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强工科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智能码字机
“卢士德?你尽管去告吧!”丁原脸色铁青,从牙缝里说了一句:“如果怕自己跑腿辛苦,可以让我的家丁们立刻去把卢士德请来,让你们在他面前诉苦。本官是陛下钦点的安新县操守官,若是不敢整顿安新县的军务吏治,那不如回家抱着老婆孩子睡觉去了!”
听到丁原的话,两个总旗先是一怔,随后脸色煞白。
崇祯皇帝嘉奖丁原的事,只是在一些更高阶的官员中普遍知晓,像是总旗这样的小吏,根本没人会通知他们。
这两个总旗万万没想到,丁原的来头如此之大。
被皇帝嘉奖,这是多大的能量啊,这样的人物,估计吐口痰都能把卢士德淹死吧。
在这样的背景之前,卢士德这个守备官又算什么啊?
两个总旗心中惊骇无比,噗通一声跪在了丁原脚下。
年老的总旗语气打颤的说道:“操守大人请原谅我们有眼不识泰山!你说的我们都懂了,从今往后,但凡操守大人有命,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年轻的总旗也是浑身颤抖:“从今往后我就是操守大人的狗!操守大人说咬谁小人就咬谁,绝无二话!”
“我不要需要狗,我只要你们堂堂正正的做人。一个总旗应该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两个总旗自然是磕头谢恩。
丁原斜了一眼这两个又奸又滑的总旗,心说,这二人积习已深,估计很难担当重任了,只要找到合适的替换者,他们必须要从队伍里清除出去。
让这些基层小吏认清形势之后,丁原要做的第二件事情是清理安新县挤压的坏账。
很多逃额的原因之一就是军饷根本发不下来,相当于白给朝廷卖命。
丁原细细查阅了账目,大概核算清楚了这里的欠饷情况。
他一边写封信把账目核算情况呈报给了高起潜和卢象升,一边决定清理清楚
由于涉及到保定的事,所以丁原并没有通知徐标这个巡抚,毕竟他有可能也是收了好处的。被徐标知道了,可能会打草惊蛇。
最后统计出来,全县军户共欠发饷银三千二百四十一两银子,实额四百六十三人话,每人欠饷七个月。此外每个军户还少发了两件冬衣和一件夏衣。
丁原决定用自己的钱补上部分空额。
再次召集了所有军户,丁原向他们说明了补发欠饷的办法。
每个人先都补发一个月的军饷,让家里能揭开锅。之后,这些军户们需要完成一定量的训练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补发一个月军饷,共计六个训练任务,能全部完成的,也就拿回了全部欠发的军饷。
对于那些逃额,丁原也宣布,只要他们愿意归队,既往不咎,也同样享受补发一月军饷和完成训练任务有钱拿的待遇。
这个公告一出,那些懒散毫无生气的军户们立刻精神为之一振。
不少军户领到丁原发的二两银子,喜极而泣,直呼青天大老爷来了,弄得丁原还有些尴尬。
虽然这些军饷都是欠发的,但是这个时代,不欠饷的地方基本没有。
连一些朝廷官员的俸禄也会拖欠,只是官员们可以变着法捞钱,不让自己吃亏,基层军户们就没这些路子了,只能挨过一天算一天。
因此能把欠的饷银拿回来,还知道另外那六个月的欠饷也有有机会发下来,因此个个情绪高涨,摩拳擦掌。
这个公告发出去没两天,逃额也补回来不少。
许多青壮年都知道了丁原补发欠饷的事,也知道了本地的小吏们不再役占军户,纷纷归队,补上了逃额。
能到校场上进行操练的军户已经变成了三百八十多人,虽然距离实额还有几十人的差距,但补额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而丁原上任之后要烧的最后一把火则是大扫除。
带着安新县的那些军户们,还有丁原自己的300家丁,在整个安新县进行大清扫。
穿越到古代之后,丁原还是很不适应这时代的卫生情况的。作为一个县的军事首脑,丁原可以改变这里的精神面貌,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变安新县的卫生情况。
虽然是春耕的时候,不过丁原手头还有不少军户们,这也是他们要完成的一个训练任务。
把安新县城打扫干净,那么就可以获得一个月的欠饷。
首先是在县城郊外挖掘了一个硕大的土坑,把县城里清理出来的垃圾都埋到这个垃圾坑里,反正这个时代也没什么不可降解的物质,所以这种办法很方便,也很有效。
这时代的垃圾埋在地下过不了几年就都化成泥土了。
清理完现存的垃圾,丁原又给他手下的军户们制定了严格的卫生要求。一是规定了军户们以后不许乱扔垃圾。所有垃圾全部丢到丁原布置在全庄各处的二十个大垃圾桶里,由丁原安排人专门清理。
乱丢垃圾的,罚款!
再不听的,罚俸!
还不听的,杖责十下!
其次,又要求他们饭前便后洗手,每四天洗一次澡。
垃圾清理干净,人也都捯饬整洁了,丁原又带着军户们开始清理安新县的街面和道路,即便是那些没人承租的店铺,也要拾掇出来,找房牙子估好价格,在门口摆出房屋信息,公开招租。
如果是没人住的房屋,也同样处理,把门口清扫干净,公开招租。
安新县大扫除结束之后,整个县城里的模样焕然一新。
县城里的卫生条件大为改观,军户们也都拿到了一个月的欠饷,不管是安新县的居民还是军户都十分高兴,看向丁原的眼神也变了,多了几分尊敬和期许。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93章 点亮大明的黑夜
看着整洁亮堂的安新县城,还有士气蓬勃的军户队伍,丁原十分满意。
这时候,翠儿安排下人来通报,在丁记农场里的工程已经结束了,要少爷回去看看。
回到城里,刚要朝农场的方向走去,却在大街上遇见了赵丹,他正在给几个南方口音的商户讲解玻璃杯的好处。
抬眼看到丁原,赵丹也顾不上这些商户了,让身边一个伙计接过他的事情,自顾自跑了过来。
“赵叔叔,好久不见。”丁原笑着打招呼。
赵丹热情的挽着丁原的胳膊:“我知道你得胜归来,必定宾客盈门,所以也就没去凑这个热闹。这才回来几日,怎么不多休息休息?”
“我也想好好歇歇,可安新县一堆子事情,没人整理不行啊。”
“是了,贤弟你现在是安新县操守了,必定军务繁忙……”
此时,赵丹的伙计已经把南方口音的客商送出了城,跑回来复命了。
原来这几个南方客商都是从苏州府来的,听说了保定有物美价廉的玻璃器皿,大老远赶过来,要收购一批回苏州贩卖。
听到这些客商要订一千套玻璃酒具、五百套玻璃茶具,丁原笑着说道:“看来玻璃作坊那边又要增添人手了。说起来,我这有一个新玩意要去看看,赵叔叔有空么?跟我一起去丁记农场一趟?”
虽说农场的设施才刚完工,还没试验过,可能会有纰漏,不过丁原并不把赵丹当外人,就算是让他看到了一些意外,也没什么。
赵丹点头笑道:“那敢情好,这就走吧?”
“好。”丁原笑着在前面带路。
来到丁记农场门口,赵丹本打算系一条方巾再进去,却骤然发现原本的恶臭气味消失了。
带着满头疑问,赵丹被丁原拉到了院子里。
一个新盖的房舍已经基本落成,而翠儿正在屋子后面挽着袖子,指挥着农场里的帮佣们架管子。那管子软趴趴的,看上去应该是用牛皮缝的。
赵丹和丁原走上前去,看到翠儿正在让帮佣们把皮管嵌到一个木槽里,而管子的另外一头则是通到了地面。
赵丹看到那块地面不远处有一个硕大的金属盖子,应该是铁做的,而四圈则是用焦泥封的严严实实的。
不过盖子底下是什么东西,赵丹就不得而知了。
丁原悄悄来到翠儿身后,猛地问道:“怎么样?忙完了么?”
翠儿肩膀一哆嗦,本要噘嘴嗔怒,却见到赵丹就站在丁原身后,便收起情绪,微微一笑,朝二人蹲了万福。
“已经完事了,已经把最后的管子架上了。”
说罢,翠儿带领二人走到了房间里。
一进屋房间,赵丹就发现了独特之处。屋外面看到的那根牛皮管子径直接到了房顶上,又屋顶分了叉,变成了好几根细一些的管子垂到了地面上。
而其中的一根细管并没有连通到任何地方,就这么孤零零的垂崽半空中,只是旁边的桌子上放一个玻璃器具。
赵丹越发好奇了,这一切都是什么?
他求助的眼神看向翠儿,希望这个活泼伶俐的小丫头能透漏点信息。
然而翠儿也是一脸好奇的打量着玻璃器皿,丝毫没有头绪。
她只是按照丁原的吩咐监督工匠们完成了这一切,至于这些设施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翠儿也是一无所知。
丁原走到玻璃器皿跟前,放在阳光下看了看,确认了玻璃的透明度没有问题,便问道:“翠儿,那些匠户们安装完成之后,有没有检查过,是否安装的紧实?”
翠儿点点头,如实回道:“少爷请放心,这些翠儿都记着呢,牛皮管子还有那个分叉的地方都好好检查过,泼了水到上面,没有气泡。不过剩下的事就要少爷自己来做了。”
“嗯,你做的很好。其余的东西也都备好了吧。”一边说着,丁原一边搬来了一个梯子,爬了上去,把玻璃器皿接在了房顶上,然后又把垂在地上的牛皮管子插了上去。
“都备好了。”翠儿一边说着一边招呼一个帮佣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七七八八的一些零部件。
赵丹却没顾得上那些,他眯缝着眼,仔细观察着丁原手中的玻璃器具。
这玩意圆乎乎的,有点像一个灯笼。屋顶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铜盘,倒扣着半个玻璃圆球。球面晶莹透亮,能看到里面有一截瓷柱连着铜管,又接到铜盘上面,最终跟牛皮管子连到了一起。
丁原一手拿着玻璃球,另一只手,手托着琉璃球一拧,就把罩子卸了下来,原来那琉璃罩子和铜盘之间是有活扣的,稍微一拧就能卸下来。
丁原把那个罩子交给翠儿,又指挥她拿过来一张纱网。纱网不只一两个,在帮佣的盘子了放了好几个。
接过翠儿递过来的纱网,丁原把纱网放在了铜盘底下,又开始弄了起来。
赵丹走近帮佣,拿起一个纱网端详了起来,似乎是用粗棉纱织成的网,不算很大。除了上下都有开口之外,这个纱网比较特殊的地方是,上面还附着一层灰渣子,摸一下沾了满满的一手。
这时候,丁原已经把纱网的一边系在瓷头上,另一边牢牢禁锢好了。
“成了!告诉外面的人,把管子接上吧!”丁原站在梯子上,朝翠儿吩咐道。
赵丹生怕落下什么关键步骤,也赶紧快步跑到屋外,只见两个农场的帮佣把那根屋外的牛皮管子上面的软木塞拔了下来,而后十分迅速的连通到屋里的管子上。
转过头来,却看到丁原接过了翠儿手里的蜡烛,把刚才套上去的纱网给点着了。
呯的一声。
伴随着四溅的火花,火苗跳跃升起,有些猛,差点把丁原头上系的头巾给点着了。
梯子上的丁原也被火势之大吓了一跳,赶紧转动铜罩上面的一个活门,心中暗道,之前还怕沼气不够多,压力不够大,没想到鸡粪和杂草变成的沼气这么厉害!
站在地面上的赵丹和翠儿仰头看着丁原,都是一头雾水。
赵丹心中嘀咕,丁兄弟搞的这是……一个灯?
说是灯,可不太亮啊,那股看上去好像随时会熄灭的淡篮色的火苗能照多大点儿地方?
是不是丁兄弟搞错了?
正在赵丹暗自琢磨的时候,令他终身难忘的景象出现了。
只见纱网被火焰生成的气吹的越来越大,最后膨胀成了一个球。随着棉纱被烧完,球又逐渐缩小,变成了一个灰蒙蒙的珠子。
然后,赵丹的眼前突然爆发出一片亮白。
那淡蓝色的火苗竟变成了炽白色,而后立刻迸射出夺目的光芒,让人无法直视它。
丁原早有准备,自然用手掌遮挡了一下光亮,不过看到手掌边缘处的光晕,他知道,试验成功,沼气灯做成了。
他眯缝着眼睛把琉璃罩子重新扣回去,缓慢走下梯子。
“赵叔叔,今天看的这新玩意,怎么样?”
赵丹仿佛没听到丁原的问题,只是双眼直愣愣的看着头上的玻璃灯,心中不停的发问,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会这么亮?
现在还是大白天的,外面太阳明晃晃的,这灯都如此的耀眼夺目,如果是晚上,这灯还不得把整间屋子都照得跟白天一样?
直到丁原又问了一遍,赵丹才深吸一口气,说道:“丁兄弟,这灯……神了!”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94章 二百两银子包全套
能试验成功,丁原很开心。看到赵丹如此激动的神情,他也不免有些得意,便指挥着农场的帮佣们,把另外两个玻璃灯罩装到了房间里的角落里的沼气灯上。
赵丹指着沼气灯说道:“丁兄弟,这东西实在神了,回头能不能安排人给我家也都装上?”
丁原点头说道:“二百两银子包全套,先钱后货!”
“二百两银子?”赵丹忍不住啧舌。
“是不是感觉有些贵了?”丁原撇了撇嘴。
赵丹摇摇头:“我倒是付得起,我是担心……二百两的话……其他人不愿意掏这个钱。”
丁原心说,不愧是天生的买卖人,已经想到怎么把沼气灯卖出去的问题了。
“二百两,其实我也赚不到多少钱。”丁原如实说道,“这个破玩意,成本很高,我也是费了老大劲才把材料凑齐的。”
丁原这话一点没掺假,一个简简单单的沼气灯确实是费了很大的劲才搞定的。
其实这种灯在后世的时候,只要住过农村,用过沼气池的人都知道,甚至也用过。原理也十分简单,整个制作流程也说不上特别复杂。
但是,在现代化社会容易,不意味着在明朝就容易,这个沼气灯简直可以说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如果明朝有科技部,兴许都能送去评审得个奖。
第一个要解决的攻关难点是沼气池的封闭性和内部压力。丁原安排翠儿联系了了瓦匠、铁匠和漆匠,特意造出了一个既防水又不漏气的池子。并且使用了在池子外部架设一个水箱,给沼气池注水的办法增加内部的压力。
第二个难题比第一个更棘手,也是让丁原思考了很久的事情,如何制作沼气的导气管。
这个事情在后世那是最简单的,胶皮管子或者塑料管子都可以,价格便宜量又足,满大街都是。但是在大明朝可就麻烦多了。一开始,丁原尝试过用鱼肠或者鱼鳔,他知道古代人用这些东西来避孕,所以结实度应该没问题。但是后来一算账,发现单纯用鱼肠鱼鳔来制作导气管,成本高的惊人,而且有些太软,容易破漏,根本不实际。于是只能找了一大堆工匠,共同研究出了一种能够隔气的材料,牛肠的内膜。
制作方法也挺费劲,还是得用一些鱼鳔,洗净之后,晒干成鱼胶。
然后再用鱼胶粘成跟套套一样薄的细管,在外面包上一层软牛皮,防止破漏,最后再封上一层树漆。就这样一根导气管才算完成。
最后沼气灯灯泡的制作对丁原来说倒是手到擒来,毕竟他丁记就有玻璃烧制作坊,可如果不是能够自产玻璃,光找个合适的灯泡也是十分费劲的。
陶瓷喷头是丁原安排了史铁柱的一个小弟,烧制失败了好几次才成功的。
而铁管、活门、进气阀这些复杂精密的零件,都是找保定城手艺最精巧的工匠一点一点手工打磨出来的。
哪怕是那张其貌不扬的小纱网,都是找了天津的织工做出来的。
赵丹仔细听着,一边听,一边掐着手指算,到最后,他算明白账了。
这一套灯卖二百两,确实不算贵。
赵丹喃喃道:“这么一说,二百两也还是值的,毕竟这灯不冒烟,还比那些冒烟的亮堂很多。咱们保定城里有的是爱享受又拿得出二百两银子的人,就是我担心,每天点灯的时候,换油……”
说到这里,赵丹自己停住了。
他表情一滞,转头看向丁原,似是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一样激动的说道:“这不是烧油的灯!那这个灯是怎么点着的?它烧的是什么?难道是外面池子里装的东西?丁兄弟别卖关子了,快给我说说,那里到底是什么宝贝啊?”
“宝贝……”丁原扑哧一笑,“赵叔叔跟我来吧,这就给你揭晓那里面是什么!”
说完,丁原就跟翠儿领着赵丹来到了另外一栋新房子的后面,这里也有一个大小差不多的池子,只是里面空空如也,还没加料。
在没有试验成功之前,丁原自然不会浪费太多原料,既然第一盏灯已经亮了,说明路子是通的。
还没走近那个池子,赵丹就快晕了,赶紧从袖口里掏出之前没用上的方巾,捂住口鼻。
走近一看,赵丹差点没晕过去!
只见那池子里面满是鸡的粪便和残羹剩饭之类的东西,散发是弥天臭气,令人作呕。
“这味道……这些是农场里的鸡粪?”
丁原也用手捂住口鼻,说道:“是啊,就是鸡粪。”
赵丹讶然道:“玻璃灯里烧的是鸡粪?”
“那肯定不能。让那个玻璃灯燃烧的是这些鸡粪残渣发出来的气。”
“气?”
“是啊,就是这难闻的臭气。废料加上水,再密封好,如果温度达到一个数值,就会生出类似瘴气的气,可以把这种气叫做沼气。玻璃灯就是燃烧了沼气而发出的光亮,也可以叫沼气灯。”
翠儿捏着鼻子说道:“少爷这个沼气灯真是一举两得,不光能照亮,还把农场里的鸡粪都给利用上了。”
丁原点点头,说道:“其实不光是鸡粪,如果卖给其他人家,没这么多鸡粪怎么办?可以用猪草、稻草、苇杆、麦杆啥的代替鸡粪。出气量也不差,而且还能积肥!”
“还能积肥?”赵丹蓦地眼前一亮,他一开始以为这沼气灯只是把粪便什么的消耗掉了,那样其实很多人家就有顾虑了。毕竟粪便可是珍贵的肥料,单纯用来点灯,有些浪费。但是如果还能用来积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丁原笑着说道:“没错!这沼气池除了照亮之外,还可以积肥。等这一池子的沼气烧完,剩下的都是一等一的好肥料。”
“这一池沼气……能用多久?”
“两三个月应该是有的。不过这是第一个试验品,估计还有考虑不足的地方,如果单纯是点灯照亮的话,两个月肯定能保证。”
赵丹已经在心里把账都算完了,该问的问题也都问完了,他拉着丁原返回了亮着沼气灯的房间,指着头顶的灯说道:“丁兄弟,咱们来做笔生意吧。”
丁原闻言也笑了,指着头顶的亮光,笑着问道:“赵叔叔,经过我这么一解释,这全套东西二百两银子,不算贵吧?”
赵丹的眼睛已经离不开沼气灯散发的光亮了,他有些迷障的回道:“不贵,绝对不贵,这可太不贵了。”
丁原拍了拍已经看迷了的赵丹,“那就这么说定了?我这里也有些现成的工匠,赵叔叔可以雇佣他们,给保定城里的大户们挖池子,装沼气灯。”
赵丹这才晃过神来,深吸一口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95章 直隶第一富户
二百两银子的项目,乍一听,谁都要摇头,可是花上二百两银子,起码可以照明两个月之久,之后再度使用的成本极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二百两银子会越来越值。
赵丹已经有了主意,这个生意他得接下来。
保定城的那些大户们,还有京城里的一些人家,每个月蜡烛消耗都不是个小数字,让他们更换上这种既不会冒烟又明亮很多的沼气灯,绝对是一笔抢手的买卖。
丁原其实就等着这句话呢,他要忙的事情还有许多,只打算开发出沼气灯来赚钱,并没有精力去做推销、安装、售后服务这些事,把这个技术跟赵丹合作,赚的钱分成是更有效率的方式。
“成本呢?丁兄弟有个账没有?这些设备的成本是多少?”赵丹继续问道。
“一百两银子上下,这是包括了工匠们月钱的。”丁原说。
“那利润就是一百两!”赵丹双眼放光。
丁原指了指导气用的皮管子,说道:“主要是这个东西费劲又费钱,如果能找到固定的工匠,再联络好鱼贩子稳定供应鱼鳔,我估计成本还可以降低个十两左右。”
赵丹一拍大腿:“熟悉的鱼商我有啊,白洋淀里的鱼多的是!工匠我也能给找到!”
“这感情好!”
赵丹扫量着丁原,心中不禁暗叹。
跟这少年熟识也就半年多的时间,他简直是插了翅膀一样蹿升啊。
年前捣鼓出蜂窝煤,虽说也整了一笔钱,可那个技术含量很低,今年冬天估计市面上就有很多家蜂窝煤供货商了,想再跟去年一样赚钱就难了。
之后又是养鸡又是罐头还有玻璃,到了现在,竟然设计出来这么复杂精巧的一个工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