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至于他要怎么做,却是没说。
吴三桂等人听了,心中有点好奇,却也没有多问,只是遵旨而行便是。
在这个夜间,怎么多俘虏,心思各异,大明军队这边只是把他们绑了,又不给饭吃,也没说怎么处置,终归是有点慌乱什么的。夜幕之下,有人闹事,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明军这边当然不会放松警惕,一有骚乱,就立刻镇压。用了连坐法,一条绳上有人闹事,就全死,毫不手软。就这样,等到了第二天天亮。
崇祯皇帝一觉睡到大天亮,用过早膳之后,便下令全军集合,给出的一道旨意,就是让孔有德带人,把俘虏中所有级别的军官都给挑选了出来。
看到这个,这些莫卧儿军官终于多了一点底气。
他们此时已经知道,明军也就那么多人,想要控制这么多的步军,就必须要依仗他们,好言相劝,给予荣华富贵的承诺,收买拉拢他们,让他们为明国卖命,这样明军才能驱使这十万步军为他们效命。
对此,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觉得无所谓的,谁给的荣华富贵多,就给谁卖命,如此而已!
如此想着,很多军官就有点嘚瑟起来了。对于押解他们集中的明军将士,特别是那些莫卧儿籍的新兵,更是有点摆谱起来。表现得有气节一点,让明国皇帝知道他们不是那么好收买的,这样开出的价码也能高一点不是!
等到集中了之后,在明军还在清点是否还有残留军官没有出列时,站在那里的这些军官,一个个都在用眼神示意,千万别太软了,别明军一说什么就立刻答应,真要那样,就卖不上什么钱了。
崇祯皇帝扫视着这些莫卧儿的军官,脸上没什么表情。一直等到手下军卒回来禀告说,所有军官都已经挑选出来时,崇祯皇帝才开口说话道:“朕昨日曾答应,降者免死。但是,昨夜却有很多人不甘心投降而闹事造反。既是如此,就休怪朕不客气!”
这些话一翻译过去之后,顿时,把好多人都吓到了,该不会明国皇帝要杀人了吧?
就在他们这么想着的时候,一队队的明军将士上前,两个对付一个,把那些军官都按跪到了地上。不用说,这动作的意思,好像是要拿他们开刀。
这一下,不少军官就吓到了。但是,还有的军官认为,明国皇帝这是玩欲擒故纵,先吓他们一吓,然后再施之以恩,这样就能以很小的代价就收复他们。
不过,这一次,他们又猜错了。
就见崇祯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然后便有一些莫卧儿籍的新兵飞骑传达皇帝旨意:“陛下有旨,谁愿暂代百户的,出列报名,过时不候!”
百户,就是百人队的头,这一点,莫卧儿军中也是差不多的,因为莫卧儿帝国就是蒙古人建立的帝国。
听到这话,那些普通的莫卧儿降卒不由得一个个都是大吃一惊,这算不算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或者也是因为如此,反而有人狐疑了。如果自己出去争个军官名额的,那原来的那些军官怎么办?
不管怎么样,十万降卒中,终归是有一些心思敏捷的,不管其他,毫无犹豫地抢先出列报名。
只是一会功夫,就差不多够了人数。
听到崇祯皇帝再次发下的旨意,吴三桂等人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是这样用这支降军!
说白了,其实很简单,找个由头要杀掉原来的军官,不过不是明军自己动手,而是那些想要出人头地的降卒出头,给投名状,就能给予他们一些信任,让他们来领步军。
至于为什么不用那些莫卧儿籍的新兵,从忠诚度来说,他们显然更可靠一些。但是,这些莫卧儿籍的新兵,之前只是普通百姓而已,并不懂得打仗。让他们打下杂活,那是没问题的,可要他们去领步军,听号令打仗,那就是抓瞎的。
而从降卒中提拔上来的暂代头领,至少他们知道步军打仗的一些常识。崇祯皇帝也不要求这支步军会成为精锐来使用,只要能完成一般的军令就可以的。
很快,那些想当暂代百户的降卒,就都被集中到崇祯皇帝这边,跪了一地。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的样子,便用威严的声音说道:“你们有进取之心,朕很高兴。只要你们以后立下军功,便能去掉暂代,甚至得到更高军职。朕必灭莫卧儿,你们的未来,就在你们自己掌握之中。”
说到这里,他让翻译先行传话。看到这些降卒一个个露出兴奋的面容,便再次说道:“如今,你等前去行刑处决那些意图再反之徒,而后便能分派手下兵卒,整队完毕之后,便和大明另外一路大军合围德里!”
崇祯皇帝的这些话,信息很多。不过这些跪着的降卒,都是属于心思敏捷的那些,一下就听全了全部的意思。
投名状,没问题!如果不杀了原来的那些军官,他们这个暂代的,怕也难以坐稳位置不是!
还有另外一路明军?想想也是,明国皇帝都来了,怎么可能只有这么一点人马?灭了莫卧儿,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就这么想着,他们便一个个都表现出了感激涕零的样子,毫不手软地把原来的那些军官给杀了。
:。:
崇祯窃听系统 841 这是什么情况?
接下来,便是对这支莫卧儿步军降卒的整编。
原有的编制被打乱,随即分配每个暂代百户手下的军卒。虽然这样做,会让战斗力大减。可是,崇祯皇帝压根就没在意过他们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每个百人队还会加入一个监军,由这次战事中表现最好的一千名莫卧儿籍新军将士充任。之所以不派大明本部将士,还是因为双方语言不通的原因。另外,崇祯皇帝也不想减弱骑军战斗力。
这次的整编,只是用了两天时间而已,不过这点时间也只能完成基本的整编而已,毕竟是有十万人之多。随后,崇祯皇帝便领军向德里进发。在这行军途中,也给予了步军新的百人队熟悉的机会。
………………
在他们往德里进军的同时,在德里的东面,也有一支军队在往德里进发,他们自然是达蓝泰所部。
这一路往西杀过来,竟然出乎意料地顺利,莫卧儿帝国的城池,基本上都只会龟缩在城内。要是发现城防不怎么样的话,达蓝泰就会驱赶一路上抓的俘虏攻城。
之所以这么做,他倒也没想过能打下城池。因此这种手段,在他刚从西藏高原上冲下来时,除了最初几次有成功之外,就没有再成功过了。
不过就算这样,达蓝泰所领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营造声势浩大之态势,因此,就算打不下城,也是要打上一打的。反正是的又不是他的手下,耗掉了俘虏,还能省不少吃的。
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西进的这条路上,他用俘虏攻城,竟然都被他攻下了几个城,以至于他的俘虏反而越来越多。
一开始他有点纳闷,经过审问俘虏之后才得知,是这沿途的精锐军队,都被莫卧儿帝国的二王子沙舒贾抽调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达蓝泰就有点担心了。
本来那个沙舒贾就已经抽调了莫卧儿帝国北方的精锐军队,这一点,他和沙舒贾所部交手过,心中自然非常清楚。如今,沙舒贾又把沿途城镇的精锐都抽调走,那兵力就更多了。
想着这些,达蓝泰便问大明使者道:“不知道陛下领兵从莫卧儿西北杀入是带了多少兵马?”
大明使者听了,想了想回答道:“陛下从京师出发的时候,是带了一万骑军。”
“什么?”达蓝泰一听,顿时有点傻眼。
他一直以为大明皇帝御驾亲征,那肯定是会带很多人马的。结果没想到,从京师出发的时候,就只带了一万骑军而已?
回过神来后,达蓝泰想了想,便又问道:“是不是陛下还有从各地抽调军队?”
“没有。”大明使者听了,当即摇头说道,“陛下所领的一万骑军中,就有五千是从外地调集过来的。”
“……”达蓝泰顿时无语,真要这样的话,从速度上推算,明国皇帝显然不可能带步军,要不然,不可能那么快从莫卧儿帝国的西北杀入。可要是骑军的话,这沿途能征集骑军,估计也就天山那边了。就算翻了天,从人口和后勤方面估算,顶多也就能再加个两万吧?
三万骑军,从莫卧儿帝国西北杀入,随着兵力消耗,城池攻陷,营造出了那么大的声势,都迫使莫卧儿二王子丢下自己不管,立刻领军返回,甚至还沿途抽调兵力,要做到这一步,想必大明皇帝肯定是打了不少大的战事,如此一来,他那边的兵力还能有多少战力?
对于这一点,达蓝泰是深有体会的。每次打仗,就算最后赢了,自身也肯定会损失不少兵力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都没敢再打硬仗,只是捡软柿子捏。
想着这些,达蓝泰立刻非常担心地对大明使者说道:“如今那个沙舒贾已经领了精锐大军回去,肯定是去对付陛下的,而陛下那边兵力想必不多,这会不会有事,我们该怎么办?”
听到这话,却见这大明使者只是呵呵一笑道:“放心,陛下乃是真龙天子,神仙下凡,百战百胜,怎么可能会输!我们只需要按照计划,一路往西去汇合便是!”
“……”听到这话,达蓝泰不由得有点傻傻地看着这个大明使者,他有点无语了。
你说皇帝是真龙天子,好,我信,反正每个皇帝都是真龙天子!
但是,自古以来,有那么多的皇帝,那个皇帝是真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哪怕连最伟大的成吉思汗,当年都吃过败仗,连老婆都没保住!更不用说,就只是中原王朝的皇帝,就算打过一些胜仗,敢说是百战百胜的?
都是领兵打仗的人,谁不知道兵危战凶,任何一场战事,谁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赢?更不要说,如今的形势,其实很不乐观!不说莫卧儿帝国西北方那么多重镇,光是沙舒贾所领的兵力,就已经非常强大了,你们大明皇帝,真能打得赢?
这么想着,达蓝泰就很想再确认一下,把这个具体形势说个清楚。可是,当他看到眼前这位大明使者信心满满的样子,顿时,他想了想,还是算了。再问,答案也是一样!
没有别的办法,只希望大明皇帝那边,不要遇到沙舒贾的主力吧!或者避而不战,等两边合兵之后,再想想办法。又或者,自己这边闹得欢,那个沙舒贾最终又不得不分兵来找自己,这样西北大明皇帝那边的压力就会轻一些。
想到这里,达蓝泰心中不由得嘀咕。或许这就是大明皇帝让自己这边大张旗鼓地原因,可自己要是遇到强敌的话,那还是没法打,就只能撤了!
这么想着,军队就还是按照计划一路西进。
在这一路上,达蓝泰一直就担着心。
结果,一如他所想得那样,哪怕离德里越来越近了,哪怕他闹得很欢腾,可是,也没见到莫卧儿帝国的援军。换句话就是说,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应该都去对付大明皇帝了!
这一下,怕是悬了吧?
达蓝泰心中如此想着,想和大明使者说说,可看大明使者那信心满满的样子,他又是无语:这个大明使者,怎么就对他们的皇帝这么虔诚?
他预感到不是很妙,就悄然开始做出安排。
这离莫卧儿帝国都城德里都不远了,可还是没有遇到莫卧儿帝国派出的援军,说明莫卧儿帝国正在对付明国皇帝所部。一旦那边战事结束,必然就会来收拾自己。才一万多人马,一定要做好随时能退兵的准备。
为此,达蓝泰偷偷地找来了他最为信任的一个手下,负责哨探的吉木达,用非常严厉地语气对他说道:“不要看如今我们一帆风顺,实则很可能在深渊附近徘徊。你把哨探放出去,再远一倍,务必保证我军不受到敌人的伏击,更不能让敌人大军到了眼前才发现,懂么?”
他怕眼前的胜利蒙蔽了手下的眼睛,就还特意细说了一番,指点了目前的危机所在。
顿时,吉木达立刻明白了在莫卧儿国内的战事关键所在,连忙点头应下。
从第二天开始,吉木达更是亲自领着手下,往德里方向哨探。因为德里是莫卧儿的都城,这边的敌情最为重要。
这一日,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还有审问俘虏知道,他们离德里也就一百多里远了。可还是没有遇到莫卧儿帝国的援军,这极其不正常。因此,吉木达便做了决定,派手下回去提醒达蓝泰小心,而他自己,则领着剩下的哨探,索性远行到德里去探个究竟。
谨慎期间,他还休整了一番,看着手下全员精神饱满,战马精神抖擞,才领着他们前探。
一百多里的距离,骑军一般是要用一天时间。但是,哨探是有多马配备,放开了跑的话,自然用不了一天的。
但吉木达没有这样做,硬是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留了人马体力可以用于不测之时的逃跑。
午后时分,到了德里周边。这让吉木达更是谨慎起来,因为这一路之上,他竟然没有遇到任何人,不止是莫卧儿军队,包括普通行人都没有,这是闹什么鬼了?
转过一个山头,估计就能看到德里了吧!
他正在这么想着,忽然,就听到他的手下过来禀告道:“好像有动静!”
吉木达一听,凝神仔细听听,好像真有动静,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这个方向……
分辨到这里,他一下转向德里方向,连忙对他的手下说道:“走,德里有情况,快去看看!”
说完话的同时,他自己一马当先,先一步驱马前行了。
一路过去,哪怕是有马蹄声,可是,那隐约的喧哗声却越来越清晰。
转过山头,眼前豁然开朗,遥远的德里,是最醒目的点。吉木达等人,第一眼就看到了德里城,这个莫卧儿帝国的都城所在。
这一看之下,所有人,包括吉木达在内,他们这些哨探全都惊呆在那里:这是什么情况?
崇祯窃听系统 842 朱忠明
只见远处那很大的城池外面,已经驻扎着一支军队,看样子,是在围城,虽然没有攻打的迹象,但以吉木达的经验看,确实是围城的态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吉木达有点迷惑了,因为那支围城的军队,人数众多,根据他的经验推断,至少有十多万人马才行。
最为关键的是,按理来说,包围了德里,想要攻打德里的话,一般来说,应该是大明军队。可是,远处的那支围城军队,他们的军服却不是红色的。或者说,虽然看到好像有红色,但是,那红色也只是点缀而已,只占了很少部分而已,这就说明,那不可能是大明军队!
对啊,大明军队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这一点,殿下可是说得很清楚。就是因为殿下担心大明皇帝所部兵力过少,才再三叮嘱自己一定要做好哨探的事情。
他正在想着,忽然,听到同伴有人带着惊惧之意喝道:“谁?”
听到这话,吉木达立刻就回过神来,闻声一看,却见周边的林子里,冒出了一队骑军,他们手中要么握着火枪,要么拉着弓,对准着他们围了过来。
这一刻,吉木达不由得后背一下冒出冷汗。自己光顾着看德里的情况,却忽视了周边,这下糟了!
不过有一点很奇怪,虽然他们穿着莫卧儿百姓的衣服,可为什么看着其中有一个人感觉有点熟悉呢?
这么想着的时候,他的部下已经防御状态的以他为中心缩了过来。不过虽然如此,因为已经失去了先机,如果动手的话,肯定会死伤惨重。
忽然,对面的那个人,也就是吉木达感觉有点熟悉的那个,带着一点不确定的语气问道:“你是不是吉木达?和硕特部的吉木达?”
一听这话,说得是同一种语言,而且还点出了和硕特部的吉木达,顿时,吉木达不由得很是惊疑,盯着那个人,同样有点不确定地问道:“你是……你是撒西姆?你是不是撒西姆?”
那人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随即对他的同伴说道:“都放下武器,是自己人!”
说完之后,他自己先收了弓箭,随手往箭囊中一插,而后大笑着走向吉木达道:“真是没想到,我们竟然还能有再见面的时候!”
这个时候,吉木达也已经确定了,同样惊喜万分,让同伴放下武器的同时,他也大步走了过去,一个熊抱,和对面这个撒西姆抱在了一起。
他们的同伴都依言放下了武器,看到他们的头和对方非常熟悉的样子,便一个个都是松了口气,与此同时,也有点好奇地看着他们两人。
抱了一会之后,终于分开,吉木达上下打量了一下撒西姆,然后有点疑惑地问道:“你怎么在这里,我记得当初我随固始汗出征的时候,你不是留在部族的么?”
没错,他们两人都是和硕特部的,只不过吉木达是随着固始汗出征青藏,随后就一直留在西藏。本来他们两人都觉得,此生不会再有相见的机会了。算算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好多年,意外相见之下,一时之间都差点没认出来。
撒西姆听了,不由得笑着说道:“我是留在部族的话,你随固始汗出征,如今我也随陛下出征!对了,以后你叫我朱忠明吧,我自己取得汉名。”
“……”吉木达听了,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后回过神来,他还是被朱忠明话中的一个重要信息所吸引,当即惊喜地确认道,“你说……你该不会说围城的那支大军,是大明皇帝所领的军队吧?”
“呵呵!”朱忠明听了,当即一笑道,“要不然,你以为呢?”
得到确认,吉木达不由得大喜,不过与此同时,他也非常地好奇,转头看了下远处的情况,然后又转回头看着朱忠明说道,“不是说大明皇帝带的兵马很少么?可看上去,至少十万以上啊!”
朱忠明听了,跨前一步,和他肩并肩站了,然后用手指了下远处的德里,笑着说道:“当然,陛下从轮台出发的时候,一共就只带了两万骑军而已。但是却在莫卧儿西北地区纵横无敌,攻下了好多城池,最后还打败了莫卧儿帝国的二王子所领十余万大军……”
说到这里,他又一努嘴解释道:“看到没有,哪里的步军,全都是那莫卧儿王子所领的,全部被俘,如今已经成了我们的人。”
“……”听到他这话,不但吉木达,还有他的那些同伴,全都听得目瞪口呆。
就只是两万骑军,就在莫卧儿帝国境内纵横无敌?还打败了那个沙舒贾所领的十余万精锐,甚至把敌人的步军变成了自己的步军,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这沙舒贾所部,他们是交手过的,知道绝非一般军队,而且沙舒贾领兵才走了多少时间,这就完蛋了?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太让人震撼了!
“哪个……哪个你们,不是,是我们损失了多少人马?”吉木达回过神来,连忙问道,“看样子,穿红色军服的并不多,是不是损失有点大?”
大明皇帝就算再能打仗,这都一路打到德里,估计损失绝对不小。
朱忠明一听,当即呵呵一笑,然后笑着说道:“哪有什么损失,差不多都可以忽略不计吧!你之所以没看到,那是因为骑军乃我们本部精锐,这种围城骚扰守城敌人的事情,怎么可能亲自去做,都在营帐内休息呢!”
说到这里,还没等吉木达说话,他就又自豪地补充说道:“你绝对想不到陛下有多么的厉害,打仗,自己要是损失多了的话,那能是陛下指挥的战事么?”
听到这话,吉木达立刻就想起达蓝泰说那个大明使者对大明皇帝虔诚地一塌糊涂的事情,可此时,他忽然明白过来,应该是大明皇帝真有那个本事才对!
他还在发呆着,朱忠明就又开口说道:“你们怎么样?本来以为主力都被我们这边吸引过来了,你们应该会比我们先到德里的,如今到哪里了?”
听到这话,吉木达回过神来,不由得有点惭愧,连忙说道:“大概离德里还有一百五十多里左右吧,三王子殿下担心,让我亲自带着哨探,远探了一些,我就到了这里。”
听到这话,朱忠明不由得哈哈一笑道:“原来皇上交代下来的都是对的,果然是三王子殿下所领军队会过来。皇上派我们在这里等你们,这一切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啊!”
听到这话,吉木达都已经有点被震惊地麻木了。不管从吉木达嘴里再说出什么震撼的事情,他已经不再失神了。
想了下,他就握拳捶了下朱忠明后,关心地问道:“离开部族那么多年了,部族的情况怎么样?对了,你怎么改了个汉名?”
不可否认,虽然吉木达已经跟随固始汗离开了和硕特部,但他好歹是在那里出生,长大,当然是很挂念的。
朱忠明一听,露出那种幸福的微笑说道:“部族都很好,遇到了一位好皇帝啊!如今生活得都很好。”
说到这里,他想起吉木达还有一个问题,便又开口回答道:“你不知道,当初准葛尔部偷袭我们部族,我死都不降,本来以为肯定活不了。却没想到陛下领军神兵天降,把准葛尔部都堵在了天山。当时以为好不容易把准葛尔部给堵到了,陛下肯定会趁机消灭准葛尔部,却没想到……”
虽然吉木达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可是,这个时候,当他听到熟悉的同伴,当事人说起那段往事的时候,不由得还是很震撼,同时,他也很感动。没想到一个汉人皇帝竟然能为了他们这些部族的人,放过了好不容易抓到的准葛尔部,最后还亲自领军,一直追杀到准葛尔部灭族!
听着朱忠明又在描述如今天山那边的生活,听到曾经的部族不用再担心牧群出意外而挨饿,因为那边已经是放牧和种植相结合,肯定饿不着;听着那边的小孩都能免费读书识字,增长见识,听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