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李二陛下于书房之内召见,见了面便直接问道:“有何发现?”
李君羡束手而立,回禀道:“今日晌午,魏王殿下前往晋王府拜会,于书房之内谈论小半个时辰,而后晋王设宴款待,席间并无旁人服侍,就连晋王妃都未在左近,故而两位殿下所谈为何,不得而知。不过尚有一事,上午的时候,魏王殿下派人前往崇仁坊梁国公府将越国公召去芙蓉园,两人密探之后越国公出城返回右屯卫营地,魏王殿下则出门赶赴晋王府。”
“百骑司”里也不是铁板一块,陛下既然能够在“百骑司”之外尚有王瘦石那样一支隐秘力量,又岂能不在“百骑司”内安插眼线?所以李君羡不敢有所隐瞒,一五一十上报。
至于房俊是否参预其中,会否因此被陛下责罚,他也顾不得了……
“房俊?”
李二陛下略感诧异,手指下意识的在茶几上叩击几下,脑中快速思索。
是东宫太子不甘被废,所以奋起抗争了吗?可能性不大,否则东宫上下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房俊被虢夺兵权、东宫六率被拆散而无动于衷,毕竟说一千道一万,兵权才是一切之根本,没了兵权,就算东宫上蹿下跳又能如何?
螳臂当车而已。
若不是东宫挑事,那便是魏王不愿争储而找房俊主动问计,而房俊趁机给出了什么馊主意……再联想到李泰赶赴晋王府与晋王相商,下了酒桌没多久便联袂入宫表态不愿争储,又岂能察觉不出房俊这一手“釜底抽薪”之计?
顿时恨得牙根痒痒,咬牙道:“马上派人将房二那厮给朕叫来,居然胆敢插手朕之家事,朕要扒了他的皮!”
“喏!”
王德再度去召见房俊。
李二陛下对李君羡摆摆手:“你且去忙吧,最近多多关注城外那些个世家门阀,但凡有人家敢在救灾一事上耍弄什么幺蛾子,即刻报给朕,严惩不怠!”
“喏!”
李君羡领命之后赶紧退出,想要给房俊通风报讯但已经来不及,只能盼其自求多福,便率领麾下兵卒出城而去。
……
房俊已经回了营地,沐浴更衣之后打算小睡片刻,却得知陛下召见,不甘耽搁,赶紧换上一套衣裳,坐着马车冒雨入城,赶赴太极宫。
到了偏殿门口,便见到门旁雨廊之下放置了一张长条板凳,连个身材魁梧的禁军左右站定,一人手里拎着一根军棍,正好与房俊六目相对,眼神不善。
门口,王德扬声道:“陛下有旨,罚越国公二十军棍,即刻施行之后,入内觐见。”
一个禁卫双手抱拳:“越国公,得罪了!”
时至今日,房俊已然成为军方一杆旗帜,功勋赫赫、威望绝伦,即便是奉旨行刑,这些禁卫也不敢失礼。
若是以往,房俊已经老老实实走过去领罚,棍子未等打在身上便喊得震天响,然后会施刑的禁卫威逼利诱使其不敢下狠手,只能应付了事……
但是今日,房俊却挺直了腰杆,站在门前朗声道:“微臣乃上柱国、越国公、礼部尚书房俊,敢问陛下,以何罪罚我?”
声音清朗,穿透细雨在殿前庭院之中回荡。
四下皆静,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房俊,这是要……抗旨?





天唐锦绣 第两千七十七章 君臣反目
所有人都知道房俊素来受宠,虽然身为朝廷大臣,但李二陛下一直将其视作女婿、晚辈,这与其余朝廷重臣截然不同。自家晚辈想打则打、想骂则骂,打得再狠、骂得再重,心里却还是予以偏袒、维护,这是人之常情,而朝廷大臣再是位高权重,亦有君臣之别。
君为臣纲,上下有别,陛下再是宠幸又岂能与自家晚辈等同?
所以以往房俊犯错之时,无论陛下打得再狠,大家也都明白这不过是人家翁婿之间的关系,转过脸的时候,房俊宠信依旧。
但今日气氛却明显不同。
……
房俊清朗的声音传入殿内,李二陛下原本心里正琢磨着狠打房俊一顿然后予以训斥,但是听到房俊之言,胸中怒气瞬间熄灭,微微瞪大眼睛,有些愕然。
若在以往,房俊老早已老老实实的领罚受刑,然后撒泼耍赖少挨几下,再趁机装委屈诉苦讨要好处予以弥补……这是以晚辈自处。
自家晚辈就算犯了错,打罚之后,有好处不还是头一个摊上?
但今日,房俊在门外自报勋阶、爵位、官职,俨然朝廷重臣觐见之规矩——罚我可以,打我也行,但何罪之有?
原本亲密的私人关系,此刻变成了公事公办的君臣之别。
殿内,李二陛下面色阴沉,心头颇有些失落。他不是那种性格苛刻、死板执拗之人,愿意与臣下饮酒纵舞、畅谈开怀,愿意与晚辈和睦相处、互通心迹,尤其房俊素来得他看重,对其之栽培、纵容无人能及,现在却与自己划清界限,冷硬对抗……
旋即,刚刚平息的怒火再度勃发,且比以往更甚!
储君之归属乃朕之家事,汝等何以诸多抵触?再者,朕之所以易储,其原因汝等难道不知?
之前太子难当大任,朕不欲后继无人,百年之后致使江山倾颓、百姓陷于战乱;如今东宫尾大不掉,已经严重威胁皇权,难不成还能让朕整日里提心吊胆会否睡梦之间遭受一次“玄武门之变”?
于公于私,易储之事势在必行,为何汝等便不能理解?
反倒是弄得朕好像一意孤行,恶意迫害自己的儿子,逼着儿子们兄弟阋墙、手足相残……
简直岂有此理!
怒视房俊片刻,强自压抑着心中怒火,没有就房俊抗拒军棍刑罚之事爆发出来,而是问道:“今日去了魏王府上?”
房俊颔首:“是。”
李二陛下耳目遍及长安,若非他不想,完全可以组建起远超明清两朝那样的特务机构,所以这种事无法隐瞒,也毋须隐瞒。
李二陛下见他并未掩饰扯谎,怒气稍竭:“魏王召见你所为何事?”
房俊略作迟疑,坦诚道:“魏王无意储位,亦不忍手足之间为了储位而有所损伤,更不愿违背陛下之意志,故而左右为难、无法取舍,请微臣出谋划策,问问可有两全之法。”
李二陛下拧着眉毛哼了一声:“你又何德何能,敢在如此大事之上置喙?所以你便撺掇怂恿魏王拉着晋王一起向朕表达不欲争储之意,然后将朕推到反面,成为一意孤行、逼迫诸子相残的暴虐之君?!”
说到后来,声色转厉,近乎咆哮,殿外一众内侍吓得瑟瑟发抖、两股战战……
若换了旁人,听闻李二陛下口中这番话语估计能吓死,但房俊深知李二陛下为人,他若当真欲治你之罪,哪里会啰嗦这么多?老早推出去抽了几十军棍打断腿再说。
房俊不答李二陛下这番诛心之问,大着胆子反问道:“陛下何以执意易储?太子纯孝,性情温和,此番关陇兵变之时的表现更是堪称优异,作为帝国储君完全合格,非只是微臣,朝野上下对此之非议犹如沸汤,不敢认同者不知凡几,陛下何苦悖逆民意?”
这句说完,他心里一横,等着迎接李二陛下疾风骤雨一般的暴怒。
毕竟这句话比李二陛下那一句更要诛心,将李二陛下易储之举定性为“违逆民意”,这是任何一位君王都不可忍受的,更何况是自珍羽毛、极度爱惜名声的李二陛下?
若在明清两朝,这两句话出口,就算房俊再是皇亲国戚、再是军功赫赫,也只有死路一条……
果不其然,李二陛下顿时好似被点着的炮仗一般,从书案之后猛地站起,几个箭步窜到房俊面前,抬起一脚便踹向房俊的小腹,房俊急忙横臂一挡,虽然挡住,却也被踹的倒退两步。
李二陛下见他敢挡,愈发暴怒,疯了一般冲上去拳脚齐出,口中大骂:“娘咧!你这混账还敢挡,想要刺王杀驾不成?来来来,要不要朕给你一把刀子,好让你杀了朕!”
房俊无语,这位实在是有些阴险,这样的话语说出来,还让不让他活了?听到殿外已经有甲叶碰撞的铿锵之声,禁卫已经快要冲进来,不敢再抵抗,只能护住脑袋蹲下身,任凭李二陛下拳脚如雨点一般打在身上。
他弄不明白李二陛下这是当真怒气攻心想要打断他这个“逆臣”的腿,还是为了刚才殿外准备的军棍刑罚予以缓和——朕以军棍打你,你自报爵位官职,以大臣自居,导致双方只剩下君臣所属,那么现在朕亲自打你,就是长辈教训晚辈了……
但是很明显,前两年李二陛下打他的时候,每一拳每一脚都极重,毕竟也曾是上阵杀敌的马上皇帝,尽管平素养尊处优,但底子还在。可现在拳脚加身,感觉却是不痛不痒,固然有房俊正值壮年、血气方刚筋骨强健之因,更多还是因为李二陛下拳脚乏力。
丹药固然能够提振精神,但长期服食之后对于人体根元之损害却极为严重,如今的李二陛下空有一副架子,早已中匮空乏、气虚体弱,拳脚“砰砰”打在房俊身上看似声势甚重,实则房俊并未赶到疼痛,李二陛下自己却累得气喘吁吁、两眼发花……
打了一阵,李二陛下自己累得不行,气呼呼的停住手,骂道:“娘咧,现在翅膀硬了,老子打不动你了是吧?混账东西!”
十几个禁卫站在殿门口面面相觑,能让陛下亲自打人的大抵也唯有房俊这个一位,听到骂声大家都知道陛下还没出气,都等着命令将房俊拖出去,但是等了半天,却只见李二陛下坐回书案之后喘了半天,脸上一片潮红,然后挥挥手:“都退出去!”
禁卫们赶紧退出,同时心中纷纷诧异,都说房二这厮被陛下虢夺兵权,已经失宠,等到陛下易储之后便会将其远远的打发去边疆,再也不能回归朝堂。但现在看来那里会有那样的事?
只看李二陛下肯亲手打房俊,便知道房俊依旧深受陛下宠爱,就算将来易储,房俊也极有可能屹立不倒……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李二陛下“呼哧呼哧”急促的喘息声,良久才平缓下来。
此刻已是傍晚,殿内光线昏暗,李二陛下居高临下看着房俊,吸了口气,缓缓道:“对于你,朕自问素无亏待,满朝上下可称得上‘简在帝心’者,非你莫属,同时亦对你寄予厚望。可你为何偏要与朕作对?别说你不知朕为何易储之心如此坚决,总不能让朕夜不能寐,不知夜半三更会否有兵卒冲入寝宫逼朕退位吧?”
现在是朕想不想易储吗?而是朕不得不易储!
看看如今太子的声望何等蒸蒸日上,再看看忠于太子的军队何等骁勇善战,朕这个皇帝怎么还能坐得安稳?
不易储,让朕等着你们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
他的确宠信房俊,但之所以能够说出这样一句话来,更因为房俊今时今日在军中的地位,尤其是年青一代军官当中,房俊威望甚高,不知多少年轻俊杰将其视为偶像,愿听其驱策。
他想易储,但并不想因此导致朝廷军政两方皆遭受巨大动荡,损及社稷根本。
所以他只是虢夺房俊的兵权,而不是干脆将他降爵罢职、发配边疆……
房俊沉默了一下,束手站在殿上,轻声道:“微臣可以向陛下保证,会与卫国公详谈,而后一并辞去所有职务,致仕归乡、解甲归田,永世不入朝堂。”
李二陛下声音冷硬:“别以为朕不知你心中的计较,你这不是向朕妥协,而是意欲将朕逼上绝路。”
易储之原因,早已由“太子不堪大任”便成“东宫尾大不掉”,这个时候你让我这个皇帝容忍东宫继续做大,怎么可能呢?可若是不答允房俊这个请求,那便是执意顽固、冷血残暴。
其心可诛!
房俊幽幽一叹,现在易储之事已经掉进了死循环,李二陛下忌惮东宫的实力,毕竟他当年便是凭借“玄武门之变”逆而篡取登基为帝,自然对东宫倍加小心,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与懈怠,更不敢有半点幻想。
而东宫上下为了保证太子的性命,又绝对不能交卸一切权力……
良久,他才叹息说道:“微臣之所以反对陛下易储,绝非为了私人之利益,而是因为此举一旦施行,必将影响大唐后世之皇权更迭,规矩之所以是规矩,在于人人皆遵守,一旦自陛下这里打破规矩,往后还有谁会遵守这些宗祧承继的规则?只怕陛下百年之后,即便是一位庶出之皇子,亦会心生侥幸觊觎大位,自今而后每一次皇权更迭都会伴随着兵变、叛乱,以及皇室宗亲与天下百姓的鲜血。陛下乃盛世明君、英明神武,为何看不到这一点,定要一意孤行呢?”




天唐锦绣 第两千七十八章 时也命也
武德殿内愈发昏暗,李二陛下将房俊斥退之后,一个人独自坐在黑暗之中,久久不动。
殿外,禁卫与内侍们静静肃立,原本淅淅沥沥的雨水渐渐增大,汇聚与屋脊之后沿着房檐流淌成线,滴落在屋檐下的青石板上,再溅起沾湿鞋子、衣摆,但这些人却不敢发出半点响动,唯恐惹祸上身。
方才殿内的争执甚为激烈,语音传出殿外,他们这些人听得清清楚楚,各个吓得面如土色,唯恐被陛下灭口。
毕竟自贞观以来,除去魏徵之外,也就唯有房俊这个棒槌敢这样当面指责陛下,尤其是直言不讳的指出陛下强行易储乃是“乱国之源”,将会导致大唐帝国的皇位传承伴随着动荡叛乱、腥风血雨,就差指着陛下的鼻子骂他是个昏君
自魏徵死后,帝国何曾出过此等猛人?
对房俊愈发敬畏。
刚刚修葺一新的淑景殿内,晋阳公主脚步轻盈的入内,雪白的罗袜踩着光洁的地板,裙摆好似蝴蝶一般翩跹起舞,来到茶几前跪坐的长乐公主身边,一手挽着长乐的胳膊,一边四下看了一眼,见到左近无人,这才悄声道:“听说姐夫刚刚去了父皇那儿,还与父皇发生争吵,惹得父皇很不高兴,揍了他一顿。”
长乐公主听了前半句心中一紧,毕竟当下乃是易储的紧要之时,父皇不遗余力的打压房俊,房俊若是犯浑,说不得被父皇捉住借口干脆发配边疆但听了后半句,便放下心来。
以父皇的性格,肯亲手打人,就等于承认此人在他眼前的地位,若当真欲予以严惩,根本都懒得见面
她神情不动,素手拿过一个杯子,将茶壶中的清茶斟了一杯放在晋阳公主面前,恬淡如兰:“唔?那你可得去劝劝父皇了,父皇这些时日脾气甚为暴躁,若那人当真将父皇惹急了,指不定如何惩处呢。”
晋阳公主眨眨眼,摇头道:“我不要去难道不应该是姐姐去才对么?唯有姐姐的话父皇听得进去,劝说才有效果。这几日父皇不断召见宗正寺以及宫内妃嫔,询问有无适龄之世家子,想必是要给我指婚了,我若前去岂不是送上门?”
作为李二陛下与文德皇后的嫡女,晋阳公主自幼身体孱弱多病,连孙思邈也说“根元浅薄”不适合成婚,但晋阳公主的婚事始终是李二陛下心中一块心病,如今见到晋阳公主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成亲之事自然提上日程。
况且,他也需要一桩婚事来与那些山东亦或江南门阀联姻,萧瑀那个老家伙已经不可靠
晋阳公主对此极为抵触,却也不能抗拒,只得躲着李二陛下,尽量拖延时日
长乐公主焉能不知幼妹的心事?
遂苦口婆心道:“姐姐知道你的心事,可你也得人情事实,无论如何你是绝无可能嫁给那人的,不仅父皇不会允准,太子也不可能答允,便是天下士子都不会准许此事发生。既然此路无望,又何必耿耿于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对你好,对他也好。”
心里对那厮咬牙切齿,好色无耻之徒,凭白去撩拨兕子作甚?
晋阳公主却偷笑道:“姐姐是在教妹妹随便嫁个男人作掩护,然后私底下自然可以与姐夫两情相悦、暗通款曲?哎呦!”
却是长乐公主面红耳赤的敲了她的小脑瓜一记,气道:“连你也看不起姐姐,将姐姐当个笑话是吧?”
晋阳公主连忙娇躯埋进姐姐怀里,伸手揽住姐姐盈盈一握的腰肢,赔礼道:“好姐姐莫生气,是妹妹失言,怎么会笑话姐姐呢?你都不知道妹妹又多羡慕你。”
“你呀,简直离经叛道,无法无天!”
在妹妹腻滑的脸蛋上掐了一下,长乐公主颇为哭闹。
这小丫头被父兄姊妹们宠得没边儿,看似知书达礼实则无法无天,对房俊更是情根深种。如若此刻当真将她下嫁,保不齐婚后便能做出私通房俊那等丑事。
也别说房俊持身甚正那等话语,看看那厮是如何对待她长乐的?况且眼下房俊固然对兕子没什么歪心思,可等到兕子婚后若是主动求欢、投怀送抱,他还能忍得住?
那厮龙精虎猛、精力旺盛,万万忍不住的
可兕子总不能还不成亲下嫁吧?
长乐对此极为苦恼,心里又将房俊咒骂一遍
一名女官自殿外入内,见到晋阳公主在座,略微踟蹰了一下,不知是否应当上前。
长乐公主招招手,将其唤道跟前,问道:“什么事?”
女官道:“刚才武德殿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越国公惹得陛下大怒,被拳脚相加揍了一顿,然后又大声争执,之后才被陛下赶走”
长乐公主微微颔首,淡然道:“知道了。”
女官敛裾施礼,而后躬身退出。
晋阳公主瞥了自家姐姐一眼,没说什么,但唇角微微翘起——原来不用我通风报信,你这边老早就关注着呢
长乐公主瞪了她一眼,雪白的俏脸微微染了一份霞色,轻声道:“既然已经走了,那便不必前去,父皇最近心情烦躁,咱们别给他添麻烦了。”
说到此处,晋阳公主便蹙着柳眉微微一叹,有些困惑也有些无奈,低声道:“你说父皇到底怎么想的,为何非要废了太子哥哥呢?我也读过几本史书,知道历朝历代的废太子没有得善终者,既是自己的骨肉血脉,何以这般狠心相待?”
长乐公主揽住她瘦削的肩头,轻叹一声,抬手抚摸着她的鬓角,柔声道:“男儿志在四方,他们眼中唯有江山社稷、千古功业,什么儿女情长,什么骨肉亲情,都抵不过心中的野望。我们女子纵然再是光彩夺目,说到底也不过是男人的附庸,只能随波逐流而已。姐姐的意思,是不要倚仗男人的宠爱便肆无忌惮的任性,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便要狠心一些,莫要悔恨终生。”
父亲也好,男人也罢,在这个朝堂之上能够永恒存在的唯有权力,妻子、儿女、美色、兄弟,又如何抵挡皇权之诱惑?
别看现在父皇对兕子宠爱有加,不忍其受到半点委屈,可一旦兕子的所作所为影响到了父皇的皇图霸业,一样毫不犹豫的予以放弃。
连太子都能放弃,又何况一个女儿?
晋阳公主聪慧伶俐,岂能听不明白姐姐的话语?遂沉默不言,娇躯微微蜷缩,倚靠在姐姐怀里,心中酸楚失落,委屈难言,两行清泪无声滴落。
长乐公主用春葱一般的手指轻轻拭去她脸颊上的泪珠,心头感慨纠结,复杂难明。
恨不相逢未嫁时岂止兕子如此?她亦如此。
然而自己可以没名没分不顾颜面的跟着房俊,兕子如何可以?
只能叹一声造化弄人。
当夜,房俊自太极宫出来之后直接前往卫国公李靖府邸,两人于书房之中密谈至半夜,所谈内容无人知晓,之后房俊返回梁国公府。
翌日清晨,房俊与李靖先后出府直抵太极宫,各将一份奏疏递交至门下省。门下省负责审核朝臣奏疏的官吏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赶紧捧着奏疏满头大汗的送去侍中刘洎的值房。
刘洎看过之后,神色惶急,连声道:“这这这如何是好?此等举措,岂非置君上于不义之地?”
几乎可以想象陛下得知这两封奏疏之后如何震怒,可他到底不敢耽搁,赶紧叮嘱文吏几句,自己揣着两封奏疏出了门下省衙门,直奔武德殿。
未等他抵达武德殿,一则消息已经由门下省传出——房俊与李靖双双上书,请辞一切官职,赴书院编撰兵书、教授子弟
朝堂上下、坊市之间,立即舆论纷纭。
谁都知道陛下易储之心甚为执著,也都知道房俊与李靖乃是东宫军队的统帅,这些年无论对内亦或对外皆连战连胜,是支撑东宫的柱石。陛下欲废黜太子,必先剪除太子羽翼,这两人首当其冲,并不令人意外。
但无论李靖还是房俊,这么些年可谓功勋赫赫、灭国无数,不久之前房俊转战数千里连续击溃数路强敌确保疆土不失,李靖率领东宫六率击溃叛军扶保社稷,这样的功勋之臣即便必须交出兵权,也应更外择选适当之职位为国效力,岂能逼迫其交卸一切职务,退去贞观书院做一辈子教书先生?
陛下昏聩啊!
刘洎小跑着来到武德殿,通禀之后得到召见,在门前狠喘了几口气平复一下急促的呼吸,这才入内。
将两封奏疏放在李二陛下案头,刘洎顾不得额头汗水,小心翼翼道:“微臣知道兹事体大,不敢耽搁,故而赶紧前来呈递给陛下御览不过越国公与卫国公此举虽然有些激烈,但到底是社稷功臣,还请陛下三思之后再行决断。”
他以为房俊、李靖此举简直是将陛下放在火上烤,任谁都会认为这是陛下逼迫所至,如此功勋却得道这般苛待,舆论必定喧嚣,会给陛下招致骂名,陛下必定雷霆震怒。
然而出乎他的预料,李二陛下看过奏疏之后便随手放在一边,神情冷静、愣愣出神
刘洎心中狐疑,这是怎么回事?




天唐锦绣 第两千七十九章 以退为进
在刘洎看来,房俊与李靖这一举措不啻于一记狠狠的背刺,毕竟当下易储风波剧烈,这个当口两人即便是主动请辞试图消弭掉陛下对东宫的戒心,从而保留太子的储位,最不济也能保全太子性命可谁会相信?
1...14771478147914801481...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