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两美人对望一眼,不明所以:“人就是人,哪有像什么的。”
“郎君,不对,该改口叫大人了。大人说他们像什么?”
完颜亮道:“我看他们像草原上的绵羊,在皮鞭下即使再恭顺,到头来也逃脱不了任人宰割的命运。”
美人道:“羊怎么能跟人比,羊被皮鞭抽了只会跑,人被打了要拼命的,不会任人宰割。”
完颜亮哈哈笑道:“我愿为两位美人一试,倒要看看人会不会反抗。”随即对车旁的护卫统领低语一番。
护卫统领回道:“大人,这是在京城,恐怕不妥,还是不要惹事。”
完颜亮道:“让你去,你就去。不愿为美人效劳吗?”
两美人面面相觑,不知这金国特使会做出什么事来,不要连累她们才好。
护卫统领驱马靠近人群,口中喊道:“让开,别挡了我家大人的路!”
听到喊话,行人小贩纷纷往后挤去,生怕招惹了官家,挨了打还要吃牢饭。
护卫统领见他们全部避让开去,找不到可以下手的人,无法向大人交差,却见一小贩独立在人群之外,他立马上前一步,挥鞭抽在小贩的肩头:“耳朵聋了?”
那小贩吃疼之下抬头一看,见是一匹高头大马立在眼前,马背上的人手握马鞭,十分凶恶,怕再吃一鞭,赶紧咬牙忍住疼痛,慌忙往后退去,未发一言。
护卫统领见小贩没有反抗之意,心里稍安,赶紧回去交差。
完颜亮回道:“做得好,记你一功。”然后笑问两位美人:“现在你们再说说人与羊有什么区别?”
两美人道:“这不能算,他就是一个卖菜的小贩,谁打他,他都不会还手。”
完颜亮道:“今天便要让美人心服口服。”说着便在两侧人群里寻找目标,要证明给两位美人看,这些人如同绵羊,挨了打也不敢反抗。
不多时,他便选中了目标,一个身着绸缎,手握折扇,读书模样的年轻人。随即叫来护卫统领,让他去试试。
护卫统领虽不愿意,却也还是领命而去。他驱马到了那人身前,二话不说,一马鞭抽在年轻人身上,“让开让开,都没长眼睛吗?”
年轻人无故挨了一鞭子,本想出言辱骂,但见对方人高马大,人多势众,怕再招来无妄之灾,只能将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心里咒骂对方千百遍,随众人退后,怒目以视。这种大人物,他惹不起,但还躲得起。
又一次平安无事,护卫统领心里踏实了许多。
完颜亮盯着那挨鞭子的年轻人,见他闭嘴退后,哈哈笑道:“美人请看,他反抗了吗?”
两美人心有不甘,辩解道:“他虽然手上没反抗,我看他那愤怒的眼睛里像要飞出刀子,多可怕。”
完颜亮道:“能杀人的只有手里的刀。挨了打,连话都不敢说一句,绵羊挨了鞭子还要咩咩叫几声,看这些人连绵羊都不如,哪里称得上可怕。”
美人道:“大人,你是不知道,这些人平日里有多可怕,高兴时百般温情,不高兴时说打就打,说骂就骂,我们姐妹可是受够了。”说着说着,两美人竟泪如雨下。
完颜亮见状,忙将两位美人揽在怀里,痛惜道:“美人受苦了。既然在这儿不高兴,不如跟我去北方,保证没人敢打你们,也没人敢骂你们。”
两美人一愣,她们还从来没去过北方,前半生的行止也不过方圆百里,临安便是她们到过最远的地方了。像她们这种歌妓,若是有幸进入官宦人家、豪门大户便是最好的归宿。但在临安城里,她们的姿色排不上名号,达官贵人不会对她们多看一眼。出了临安城,她们也不是最好的,况且年华易逝,容颜易老,过不了几年,她们便会被更年轻貌美的新人赶走,终究难逃孤独终老的命运。
听到特使说有意带她们离开,这等机会何等难得,两人异口同声道:“真的吗?”
完颜亮伸手擦去她们脸上的泪水,点头道:“当然,只要美人愿意,我带你们回中京。”
听到这话,两美人握手相庆,眉笑颜开,满满的欢喜都写在脸上。不过激动过后,却有些担心的说道:“跟大人去北方,我们姐妹自然是一百个情愿。但北方我们从来没去过,人生地不熟,大人若是公务繁忙,我们姐妹可就孤单了。”
完颜亮笑道:“若是怕孤单,多带些人回去陪你们便是。”
美人惊道:“带人?带什么人回去?”
完颜亮哈哈一笑:“自然是美人。若是多带些美人回去作伴,你们不是可以少些思乡之苦,寂寞之忧。”
两美人对望一眼,不知这对她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人谢道:“若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
完颜亮道:“我来找找看,这临安城的大街上是否有美人。”说着便认真的在两边人群里搜寻起来。
察看了半刻,觉得有些眼花,便放弃了,“堂堂临安都城,居然找不出一个美人,真是让人失望。”
美人笑道:“临安城的美人都藏在家中,养在深闺呢,这大街上龙蛇混杂,污浊不堪,哪里容得下美人。”
完颜亮顿感失望,但他并不死心,临安城人潮拥挤,怎么会找不出美人,只要细心肯定会有收获。
“大人,那边有个妹妹长得挺水灵的呢,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唱曲?”一美人眼睛一亮,在人群里发现了漂亮小娘子。
完颜亮顺着美人所指的方向,很快就找到那娘子。
只见那女子生的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面容和蔼,看一眼便如沐春风,心情舒畅。她身上普通的衣着,掩盖不了她大家闺秀的气质,一看便知不是一般人家。
完颜亮已心有所动,痴痴的望着,口中说道:“请过来问一问不就知道了。”说完便吩咐护卫去把那女子请过来。
护卫统领犹豫道:“大人,这恐怕不妥,要是激起民愤,属下担当不起。”
完颜亮不以为然的回道:“不用担当,什么事都不会有。”
护卫统领则坚持劝道:“大人,听属下一言,这是在宋国都城,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免得误了大事。”
护卫一再反对,完颜亮心中不悦,冷声道:“要你去你就去,哪里这么多废话。”
护卫统领一听这话,便知已无回旋余地,也就不再死撑,随即下马,招呼两名属下一同前去请人。
分开拥挤的围观人群,护卫统领三人来到女子身前,而女子正随着众人往后避开。
护卫统领向女子说道:“小娘子,我家大人有请。”
那女子低下眉目,没有言语,转身便要离去,就好像对方不是跟她说话一样。
护卫统领见此,稍一示意,一下属立马闪身挡住那女子去路,“小娘子要去哪里?我家大人在这边。”
被挡住去路,女子既紧张又羞愧,脸色煞白,低头不语,左冲右撞想要拨开一条路,但她哪里是三条大汉的对手,被围在三人中间,根本就无法脱困。
“小娘子,你这是何必,我家大人只是请你过去回答一个问题。”护卫统领耐着性子劝说着。他不想节外生枝,惹是生非,奈何这女子丝毫没有要配合他的意思。
大群围观的人虽然没人出言制止,但却听到人群里有不少议论。若不尽早请她过去,继续僵持,恐怕会难以收场。
护卫统领决定快刀斩乱麻,只听他轻声对属下吩咐:“带走。”





大宋燕王 第116章 秦桧出场
两名下属收到命令,几乎同时出手,一左一右抓住女子双臂,迅速将她架出人群,脱离包围群,这一连串的动作在一瞬间完成。
等女子回过神来,她已远离人群,站在了马车旁边。女子眼见如此,顿时便慌了神,急得泪如雨下,惊声哭喊:“娘,救我!娘,救我!......”
完颜亮见女子梨花带雨,心下大悦,笑道:“不好好回答我的问题,没人能救你。”
“你们做什么!放开我儿!”一妇人扑上前来却被拦住。
完颜亮看着那惊慌的女子,笑道:“不要如此激动,回答一个问题,就放你走。小娘子,你会不会唱曲?”
那女子见娘不能过来,边流泪边摇头,口中道:“不会,你放了我吧。”
车上美人也怕事情闹的不可收拾,便劝道:“大人,妹子不会就算了,会唱曲的姐妹临安多的是,晚些待我们去找些来不就是了。”
另一美人也在一旁道:“是啊,不会唱曲没意思,临安城里我们可认识不少姐妹呢。”
完颜亮道:“美人此言差矣,这小娘子嗓音清亮,定然是会唱曲的。”接着又对那女子笑道:“别哭,唱一曲就可以走了。”
那女子闻言只是摇头不停地的哭泣,却又挣扎不脱。那夫人被拦住也不得近前,空在喊叫,也是无用。
看热闹的商贩行人,将马车围的水泄不通,一丈以内却无人靠近,看着无助哭泣的女子与娘亲,却没人敢上前。
高头大马,车驾华丽,谁知道这是哪家的衙内,惹了不能惹的人,以后在这临安城里还怎么混下去,众人也只能看看热闹而已。
“放开这位小娘子!”忽见一书生从人群中走出,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完颜亮抬头一看,见是一个柔弱的书生,顿时笑了:“你说什么?”
那书生高声道:“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岂容你强抢民女,如此放肆!赶快放人,不然可要报官了。”
完颜亮笑道:“我不放又如何?”
书生怒骂一声:“纨绔竖子,无耻之尤!”
完颜亮脸色一变,他的身份何等尊贵,如何能让一个宋人辱骂,立即吩咐道:“不知天高地厚,赏抽三鞭,长长教训。”
护卫统领本不欲把事情闹大,可主上吩咐又不敢不从,暗叹一声,举起马鞭朝书生打去。忽觉鞭头一紧,定睛一看,却被一人抓在手里。
书生身前站了一道人,只听道人道:“你们是不是太过分了,抢人又打人,真当大宋没有王法吗?”
不等护卫统领说话,完颜亮对道:“有王法如何,没王法又如何?”
道人松开手里的马鞭,高声道:“又王法自有官府来管,没王法,今天就给你们些教训。”
完颜亮笑道:“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大宋的王法还真管不了我。既然你们要出头,那一起长点教训吧。都给我拿下,我倒要看看在临安又如何!”
护卫统领无奈,只得退后几步,护在完颜亮身前,高喊一声:“拿下。”
随即马车后面上来六骑,要将道人和书生围住,只见道人伸手一推,就把书生推进人群。
六人将道人围住,举鞭就打,道人脚下连点,左闪右避,手中未出鞘的长剑,挥动几下,就有三支马鞭落地,马上的骑士抚腕咬牙吸气。
道人不给他们任何机会,另外三人的马鞭没沾到他衣角,也被打落在地。
“好!”围观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叫好之声。
道人不理会没了马鞭的骑士,高声道:“没有王法,这就是教训。”说完径直上前,向车驾走去。
完颜亮脸色微变,眼前这人看着并不勇武,可随便挥挥手里的剑鞘,就打掉了六名精锐骑士的马鞭,看来并不好对付。不过他却又笑道:“没有王法,不知道是谁教训谁。既然你有两下子,那就跟你玩玩,也算是找点乐趣。”说完就要下马车。
“大人不可。”护卫统领赶紧拦住。怎么能让他亲自出手,真被对方伤了,不光大大的掉面子,后面的麻烦也会不少,他这个护卫统领也别想再做了。
“我们是金国特使,你不要多管闲事。”护卫统领立即把身份亮明,震慑对方,希望他知难而退,见好就收。
围观人群一听是他们是金国特使,一阵骚动,又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几分。
道人却笑道:“原来是金狗,在我大宋境内也敢这么嚣张跋扈。赶紧把人放了,我还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不然就准备血洒当场吧。”说着便拔出长剑。
护卫统领看着颤动的剑尖,脸色一寒,事情终究是闹大了,如此情况下,把人还给他们,面子肯定是丢了,不放人,就会有人流血。
“胆子不小,敢在我面前拔剑。杀了!”完颜亮当即怒叫。
护卫统领得令,扔下马鞭,拔出弯刀,当即上前拦住道人。
两人互相紧盯着对方,谁都没有先出手,双方见对方身手都不弱的样子,不敢轻易出手,这种生死之斗,必须一出手就要取了对方性命,不然等不到再出手第二次。
双方对峙着,等待机会,谁都没有先出手。
完颜亮却急了,怒斥道:“还等什么,我大金国勇士就如此懦弱吗!”
护卫统领一听这话,脸上立马就挂不住了,脚下一动,手腕一翻就准备动手。
道人眉头紧锁,对方人多,眼前这人实力不弱,恐怕今天要吃亏,但此时退走,绝对不可以。
“都围在这儿干什么?散开散开!”正当大战一触即发时,一声呵斥从人群之外传来。
随即人群向两边散开,把御道空了出来,就见一队禁军快步走来,前边的校尉还在驱散围观民众。
那校尉一见眼前有人持刀剑对峙,立即高喊道:“来人,统统拿下。”随即大队禁军上前,将道人与侍卫统领围住,
校尉口中呵斥道:“临安城里私斗,都不要命了!都给带回去。”
“慢着,我们是金国特使。”侍卫统领见禁军上前,赶紧表明身份。
校尉一听对方是金国特使,抬眼一看华丽的车驾,还有清一色的高头大马,随即上前笑道:“原来是金国特使,误会误会。”
护卫统领后退几步,剩下的事情就不归他管了。
校尉一看就明白是道人跟对方起了冲突,转脸道:“拿下,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道人看看后边源源不断的禁军,无奈收剑,眼见那女子还在金人手里,气道:“金狗强抢民女!”
“带下去。”校尉见道人被拿下,随即命令带走。而后转头一看,车驾前一名被抓着的女子还在哭泣,当即高声道:“无关人等散开,秦相迎接金国使节。”说着便上前笑道:“大人,还请高抬贵手,秦相随后就到。”
护卫统领当即收刀,也不问完颜亮意见,示意护卫将人放开,随后翻身上马,道一声“列队”。
前出车驾的护卫纷纷归位,回到车驾后边站整齐。而那女子哭着跑回娘亲身边,随即母女两人挤进人群,消失不见。
完颜亮甚感不悦,却也不好发作,只坐在车上,打开纸扇轻摇,无视两边人群的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禁军分成左右两队站立,迅速将御街两旁的人群隔离,一时间御街为之一空,隆重萧杀的气氛顿生。
完颜亮身旁的两个歌妓哪里见得这么大的阵仗,当即低声道:“大人,奴家要不要避一避?”
完颜亮抓住她们的手放在身前,笑道:“不用,你们还没见过秦桧吧?”
两歌妓十分紧张,轻轻点头。
完颜亮笑道:“不怕,今天就让你们开开眼,一起见见你们宋国的这位秦相。”
众人望着御街另一头等待,不多时,就见远处出现了皇家仪仗。
围观人群又是一阵议论与骚动,在禁军不停的“肃静”呵斥中,快速平息。
仪仗近前,左右一分,一顶华丽的八抬官轿出现,在距离马车两丈之外停下。
随从上前将官轿门帘左右掀开:“相爷,到了。”
随即从官轿里出来一人。
只见那人,身穿圆领大红色官袍,腰缠玉带,头顶黑纱幞头官帽,脚踩黑色镶银官靴,面目清瘦,两鬓斑白,唇上有短须,唇下羊须长三寸,枯黄灰白又稀落,额头满皱纹,眼袋亦垂落,一双小眼泛精光,略有神采,此人正是深得赵构宠信的当朝宰相秦桧,秦相爷。
秦桧一出官轿,抬头见眼前车驾上正坐一年轻男子,当即上前,抬手笑道:“金国上使远来,秦某有失远迎,恕罪。”
完颜亮在车上受了一礼,而后跳下车驾,上前来到秦桧三尺之外,抬手回礼笑道:“秦相爷多礼,本使远在千里之外,就听闻临安美景天下无双,未提前相告,先游了西湖,让秦相爷多走了几步路,秦相爷不会怪罪吧。”
秦桧笑道:“岂敢岂敢,上使远来是客,本该秦某亲自相陪,无奈年高体衰。临安美景何止西湖,上使若有兴致,秦某差人陪你游览便是。”
完颜亮笑道:“那就有劳秦相爷。”
秦桧笑道:“好说好说。天色不早了,上使先去行馆休息,诸事明日再做安排,如何?”
完颜亮笑道:“好说,听秦相爷安排。”
秦桧笑道:“上使请吧。”
完颜亮笑着回道:“秦相爷请。”说完转身回到车驾上,与两歌妓相拥而坐。
秦桧随之转身回到官轿内。
一声“起”,仪仗在前开路,秦桧的官轿启动,在车驾前带路。
完颜亮的车驾距离官轿两丈跟上,护卫随后。
禁军收队,在最后离去保卫。
围观的人群一哄而散,金国人一年来几次,这种事情见的多了,并没给人留下多少印象,那一场尚未真正打起来的大战,让围观群众颇为遗憾。




大宋燕王 第117章 完颜亮
游湖一天,回到武学斋舍的杨丛义有些疲惫。
不是身体疲惫,而是心里。
临安城内城外享乐,并没有不同,也许城外更甚。画舫酒肆,莺歌燕舞,真似一个太平盛世。
汤鷽洗漱一番,躺在床上,忽道:“杨兄,今天游湖,十分畅快,听那些才子吟诗作对,我也作了一首诗,念给你听听,帮我看看好不好。”
杨丛义笑道:“汤兄还会作诗,这是想去考经科状元吗?”
汤鷽道:“杨兄休要取笑。我作诗,也只是有感而发,先帮我看看。”
杨丛义道:“好啊,我听着。”
汤鷽道:“做得不好,不要取笑我。”
杨丛义笑道:“放心,这斋舍就你我两人,得罪了你,你搬出去,我岂不是要独守空房。赶紧念来听听。”
汤鷽念道:“轻轻杨柳随风起,嘤嘤燕儿啄春泥。娘子回首郎君笑,阳春三月西湖西。”
念完诗,见杨丛义不说话,汤鷽道:“杨兄,你觉得我这首诗如何?”
杨丛义打趣道:“诗是不错,都能画成一幅画了。不过你是武学生啊,汤兄。你这个安逸的想法,都快赶上太学生了。”
汤鷽道:“现在天下太平,又不打仗,太学生、武学生不都一样。你游湖一天,就没点想法,没写首诗?”
杨丛义回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想起来这首诗,就随口吟出来。
汤鷽听后久久不语,良久之后才道:“杨兄心境高远,我不能及。”
杨丛义笑道:“随便吟首诗而已,这是我在别处看来的,有感而发而已。”
汤鷽起身道:“不,同样是游湖,我想的是如何安稳,而杨兄想的却是家国大事。杨兄志存高远,小弟佩服。”
杨丛义笑道:“你我本来就不同,你是乡绅出身,家大业大,将来是要继承家业,自然要求安稳,以传后世。我穷苦出生,不想家国大事,拼一次挣得功名,如何在世上立足呢?你我身世不同,能同在武学求学,又同居一室,已是我缘分不浅了,再求心境相同,那我远不及你,可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汤鷽看着杨丛义,十分认真的说道:“杨兄说笑了,你有这等志向,谁敢看低了你。”
杨丛义笑笑:“好了,早些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
汤鷽见杨丛义吹灯躺下,欲言又止,也吹灭灯火,躺下休息。
第二日照例,杨丛义跟汤鷽早早来到讲武堂背书学习。
“你们知道昨天金国来的那个使节是谁吗?真是威风八面啊。”快到上课时间,其他武学生先后进了讲武堂,趁着先生没来,先开始聊天。
“我也看到了,在纪家桥那儿,那家伙年级不大,坐在一驾华丽的大马车上,一手一个美人,唱着曲在大街上跑,真够嚣张的。”有武学生道。
“这还不算啥,据说在钱塘门外不下车,还把守城卫兵打的人仰马翻,硬闯城门。到最后,还是殿前司指挥使亲自给他牵马进城的。真是羡慕,要将来我也能这样,那可真实光宗耀祖了。”
“你是不想活了吧,敢说这种话。城门你去闯一个试试,不把你当场杀了,我跟你姓。”
“各位兄弟,我错了,别乱传啊,我只是开个玩笑。让我爹知道非扒我皮不可。”说羡慕的学生,自知失言,赶紧认错。
“他们闯钱塘门我不知道,但在御街上抢民女,我可是亲眼所见,真是嚣张,可把我气的够呛,肺都要给我气炸了。你们是不知道,当时那小娘子哭的有多凄惨,多让人心疼。”又有其他学生说道。
“吃了豹子胆了,敢在御街上抢人,那你上去帮忙没有?”
“我倒是想,可他们几十个护卫,我怎么上。”
“平常你不是牛气哄哄的,一个打几十个吗,怎么眼看小娘子遇难,这个时候不上了?”
“你说的好听,他们那么多人,你敢上?”
“在临安城怕什么,要是我遇到,上去就干他,打的他不敢来临安。”
“你就吹吧,让你遇到,你一样躲在后边不敢动。”
“你不知道我爹干什么的?我会怕几个金狗,开玩笑。”
1...4849505152...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