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可一旦玉山镇护卫队成为官军,那刘君韬立刻就能将这些炮手拉出来大肆扩编炮营!
“此事有多大的把握?”
刘子安说道:“把握很大!任城卫和青州府上的折子确有其事,而且经过叶宗留这么一闹,兵部应该也清楚山东防务的空虚,明白要想在短时间内增强山东的防务,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咱们整编为营兵!”
刘君韬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希望兵部的那些大佬们真的清楚这些!”
没过几天,刘君韬便接到了任城卫的急令,要求刘君韬立刻赶到兖州府城面见指挥使大人。
刘君韬意识到可能是玉山镇护卫队改编为营兵的事情有消息了。
于是,刘君韬急忙安排好了玉山镇的事情,便赶到了东平州。
此时,在东平州驻守的是孙绪率领的民团营,刘君韬设立在东平州的兖州府民团衙署也暂时由孙绪坐镇。
刘君韬之所以在赶往兖州府城之前先赶到这里,就是想让孙绪做好整编的准备。
因为刘君韬明白,现在玉山镇护卫队账面上的人马有三万多人,不可能全部改编为营兵,只能是先改编为一部分兵力,剩下的兵力慢慢的再进行整编。
孙绪这一营人马是明面上摆在兖州府民团账面上的兵力,这一营是肯定要先行改编的人马。
刘君韬将组建营兵的事情说了一下,接着对孙绪说道:“尽快做好改编的准备,等待我的命令,随时准备开拔调拨!”
孙绪也是激动不已,说道:“得令!”
接着,孙绪又笑着说道:“练总,咱们终于要当官军了!”
刘君韬也是笑着说道:“当然!而且不是卫所军,而是营兵!”
刘君韬没在东平州停留多久,安排好孙绪所部便立即出发了,直奔兖州府城而去。
两天之后,刘君韬赶到了任城卫指挥使衙门。
见到雷指挥使之后,刘君韬也没有绕弯子,直接问道:“大人,此番招我前来,可是为了组建营兵之事?”
“哈哈!”
雷柏大笑了起来,说道:“君韬你可真是消息灵通啊!没错,正是这件事情。”
“这么说起来,这件事办成了?”
雷柏点了点头,说道:“办成了!”
原来,当任城卫指挥使雷柏和青州府知府的联名折子送到兵部之后,很快便批准了下来。
毕竟山东兵力空虚是明摆着的事实,经过叶宗留所部贼寇这么一闹,山东就好像是一块千疮百孔的破布一般,已经没有什么防卫能力了。
这个时候,必须尽快重新组建山东的驻军,否则再出了什么事情,不但山东各地的文武官吏但当不了,兵部也要被今上斥责。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改编玉山镇护卫队和兖州府民团为兖州府营兵的事情,以极快的速度便通过了。
雷柏将此事的大背景简单的说了一下,而后便说道:“此事,青州府一直主张将玉山镇护卫队和兖州府民团全部改编为卫所军,同时将兵力一分为二,同时部署在青州府和兖州府。”
听到这里,刘君韬可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此事真的这么办的话,那自己这几年的努力将会化做一番泡影,玉山镇的所有人马都将会被青州府和兖州府瓜分,自己最好的下场也就是挂一个闲职,做一个富家翁而已!
看着脸色有些变化的刘君韬,雷柏笑着说道:“青州府此举我当然不会同意,玉山镇是我兖州府的功臣,我身为任城卫指挥使,怎能让青州府白白捡了便宜,让我兖州府的功臣寒了心?所以,在我极力反对之下,改编之议才变成了改编为营兵!”
刘君韬心中明了,这是雷柏在向自己邀功呢!
于是,刘君韬便抱拳说道:“多谢大人!君韬铭记在心!”
雷柏笑着摆了摆手,而后说道:“好了!咱们说说正事吧。君韬你跟我说实话,现在玉山镇到底有多少人马?我也好心中有数,在改编之时为你争取一下建制。”
刘君韬沉吟了一下,说道:“大人,目前我玉山镇护卫队加上兖州府民团,差不多有三万多人。”
“三万!”
听到这个数字,雷柏也不禁动容了,玉山镇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预计,原本雷柏只是以为,玉山镇有一万多人已经到极限了,没想到竟然有三万多人马!
雷柏不禁皱起眉头沉吟了起来,而刘君韬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下文。
过了一会儿,雷柏说道:“君韬啊,你可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刘君韬笑着说道:“大人,这建制之事还请大人代为周旋一下,君韬一定谨记大人的帮扶!”
“哈哈,好说。”
雷柏自然是知道刘君韬出手大方,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向都是加倍回报。
于是,雷柏笑着说道:“这样,此事我想办法走走关系,和兵部的友人联系一下,尽量为君韬争取一些建制。”
“多谢大人!”
当天,刘君韬便急急忙忙的往回赶,赶到玉山镇之后,刘君韬便开始动员军部和玉山镇护卫队各营,命令加快补充兵员和操练的速度,为改编为营兵打下基础。
刘君韬也让唐宇准备了一份大礼,足足五万两银子,派人送到了任城卫指挥使雷柏的外宅之中,让雷柏很是高兴了一番。
同时,刘君韬也想到了衍圣公那边,让刘子安亲自跑了一趟曲阜县,请衍圣公帮忙周旋一下,尽量为玉山镇争取一下建制。
当然,衍圣公那边,刘君韬也是送上了一份大礼,同样是五万两银子。
半月之后,刘君韬接到了任城卫指挥使雷柏送来的消息,玉山镇护卫队改编营兵的建制,兵部那边已经批准了。
刘君韬闻讯之后立即带人赶往了兖州府城。





天策大明 第二百二十九章 建营
兖州府城,任城卫指挥使衙门。
刘君韬看着手中的兵部文书,脸上也是挂满了笑意,旁边任城卫指挥使雷柏也是笑着看了过来。
此番任城卫指挥使雷柏和衍圣公孔彦缙联手,运用二人的人脉,为刘君韬争取到了庞大的建制,可谓是费尽了心力。
同时,有了玉山镇护卫队改编而来的庞大兵马,兖州府乃至山东才能够稳如泰山,让众人安安稳稳的享受太平。
按照兵部的命令,此番玉山镇护卫队、兖州府民团立即合并,组建兖州府营兵,由于兖州府暂时没有合适的将官领兵,所以组建之后的营兵暂时由任城卫指挥使雷柏统管,但是没有调兵职权。
其实由卫所指挥使统管营兵,并不符合大明的军制,只是现在朝廷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北疆,对于山东这边的兵事只能是权宜之计了。
同时,兵部规定兖州府新组建营兵的兵力在一万人左右,但是随军的辎重兵人数不限。
这就相当于为刘君韬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可以将玉山镇护卫队多出来的兵马以辎重兵的形式存在,甚至可以借此继续扩充兵力。
只要刘君韬的官职继续升迁,可以统领更多的兵马,这些以辎重兵形式存在的兵员,马上就可以转成营兵建制!
按照兵部的命令,刘君韬则是作为这支营兵的主将,大军具体的建制、人员的官职,都需要刘君韬向任城卫禀报,再由任城卫上报兵部定夺。
不过,这些都是走过场而已,基本上刘君韬如何禀报都无所谓,任城卫指挥使雷柏和衍圣公孔彦缙已经将人脉打点好,刘君韬上报的整编方案定会一路绿灯直接通过的,不会有人出来阻拦。
刘君韬将兵部公文收了起来,笑着对雷柏说道:“多谢大人鼎力相助!”
“哈哈,君韬不必客气。”
“大人放心,大人和衍圣公那边,我还会有番大礼酬谢的!”
“哈哈,君韬太客气了,太客气了。只是,这具体的整编方案,君韬要尽快报给我。而且,为了避免引人注意,这一万兵马最好还是分出一半,挂在任城卫下面,当然只是名义上的,暗地里还是由君韬自行统领,我是不会插手的。”
“好!大人放心,属下这就回去整顿一番!一定尽快将整编方案呈报过来。”
当天刘君韬便离开了兖州府城,回到玉山镇之后,立即把各营主将召集了回来,并且将商部、军部、民部、探查部的司丞以上主官全部叫来旁听。
眼见众人已经到齐,刘君韬便当众宣读了一下兵部的公文,众人听完之后都是欢呼不已。
郭永忠、唐宇、张白圭、胡德兴等人欢呼雀跃,兴奋的议论着日后玉山镇将会如何发展,众人眼中都是激动之色。
接着,刘君韬便笑着说道:“此番朝廷给了咱们一万兵员的建制,我决定将中军营和民团营报上去,以此两营人马为基础,来筹建兖州府的正兵营和奇兵营,正兵营名义上听命于任城卫,待到朝廷派下主将之后,兵权移交给该主将;而奇兵营则是归我直辖。”
说到这里,众人都是微微一愣,刘君韬示意众人稍安勿躁,而后继续说道:“大家不必担心,任城卫指挥使雷大人已经打点好了关系,朝廷暂时不会派人过来接管军权,这两营兵马依旧听命于我。等过段时间,雷大人会想办法将正兵营也在名义上移交给我,现在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听完了刘君韬的解释,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玉山镇护卫队剩下的前营、后营、左营、右营、铁骑营全部转为兖州府营兵的辎重兵马。前营驻守安山镇,后营驻守玉山兵仗局,左营驻守玉山镇,右营驻守徐州曲里铺,铁骑营也暂时驻守在玉山镇。我和孙绪将会率部前往兖州府城接受整编,具体的驻扎地点待定。”
听完刘君韬的安排之后,众人再次欢呼了起来,就连郭永忠、张白圭这两位“老人家”,此时也是和年轻人一起大声欢呼着,这就意味着玉山镇将会全面接管兖州府的防务大权,刘君韬也将成为兖州府实际上的最高将领。
而且只要兵部的正是命令一下,玉山镇就再也不是坊间豪强那么简单了,而是真正的官军,已经开始融进朝廷之中了,这可是众人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结果!
这时,刘子安问道:“练总,不知道兵部那边封了练总什么官职?又将封咱们护卫队各级将领什么官职?”
刘君韬摇了摇头,说道:“这些还都是未知数,雷大人那边的消息是,需要等兵部进一步的封赏下来才会知道。”
虽然此时还不知道兵部会有什么封赏,但是众人也是期盼不已,纷纷议论着朝廷会封赏玉山镇什么,会封刘君韬什么样的官职。
毕竟击败了叶宗留所部贼寇,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啊,朝廷不可能封赏得太轻,不然肯定不能服众的。
而且,从今以后,山东还要依仗玉山镇来镇守,想来朝廷肯定会给玉山镇众人一个满意的封赏。
于是,刘君韬便将中军营和民团营的建制报了过去,同时将其余各营的主将也一并报了过去。
任城卫指挥使雷柏接到刘君韬报上来的建制之后,将张骁军、严虎等各营主将作为辎重兵主将,也一并报给了兵部。
很快,任城卫传来命令:兵部的命令已经送到了兖州府城,完全同意刘君韬所报的建制,要刘君韬立即率领一万大军赶到兖州府城听侯调遣。
此时玉山镇护卫队中军营和民团营早已经整装待发,刘君韬一声令下,中军营从玉山镇出发,民团营从东平州出发,先后朝着兖州府城开去。
兖州府城,城内校场。
刘君韬率领一万大军开进了城内,在校场上列阵完毕。
兖州府城的大小官吏,在知府和任城卫指挥使雷柏的率领下,全部前来出席任命仪式。
雷柏当众宣布了兵部的任命:
任命刘君韬为游击将军,统领兖州府奇兵营,兖州府正兵营由其代管,任城卫指挥使雷柏挟制;
任命张骁军、严虎、陈子平、高冉、周宗胜、孙绪为守备,分管各部人马。(具体兵力全部按照刘君韬的部署实行)
任命宣读完毕之后,在场众人都是轰动了,刘君韬一个二十七岁的游击将军,这恐怕在大明朝还是头一份,而且还是因功被朝廷从民团练总的位置上直接提拔上来的,更是让在场的众官吏吃惊不已。
刘君韬此时已经换上了一身游击将军的山文甲,站在演武台上看着下面乌压压的人群,心中也是豪气冲天,陪同着任城卫指挥使雷柏检阅了两营人马,更是引得一万大军欢声雷动、山呼万胜。
当晚,任城卫指挥使雷柏做东,在指挥使衙门摆下酒宴,为刘君韬庆祝晋升,几乎所有的任城卫将佐全部到场陪同。
酒席上,众人纷纷向刘君韬敬酒,这可是兖州府一颗崭新的将星,虽说暂时屈居雷柏之下,受任城卫管辖,但这只是兵部的权宜之计,只要日后刘君韬立下战功,和任城卫指挥使雷柏平起平坐那是早晚的事情。
而此时正是和刘君韬提前打好关系的机会,所以众人纷纷前来,对着刘君韬好一番恭维。
而刘君韬也是来者不拒,和众人谈笑风生、推杯换盏,一时间主宾尽兴,就连雷柏都是大醉而归。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三十章 军饷物资
次日,任城卫指挥使雷柏派人将刘君韬找到了衙署,二人在偏厅内谈天喝茶,说着一些眼下时局的话题。
过了一会儿,雷柏笑着问道:“君韬,关于这两营兵马如何驻防,你可有腹案?咱们议一议好了。”
刘君韬笑着说道:“大人,这正兵营自然是驻扎在兖州府城了,而奇兵营我准备部署在东平州,并将游击将军衙署设在东平州,就用原先民团练总衙署改建一番便好。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雷柏沉吟了一下,说道:“奇兵营驻扎在东平州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正兵营要是驻扎在兖州城内,似乎有些不妥。”
“哦?”
刘君韬问道:“有何不妥?大人可否说的具体些。”
“君韬啊,这兖州府城可是一块神仙地啊,城内知府衙门、指挥使衙门等等,各方各面的文武官吏多如牛毛,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对正兵营进驻城内有所抵触。毕竟,这正兵营只是我暂时代管,在那些文官看来名不正言不顺,日后恐生是非。”
刘君韬也是明白,雷柏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明代文官的死脑筋那是出了名的,越是正直之人越是犟得像头牛,只要是自己认定了的事情,任凭如何劝说也是没办法转圜的,就算是皇帝来了也不行!
说实在的,刘君韬对于这种执着还是有些钦佩的,毕竟只有心志坚定之人才会如此。不过要是这些文官与玉山镇发生了争执,刘君韬心中就没那么悠闲悠哉了。
于是,刘君韬便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我在兖州府城外寻觅了一处卫城,在兖州府城以西六里处,城外有条小河经过,十分便利。此城原本是任城卫左卫下辖的一个烽燧堡,如今已经荒废了,我派人马上整修、扩建一番,就作为正兵营的屯兵之处,如何?”
刘君韬仔细一想,如此一来倒也落得自在,想来雷柏也是不想让正兵营人马和自己走得过近,以免让自己和玉山镇产生误会,于是便直接答应了下来。
“哈哈!”
雷柏说道:“如此我就安排人手了,整修、扩建烽燧堡的钱粮都由指挥使衙门出。只是在完工之前,还要委屈正兵营的兄弟们先在城外扎营驻扎一段时间。”
说到这里,雷柏担心刘君韬会不痛快,便急忙说道:“不过君韬放心,正兵营兄弟的所有钱粮、军饷,我指挥使衙门都不会少的,每十天运送一回!奇兵营那边的钱粮、军饷也会按时拨付的。”
“君韬在这里谢过大人了!”
说完了正兵营和奇兵营驻扎的事情,刘君韬便顺着话头说道:“大人,有个事情,不知当问不当问。”
“问!”
雷柏笑着说道:“君韬不用这么客气,有什么话尽管问就好。”
“大人,如今正兵营和奇兵营已经完成整编,这军饷和装备如何调拨?”
刚才虽然雷柏说了不会短缺正兵营和奇兵营的钱粮、军饷,但却没有说明如何调拨,是按照大明营兵的标准,还是以卫所兵的标准进行调拨。
而且,对于正兵营和奇兵营的装备问题,雷柏一直都是闭口不谈!
如今朝廷既然整编了玉山镇一万人马,就一定会拨下一万人马的军饷和装备,就算是会有所克扣,但也不会像明末时期那样明目张胆,绝大部分的军饷和装备都会如期拨付下来的。
刘君韬明白雷柏的用意,之所以说得不清不楚,无非就是想要截留下一部分自用,等到正兵营正式归到刘君韬麾下的时候,自己还能存下一笔钱粮和装备,将来用在兖州府卫所兵马的身上。
这时,雷柏的脸色微微变了变,其实朝廷拨付下来的军饷完全是按照大明营兵的标准支付的:步兵每月二两四钱军饷,三石口粮;骑兵和炮兵每月三两六钱军饷,四石口粮。
当然这只是大概的平均数,大明各地的营兵军饷会有所浮动,但大概都是如此。
而大明各地卫所兵的军饷则是有些不够看的了,甚至大部分地方的卫所兵都是没有任何军饷可言,只是用卫所地里收上来的粮食支付军饷。
雷柏原本想着参照卫所兵的标准,稍稍往上涨一些,刘君韬如此富有也不好意思说什么;至于装备,雷柏压根就没想着交给正兵营和奇兵营。
可是此时刘君韬这么一问,雷柏便不好再装糊涂了,说道:“君韬啊,我不是说了吗,这军饷我绝不会少的,朝廷发给我多少,我便发给兄弟们多少,君韬大可放心。只是这装备,呵呵,君韬可否让出一部分?”
刘君韬淡淡一笑,说道:“大人,我看还是这样吧:正兵营和奇兵营的军饷我只要七成,剩下的三成大人自用好了,这七成可要全额、按时拨付。”
“好!既然君韬如此仗义,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正兵营和奇兵营兄弟们的军饷一定不会少,谁要是敢在这上面打主意,我扒了他的皮!”
虽然雷柏只得到了三成军饷,但是一万大军的数量摆在那里,积攒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钱粮,已经足够满足雷柏的胃口了。
“君韬,那装备……”
刘君韬沉吟了一下,说道:“大人,朝廷发下的铠甲归我,剩下的兵刃、车辆、马匹归你,如何?”
对于刘君韬来说,冷兵器已经没有什么用了,麾下人马装备的冷兵器只有长刀,再加上一些用来抵挡敌方骑兵的长枪而已,玉山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徐州兵仗局完全可以供应得上。
大军需要的车辆也是如此,玉山镇建立的车辆厂不但生产新式马车销往各地,而且还可以打造军队使用的武钢战车等车辆,完全可以供应玉山镇人马使用。
对于兵刃、车辆,刘君韬不需要再和雷柏争抢,不如直接做个人情。
而朝廷发下的马匹也多是驽马、劣马,刘君韬此时已经可以通过商部购买到一些战马,虽然数量不算多,但胜在稳定,这些驽马、劣马刘君韬也是看不上的,索性直接送给雷柏。
而铠甲则是刘君韬想要的,虽然玉山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也可以大量打造铠甲,但却费工费力、耗费时日,既然如今朝廷发下了大批量的铠甲,刘君韬自然是照单全收,哪怕绝大部分都会是棉甲,那也是宝贝啊。
听了刘君韬的话,雷柏顿时喜笑颜开,拉着刘君韬的手不住的说着感谢的话,一点也没有架子。
对于雷柏来说,那些兵刃、车辆和马匹都是宝贝,平日里自己手下的那点卫所兵都好像是乞丐一般,要是装备了这些装备,战力将会大幅增长。
虽然没有了铠甲,但雷柏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自己也没有打算率军出征什么的,只要能够镇守地方便好,出征的事情就交给刘君韬好了。
“君韬,你如此大度,可让我说什么好啊。从今以后,只要是君韬有事,我一定肝脑涂地全力帮衬着!”
“哈哈,大人言重了!”
次日,刘君韬便辞别了任城卫指挥使雷柏,率领奇兵营将近五千人马北上东平州了。
临行前,刘君韬将孙绪叫到跟前好生嘱咐了一番,孙绪便也率军赶到即将动工的烽燧堡旁边,安营扎寨暂时驻扎了下来。
没两天时间,雷柏也信守承诺,将朝廷拨付下来的铠甲和钱粮军饷交了出来,并且派人招募了大量的工匠,开始日以继夜的整修烽燧堡。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三十一章 操练炮手
正统十四年十二月,玉山镇。
玉山镇护卫队新兵操练营中,胡德兴招募的首批一百二十名炮手正在紧张操练着,刘君韬从青州府拉拢过来的十二名炮手充当教官,每人负责十名炮手的操练事宜。
而众人实操使用的火炮,暂时只有三门而已。
刘君韬并没有着急铸造火炮,而且此时正值寒冬时节,也不是铸造火炮的最好时候。
想要铸造火炮,最好还是要等到盛夏时节,这样才好利用盛夏的酷热天气来晾干铸炮模具、炮胎,以防炮身出现空洞。
这天,刘君韬带了一队护卫来到了新兵营之中,准备看一下炮手的操练情况,胡德兴闻讯也是赶了过来,陪着刘君韬在新兵营中四下看了看。
“君韬,现在新兵营中已经有一百二十名新征召的炮手学徒,正由青州府那边过来的十二名炮手操练着,估计两个月可以有所小成,半年便可出师。”
听着胡德兴的介绍,刘君韬笑着说道:“半年!正好是明年夏季,到时候玉山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便可开始铸造咱们自己的火炮了,咱们玉山镇各营人马也可以组建自己的炮营了!”
1...8687888990...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