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赵子和连着三天没管向南,基本上属于放养状态。
他相信向南,这么一个聪明又有想法的年轻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章法的。
也正是因为此,如今三天过去了,向南一件废弃古陶瓷都没有清理,他也没有跑过去指手画脚。
对于向南的学习态度,赵子和是满意的。
现在的年轻人,和女朋友面对面吃个饭,都要捧着个手机舍不得放开,就好像手机比女朋友还重要一样。
你让他像向南一样,天天面对着一堆灰扑扑的破瓷烂碗?
说不准他连十分钟都坐不住,就撅屁股走人了。
临到下班的时候,赵子和故意慢慢晃悠到向南的面前,漫不经心地问道:“都快下班了,收拾收拾,赶紧回去,别整天耗在这里了,文物修复的手艺,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
“好,我记录完最后这一点,就走了。”
向南忙得连站起来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赵老师,我有几个地方不明白。”
“哦?哪里不明白?”
赵子和顿时来了兴趣,古陶瓷清洗,说来挺简单的,总共就四种方法,这种不行,就换一种好了,向南这才来三天,就能问出问题来了?
“古陶瓷的机械清除法和皂液洗涤法,我基本上弄明白了。化学除垢法,也只是专门针对陶瓷器物表面上附着的碳酸钙镁等锈碱或二氧化铁等污染。”
向南抬起头来,看着赵子和,一本正经地问道,“假如有一件彩绘陶,它风化严重,又没有附着碳酸钙镁锈碱或二氧化铁污染,它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清洁?”
赵子和忍不住浑身一颤。
彩绘陶,不能用水泡,会破坏彩绘,所以,皂液洗涤法不能用了;风化严重,不能用铜刷,机械清除法也不行了;都没有锈碱,化学除垢法也用不上。
至于有机溶剂,那也只是针对油污有效,地锈怎么破?
这特么是哪来的学生?
脑子到底怎么长的,怎么会想出这么古怪的问题?
赵子和沉默了三秒钟,忍不住问道:“这种彩绘陶,不存在吧?”
向南没有说话,默默地从身后拎出来一个缺了一半的彩绘陶罐来……
赵子和:(=?Д?=)!!!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十二章 京城来电
转眼之间,就到了九月份,各大学校也陆续开学了。
九月份的金陵,是百花盛开的季节。
美丽而热烈的彼岸花,浪漫而梦幻的粉黛乱子草,浓郁而甜润的金桂花……将金陵变成了花的海洋。
向南抽了一上午的时间,到学校里办理了开学手续。
和其他学校的大四学生一样,从今天开始,他就算是进入毕业季了。
到了大四,学校里已经没有了课程安排。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要么去寻找实习单位,以便一年之后毕业时,能够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要么就着手准备考研,开始寝室和图书馆两点一线的生活。
向南属于学生当中的另类。
他不用担心找不到好工作,更不用担心读研的问题,只要安心地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就可以了。
如今,向南已经基本掌握了古陶瓷修复中的第二步——拼对粘接。
实际上,拼对和粘接是两个不同的步骤。
拼对,指的是对于那些有些破损比较严重、断裂面比较多的古陶瓷器物,在粘接之前,根据它们破损或断裂部位的形状、颜色、纹饰等特点先进行拼对,以便在粘接时做到完整无误。
打个简单一点的比方,拼对,就是把一根掰断的筷子,再严丝合缝地接在一起,不能拼错。
那么粘接,就是用粘合剂将这根断裂的筷子粘接在一起。
到目前为止,向南依旧没有能够直接接触待修复的文物,而是用先前自己分好类的废弃古陶瓷来练手。
对于这一点,他倒是没什么意见。
技术要是不过关,太早接触文物反而不是好事,尤其是像古陶瓷这种易碎品,损坏一件就少了一件。
有一些贵重文物,甚至还是某一个年代的孤品,这要是毁在了他的手里,他可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对于向南的进步,赵子和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聪明好学,而且肯下苦功的学生。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向南就已经完全掌握了古陶瓷修复中的清洁工艺,甚至连拼对粘接的手法,也都掌握得七七八八的了。
按照赵子和的想法,也许用不了三个月的时间,向南就能够独立修复一些损坏并不严重的古陶瓷了。
这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想当初,他的大弟子吴江,光是清洁废弃古陶瓷,就足足洗了三个月!
又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他才堪堪有能力开始独立操作。
而向南,只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够独当一面,这是何等的卧槽!
想到这里,赵子和又是激动又是遗憾。
激动的是,向南跟自己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以后不管他走到哪一步,那都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遗憾的是,自己的修复水平并不高,向南终究还是要离开的,自己并没有能力像孙福民那样,将他带到更高的境界。
赵子和的情绪波动,向南并不知道。
他正在拼对粘接手上的一件破成了碎片的白瓷碗。
只见他拿起502速干胶,沿着碎片断面中心线涂上薄薄的一层,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白瓷碗碎片拼接在一起。
速干胶涂上薄薄的一层,是为了防止碎片对接时,引起错位。
涂层过厚不但不会增加粘接牢度,反而会降低,甚至还会影响到粘接质量。
看着自己拼对粘接好的白瓷碗,向南并没有显露出得意的神色,反而微微皱了皱眉。
赵子和一直在关注着向南,见状便缓步上前,问道:“怎么了?这白瓷碗拼对粘接得挺不错啊。”
“还不够好。”
向南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按说,沿着断面中心线位置上涂抹粘合剂,断面拼对吻合后进行按压时,胶液会自行流入到未涂胶的部位。”
说着,他抬手指了指白瓷碗接缝处,对赵子和说道,“赵老师你看,这里有胶液溢出了,说明我涂的粘合剂还不够薄。”
赵子和听了,一脸无语。
这是问题吗?
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好不好!
他没好气地说道:“溢出接缝外的胶液,你用乙醇或者丙酮等有机溶剂擦拭干净就可以了!”
向南想了想,又拿过另一个破碎的瓷瓶,说道:“赵老师,我再试试。”
“你试吧,我……先下班了。”
赵子和感觉自己已经败给向南了。
话说,碰到一个强迫症学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无语问苍天啊!
赵子和刚走,向南就清洗好了瓷瓶。
他拿起瓷瓶碎片正要开始进行比对时,放在一旁的手机响了起来。
向南停了一会儿,想等手机不响了继续做事,谁知对方很执着,电话响了一遍又一遍。
他挑了挑眉,放下手里的瓷瓶碎片,拿起手机一看,是京城区号的一个固定电话号码。
京城来电?
向南愣了一秒钟,便果断接了电话:“喂,你好,我是向南。”
“向南,是我,钱昊良啊!”
电话那头,响起了熟悉而又爽朗的笑声。
向南有些欣喜,连忙说道:“原来是钱大哥啊,好久不见了!”
“好久了吗?”
钱昊良笑了起来,“你回金陵也才半个来月吧?”
向南淡笑道:“半个月也够久了,现在还时时怀念和钱大哥你们一起工作的日子。”
“哈哈哈!”
钱昊良大笑,显得很开心,“怀念不如相见,刚好,我这次打电话,就是专程邀请你来京城,参加十月份故宫举办的《千里江山图》真迹特别展览的。”
“这一次不止是你,还邀请了吴茉莉、赵波和付洪涛他们,咱们《千里江山图》五人修复小组,这次要重聚了!”
钱昊良笑得很畅快,估计也是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他又叮嘱道,“这次,刘其正刘老、齐文超齐老、楚天遥楚老等老专家们也应该都会出席,这次特别展览规格很高,你千万不要缺席,一定要来!”
向南也很高兴,上次去京城,还没有去过长城呢,这次可不能错过了。
他磕绊都没有打一个,一口便答应了下来:“好,到时候我一定到!”
距离《千里江山图》完全修复,其实并没有过去太久时间,只不过半个多月而已。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半个月的时间,居然就让故宫博物院作出了举办特别展览的决定!
想想都觉得有些激动啊!
已经很久没有公开展览的《千里江山图》再次出世,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盛况呢?
向南忍不住有些期待起来。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十三章 羊入虎口
京城故宫博物院方面,决定于十月一日至十月十五日期间,在故宫举办国宝《千里江山图》真迹特别展览,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作为国宝的《千里江山图》,几十年来只公开展览过两三次。
这对于那些专注于研究北宋艺术史的学者和专家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而且,众多书画大家及书画爱好者们,也是渴求一睹青绿山水画巅峰之作,却久久不可得。
另一个原因则是,《千里江山图》已经完全修复,于情于理,也该公开展览一次,让世人目睹华夏古代艺术的璀璨之珠。
这一次国宝《千里江山图》真迹特别展览,规格颇高,不仅一众文博界的老专家们将会莅临现场,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相关领导,也将会出席特别展览的开幕仪式,可谓是群英荟萃,大佬云集。
九月三十日,星期五,金陵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金陵大学的校园里,桂花暗香扑鼻,让人如置身花坊,忍不住精神为之一振。
孙福民站在一辆黑色的沃尔沃车前,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他一点也不着急,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坐在驾驶位上的司机小何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将脑袋从窗户探了出来:“孙教授,快赶不上飞机了,要不要我打电话催催?”
“不用。”
孙福民摆了摆手,笑道,“赶不上这一趟航班,还可以改签嘛!”
向南这一段时间的行踪,他是了如指掌。
倒不是孙福民派人盯他的梢,而是古陶瓷修复中心的赵子和三天两头跑到他那儿“诉苦”:
“诶,孙教授,当初您是怎么教导向南这小子的?他怎么那么多问题?”
“向南当初跟您学古书画修复时,也这么疯的吗?除了吃喝拉撒睡,他几乎就守着那些破陶瓷了!”
“他有强迫症的吧?一个拼对粘接而已,做了几百次了!他一定有强迫症!”
……
听看到赵子和一副见了鬼的模样,孙福民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才是向南啊!
当初他跟着自己学习古书画修复时,比这有过之而无不及!
向南的家就在学校不远处,那他为什么还要办理住校?
还不是因为他三天两头都往修复室里跑,一忙起来就忘了回家的时间?
回家又怕吵醒爸妈,不回家又没地方睡,于是干脆住校好了。
然而孙福民却很清楚,实际上,学校安排给向南的那间寝室,这三年下来,向南回去睡的次数不超过双手之数!
他常常是累了困了,就在修复室的长案上趴一下,眯一会儿。
后来还是孙福民心疼了,专门去买了一张午休椅和一床薄被子放在修复室里,让向南困了就可以好好睡一会儿。
谁知这么一来,向南就更是躲在修复室里不离开了。
也就是大三下半年,向南的修复技术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了,他的生活状态才稍稍正常了一些。
如今,他又开始往古陶瓷修复的路上前行了,这种疯魔的状态,恐怕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吧。
孙福民真的很期待,他的这一位得意门生,究竟会走到哪一步?
……
听了孙福民的话,小何撇了撇嘴,不再多说什么。
心里却在嘀咕,孙教授平时不是很严厉的吗?怎么今天这么好说话?
也不知道是谁,居然摆这么大的谱,敢让孙教授站在学校门口等他。
过了没多久,一个长得有些帅气的小伙子,戴着一顶鸭舌帽,身上背着一个不算大的行李包,快步朝这边有来。
他几步来到孙教授的面前,微微喘息,歉声道:“老师,我迟到了。”
“没事,还赶得及。”
孙教授笑着摆了摆手,伸手拉开车门,坐了进去,“向南,走吧,上车说话。”
“好。”
向南应了一声,将行李包放到后备箱后,这才坐进了车后座。
“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忽然想起一本古书上记载的一种古陶瓷清洁的工艺,就急急忙忙跑到古陶瓷修复中心尝试了一下。”
在座位上坐稳之后,向南这才解释道,“一忙起来,就差点忘了今天要去京城了。”
“嗯。”
孙福民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过了一会儿,他有些严肃地对向南说道,“基础打扎实一些是好事,但不要太过了。
如今广泛流传的文物修复工艺,是无数年来,成千上万的文物修复师们智慧的结晶,必然也曾参考过你看到的这种清洁工艺。
我不否认会有沧海遗珠的事情发生,但对于目前的你来说,吸收和掌握已有的和成熟的古陶瓷修复工艺,才是最好的选择。”
向南认真地点了点头,应道:“老师,我知道了。”
他当然知道,孙福民肯定是为他好。
如今,他在古陶瓷修复领域,还处于初学者阶段,如果太执着于某一个环节的工艺,的确是有些得不偿失了。
孙福民见向南听进去了,脸上的表情也舒缓了许多,开玩笑似的说道:“不用那么严肃,你现在也是古书画修复专家了,咱俩是平级。”
向南咧了咧嘴,没好意思笑出来。
孙福民又接着问道,“古陶瓷修复这一块,你现在学到哪个地步了?”
向南想了想,回道:“已经初步掌握了古陶瓷修复中的拼对粘接……”
“可以了。”
孙福民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这个学生,他太知道了,做事很稳重,说话留三分,他说初步掌握,那百分之百是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
“这次去京城,魔都博物馆的刘其正刘老也会到场,到时候,找个合适的机会跟他说说,弄个特聘专家好了。”
见向南还是有点不明白,他又解释道,“古陶瓷修复和书画修复不一样,拼对粘接是基础,但到了下一步的配补,就又不一样了。
有的专家擅长用碎瓷片配补,有的则习惯用瓷粉,还有人用石膏,总之,各有各的专长。
你到魔都博物馆去学习,毕竟在古陶瓷修复这一方面,那边更擅长一些。”
向南了然,他点了点头:“好的,到时候我跟刘老说说。”
“你说?”
孙福民一听这话,差点跳起来,他一脸严肃,大义凌然地说道,“不行,这事肯定得长辈出面!我是你老师,我去找他说!”
让你去找刘老头,那不是羊入虎口了吗?
这怎么行?
坚决不行!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十四章 内心膨胀了
几个小时后,向南和孙福民抵达了京城国际机场。
今年四月份时,京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贾昌道,曾亲自赶到金陵大学,想要邀请孙福民孙教授前往故宫博物院,参与修复国宝《千里江山图》。
只可惜,当时孙福民下楼时不慎摔断了腿骨,行动不便,无法成行,最终让向南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如今,半年时间过去了,修复后的国宝《千里江山图》,将重现往日荣光,自然不会忘记邀请孙福民。
不说孙福民本身在文博界的咖位,光是因为他是古书画修复专家向南的授业恩师,那也不能遗漏了他啊!
出了机场,向南和孙福民拦了辆出租车,就直奔此次特别展览的接待酒店——京城饭店而去。
在京城饭店里,钱昊良、吴茉莉和赵波三个人坐在房间里,一边喝着茶,一边正聊得开心。
吴茉莉笑嘻嘻地说道:“钱大哥,咱们这才分开没几天呢,怎么感觉跟有好几年没见一样了?
一接到你的电话,我都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恨不得马上就坐飞机来京城!”
赵波也飞快地点了点头:“茉莉说得对!我也恨不得马上坐飞机来京城!”
说着他又挠了挠头,一脸为难地说道,“就是我手上还有一幅明代的‘四绝人才’文徵明的山水画,到现在还没修复完呢。”
“瞧你那点出息!”吴茉莉转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这幅画你都修了大半个月吧?要是向南来接手,三五天就能修复,而且还比你修复得好!”
钱昊良多精明的一个人,他一眼就看出这两人有问题,但他不说,转而又说起了向南。
他笑道:“前几天我给向南打电话了,他也很想念大家,我估摸着,他今天也应该要到了。”
“我家小弟真要到了?”
吴茉莉一听,顿时喜笑颜开,紧接着又冷笑两声,“这臭小子,回金陵那么久,都不知道给姐姐打个电话,看我等下怎么收拾他!”
看着她恶狠狠的样子,赵波忍不住浑身一抖,打了个寒颤。
我的个娘嘞,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啊!
吴茉莉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问道:“咦?对了,燕赵博物院的付洪涛呢,他还没来吗?”
钱昊良喝了一口茶,这才说道:“给他打了电话,他家里有点私事要处理,来不了了。”
“《千里江山图》公开展览,咱们五人组也没能聚齐,倒真是可惜了这次机会。”
吴茉莉一脸遗憾,也不知她是不是想起了付洪涛时常望天的忧郁的眼神,竟“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
“向南,等下你有什么安排没有?”
眼看着出租车进了一环线,马路变得开始有些拥堵起来,孙福民便转头问向南。
向南点了点头,道:“上次来京城时,跟我一起参加《千里江山图》修复工作的几位大哥大姐,已经在京城饭店等我了,中午可能会去聚餐。”
“哦,那就好。”
孙福民了然,他笑着说道,“这段时间你忙着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也是太辛苦了,趁着这次来京城,就好好玩几天,调整一下状态。我呢,这次也有些事要谈,就不带你一起了。”
他这次来京城,除了看住向南,不让他被别人拐跑以外,其实还真没什么事。
如果一定说要有,那就是孙福民已经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膨胀了。
没办法,唯一的弟子,实在太优秀了!
他不去跟那些老头老太太们炫耀炫耀,晚上怎么睡得着?
必须让他们羡慕嫉妒恨!
哼,让你们打向南的主意!
我就是这么记仇!
……
转眼间,出租车就停在了京城饭店的大门口。
向南拎着包从车上下来后,又赶紧绕到车后面,从后备箱里把孙福民的拉杆箱给拿了出来。
师生俩一前一后,在饭店大堂里的接待处签了到,领了各自房间的钥匙,正打算去电梯间,钱昊良三个人刚好从里面出来。
“向南!”
吴茉莉惊喜地大喊了一声,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笑骂道,“臭小子,到了京城,也不给姐姐打个电话!”
说完这话,她才注意到向南身边的孙福民,也是一脸惊喜,“孙教授您好!我是湘楚博物馆的吴茉莉,去年您来我们博物馆讲课时,是我负责安排接待的。”
“小吴啊,我记得你!”
孙福民一脸慈祥,笑眯眯地说道,“你是楚老的徒弟对不对?楚老已经到了吗?”
“到了!到了!”
吴茉莉连连点头,“不止我老师到了,刘老、齐老,还有陈老他们都到了!”
孙福民开玩笑似的说道:“哦?是吗?那我得赶紧上去打个招呼,不然他们得骂我没礼貌!”
钱昊良和赵波之前并不知道这老头是向南的老师,这时候也赶紧上前来,向孙福民问好。
孙福民也是笑着一一回应,又对向南说道,“你别管我了,你们年轻人自己玩去吧。”
向南闻言,便转头跟钱昊良等人说道:“钱大哥,你们稍等一下,我把东西送上去,马上下来。”
几分钟之后,向南就从楼上下来了,他转头看了看,一脸好奇地问道:“怎么没看见付洪涛付大哥?”
“他有事,来不了了。”
钱昊良又解释了一遍。
吴茉莉一脸愤愤不平:“一来就问别人,都不知道问问你姐这段时间过得好不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