对阵?
万一当真一时不慎,父子其中之一殁于军阵之中,是否值得……
良久,程咬金转身边走,骂道:“房玄龄光明磊落、温润君子,怎地生出你这么个阴险狡诈的东西?这一招离间之计,恐令你房家家风蒙羞!”
天唐锦绣 第两千一十三章 临川夜访
房俊望着程咬金的背影哈哈一笑,道:“房家家风蒙羞,总好过程家父子相残,阖府上下披麻戴孝吧?”
这话不好听,但却是事实,所以程咬金只是佯怒:“臭不可闻,滚!”
嘴里骂着“滚”,先翻身上马的却是他自己……
房俊笑嘻嘻道:“久未与叔父相见,甚是想念,不如小侄请叔父入营小酌两杯,叔父可有胆量?”
程咬金握着缰绳,一边调转马头,一边骂道:“黑了心的混账,在老子面前耍这样的把戏?这等激将法屁用不顶!老子若邀你入我左武卫饮酒,你可敢去?”
去你右屯卫小酌?老子傻了才会那么干!你小子纵然不敢杀我,可万一将我软禁作为人质,岂非一世英名尽付东流,徒惹天下耻笑?况且若入你军营,山东那帮老东西该如何看我?
房俊抚掌笑道:“晚辈自然是不敢的,所以,叔父你也不敢咯?”
程咬金一愣,才明白自己被这厮给调戏了一回,搞不好这厮明日就会四处宣扬什么“房俊胸襟开阔、诚意相邀,程咬金徒有虚名、胆小如鼠”之类的流言蜚语,有损他声威,提升房俊的地位……
登时怒目圆瞪,挥舞马鞭作势欲抽,待到房俊退了一步,这才一夹马腹,马鞭抽在马臀上,疾驰返回己方军营。
房俊看着程咬金背影片刻,也跃上马背不疾不徐返回右屯卫阵前。
希望程咬金能够对父子对阵有所顾忌,不至于完全听从山东世家之命令,以至于在春明门外大战一场……
……
房俊于春明门外营地巡视一番,将高侃等将领叫到一处,反复叮嘱不可懈怠,虽然左武卫、右侯卫两支军队袭击太子之事不大可能发生,但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要绷紧精神。
身为军人自当时刻保持紧张感,做好一切之准备,以应对任何突发之情况。
军人之职责,便是铁血、无畏、严谨、牺牲……
直至月上中天,房俊才率领亲兵出营,避开左武卫军营沿着灞水一路向北,抵达龙首原之后才绕着大明宫的外墙返回玄武门外大营。
回到中军帐洗漱一番,简单的吃了一口晚膳,让人沏了一壶浓茶,坐到书案前打算通宵处置堆积如山的军务公文。
帐外巡逻兵卒刚刚敲响三更的梆子,亲兵校尉卫鹰便推门而入,恭声道:“大帅,营外有人求见。”
房俊一愣,放下毛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喝了一口茶水,奇道:“这深更半夜的,何人求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