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向南一听,只好笑道:“吴姐,你这段时间过得好吗?”
“好,那当然得好了!”
吴茉莉像变脸似的,一下子又喜笑颜开起来,她小手一挥,大气地说道,“走走走,咱们吃饭去,今天中午我请客!”
钱昊良顿时不干了,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到了京城,我就是主人,你们是客人,哪有让你请客的道理?今天谁也别跟我抢,不然以后到了京城,别来找我!”
“钱大哥,我就说说而已,要不我再来一遍?”
吴茉莉笑嘻嘻地说着,又一挥小手,大声道,“走,咱们吃饭去,今天中午钱大哥请客!”
四个人全都大笑了起来,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惹得饭店里的其他客人们,纷纷侧目不已:
这么开心,捡漏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十五章 刘哥
向南和钱昊良他们半个多月没见,此刻又重新聚在一起,自然是开心不已。
几个人到王府井附近找了一家有点档次的酒店,要了个小包间,关起门来胡吃海喝去了。
而另一边,孙福民将行李箱扔进房间里以后,连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就把门一关,背着手溜溜哒哒地来到了隔壁——刘其正刘老的房间里。
老专家们住的都是套房,卧室外面还有一个不算小的会客厅。
此刻,刘老正和专程从宝岛中山故宫博物院赶过来的齐老,以及湘楚博物馆的楚天遥楚老太太等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气氛融洽。
孙福民在走廊上听到里面有说笑声后,抬手敲了两下门,然后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哈哈,刘老,齐老,还有楚老,你们都在呢!”
刘其正等人正纳闷呢,谁这么没素质,自己就推门进来了,一看原来是孙福民,顿时都笑了起来。
刘其正抬起手指了指孙福民,笑骂道:“都一把年纪了,还没个正形,怎么说也是个专家了。”
他比孙福民大了七八岁,孙福民刚入行的时候,还曾向他求教过呢,因此两人亦师亦友,关系很不错。
齐文超也笑了起来,一脸关切地问道:“老孙上次没来,听说是摔伤腿了?现在好利索了没有?”
孙福民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听到齐老的话后,连连说道:“好了,好了,好利索了,要不然,也不敢往京城里跑啊!”
楚天遥在一旁听得直撇嘴,这会儿也忍不住开口了:“老孙啊,我就搞不懂了,你这猴子一样的性子,怎么能教出向南那样的好徒弟来?怕不是你的功劳吧?”
“嗯?天遥妹子这是吃醋了?”
孙福民心里得意得很,他正发愁怎么把话题扯到向南身上来呢,楚天遥就立马给了他一个台阶,他要是不顺势登上去,岂不是成了傻瓜?
“我那徒弟吧,其实天赋也就那样,也就是比别人更能吃苦耐劳一点,以前跟我学习的时候,经常耗在修复室里,几天都不回家的。在这一点上,我不如他。”
这一句话,孙福民说得很坦然。
要论到能吃苦耐劳,不说他,就是金陵文保中心里的所有人,都不如向南。
有谁会为了修补一幅古画画芯上的虫洞,熬一整个通宵,就是为了调制出最合适的浆糊?
有谁会为了避免古画墨色晕染,用宣纸不断地撤水,一撤就是上百次?
有谁会为了熟练某一种修复工艺,将修复室的长案当床,一连在里面睡了一个多星期?
没有人!
一个也没有!
想到这里,孙福民的心里也微微有些感慨。
相比较于他专家级的修复水平,向南的确是太过年轻了些,但他的技术水平,不是上天赐予的,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是他自己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努力钻研,拼命练习而来的!
刘其正指着孙福民,对齐文超笑着说道:“这个老孙,跑到我们面前来,给他自己的徒弟脸上贴金来了。”
楚天遥也气得笑了起来:“说得好像我们把向南怎么了似的,看你那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真是老不羞!”
“说起来,向南还是很不错的,当初在京城故宫博物院这边,修复《千里江山图》的时候,我们可都是看在眼里的,那一段时间,他几乎都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齐文超一脸赞赏,看向孙福民,开玩笑似的说道,“如果他不是你老孙的徒弟,说不准我就要把他拐走了。”
“是我徒弟也没用啊!”
孙福民一脸无奈,盯着刘其正和楚天遥两个人不停地看。
“现在不还是有人总惦记着向南吗?又是房子,又是户口的,换作是我当年,我说不准也晕头晕脑地跟着跑了。”
“行了行了,你也别指桑骂槐了,我跟天遥妹子就那么随口一说,没想抢你的徒弟!”
刘其正算是服了,这孙福民年轻的时候就是个调皮蛋子,现在老了老了,还是这副模样,看来这辈子,恐怕都改不了了。
不过,还真别说,他这辈子就向南这么一个悉心培养的学生,没想到竟然这么出色,还真的让他给捡到宝了。
孙福民这下子满意了,刘其正他们虽然老成精了,不过说话一向是一口唾沫一颗钉,说不抢他的学生,那就肯定不会抢了。
想到这里,他又笑着说道:“刘哥啊,我还有个事要麻烦你。”
“嗯?”
刘其正正端着茶杯准备喝水听到这一声“刘哥”,顿时汗毛都竖起来了。
孙福民以前跟他学技术时,就天天追着他喊“刘哥”,嘴巴甜得不得了。
可自从孙福民去了金陵博物院之后,好像再也没这么喊过他了,要么就喊“刘老”,要么就加一个“头”字——“刘老头”。
现在孙福民又开始喊“刘哥”了,肯定是有什么事要求他!
不止是刘其正警惕心大起,就连齐文超和楚天遥两个人,也都一脸诧异地看着孙福民。
这老孙到底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孙福民笑了笑,继续说道:“向南马上要毕业了,我这边准备给他申请硕博连读或者直博。
但我不想他因为读书问题,懈怠了修复技术,所以我想请刘哥帮个忙,给向南在魔都博物馆搞一个书画修复特聘专家。”
“古书画修复,不是金陵博物院的长项吗?怎么会想着来魔都博物馆?”
刘其正纳闷了,不对劲,肯定不对劲!
齐文超和楚天遥也很纳闷,不知道孙福民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楚天遥心直口快,直接问道:“老孙你有话直说,别吞吞吐吐的,一点也不爽快!”
孙福民也不生气,脸上的表情略带得意,淡淡地说道:“哦,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前一段时间,我跟向南商量了一下,觉得他的书画修复技术短时间内很难再有大的进步了,因此决定走第二条路,那就是古陶瓷修复。
华夏古陶瓷修复第一人江易鸿,不就在魔都博物馆吗?刘哥肯定跟他说得上话,不如帮向南问问,他还收不收学生?”
嗯,反正古书画修复的老师就只能是我一个,至于其他的文物修复,那我就管不着了,谁让自己不会呢?
学生太厉害了,也是个烦恼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十六章 看你还嘚瑟
向南要走第二条路?
除了古书画修复之外,他还打算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
刘其正和齐文超、楚天遥三个人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其他人眼中的震惊之色。
孙福民透露出来的消息,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原本,刘其正等人都在猜测,孙福民之所以想让向南到魔都博物馆做特聘专家,最大的可能是,向南会到魔都复旦大学读研究生。
这么一来,在道理上也说得通。
有了魔都博物馆特聘专家的身份,向南就可以随时到古书画修复中心去练练手,或者见识见识其他专家的修复手法。
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向南摇身一变,居然从一个古书画修复国家级专家的身份,变成了一个古陶瓷修复行业的学徒工!
老专家毕竟是老专家,在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与此同时,他们脸上的表情,也从之前的轻松自如,变得严肃认真起来。
孙福民抛出来的,可不止是一个消息,更是一个重磅炸弹!
要知道,国内几乎没有一个文物修复专家,可以同时精通两种以上文物修复技术。
向南如今选择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则很有可能打破这个纪录!
他既然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在胡书画修复一道,达到国家级专家的水准,那么他就有很大的机会,在古陶瓷修复上面重现这种可能。
哪怕他在古陶瓷修复方面的天赋一般,可经不住人家年轻啊!
向南现在才21岁,他耗得起!
刘其正端起茶杯,将已经凉透了茶一口喝掉,觉得嘴巴还有点干。
他又给自己倒了两杯茶喝完,这才感觉好了一点,他咂了咂嘴,看着孙福民问道:“向南……已经开始了?”
这话问得不明不白,但在座的都听明白了。
“嗯,学了差不多有半个多月了。”
孙福民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难得让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大吃一惊,感觉那是相当爽啊,他接着说道,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熟练掌握了古陶瓷修复中得清洁、拼对粘结两项工艺,完全不逊色于那些资深修复师!”
刘其正的手又抖了一下。
古陶瓷修复工艺,他虽然在操作上不太精通,但在理论上还是了解得很深的。
古陶瓷的清洁和拼对粘结,技术含量并不高,说白了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但要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就从一个初入门者,达到资深修复师的水准,那就真的有点骇人听闻了。
“这孩子,还是这么不爱惜身体。”
楚天遥有些心疼地摇了摇头,似乎又想起了当初给《千里江山图》接笔时,向南那种拼命三郎的架势。
她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为了能够尽快熟练掌握古陶瓷修复技术,向南绝不会吝惜付出的。
说着这话,楚天遥又狠狠地瞪了孙福民一眼,怒道,“向南这么拼命,你就不会劝劝他?你这个老师究竟是怎么当的?”
孙福民:d(?д??)!
怪我咯?!
向南为人沉稳没有错,但他脾气也倔啊,他认定的事情,别人怎么劝都是没用的。
难道我要跟他说:向南,破瓷烂碗有什么好玩的?
走啊,老师带你上王者!
不喜欢?那今晚带你去吃鸡!
就在这时候,齐文超也开口问道:“行了行了,都别吵了!老孙,我来问问你,向南是跟谁学的古陶瓷修复技术?怎么学的?”
“跟我们金陵博物院的一个资深修复师啊!”
孙福民一脸理所当然,学点基础技术,用不着这么麻烦吧?
“怎么学的?不就是很其他学徒一样,传帮带呗!”
齐文超眉头就皱了起来,就好像一朵还没有盛开就枯萎了的菊花:“唉!老孙啊,你……你叫我怎么说你好?太毛糙了!”
孙福民又是一脸懵逼。
怎么着啊这是,我的本意是来炫徒弟的,看现在这情况,怎么好像要变成我的批斗会了?
他正打算开口辩驳几句,刘其正也点了点头,一脸不满地说道:“老齐说得对!小孙哪,你现在确实是有点膨胀了啊!”
“啊……啊?膨胀?”
孙福民一下没反应过来,我膨胀了吗?
这话从何说起!
“你就不应该擅作主张,让向南在金陵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
刘其正一脸痛心,右手把沙发的扶手拍得“砰砰”直响,
“半个月啊,十五天啊!你自己想想,要是这十五天时间,向南都是在魔都博物馆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那他能够达到什么样得地步?”
“就是!向南能跟其他学徒一样吗?”
楚天遥趁机在一旁“煽风点火”,她一脸肯定地说道,“以他的天赋,加上他肯下苦功能吃苦,如果一开始就在规范的、系统的指导下,说不定这半个月时间里,他能掌握的技术更多更好!”
孙福民:“!!!”
还能够这样?
难道真的是我搞错了方向?
还是向南在我身边太久,我都忘了他根本就不能以常人来衡量了?
这一刻,孙福民凌乱了,都开始自我怀疑了。
刘其正和齐文超、楚天遥两个人对视一眼,心中暗笑。
好歹也比你多吃了七八年的饭,真当我都是白吃的吗?
还想在我们面前炫耀,也不看看坐在你面前的,都是些什么人!
小样儿,现在不嘚瑟了吧?
看看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刘其正也认真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对孙福民说道:
“魔都博物馆那边,可以特聘向南为古书画修复专家,这个没有问题,由我来操作就可以了。古陶瓷修复这一块,可能会比较复杂一点。”
“江易鸿这么难说话?连刘哥你出面都不行?”
孙福民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听了这话,顿时有点紧张了。
不紧张不行了,之前被刘其正等人一顿责问,他都有点怀疑自己之前的决定耽误了向南。
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学生,以后就指着他光耀师门呢,恨不得他一朝飞天,怎么可能故意耽误他?
因此,一听到刘其正说有点复杂,顿时“刘哥”的称呼就脱口而出了。
刘其正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这才摆了摆手,说道:“倒也不是难说话……算了,这事儿你就别操心了,我来搞定好了。”
听到刘其正这话,孙福民一颗心就像悬在了半空中,不上不下,太难受了。
可没办法呀,现在是有求于人,忍着吧!
齐文超见事情聊得差不多了,便站了起来,笑呵呵地说道,“走吧,咱们几个老家伙也难得见一次,趁着今天高兴,一起喝两杯去!”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十七章 雕刻
孙福民和刘其正等人在一起碰面这事,向南知道,可他们聊了些什么,向南就不知道了。
他和钱昊良等人一段时间没见,聊的话题很多,没心思去想老人家们的事。
等到散席时,都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由于第二天《千里江山图》真迹特别展览就要开幕了,故宫博物院展厅那边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钱昊良这些文保科技部的修复师们,也临时被抽调过去帮忙。
所以散席之后,他就跟向南等人告了个饶,并约好展览开幕之后空了再聚,便匆匆返回了故宫。
吴茉莉上次来去匆匆,也没怎么逛过京城,提议要去逛逛王府井和西单。
赵波不用问,估计天塌下来了,他也铁定会跟着。
向南也看出点苗头来了,自然不愿意做电灯泡,于是便笑着婉拒道:“吴姐,我就不去了吧?我刚下飞机就被拖来喝酒了,到现在脑袋都还是晕的呢!”
吴茉莉一听,连忙挥手道:“那你赶紧回房间休息休息,我自己逛就行了!”
赵波站在一旁抬头望天,心里在琢磨着吴茉莉这句话里的深刻内涵:“自己逛?我应该算在‘自己’里面的吧?嗯,一定是这样。”
正想着,忽然听到吴茉莉在喊他,连忙转头看过去。
“赵波,向南头有点晕,你送他回房间!”
“啊……我,这……”
赵波一脸懵,毫无准备啊,我这是会错了意?
向南连忙摆手,说道:“吴姐,不用麻烦赵哥了,一点点路,我自己能回去。”
“什么叫麻烦?你好歹叫他一声哥呢!”
吴茉莉脸一板,教训道,“这路上车这么多,要是磕着碰着了,哭都来不及!”
说着,她又狠狠瞪了一眼手足无措的赵波,一脸无语地说道,“你快送向南回房间,我就在这里等你!”
赵波一听,顿时喜笑颜开,连连点头。
到了酒店的房间门口以后,赵波就急匆匆地去找吴茉莉逛街去了。
向南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俩人要是真在一起了,那可就有意思了。
回了房间冲了个澡,又换了一身宽松的居家服,向南便坐在沙发上,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掏出一个类似铅笔盒的盒子来。
将这盒子打开,里面装的,竟然是几把大小不一的雕刻刀。
向南想了一下,从里面拿出一把刻刀,又从盒子底层挑出一块橡皮来,小心翼翼地开始雕刻了起来。
向南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想要玩一把雕刻的艺术。
他之所以练习雕刻,只是为了以后学习古陶瓷修复中的配补工艺在做准备。
古陶瓷修复工艺十分复杂,如今,向南目前所掌握的清洁工艺和拼对粘结,只能算是一只脚踏进了古陶瓷修复的门槛。
下一步的配补工艺,才是修复的重点、难点。
在古陶瓷修复中,经常会出现器物破损的部位短缺、不存在的现象,这就需要通过配补来复原短缺部位的原貌。
古陶瓷修复的配补材料,通常选择那些在常温条件下容易成型,而且短时间内容易固化但不变形的材料。
被修复器物配补部分固化后,还需要打磨平滑,使得其在手感上和原器物浑然一体,不能变形和错碴。
最重要的是,如果原器物上带有纹饰,那么,配补部位上也一定要将纹饰补全,与原器物纹饰保持一致,不能刻意做作,要衔接得很自然。
这个时候,修复师能否熟练掌握运用刻、划、印、剔、堆、贴、镂、雕等多种装饰手法,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向南在绘画上有一手,但在雕刻方面,就完全是个外行了。
所以,他想要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这一关肯定是要过的。
在接到钱昊良的电话之时,向南就知道去了京城以后,肯定就没机会再练习古陶瓷的拼对粘结了,因此他就专程跑到商店里买了一套雕刻工具,以及一盒手感稍稍有些硬的橡皮擦,一路带到了京城。
时间可不能浪费,那在京城的这几天时间,就开始练习雕刻技能吧。
向南毕竟有着古书画修复国家级专家的技术,在绘画技能上,那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因此,一块小小的橡皮擦上,很快就被他用锋利的刻刀,描出了一朵精致的菊花图形。
然后,他又换了一把刀头更细小的刻刀,开始小心翼翼地沿着描出来的花瓣纹路,一点一点两多余的橡皮给挑出来。
——没错,他现在做的,就是雕刻橡皮章,而且是阳刻。
过了半小多小时,向南才停下手里动作,抬起头来长舒了一口气。
这活儿有点耗精力啊!
这才半个多小时,他就感觉有点累了。
向南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边喝一边欣赏自己的第一个雕刻作品。
“左边下刀重了,花瓣都刻断了。”
“中间花蕾这里,用力不均呀,花心都粗细不一。”
“这里应该是刚刚手抖了一下,都刻歪了。”
“……”
向南一边看,一边摇头,脸上尽是不满的表情。
事实上,如果有专业雕刻家看到这一块橡皮擦,再听到向南这番话,并且知道这是一个外行人的第一个雕刻作品时,恐怕也会大吃一惊。
不对,说不定会以为向南疯了。
从来就没有摸过刻刀,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第一次雕刻就能刻成这样,你还想怎么样?
要知道有多少人第一次学习雕刻时,常常把猪刻成了狗,把树刻成了妖呢!
就这样,那些人还得意得跟个什么似的,一个个都敢自称是天才了!
当然,房间里没有外人,向南也就不知道别人的想法了,反正他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意。
他对自己表现不满意的唯一做法是,做到让自己满意为止。
于是,喝完一杯水之后,向南又拿起了刻刀和橡皮擦,专心致志地雕刻了起来。
这一次,他没有停下来歇息,雕刻完一块橡皮后,只看了一眼,就继续雕刻下一块。
一直到放在一旁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才停了下来,扭了扭有些酸痛的脖子,伸手拿过手机接了起来。
电话是孙福民打来的:“到饭店的宴客厅来,晚上有欢迎宴。”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十八章 你也能这么牛
向南匆匆收拾了一下,正要出门去饭店的宴客厅,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
他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钱昊良等人过来邀他一起出发。
吴茉莉看着向南身上穿的一身白色运动服,眉头就皱了起来:“你就穿这个?”
向南愣了一下:“吃个饭还讲究穿什么?”
站在一旁的钱昊良毕竟经历得多,他笑着解释道:“今晚的欢迎宴算是比较正式,国家文化局和国家文物局都有领导会过来。”
向南这才发现,不仅钱昊良和赵波一身西装笔挺,就连平日里总是一条牛仔裤,一件白衬衫走天下的吴茉莉,也都套上了一件式样端庄的长裙。
1...1920212223...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