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五月听闻新皇赵昚绕过三省和枢密院直接向前线将帅下达北伐诏令,虞允文很不赞同,因为那时根本不具备北伐条件,于是他当即就向新皇上书,请求延缓北伐,声言至少要延缓三年,给荆襄、江淮军民充足的准备时间,而后再行北伐,方能成功。
可皇帝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他的上书也石沉大海,北伐之举无人能阻止。
好在那时朝廷的北伐只有徐州一路大军,并没有要求襄阳、蔡州、颍州一同出兵,他与吴拱便多了一些准备时间,好应对金人的报复。
但当他在襄阳听闻张浚主持的北伐节节胜利,短时间内夺取济州,正在兴仁府进发之时,心里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因为这跟他的预想完全不同,在他看来,从徐州北上,根本不可能夺取济州,更不可能北伐成功,可北伐军夺取济州的事实,让他心里开始矛盾,他想不通。
然而,仅仅在几天之后,北伐军溃败,北伐失败的消息便传到襄阳城来,当时虞允文的心情十分复杂。
他当然不想朝廷好不容易提起勇气,冲破重重阻力举行的北伐以失败告终,但此次仓促北伐,惨败的结果正如他所预料,如果朝廷因为此次失败,而开始听从他的建议,精心筹备五年,他自然欣慰。
但朝廷再次无视了他的建议,因为北伐失败,朝堂上的主战派忽然被主和派取代,‘议和’顺其自然就成了朝廷接下来的议题。
朝廷一旦决定跟金人议和,筹备北伐将再无可能,好不容易收复的城池土地要还给金国,边军也会同时裁撤,这是虞允文不能接受的!
就在临安争论不休时,焦急无奈的他,当时就找吴拱商议,可不可以从邓州发动北伐,夺取许州,让朝中主战派,重新掌握临安的权力。
不过吴拱未得朝廷命令,并不敢贸然行动,最终只是朝邓州、唐州方向增加兵力,以防金人重兵迫和。
那时的虞允文是绝望的,他想北伐,他想恢复中原,张浚惨败,主和派掌权,他梦想的一切,归于泡影。
他自太平渡之战,声名鹊起,而后很快出掌军事重镇的军政大权,地位与以往,不可同日耳语,地位不同了,所思所想也不同以往。
如果朝廷不北伐,继续议和,他从军中得到的名声,很快就会成为他仕途上永远摆脱不掉的拖累,更别想出任宰相。
但好在,没过多久,亳州方向就传来了好消息,杨丛义率军北上,夺取了兴仁府!
拿下兴仁府,大宋这盘北伐大棋便活了,只要兴仁府不丢,主和派便无法掌控临安朝堂,北伐便能持续下去。
得知消息的虞允文激动了好半天,对杨丛义越发敬佩,当时就给他写了一封长信,主要是告诉杨丛义,无论如何,都不能再丢掉兴仁府,兴仁府在,大宋的北伐就永远不会停止,除非中原恢复!
而后,他便与吴拱谋划,紧急筹备北伐之事,以便从西边策应杨丛义,免得兴仁府再度丢失。
如他推想的一样,在杨丛义拿下兴仁府之后不久,临安朝堂再度被主战派夺回,北伐得以继续。
当他随后听闻,杨丛义和他的部属又接连夺取归德府和下辖所有县镇,并将济州金军赶出济州,又被山东忠义军所灭,济水以南再无大股金军后,顿时就被大好的北伐形势所鼓舞。
东边,杨丛义率领的北伐大军从归德府、兴仁府两面合围汴京,只要朝廷大军一到,弹指之间,便能清除汴京外围县镇。
西边,只要邓州、唐州、蔡州全军北上,夺取许州,而后一路向东北方向杀去,用不了多时,两军便能在汴京城下会合,恢复汴京可期!
虞允文被此等美好的推想所激励,当即说服吴拱,筹备北伐之事,骤然提速。
结果不等张浚重掌主持北伐大权,向他发来约书,共谋汴京,便已经提前数十日,支持吴拱率军出邓州、唐州,一战夺取裕州,再战取郾城,而后直奔许州城。
等张浚到归德府,发来约书,吴拱已经将许州城周围的县镇拿下,兵临城下。
不多久,吴拱便攻克了许州城,而后大军在许州休整,待后勤补给跟上,便可向汴京方向推进。
但就在吴拱拿下许州城之后才发现,附近金军全都后撤至尉氏,聚兵五万之众,修建营寨,闭营不出。
吴拱率领的宋军兵力不足五万,不可能弃许州城不顾,去到百里之外跟以逸待劳的金军硬拼,无奈之下,吴拱只得向北进攻,夺取周边一些城镇。
在后方襄阳,得知前线消息的虞允文,知只凭吴拱一军,不可能击败驻守尉氏的五万金军,估计要长久对峙,静待时机,于是马上让吴拱派兵驻守许州南边州县,巩固既得土地,与此同时,派兵东进,将战线与归德府连成一体。
吴拱虽然接受了虞允文的建议,归德府北伐军也向西推进,收复了不少土地,但两军主力却始终不能会合,原因便是金人在汴京南边一字排开的三个县,杞县、咸平、尉氏,各有四到五万大军驻守,不论攻击何处,都会有两县之兵共同反击。
如此以来,北伐东西两军便与金人形成对峙,等后方更多兵力到来,方能发起进攻,而不至于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落败,使北伐成果功亏一篑。
前线大军对峙,这便苦了后方筹集粮草之人。
在襄阳,宋金两军连战两年,田地大部分荒芜,百姓逃离也不在少数,粮草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所以前线久战,后方便招架不住。
现在,吴拱再次从许州城发来催要粮草的文书,虞允文哪有不皱眉、头疼的道理。
可要想北伐成功,前线将士流血拼命,不让他们吃饱肚子,怎么可能!
襄阳没粮,也没钱,但这些问题,他都要一肩扛起来。
“大人,鸿运钱庄主事到!”吏员传信。
“带主事进来叙话。”
片刻之后,鸿运钱庄襄阳主事进得会客厅中。
“鸿运钱庄襄阳主事周阁,见过虞大人!”主事见官行礼。
“本官今天找你来,是想跟你借些军费,可有?”虞允文直奔主题。





大宋燕王 第684章 北金出击
北金,辽阳。
身在辽阳的完颜雍采取一系列宽和的政策稳定后方,恢复生产,积蓄势力,而在前方则是处处给完颜亮压力。
燕京地理位置特殊,自从归附完颜雍后,完颜亮再想派兵直接北上草原便没有可能了,向东经渤海湾沿海通道直奔辽阳也不具备可行性,不拿下燕京,城内的守军随时可以切断完颜亮大军粮道和退后,将他们困死在狭长的海岸,甚至会被赶进海里。
正因为占据地理优势,完颜雍稍稍壮大一些势力之后,便马上尝试采取攻势,将驻守北京临潢府,震慑草原部落的兵力大部南调至燕京,南方一线军力大增,有了主动出击,与完颜亮正面对抗的资本。
于是在七月,听闻宋廷发兵八万,发动北伐战争,进攻济州之后,身在辽阳,得知确切消息的完颜雍当即决定向完颜亮发动进攻,并许以三千匹战马重酬,要沈缙的山东义军进攻德州和滨州,从东面牵制完颜亮军队。
八月十二日,燕京留守兼右副元帅完颜谋衍亲率六万军队南下,直取霸州。
八月十四日,完颜谋衍的先头部队在固安县击败数千南金守军,而后趁胜追击至霸州。
八月十八日,完颜谋衍率大军抵达霸州城下,一万南金守军闭门不出。
围城之后,没有立即强攻城池,完颜谋衍派随行参军为劝降使,入城劝降,守军不为所动,杀劝降使,表明态度,并弃尸城外,誓与叛逆不两立。
完颜谋衍怒,当即下令攻城。
三万金军全力攻城,从正午攻至黄昏,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攻破霸州城。
城内一万守军全被斩杀,无一逃脱,就连城内百姓,也有半数死于乱军之中,城内死尸太多,完颜谋衍未率大军入城。
金军离城,霸州城内百姓无法生存,尽数逃离,霸州一战,沦为空城,彻底被腐败的死尸占据。
八月二十二日,北金大军抵达归信县,当地县令早在得知霸州失守之时,便已携家眷逃离,县城百姓逃遁十之七八。
完颜谋衍率军入城休整。
八月二十三日,保州、河间府各出兵四万,分东西两路,共击归信。
完颜谋衍侦知敌情,知保州军势弱,于是率大军弃归信,埋伏大军于容城。
八月二十六日,保州金军途径容城,狂妄自大,一时不查,陷入完颜谋衍包围之中,双方大战三个时辰,直至夜幕降临,方才收兵。
此一战,保州金军损失兵力进半,当晚便逃回保州城。
西路军惨败,而东路河间府金军尚不知情。
完颜谋衍当晚便派遣近万骑兵部队从容城南下,直扑高阳,另派三千骑兵连夜返回归信,由归信南下,直奔河间府。
八月二十七日清晨,高阳县城刚刚打开城门,一支金军骑兵部队冲入城内,灭杀城内守军、县官,封锁县城。
一天后,完颜谋衍率军赶到高阳县城。
同一天,从归信南下的三千骑兵部队在任丘北部遭遇河间府北上的四万大军,稍一接触,便向北逃遁,而对方骑兵部队紧追不舍,一路追出两百余里,直至霸州附近,方才摆脱追击。
八月二十九日,完颜谋衍部侦知河间府守军只有不到一万人,其余大军还在向归信进发,准备与保州军共击归信。
未免守军发觉前方有异,退回河间,当天下午,完颜谋衍下令兵进河间城,趁守军未归,发动奇袭。
八月三十日上午,完颜谋衍亲率大军赶至河间城下,将四门围困。
劝降半个时辰,城上守军不予理会,于是当即下令攻城。
从上午进攻至正午,双方各有损失。
休战一个时辰之后,完颜谋衍下令继续攻城。
并扬言,若在日落之前,河间城内守军还不开城归顺大定皇帝,便是不死不休的仇敌,破城之时,与霸州一样,鸡犬不留!
城内守军不理,北金军队猛攻两个时辰,战死数千人。
眼见城外金军攻城不止,四门皆被封死,一个报信之人都出不去,面对疯狂攻击,河间城能守多久,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太阳渐渐偏西,正当完颜谋衍下令继续猛攻之时,却见城上忽然举旗。
紧接着,城上喊话:守将已被杀死!
完颜谋衍得知此等消息,急令暂停攻击。
片刻之后,城上丢下一颗头颅。
燕京距离河间府并不算太远,此地有多少驻军,有哪些统兵官,一清二楚。
头颅送至完颜谋衍眼前,确认身份,随即下令停止攻击,退后半里,令城内守军出城归降。
日暮时分,残余守军携留守府一众官员出城归降。
守军虽降,不过留守府一众官员并无几人愿意投降辽阳完颜雍,不但不愿投降,甚至当着完颜谋衍的面大骂完颜雍是致乱祸首、乱臣贼子,就是死也不会投降完颜雍!
完颜谋衍不是心慈之辈,当即将不愿归降之人斩杀于阵前,以震慑归降将士之心。
杀完人后,大军顺利入城,接管河间府防御。
两日后,完颜谋衍偷袭河间府得手的消息传到真定府,传至从河间府北上讨伐完颜谋衍的金军耳中,真定府当即责令保州军驰援河间府,又令河间府守军速归,夺回城池!
九月初五,河间府守军匆忙返回河间城下,完颜谋衍率军出战,一战击败回援的疲敝之师,斩杀五千余人,河间守军退回章丘休整。
九月初九,保州军收复高阳后,姗姗来迟,三万大军在河间城外五里之外扎营,完颜谋衍闭城不出。
九月十二日,保州军、河间守军相约,攻击河间城,完颜谋衍下令巩固城防。
九月十五日,两军六万余人聚于河间城下,二话不说,便对河间城展开猛烈进攻。
双方激战数个时辰,各有损伤,而后收兵休整。
第二日,双方再次激战于城下,完颜谋衍守城不出,未得战果。
第三日再战,各有损伤,保州军、河间守军未能攻上城池。
第四日又战,同样没有结果。
双方连战十日,将士疲惫不堪,为防发生意外,不得不暂时停战休整。
十月初一,真定府援军三万抵达河间城外,南金军队数量开始占据绝对优势,于是马上发起车轮战,各军轮番上阵,攻击河间城。
完颜谋衍当即改变策略,在保证城池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推行轮战,让大部分军队保持足够体力和精力,以防城外金军忽然全军压上,一举破城。
数日后,城外攻城金军果然乘夜发动猛烈攻击,全军压上,力图一战破城。
完颜谋衍亲自上城指挥督战,激战半夜,方才挫败对方的强大攻势。
经此一场恶战,双方各自损兵达五六千人。
此战过后,城外南金军依然每日攻城,但实际明显缩短,每次只攻打不到半个时辰,就如同例行公事一般,而四门围困,却没有丝毫放松。
完颜谋衍知道对方的意图,对方不外乎是想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
不过此举多余了,完颜谋衍从燕京领兵出发,就没有想过要从后方运送粮草,他的策略是抢夺对方城池中的粮草补给军队,若不能破大城,便破些小城,尽量给完颜亮制造些恐慌和压力,若能破大城,夺得粮食之后,能驻守则驻守,不能驻守则毁城离去。
他有五万军队,单单纯骑兵部队就有两万人,急行军时,来去如风,在野旷之中,对方想要留他,没有数倍兵力,没有提前布置,根本不可能。
他的骑兵都是收复自北方草原各部落的勇士,纵使对方兵力再多,谁又能包围得了他们?
大城都有大量粮草储存,霸州粮草够五万人吃半个月,河间府的粮草更多,五万人吃上三个月根本不是问题。
但拿下河间府的那一天,完颜谋衍便知道河间府不是久留之地,等粮食吃完,他们就得突围北归,若发生意外,粮食不够,城内的百姓便只能驱赶出城,反正大军离开时,不可能带着百姓,这民心不归他收复,他想要的只是城池和土地。
完颜亮与完颜雍的大军在河间府形成对峙,与此同时,双方各有数千骑兵在四处游走,伺机攻城掠地,劫掠名义上归附对方的县镇。
一时之间,河间府以北,燕京以南的广大区域,没有一处是安全的,没人知道他们何时会被对方的骑兵劫掠,整日提心吊胆。
无数百姓在听闻周边城镇出现劫掠骑兵后,弃地而逃,纷纷向东,逃至乱军很少出现的沿海地带,而后一路南逃。
北方百姓逃至滨州,听闻此地宣扬,良田复耕,两年免赋,开垦荒地,三年免赋,纷纷求证真伪。
当地官府施粥,接济逃难百姓,而后承诺,愿在此地定居者,官府低息借粮渡灾,免费赠送农具。
逃难百姓闻知,无不叩头谢恩。
半个月内,登记借粮定居的难民达三千余户。
而后由州府分至各县,划地而居。




大宋燕王 第685章 完颜亮的困境
汴京,南金国都,臣民惶惶可不可终日。
两年前,南下侵宋,受挫与长江北岸之后,完颜亮便困于北方完颜雍和南方宋国南北夹击之局,任何一方率先发动攻势,另一方必定随后展开攻击,使他南北不能相顾。
对完颜亮来说,南方虽好,但北方才是他的根基,他自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成年后曾在燕京做过几年留守,登基后没几年,便又迁都燕京,因此燕京、北方是他不可割舍的地方,是他的故乡,更是他统治最为稳固的地方,而南方是他梦想要征服的地方,现在征服不了,晚几年再征服也是一样。
若北方彻底丢失,被完颜雍收拢过去,时间一长,再想夺回就难了。
大部分朝臣来自北方,当初从燕京迁都来汴京,许多人明面上不敢反对,但却没有几人把亲眷带来汴京,一是对南侵没有信心,二是对迁都能否成功持观望态度,成则接亲眷来汴京,不成,就避免让亲眷来回扯腾,其三是最重要的原因,一旦亲眷搬离北方,他们的房屋、土地和其他资产必定会大幅缩水。
如今燕京归附完颜雍,汴京城里来自北方的朝臣十分担心他们在北方的亲眷,由于局势混乱,两地联系中断,之前有人私自跑回燕京,再没回汴京,完颜亮一怒之下将私自跟燕京联系的朝臣尽数杀掉,自此再也没人敢派人回燕京寻找亲眷。
但他们对亲人的关心和思念并不会因为完颜亮的杀戮减轻或消失,既然不能私下联系北方,于是他们便不约而同的建议打回北方去,夺回燕京!
正值多事之秋,打仗、筹集粮草军需、处理政事都需要人手,把人杀完了,便没人办事。
于是完颜亮听从太子完颜光英的建议,便不再随意斩杀大臣,并与朝臣共商夺回燕京,剿灭辽阳完颜雍!
南北两线作战,两边都想顾及,必输无疑,大臣知道,完颜亮也明白。
两年前,刚刚从扬州撤兵回汴京的时候,完颜亮还有雄心先以频繁的攻击,镇住宋国,保持边境局势稳定,而后迅速率大军北上,剿灭完颜雍。但在大军尚未动身之际,燕京便已归附了完颜雍,北方形势瞬间大变,等于说之前的上京会宁府和燕京,两个金国都城都在完颜雍手中,对方势力大增,再想剿灭,就不是一两个月,一场战争可行的。
在那之后,完颜亮对眼前的形势便有了清醒的认识,完颜雍定要先灭掉,只有夺回北方,军队才能有战马补充,军中才能招募到能打仗的女真勇士和草原各部战士,不然等完颜雍继续坐大,彻底统一北方,他夹在完颜雍和宋国之间,必会灭亡。
对完颜亮来说,宋国的威胁远远没有完颜雍的威胁大。
宋国兵力薄弱,绝大部分军队不堪一击,即使宋人召集几十万军队北上,也不可能轻易攻破汴京城外的防线,更不可能攻破汴京,何况他们只要一战失利,必会踌躇不前,朝局便会乱,根本不足为虑。
即使宋人侥幸来到汴京附近,也没有能力攻下汴京城,再退一步,就算宋人有能力攻城,他们也有时间撤离汴京,撤往北方去,反正只要缓过劲来,随时就能再拿回汴京。
所以,一年多来,完颜亮把军力重心一直放在北方真定府和河间府,聚拢兵力,伺机夺回燕京,而南方则是以城池防御为主,只要宋军不动,他们便不会主动出击,挑起战争。
只是辽阳叛逆完颜雍十分狡猾,调集北方兵马,派重兵驻守燕京,据城死守,极少出城,除非攻城,不然很难灭掉他的军队,燕京城里的军队不灭掉,便不敢挥军东进辽阳,于是便只能两相对峙,僵持下来。
完颜亮也明白,僵持对完颜雍更有利,但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真定府、河间府的军队并不足以一举攻下燕京城,一旦进攻失利,将士损失过大,军队溃散,完颜雍趁机南下,局势对他将更加不利。
所以,即便是僵局,也只能先僵持下去。
唯一可能的变数,便是与宋国议和,两国暂且罢兵,他方才能在保住汴京的情况下,将所有兵力调往真定府、河间府,收复燕京,而后东进辽阳,剿灭完颜雍。
不过,据完颜亮在临安收买的内应所报,宋国朝堂上的主战派主张北伐中原,收复汴京,并一直在积极准备北伐之事,短期内和议是不可能了。
随后,完颜亮便想出一计,既然宋国要北伐,便让他们北伐,只要宋军北伐失利,就能以战促和,一旦主战派在宋廷重新掌握权柄,两国不但能罢兵言和,甚至还能收回被宋军占据的城池土地。
就在完颜亮示意臣子,暗中联络宋国主战派,筹划两国议和之事时,宋国皇帝下诏,发动了北伐战争。
听闻宋军聚兵八万从徐州北上,兵峰直指济州,完颜亮大喜。
宋军知道拿不下重兵驻守的归德府,便想从兵力薄弱的济州入手,而后挥军西进。
完颜亮猜到张浚的意图之后,马上命令一部分兵力从济州城撤出,撤向北边一些城镇,引诱宋军夺取济州城,并以此为据点,继续攻城略地。
等宋军真的夺取济州城,北伐军队主力入城,后方的军资军械送到,而后转向汴京方向进攻之后,完颜亮马上命令早已提前部署在兴仁府的精锐大军全出,准备一举将宋军击退,挫败宋军北伐企图。
几天后,从济州传来的战报,果然如完颜亮设想,金军以极小的代价,先将宋军从嘉祥赶回济州城,随后又趁夜一战攻下济州城,杀敌上万,将宋军赶回徐州城,缴获全部粮草辎重。
得知宋国北伐军败退之后,完颜亮即刻授意朝臣准备跟宋国重提议和之事,与此同时,派人联系宋国内应,让他们尽快夺取朝堂权柄。
一旦宋国主战派重掌权柄,便可让济州、归德府、许州、汝州守军全线出击,重兵迫和,有主战派做内应,两国议和,不出三两个月便成。
就在完颜亮听闻宋廷下令宋军北伐主帅张浚退兵盱眙,筹备江淮防御,宋国主和派重掌朝堂,他志得意满,加紧筹划金宋议和,认为被宋军占据的海州、沂州、徐州、宿州、亳州、陈州、蔡州、颍州、唐州、邓州等地,能很快被宋国拱手送回之时,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传回汴京。
距离汴京只有两百多里的兴仁府趁驻军东进济州,兵力空虚,忽然宣布叛乱,不再听令金国朝廷!
这是一个危险的消息,兴仁府距离汴京城太近,若是叛乱蔓延,汴京城也会人心不稳,毕竟迁都汴京也就两年而已,民心并不稳定。
1...280281282283284...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