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本周值班的人是魏君明和老爷子。
两人一个坐在床边负责陪孙立松聊天,一个负责做饭采买等所有的活儿。
而徐拙则是回到店里,开始安心经营四方面馆。
五天过后,小丫头的奶奶带着她的学生们来到了省城。
开始对新店进行全方位的测量和设计工作。
正好是周末,徐拙拉着小丫头开车去省城,在新店附近的一家假日酒店,包了整整一层的房间给设计团队住。
这让大家都非常满意,于老太太也很高兴,没想到徐拙这么大方。
接风宴结束后,她就和这群学生一道来到新店,把各种测量的工具和设备装好后,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徐拙和小丫头既帮不上忙,也插不上话。
于老太太摆摆手说道:“你俩别在这杵着了,该去哪玩儿就去哪玩儿,不用管我们。”
小两口出去后,徐拙刚准备问小丫头要不要去看个电影,这丫头就吵着说道:“不看不看,我要去找熊仔玩儿。”
撸猫少女上线!
徐拙在心里为熊仔默哀两秒钟之后,就带着小丫头去了老太太家。
而且于老太太在省城的这些天,晚上都会住在老太太这里,徐拙过来打个招呼,免得老太太不知道这事儿。
“熊仔,我来啦!有米有想我?”
小丫头进门后,连拖鞋都顾不上换,就扑到了在沙发上打盹儿的熊仔身边。
熊仔再次落入了魔爪之手。
它满脸悲切的看向老太太的时候,老太太却进了厨房。
“乖孙,来尝尝奶奶做的驴打滚,有没有京城那边卖的好吃。”
驴打滚儿?
老太太可真是有闲情逸致。
居然还有时间做这玩意儿。
来到厨房,徐拙看到案板上已经沾满豆面的驴打滚,随手捏了个尝了尝,粘粘的,豆香味儿浓郁,倒是很不错。
驴打滚是老京城的小吃,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
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不过老太太好久没下过厨了,所以做的驴打滚卖相有些一般。
不仅没有层次分明的效果,而且红豆沙也没有涂抹均匀,看上去一块黄一块红的。
另外红豆沙貌似也不太到位,吃起来没有沙软的口感,反而有些硬。
徐拙连着吃了好几块,这才拍拍手停了下来:“奶奶,您怎么想起做驴打滚吃了?”
老太太笑笑:“去京城没吃过瘾,网上卖的吃着味道好一般,所以就想自己动手做了,乖孙,要不你做点试试?”
徐拙倒是没拒绝:“行啊,反正下午我没啥事儿。”
说完,他往盘子里装了几个驴打滚拿出来给小丫头吃:“来尝尝,我奶奶做的驴打滚。”
趁着小丫头发呆的功夫,熊仔感激的看了徐拙一眼,跳着跑开了。
小丫头捏着驴打滚尝了尝,两只眼睛顿时眯成了月牙状:“哇,好好吃,奶奶手艺好棒啊,我奶奶天天只会这不美那不美的,从没有给我做过这种小零食。”
徐拙对她说道:“等会儿我要重新做一锅,你有啥想吃的口味儿没?我可以试着做一锅出来。”
老太太熬的红豆沙不太过关,徐拙打算重新换一种馅料试试。
小丫头歪着头想了想,突然想起来一种美食:“我想吃红薯泥馅儿的,你可以做出来吗?”
徐拙一愣,完全没想到小丫头会这么说。
红薯泥馅儿的驴打滚儿?
这个还真没听说过呢,不过可以做一次试试。
正好有个增加炒红薯泥颜值的任务没任何头绪,不知道把这玩意儿加到驴打滚儿中算不算……
————————
前面有读者说,两更不配求票。今天五更,可以求张月票吗?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623章 黄米面【求月票】
徐拙想了想,这个方法还真是可行。
不过需要先把炒红薯泥做出来,因为驴打滚儿是凉着吃的,而炒红薯泥温度很高,所以得先把炒红薯泥晾凉才行。
至于味道行不行……
徐拙心里也没把握。
反正今天下午没啥事儿,就试试呗。
就算完不成那个任务也没什么,假如红薯泥馅儿的驴打滚儿好吃的话,正好可以当成点心在店里推出来。
想到这里,徐拙去厨房把红薯翻出来,削皮后切片放在锅里开始蒸。
然后开始准备做驴打滚需要的配料。
驴打滚需要用到两种面。
一种是黄米面,一种是黄豆面。
黄米,也被称为糜子,跟小米很像,但是比小米的颗粒要大,煮熟之后黏性很高,常用于制作糕点或者做成主食。
徐拙对黄米的印象,还停留在《舌尖1》中,那个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
他做黄馍馍的原料,就是黄米面。
另外在东北人人爱吃的粘豆包,也是用黄米面做成的。
黄米跟小米很相似,在物种上是近亲,类似于糯米和大米的关系。
不过由于近些年黄米的产量持续下降,好多人都不知道黄米的存在,一些制作驴打滚的店面甚至直接选用糯米面制作,还宣传为正宗传统做法。
这是极其错误的。
驴打滚,可不能用糯米面来做。
因为糯米面不易消化,吃多点话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状,特别是老年人,肠胃较弱,是绝对不能吃糯米面的。
而黄米面虽然黏性很高,但是却很容易消化。
放在嘴里甚至不用嚼,就能慢慢化开。
另外,黄米面还有食疗的功效,经常吃的话,还能治疗肠胃虚弱消化不良以及神经衰弱等症状。
可以说是老年人必备的佳品。
京城人喜欢吃驴打滚,也是因为黄米对老年人比较友好的关系。
不过用黄米面做驴打滚,稍微麻烦了点儿。
因为在做之前,需要先把黄米面进行发酵。
发酵过后的黄米面再进行蒸制,做出来的驴打滚不仅吃起来更加细腻绵软,还很经放。
就算过两天吃,依旧美味可口,不会发干变硬。
徐拙往碗里倒了点发酵粉,然后加入温水化开。
再往面盆里加一些黄米面,用发酵水慢慢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
要不是有和面技能,徐老板也不敢这么大喇喇的答应老太太做驴打滚。
把面发之后,徐拙拿着锅盖盖在面盆上,然后端着面盆放在客厅的地上,利用地暖的温度加速发酵的过程。
这会儿熊仔已经躲在角落中瑟瑟发抖,倒是不用担心它出来捣乱。
忙完这些之后,徐拙开始炒黄豆面。
黄豆面是驴打滚必不可少的配料,也是驴打滚的点睛之处。
要是没有黄豆面的存在,驴打滚也不会成为一款风靡整个北方的点心。
甜腻的黄豆面配上软糯的黄米面,这是驴打滚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方。
黄豆面可以在家做。
炒锅里不放水,开小火把黄豆炒一下,然后用料理机的研磨功能把黄豆打成粉末就行。
这样做出来的黄豆面非常香,而且比较纯粹,不会有什么杂质在里面。
但是操作不好的话,很容易炒糊。
老太太就没自己做,而是在网上买的黄豆面。
这种黄豆面比较细腻,但是也有缺点,就是香味儿不太够。
吃之前要先用炒锅炒一下,把黄豆面的香味儿炒出来才行。
刚刚老太太做的驴打滚,黄豆面就是炒过的。
不过应该是担心炒糊,老太太炒的时间有点短,所以香味儿不太够。
徐拙取出一碗黄豆面,刚准备开始炒,老太太走了进来:“乖孙,你在家先忙,我和可可去打会儿麻将。”
说完,没等徐拙答应就向着门口走去。
小丫头乖巧的跟在身边,还贴心的拿着老太太的水杯。
徐拙很清楚,老太太这是炫耀孙媳妇儿去了。
之前打麻将,小区的老人老是各种炫耀孙女有对象了,孙媳妇儿长得很有气质,家世很好什么的。
每到这个时候,老太太就有些堵得慌。
偏偏徐拙还不争气。
老太太帮他在小区寻摸了好几个合适的人,徐拙连人家的微信都不加一下。
被这群老头老太太说清高。
现在,终于轮到老太太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抛开身材这个短板不说,小丫头不管相貌还是家世,都没得说。
家里有两位教授,还拥有着扬州第一楼,以前给徐拙介绍的那些女孩儿,加在一起也没于家厉害。
老太太带着小丫头走了之后,胖乎乎的熊仔才从角落中慢悠悠的走了出来。
它跟徐老板对视一眼,彼此相顾无言。
这货被小丫头蹂躏几次后,明显变乖了许多。
一人一猫对视过后,熊仔笨拙的跳到沙发上,开始打盹儿。
徐拙则是开始炒黄豆面。
把炒锅烧干后调成小火,倒入黄豆面。
用锅铲不停的翻动,让黄豆面能够受热均匀。
炒黄豆面是个细致活儿,炒时间短了香味儿不够,时间一长就会糊掉,所以这个度要拿捏好。
刚开始炒的时候,徐拙还有些担心,自己没有炒黄豆面的技能,担心会炒糊。
但是找到感觉之后,倒也挺轻松的。
毕竟是做菜这么久了,对炒东西也不陌生。
就算没有技能加持,也不会翻车。
锅里飘出黄豆的香味儿之后,徐拙把火关掉,继续翻炒,因为这会儿锅里的温度还很高,不翻动的话锅底的黄豆面就会糊掉。
等温度稍稍降下来之后,徐拙翻找出一包绵白糖,舀了几勺放进了黄豆面中。
翻炒均匀后把黄豆面盛在盘子里,摊开后晾凉。
黄豆面本身没有甜味儿,想要吃着可口,就得往里面放糖。
而口感绵软容易化开的绵白糖,则是首选。
做好这些之后,红薯也蒸得差不多了。
徐拙从锅里把红薯取出来,晾一会儿之后用菜刀慢慢压成红薯泥。
然后用细筛把红薯泥过滤一下,这样红薯的口感会细腻好吃。
接着,徐拙架上炒锅,开始炒红薯泥。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624章 红薯味儿驴打滚【求月票】
老太太家里用的炒菜锅是不粘锅。
倒是不用滑锅了。
不过不粘锅没有后厨用的炒菜锅轻便。
这要是端着不停的翻勺,可是很累人的。
锅烧热后,徐拙先炒糖,等糖化开后开始炒红薯泥。
今天因为是做馅用的,所以准备的红薯泥不是很多,炒起来倒是挺省事儿的。
红薯泥炒好之后,徐拙盛在盘子里晾着。
然后看了一下地上发酵的黄米面,估计还得一会儿才行,所以他闲着没事,躺在沙发上玩了一会儿手机。
熊仔貌似对刚刚徐拙炒的红薯泥很感兴趣,从沙发上跳下来,一溜烟跑去了厨房。
站在放着红薯泥的桌子下面,不停的用鼻子吸着。
熊仔虽然是老太太的宠物,在家无法无天,但是也很懂规矩的。
比如没有放在猫盘里的东西它不吃,不往餐桌上跳,也不碰厨房的所有器具。
老太太不止一次夸熊仔懂事儿。
不过徐拙倒是觉得,这货是太胖跳不上桌子和灶台罢了。
来到厨房,徐拙拿着勺子,小心的把表面一层已经不烫了的红薯泥刮下来,差不多有一勺的样子。
他端着从厨房出来,熊仔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
徐拙把这一勺炒红薯泥放在了熊仔吃饭的猫盘里,熊仔立马凑过来,用舌条小口的品尝着,跟个没牙老太太一样。
“这里面含糖,你可不能多吃。”
趁着熊仔吃红薯泥的时候,徐拙趁机在它光滑明亮的皮毛上撸了一把。
搁平时,它吃饭时候谁敢碰它,这货立马就会抓狂起来。
但是现在,熊仔被小丫头收拾得没一点脾气,想怎么撸就怎么撸。
等熊仔吃完后,黄米面也发酵得差不多了。
徐拙认真洗洗手,把盆端到厨房中,准备蒸黄米面。
不过在蒸之前,要把黄米面简单的揉一下,另外还要用碱面水把面在揉一下。
因为发酵过后的黄米面直接蒸的话会有股淡淡的酸味儿,用碱面水和一下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这就是和面技能和揉面技能的强大之处。
不管什么面,只要用到和面和揉面,技能就自动发挥作用。
中和酸味儿用的碱面水不用太多,稍微一点点就行。
徐拙把碱面水和到发酵好的黄米面中,发酵过后,这些黄米面变得粘稠起来,而且水分好像增多了。
特别是加了碱面水之后,这些黄米面彻底变成了粘稠的面糊。
为了防止面团水分过多,徐拙还特意又抓了几把黄米面进去。
揉好之后,又醒发了十五分钟,然后徐拙在蒸锅里接满水,然后把面盆放在笼屉上面,开始大火蒸制。
黄米面好熟,一般蒸二十分钟就能蒸透。
但是今天面有点多,而且面盆的导热性很一般,所以徐拙直接蒸了三十分钟。
三十分钟后,徐拙趁热把面盆从锅里端出来,放在工作台上。
然后端一碗冷水过来,开始揉蒸好的黄米面。
这会儿的黄米面虽然已经熟透,但是因为没有经过揉搓,所以里面有很多气孔,不够密实,直接吃的话口感会差点意思。
所以要趁热对黄米面进行揉搓拍打,等到外表光滑后,内里才会绵软紧实,吃起来口感才更好。
徐拙用手蘸了一下冷水,然后迅速把盆里的面拍两下。
等觉得烫手的时候,再蘸一下冷水。
蒸熟的黄米面黏性很大,揉搓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手上蘸有冷水,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还能防止黄米面黏在手上。
就这样,直到把盆里的黄米面揉到外表光滑才罢手。
徐拙把面团从盆里取出来,放在案板上。
为了防止面团变干,他还在上面抹了一层食用油。
然后在案板上洒一层黄豆面,从黄米面团上揪下一块比拳头略大的面团,再撒上一层已经晾凉的黄豆面。
用手揉搓两下后,按压成一个长方形的饼。
再用擀面杖擀成半厘米左右的厚片。
接着,徐拙端着晾好的红薯泥,用勺子均匀涂抹在面片上。
晾凉的红薯泥比热的时候稍稍粘稠一些,所以可以多放些,这样吃起来口感才更好,而且颜色也很漂亮。
红薯泥抹均匀之后,徐拙顺着一边,像是做花卷一样从一头卷起来。
在卷的时候还要轻轻按压几下,这样面皮和红薯泥会结合得更加牢固,防止等会儿切的时候散开。
卷好之后,在案板上再洒一层黄豆面,把卷好的长条在上面打个滚。
等上下都沾满黄豆面之后,徐拙拿着菜刀,像是切花卷一样从一头切起。
切开之后,驴打滚就做成了。
这样的驴打滚非常漂亮,一层浅黄色的黄米面,一层浅赤色的红薯泥,最外面还沾着一层绒毛一样的黄豆粉。
而且红薯泥看上去晶莹剔透,显得很高级。
徐拙捏了一块放进嘴里尝了尝。
刚入口,那股子黄豆面特有的甜香味儿就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而且黄豆面比较干,刚进嘴里酒会粘在口腔内,让人下意识的就会咬下来。
然后,黄米面的绵润,红薯泥的香软,在口腔中和黄豆面融合在一起。
黄豆面的甜香味儿、红薯的甜香味儿,以及蒸熟的黄米面特有的香味儿融合在一起,味道别提多好了。
“叮!宿主创造性做出了新口味点心,特奖励宿主d级招牌点心制作技能——驴打滚,恭喜宿主。”
徐拙吃得正欢的时候,被这突如其来的提示音吓了一跳。
他本以为现在能够完成提升红薯泥颜值的任务了,没想到任务没完成,却给了个驴打滚儿的技能。
还是d级别招牌技能。
得,看来店里上驴打滚这道点心,已经提上日程了。
以前店里的甜品全靠绿豆沙来撑场面。
没想到现在不断的在增多,八宝酿梨就不说了,现在又多了个驴打滚,而且能把红薯泥的颜值提上来的话,还会多一道炒红薯泥。
在甜品方面,终于有了点底气了。
他认真看了一下技能,驴打滚儿的根据馅儿不一样,还分为好几种呢。
比如红糖版、红豆沙版、绿豆沙版、枣泥版、山楂糕版……
徐拙咂咂嘴。
这哪是驴打滚,这他娘的是碰到驴群了!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625章 我于可可超不怕的!【求月票】
四点半的时候,小丫头陪着满脸喜气的老太太回到家里。
今天老太太心情很好。
不仅在一群老邻居面前好好夸了一通小丫头,打牌时候的手气也很顺。
从开局到结束,一直都处于通杀状态。
明杠暗杠开花杠根本就没停过。
下次打麻将还得带着自己的孙媳妇儿。
通杀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小丫头也很高兴,因为今天老太太一下子赢了一百多块钱,高兴之余,给了小丫头两万块钱的零花钱……
拿到钱的时候,小丫头还在好奇。
都说到了婆家会受气。
不仅会被婆婆刁难,婆家的老人更是会鸡蛋里挑骨头一样找茬。
然而……
自己在徐家,怎么完全不是她们说的那样?
假如这也算受气的话……
那就尽管来好啦。
我于可可超不怕的!
“哇!这是什么?驴打滚儿吗?好漂亮啊!”
小丫头习惯性的扑到沙发上抱起熊仔。
美滋滋的来到厨房,刚准备给徐拙汇报一下老太太今天在牌桌上通杀的气势,却被厨房案板上那一个个精致的点心给吸引住了。
刚才徐拙闲着没事,趁着还有不少蒸好的黄米面,又做了好好几样驴打滚。
绿豆沙和红豆沙因为需要熬,所以他没做。
但是枣泥版、南瓜泥版、紫薯泥版和红糖版的就简单多了。
南瓜泥的做法跟红薯泥一样,先把南瓜蒸熟,然后把南瓜压成南瓜泥,再用热油炒软就行了。
不过想要南瓜泥好吃,得用板栗南瓜,这样蒸出来的南瓜泥才没有那么多水分,而且沙软甜腻,味道非常好。
而紫薯泥的做法,跟红薯泥一样,这个对徐拙来说,完全没任何难度。
红糖版更简单,按红糖的比例往里面掺入四分之一的黄豆面,就是好吃的红糖馅儿驴打滚了。
只有枣泥馅儿稍稍麻烦一些。
先把大枣去核,然后放在水里煮十来分钟。
接着用料理机将红枣搅打成泥。
最后用炒红薯泥的方式,在锅里炒一下就行了。
“奶奶!快来快来,好多驴打滚儿耶。”
小丫头放下熊仔,拿着一个空盘子,用夹子每样夹了几个驴打滚,就端着去老太太面前邀功了。
老太太也没想到徐拙居然做了这么多样,而且还那么精致。
自己的乖孙真是长大了,这手艺没得说。
比京城的老字号做出来的还漂亮呢。
端详完毕后,老太太捏了个枣泥的驴打滚尝了尝,点头说道:“好吃,真是太好吃了。”
她尝了之后,小丫头才捏了一块送进嘴里,味道确实好。
“哇!好吃到哭,太好吃了!”
徐拙笑着说道:“没人跟你抢,我又蒸了一些黄米面,等会儿再多做点,给你奶奶和那些学生也尝尝。”
小丫头倒是没反对:“好啊好啊,不过不用做太多,尝尝味道就行了,甜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说完,她捏起一块南瓜馅儿的驴打滚儿送进嘴里,大口大口的嚼了起来。
徐拙轻声笑了笑。
你可真是于老太太的亲孙女!
一直忙到快天黑,徐拙才把所有的驴打滚都做好。
又去楼下超市里买了一些一次性饭盒,把这些驴打滚全都放在饭盒中。
大部分驴打滚都塞进了老太太的冰箱里,什么时候想吃拿出来晾一下就能直接吃。
剩下的全都拿到车上,送到设计团队那边。
让大家都尝尝。
跟徐拙想的一样,小丫头的奶奶见到驴打滚之后就爱得不行,一个人吃了两盒。
要不是徐拙跟她说老太太冰箱里还有不少,这位美学教授怕是要跟自己的学生们抢吃的了。
陪他们吃了晚饭之后,徐拙开车带着小丫头回林平市。
驴打滚很受欢迎,这更坚定了徐拙在店里上新的决心。
1...189190191192193...4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