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也许该问问他,也许也能装作不知道。汤鷽摇摆不定,这是一个难题。既然能让杨丛义心事重重,他先前听到的信息,肯定不一般。派死士来追杀,说明知道这个信息,本身就有危险。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吧,让他藏在心里。
当天杨丛义等所有武学生待在武学内,未曾外出一步,大家也没去讲武堂,基本都在斋舍。通过昨晚一场共击外敌,杨丛义跟其他斋舍的武学生熟悉了不少,这天他没有读书,专门串斋舍,跟大家聊聊天,套套近乎。
昨晚这群他以前很看不上眼的官宦子弟,帮了他大忙,半夜一声呼喊,他们居然来不及穿好衣衫,赤手空拳跑出来帮忙,可见他们心里还是有正义,不仅仅是为恶乡里的纨绔子弟。
从他们口中,杨丛义听到了金国使节的消息,完颜亮来临安半个月一直没走,临安城的好地方他都去了。最重要的消息是,他们明天要返回金国。
有人要刺杀完颜亮的消息,杨丛义不知道传给谁,也不敢传出去,但完颜亮又不能死,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死。想来想去,也只有直接告诉完颜亮,才会可行一些。
完颜亮太张扬了,到大宋来还喜欢坐敞篷马车,以为人人都不记得靖康之耻了?若是有人想刺杀他,暗中一轮冷箭,他必死无疑。
知道金国使节明天回国的消息后,杨丛义就决定,明天一早提前出城,在北上的路上埋伏,找机会给他两箭,让他惊醒,只要他醒悟过来,加强防卫,想刺杀他,也不会那么容易得手。
当晚,杨丛义就早早的休息,养精蓄锐。
福宁殿里,夜晚。
赵构正在极为认真的欣赏一副画作。
那画的是走方郎中治病,只见在树荫下,有一病人袒露着上身,双臂被老农妇和一个少年紧紧地抓着,身边另一少年牢牢地按住了他的身子,他双目圆瞪、张着大嘴,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一条伸出的腿也被人死死踩住,这时的他只能听凭背上的疮伤被艾火熏灼,而他的背后是全神贯注的郎中。
近侍在一旁,提醒道:“官家,这幅李唐的《村医图》你都看过多少遍了,看不厌吗。”
赵构认真看着,许久之后才回道:“他们都说如今天下太平,大宋百姓安居乐业,其他地方即使没有临安繁华,也相差不多。你信吗?我不信。每次看李唐的这幅画,我就能看到百姓的困苦,我比不上太祖,比不上太宗,比不上真宗、仁宗,也比不上神宗,只好多看看百姓们的苦,跟他们一起苦,心里才多少有点安慰。”
近侍道:“官家你错了,在大宋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时,是你振臂一呼,重振山河,保住了大宋大半疆土和百姓,二十年来,在你励精图治,苦心经营下,天下安定,百姓安居,这等开国功绩比太祖太宗也丝毫不差。民间虽然还有疾苦,但哪朝哪代没有疾苦,官家不要过度苛责,只要天下安定,百姓都会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赵构将画收起,道:“不要乱说,我可比不上太祖太宗。”
近侍笑道:“在我心里,官家就能比得上。”
赵构坐下,心情好了不少,道:“你是有事要说吧。”
近侍赶紧道:“官家,正是有事要说。”
赵构道:“那你就说,磨磨蹭蹭做什么。”
近侍道:“我说了,官家不要气恼。”
赵构道:“你先说。”
近侍这才道:“今天武学传来消息,说有两名武学生被杀死在斋舍,凶手也死在武学之内。”
赵构急道:“是怎么回事?”
近侍道:“据说是昨天半夜,两伙歹徒火拼,不知道什么原因追到武学,其中一方被杀死,另一方想杀附近的武学生灭口,杀了两名学生后,还想继续杀人,被斋舍里的学生听到,而听到的学生就是杨丛义,他跟汤鷽趁歹徒不备跑出了斋舍,叫醒其他学生后,演武场跟追来的歹徒大战一场,结果两个歹徒不抵众武学生,双双毙命。”
赵构道:“好!武学生就该有血气。死去的学生多抚恤,以后武学、太学让殿前司负责保卫,所幸歹徒进的是武学,要是进了太学,那得死多少人。”
近侍道:“是,我明天去知会一声。”
赵构又道:“武学跑进歹徒这件事,也让他们好好查查,敢在武学杀人,怕不是歹徒那么简单。你刚提到的杨丛义、汤鷽,这是武学的好苗子,你让人盯紧点,武学生不多了,不要让他们再出事。”
近侍道:“我知道了,官家。”
赵构休息,近侍退出,福宁殿再次进入安宁的夜晚。
大宋燕王 第120章 遇袭
第二天一早,与汤鷽一起练完功,杨丛义说今天要出去一趟。汤鷽当即就说一个人在武学无聊,也想一起出去,他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
汤鷽出门把剑带在身上,他也没有多问,估计是被黑衣人吓到了。
天不亮,出了武学,二人一路往南走。
出涌金门时,天色微亮,进出城的人已经有许多,有些是小贩,有些是趁早游湖的,城门外熙熙攘攘。
二人就在路边小摊铺吃了包子,喝了米粥。
一大早游湖的人还不少,有画舫游了一夜,此刻正靠岸准备停歇,有的正做出游的准备,湖亭柳岸,早出的游人三三两两。
一路走到钱塘门外,看到不远处路边有卖小吃的,围的人还真不少,杨丛义便笑道:“汤兄,你在这儿稍等,我去看看那是什么好吃的,买些来尝尝。”
见汤鷽停步等待,杨丛义向那小摊走去,一靠近摊贩,就慢慢钻进人群,借着众人遮挡住汤鷽视线,迅速向北离去。
从钱塘门绕到余杭门,他不知道有多远,只得一路飞奔,他没有代步工具,越早出发越好。
汤鷽等了一会儿不见杨丛义回来,心中起疑,当即过去在人群里找一圈,自然不见人影,不做多想,径直朝北边的大路追去。
杨兄这是怎么了?汤鷽边追边想,莫非真是前天晚上听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黑衣人为了不使秘密泄漏,要杀所有武学生灭口,显然那秘密非同寻常,杨兄就是听到也不应该贸然出城,不然岂不是危险之极?
早上一说出门,他就有些怀疑,出门的时候特意带上佩剑,以作防身之用。杨兄手无寸铁,若是遇到前天那伙黑衣人,他如何抵挡?
一口气飞奔到余杭门外,不见人影,汤鷽心里焦急。
杨兄不是轻浮的人,走的这么急,必然是因为事情十分紧急,再跟黑衣杀手牵上关系,那此事定然非同小可,是因危险与慎重,所以一丝信息都不向他透露吗?
汤鷽顾不上考虑为什么不告诉他的问题,杨兄出门没带兵器,既然想去做危险的事情,不可能不防身。想到这里他便向卖鱼的小贩打听,这附近有没有卖兵器的店铺。
出了余杭门便是向北,越往北越危险,越是兵盛,怎么可能少了兵器店铺。汤鷽轻易就打听到,往北三里地,卖兵器的很多。
他当即又向北追去,一刻钟左右便到了第一家兵器店铺,店铺刚开门,店家还在摆弄店门。
汤鷽当即问道:“店家,请问刚刚有人买兵器吗?”
店家抬头回道:“没有,客官你要买什么,小店样样俱全。”
汤鷽抬手谢道:“多谢店家,我回来再买。”说完再去找下一家。
连问三家,终于打听到不久之前有一年轻人买了一张弓、一壶箭,还有一杆枪。
稍一问特征,不是杨兄又是谁,当即又问去向。店家告诉他好像是往北边去了。
汤鷽也赶紧买了一张弓、一壶箭,谢过店家,又往北边追去。
且说杨丛义一路北出余杭门,买了弓箭长枪,又直接沿官道往北疾走。他不知道金国使节什么时候出城,但他们一定是走官道,也许还有大宋官员一路送行,送出余杭门是正常的,出城再送十里也说的过去,但要一路送百里,那就不合情理。
他要在十里以外找到一个适合埋伏,又能安全撤退的地方,他很清楚,自己是来暗自报信示警,不是来送死的,要是对方真把他当作刺客,他又跑不了,那岂不是自己作死。
官道宽阔,从临安一路向北,全是平地水田,无遮无挡,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埋伏。
两个时辰之后,巳时左右,大约离临安城五十里,杨丛义终于看到一片小山,山虽不高,但树木较密,灌木也多,可以藏身,远远一看,一片低山面积不小,动作够快,也能在示警之后迅速逃离。
走进一看,更为方便的是官道就从这片小山中间通过,只要选一个合适的位置,一百步外,随便射两箭,把信息传出去,转身就能撤离,对方连人都看不到。
杨丛义边走边往两边山上看,不多时就看中其中一边山上比较高的一个位置,那是一个隆起五六丈高的小山,与官道的距离当在百步之外,正是理想中的埋伏地点。
爬上那小山坡往官道一望,虽然视线被树木枝叶遮挡,官道隐隐约约,看不清晰,但他只要把箭射到官道,能起到示警的作用就行。
选好埋伏位置,杨丛义又找好了撤退的路线,示警之后可以悄无声息的离开。
剩下的就是等待金国使节团路过这里。离开临安的时间不会晚于午时,大宋官员送行十里,花半个时辰,到这儿还有四十里左右,驾车而行,不想颠簸的话,速度慢点,需要一个时辰。以此推算,金国使节团最早也应当在两个时辰以后才能赶来。
时间尚早,杨丛义当即躲在林下打坐练功,恢复精力。
等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官道上行人渐渐多起来,南来北往,形形*。又过了半个时辰,路上行人稀少,想来应该是已经送金国使节团离开临安,出城人流进行了调控。如此看来,他们应该快要到了。
希望完颜亮稳重点,不要出了临安城还那么张扬嚣张,否则怕他是很难回去。
一个时辰后,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唱歌的声音,声音很美,唱的好像是:“.....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杨丛义暗骂一声,八成是完颜亮这小子到了,到哪都不知道收敛,真是找死。
不多时,就听到大队马蹄声渐渐传来,几息之后,又见到两匹高头大马当先疾驰而去,应当是去前边探路。
片刻之后,婉转清亮的歌声越来越清晰:“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原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随着越来越近的歌声,已能看到在前开路的骑士。
杨丛义张弓搭箭,正准备朝骑士射去,转念一想,这完颜亮也太张狂了,一路高歌怕不是嫌命长?必须吓吓他,射向他马车,给他点教训才行。于是便张弓静静等待,等他的马车过来。
果然,没多久就见完颜亮左拥右抱,坐着敞篷马车来了,杨丛义稍稍瞄了一下,随即右手一松,利箭呼啸而出,直向马车射去。
只听一声嘶叫,羽箭落在拉车的马背上。
杨丛义张弓搭箭,随即又一箭射出,然后转身就跑。
“有刺客!保护大人!”只听官道上一声高喊,紧接着又是刺耳的尖叫声传来。
杨丛义在山坡上飞奔,他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完颜亮要是再不收敛,继续作死,他就只有另想办法,再谋仕途了。
很快出了那片小山坡,他把弓箭往杂草丛里一藏,随即直奔前边的官道而去,他还是想看看,完颜亮到底学会收敛没有。
杨丛义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后,官道上发生了火拼。
就在他藏身的山坡对面,在那声“有刺客!保护大人”的喊声发出之后,射出了几十支冷箭,当场就有骑士毙命。等训练有素的骑士瞬间保护住马车,就有上百黑衣人从林中冲出,直接杀向官道上的金国使节团。
黑衣人拿刀拿剑,拿枪拿锤,各种兵器,五花八门,下了山坡二话不说,就跟使团杀成一团。
“大人你没事吧?”侍卫统领手持弯刀,环顾山坡,在马车前高声问道。
完颜亮胳膊中了一箭,只见他咬牙把箭折断,厉声道:“别纠缠,冲过去!”
“大人,前后都被大树挡了,过不去。”侍卫统领赶紧回道。
完颜亮见侍卫不是黑衣人的对手,一会儿时间死伤惨重,抓起一把刀,跳下马车,一指另一边山坡:“上山!”
侍卫统领立即带着保护完颜亮的骑士下马,前后护住他,往杨丛义之前藏身的山上逃去。
“别让金狗跑了!追!”黑衣人里一声大喊,立即就有十几人往山上追去。
完颜亮在保护下,好不容易爬上山坡,在树林里跑的磕磕绊绊,不多时就被黑衣人追上。
侍卫统领当即道:“拦住他们!”
十多个侍卫随即转身,与黑衣人杀在一起。
不多时听到后面有人追来,侍卫统领回头一看,当即又对侍卫道:“拦住他们!”
又有十多名侍卫转身对敌,与黑衣人死拼。
侍卫统领一看,完颜亮身边的侍卫已经不多了,再这么下去肯定不行,便道:“大人,我们留下来断后,你往前走,找地方藏起来。要是我能活下来,我回来找你,要是我没回来,你自己想办法返回金国。”
说完,不等完颜亮同意,当即带领剩下的侍卫往回疾走。
完颜亮正要制止,转念一想,这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什么话也没说,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跑。
又跑了一段路,华丽的衣裳全被树枝挂乱,他灵机一动,脱下外衣就丢到一边,然后继续向前。何曾这般逃命过,他累的大口喘气,都快要窒息了。
感觉又跑了许久,终于跑出树林,只见眼前一马平川,不远处全是水田,再无遮挡,当即傻眼。
水稻才半尺深,想躲都没地方,只能继续跑。往哪里跑?完颜亮没有过多考虑,直接转身向北逃去,那是家的方向。
大宋燕王 第121章 壮士救我
杨丛义一路向北疾走四五里路,脱离了嫌疑范围,便慢悠悠的继续往前走,等待金国使团赶上来,看一眼完颜亮是什么情况,然后就回去。
结果没走多一会儿,忽然隐约听到身后有刀兵相交之声。
回头一看,远远看到有几人在官道上打斗,再仔细一瞧,就看清是几个黑衣人在围攻另外一人。
黑衣人?杨丛义心里一惊,波涛翻滚,犹豫再三,还是转身向后走去。
内心忐忑不安,这些黑衣人要杀他怎么办?那就只能跑了,跑路他还是有信心的。离打斗的那些人百十步左右以后,杨丛义就没再敢继续靠近,先保持安全距离,观察一下再说。
弯刀?杨丛义立即飞奔过去。黑衣人围攻的是金国人,而附近的金国人就只有金国使节团,不会那么巧,黑衣人也选在那片山林埋伏完颜亮吧!
几息之间,杨丛义就冲过去,挺枪加入战团,攻击黑衣人。不管黑衣人是不是大宋人,他们现在立场不同,就必须阻止他们。
“不要多管闲事,不然连你一起杀。”有黑衣人挡住杨丛义厉声警告。
杨丛义急攻一枪,道:“光天化日,黑布蒙面,闲事我管定了。”“自己找死就怪不得我了。”那黑衣人手中长剑拨开攻来的长枪,身体一侧,脚下连点就要近身急攻杨丛义。
杨丛义来阻止他们杀人,又不是来送死,自然是小心提防,一见对方想猛攻,立即撤枪后跃,保持长枪攻击距离远的优势,与对方缠斗。
余光一扫被围攻那人,只见那人头发散乱,衣衫凌乱,看不清面目,手持弯刀,虽然骁勇无比,但被三人围攻,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
杨丛义舞动长枪,大开大合,不光封住他的对手,也影响了其他黑衣人的攻击,顿时被围攻的金人压力减小不少,能攻击几刀,但却始终脱不开三人的包围。
这么下去怕不是办法,这个金国人被围攻,使节团定然已经凶多吉少,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黑衣人,要是他们追上来,自己怎么逃命都成了问题。要不就撤了,免得枉送性命。
“停!我不管了!”杨丛义猛刺一枪逼开对手,随即大喊一声。
那人没有追击,停住脚步道:“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壮士救我!我许你黄金万两!”忽然被围攻的金国人高声喊叫。
“黄金万两?你是谁?”杨丛义心里一惊,万两黄金,这可不是小数目,张嘴就来?
手持长剑的黑衣人不等金人回话,冷冷的说道:“兄弟,你该走了。再不走,恐怕就没机会了。”
见那金人没有答话,杨丛义暗想,能开口就是万两黄金的,想必不是小角色。金国使节团这次来了正使和副使,正使是上京来的一个官员,副使就是完颜亮,整个使节团也就他们两人能开口就是黄金万两。
“当真有万两黄金?”杨丛义看了一眼被围攻的金人,挺枪防备对手突然进攻。
“当真!救我出去,立奉上!”金人挥舞弯刀,左支右挡,看样子估计也支撑不了太久。
“兄弟,不好意思,我是穷人,万两黄金对我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杨丛义说完就一枪疾刺对峙那人。
黑衣人早有防备,一跃避开,挽一个剑花,冷笑道:“那就一起死吧。”话没说完就手腕翻动,剑光闪闪朝杨丛义刺来。
见对方来势凶猛,杨丛义不敢大意,长枪一抖,当胸一枪直刺过去,凭借长枪的攻击距离优势打断对方进攻。虽然他自知不是黑衣人对手,但由于长枪对短剑,天生就有优势,只要小心游走缠斗,等对方犯错,未尝没有击败他的机会。
黑衣人空有武艺,被长枪所阻,不能有效进攻,十分恼火。
“你们加把劲,赶紧把金狗杀了。”黑衣人语气不善。
杨丛义也有些心急,这情况又跟之前一样,必须要冒险拼一下,不然缠斗到最后,危险的是他。他当即找准机会,朝对手虚刺一枪,趁对方闪避的间隙,回枪疾刺向另一个黑衣人后背。
“小心!”持剑黑衣人见此高声提醒同伴,同时一跃向杨丛义攻来。
杨丛义眼见一枪不能得手,立即撤枪避开,继续缠斗,再找机会。
“小心!”杨丛义忽然一声大喊。
拼命中,围攻的黑衣人精神高度紧张,哪里分辨出是谁在提醒,背对杨丛义的黑衣人手上一顿,攻击稍停。
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对被围攻的金人来说也是天赐良机,只见他一刀反撩,就伤了那黑衣人的手臂。
“别慌!支援来了。围住他就行。”持剑黑衣人出声稳住同伴。
杨丛义转头往官道上一看,果然见有人来了,就在一里之外,正快速赶来,心里大惊,刚才想多了,还是跑吧。
虚攻一枪,正要转身就跑时,却见黑衣人忽然一顿,停住了身形,眼神怪异,艰难的转过身去。
他的后背插了一支箭!
杨丛义想都不想,急冲一枪,刺穿对方身体。随即如毒蛇吐信般迅速收回,转身一枪刺向背对他的黑衣人,那人一枪被刺了透心凉。
剩余的两个黑衣人眼见形势瞬间逆转,顿时慌了手脚,转身就想逃跑。
但杨丛义虐菜无情,岳家枪一旦用的顺手,开始杀人,怎么可能停手?一枪直刺,又放倒一个、
与此同时,另一人也被金人杀掉。
“壮士,多谢。”金人转身就跑。
杨丛义急道:“黄金呢?”
“送我回金国,要多少给多少!”金人脚下不停,回头说道。
完颜亮?回头的一瞬间,杨丛义就看清了他的面目,不是驾车游西湖那小子又是谁?
“别乱跑,否则你回不去!”杨丛义高声喊道。
完颜亮听到这话慢慢停步,回头道:“你能帮我?”
“当然,不然拼命救你干嘛。”杨丛义看了完颜亮一眼,然后向官道一旁的草丛喊道:“多谢兄台援手,还请出来一见!”
话音刚落,就见草丛中站起一人,手握弓箭,模样看着似乎有些眼熟,但他衣衫破损,头发也散了,一时尽然想不起到底是谁。
“杨兄。”那人回了一声,随即向杨丛义走来。
“汤兄!”杨丛义听到声音,终于想起来了,看着走过来的汤鷽,他不知该作何表情,尽然僵在那里。实在太尴尬,早上骗他去买吃的,结果被他追了几十里,还救了他,这该怎么说?
“杨兄,赶紧走,黑衣人追来了。”汤鷽走过来,见杨丛义神情奇怪赶紧提醒。
杨丛义转头一看,见黑衣人追到半里之外了,立即道:“走,一会儿想办法甩开他们。”提枪顺着官道就跑。
汤鷽和完颜亮紧紧跟上,一路飞奔。
“汤兄,谢了。今天的事......”杨丛义边跑边谢道,想解释一下今天的事情,毕竟无缘无故就把他拖进危险之中了。
“杨兄,以后再说,逃命要紧。”汤鷽看看身边的金人,提高了警惕。
“两位壮士今日救我性命,必有厚报,回到金国,金钱官职你们随便提。”完颜亮见汤鷽对他保持距离,赶紧利诱一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