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刘君韬说完之后,张白圭和陈子平都是非常赞同。
张白圭更是说道:“就按君韬说的办!等过了年,我立刻着手安排兵仗局迁移的事宜!”
刘君韬眼见众人都没了意见,便对唐宇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待到正月十五,将所有与咱们鱼山集又私盐往来的大小商贾、豪强请过来,我要和他们商议一下。”
唐宇有些担心的说道:“练总,要是那些人都不同意怎么办?毕竟私盐生意可是一本万利的大买卖,没有人愿意轻易放弃的!”
“到时候我给他们两条路选:第一,那些商贾、豪强要是同意放弃私盐生意的话,我就会用同样一本万利的东西交给他们贩卖,保证他们的收入不减、继续富贵;第二,那些商贾、豪强要是不同意放弃私盐生意,那我就命令商部禁止和其做任何生意,彻底断了他的财路!要是有人胆敢胡来的话,那我就用他当作护卫队换装之后的检验品!”
唐宇闻言急忙说道:“练总,你说的一本万利的东西难道就是鱼山工坊即将产出的白酒和琉璃?”
“正是!”
“如此,此事无忧了!”
可就在这时,许久没有说话的刘子安沉声说道:“练总,还有一个问题,咱们要如何从军?要知道,一旦从了军,咱们鱼山集护卫队肯定会被朝廷打散整编,练总也许只会被安排一个小旗官、总旗官之类的官职,到时候,又要如何遮护咱们鱼山集?”
这个问题顿时惊呆了众人,不论是郭永忠、张白圭,还是唐宇、张骁军,所有人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此时全都没了主意,看向了刘君韬。
只见刘君韬并没有丝毫的忧虑,笑着看了看众人,说道:“此事我已经有所打算,咱们鱼山集护卫队不但不会被朝廷打散整编,而且还会继续掌握在我的手中!”
“这怎么可能!”
众人都是不相信,刘子安更是问道:“练总难道有什么锦囊妙计?”
刘君韬笑着说道;“我又不是诸葛孔明,怎么会有什么锦囊妙计啊?”
看着众人急切的样子,刘君韬也不再绕圈子,说道:“我得到了可靠消息,朝廷即将从咱们山东抽调兵马北上,到时候咱们兖州府的兵马基本上会被全部调走!而到了那时,就是我鱼山集护卫队从军的大好机会,我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将咱们护卫队变成兖州府民团,甚至是卫所兵马!”
“什么!”
这下,众人更是吃惊了,郭永忠和张白圭急忙问道:“是不是北面的鞑子又南下了?”
刘君韬摇了摇头,沉声说道:“二位也不要问了,我只能告诉你们,此事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只是时间问题,至于其它的事情,我一句话也不会说的!”
而刘子安则是沉默不语,心中十分震惊。
刘子安万万没想到,自己拼尽全力发展了情报网络,虽然还十分薄弱,但是在兖州府已经是除了朝廷之外,最大的情报组织了,这么重大的消息,自己竟然没有收到半点风声!
更让刘子安骇然的是,刘君韬竟然在自己之外还有其他的情报通道,这样一来,自己的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
此时,刘君韬也注意到了刘子安脸上不对,便笑着说道:“子安兄可不要多想,这个消息我也是从霍千户那里偶然听到的。”
刘子安这才稍稍送了一口气,抱拳说道:“练总严重了!这么重大的消息我没能提前探听到,这是我的失职,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听到这里,刘君韬也是哑然失笑,其实这个消息是自己凭借学过的历史知识才知道的,刘子安不知道很正常!
就在正统十年,瓦剌太师也先率军进攻哈密卫,并且肆意骚扰山西、河北等地,朝廷下令从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抽调兵马北上增援驻守,向边境大举增兵和瓦剌大军展开对峙!
想到这个历史事件,刘君韬心中便是一团火热:“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真想率领换装完毕的护卫队北上杀敌,扬我汉家军威!”





天策大明 第一百零七章 分流
正统十年正月二十日。
刘君韬用一场元宵宴会,便将鱼山集放弃私盐生意的消息传递给了众多豪强,这个消息如同是飓风一般,瞬间便刮向了四面八方,没过多久便轰动了几乎整个山东,就连孔家家主孔三才都是震惊不已!
不少豪强、士绅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是嗤笑刘君韬被猪油蒙了心,鱼山集好不容易打下王家、刘家和陈家,拿到了整个山东甚至是周围数省的私盐贩卖网络,现在还没干多长时间,刘君韬竟然说不干就不干了,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对于刘君韬在宴会上许诺的白酒和琉璃生意,参与元宵宴会的众多豪强则是大多嗤之以鼻,没有人相信这两样生意可以和私盐生意相媲美。
琉璃生意还好说,毕竟此时大明的琉璃属于奢侈品,卖价极高。
可是,一旦大量的琉璃流入坊间,一定会引来朝廷官员的注意,到时候说不定会被某些朝廷官员直接将琉璃生意收走摘了桃子,这样便太得不偿失了。
至于白酒生意,众豪强则是更加不屑一顾,大明各地贩卖白酒的商贩、豪强多了去了,还没听说有谁能靠着卖白酒发大财的!
一时间,几乎所有原先和鱼山集一起贩卖私盐的豪强、士绅都是议论纷纷,不明白刘君韬为什么要放着聚宝盆不要,非要另起炉灶。
不过,虽然众人心中想法众多,但却没有人敢公然拒绝刘君韬,没有人有胆子敢直接放话,说自己以后不与鱼山集有往来自己单干。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虽然刘君韬看起来十分和气、人畜无害的样子,可一旦发了怒,那就绝不会给任何人生还的机会!
于是,所有参加此次元宵宴会的豪强、士绅都开始观望了起来,想要看看鱼山集下一步有什么动作。
对于众人的想法,刘君韬心中十分明白,那些豪强、士绅看起来每一个人都对自己唯唯诺诺,可是背地里却等着看自己和鱼山集的笑话!
刘君韬也不气恼,明白这也是人之常情,自己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大批量的琉璃、白酒,一举冲进山东、乃至周边数省,让那些目光短浅之人明白,到底什么才是金山银海!
正统十年二月,鱼山工坊。
驻守在这边的马爷接到了唐宇的通知,开始加紧储备制作琉璃、酿造白酒的原料。
同时,常宏道也率领麾下青壮把守住出入工坊的各条道路,没有刘君韬和唐宇的手令,任何人都不能出入,就算是郭永忠和张白圭都不行!
刘君韬眼见鱼山工坊的事情即将展开,便加紧料理鱼山盐池的人员分流事务,以便尽快腾出精力处理鱼山工坊的事务。
按照刘君韬的规划,鱼山盐池的数千户灶户有三条出路可以选择:屯田、加入护卫队、经商。
同时,为了将之前贩卖私盐建立起来的商路网络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刘君韬将原先负责分销私盐的鱼山盐池人员,全部转到了商部,命令唐宇尽快以此来建立商部的销售网络,特别是山东至是山西一线的商路网路!
毕竟山西那边有着刘君韬急需的战马、皮货、煤炭等战略物资,这些都需要通过商部来购买回来。
对此,唐宇制定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准备在山东至山西一线,沿途建立数量不等的货栈、商铺,作为商部下属十几支商队的中转站。
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而鱼山盐池分流下来的灶户就是最好的人手来源!
除此之外,郭永忠也给刘君韬递交了一份民部的发展规划,准备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在鱼山集周边建立起至少十座农庄,将鱼山盐池的灶户迁移到这些农庄里,最大程度的将原先鱼山集无法及时耕种的农田利用起来。
“这样一来,不但民部的收成将会大幅度增长,那些分流下来的灶户也会有一份保障,家中也会有存粮!”
刘君韬听了郭永忠的计划非常高兴,特意嘱咐唐宇在钱粮上全力支持,并且让高冉调集一些护卫队青壮协助灶户迁移到新建的农庄之中。
此时,商部和民部的分流计划都已经全面展开了,按照刘君韬的预计,商部和民部的分流计划大致需要三到五个月便可以初见成效,而鱼山盐池的众灶户在大约两个月之后便可以陆续迁走了。
刘君韬现在唯一担心的,便是鱼山盐池的数千户灶户会不会有什么波动,万一闹出什么内讧来就不好了。
对此,刘君韬特意派人告诉驻守在鱼山盐池的严虎,命令其一定要留意众灶户的情绪,以防止发生什么突发事态。
没过多久,严虎便特意给刘君韬送来了一份书信,信中明确告诉刘君韬,鱼山盐池的众灶户虽然不太情愿,但是整体上还算是平稳。
“练总,此时众灶户大致上已经规划好了自家的出路,并且所有灶户已经领到了商部发下来的分流银子,鱼山盐池所剩下的私盐,也按照练总的意思,全部分发给了众灶户,鱼山盐池平安无事!”
接到了这封书信,刘君韬始终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是放了下来。
此时,刘君韬才开始思考护卫队营地那两千新征召青壮、近千陈家俘虏的整编事宜,以及张骁军、严虎、高冉、陈子平、周宗胜五部的整训事情。
“对了!还有对陈子平的奖赏问题,护卫队各级人员的晋升问题,也要尽快给出方案啊!”
想到这里,刘君韬顿时觉得压力山大,需要自己尽快解决的事情可谓是千头万绪,自己一刻都不得清闲。
“现在我总算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的那些皇帝寿命都不长了,都是劳累过度啊!”
不过牢骚归牢骚,事情还是要干的。
为了规范护卫队日常操练,并且将各项操练项目制度化,刘君韬将自己关在家里开始闭关,准备整理出一套护卫队操练手册,以及一套作战手册。
特别是鱼山集护卫队即将进行换装,到时候护卫队将会从一支冷兵器人马蜕变为热~兵器人马,这其中的操练项目、战斗形式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君韬必须在正是换装之前,甚至是整训开始之前,将操练手册、作战手册整理出来。
虽然刘君韬并不是专业的军事人才,但是在后世见惯了热~兵器战争场景,并且熟知明末时期、近代西方国家的战斗方式,刘君韬有信心将操练手册、作战手册写好。
正统十年三月初,鱼山集。
刘君韬一连闭关本个月之久,待到从家中出来之时,满脸的胡子茬,让人看了都以为是一个中年汉子。
此时,刘君韬手中多了两本厚厚的手册,正是刘君韬编写的操练手册、作战手册。
刘君韬长出了一口气,正要前往护卫队营地将这两本手册交给高冉,让高冉立即找人刊印。
忽然见到刘子安策马冲进村子,显然是出了什么事情。
临到跟前,刘子安一脸严肃的说道:“练总,孔三才的管家去了东阿县,和知县打得火热!”




天策大明 第一百零八章 回炉重造(一)
就在刘君韬拟定了鱼山集护卫队的操练手册、作战手册之时,刘子安带着一个不好的消息赶了回来。
“这个孔三才还真是不简单啊!”
刘君韬感慨道:“那孔三才派人和东阿县的知县大人来往不断,肯定不是礼尚往来这么简单,一定是冲着咱们鱼山集来的!”
刘子安也是点了点头,神色十分凝重,说道:“练总,那孔三才行事做事向来阴险,下手从来不会像陈家那样明火执仗的打生打死,而是会先背后捅刀子,能用阴招对付对手,绝不会面对面的动手!所以,咱们必须多加小心!”
听了刘子安的话,刘君韬心中也是一沉,暗道:“俗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孔三才要真准备通过东阿县知县对付我,那可就比较棘手了!”
想到这里,刘君韬便对刘子安说道:“此事必须重视,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弄清楚孔三才的管家到东阿县的真正目的!而且,必须要尽快!”
刘子安看着刘君韬神情严肃,重重的点头,说道;“练总放心,我亲自带人去一趟东阿县!”
“还有!南面宁阳县那边也要给我盯死了,孔三才多半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要防止他双管齐下对付咱们,只要孔家人马有大的调动,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
刘子安说道:“练总放心!”
说完,刘子安顾不上回家休息一下,竟然直接跨上坐骑扬鞭而去。
送走了刘子安之后,刘君韬刚才大好的心情瞬间便消散了不少。陈家才被鱼山集护卫队干掉没多久,孔家又像是一座大山一般,重重的压在了刘君韬的心头。
“唉!原本还想着找个时间去被服厂看看沐英,带着她去春游一番呢,现在看来是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心情了!”
刘君韬心中自嘲着,便交来两名亲卫,将自己写好的操练手册、作战手册先一步送到护卫队营地,命令高冉立即找人抄写、刊印,尽快分发到护卫队哨长一级,务必做到哨长以上的将领人手一份!
之后,刘君韬便来到了兵仗局。
此时,鱼山盐池的迁移工作、周边农庄的修建工作、数千户灶户的分流工作已经同步开始了。
张白圭这边也没有闲着,兵仗局在维持不停工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将储存的铁料等原材料,以及各式工具分门别类的装箱备运。
面对千头万绪的搬迁工作,张白圭已经一连十余天没有回家了,一直住在兵仗局中。
刘君韬见到张白圭的时候,只见其络腮胡子已经很长了,而且显得十分的憔悴。
“张师傅,回家休息几天吧,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刘君韬关心的说道。
张白圭虽然看上去十分劳累,但却心情大好,眼见刘君韬来了,便笑着说道:“无妨!君韬,不瞒你说,只要咱们兵仗局日益壮大,只要看到那一杆杆乌黑发亮的正统九年式鸟铳,我这心里就乐开了花,怎么干都不觉得累!”
“哈哈!”
刘君韬闻言也是大笑了起来,问道:“既然张师傅干劲十足,那咱们兵仗局这段日子肯定也是成果累累了!现在咱们兵仗局仓库里,储存了多少杆正统九年式鸟铳?”
“不多不少,两百杆!”
张白圭顿了顿,而后继续说道:“此外,兵仗局火药坊还制作了定装纸壳弹三万发!”
刘君韬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兴奋的拉着张白圭的手,说道:“太好了!两百杆鸟铳,差不多可以装备一个总的青壮了!”
张白圭哈哈一笑,说道;“兵仗局的产量还是差了些,咱们护卫队算上新征召青壮和陈家俘虏,现在已经有六、七千人马了,正统九年式鸟铳的产量还是太低了!”
“慢慢来!北京城又不是一天就建起来的,火铳也不是三两天可以凑齐的!”
接着,刘君韬又问道:“新打造的水力车床和畜力车床有多少?”
“水力车床有三十台,畜力车床有二十台!”
张白圭笑着说道:“我觉得还是不太够,便又向唐宇那边下了一批订单,订了五十台水力车床、三十台畜力车床!”
刘君韬这下也是惊呆了,没想到张白圭的胃口比自己还要大!
刘君韬大致算了一下,要是张白圭订下的所有车床全部到位的话,兵仗局一个月出产五百杆正统九年式鸟铳绝对没有问题,要是原料和人工足够的话,兵仗局的产量甚至比自己预期的还要多!
这下,刘君韬算是彻底放心了,在张白圭的陪同下,又在兵仗局内四下看了看,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走出了兵仗局,刘君韬便来到了护卫队营地。
刚一进大门,刘君韬便看到高冉正在指挥手下青壮搬运堆积如山的“火铳”。
这些可不是真正的正统九年式鸟铳,而是刘君韬在闭关之前,就下令找来木匠“赶制”的操练用枪。
此时,高冉看到刘君韬来了,便大步走了过来,说道:“练总,你刚才送过来的两份手册,我已经安排人去抄写了,明天一早我就派人去请印刷师傅来!”
“好!”
刘君韬问道:“我叫你找的人都来了吗?”
“已经都过来了!”
原来,刘君韬在闭关之前,除了安排木匠赶制木质的带刺刀的火铳,还让高冉找了五十名教官,随时等候自己的命令。
刘君韬十分清楚,使用火器作战和使用大刀长枪作战完全不同,鱼山集护卫队不但要学会如何使用正统九年式鸟铳,还要操练新的队列、新的战法,甚至是学习刺刀术!
所以,刘君韬便准备将这些需要学习的东西,全部交给高冉选拔出来的五十名教官,然后在让这五十名教官去操练各部护卫队青壮。
这也是刘君韬对护卫队回炉重造计划的开端!
在高冉的带领下,刘君韬来到了护卫队营地的操练场上,此时五十名选拔出来的教官已经列队等待多时了。
高冉拿了一杆木质鸟铳递给了刘君韬,刘君韬仔细看了一下,只见这杆木质鸟铳制作的十分传神,就连鸟铳的望山、扳机、火门、刺刀都雕刻得十分精细。
“兄弟们!这就是咱们护卫队即将换装的兵器:正统九年式鸟铳!它将会是我鱼山集护卫队横行四方的法宝!”
刘君韬将手中的木质鸟铳高高举起,对那五十名教官大声说道:“这鸟铳,远可齐射杀敌,让敌人无法近前、威力惊人!近可以刺刀破敌,如同长枪一般犀利!”
说着,刘君韬突然挺枪突刺,用了一招刺刀术中的招牌动作,长长的木制鸟铳如同是长枪一般,猛地向前刺出,让众人看了心中一跳。
“今天,我便交给你们刺刀术!”




天策大明 第一百零九章 回炉重造(二)
其实,刘君韬的刺枪术十分简单,冲枪、震枪、左右上下架枪,崩枪,就这么简单的几招,这些招式都是刘君韬结合了苗~刀刀法,以及后世刺刀术的招式,提炼综合出来的,非常的实用。
高冉和那五十名选拔出来的教官眼见只有这区区几个招式,脸上都是挂上了轻松的笑容。
可是,当众人听到刘君韬要求,每一招都得从最基础的发力练起,顿时就让那五十名教官想起了最初进入护卫队营地时,天天都进行体能操练的艰苦日子。
众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垮了下来。
这还不算狠的,刘君韬在利用一整天的时间,教会了五十名教官火铳横阵、踩着鼓点行进、正统九年式鸟铳的填装及射击等项目之后,又要求众人每天必需进行分组的刺刀术实战操练。
而且,在这些教官为其十五天的集训之中,刘君韬每天都要参加众人的实战操练!
几天的操练下来,就连众人之中成绩最好的高冉,不过能架住刘君韬一枪,其他五十名教官几乎都是一招落败!
然后众人身上便多了无数青紫,而且还是每天如此,虽然众人身上都是套着沙衣,用的也全都是木头刺刀,但也让这些精壮小伙有些吃不消了。
刘君韬的这种近乎疯狂的操练,让高冉和众教官是又敬又畏,不敢有半句怨言。
而在操练的最后十天时间里,刘君韬的操练方式更是有些魔鬼化了!
包括高冉在内,连同那五十名教官每天都要在鸟铳铳管上吊上五斤左右的石头,平端着鸟铳,做射击状,列队一站就是一个时辰!
众人之中只要是有一个人坚持不住,那所有人都要重新开始再练一遍!
众人顿时叫苦不迭。
这还只是操练刺刀术这一项而已,刘君韬在操练众人射击队列的时候,还用上了后世军训中踢正步、齐步走等训练方法,每一个动作都要分解进行,一点一点的循序渐进。
并且到了晚上,高冉和那五十名教官还要站在室外“拔军姿”!
刘君韬完全借鉴了后世训练现代军人的大多数科目,用在了高冉和五十名教官的身上,直到众人走出的队列如同后世阅兵式一般整齐划一,直到众人可以平举鸟铳纹丝不动,直到众人使用真正的正统九年式鸟铳,可以做到每分钟齐射六到八次的“死亡大轮换”之时,刘君韬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正统十年三月。
刘君韬在护卫队营地召集高冉和五十名教官,大声说道:“恭喜你们!从今天起,你们在我这里毕业了!”
“万岁!”
高冉和那五十名教官顿时欢声雷动,不少人都是留下了幸福的泪水,甚至是相拥在一起,大声痛哭了起来。
毕竟这段时间的操练实在是太苦了!
接着,刘君韬大声说道:“虽然你们的操练结束了,但是你们身为教官的日子才刚刚开始!从明天开始,鱼山集护卫队各部将陆续回到这里,进行回炉重造!你们要将从我这里学到的东西,原封不动的交给各部青壮,让他们成为和你们一样的精锐火铳手!”
高冉和那五十名教官听到这里,心中都是激动不已,众人的脸上甚至露出了些许的欣慰。
“原封不动的将所学交给各部青壮?”
一时间,众人心中都是有一种快感在升腾着:“我终于可以不用被练总操练了!这下也可以让别人尝尝这回炉重造的滋味了!”
次日,驻守在鱼山集的高冉所部护卫队青壮分批开进了营地之中,开始接受高冉和五十名教官的重新操练。
从此以后,鱼山集之中每天都会响起护卫队青壮悲愤的哀号声,以及操练教官的严厉训斥声。
按照刘君韬的计划,鱼山集护卫队每部的回炉重造期限都是半个月。
1...4445464748...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