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驸马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白马啸秋风
吴雄问道:“那若是鞑子的援兵到了呢!”
林庆业摇了摇头道:“从赫图阿拉到阿布达里冈有三百多里,与从这里到阿布达里冈的距离大致相当。鞑子从得到消息到征集大军,再到增援阿布达里冈,至少要等半个月时间。而我军赶到那里,十天就够了。五天时间,足够我们攻下阿布达里冈。再以逸待劳,迎击从赫图阿拉来的鞑子援兵了。你让韩勇小心应对,不要轻敌,专心等我率大军赶至。”
吴雄不再多问,下令让自己亲兵出堡,去招追击士卒回来。则他带着一队骑兵向北,回到堡南大营准备出征的东西。十天的干粮,每人三十杆羽箭,其他的也没什么了。吴雄在心中想着。
林庆业看他远去,向姜皓哲道:“受伤的兄弟要好好医治,把堡内最好的房间留给他们。将所有辎重尽快转移到堡内,同时尽快将营中可用的东西清理出来。我们在这里待一夜,明天一早就启程赶往阿布达里冈。”
末代驸马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临战4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五章临战4张有才挑出了近百人,有些是他手下的士卒,有些是和亲近的将士。
对此,林庆业心中知道,却没有过多干涉,或者说他根本不在意对方的那点小心思。
统领汉卒的本是一个千总,紧随乌都阿颜逃跑过程中死在了路上,余下一个副千总。他和一个朝鲜人把总一起被林庆业下令当众斩了首,以震慑其他清军俘虏。
做完这一切,林庆业才下令饶恕其他所有俘虏。
同时让张有才从中又挑出十多人,凑够了一个百人队,归入军中。
而剩下的三百多俘虏,除去受伤的被留在堡内。其他的则给他们提供了一些食物,让他们今后专门负责运送粮草。
这次出征,在东路有六千骑卒,两营步卒,总共一万两千余人,所耗颇重。
而为了不暴露行踪和行军的迅速,所有的辎重都由马匹驮运,随大军而行。在这种情况下,仅能供全军一月所用的粮草,竟然要调出一千匹马专心此事。
辽东的情况比辽南稍好,但总共也就只有不到八千骑卒。一个骑卒训练所耗基本上是步卒的十倍左右,每一个都是宝贝疙瘩。
而这样珍贵的马匹却用来驮运辎重,无论如何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大军首战取胜,夺下了富察,从小路潜入的韩勇也夺取了牛毛、马营两座营地。
但林庆业心中知道,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真正能决定这次出征胜负与否的关键在三百里之外的阿布达里冈。
萨尔浒之战,老将刘綎正是在那里遭遇了埋伏。在努尔哈赤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四万东征大军死伤殆尽,大明在辽东也开始由进攻为主转为防守为主。
当时东路军有数千朝鲜军从征,林庆业便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那时的他只有二十出头,对上层的决策并不清楚。
逃脱之后,林庆业无数次回想起那场战事,想要弄清事情的经过。后来到山东,他接触到更多的资料,才对那场战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在林庆业看来,刘綎战败的原因有很多。
除去主力被歼,北路溃败等外在原因外,刘綎本身也犯了很多错。例如不明敌情、贸然分兵、抛弃辎重选择轻装急进等。
有了之前的教训,林庆业这次出兵变的十分谨慎。
他提前派出多支斥候,摸清了从宽甸堡通往阿布达里冈的所有道路。周围清军营寨的驻兵的众寡,当地主要的女真部落,把守各营寨清军将领的情况,以及周边的地形地理。他不能说尽数了解,但至少也知道个七七八八。
到目前为止,战事一切顺利,都要归功于此。但接下来会怎么样,林庆业心中也无确定之把握。
在昨日成功到达富察后,他已经派人赶回宽甸。等在那里的一万民夫会运送足够的粮草前来这里,然后再运往前线。
在此之前,粮草转运依旧还得由现有的人马负责,但不能是那一千匹马了。全军总共六千骑兵,除去留下的两千骑,随韩括出征的只有四千骑。
阿布达里冈虽然只有两千清军,但周围有不少女真部落。
他们本就是渔猎民族,特别是建州这些老族,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原始和野性,基本上人人都可射箭和骑马。若是让当时守将有足够的时间召集这些女真人参战,韩勇要应付的就不止那两千士卒了。
所以,他第一时间便让吴雄率领所有骑兵紧急增援韩勇。
林庆业准备将富察建成一个后方基地,为了确保其安全。他必须将原有的所有清军都派出去,无论是让他们随军出征还是运送粮草。
对比自己,韩勇那边的处置就简单多了。
他在中途设伏,击破清军主力,顺势攻下牛毛和马营两座营地。这之后,他把营内没有逃脱的清军尽数屠了。
他手中总共只有四千骑,虽然死伤不多,但人数毕竟太少。而在破营时,他也没能做到全歼敌军。
有不少清军向北而逃,他们定会把自军的消息告知阿布达里冈的清军,让其有所准备。另外,营寨周围的群山之中也有一些清军的残兵。
韩勇必须用最快的时间赶到阿布达里冈,且尽可能保有足够的兵力。留兵太多,他手中就没有足够的兵力了。留兵太少,恐怕难以压制那众多的俘虏。
而若是留着他们置之不理,很有可能会生出其他的事端,毕竟两营也是向北的必经之道。
屠了,简单省事,永绝后患。
从林庆业角度看,韩勇做的并没有错。实际上若是他领兵,同样也会那么做。
韩勇上报,他在两营各留了一百骑,让林庆业立即派兵前去接管。而一千步卒已经在吴雄之后出发,等天黑时分应该就可到达。
得到韩勇回报的时候,他不禁想起一事。
周显为了更顺利的拿下辽东,定了一套规矩。什么入城不抢,降者不杀。只惩首恶,余者不罪等等。
但他在给李定国和自己信中却特别点明,建州不在此考虑之列,全凭战事的具体情况而具体实行。
建州是努尔哈赤的老巢,留有大量女真老族,是满清最忠诚的支持者。
若不把他们逼到山穷水尽,他们岂会投降?而谁又知道他们不会前刻投降,后刻又起兵反叛?
对于建州,另外处置。完全合理,也完全符合自军的利益。
在这点上,林庆业不得不佩服周显的远见。心中有所坚持,而又不迂腐,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变通。
林庆业不喜欢李定国,觉得他反贼出身。大明因他们这些反贼而衰落,至今只能占据南方的半壁江山。
朝鲜是大明的属国,而他林庆业是朝鲜之臣,这是他内心一贯的坚持。
在周显叛明之后,朝鲜国内也同样掀起了轩然大波,是否仍旧认大明为藩属国成了争论的焦点。
其中,林庆业和金尚宪一样,是坚定的拥明派。
末代驸马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临战5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一百五十六章临战5金尚宪性格刚硬,为人忠直,深切不耻周显所为。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周显,斥责他的逆臣之为,宣布与之彻底断绝关系。
林庆业没有金尚宪表现的那么激烈,但他心中对周显此举也有颇多不满。
周显接到两人来信之后,当时颇为无语,同时也有些感动。
朝鲜这个大明的属国在真实的历史中可以说尽了自己属国的责任,在大明亡后多年,他们依旧沿用崇祯的年号。
据传在乾隆年间,有一个姓金的朝鲜大臣在给朝鲜王的上书中,因为用了乾隆的年号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朝鲜众臣的抨击下,朝鲜王罢免其官职。
而其家族也示其为内贼,将其逐出族谱。一个年号在明亡近百年后依旧有如此威力,可见大明对朝鲜的影响力。
此刻华夏大乱,满虏未灭,中原又南北分立。
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没必要让朝鲜非得做个选择,况且周显也未立国。
为此,周显分别派了大臣去了海外,宣布朝鲜、文莱、苏禄、琉球这四个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国家依旧可以示大明为藩主国。
这一方面维持了大明的尊严,不至使周显和南边为此而产生隔阂。另一方面当前保有一个华夏的正统王朝,有利于将来一统之时完全接管这些藩属国。
四国各遣了使者前往南京,朝鲜王李德仁、琉球王尚贤还请求大明为之册封。
李德仁是在朝鲜诸大臣的拥护和反叛下登上王位,得位不正。虽然朝鲜仁宗已死,但其世子李亾却在满清那边,并且已经称王,而且得到了满清的全力支持。在朝鲜国内,依旧有不少人示李亾为朝鲜正统。
李德仁迫切希望大明的新皇帝承认他才是正统的朝鲜王,借此压服朝鲜国内心向李亾的,并获取朝内拥明派的支持。
而朝鲜王尚贤继位后即派出使者前往北京请求崇祯帝为此册封。当时崇祯帝本已经同意,但却因为战乱而没有及时派出使者,册封也没有完成。
后来大明覆灭,此事更是不了了之。
因为周显大兵进驻德之岛并协助其驱逐萨摩藩兵,尚贤也只能按下此事,但心中却一直渴望得到大明的正式册封。
周显既然已经表示他们可以继续认同大明为藩主国,他们自然再次提出这样的请求。
此刻大明只占据南方一隅,有四个使者前来,两国请求册封。无论从哪一方面讲,这对内忧外患的大明都是天大的好事。
朱慈烺为此派出儒学大家刘宗周的得意弟子,担任右佥都御史的祁彪佳乘船出海回访两国并完成册封。
在此期间,祁彪佳接触了朝鲜和琉球的众多大臣和将领,得到了他们效忠的表示。
林庆业当时也特意返回汉城,并拜见了祁彪佳。他向祁彪佳表示,若是将来大明和周显发生战事,他会尽力召回所有朝鲜兵卒,并争取使朝鲜国尽量保持中立。
这也是朝鲜王李德仁、左议政崔鸣吉、青原府院君沈器远所持的意见。唯有金尚宪坚持朝鲜为大明属国,应该完全支持大明。
也是因为这个,金尚宪被朝鲜王派去了南京。
祁彪佳则暂时留在汉城,这是史可法给他的任务。关注周显和满清在辽东的战事,并尽力摸清周显在山东和辽东的实力。
为此,祁彪佳必须在朝鲜找到足够支持大明的人。他曾想说服林庆业为大明提供有关周显军的情报,但林庆业拒绝了此事。
这是林庆业的底线,既然依旧在周显手下效力,他就不愿做那样的贰臣所为。但他心中也知道即使他不做,自有其他人会去做,大明在朝鲜的影响力太大了。
为了更好的掌控朝鲜的局势,在朝鲜国内周显有李雄所建的一套情报网,对这些情况不可能一无所知,但他选择了完全置之不理。
即使对林庆业去拜见祁彪佳这件事情,他也没有过多过问,让其继续领兵。虽然随着李定国来到皮岛,他的权力得到分化,但李定国分去的都是汉卒,所有朝鲜卒依旧由其指挥,这反而使他对手下士卒的控制力变的更强。
林庆业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但他想到连李定国这样的反贼都能被周显授予领军大将,自己可以继续领兵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如果周显没有这样的胸襟,又如何能在数年之内聚拢那么多愿意为之效力之人?
而且即使周显和大明交战,那恐怕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局势如何发展,谁又说的清呢!
这次李定国将六千骑卒交到他手里,已经表明周显对他仍旧信任。而且,此战对他有特别的意义。
周显在给他的回信中明确表示,他会全力让朝鲜王封其为平安君,让平安和咸宁二道归于他的统治。
但前提是他必须立下足够大的功劳,足够可以让朝鲜国内诸臣闭嘴的大功。
在丙子之乱后,满清挟近五十万朝鲜俘虏进入辽东。在林庆业夺回汉城之后,勒克德浑又迁走了几十万朝鲜人。
这近百万朝鲜人中的有一部分随李亾一起被安置在辽阳周边,剩下的大部分都作为奴隶分给了建州的旗人。
他们被安排在旗人的庄园里,做着最低贱的劳动。当然也有情况好的,被旗人看重,作为他们统治自己族人的工具。
若是能解救出这些朝鲜人,并将他们带回朝鲜。再拜托其他人活动一下,那平安君之位便是十拿九稳的。
因而这一仗,无论对克辽军,还是对林庆业本人而言都极其重要。但实际上,靠着六千骑卒及两营步卒很难完成这些。
沿着数百里的狭窄道路突进,在清军未反应过来之前杀到赫图阿拉。别说在那里,满清随时可以聚集起上万人的大军和数万的后备兵力与自军大战,就说赫图阿拉,那也是建州第一坚固的城池。
这次出兵,林庆业没抱攻下赫图阿拉的指望,但他依旧想尽力一试。
末代驸马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临战6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七章临战6安稳睡了一夜,等林庆业起来之时,亲兵早已把吃的给他准备好了,是烤好的马肉。
昨日血战,虽然林庆业下令尽量不要伤马,但依旧有二十多匹死马和三十多匹伤重不能恢复的。
自己的马因为有感情在,大部分骑卒选择将之好生埋葬。但清军的,就直接宰了吃肉。
马的汗腺分布全身,导致其肉有一股微微的酸味,并不算好吃。但在这样的时代,在军中能有口吃的已经算不错了,谁还在意什么好吃不好吃。
林庆业吃了一小块,又喝了一碗清粥,就让亲兵把剩下的端了下去。他今日并没有太好的食欲。
走出屋外,一阵凉风铺面而来,林庆业不禁缩了缩脖子。因为昨天的小雪,地面结了一层薄冰,踏上去有些滑。
他皱了皱眉头,转向侧旁问道:“韩勇还没有派人回来吗?”
姜皓哲摇了摇头,认真回道:“吴守备有派人回报,说他赶到马营之时,韩游击已经离开三个多时辰了。金千总也派了人回来,说他已经成功接管牛毛和马营两座清军营地,发现了不少粮草。但韩游击那里却一直没有派人回来,应该是被什么事给耽误住了吧!”
林庆业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有些担忧的神色。他沉默了一会,下令道:“留下五个百人队随朴志训看管富察,剩下的打理行装立即启程,多带粮草和其他辎重,尤其是御寒的衣物,尽量多带一些。”
韩勇手持千里镜,看着对面山头上清军营地。过了好一会,他轻轻“呵”了一声,把千里镜递给身旁的林岳峰,“鞑子还真是越聚越多了。”
林岳峰手持千里镜,但没看,而是说道:“一群是杀,两个是屠,管他多少。等老吴赶到了,直接攻上去就是。”
韩勇不可置否,问道:“吴雄什么时候到?阿布达里冈周边的道路都切断了吗?”
林岳峰回道:“今天晚间应该就可以到了,但林将军所率的步卒可能要等到五天之后才能到达。阿布达里冈东侧的西红登贝、大杨木林子,西侧的李家沟、瓦子沟都已经被我军拿下。但北面的张家道因为有五百清军把守,还修有坚固的垒堡。老张率部攻了几次,每次鞑子援兵都从山岗上下来夹击,让他不得不退下来。”
说着,林岳峰侧瞄了韩勇一眼,“您只给了他一千人,还不让他全力去攻,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拿下。目前赶到阿布达里冈的鞑子援兵,都是从那里进入清军营地的。”
林岳峰、吴雄、张士国都是骁骑营的老人,自其建立之时,他们就在。后来辽阳惨败,近八千人只有两千多人成功逃脱。
林岳峰因为受伤,随一部分百姓撤往复州。等其伤好,他才随吉木来到当时的皮岛,依旧在韩勇手下效力。
因为一起经历过生死,他们之间的关系已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故而说话的时候都比较直接。
尤其是林岳峰,他比韩勇大上十多岁,一直示其为自己的小老弟,说话之时表现的更加明显。他此刻这样说,明显有些许不满。
韩勇听出来了,但知道对方只是抱怨。也懒的理他,转身向一边走去。
自出马营之后,韩勇便率部一路疾行,只用了三天便通过了近三百里的狭窄通道。但即使如此,在阿布达里冈的清军依旧提前得到了消息。
当其赶到之时,清军正在强迫搬迁周边村庄的百姓进入阿布达里冈。韩勇也只抓到了一个尾巴,击破了百余清兵,俘获了上千百姓。
清军因为不知道他们的实情,不敢出营相战。这才使韩勇从容夺下了几处关键之地,将清军堵在了对面的山岗上。
现在两军隔着一条山沟对峙,因为山高林深,不适宜骑兵冲锋。韩勇将大部分辎重、马匹都安置在了山下的李家沟,在山头只留了一千人。
天寒地冻,北风呼啸。
二百多青壮俘虏正在砍伐树木,搬运石块。他们要负责在这个地方建一座矮墙,再建一个可供士卒歇息的营地。
韩勇用脚用力的跺了跺新建的三尺多高的矮墙,十分坚固。他满意的点了点头,看了看那些冻的瑟瑟发抖的俘虏,向林岳峰道:“修成这样就行了。带他们下去吧!弄点吃的,顺便从携带的银子里拿出一些发给他们。”
“给他们?”林岳峰挑眉道。
韩勇点了点头,缓声道:“屠了牛毛、马营两座营地是因为我们没法留下太多兵在那里驻守,但这里不同。我们有四千骑兵,还有马上就会赶来的援兵,足以不让他们生乱。况且他们又不是清军,都是些普通的百姓。以前就被鞑子杀怕了,若是屠了他们,我们和鞑子又有什么区别。这里面有汉人,有朝鲜人,也有其他族的。对他们好点,以后我们向北进军也会容易一点。像在辽阳之时,要不是我们获取了当地汉人的支持,也不会发展的那么好。这里是鞑子的老巢,但也不都是女真人,杀戮太重对我们没有好处。”
林岳峰沉默了一会道:“但你就不怕他们偷偷把我们这边的情况告知鞑子?”
韩勇勾了勾嘴角,淡淡笑道:“不让鞑子知道我们这边的情况,他们怎么从对面的乌龟壳里面出来与我们相战?”
林岳峰有些愕然,“你是故意的?”
韩勇点了点头,“普通百姓大多数没有什么忠义之心,这里又被满虏统治了几十年,不心向他们才怪。轻易信任他们,那是自己找死,我怎么会那么蠢。但你看看对面,不到两天时间就来了两千多青壮,人数已经比我军多了。再等下去,对方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不能等到林将军到了再进攻,而应该是现在。但去进攻对方重兵把守的营地,我们没有胜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引出来。老林,若是他们胆敢出来,你有信心击破他们吗?”
末代驸马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临战7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一百五十八章临战7林岳峰嘿嘿笑着,脸上那道长刀疤微微抖动,看起来有一些瘆人。“或胜或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路吗?”
韩勇点了点头,说道:“去吧!顺便派人去接一下吴雄。告诉他这里不适宜骑兵冲锋,让其将所有马匹留在后方的杨家街。步行绕小道向西,埋伏在瓦子沟西侧的山林间。等两军焦灼之时再让他率部杀出来,配合我大军击破满虏。”
看林岳峰离开,韩勇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对面的清军营地只有两千正规士卒,剩下的多是前来协防的女真族人和被他们裹挟进去的普通百姓。
人数虽众,但战力不强。
若是在平原间野战,以骑兵猛冲,自军有十成十取胜的把握。但阿布达里冈周围都是山陵林海,不适合骑兵奔驰。
除了南北纵向的那条道路,两百以上的骑兵都没有足够的空间冲起来。
也就是说,一旦开战,自己就必须把骑兵当成步卒来用。战力至多只能保留三成,而且还没有足够防御弓箭的盾牌。
无论是周显,还是李定国,亦或是林庆业都把这些骑兵当宝贝疙瘩。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这样用这些骑兵,恐怕会直接大骂自己败家子。
清军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他们所占领的那座山岗为附近的最高峰。站在上面,周围的一切都一览无余,没有可供重兵埋伏的地方。
他们占据地利,从上到下冲,也省劲不少。况且对方的兵力占绝对的优势。
若不是对面清将不知道自军的虚实,在自军刚到之时便冲杀下来,恐怕此刻连这座小山岗都不属于自军。
但即使知道这一仗恐将损失必重,自己也必须打。否则等清军援兵到了,等待自军的可能是更大的一场惨败。
韩勇用千里镜又看了一会清军的营地,心想除了把自军的情况通过细作告知对面的清军让他们误以为有自己胜利的把握外,还必须采用更激进的手段将他们诱出来。
他低头沉思着,心中逐渐有了一个计划。他转头问向旁侧的千总道:“韩千总,我们携带了多少尊虎蹲炮?”
千总名叫韩如林,本是李定国手下直属炮营的一个把总。被暂调给林庆业,这次又随韩勇先行来到此地。
虎蹲炮本就是小炮,一个人便能抱的动,也因而携带来了一部分。但数量不多,又在马营留了一部分,一直由他掌管。
韩如林身材矮小,面相黑瘦,看着不似士卒,倒像一个做饭的伙夫。此刻他内侧穿一副并不太合身的绵甲,外面裹着一件灰色粗布棉袍,望去就像一只硕大的灰色老鼠。但即使穿成这样,他仍感觉十分寒冷,整个身子就那样缩着,头差不多要完全埋进衣服里。
听韩勇叫他,他带着微微的颤音回道:“只带了十尊,但炮弹总共也只有二百发。”
韩勇指了指下方,“看到半山腰的那颗树了吗?在它的前方挖一条沟,不用太深,足够放置所有虎蹲炮和掩护你们就行了。我会配一百人专司保护你们,到时候你只管给我放炮就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