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齐老坐在刘老斜对面,一边翘着脚晃荡着,一边问道:“咱们五六个老家伙联名申请,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好说,不好说啊!”
刘老虽然这么说,可那抑制不住的笑意,显然是没把这事当回事。
齐老也看出来了,指着他笑骂道:“你这个老家伙,还跟我打马虎眼!”
一转眼,他又有些担忧地说道,“咱们这么做,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别忘了,树大招风啊!”
“老齐啊,你怎么越活越胆小了啊?”
刘老一点也不担心,依旧笑眯眯地说道,“难道就因为树大招风,树就不长大了吗?那开了窗就会进蚊子,你是不是就不吹风了?”
齐老哭笑不得:“你这是歪理!”
“我怎么就是歪理了?”
刘老不干了,反驳道,“我就是要让他树大招风,这风啊,越猛越好,不然的话,咱们这门手艺,就真要带进棺材里喽!”
齐老一听这话,就没再继续这话题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问道:“这两天我没在,向南那小子做到什么程度了?”
刘老叼着茶壶嘴,一脸不在乎的模样:“就那样,才完成了六成不到。”
齐老一下瞪大了眼睛,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了:“你,你骗人的吧?这才过了一个多星期!”
“我骗你干嘛?又没好处可以拿!”
刘老这会儿也不装了,眼睛里都是笑,“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小子速度快,手法又稳又老道,之前那幅临摹图,别人用了两天两夜,他才用了半天一夜,还比所有人都画得好!”
“你得意个什么劲?”
齐老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笑了起来,“应该楚大姐得意才对吧?人家可是有个漂亮的外孙女,都准备许给向南了。你有什么?”
嘿嘿,让你这个老东西成天在我面前嘚瑟,现在吃瘪了吧?
刘老被齐老这话堵了半天,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哼了一声,一脸自傲地说道:“等会我就去找向南,让这小子认我做干爷爷!”
齐老又一下被震惊了:刘老头这,这也太不要脸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三十四章 你可以安心了
向南仿佛身处在一个密闭的水晶盒里,外面喧闹的世界,与他无关。
他已经沉浸在了王希孟的时代里,随着他的画笔的落下、提起,又一处缺损画面接笔完成。
就在此刻,已经摇摇欲坠、憔悴不堪的王希孟,不知为何忽然停下了手中的笔。
他转过头,略有些呆滞的眼神仿佛没有聚焦,只是看向某一处,喃喃开口:
“该走了,该走了……”
向南忽然浑身一震,险些扔掉了手中的画笔!
他心中大骇,难道他发现了有人从千百年后的未来,回来偷看他作画?
“应该不可能吧,这只是记忆回放。”
向南有些不确定,心中想道,“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感应?”
“矿物之毒已入膏肓,我命不久矣。”
王希孟说着这话,猛地一阵剧烈的咳嗽,嘴角上血迹斑斑,让人触目惊心。
但他并不在意,随意拉过长袖一揩,又挣扎着拿起笔来,继续作画。
“我须得加紧,时日无多矣。”
“原来说的是他自己。”
向南长舒了一口气,还真以为有人能看破自己的“回溯时光之眼”呢,要真是那样,那说不定自己就危险了。
“他好像知道自己中了毒!”
放松下来后,再细想一下王希孟之前的话,不由得让他毛骨悚然。
向南忽然明白了,为何王希孟要没日没夜不眠不休地作画,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中毒已深了。
如果只是为了讨好宋徽宗赵佶,他完全没有必要如何拼命,早一天晚一天献画上去,能有什么区别?
赵佶本身就是个丹青高手,他不会不知道,画这么一幅长卷,耗时良久。
哪怕王希孟慢悠悠地画个一年两年,估计赵佶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说不定赵佶还会称赞他精益求精呢!
可是,如果王希孟已经知晓,这或许——不,不是或许,是肯定——
这肯定是他此生画的最后一幅画的话,那么他如此拼命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短暂的生命即将结束之前,他想留下点东西,证明自己曾来过。
那么,也许这幅《千里江山图》,就是他能拿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了。
“这幅《千里江山图》传世千百年,已经成为了国宝,名扬天下,你,可以安心了。”
向南看着王希孟那消瘦而又单薄的背影,心中忽然生出无限感慨。
王希孟仿佛听到了一般,浑身微微一颤,抬起头来看了看窗外,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屋外,大雪纷飞,一株新栽的腊梅,骄傲地挺起了枝桠,那红艳艳的花儿,在一片纯白的世界当中,孤独而又傲然,向着阴沉沉的天空怒放……
……
“向南出关了?”
“出关了,刚刚回酒店!他这几天吃睡都在那个修复室里,整个人看起来邋遢得要死!”
“邋遢?邋遢那也很帅啊,这在时尚圈里,叫邋遢风!”
“呵呵,花痴。”
“我花痴,我乐意!”
“……”
两个看上去才十八九岁的少女,坐在京城饭店的服务台前,叽叽喳喳地聊个没完。
向南在这里住了两三个月,想不被认识都难,更何况,跟他一起进进出出的,不是专家就是大师。
就他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长得又帅,看起来又多金,那些年轻爱做梦的女服务员们,没有追着屁股跑,都已经算得上很矜持了。
吴茉莉等人下楼时,正好听到了这些话,眉头一皱,道:“这小子,还挺会招蜂引蝶,不行,我得替我那小妹子看着点!”
钱昊良一听这话,不由得笑道:“优秀的男人,才能吸引女人。庸碌的男人,才会安分守己。
你到底是想你那小妹子,找一个优秀的男人,还是找一个庸碌的男人?”
“嗯?”吴茉莉一愣,感觉这话说得好有道理,她略显烦躁地摆了摆手,“算了算了,我不管了,让那小妮子自己挑,我才懒得帮她选呢!”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儿!”
赵波跟在吴茉莉屁股后面,连连点头,还是像骚公鸡啄米。
“对你个头!”
吴茉莉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庸碌的男人,哼!”
赵波:“……”
我说什么了呀?我什么都没说啊!(一脸无辜的表情)
钱昊良假装没看见,“咳咳”两声,抬头挺胸出了门。
跟在最后的付洪涛,忧郁地望了望天,也出门去了。
一行人刚走进文保科技部的院子,就听到刘老爽朗的笑声传了过来。
“好,好!这接笔,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啊!”
会议室里,刘老站在《千里江山图》真迹的面前,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菊花,“啧啧,哪怕是你我技术最巅峰时,能做到的程度也不过如此!”
“你可以,我就差了一些了。”
齐老摇了摇头,笑道,“我能做到色彩渲染和整体布局不无二致,但做不到接笔笔法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一向脸黑的陈老看着面前这幅画,也叹道:“这就是天赋啊,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原来我不信,现在,我信了。”
“嗯,我这外孙女婿,还是挺有才的。”
楚老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一脸认真地说道。
“你外孙女婿?那我是我干孙子!”
刘老也笑呵呵地说道,“你想把你外孙女许给我们家向南,那得先过我这一关!”
齐老等人将头扭向一边,假装没听见,这两人,真不要脸!
尤其是刘老头!
那天他说要让向南认他做干爷爷,结果第二天他就真追上门去了,也不知道向南这小子怎么想的,还真喊他刘爷爷了。
把这个一向严肃正经的刘老头,给乐得都找不着北了。
“咳咳,说正事,说正事!”
齐老听不下去了,打断了即将互怼的两个老头老太太,一脸严肃地说道,“《千里江山图》的接笔工作完成了,向南居功甚伟,而且这段时间也确实累坏了,也该让他好好休息休息了。
接下来的装裱工作,我建议交给钱昊良他们四个人就可以了,大家的意见呢?”
“可以!”
见谈到《千里江山图》的修复问题,刘老也收起了玩闹之心,一脸感慨地说道,
“向南确实辛苦了,这段时间,几乎是不眠不休,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拼命三郎的态度,他的文物修复技术水平,才能达到如此成就吧!”
“像这么肯拼的年轻人,现在已经不多了。”
陈老也感慨了一句,“装裱工作就交给钱昊良他们吧,也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他们很快就能搞定。”
“行,那就这么定了!”
刘老一敲桌子,就算是定下了这件事,他又笑道,“哦,对了,昨天接到国家文物局那边的消息,咱们的申请书,今天会上局里的会议讨论,能不能通过,就看今天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三十五章 惊喜不惊喜
向南回房间休息去了,《千里江山图》的装裱工作,就交给了钱昊良等人。
在文博界有句俗话,叫“三分画,七分裱”。
这里说的并不是价值,而且指衬托之美,修饰和衬托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保护字画。
尤其是像《千里江山图》这种流传千百年的古画,就更是需要依靠装裱来保护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画芯保存,哪里经得起千百年的岁月摧残,恐怕早就不知道烂成什么样了。
装裱的流程并不复杂,刚好和揭裱的顺序相反。
首先,就是根据古字画的题材和立意,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以以利于更好地烘托原作气质。
其次就是托裱画芯。
先将画芯反铺在干净的画案上,用喷壶在背面均匀喷洒水花。
待画芯潮润且平整得贴附在画案上时,用排笔在画芯背面均匀刷浆。
然后,一手持特制的装裱棕刷,一手持略大于画芯的托纸,对齐一边,用棕刷自上而下排扫托纸,逐渐使整张托纸平整贴附于画芯背面。
最后用手指在托纸边缘均匀抹上浆糊,待画芯略干后,轻轻揭起,转贴至挣墙晾干。
第三步是镶条。
待画芯干透,用裁刀将其从墙面取下,裁去托纸不整齐的边角部分。
然后在画芯四角均匀抹浆,镶上助条;最后在助条边缘抹浆,镶上边条。
第四步就是腹背了。
腹背与托裱画芯流程一样,需要托的平整,没有一丝褶皱。
最后一步程序,就是装框。
已制成的画作,如需装框则在画作干透后进行平整,镶装画框;如做成卷轴,则应在画作上下装上天杆和地杆,并牵上挂绳,拴入选好的丝带。
古书画修复后的装裱工作,与之略有不同,但这也难不倒钱昊良、吴茉莉等人。
四个人齐心协力,只花了一天的工夫,就将手上的工作全部完成了。
这还是因为这幅画是国宝《千里江山图》,如果换一幅档次与级别低一点的古字画,速度还能再快一些。
可别忘了,钱昊良、吴茉莉等人,可都是古书画修复行业的高手,在各自的博物馆里,那也是骨干级人员,装裱一幅画,对他们来说,只是小试身手而已。
“一点挑战性都没有,太简单了!”
装裱完成后,吴茉莉拍了拍手,有些意犹未尽,接着又叹了一口气,“给国宝接笔啊,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有这种水平?”
“对对对!装裱什么的,分分钟的事!”
赵波这个骚公鸡又来啄米了。
吴茉莉翻了个白眼,懒得理他。
这就是个应声虫,天天就知道对对对的烦都烦死了,幸好《千里江山图》修复完成了,过不了几天就该打道回府了。
不回府也不行了,这都出来好几个月了,博物馆里的工作,怕是要堆积成山了。
想到这里,吴茉莉就忍不住后背发寒。
钱昊良也笑着说道:“咱们总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晚上把向南叫上,一起出去庆贺庆贺,要不然等过几天咱们散了,就很难再聚了。”
“好啊,这小子睡一整天了,也该歇够了吧?”吴茉莉一口答应了下来。
吴茉莉答应了,赵波自然没意见。
唯有付洪涛,一个人搬了一张小凳子,坐在修复室的门口,孤独而又忧郁地望着天。
几个人也没理他,这老小子就是这个熊样,反正到了吃饭的点,他自己闻着味儿就过来了。
……
向南并没有像吴茉莉说的那样,睡上一整天。
事实上,还没到中午,他就被刘老的一个电话给叫起来了。
“快到会议室里来,我们要给你一个惊喜!”
惊喜?
对于没日没夜辛苦工作了大半个月的他来说,什么惊喜能比睡觉还重要?
可惜,向南的心里话还没说出口,刘老的电话就挂断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爬起来,冲到卫生间里匆匆洗漱一番,就直奔会议室而去。
会议室里,刘老、齐老、楚老等一群老专家们,坐成一圈,嘻嘻哈哈地聊着天。
相比之间,他们确实要轻松了许多,毕竟,国宝《千里江山图》已经完美修复了,依旧如从前那般绚丽夺目、光彩照人。
甚至,修复后的《千里江山图》,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一打开就往下掉颜料,以至于故宫博物院方面都不敢轻易拿出来展览。
可现在,这个问题不但解决了,而且还是在他们讨论决定的修复方案的基础上解决的,这怎么能不让老专家们老怀大慰?
开心!
必须的!
向南刚一进门,就被刘老等人发现了。
“哎呦,大功臣来了!”
“看看,年轻就是好嘛,睡一觉又是精神奕奕的!”
“嗯,小伙子不错,大有前途啊!”
“来来来,大家欢迎一下!”
“噼里啪啦!”
一阵清脆的鼓掌声,在向南的四周响了起来。
在一群老专家们面前,向南哪敢托大,连忙团团作揖,嘴里说道:“老前辈们,太高抬我了,受不起,受不起啊!”
“你小子,什么都好,就一点不好!”
刘老故意板着脸,教训道,“太谦虚了!年轻人嘛,要有年轻人的朝气,狂一点怕什么?傲一点怕什么?你有这个资本!”
“行了,行了,刘老头,你就别装模作样了,看得人牙酸!说正事!”
楚老一脸不爽地摆了摆手,我的外孙女婿,轮得到你一个外人教训,真是没眼色!
刘老也见好就收,又换了一副笑脸,对向南说道:“前几天,我跟这群老家伙们一起,给国家文物局递交了一份联名申请,今天这份申请,已经在文物局的内部会议里通过了。”
向南看着刘老,没有说话,但眼神里却仿佛有千言万语。
然后呢?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你打电话把我从床上叫起来的理由?
刘老显然是看懂了,他轻轻拍着桌子,一脸得意地说道:“鉴于你高超的古书画修复技术水平,以及在修复国宝《千里江山图》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国家文物局特此批准,授予向南同志‘国家级古书画修复专家’称号!”
就问你一句——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三十六章 会不会太高调了
文物修复师,实际上还没有被华夏职业大典收录,因此,也不存在什么职业等级划分。
专家的称号,更多的是一种荣誉。
但即便是如此,一向淡然的向南也是被吓了一跳,国家级古书画修复专家?
他还是个没毕业的大学生呢,忽然给他一个这么高的头衔,会不会太高调了?
实话实话,刘老他们也觉得将向南抬得这么高,有些早了。
但没办法,谁让这小子表现得这么抢眼?
如果华夏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又提前让海外的那些个博物馆发现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勾走了。
这也是他和齐老等人商议后决定的,决不能让向南外流,哪怕稍稍高调一点也无所谓!
再退一万步来说,高调怎么了?咱有这个实力!
只要我老刘、老齐这些老骨头还没死,我看谁敢冒出来对向南不利!
就是这么霸气!
还没等向南反应过来,刘老又笑着问道:“你下个月就大四了,应该就要实习了吧?”
向南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我代表魔都博物馆欢迎你的到来,如果你毕业后愿意留在魔都,魔都博物馆将会负责为你解决魔都户口,以及你的副研究馆员职称!”
向南又吓了一跳!
魔都博物馆,是华夏博物馆九大馆之一,藏品丰富,文物修复高手也多。
尽管魔都博物馆收藏的本地文物不多,大多是都是外地的,还有不少是高价从海外收购的精品文物,但架不住人家钱多啊!
更何况,还帮忙解决魔都户口以及馆员的职称问题。
魔都户口,向南并不怎么在意,但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的职称,就有点吓人了。
文物修复师隶属于博物馆,因为没有单独的职业等级划分,因此一向都以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身份申报业务职称。
博物馆专业人员的业务职称一共有五级,分别是:管理员、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和研究馆员。
副研究馆员和研究馆员,都属于高级职称,其区别就相当于大学里的副教授和教授。
这就意味着,只要向南愿意,等明年七月份学校毕业以后,进入到魔都博物馆工作,直接就能拿到高级职称了!
向南正在恍惚间,还没来得及开口,楚老冷笑起来:“一个魔都户口和副研究馆员就想把向南给拐走?太欺负人了吧?”
老太太哼了一声,转头看向向南时,脸上立刻就换了一副笑容,和蔼可亲地说道,“向南,来我们湘楚博物馆,刘老头小气,我们不小气!
只要你来,立刻在市内给你解决一套120平米的住房!另外再破格解决你的研究馆员的专业职称!
还有啊,我们这儿不仅好吃得多,美女更多!尤其是我那外孙女……”
“咳咳!”
齐老听不下去了,连连咳嗽打断了楚老的话。
还有完没完了?有个外孙女了不起啊?
天天拿你们家外孙女说事!
楚老也不在意,笑呵呵地说道:“向南,你可要考虑清楚啊!”
湘楚博物馆,在国内博物馆里排名不高,已经在十多名之后了,为了拉拢人才,那就得比别人付出得更多。
陈老和郭老也想开口说几句,嘴巴刚张开,喉咙里还没发出声音,齐老就连忙抢先开口了:“行了行了,都别说了,这还在故宫博物院里面呢,别让人家笑话!”
故宫博物院,无论是藏品和人才,那都是华夏国内当之无愧的老大。
谁不知道贾昌道很早以前就盯上向南了?
你们居然还想在老大的家里抢向南,可不是让人家看了笑话吗?
不过在齐老看来,不管是眼前这群老家伙,还是贾昌道,他们都是在做无用功!
且不说向南家附近的金陵博物院本身就位列华夏博物馆九大馆,地位甚至比魔都博物馆还要高,单是孙福民那一关,就不一定过得去。
你想想,孙福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好徒弟来,能这么轻易地让你们给摘了果实吗?
这要是让他知道了,还不跟你们拼命?
想到这里,齐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对依旧一脸懵逼的向南说道:“有空到宝岛来,记得找我,我给你做导游,还管饭!”
向南一听,顿时反应过来了,连连点头:“好,去了宝岛,一定到中山故宫博物院拜访齐老!”
几位老专家也很豁达,之前邀请向南去自家博物馆工作,本就是临时起意,成了最好,不成也无所谓。
到了他们这把年纪,实际上已经很少管事了,颐养天年,偶尔给年轻人一些指点,那才是正事。
挖掘人才?
那是博物馆馆长该干的工作!
几位老人家和向南又闲聊了一阵,便各自散去了,《千里江山图》已经修复,出来了这么久,他们也该回各自的博物馆了。
出了会议室,钱昊良的电话适时地打了进来。
“晚上别急着走,大家聚一聚,茉莉和赵波他们明天就要回去了。”
晚上,一群人在东来顺碰了头。
等饭菜上齐了之后,钱昊良作为老大哥,率先端起了酒杯,说道:“来,今天第一杯酒,祝贺国宝《千里江山图》修复成功!”
众人都笑喝完了杯中酒。
“第二杯,敬我们自己!咱们天南地北聚在一起,共同合作一场,那也是缘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