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听到这里,胡德兴也是兴奋的说道:“好啊!到时候,咱们玉山镇要兵有兵、要骑有骑、要炮有炮,别说山东了,就算是放眼整个大明,咱们玉山镇各营那也是一等一的强军!”
刘君韬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澎湃不已。
正说着,二人来到了操练场上,只见一队十名学徒正在列队受训,一门火炮就摆在众人跟前,一名炮手正指着那门火炮大声讲解着。
“火炮想要开火轰击敌军,是需要一番流程的。首先便是清膛,要用木棍和粗布把炮膛清理干净,不能有一丝杂质、碎屑;然后便是装药,装药时要用带着皮手套的手捂住点火孔,然后装弹,再用推弹杆推实,一定要推得严丝合缝,不能留有一丝缝隙;然后就是瞄准,瞄准之后便点燃火绳开火。”
刘君韬和胡德兴也是驻足一边,听着那名炮手的讲解。
而刘君韬则是思索着:“这火炮开火的流程也是比较繁琐了,日后可以参考正统九年式鸟铳,在炮队之中也全面推行纸壳定装弹一类的定装弹,如此一来便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的开火速度!”
想到这里,刘君韬便开始思索炮弹想要使用定装弹的话,用纸壳的话还能不能行,毕竟炮弹体积太大,用纸壳的话极有可能会留下过多的残渣等。
“不能使用纸壳的话,那用什么材料好呢?”
就在刘君韬思索的时候,那名炮手又开始讲解具体的瞄准事宜。
“火炮炮身之上前后加装了照星、照门,百步之外皆可对照,照星、照门、目标一定要三点一线,这样才能射的准!”
“这样的小炮,每一发使用的炮药为三两,填装大铅子一枚,重约一斤六两;如果换成小铅子,则是需要填装一百枚,每枚小铅子重四钱。填装之后,对准照星、照门,将炮口垫高一寸平放,大铅子可轰击一、二里远,小铅子可轰击远两百余步远;如果将炮口垫高三寸,大铅子则可轰击足足二里远,小铅子可轰击远两百步开外,轰击面积可达四十余步宽。”
刘君韬静静的听着,心中暗道:“这些明军之中装备的小炮射程还是近了一些,远不及明末时期的红衣大炮、大佛郎机等火炮射程远,可达数里之外!而且,这些小炮的威力也是相当有限,攻城之时只能用来破坏城门、城楼等特定部位,对于厚重的城墙还是有心无力的。在野战之中,也是威慑力远大于实际威力,只能是吓唬一下敌军人马而已,一场大战下来是打不死多少敌人的。”
这样的情况,刘君韬就更加坚定了铸造大口径火炮的注意,至于大口径火炮的机动性,则是可以用炮车和骡马来解决。
这时,胡德兴说道:“君韬,那边有一队学徒正在实操开炮,咱们过去看看吧。”
刘君韬点头说道:“好!咱们去看看。”
说着,刘君韬便和胡德兴一起来到了操练场的北面,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处实弹射击场,周围的房屋和人员已经全部清空,以免发生误伤。
而且,实操使用的炮弹也比较小,属于训练弹,填装的炮药也是削减了三分之一。
“单子填装!”
“填装!”
“填装完毕!”
“距离标靶七十步,预备!”
“放!”
“轰!”
一声巨响过后,刘君韬和胡德兴只见那门火炮猛然开火,一枚炮子瞬间就集中了七十步外的靶子,顿时将木靶轰成了碎片。
“击中目标!”
刘君韬眼见一炮击中了目标,便笑着对胡德兴说道:“不错!看来这些炮手操练得不错,今天晚上给大家加餐,每人都发一碗好酒!”
胡德兴笑着说道:“呵呵,这下子大家该高兴坏了。”
“不过,这操练场毕竟场地有限,等到众学徒操练得差不多了,最好带着大家去外面实弹操练一下,让众人也体验一下野外实战的氛围。”
“好,我记下了。”
二人正说着,忽然见到刘子安快步走来,看其神色很不好看,刘君韬和胡德兴见状都是心中一跳。
胡德兴皱着眉头低声说道:“出事了!”
刘君韬一挥手,说道:“走!过去看看。”
三人见面,刘子安刚要说话,刘君韬便指了指旁边的会客室,说道:“进去再说。”
三人进屋之后,刘子安便沉声说道:“将军、胡司丞,查到叶宗留所部贼寇的下落了!”
由于刘君韬已经是兵部正式任命的游击将军,所以玉山镇上下都改称刘君韬为将军,而不再称呼为练总了。
“在哪里?”
这段时间以来,刘君韬一直让探查部寻找叶宗留所部贼寇的踪迹,但是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刘君韬心中便有了一些忧虑。
此时猛然听到叶宗留所部贼寇有了消息传来,刘君韬也是心头一紧。
刘子安脸色不善的说道:“将军、胡司丞,福建延平府忽然爆发了贼寇暴乱,贼首邓茂七率部攻城掠地,周边官军皆不可抵挡。而叶宗留所部贼寇突然出现在了邓茂七所部大军之中,成为了邓茂七手下的一方头领!”
刘君韬和胡德兴闻讯都是瞠目结舌,竟然没想到那叶宗留竟然跑到福建去了,还与另一支贼寇大军成功汇合,这下子可是出大事了!
而且,刘君韬也依稀急着,那邓茂七也不是什么善茬,在历史上也是留下了名号的,在福建一带大闹一场,将东南沿海搅得天翻地覆。
如今叶宗留和邓茂七两股贼寇汇聚在一起,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腥风血雨!
想到这里,刘君韬便对胡德兴和刘子安说道:“如今福建那边的驻军抵挡不住,朝廷一定会从周边各省调集援兵,北面是不可能了,南直隶距离福建很近,朝廷还要保着南京,也不会调动那边的兵马。所以,最大的可能性便是从山东、河南、浙江、广西、广东等地调兵。”
胡德兴皱着眉头说道:“也就是说,咱们也要做好被朝廷征调南下的准备了!”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三十二章 巨寇(一)
叶宗留、王能被刘君韬率部击败之后,便一路逃窜,一直向南逃出了青州府地界,在南直隶和青州府交界处攻占了一处明军卫堡,将周边的船只搜罗一空。
之后,二人便率领两万贼寇乘船出海,朝着浙江进发。
眼见成功出海甩掉了刘君韬所部人马的追击,叶宗留和王能都是长出了一口气,以为二人可以率部重新在南方立足。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二贼率部乘坐的船队在半途中遇到了海风大浪,大约三分之一的船只当场沉没,剩下的船只也是伤痕累累,已经无法再继续航行了。
叶宗留见状也是吓了个半死,毕竟在茫茫大海上个人还是太过渺小,只能是听天由命。
于是,叶宗留急忙下令靠岸,此时也顾不得其他了。
贼寇上岸之后才发现,船队竟然到了福建地界,在福州府长乐县境内登岸了。
叶宗留清点了一下剩下的人马,两万大军只剩下了一万五千人而已,随军的钱粮辎重全都损失一空。
此时,叶宗留和王能所部贼寇剩下的这一万五千贼寇的士气已经濒临崩溃,周围的城池根本打不下来,劫掠附近的村子也会招来官军,到头来大家还是个死,众贼到了这里已经是山穷水尽,没有什么出路了。
可就在这时,邓茂七率众在延平府造反了,声势极大,甚至福州府这边都是震动不已。
叶宗留闻讯不禁和王能抱头痛哭,感叹天无绝人之路,立即率部杀向了延平府,投靠了邓茂七,先换来了一条生路。
话说这贼寇邓茂七原名邓云,本是江西南城珀玕乡人,后迁居于延平府沙县二十四都黄竹坑,佃农出身。
邓茂七年少勇悍有智,长得人高马大、气力过人,而且还以侠义为众人所信服,才三十多岁便已经是乡里一呼百应的汉子。
就在叶宗留会同徐州徐家的人马,与刘君韬所部大战的同时,邓茂七因为愤杀沙县当地的豪强,与胞弟避匿在福建宁化府乡绅陈正景的家中,并且分别改名为茂七、茂八。
在此期间,邓茂七和邓茂八常常聚众为墟,不断招揽之前相熟的同伴,汇聚周边穷苦、破家的百姓,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聚众数千人!
当地官府害怕生出事端,便出兵予以驱赶。
不久,邓茂七、邓茂八率部流亡回到了沙县,趁机大肆扩充手下人马,沙县附近的青壮、游手闻讯纷纷赶来投靠,邓茂七趁机编民为甲、自制兵杖,并且在沙县周边各处要地结寨据守,沙县一带的官府甚至不敢加以干涉。
再后来沙县一带官绅在福建政使宋新的庇护下欺压百姓,强迫百姓把田租送进仓库,逢年过节还要送鸡鸭鱼肉,俗称“冬牲“,引起沙县一带百姓的强烈不满。
邓茂七见状趁机大肆笼络人心,被推为沙县一带的“总头”。
延平府眼见邓茂七成了气候,便派弓兵前去拘捕邓茂七,准备驱散其部人马,却不成想被邓茂七设下埋伏,延平府派来的三百弓兵死伤殆尽。
一时间,邓茂七的名号大振,周围的土匪、游手、豪强纷纷来投,就连宁化府乡绅陈正景夜赶到沙县陈山寨,与邓茂七一起杀白马祭天,联合来投的各股人马一起歃血为盟,宣告正式杀官造反,邓茂七自号铲平王。
消息传出整个东南各省大为震动。
随后,邓茂七所部贼寇发展十分迅速,待到叶宗留、王能率部来投之时,邓茂七已经聚众数万。
同时,尤溪蒋福成、清流兰得隆等贼寇闻讯也纷纷聚众响应,一时之间八闽震动。
当叶宗留、王能率部赶到沙县的时候,邓茂七已经率领所部贼寇攻占了沙县县城,并在延平府郊外的王台一带设立总甲、里长等官职。
正统十四年十二月中旬,叶宗留、王能所部被邓茂七部署在沙县以西二十里的陈家寨,拱卫沙县县城,并且负责抵御西面来犯之官军。
而邓茂七则是与弟弟邓茂八一起率军攻占了杉关,接着率部连下光泽、邵武、顺昌等县,声势大振。
同时,尤溪蒋福成、清流兰得隆聚众三万袭据尤溪县,声援邓茂七所部贼寇。
不久,蒋福成、兰得隆率部与邓茂七所部贼寇汇合,并且全歼了前来沙县进剿的邓洪新所部官军两千余人。
邓茂七眼见官军战力低下,而己方又是士气高涨,于是便留下蒋福成率部一万驻守光泽、邵武、顺昌、尤溪等县,自己则是和弟弟邓茂八、兰得隆一起率领主力十万贼寇大军杀向了闽中重地延平府。
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底,邓茂七率军围攻延平府城,都御使张楷登城据守,双方大战数日之久,彼此相持不下。
之后,都御使张楷为了打破僵局,派出精兵四千扑向了贼寇大营,但遭到邓茂七所部贼寇设伏,一战之下官军被十万贼寇杀得溃不成军。
此时,正在后方驻守的叶宗留也听到了前方捷报频传,但是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之情。
王能见状不由疑惑的问道:“现在邓茂七他们连战连捷,一连打下了数县之地,各路官军也是溃不成军,大王为什么没有半分喜色?”
虽然叶宗留和王能投靠了邓茂七,但也只是在明面上奉邓茂七为铲平王而已。
在私底下,王能等部众还是尊称叶宗留为大王。
只见叶宗留叹了口气,说道:“别看现在邓茂七所部一副势如破竹的样子,可他手下的人马都是些乌合之众,对付各地战力低下的卫所兵还可以,可一旦对上朝廷的精锐营兵就不行了。”
王能也是频频点头,说道:“确实!兵不在多而在精,希望邓茂七他们能够及早操练精兵为好!”
叶宗留闻言也是沉默不语,心中暗道:“邓茂七如果是个真豪杰,修精兵、攻郡县,成就了一番基业,那还会有我的出头之日吗?”
叶宗留可不想一直寄人篱下,自己还想成就一番基业,怎能为别人卖命?
可是眼下的局势,叶宗留也只能暂栖于此,先帮着邓茂七所部打天下。
“大王,你说现在朝廷会有什么对策?”
叶宗留微微皱起了眉头,说道:“现在朝廷那边估计还晕着呢,不过也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从周边调集兵马扑上来的。此番能不能发展下去,就看能不能顶住朝廷这一波反扑了!”
王能闻言沉默了一会儿,而后说道:“大王,你说那刘君韬会不会被征调南下?我可是听说了,刘君韬手下的玉山镇护卫队可是已经被朝廷整编为营兵了!”
一听到刘君韬和玉山镇护卫队,叶宗留心中便是猛地一跳,有一种被猛兽盯住的感觉,竟然不寒而栗。
“如此说来,那刘君韬还真是极有可能率部南下!”
叶宗留脸色不善的说道:“如果刘君韬所部杀来了,那咱们可要小心一些了。”
王能问道:“那咱们用不用提醒邓茂七他们一声?”
“不行!”
叶宗留冷冷的说道:“如果那邓茂七知道了刘君韬所部的利害,极有可能让咱们打头阵去当炮灰,那样一来咱们岂不是太亏了!”
“大王的意思,是让那邓茂七冲上去?”
“没错!现在邓茂七他们声势震天,所部人马也正是横冲直撞、战力飙升的时候,要是刘君韬真的杀来了,正好让他们两方血拼一下,咱们说不定还能来一个火中取栗,趁机东山再起!”
王能听到这里也是重新燃起了昂扬的斗志,说道:“大王,既然如此,那咱们也应该早做准备了,要尽早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了!”
“那是自然!”
于是,叶宗留自己率领一万贼寇继续驻守陈家寨,王能则是率领五千贼寇四处出击劫掠村镇,开始重新扩充兵马、发展势力。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三十三章 巨寇(二)
福建延平府。
都御使张楷眼见邓茂七所部贼寇声势浩大,一路势如破竹、横行地方,而各路官军尽皆不能抵挡,此时延平府城又被贼寇主力十万大军团团包围,无奈之下只好上疏朝廷,请求兵部尽快增兵进剿。
之后,延平府乃至整个福建的明军都是采取了守势,毕竟此时福建各地的明军都是以卫所兵为主,不但战力低下,而且缺衣少粮、兵力不足,根本就无力主动进攻了,只能各自守城自保,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朝廷援兵的到来。
而邓茂七则是趁此有利之机,自己率领两万贼寇继续围攻延平府城,同时派手下邓茂八、蒋福成、兰得隆各自分兵南下,三人各率两、三万贼寇横行海宁、泉州等二十余州县,贼寇前锋一度进至广东海阳县境内!
短短大半个月的时间,贼寇所到之处,村镇、乡间无不遭殃,乡民百姓被掳掠者、破家惨死者、充当炮灰者数不胜数,整个东南数省尽皆震动。
邓茂七手下的贼寇也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急剧扩充,兵力几乎是转瞬之间达到了八十余万之众。
由此,邓茂七一面不断增兵延平府城,重新聚集十万大军围城,准备一举拿下整个延平府,一面命令叶宗留所部、邓茂八、蒋福成、兰得隆各率兵马攻城略地,几人率领贼寇大军四面出击,在短时间内,不但控制了大半个福建,还攻破了江西石城、瑞金、广昌等地,一时间福建、江西、广东三省震动,明英宗闻讯之后也是暴怒不已,急令兵部调集大军进剿。
不过,邓茂七所部数十万贼寇虽然攻占了许多州县,但却没有能力在这些州县站住脚跟,大多数城池被打下来之后,都是劫掠一番便撤走,继续冲向周围的州县,只有少数战略价值较大的城池依旧被贼寇大军占据着。
对此,叶宗留和王能都是忧心忡忡,在二人看来,大军只有不断占据城池据守,稳步扩大地盘、充实人口,才能有持续不断的战力,和即将到来的明军展开生死大战。
像邓茂七这样,采取流寇一般的战法,虽然看起来声势浩大、势不可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注定是没有后劲的,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叶宗留和王能一面继续攻占地盘,一面商议了一下,决定提醒一下邓茂七,尽量占据已经攻打下来的城池,尽量站住脚,不要继续到处流窜下去。
邓茂七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手下并没有能够治理地方的人才,数十万贼寇大军如果不继续流窜下去的话,又能到哪里去筹集海量的钱粮?
所以,邓茂七只能被数十万张等着吃饭的嘴、数十万双伸手要钱的手推动着,不断重复着攻打城池、劫掠地方,再继续横扫地方的流程。
叶宗留和王能见状也是忧心不已,毕竟此时二人和邓茂七可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没办法,叶宗留和王能只能不断扩充兵马,同时尽量自己占据一些城池,以防明军大队来攻。
与此同时,受到明英宗的斥责之后,兵部官吏也如同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开始疯狂的部署征剿兵马。
十几天的时间里,兵部先后向山东、浙江、江西等地驻军下达出兵剿贼的命令,同时还征调了大批的蒙古骑兵以及京营卫军,共调集了超过五万明军,准备分兵两路前往福建进剿邓茂七所部贼寇。
正统十五年正月十五日,玉山镇。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在明代可是远比除夕更加热闹的大节,各地百姓都是张灯结彩、燃放花灯,通宵达旦的聚众赏灯、游行,非常热闹。
这天夜里,刘君韬并没有出门赏灯,而是在家中陪着郭永忠、郭沐英和儿子刘国栋一起喝茶、赏月。
一家人就在院子里的凉亭内围坐着,旁边还摆放着两个熊熊燃烧的火盆。
石桌上,一壶清茶正架在一个小火炉上,不断冒着热气,还有几碟精致的小菜、甜点依次摆放着,刘君韬和家人聊天赏月,十分的温馨。
这种家庭的气氛、亲情的滋养,让刘君韬的心中热乎乎的,甚至双眼都有些微红,有一种幸福得想要哭一场的冲动。
“夫君,这一年你可是辛苦了。你不知道,乡亲们还在商议着,要凑银子给你建一座生祠呢!”
说完,郭沐英便笑了起来,郭永忠也是呵呵笑着。
刘君韬说道:“生祠还是免了吧,说得好像我一大把年纪了一样。要是有人再提起这件事情,就告诉他们:生祠不要建了,给我买些酒肉就好。”
郭沐英和郭永忠看着刘君韬故作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都是笑得合不拢嘴,就连儿子刘国栋也是呵呵笑着,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刘君韬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便让侍女去看一看。
郭沐英小声说道:“夫君,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不清楚,也许是来拜年的。”
郭沐英白了刘君韬一眼,谁家在上元节过来拜年啊?
正说话间,一名侍女便引着刘子安走了过来,刘君韬眼见刘子安脸色不善,心中不由暗暗吃惊。
“将军!请借一步说话!”
刘君韬点了点头,便和刘子安一起走进了厢房内。
郭沐英看了看身边的父亲,眉宇之间满是忧愁,说道:“父亲,一定是出事了!”
“该不会是那叶宗留又闹出了什么事吧?”
郭沐英闻言沉吟了一下,说道:“看来,多半是那叶宗留了,只是不知叶贼是在哪里生事!”
厢房内。
“将军,探查部坊间司传来消息,叶宗留投靠了福建巨寇邓茂七,目前二贼已经聚众八十万,号称一百万,已经打下了福建大半,并且攻占了广东、江西一部,大有和朝廷分庭抗礼的架势!”
听到这里,刘君韬也是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那叶宗留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竟然几次三番死里逃生,并且此番还和邓茂七掀起了滔天巨浪,自己还真是小看此贼了!
“朝廷那边有什么反应?”
刘子安沉声说道:“朝堂司从京师传来了消息,现在兵部已经大肆征调兵马,准备汇集大军进剿。”
“可会从咱们山东征调兵马?”
刘子安点了点头,说道:“征调兵马的省份包括咱们山东,据说兵部下的征调令已经在路上了!”
刘君韬闻言便沉思了起来,刘子安则是有些担心的说道:“将军,现在邓茂七、叶宗留聚众数十万,声势浩大、势不可挡!虽然咱们玉山镇人强马壮,但毕竟蚁多咬死象啊。如果朝廷要从山东调兵,咱们可是首当其冲的,难道真的要南下福建去和贼寇血战吗?”
刘君韬听完之后,问道:“既然兵部已经下令,那咱们就只能出征,别无他法。现在最重要的,是商议一下咱们如何应战为好!”
刘子安叹了一口气,说道:“将军,这可是一场血战啊,既然已经无法避免,咱们索性就拼尽全力,就此立下惊天战功!”
刘君韬闻言大笑了起来,大声说道:“哈哈,好!正合我意!”
。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三十四章 瓦剌太师
次日一早,鉴于叶宗留、邓茂七所部贼寇大军已经肆虐开来,在兵部大肆征调兵马南下的大前提之下,玉山镇已经是注定会被卷进来了。
于是,刘君韬急令探查部发布通告,召集兖州府正兵营、奇兵营、玉山镇护卫队各营指挥、千总赶倒玉山镇议事,共同商议出兵南下之事。
同时,刘君韬也急令商部、民部、军部、探查部司丞以上管事赶回玉山镇,部署大战之前的准备工作。
随着刘君韬连续下达命令,整个玉山镇就像是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开始飞速奔驰了起来,所有人都朝着玉山镇赶去,商部和民部的钱粮也开始调运起来,提前做着囤积准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