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要不是自己抖机灵让孟立威他们去做直播。
现在石磊应该还在医学院当他的黑户厨师。
虽然没啥收入。
但是最起码有饭吃,有零花钱。
让他赔钱是指望不上了,徐拙拿着手机给陈桂芳打个电话,让她通过那家装修公司,帮忙预定一块玻璃。
这玻璃暂时还能用。
不过裂得跟蜘蛛网一样,还是赶紧换掉比较好。
省得哪天刮大风弄顾客一身碎玻璃渣子。
打完电话后,徐拙看着崔勇问道:“现在石磊没工作,也没钱,他在哪住啊?”
胖哥说道:“在解放桥下面的桥洞里跟几个流浪汉一块儿住呢。刚刚我在我妹夫那个宾馆给他开个房间,让他好好洗个澡,崔勇给了他几百块钱,这几天应该不会饿肚子了。”
虽然他的行为挺可恨,但是大家都不是铁石心肠的人。
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呗。
平时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众筹还捐个一二十块钱呢。
现在活生生的可怜人站在面前,表示一下善心就再正常不过了。
想想石磊也真是可怜。
要搁以前,他还能去工地打个工啥的。
但是现在去工地也得有身份证。
石磊这种情况比较难办。
“这孩子明天不过来就算了,要是过来的话,我想帮帮他。”厨房门口,冯卫国听完众人的讨论,爱心开始泛滥了。
徐拙刚想说他小心被沾上。
突然转念一想,这老头还有个收徒弟的任务没有完成呢。
而石磊这种情况,好像挺符合冯卫国的要求的。
没有父母干预,也不会半途而废。
冯卫国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指点他。
这不仅仅是个徒弟,更像是收养了个孩子一样。
甚至以后他还会给冯卫国养老送终。
徐拙越想越觉得这事儿挺合适。
甚至可以说,没有比石磊更适合的人选了。
想到这里,徐拙说道:“明天他要来的话,咱们帮他去打听打听,先把身份证的问题给解决了。”
石磊没什么文化,从小到大不是被后妈欺负,就是被表哥哄骗。
他自己估计也没勇气去派出所问身份证的事儿。
所以大家能帮忙就帮忙。
先把户口和身份证解决了,其他方面可以慢慢引导。
当然了,他明天要是不来,那就任他自生自灭。
大家忙活一通,这会儿也都饿了。
徐拙回厨房做菜,让他们留下来再喝点。
他回厨房之后,胡大宝掏出一千块钱递给郑佳:“那个啥,我……我办张会员卡……”
郑佳白了他一眼:“就你那点散碎银子,还是算了吧,有事儿就直接跟我们老板说,不用不好意思。”
自从上次胡大宝主动帮徐拙做香油,郑佳就再把他放在对立面。
虽然这人不怎么样,但是他挑衅四方面馆已经受到了教训,现在已经改行做香油,跟四方面馆没了冲突。
就不用再用敌视的态度对他了。
大姜也说道:“你有事儿直接跟徐拙说就行,你那个香油店投资也不小,钱该省就省,跟徐老弟没必要这么生分。”
很快,徐拙就做了几样小菜。
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之后各自散去。
崔勇叫了他店里的学徒来开车,把他和大姜拉了回去。
胖哥倒是省事儿,也不回家了,把车扔到四方面馆门口,自己溜达着去他妹夫那个宾馆住了。
胡大宝临走前,把他的难处给徐拙说了一下。
徐拙说道:“正好这两天又该做香油和芝麻酱了,这次去你那边做,正好把你那边的机器和设备都调一下试试,你再跟着做一遍。”
胡大宝这才心满意足的骑着车走了。
下班后,徐拙用力按了按那块满是裂纹的玻璃,发现没什么问题。
只要不刮大风,这玩意儿就依然好使。
清晨,徐拙开车,和老爷子一块儿来到店里。
刚下车就看到门口蜷着一个人。
徐拙吓了一跳,还以为哪个流浪汉病倒在自己店门口呢。
结果跑过去一看,居然是石磊。
这会儿才六点,天都没亮。
他居然这个点儿就来了。
这么积极的吗?
“喂,醒醒!别睡了,穿这么少也不怕感冒。”
徐拙把石磊推醒,他茫然的四处看看,认清是徐拙之后,又歉意的低下了脑袋。
昨晚崔勇他们跟石磊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方方面面都谈了。
这也让石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现在见到徐拙,石磊想道歉,但是张开嘴,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徐拙用钥匙把门打开。
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让石磊有点不适应。
建国买菜来得早,他把菜搬到店里之后就开着空调在小隔间睡觉。
所以屋子里很暖和。
徐拙把身上的羽绒服脱下。
看着手足无措的石磊问道:“来这么早做什么?怎么不多睡会儿?”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519章 帮石磊拿回户籍【求月票】
石磊有些唯唯诺诺的说道:“我以为……我以为这里上班早……”
徐拙拍拍他的肩膀:“你的事儿他们已经给我说了,以后就在这里上班吧,按学徒工给你开工资,你不用紧张,那玻璃不让你赔了。”
既然石磊没跑,那自己就该想办法撮合他拜冯卫国为师了。
好不容易有了合适的人选,徐拙肯定不会放过。
至于那块玻璃,自己掏钱买一块就行了呗。
石磊要是真能拜师的话,两人就成了一家人。
谁出钱都一样。
就算最后不成功也没事。
反正冯卫国在店里干活一分钱不要。
就当是替他做了善事。
屋里很暖和,徐拙跟石磊聊了一会儿,这兄弟才算是放松了下来。
他以前当学徒的饭店每天需要三四点就爬起来干活,所以以为四方面馆也是这样。
结果他跑过来上班,却发现还没开门。
当时以为自己来早了,就打算坐门口等会儿。
然后就这么睡了过去。
聊了一会儿,徐拙开始去后厨干活。
石磊也跟了进去。
他在饭店当过学徒工,上手倒是很快,而且话不多,也不偷懒。
很快,徐拙就喜欢了这个干瘦干瘦的年轻人。
吃过早饭,冯卫国来到店里,见到石磊在这,明显高兴了不少:“孩子,先别忙着干活,先跟我去派出所,问问你的户籍问题。”
这事儿确实需要抓紧时间办。
现在没有身份证真的寸步难行。
正聊着的时候,胖哥走了进来:“徐拙,有啥吃的没?昨晚喝的有点多,这会儿还昏昏沉沉的呢。”
今天早上店里吃的是羊肉汤,徐拙给他又做了一碗。
喝完羊肉汤,胖哥带着石磊和冯卫国上了出租车。
作为林平市地头蛇,胖哥熟人不少,有他带着,冯卫国和石磊不会走冤枉路。
上午十点多时候,胖哥把两人送了过来。
石磊理了发,换了套新衣服,模样变化很大。
刚进门,他就一头钻进后厨开始干活,冯卫国脸上带着淡淡的愁容。
“咋回事?有啥困难吗?”
胖哥倒了杯茶水喝了一口,这才说道:“户籍科查到了石磊的档案,但是显示已经死亡,现在石磊是个黑户,想要重新入籍,他得想办法证明他是他才行……”
这么多他,徐拙听得有点拗口。
不过经过胖哥解释,他才算是明白过来。
法律规定,失踪四年以上的人,可以报备fǎ yuàn判定死亡。
然后就能注销户口。
石磊从十二岁从家里被赶出去之后,就一直跟着他那个无良表哥混。
所以老家那边就能把他的户籍注销掉。
现在石磊想要恢复户籍,就得回老家,先找到当时fǎ yuàn出具的死亡证明,再由他的监护人出面确认,才能恢复他户籍。
不过想要拿回他的死亡证明,同时让他老爹出面确认。
不过这事儿挺有难度。
刚刚在派出所,户籍科的警察已经联系到了他老家那边的派出所,那边的人也找到了石磊的家人。
但是他们死活不承认石磊还活着。
坚决表示这个突然出现的石磊是冒充的。
弄得那边派出所的人很尴尬。
不过也理解,石磊的老家这段时间就会拆迁,这个时候石磊冒出来,绝对能分走一份钱。
所以坚决不承认他身份。
哪怕先拖着呢,也得等拆迁款拿到手之后再给石磊办户籍。
不过这边可等不起。
再说对石磊来说太不公平了。
所以在路上,胖哥跟崔勇打电话沟通一下,商量着怎么处理比较好。
几人倒没想过什么积德行善之类的,就是觉得这事儿挺可气的。
孩子在外面漂泊六七年,不认也就算了,居然还以死亡的名义注销户籍。
这特么是人干的事儿?
路见不平人人踩,几人的江湖豪情劲儿一上来,就打算管闲事管到底了。
“这么说,得去石磊的老家一趟喽?”
徐拙没想到这么复杂。
“没事,我跟崔勇还有大姜跑一趟就行了,他俩最近天天在外面要外债,知道怎么跟人打招呼,正好让石磊回去看看,他老家要拆了,再不回去看看,以后真就看不到了。”
怪不得石磊情绪有些失落呢。
搁谁心里怕都不痛快。
不过也幸好遇到了这几位好心人。
不然石磊未来的人生,怕是不会太光明。
一张小小的身份证,就能把他隔绝到文明世界之外。
而他又没什么文化,啥都不懂,靠自己拿回身份证的机会很渺茫。
倒不是说大家会刁难他。
而是在他什么都不懂,又什么都说不清的情况下,别人很难帮到他。
他们的动作很麻利,下午,崔勇就开着一台兰德酷路泽来到面馆,接上石磊和冯卫国,和胖哥大姜一道向石磊的老家进发。
石磊的老家距离林平市有几百公里。
估计几人到了那边也都天黑了。
不过他们几个,除了石磊之外都不差钱,就当去旅游了呗。
随后两天,店里都很平静。
徐拙白天去胡大宝的店里做香油,晚上在店里忙自己的事儿。
时不时给小丫头互动一下,在群里撒撒狗粮。
过得倒是很充实。
第三天的时候,定做的大玻璃终于送了过来。
为了保证更换玻璃不伤到顾客,店里特意关门半天。
毕竟安全最重要嘛。
那块换下来的玻璃,被厂家以五百块钱的价格收了回去。
不过就算不给钱,徐拙也打算让他们带走。
这么大一块玻璃,他还真没办法处理。
哪怕想拉出去扔掉也不容易,还得专门再租台车才行。
换掉玻璃后,徐拙在群里发了个店里下午照常营业的消息。
刚准备回店里忙,脑海里突然响起了一条系统提示音。
“宿主不计前嫌,热心帮助石磊找回自己的身份,特奖励d级招牌美食——炒凉皮,恭喜宿主!”
这条提示音把徐拙弄了个措手不及。
石磊这件事上,他做的事儿很少,一直都是崔勇在忙活。
怎么奖励落到了自己头上?
不过这个炒凉皮的技能倒是挺及时,因为上午小丫头还吵着想吃炒凉皮呢。
趁着下午没事儿,就做一次试试。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520章 做凉皮【推荐票破16万加更】
上午店里关门歇业,但是后厨却没放假。
整整一上午,大家都在准备下午要用的食材。
所以下午后厨的压力就小了很大,大家甚至可以抽空睡个午觉。
徐拙这会儿也不困,闲着没事打算回后厨做凉皮。
想要炒凉皮,得先把凉皮做出来。
这样炒出来的凉皮才好吃。
不过做之前,徐拙得打电话问问崔勇啥时候回来。
刚刚系统通知的是石磊拿到了身份,说明事儿已经结束。
要是他们这会儿往回赶的话,天黑之前绝对能回到林平市。
结果电话打过去后,崔勇告诉徐拙,估计还得两天才能回去。
因为石磊的户籍虽然已经弄好,但是却落在了老家的户籍上。
但是石磊不想跟老家的人牵扯那么多,他想把户口迁出去,需要开一系列证明,总之挺繁琐的。
而且石磊的后妈也像是发现了商机一样。
把家里的户口本藏了起来。
想要用户口本就先拿五千块钱。
把石磊心中最后的那点情分也消耗殆尽了。
这样也好,以后各走各的,谁都不影响谁。
“老弟啊,你是不知道,那一家子人没一个好东西,张口闭口就是钱,在他们家上了个厕所还收了我五块钱,比特么景区都黑!”
哇日,徐拙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情况。
不过想想也正常。
能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赶出家门,这心思确实够狠。
他们估计自己也没意识到,这种举动,已经毁了石磊的一生。
石磊在最该接受教育的时候在外混迹,现在甚至连智能机都用不好,微信支付宝什么的更是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他的家人,负有很大的责任。
假如没有被赶出家门,现在石磊应该已经考上大学,正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约中意的学姐出来过圣诞节。
可惜,人生没有返回键。
只希望石磊今后的生活会光明起来。
挂断电话,徐拙开始做凉皮。
凉皮需要用小麦淀粉,也就是澄面来做。
农村人做凉皮,更喜欢用洗面筋水。
这样凉皮面筋都有了,吃起来更过瘾。
而且很有仪式感。
不过今天徐拙不想这么麻烦,直接用的澄面。
把澄面搅拌成稀面汁之后,徐拙又往里放了点盐,搅拌开放在一边醒发一会儿。这样也能把澄面中的一些面疙瘩泡开。
趁着这个时间,他开车去买了两个专门做凉皮用的凉皮锣。
有的地方叫凉皮罗罗或者凉皮锣锣。
这玩意儿跟做肠粉用的那种盘子差不多,都是把面汁浇上去,然后放在烧开的锅里隔水蒸制。
不过凉皮锣更大,做凉皮的效率更高。
而且有两边有专门用的提手,很方便。
徐拙回来后先在锅里烧水,然后把两个凉皮锣认真清洗一下。
等水开后,徐拙拿着刷子,蘸了一些花生油均匀的涂抹在凉皮锣上,然后舀一勺面汁浇上去,转动一下,让面汁均匀的铺在凉皮锣的底部。
然后放在锅里,盖上锅盖。
趁着这个时候,把另一个凉皮锣也刷上油,把面汁弄好。
两分钟过后,徐拙掀开锅盖,凉皮锣里的面汁现在已经凝固,而且也变成了透明状态。
他把凉皮锣从锅里端出来,放在一个盛有冷水的大盆中。
用这种方法能让凉皮锣快速冷却,很容易就能揭下来。
不过这会儿不着急弄凉皮,得先把另一个凉皮锣放进锅里,再盖上锅盖。
然后徐拙走过来,先用刷子往凉皮上抹一层熟花生油,用手指顺着凉皮锣的底部刮一圈,让凉皮的边跟凉皮锣分离。
接着他轻轻顺着一个边,把凉皮从凉皮锣上揭下来,摆放在笼屉上。
之所以用笼屉,是因为笼屉上下通风,凉皮摆上去更容易放凉。
而且有通气孔在,凉皮不会因为热气散不出去而发黏。
就这样,徐拙一个人在厨房忙活。
差不多忙了一个多小时,做了几十张凉皮。
这种纯粹用澄面做出来的凉皮非常筋道,而且几乎是透明的,让人很有食欲。
做完之后,徐拙没急着做炒凉皮。
而是趁热把凉皮卷起来,像是切手擀面一样把凉皮切开。
抖散之后放在碗里,浇上芝麻酱和辣椒油,再来点老陈醋和生抽,搅拌开之后迫不及待的吃上一口。
嗯,这味道真美!
还是自己做的凉皮好吃。
小时候徐拙很喜欢吃凉皮。
不过有一次,他跟着徐文海去面粉厂找人。
看到面粉厂里面有个大池子,里面全都白色的面粉水,发出阵阵**的恶臭味道。
有几个人站在池子边,正拿着大号塑料壶灌装那些面粉水。
当时徐拙很好奇,还以为这些人是运回去喂猪。
结果徐文海告诉他,这些面粉水是加工凉皮的原材料,那些人是专门来面粉厂买这种水的,因为比面粉便宜好多。
从那以后,徐拙再也没吃过凉皮。
不是不想吃,是不敢吃。
现在吃着自己做的凉皮,他甚至有些激动。
靠!
早知道做凉皮这么简单,夏天那会儿就该在店里卖凉皮的。
这玩意儿的利润跟凉面不相上下,而且味道更好。
“吃什么呢?凉皮儿?”
老爷子睡完午觉,听到厨房有动静,还以为有老鼠了呢,没想到徐拙正在里面吃凉皮,而且看蒸笼上那厚厚的一摞,貌似还没少做。
“可可想吃炒凉皮,我就做了一些,用澄面做的味道真是好,而且还很薄。爷爷,你要不要也尝尝?”
老爷子倒是没拒绝:“那行,你也给我弄一碗吧,正好这会儿肚子有点饿了。”
徐拙又给老爷子做了一碗。
大冬天的,爷孙俩在厨房吃凉皮,看上去挺滑稽的。
凉皮味道很好,而且因为没添加任何添加剂,比卖的凉皮吃起来好了不少。
不过因为太匆忙,没放黄瓜丝和焯好水的绿豆芽,也没放面筋块,吃着多少有些腻。
老爷子吃完后,笑着问徐拙:“孩子,你会做炒凉皮吗?”
徐拙原本想说会的,但是一看老爷子这架势,他改进改口:“不是很熟,爷爷,您教教我呗。”
老爷子逼气十足的微微一笑:“没问题,这玩意儿比喝凉水还简单呢……”
{月票不到二百,就用推荐票的名义加更了,下午低血糖了好长时间,今天就四更了,争取明天五更。}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521章 锅气【求月票】
炒凉皮是北方很常见的一种小吃。
按菜系来说应该是陕西菜,不过有凉皮的地方,几乎就有炒凉皮。
做法方面,更是五花八门。
有加鸡蛋的,有加肉的,还有用豆瓣酱炒的。
从菜系的角度上来说,没什么参考价值。
家常菜嘛,只要好吃就行,没人会拘泥于做法。
不过换成高手来做的话,就有点不一样了。
“做炒凉皮,讲究猛火快炒,这样炒出来的凉皮才有锅气。”
这是老爷子第一次说锅气这个词。
鲁菜很少讲究锅气,因为鲁菜的高端菜用的都是炖煮熬蒸等烹饪方式。
相反,粤菜比较讲究锅气。
甚至可以说是粤菜的精髓之一。
锅气是评判小炒菜品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它由四个指标构成,分别是热、快、干、香。
所谓“热”,指的是菜品的温度。
一道锅气十足的菜肴,上桌温度要高,以菜肴入口可以明显感觉到“烫”为考量点。
所谓“快”,指的是菜品的烹调速度。
一道合格的小炒菜,烹调速度一定要快,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炒制时间要短,不论是用手铲铲制还是用手勺配合炒锅翻动,都要求厨师动作娴熟、利落;
二是调味过程要快,为此必须提前调好碗芡,让调料和原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融合。
所谓“干”,指的是菜品的质感。
有锅气的小炒菜,上桌的要求是质地干香,标准是有汁而不见汁,有芡而不见芡,有油而不见油。
所谓“香”,指的是菜品的香气。
这个指标的要求是菜肴本身的香味要浓郁,甚至是可以有轻微的焦香味。
只有这四项全部达标,才能称之为有锅气。
而将这四项指标融合为一体的美食,就是粤菜师傅的必考科目——干炒牛河。
评判一个鲁菜师傅是否合格,让他吊一锅汤就行了。
而评判川菜师父,一般是炒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回锅肉。
至于评判粤菜师傅,则是干炒牛河。
徐拙看着老爷子问道:“您这是干炒牛河的做法吗?”
老爷子点点头:“对,跟干炒牛河很像,你要是学会了,我就带你去羊城找郑光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