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与此同时,任城卫指挥使雷柏和曲阜县衍圣公也先后派人前来,想要探探刘君韬的话,毕竟出兵南下和数十万贼寇血战,这样的事情可是极为凶险的,指挥使雷柏和衍圣公孔彦缙都是有些担心,害怕一旦兵部征调玉山镇人马,刘君韬会拒不出兵。
如此一来,事情可就闹大了,不但任城卫指挥使雷柏会被朝廷严惩,就连与玉山镇走得亲近的衍圣公孔彦缙也会受到牵连!
索性,面对任城卫派来的李千户,以及衍圣公派来的单先生,刘君韬的回答十分干脆:“玉山镇的兵力、钱粮已经开始调拨,只要朝廷的命令送达,我立即率部南下出征,誓死捍卫大明!”
这下,任城卫指挥使雷柏和衍圣公孔彦缙全都松了一口气,但是刘君韬却依旧紧绷着神经。
毕竟此番南下不同于以往,最多也就是面对几万贼寇,都是些乌合之众,玉山镇护卫队可以轻轻松松的横扫过去。
而如今叶宗留、邓茂七已经合兵一处,二人聚众近百万,光是如此恐怖的兵力就已经足以让玉山镇护卫队的士气低迷了!
所以,刘君韬的心里也是有些发急,虽然远没有到害怕的地步,至少也有些担心了,这在之前历次激战的时候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现在我总算是明白,历史上面对农民起义军,历代官军为什么久战不决了,在热~兵器还没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之前,人数上的差距可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啊!”
没多久,商部、民部、军部、探查部司丞以上管事,以及兖州府正兵营、奇兵营、玉山镇各营将官纷纷赶了回来,在玉山镇衙署内汇聚一堂。
刘君韬也是早早的来到了衙署,和众人寒暄一阵。
此时玉山镇的产业已经可以用庞大来形容了,所以众人平日里都很少待在玉山镇各自的衙署内,都是在各地奔波着,更别说各处驻军的将佐了,众人都是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甚至过年的时候都有很多人没能赶回来。
众人寒暄一番之后,便在刘君韬的率领下,来到了衙署内的会议室。
刘君韬端坐上首,众人也是按照左武、右文的顺序依次落座。
各部部长都是坐在前排,各部司丞则是坐在各部长身后;玉山镇护卫队和正兵营、奇兵营也是如此,众指挥使都是坐在第一排,剩下的千总纷纷坐在后面。
刘君韬眼见众人已经到齐,便对刘子安说道:“好了,咱们现在开始吧!”
刘子安起身先是对刘君韬行礼示意,然后便一一对在坐的众人见礼,便将叶宗留率领所部贼寇投靠巨寇邓茂七,二人又合兵一处聚众近百万,攻占了大半个福建,以及江西、广东一部的事情说了一下。
之后,刘子安说道:“诸位,现在朝廷已经下达了征调各地兵马南下征剿的命令,征调咱们山东兵马的命令已经送到了济南府,估计用不了多久,济南府就会征调咱们玉山镇的人马南下出征的。”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议论纷纷,玉山镇护卫队和正兵营、奇兵营的将佐都是跃跃欲试,想要趁此机会建功立业。
玉山镇人马战无不胜的战绩就是众人心中的底气,众人都没有将叶宗留、邓茂七所部近百万贼寇放在眼里。
不过,郭永忠、张白圭、唐宇等各部管事则是忧心忡忡,毕竟贼寇人多势众,就算是此番官军大胜,相信玉山镇人马也会伤亡不小,到时候玉山镇的实力将会受到重创!
随即,双方便开始了争论,就此番出征的兵力人数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刘君韬明白,众人都是担心此战会影响玉山镇的实力,所以便想尽量减少出征的人数,将折损降低到最低。
但是刘君韬停了一会儿之后,便挥了挥手,对众人说道:“诸位!此战,咱们玉山镇不但要出兵,而且还要尽可能多的出动人马,这是咱们玉山镇博取战功、历练兵马的大好机会!”
众人闻言不由一愣,没想到刘君韬竟然如此决绝,没有任何犹豫便主张大举南下出兵。
刘子安想了想,还要在规劝一番,不要孤注一注,毕竟兵凶战危,不要将玉山镇的家底全部压上去。
可就在这时,一名探查部的先生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对重满屋子的上官行礼之后,便径直走到了刘子安跟前,递上了一封密信。
刘君韬看得真切,这封密信是大红色的,代表了最高的机密等级,同时信封上还插着三根羽毛,这可是最为紧急的状态。
按照刘君韬定下的规矩,探查部密信的机密等级分为三等,白色为日常通告,黄色为一般紧急,如山贼来犯、爆发商战等民间情况,而红色则是代表着危急状态,只用于国战爆发、朝廷发生重大政变、重大天灾等。
而三根羽毛,则是代表密信中记录的事情会危急大明的安危,时不我待!
此时,整个会议室都是静悄悄的,这封密信代表着什么所有人都明白,都看向了刘子安。
片刻之后,刘子安粗粗看完了密信,有些发懵的看向了刘君韬,说道:“将军,瓦剌内变,太师也先夺权成功,开始大举增兵长城沿线!”
自从也先父亲脱欢逝世,也先便继承了其父亲的地位,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重整了脱欢的人马势力,自称太师淮王。
如此一来,也先便率先发难,一连吞并了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拥兵二十万,实力力压瓦剌大汗脱脱不花,使得脱脱不花空有瓦剌大汗之名,而无瓦剌大汗之实。
就在半月之前,也先不顾脱脱不花的反对,强行征调瓦剌大军十万,拥兵十万铁骑南下,和已经在长城沿线与明军对峙的数万铁骑汇合,汇聚了超过十五万瓦剌铁骑,大有挥师南下的迹象。
刘君韬接过刘子安递过来的密信,脑海里忽然想起明末时期,闯贼李自成和后金鞑虏一内一外,耗尽了华夏气血的事情,心中不禁涌起了滔天的怒意!
“如此一来,朝廷必定会将主要精力放在长城沿线,以便防备瓦剌大军南下。对于福建那边的贼寇大军,朝廷估计调动不了多少人马,听闻的五万大军应该已经是极限了!”
说完,刘君韬也是沉默了一会儿,众人的心中都是有些担忧。
毕竟五万官军对阵近百万贼寇,就算是一百万头猪,估计也能将这五万官军踩踏得人仰马翻吧?
不过与众人不同的是,刘君韬此时最为担心的并不是正在东南三省大闹的叶宗留、邓茂七,而是瓦剌太师也先,这可是一个狠角色啊,即将爆发的土木堡之变就是此人的手笔!
对于刘君韬来说,在此时的大明,自己最大的一个对手,恐怕就是这个也先了!
“这个瓦剌太师,就是正统年间的皇太极啊!”
想到这里,刘君韬的心中忽然涌起了一股浓浓的战意,暗道:“也罢!待我率军南下平乱之后,便来会一会这个瓦剌太师。将来在北京城下,我到时要看看,是瓦剌铁骑厉害,还是我汉家虎贲勇猛!”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三十五章 储备钱粮辎重
既然南面和北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危机,贼寇和瓦剌鞑虏一同袭来,对于刘君韬来说,玉山镇就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了,至少要在钱粮补给上做到万无一失,让出征的将士衣食无忧,可以安心上阵杀敌。
所以,刘君韬便对在坐的众人说道:“从今日起,玉山镇各部要进入战时体制,所有的钱粮、辎重、人员,都要优先保证兖州府正兵营、奇兵营和玉山镇护卫队的需要,同时探查部也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福建叶宗留、邓茂七所部贼寇,以及瓦剌鞑虏上面!”
“得令!”
众人都是一同起身答道。
之后,刘君韬便开始部署具体的任务。
“唐部长,商部现在立即开始筹集军饷,二十天之内至少要准备五十万两银子!”
唐宇说道:“将军放心,二十天之内准备五十万两银子完全没问题。”
之后,唐宇便对身后的马立军、崔宁和徐萍说道:“工坊司、贸易司各准备十万两银子,经济司准备二十万两银子,十五天之内准备完毕。商部的库存银子暂时不动,以备不时之需!”
马立军、崔宁和徐萍闻言纷纷领命。
接着,刘君韬便对郭永忠说道:“郭部长,民部这边要在二十天之内囤积二十万石粮食;待到大军开拔之后,民部每月要为出征大军调运三万石粮食,可有难处?”
郭永忠沉吟了一下,说道:“二十天准备二十万石粮食问题不大,现在民部的库房中存粮甚多,完全可以凑齐。只是之后每月的三万石粮食……”
说到这里,郭永忠看了一眼民部屯田司司丞张睿,只见张睿起身说道:“启禀将军,今年屯田司大获丰收,除去准备的二十万石粮食,库房之中应该还剩余粮食八万石左右;现在玉山镇周边各地百姓手中存粮甚多,属下明日起便从各处紧急购买粮食,也能够聚集不少的粮食,要凑齐每月三万石之数短期内应该不难。”
刘君韬问道:“每月筹集三万石粮食,民部能支撑几个月?”
张睿盘算了一下,说道:“最多四个月!”
刘君韬想了一下,随军起运的二十万石粮食已经足够两万大军半年之用了,再加上这四个月、共计十二万石后续粮食,应该足够荡平贼寇大军之用了。
毕竟征剿大军之中有数万精锐明军,还有玉山镇强悍的兵马,刘君韬可不相信叶宗留、邓茂七所部几十万乌合之众能坚持十个月之久!
当然,大战过后,玉山镇护卫队的伤亡也不会小,但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玉山镇护卫队北上征战瓦剌之前,必须要经历的蜕变!
“好!四个月足够了,民部抓紧办理吧!”
郭永忠和张睿一同领命。
“对于福建贼寇大军的情报事宜,以及北面瓦剌大军的情况,探查部可有预案?”
刘子安抱拳说道:“启禀将军,探查部将集中坊间司的全部力量,摸清叶宗留、邓茂七所部贼寇大军的详细部署、军力、装备、补给等情况;同时,藩邦司的人马将全部北上,沿着长城防线打探瓦剌大军的虚实。朝堂司居中机动,为坊间司和藩邦司协调人手和辎重。”
“很好!”
对于刘子安的办事能力,刘君韬还是信任的,也是十分放心的。
最后,刘君韬便看向了新兵司司丞胡德兴,问道:“现在各营人马都已经满员了吗?”
胡德兴起身说道:“启禀将军,都已经满员了。”
“装备司,各营的装备都配备齐全了吗?”
张白圭接着说道:“启禀将军,各营的兵备都已经配齐,并且装备司依旧在全力开工,全力储备各种兵备补给。”
刘君韬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甚好!从即刻起,新兵司招募五千新兵加紧操练,作为出征大军的补充兵员。”
胡德兴大声说道:“得令!”
“此外,装备司再调集十万发纸壳定装弹、五千颗震天雷,随大军一同出发。”
张白圭也是大声说道:“得令!”
这时,刘君韬看向了镇抚司司丞田暮生,说道:“镇抚司即刻调集人手,出征大军各营都要配备镇抚官随军出征,每总都要有一名镇抚官,在战场上记录将士功过、监督大军军纪。”
田暮生抱拳说道:“得令!”
至此,商部、民部、军部、探查部的各项事务都已经部署完毕,众人都是摩拳擦掌,要做好大战之前的准备工作。
可是,兖州府正兵营、奇兵营和玉山镇护卫队各营将佐还都是眼巴巴的看着刘君韬,众人都在等着刘君韬宣布此番出征的营伍。
众人都盼着刘君韬能够调集自己所在营伍出征,这样的大战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博取战功、锤炼兵马,谁不想去?
刘君韬看着众将士脸上跃跃欲试的表情,笑着说道:“此番南下剿匪,我决定动员兖州府正兵营、奇兵营,以及玉山镇护卫队前营、后营、骑兵营,共计两万三千余人;玉山镇护卫队左营驻守玉山镇,防守大后方;玉山镇护卫队右营驻守徐州曲里铺,为南下大军转运后续的粮草辎重。”
听完刘君韬的安排,众人都是欢呼了起来,以往玉山镇对阵敌人,向来都是只出动几千兵马而已,出征的兵力从来没有超过一万人,此番竟然直接动用了两万三千余兵马,可见刘君韬南下决心之大!
众指挥听到自己即将出征,越是心潮澎湃,纷纷向刘君韬表示一定要占得头筹、立下战功。
而负责留守的陈子平、高冉也是和手下千总一起表示,一定会看守好大本营,等待大军凯旋而归。
刘君韬一一鼓舞着众人,之后便命令商部、民部,以及玉山兵仗局,将大军携带的所有兵备、钱粮全部提前运到徐州曲里铺囤积,待到大军南下的时候一并带走。
唐宇、张白圭、郭永忠也是一一领命。
这时,商部工坊司司丞马立军说道:“启禀将军,玉山车坊出产的武钢战车和望杆车已经量产,此番可以出动一百两武钢战车和五辆望杆车随军出征!辎重人马使用的新式大车也已经全部更换完毕!”
“好!”
玉山车坊出产的武钢战车也是刘君韬设计出的图样,通体是一辆车体、车轮加厚、加粗的四轮车架,在两面加有镶有铁皮的挨板,铁皮上还有尖刺,玉山镇护卫队的鸟铳手可以站在车上,依托挨板向外射击,如同是城墙一般。
这样的武钢战车既可以用数人之力推着行进,也可以用驽马拉着行进,十分方便。
而且,所有的武钢战车在首尾设计有车钩、车环,可以让数辆武钢战车彼此相连,在野外组成一座临时的“城池”。
这样的设计是刘君韬专门用了对付鞑虏铁骑的,可以有效的抵御鞑虏铁骑的进攻,为步兵方阵提供掩护。
而望杆车就是在地盘宽阔、结实的大车上加装了一个高高的瞭望杆,用来观察敌情。
刘君韬听完了马立军的话,笑着说道:“此番,就让叶宗留、邓茂七这些贼寇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精兵强军!”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京师震动
正统十五年,二月初,京师,御书房。
“京城之内,各处粮商哄抬粮价,以至粮价一日三涨,已是常日四倍有余,百姓为此苦不堪言,穷苦之家几近断粮!请朝廷立即开通济仓平抑粮价!”
“各处商铺纷纷囤货居奇、哄抬物价,以至百姓生计困顿,百官亦苦恼不已!请责成京兆伊出面打压奸商!”
“城内胡商暗中串联,散播北疆形势危急、惑乱人心,京兆尹查访无果,京城百姓人心惶惶!请北镇抚司彻查胡虏奸细,以及不法胡商!”
“福建贼寇攻城略地,各府县驻军抵挡不住,告急文书纷纷而至,请朝廷尽快调拨大军征讨!”
正统帝(明英宗)看着书案上一封又一封的告急折子,眉头已经皱成了一个肉疙瘩,脸色十分难看,犹如火山一般,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周围的宦官、宫女全见状都瑟瑟发抖,没有人敢随意出声,害怕触了霉头,被正统帝重责,白白丢了性命。
“南下讨贼的兵马调集得如何了?现在福建、浙江、江西的告急折子几乎是一天一封了!”
此时,正统帝的话语如同蕴藏了无尽的怒火,硬生生的从嘴里挤了出来,吓得周围的宦官、宫女胆寒不已。
旁边,兵部侍郎于谦却是面不改色,沉声说道:“启禀陛下,兵部征调山东、浙江、江西三省兵马南下剿贼的命令已经发出去了,各地兵马预计半月之内就可以集结完毕;同时从长城沿线征调的五千蒙古铁骑也已经赶到通县,京营兵马也已经整装待发,两日后便可会同五千蒙古铁骑一同南下,在汇合了山东兵马之后,一路南下福建讨贼平乱。”
“那江西、浙江的兵马如何安排?”
于谦闻言不由顿了顿,说道:“陛下,早先贼寇叶宗留大闹浙江、江西的时候,浙江和江西的驻军已经受创,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所以,这两省的兵马只能是从旁策应,防止贼寇兵马流窜进浙江、江西两地,当不得主力兵马的。”
听到这里,正统帝不由眉头紧锁,带着怒意说道:“也就是说,此番南下讨贼的大军只有京营兵马、蒙古铁骑和山东的驻军?”
“正是!”
“正是?”
正统帝猛地站了起来,生气的问道:“那能有多少兵马?”
于谦说道:“启禀陛下,此番南下的主力兵马有:五千蒙古铁骑,两万京营兵马,至于山东兵马的兵力,兖州府和任城卫也是刚刚报上来的,约有两万五千兵马。”
“一共五万大军?”
正统帝缓缓坐了下来,暗自盘算了一下,然后说道:“也算可以了!如今朝廷短时间内,也只能调集这么多兵马了。那此番南下平叛的主将是谁?”
“京营参将戴景奎。”
“嗯。”
这个京营参将戴景奎正统帝还是知道的,此人原本是南京京营的一名游击将军,是一个从伍长一步一步晋升上来的老将,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
正统十二年,戴景奎在南直隶讨贼有功,以八百官军聚歼了两千贼寇,平定了地方,被兵部叙功晋升为参将,并于次年北调京师任职,是京营中的一员虎将。
正统帝沉声说道:“那就是戴景奎了,想来戴参将能够担此大任!”
说完,正统帝便对于谦说道:“告诉戴景奎,此战务必速战速决,不惜一切代价歼灭贼寇、平定地方,决不可拖延时日!现在瓦剌大军已经兵临长城沿线,随时都有可能南下,朝廷的精力要全部放在北面,切不可被这些贼寇牵制着!朕也会给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四省下旨,命令四省各府县、兵马全力协助征剿大军,一切以剿灭贼寇为要!”
于谦表面上应下了,但是心中却是有些担心:此番五万大军南下讨贼,朝廷和正统帝一直主张速战速决,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毕竟贼寇有几十万之众,现在正是锋芒毕露的时候,官军和贼寇的兵力相差太过悬殊了,就算是那几十万贼寇都是乌合之众,五万官军也只能智取,岂能一味的猛攻速战?
不过这样的担心于谦并没有说出口,因为正统帝的担心也是很有道理的。
于谦知道现在瓦剌几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一旦南方战事久战不决,而瓦剌大军再一泻而下,那朝廷就要面临两线作战的严峻形势了,这可是会动摇国本的!
“两害取其轻!希望此番讨贼一切顺利吧!”
于谦也只能应下了正统帝的要求,在自己心中暗暗祈祷了。
几天之后,兵部下达的出兵命令快马送到了任城卫,任城卫指挥使雷柏不敢怠慢,一面调集钱粮辎重,一面派李千户快马赶往玉山镇传令。
仅仅过了两天,刘君韬便接到了任城卫送来的命令,便立即下令玉山镇护卫队前营、后营、骑兵营,以及兖州府奇兵营开拔,向兖州府城集结。
此前,大军南下所需的所有钱粮、兵备,已经全部运往了徐州府曲里铺囤积,所以此番大军集结并不用考虑后勤辎重的问题,可谓是动作神速。
而刘君韬也和郭永忠、郭沐英、唐宇、张白圭、陈子平等人一一作别,众人一直将刘君韬、李千户、周宗胜,以及随之南下的骑兵营将士送出了十里之外,才依依不舍的返回了玉山镇。
临分别之前,郭沐英双眼微红的对刘君韬说道:“夫君,此番南下不同以往,咱们玉山镇需在朝廷的指挥下作战,可谓是身不由己,夫君还要谨慎小心一些;夫君在博取战功的同时,也要和朝廷将佐打好关系!”
刘君韬闻言心中宽慰,说道:“放心!等着我凯旋而归!”
路上,刘君韬和李千户同行,不断打听着此番南下的具体消息。
李千户知道事关重大,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刘君韬的询问一一作答。
“刘游击,此番朝廷不但调动了京营两万精锐,还出动了五千蒙古铁骑,可谓是势在必得!刘游击可要抓住机会,一者为自己博取战功,二来也要为咱们兖州府、任城卫争光啊!”
刘君韬嘴上答应着,心中却是有了一些期盼。
毕竟自从刘君韬来到大明之后,还没有见过明军精锐营兵的战力,也没见过蒙古铁骑的威力,没想到此番竟然可以一同见识一下,而且这两支兵马还都是自己的盟友!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刘君韬已经暗下决心,待到开战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观察一下那五千蒙古铁骑的作战方式,以及战力如何,为自己将来北上征讨瓦剌、鞑靼鞑子积累经验。
“想来这五千蒙古铁骑的作战方法和战力,应该和瓦剌、鞑靼铁骑相差不多吧?”
刘君韬心中暗暗想着,耳边李千户依旧在说着:“刘游击,我可是听说此番南下讨贼,陛下那边已经下了死命令,要咱们速战速决,等到了战场上,你可要谨慎一些啊!”
听到这里,刘君韬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历史上,凡是被后方帝王催促速战速决的大战,十有会失败,剩下打赢的也是惨胜!
虽然刘君韬理解正统帝心急的原因,是因为北面瓦剌几十万铁骑寇边,但也不能让南下讨贼的将士白白送命啊!
于是,刘君韬便暗暗下定决心,不管朝廷如何催促,也不管上官如何驱赶,自己也要稳扎稳打,决不能让自己手下的兄弟死的不值!
三日之后,刘君韬和周宗胜率领玉山镇护卫队骑兵营赶到了兖州府城,在城西的烽燧堡安营扎寨。
此时,东平州的兖州府奇兵营已经赶到,而玉山镇护卫队的前营和后营尚在途中,预计两日之内便可到达。
1...8889909192...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