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杨掌柜,高存福来辽阳不怀好意,我们一早就知道。我是想问你,可有破解之道?”李石看了一眼不发一言的完颜雍,而后紧盯杨丛义,想知道他的回复。
杨丛义一再犹豫,欲言又止。
“杨掌柜有话,不妨直说,这里除了我们三人,没有其他外人。”李石催促。
听到这话,杨丛义似乎是下了决心,道声好,而后道:“都知道,这些年很多皇室宗亲已经被谋害了,估计到最后谁也逃脱不了,而在此之前,幸存的人无不提心吊胆,不知道何时厄运会降临。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同是太祖的子孙,他能做得皇帝,完颜大人也行。再说,与其等待厄运降临,不如主动出击,消除厄运!”
说到这里,李石没有接话,完颜雍也没有开口。
杨丛义见二人脸上神情没有多少变化,于是接道:“据我所知,燕京已经在准备打仗,准备明年千里南下,攻打宋国,到时候双方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肯定避免不了,若那时完颜大人趁机在辽阳起事,直接登基,进可去燕京夺取整个金国的权力,退可扼守辽阳,退守上京,不论如何,都比现在的处境要好。我做生意,南来北望到处走,这些年去了不少地方,以我了解的官员舆论来说,绝大部分人对燕京现在的皇帝很不满意,说他荒淫好色,弑杀成性,不忠不孝,无情无义。若是完颜大人能抓住大军南下功宋,燕京空虚之机,在辽阳登基,而后登高一呼,天下官吏、百姓必然拍手响应!”
李石看了看完颜雍,二人还是没有说话。
杨丛义又道:“如果完颜大人觉得辽阳的实力过于单薄,我在登州、益都府等地也认识不少人,他们对燕京颇为不满,我可以作为中间人,私下跟他们联络,待到大军南下功宋之时,他们就可以带兵来辽阳,到时候完颜大人带领几万精锐,指日便可到达燕京,控制整个金国。”
说完,见二人还是不语,杨丛义叹息一声道:“若完颜大人无意,就当我没说过吧,若是日后官府追查铸钱之铁的来源,请不要透露我的信息,毕竟我只是一个生意人。五万斤铁,明年四月中旬之前一定送来辽阳,铁送到,我的商铺也要同时在辽阳设立。这样可好?”
二人依然没有言语。
“完颜大人、李先生,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先告辞,早日回去筹集你们需要的东西。”杨丛义起身准备离开。
“杨掌柜且慢!”李石终于开口了。
只听他道:“李某不明白,你鼓动留守大人趁机起事,对你有何好处?”
杨丛义站在原地,淡定的回道:“自然有大好处。整个辽阳地区地域广大,不知几千里,此地几乎没有南方货物,若是得到完颜大人得势,允许我在辽阳地区多开几家店铺,那利润将难以估量。我是商人,看的是长远利益,今天我帮助完颜大人,明天完颜大人得势,由大人庇护,我的生意必然能蒸蒸日上。若是今天我跟大人合作,明天大人就失了势,那我的损失就太大了。完颜大人现在身处险境,风险很大,如今合作,我的风险也很大,而主动出击,化险为夷,才是逃离险境的最好办法,甚至还能将险境变成优势。这就是我建议完颜大人趁大军南下,燕京空虚,在辽阳起事的原因。成则两利,败则两伤,一旦我们合作,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我还能帮完颜大人找来一批支持大人的人!而我的最终诉求也只是生意,赚钱而已。”
“留守大人是皇室子孙,即使遭遇不公,也绝对不会反叛朝廷!杨掌柜,李某给你一个忠告,想赚钱就好好做生意,只有管住自己的嘴和手,才能赚钱、保命、享福!明白了吗?”李石冷冷的看着杨丛义,语气严厉。
“杨某明白。大人要的东西,明天四月一定准时送到。告辞!”杨丛义抬手辞行。
李石起身,打开暗门,将杨丛义送出密室。
出了密室不多远,二人抬手道别后,杨丛义在护卫带领下,很快离开静宁寺。
李石回到密室,在完颜雍身旁坐定。
“舅父,此人是何来历?”完颜雍终于开口。
“密州的商人,走南闯北,做些货物倒卖生意,把宋国的货运到金国,再把金国的货运到密州、登州或宋国,舍得花钱,打通了不少官府的关系,据他所说,很多州府大员都参与了他的生意,官员为他提供庇护,他分给官员利润。”李石回道。
“他说的话有几分可信?会不会是高存福派来的人?”完颜雍很是怀疑。
“不会,据我所知,他的船队三年前就已经来辰州交易了,每年只在九、十月来一次,天一冷就走了,绝不留在辽阳一带过冬,而高存福去年才来辽阳,船队也只是在辰州海边,连辰州城都不进,高存福跟他们没有交集,不会是他的人。另外,这个杨掌柜也是第一次到辽阳府来,来这儿的初衷就是想扩大生意,在这儿开始店铺的想法也是本地商贾和大户的主意,只不过他跟各地官府打交道太多,每到一地已经习惯了寻求当地官府庇护,在辽阳做生意,要找的当然只能是你。”
“舅父,你相信他方才所言吗?天下官吏、百姓真能响应?”
“我不怀疑。完颜亮荒淫无耻,不忠不孝,弑杀成性,你看看这些年来,他杀了多少宗亲,凡是对他稍有威胁,全部杀害,就连他不喜欢的,反对他的人,也会找理由杀掉,今年他已经杀了很多大臣,那些大臣都是反对他带兵南下侵宋的,如今的燕京,已经被他杀的没人敢说话。这些年,完颜亮得罪了太多人,上京宗庙被毁,宗室跟是对他恨之入骨,又滥杀大臣,更是招人怨恨,放眼整个金国,他的仇人无数。你只需要早做准备,等待时机,一旦完颜亮离开燕京南下,你在辽阳振臂一呼,天下必然云集响应!”
大宋燕王 第575章 准备打仗
“我还是担心,完颜亮并不好对付,反对他的人都被他杀了,剩下的胆小如鼠,即使完颜亮离开燕京,他们也不敢背叛,到时候我们在辽阳恐怕都无法立足。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完颜亮会给你时间考虑吗?一个商人都能看出来大军南下功宋是最好的起事时机,完颜亮那么聪明的人会不知道?去年他让高存福来辽阳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担心在他率军南下之时,后院起火吗?如今他想率大军南下功宋,需要宗室支持,不然高存福不会来辽阳这久都没动静,他想要的是抓到你实质性的把柄,除掉你,即使抓不到,也会死死盯住你。但盯住你的时间不会太久,一旦他在南方战局不顺,必然会第一时间杀了你,消除祸患,而后再从容跟宋国交战,直至他得到想要的东西。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不要对完颜亮抱有任何幻想,也不要怕他,他得罪过的人实在太多了,只要你处理得当,那些人都会变成你最坚定的拥护者,之前他们之所以不敢反抗,是因为没有一个敢带他们反抗的人,如果到时候你振臂一呼,他们马上就会转过头来帮你跟完颜亮拼命!别说拿下燕京,就是拿下整个金国,也用不了几个月时间,等几个月后完颜亮从南边回来,他就会发现他已经成了孤家寡人,而想要他偿命的人却数不胜数,他逃命都来不及,还敢回来跟你争吗?”
“那我们现在该如何?”
“深居简出,稳住高存福,暗中准备,等待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便是起事之时!”
“舅父,我们能招到多少军队?能拿下高存福吗?”
“不用担心,征招两三万人不成问题,高存福手里虽然有军队,但只要有你在,他们不可能为高存福拼命。你在家呆着不要露面,这些事我会帮你做好。”
“麻烦舅父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就一个妹妹,你出了事,她也不会好过,我也不会好过,共进共退,才能摆脱危难。”
“是,我在家等舅父的消息。”
寺院密室内的谈话结束了,杨丛义自然不可能知道他们谈了什么,但从之前他们的反应知道,李石和完颜雍必定考虑过起事造反的可能,不然不会那么平静,只是他们还不敢相信他罢了。
相信不相信,杨丛义并不在意,他只是想知道完颜雍有没有造反的想法,如果之前没有,那么从今天开始,他就应该会考虑了,如果有,他的想法应该会更加坚定。
果然,回到客栈不到半天,李石便找上门来,除了生意没有多说其他的,却给了杨丛义一件信物,告诉他这是留守大人家传之物,轻易不会离身,以后不论有何事,都可以拿着信物来找留守大人。
李石虽然没有明说,但一件信物便将他们绑在一起,无疑是给了杨丛义一个不小的承诺,同时也预示着他们接受了他的建议,赋予了他帮忙联络支持者的权力。
确认杨丛义明白他的来意之后,李石匆匆离开。
一天后,杨丛义召集辽阳府跟船队有过交易的商贾和大户,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从明年四月份起,他的商铺会在辽阳府建立,一年交易几次都可以。
众人听后很是高兴,当即与杨丛义约定,明年来的第一批货,一定要给他们,而他们也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来交换。
只要是公平交易,杨丛义自然应允。
又在辽阳府停留几天后,杨丛义在一个商贾陪同下,带着一批牛马赶回辰州。
交易早已结束,大半个月前,沈缙就带着大部分海船离开,岸边只剩五艘船,包括那艘巨大的神舟。
跟那送行的商贾道别后,杨丛义率领船队离岸,顺风入海,数天后返回钦岛基地。
北方之事,沈缙已经做好安排,杨丛义没有插手,休整三天后,船队离开钦岛,顺风南下。
南下途中,在明州稍作停留,杨丛义亲自去了一趟明州造船厂,下造船订单一百艘,其中海船六十,战船四十。
腊月中旬,船队回到泉州,杨丛义送孟芸娘回到家中住了不到三天,便又匆匆离开,随船队去了流求。
在离开之前同样去了泉州造船厂,造船订单最低百艘,不设上限,越多越好,海船战船各半。
流求营地,六千精武军已经在分批操练水战、军阵和骑射,各项训练,热火朝天,而两千多护卫军在农闲之时,也开始了军事训练,操弄海船,操练军阵,学习骑马,放下镰刀锄头,每一项也都有模有样。
杨丛义在见全军将校之前,先去看了营地附近上万亩肥沃的营田和流求南部面积达十几万亩的马场。
三年来,船队每年都在北方换取大量马匹,经过几年繁衍,面积广阔的马场如今已有大小马匹上万匹,其中成年马八千余匹,成马中的公马有将近六千匹,母马数量不多,马群繁衍全靠她们,是以特别金贵,很少会被装上马鞍。
六千匹公马中,除去品质优良的种马外,绝大多数都被配上了马鞍,供精武军和护卫军平常练习骑乘,沈缙从北方回到流求之后,其中三千匹好马进了精武军军营,转身就变成了专用的军马。
整个马场上万匹马,能上战场的只有五千余匹,数目还是太少,但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好好维护马场,以期能尽快繁衍出更多更好的战马来。
以马场现在的规模来看,一年增加两千匹小马驹不成问题,三五年后,马匹数量翻一倍,也很容易。马匹基数越大,母马越多,马匹增加的速度也会越快,流求地域广阔,草木丰茂,养个五六万匹,上十万匹马,根本不成问题。
只是宋金之战焦灼多久,有没有那么多时间,却是问题。
杨丛义在马场呆了两天,他发现护卫军们虽然很爱护马匹,但不论怎么看,都不像是牧马人,他们没有骑马的习惯,也不喜欢马匹四处奔跑,偌大的一个马场,硬生生被分了上百块区域,像养羊一样来养马匹,这种模式养出来的马能不能奔跑,能不能作战,他很怀疑。
但他在整个流求也找不到会养马的人,就是回泉州也不一定能找到,整个大宋就没有几个能养马的马场,最近的还在荆湖一带,与流求隔了几千里。
对于马场的现状,他也没有好办法,索性就暂且不管,因为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在精武军议事厅内,杨丛义以统制之名召集众将议事,精武军从正将、副将、准备将到部将,三十七名将校全部出席,一眼望去,颇振士气。
“你们的气色都不错嘛,看来已经完全适应了流求营地的驻训生活。你们中绝大多数都不是本地人,如今都在这儿娶妻生子了,不知你们还能不能打仗,还想不想建功立业。”杨丛义看着三十多名将校,开门见山,高声询问。
“想!”
“时刻准备打仗!”
“想啊,做梦都想打仗!”
“大人,哪里有仗打,我们都快憋疯了!”
..........
一听询问,众将马上七嘴八舌,莫名的开始兴奋。
将校中大部分都是宣威军旧人,少部分不太认识,有些面生,整之军队已经七八年没打仗,他们还有没有一战之力,杨丛义不太清楚,当年能打李越,这么多年过去了,能不能跟金人较量,他是没有信心的。
“看大家士气高昂,我很高兴。不久前,我亲自去了一趟北方,听说了一个消息,大宋与金国之间的和议即将破裂,这对有些人来说是好消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坏消息,那对我们来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杨丛义高声询问,扫视众人。
一众将校猛然听到这个消息,无不被惊在当地,一时之间,议事厅内寂静无声。
“这么说,大宋要跟金国开战,北伐中原?”薛望惊声询问。
“北伐?不会吧,我们都没什么军队了,拿什么北伐。”有当即将校反驳。
“大人,难道真如你所料,宋金和议二十年便要再次开战?大宋是无力北伐的,难道是金国想南下不成?”姚昶高声问道。
“金国皇帝完颜亮准备南下,入侵江南,已经准备多年了。七八月间,我在临安时,朝廷便因完颜亮准备南下的消息是真是假、与金国是战是和吵的不可开交,战和两派朝臣争锋相对,多人被去职罢免。临安的事情忙完,我便亲自去了一趟北方,发现金人确实是在准备南侵,已经准备一两年多了,金国朝廷有一条政令,要求各地官府向每家每户至少征调一牛一马,而后集中送往燕京或汴京,除此之外大批粮食也已经运往汴京,各地军丁也都陆续开始聚集,所有的消息都直指一件事,金人将要马上南下侵宋!很可能在明年开春解冻之后,金国大军就会开始行动。”
大宋燕王 第576章 水战训练
“金人真要南下?朝廷打算怎么办?在哪儿抗击金人?”马上就有将校询问。
“金人要南下,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朝廷打算怎么办,我还真不知道,也许他们现在还在争论,不能确定金人是不是真敢撕毁议和契约。”杨丛义说的颇为无奈。
“那帮酸文人,误国误民,都这个时候了,派人去北方看一看,不就知道金人是不是在准备南侵?坐在临安呈口舌之利,能争出什么结果来!”
潘诚愤愤不平,众人应和,表示认同。
“抱怨的话就不要说了,打不打,什么时候打,我们不能决定,但若是朝廷想通了,一旦下令抗击,我们能不能打,怎么打,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杨丛义马上制止纷乱的议论,议事厅重归平静。
等厅内安静下来,杨丛义接道:“据我所知,为这次南下完颜亮做了很多准备,所以他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打个谷草,掳掠一番就回去,他的目标很可能是渡过长江,攻破临安,南下整个江南,灭亡大宋,所以他不会贸然行动。据我分析,春夏之际,金国军队会陆续从金国各地汇集到汴京附近,等到秋收之后,新收的粮草送到汴京大营,便是完颜亮率军南下,攻打大宋之时。所以真正的开战时间应该在九、十月份,以此推算,我们只有大半年备战时间。”
“大人,真能轮到我们上战场吗?朝廷怕是把我们都忘了吧!”有将校询问。
“抵抗金人入侵大宋,不光是朝廷的事,也是我们所有大宋子民、所有大宋军人的事,朝廷可能会忘了我们,但我们能忘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人吗?一旦金人南下,所过之处,必定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而我们的亲人,哪一个不是在江北,我们的家人能任由他们欺负吗?不能!只要我们还活着,就绝对不能!一旦金人南下入侵,即使朝廷想不起来我们,我们也要北上抗击金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土家园,我们守护!”杨丛义高声答复那名将校的疑问。
而后继续说道:“金人肯定会南下,我们作为军人,从北方来的军人,必须做好抗击的准备。长江以北,没有天险可守,必定会被金人占据,而后金人要想渡过长江就没有那么容易,长江十分宽阔,金军很难渡江,而我们多次护卫远洋船队出海,常年在水上行军,驾船渡海颇为熟悉,在长江上,我们绝对有优势,到时候我们乘船北上,进入长江,金人想渡江,就得看我们答应不答应。宋金大军一旦在隔长江形成对峙,两军胜败,就在我们手中,这是一场天大的功勋,一旦我们阻挡住金人,不让他们渡过长江,用不了几个月,他们就得灰溜溜的逃回北方去,我们再登岸,随后掩杀,又是一场功勋!多年来,我知道大家都渴望打仗,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现在机会来了,能不能把握的住,就看你们自己!有没有信心?”
“有!”
三十几名将校异口同声,声音从胸腔中迸发而出,语音在厅中回荡。
“好,时间不多了,大家一定要按训练计划,抓紧训练,海战、军阵、骑射、行军,一样都不能落下,六个月内必须训练完成!苏仲、姚昶、潘诚,你们三人各领四指挥分头训练,表现优异者奖励,拖沓怠慢者,军法处置!薛望、罗聪,你二人随我去淮西募兵。其余人在流求好好训练,不得随意离开!”
“是!”
众将应声。
强化训练动员结束,一众将校随即离去。
杨丛义留下苏仲、姚昶、潘诚三人,单独跟他们交代一些训练之事,当年在广南,他们虽然一起打了好几场仗,但毕竟过去多年了,对手也从李越人变成更为强悍的金人,他不得不对训练进行多方考虑。
水战很少短兵相接,基本都是在十几仗、甚至是百丈之外解决敌人,而解决敌人的办法就是利用船上的投石机,投掷火球,烧毁敌船,当年宣威军是专门训练过的,他们投掷还不是火球,而是震天雷,攻击的对象也是李越人,近十年来,他们虽然也还在训练水战,但更多的却是操弄船只,而不是想着如何最有效率的击毁敌船。
如果精武军要想在长江上完全挡住金军,水战必须格外精通,如何远距离有效击毁敌船就是他们水战的训练重点。具体如何练,杨丛义是有一些想法的,所以他才留下他们三人,仔细跟他们交流、探讨,以期找到最合适、迅速的训练方法。
投石机投掷石弹涉及到力学问题,杨丛义自然没法跟他们讲这些内容,只能从石弹重量、抛射角度、张力大小和石弹落点的关系,跟他们进行最通俗的讨论,最后让他们明白,投石机投弹是否准确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靠运气。
至于如何找到这个规律,杨丛义告诉他们,只能通过在陆地上进行标准试验,测出相同的投石机在不同抛射角度、不同重量的石弹和不同的张力下,有效投掷距离是多少。
等一一测算清楚,制定出标准,投掷训练便有了可以遵循的规律,任何一个人按照标准来,都可以指哪打哪儿,提高投石机命中率。
苏仲等人听后似懂非懂,经过一番更为详细的解释和探讨之后,最终才将如何训练将士有效使用投石机搞清楚,并达成共识。
末了,杨丛义还提醒他们,如果期间遇到什么难以解决或是想不明白的问题,不妨去“造院”问问,那里有很多技艺精湛的工匠,会帮他们解决问题。
至于军阵、骑射训练,杨丛义并没有特别的建议,毕竟最重要的一战还是在水上,有机会上岸追击敌军最好,没有机会也不能强求,再说了,仅凭两条腿,他们怎么可能追得上骑马撤退的敌军?能在长江挡住敌军就够了,其他的还容不得他多想。
精武军中之事安排完毕,杨丛义去了一趟“造院”。
三年前交给“工所”的四项任务,如今都有一些进展。
透明的镜片烧制出来了,虽然还不是特别透明,但隔着镜片也能看清一些特定的事物,随着法提拉玻璃工匠的到来,正在迅速改进,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能烧制出真正透明的镜片来。
泥灰烧制进展迅速,从开始试验研究,到成功让沙子塑形,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当然最开始的泥灰塑形效果并不好,用锤子能轻松敲碎。但经过工匠们三年来不但改进,如今烧制出来的泥灰塑形的沙子,已经很难敲碎,缺点是塑形过程太长,最短需要三天时间才能成功塑形,未塑形成功之前都是软的,所以还得继续改进。
火枪铸造也有长足的进步,在用竹筒试验无数次之后,工匠们最终换上了铁筒,虽然用不了几次,铁筒就会被**炸裂,但有效射击距离已经达到二十多丈远。
期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射击距离,工匠们将铁筒加粗加长,以便能装更多**,随着铁筒加粗,装的**越来越多,射击距离也越来越远,最远距离居然达到一百多丈远,然而当他们增加**,准备再进一步时,铁筒在大量**作用下被炸的四分五裂,其中一名工匠当场死亡,多人受伤,于是沈缙便下令终止了大火枪研究实验。
有工匠因为研究火枪而牺牲,杨丛义虽然心疼,但还是为他们取得的成就欣喜,这是工匠用牺牲换来的成就,就此封存或搁置太过可惜,于是在他的过问下,对大火枪,也就是火炮的研究实验得以重启,并把他放在了比研制火枪更重要的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