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水师兵卒估计连个受伤的都没有……
素问皇家水师水战无敌,天下莫有与之一战者,但也只是耳闻,如今亲眼所见,如此强横之战力岂是江南氏族仓促组建的私军可以抗衡?
一股深深的绝望,笼罩着萧珣。
前方先锋船队冲过江南船只停泊之地,前方霍然一空,便转舵掉头回来,沿着两岸收拾残局,同时打出旗语,向旗舰报告战况详情。
旗舰收到消息,亲兵禀报刘仁轨:“将军,江上敌船基本肃清,先锋船队正在剿灭残余,接下来如何行动,请示下!”
刘仁轨这才起身,来到船舷旁与萧珣并肩而立,沉声下令:“命令炮舰向前,于燕子矶外江面上一字列队,炮口对准燕子矶渡口,由近及远,覆盖打击。”
“喏!”
闻听此言的萧珣身体晃了晃,差点一头栽下船舷,目光绝望惊恐的看向刘仁轨,颤声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皆我神州苗裔、华夏儿郎,既已无还手之力,何必这般残忍屠戮?老夫这就让人遣散这些私兵,自今而后,再不敢有觊觎之心!”





天唐锦绣 第三千一百零五章 降维打击
萧珣亲眼见到水师战船的威力,哪里还有半分侥幸之心?只想着无论如何结束这一次集结各家私兵的行动,就此老老实实蛰伏江南,再不敢生出北征关中的心思。
刘仁轨站立船舷一侧,雄壮的身形有如山渟岳峙,闻言冷笑一声:“屠戮?”
旋即看看左右,道:“这等场面,远远算不得‘屠戮’二字,南海公不妨问问这些兵卒将校,咱们在番邦异域之时大军剿灭不臣,是何等狂飙突进、雷霆扫穴。”
所谓“内王外霸”,面对异族番子,单纯以儒学加以教导是不行的,胡人不知礼仪、不尊道德、唯利是图,畏威而不怀德,唯有以强横之武力镇压,才能使其俯首帖耳。
譬如倭人,安南人,以及南洋诸国之土着,这些人虽然说不上茹毛饮血,但是连文字都没有,文化极其贵乏、生活极其原始,但凡在其国之内发现一丝半点先进的东西,几乎都是汉人带过去的,可以说这些夷人土着之所以能够开启民智,皆赖汉人之赐。
结果呢?
当汉人跟他讲仁义礼智信,这些野兽一般的东西将脑袋一摇三晃,出尔反尔、毫无廉耻,只知一味的掠夺强掳,不事生产,将温顺聪慧的汉人当作他们的“韭菜”,一茬一茬的割、一茬一茬的抢、一茬一茬的杀。
残忍血腥,毫无人性。
但等到水师开辟航线护送商队抵达这些国家,面对火枪、火炮、横刀毫不留情的屠戮,这些野性难驯的土着忽然之间便变得热情好客起来。
譬如之前对汉人占据文化、商业方面主导权而深感不安的倭人,简直将汉人视作上等人,走在路上亦要弯腰点头、主动施礼,倭人女子更是以能够给汉人为奴为婢而自豪。
但汉人大多不喜欢腿短肤黑的倭人,更中意温顺漂亮的新罗婢……
他若当真想要屠杀江南私军,那就不会动用火炮,而是靠岸之后将水师那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具装铁骑放下去,一千具装铁骑,面对江南私军这样的乌合之众杀光三五万并不算难事。
萧珣嘴唇颤抖,想要说什么,大抵是觉得面前这位威严厚重的水师将领根本不会听,只能将到了嘴边的话语咽下。
刘仁轨的命令很快下达,二十余艘体型庞大但行动略微迟缓的大型炮舰从后退徐徐而至,在状如飞燕的燕子矶以南江面上一字排开、首尾相连。
油布炮衣扯去,露出黑黝黝的炮管,这回兵卒装填的不是实心铁弹,而是开花弹、燃烧弹,弹药装入炮膛,点燃引线,片刻之后,“轰轰轰”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江面上的战船齐齐喷出一股股硝烟,将自身船只笼罩其中。
一枚枚炮弹划过天空,落在燕子矶渡口绵延数十里的区域之内,砸在人群中炸开,火药膨胀释放巨大能量将弹壳沿着预制的纹路炸碎,无数碎片向着四面八方溅射。
火药威力有限,但炮弹碎片却好似死神镰刀一般飞速溅射,火药赋予的强大动能足以使其撕碎挡在溅射路线上的任何物体,近距离内便是略薄一些的铁甲都能洞穿,更何况是血肉之躯?
燕子矶渡口硝烟弥漫、弹片飞溅,血肉横飞、哀嚎一片,那些燃烧弹更是威力巨大,落地之后炸裂开来,内里浸了火油的易燃物四处抛飞,附着在任何物体上都能燃起熊熊大火,且很难被水浇灭,直至烧无可烧,才会渐渐熄灭……
水师炮舰在江面上一字排开,燕子矶渡口很是宽阔,兵卒根本不用瞄准,甩开膀子重复着发射程序,一枚一枚炮弹被送出炮膛,落在渡口的人群中。
几乎就在一瞬间,人群猬集的燕子矶便成为人间地狱……
萧珣眼珠子都瞪出了眼眶,眼尾血丝崩裂,浑身打着摆子颤抖不休,喉咙里“嗬嗬”有声却说不出话。
眼前的一切都因江南氏族的觊觎之心而起,其中兰陵萧氏更是主导者,如今这些江南子弟遭受水师轰炸死无全尸,所有的罪孽自然全部归于萧家。
可以想见,自今而后,江南氏族实力大损,数十年休养生息所凝聚的人口死伤殆尽,江南子弟流的鲜血已经染红了江面,骨肉也将与这片土地融合一体,或许明年春天会开出鲜艳绚烂的野花,一朵一朵都是江南子弟的冤魂……
“啊!”
萧珣忽然叫出声,老迈的身躯骤然灵敏,一手搭着船舷,两条腿一齐迈动,自船舷上翻了下去,“噗通”落入江水之中。
江南氏族遭受如此重创,江南子弟死伤如此之惨烈,可以想见兰陵萧氏必将成为众失之的,自此背负所有江南人的怨念,一辈一辈被戳着嵴梁骨。
作为兰陵萧氏威望最重、年岁最长之人,唯有一死才不用面对江南人的诘难、辱骂。
所以这一刻萧珣死志坚决,没有半分犹豫。
无颜再见江南父老……
刘仁轨被这忽如其来的一幕弄的愣了一下,待到有亲兵相继跳入水中,这才反应过来,不过却没有多说,面容冷硬,抬起眼眸看向硝烟弥漫、烟火冲天的渡口,以及哭嚎惊叫四处奔散的人群。
不久,亲兵将落水的萧珣捞上来,将其横放在甲板上施救,好一通折腾之后,萧珣吐出一口水,终于将人救了回来。只不过双眼紧闭、面如金纸,只不过除去胸膛微微起伏尚有一丝呼吸,整个人颓然沮丧,毫无生气。
连续两次落水,对于这样平素养尊处优、年过古稀的老人来说,实在是老了老命,更何况现在大抵是心存死志、无颜苟活,几近生机断绝……
刘仁轨不再理会这等为了一己私心不惜将整个江南裹挟其中之辈,如今江南私军全线崩溃,能够北上关中者寥寥无几,威胁不在,这以往德高望重的老人不过冢中枯骨而已。
“停止炮击,重甲步兵登岸,清理渡口以供部队登岸,收拢俘虏、救治伤兵、清点物资,先锋船队继续向上游挺近,严密监视各处渡口,封锁江面,绝不许有大规模渡江事件发生。”
长江绵延千里,渡口无数,想要完全封锁根本不可能,不过江南氏族遭此打击几乎丧失全部主力,余者就算偷偷横渡长江奔赴关中,也无法对长安构成太大威胁,战略目的已经完全达成,剩下的便是持续给江南氏族以压力。
“喏!”
战鼓声声,旗语挥动,横亘于江面的水师船队接收到命令之后按部就班各自行动,先锋船队再度升起风帆,沿着江心水道继续向上游挺近,监视、封锁各处渡口,其余船只则纷纷靠岸,一队队身着重甲、武装到牙齿的重甲步兵登上码头,队列整齐的向着渡口挺近。
刘仁轨站在船舷处,望着无数水师兵卒涌上燕子矶渡口,原先猬集于此的数万人经由火炮轰击之后早已做鸟兽散,遍地伤兵、处处尸骸,辎重粮秣被引燃之后大火熊熊、烟雾冲天而起,如此规模的江南私兵在水师打击之下不堪一击,难免令他心潮澎湃,居然涌起一股寂寥、落寞之感。
水师的登陆战术很是简单,首先用火炮狂轰滥炸,打乱敌人的阵型,摧毁敌人的阵地,予敌极大杀伤震慑其军心士气,然后用重甲步兵登岸,火枪兵护卫两翼,就这么一直横推过去,若敌人有序撤退,则动用大杀器具装铁骑衔尾追杀。
直至眼下为止,这套简单的战术屡战屡胜,未曾遇到敌手,更不曾遭遇败绩。
原因很简单,火炮之威力不仅仅在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更重要是对其军心士气之打击,很难有军队在大规模的炮击之下依旧保持阵列完整、军心坚定、士气高昂,待到重甲步兵出动,大局已定。
甚至连具装铁骑出动的次数都越来越少了……
这对于素来壮志凌云的刘仁轨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差,成就感越来越低,水师已经无法承载其志向,而这样一个由房俊一手搭建的凭他,更不能彰显其能力。
除去需要苏定方这样的统帅坐镇水师、掌控态势之外,余者只需按部就班,凭借强大无敌的战力即可横行大洋。
而关中此时正战火连天,皇权社稷正在遭受剧烈震荡,帝国随时有陷入分裂内战之虞,但对于素有青云之志的刘仁轨来说,却正是一块了炼金石。
那是一块更为广阔的舞台,足以承载他所有的抱负与志向……
深吸一口气,刘仁轨继续下令:“留下二十条战船继续封锁燕子矶,谨防敌人收拢残兵之后发动反攻,余者收起跳板,升起风帆,随本将返回华亭镇。”
“喏!”
战舰重新将风帆升起,江风鼓荡,战船缓缓提速,顺水而下,直奔华亭镇。
刘仁轨站在船头,江风迎面,心头一阵火热,江南私军被击溃,水师势必要抽调主力或是走海路或是走运河直奔关中,届时与东宫军队一前一后将晋王麾下军队死死堵在潼关,东西夹击,一战而定乾坤。
那里,才是他刘仁轨应该浴血奋战的舞台……




天唐锦绣 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一战而定
浑身铁甲覆盖的重步兵在燕子矶渡口徐徐推进,速度并不快,但零星阻止起来的江南私兵根本不可抵御,或许他们冒着两翼火枪兵的枪林弹雨抛下一地尸体冲到近前,手中兵刃噼斩在重步兵的铁甲上只能爆出一串火星,却不能伤其分毫,反而重步兵手中锋锐的横刀能够轻易割开江南私兵的皮甲,予以重创。
此番江南各家集结家中私兵于燕子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家主到场,由一些辈分高、威望重的长辈带着族中子弟前来,这些长辈大多养尊处优,自是不耐烦组织、调动这些乱糟糟的私兵,遂将子弟们派遣出来,一则偷懒,再则也希望能够趁机予以历练,增长见识、培养能力、积累资历。
这些世家子弟平素书读的不少,但何曾真刀真枪的上阵杀敌,何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若顺风仗还好一些,凭借人数优势一路平推就是了,可现在遭受当头一棒,几十倍于水师的私兵被几轮炮击打得死伤惨重,尤其是军心动摇士气全无,根本无法约束兵卒实施大规模的抵抗,只能四散溃逃、慌不择路……
而那些处于城中正自饮酒享乐的各家长辈们骤然听闻炮声隆隆,已经混乱不堪,赶紧舍下歌姬、美酒,想要出城探看情况,只是未等他们出城,传来的便是水师沿江炮击、私兵大败亏输的消息,纷纷大惊失色。
萧灌在自家仆从的护卫之下从乱军之中逃出,刚刚进入城门便见到这些各家的长辈猬集于城门之内踟蹰不前,连忙大声道:“诸位,水师炮火勐烈,兵卒四散奔逃,还请诸位随我一同出城各自收拢家中私兵,于钟山脚下集结!”
这些私兵来自于江南各家,互不统属,平时还好,现在面对水师的火炮轰炸、重步兵绞杀,一窝蜂也似的乱窜溃逃,根本不听他的号令,若是有各家这些族老出城号召,想必还能集结一部分,到时候组织起来无论反攻还是撤退,都不至于彻底崩溃。
否则这些私兵乱糟糟四散奔逃,隐匿于乡村、山野之间,不仅再也不能组织起来,且会对金陵附近构成极大的威胁,百姓遭受残害者将会不计其数。
这金陵可是萧家的地盘……
然而这些族老们面面相觑,让大家出城冒着水师的炮火召集私兵?
别扯了……
那是他们这些人能干的事儿?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圣人老早就教导了在危险情况下应当如何自处,此刻危机临头,自当避险而生,岂能趋险而往?
那不是傻子么……
张忘混在人群当中,正自懊恼不已,他此前已经向萧珣辞行,只不过出得金竹园之后受到好友相邀,继而入城饮宴,想着待到今夜在金陵城中潇洒一番,明日再回家也不迟,却不想水师来得这般快速,且江南私军崩溃得如此彻底。
听闻萧灌的言语,张忘叫道:“水师来势凶勐,如何能与之抗衡?既然城外军队已经溃败,吾等不必以身相抵,自当各自回家,再度募集私兵,卷土重来才是!”
开玩笑,万一自己这边出城聚拢溃兵,而水师那边追杀上来可如何是好?
火枪可不长眼,乱军之中一颗铅弹就能要了老命,万一阵亡此地,那得多亏啊……
城门处各家族老一听,顿时齐声附和。
“吾等年老体衰,如何拿得动刀、拎得动枪?更遑论冲锋陷阵了!万万不行。”
“你们萧家当初向吾等保证水师不会出手,结果现在没等过江便遭受水师勐攻,眼下所受之损失,你们萧家定要给一个交待才行!”
“这话没错,你们萧家是将咱们当作挡箭牌,替你们挡着水师的勐攻啊!现在居然拦阻吾等回家募集私兵,想要让吾等葬身此地,还有没有良心?”
“诸位,此刻城北、城东全都是水师兵卒,咱们赶紧自南门出城,各自返家,再晚可就出不去了!”
“快走!”
一大群人吵嚷聒噪一番,将此次兵败的责任悉数丢给萧家,然后在不知谁人鼓动之下,再不理会气得浑身哆嗦的萧灌,一窝蜂的向南门跑去,守城兵卒不知发生何事,也不敢招惹这帮来自于江南各大家族的族老们,倏忽之间便被夺了城门,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呼啦啦涌出城门,各自奔逃。
萧灌气得差点倒撅过去,嘴唇颤抖,眼前发黑。
他们萧家这会几乎掏空了家底,人力、物力都已经发挥至极致,所承担的风险前所未有,而其余江南氏族只是跟在萧家后边,甚至连家主都不露面,大功告成之时自然收货巨大利益,若有反复,也可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此刻居然还将所有责任都丢给萧家?
简直无耻之尤!
不过愤怒之余,最重要还是收拾残局,此刻也顾不得祖父前往拦截水师未成下场如何,赶紧定定神,下令召集萧家在金陵城中的所有人力,除去带不走的房子,将商铺中的绫罗绸缎、金银财物全部装车,出城向南直奔观音山。
只需藏匿山中,水师便无法寻觅,可待日后计较,否则一旦水师顺势入城,再给萧家扣上一个“谋逆”的罪名查封产业、货殖充公,那损失可就太大了,毕竟作为江南重镇,萧家经营多年,在此的产业数不胜数,小半个金陵城都是萧家的……
……
华亭镇。
房玄龄坐在镇公署的职房内,呷着茶水,听着刘仁轨将具体战况一一呈报,旁边苏定方眉眼低垂,静静听着,因为有房玄龄在,所以并未发表一字意见。
他自信自己率军打仗可以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此次尽快江南私兵将会导致整个江南剧烈动荡,直接影响江山社稷,这就非是他能够全盘掌握并且控制局势走向了。
说到底,他有自知之明,他是帅,不是相。
听完刘仁轨的呈报,房玄龄放下茶杯,缓缓道:“无需太过顾忌江南氏族的反应,大唐立国二十余载,朝廷上下各级机构完善,纵然其一时间得以猖獗狂悖聚集私兵,可经此一战,损失殆尽,再也无力窃据整个江南,更遑论划江而治,充其量仍有二三不知死活之辈上蹿下跳,不足为虑。”
贞观以来,天下各州府县与中枢的联络逐渐加强,虽然门阀世家依旧把持地方事务,导致朝廷政令难以下达,但国家机构的逐渐完备,使得世家门阀可操作的余地越来越小。
平素抵抗朝廷政令、加派苛捐杂税还行,但若是揭竿而起造反起事,必然应者寥寥。
即便关陇门阀盘踞关中百余年,上上下下每一个阶层都掌控在手,到最终长孙无忌也不过是打起“废黜太子”的口号,而不是推翻大唐、自立为帝。
若长孙无忌当真自己想要当皇帝,别说旁人不会追随,就连他身边的关陇各家都不干……
王朝鼎盛之时,对于地方的威慑自然强大。
而后,房玄龄对苏定方道:“以华亭镇市舶司的名义,向江南氏族各家发送照会,就说当下陛下驾崩、举国治丧,兼之江南局势不稳、地方不靖,所有海贸暂时停止,各家尚在海外的商船、货殖、房产皆由水师就地封存,不许买卖、转让,恢复之日另行通知。”
苏定方愣了一下,旋即佩服道:“房相这是釜底抽薪啊,末将马上派人去办。”
海贸的庞大利润早已成为江南氏族的主要财富来源,各家因此也在其中投资巨大,不仅耗费巨资向江南船厂购买海船,还在华亭镇以及海外各番国港口租赁货仓、购买土地、建造仓储、囤积货物,以便将利润最大化。
而水师封存这些财富,不仅是掐断了江南氏族的财富源头,更扣押其巨额财产,谁还敢跟水师唱反调?
至于“恢复之日”,自然要视江南氏族的表现而定。
若是表现不好,或许水师干脆全数罚没,一文钱也不给江南氏族返回……
房玄龄蹙眉道:“这只是警告,但不能真正将这些财产全部收缴罚没,如此只会坏了市舶司的规矩,更坏了水师的名声。破坏规矩很简单,但想要立其规矩,难如登天。”
而且有些时候钢刀在鞘可以威慑四方、震撼人胆,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可当钢刀落下,所有的威慑都已经不复存在,只能面对最为糜烂的后果。
苏定方重重颔首:“房相放心,末将定约束水师上下,不会胡来。”
房玄龄叮嘱一番,对刘仁轨道:“你速速带领船队沿运河北上赶赴关中,至潼关附近屯兵驻扎,与关中的东宫军队里应外合、内外夹击,震慑晋王极其所属部队,不过不要擅自开战。”
“喏!”
刘仁轨心愿得偿,大为兴奋,不过还是悄悄看了苏定方一眼。
房玄龄执壶给两人斟茶,两人连忙欠身道谢,连称不敢,房玄龄放下茶壶,缓缓对苏定方道:“水师固然横行大洋、威慑万邦,但说到底格局太小,有你一人足以。正则的才具更显于政务之上,若一直拘束于水师之内,难免大材小用……所以此番北上关中的机会,让给他吧。”
“正则”是刘仁轨的字……
刘仁轨浑身一震,想要谢过房玄龄,但第一反应却是下意识看向苏定方。




天唐锦绣 第三千一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
房玄龄自认素来会看人,苏定方有名将之资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假以时日青史之上未必没有其一席之地。但刘仁轨对于政务更为在行,能力卓越,久居于苏定方之下才具不得伸张,久而久之,难免生怨,导致水师内部派系林立。
还不如趁此机会让刘仁轨北上立功,若能借此脱离水师更进一步,不仅个人志向得以顺遂,还能回过头反哺水师,正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但明知北上关中一旦击溃晋王扶保太子登基便是从龙之功,苏定方会否甘愿放弃,成全刘仁轨,需得事先说明……
苏定方脑子一转,已经明白房玄龄对意思,旋即失笑道:“房相与末将相处时日尚短,对末将性情不大了解也是有的,末将不敢夸功,水师每一项功绩都是将校兵卒浴血奋战得来,但论及心胸气度,末将却不甘居于旁人之下。”
顿了一顿,他回敬房玄龄一杯茶,唏嘘道:“当年末将追随卫公,蹉跎岁月、郁郁终日……最是能够体会壮志难酬、屡受打压之苦闷,那种仿佛一座无形大山压在身上任你千般能耐却无法挣脱的感受,实在是难受至极。故而末将自从得到越国公简拔重用,委以水师都督之职掌管这一支天下强军,便着力提拔人才,但凡有能力的麾下将校,尽量培养,使其有用武之地。正则才具高绝,非池中之物,区区水师断然不是他仕途之终点,从龙之功对于末将只是锦上添花,对于正则却是进身之阶,若能因此更进一步,末将唯有欣慰,全力支持,岂会心怀嫉妒、横加阻挠?房相,您小瞧末将了。”
自家知自家事,苏定方自认自己兵法谋略不屈于除去卫公的任何人之下,但也知自己这辈子只能在军中打熬,顶了天便是一方都督、一路总管,万万不能登阁拜相、直入中枢。
没那个能力,却还要奢望着走到那一步,那不就是自讨苦吃么,自己一旦进入中枢,以自己的能力、性格,说不得三两天就被那些人精坑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何苦来哉……
还不如老老实实窝在水师,既能建功立业,有能顺手培养人才,譬如刘仁轨,自己此刻予以全力支持,待到其身居高位,又岂能不念着今日的交情呢?
当初卫公之所以交卸军务、赋闲在家,深受李二陛下之忌惮、贞观勋臣之排挤,说到底就是没人在李二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宦海浮沉,若想节节高升,不仅要有出众之才能,更要有贵人一路扶持。
说到底,官场不仅有才华高低,更有人情世故,他这一辈子文武并通、自认谋略出众,但唯独在这方面天赋贵乏,只知埋头做事、不懂人情往来,所以这两年也总结出一个经验:既然没有这方面的才能,那就不去苛求,多多培养几个擅于人情往来的麾下就是了,等到这些人日后身居高位,自己当是不必在这方面吃亏……
1...15301531153215331534...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