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15章 资金到位
接下来,大家又去看了其他几个商铺,总体来说各有特色,不过综合来说,还是磁器口这家最合适开酒楼。
另外磁器口这家商铺还能在最上面的露台上搭建一些星空房什么的,能够让顾客一边欣赏夜景一边就餐,而且不管面积楼层亦或者是硬件设施,徐拙都挺喜欢的。
一句话,他看上那个商铺了。
既然看上,那就到了谈价钱的环节。
不过徐拙没有立即开口,而是表示回去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生意场上,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表现得太主动,你越主动,就说明你越迫切,砍价的时候就越被动,因为人家觉得你肯定要买,所以有恃无恐嘛。
告别房产公司的人之后,徐拙和于可可季明宇坐地铁回公司。
在路上,季明宇笑着说道:“要不要我让我表姐把对方的联系方式要过来,咱们绕过房产公司自己签协议,要是这样做的话,别的不说,少个一两千万是没问题的。”
徐拙之前也想过这种操作方式,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拒绝。
因为有了房产公司在中间忙活,万一手续上有问题的话,至少能有人负责。
而直接跟对方签约的话,虽然能省下一笔佣金,但万一出个啥事儿的话,比如对方一房多卖,或者已经抵押出去了,这对徐拙来说就太被动了。
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也不能不防着点。
几人回到公司,开始各自忙各自分配好的事儿。
徐拙开始给各位长辈打电话调动资金,于可可继续忙公司的事儿,而季明宇则是通过家里的长辈,开始打听那家ktv的情况。
比如设计上有没有缺陷,这几年有没有出过事故,消防上有没有通过验收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都不大,但在砍价的时候却能压价,而且还能压下不少。
除了这些之外,季明宇还要拜托家里的长辈帮忙找个牛批一点的律师,不仅这次签订协议的时候需要有律师在场,而且徐拙还打算聘请为法律顾问,全权负责公司和店里的法务工作。
这种事儿挺好找,只要找贵的律师就行。
不过季家在京城经营多年,假如有关系好的熟人的话,这不又能显示一下人情嘛。
人情这种事儿,不能光付出,该索取也得索取,只有双方都对彼此有需求,关系才会变得更加稳固。
要是光一味的索取或者付出,再好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淡。
毕竟这又不是扶贫做好事儿,哪能一直如此呢?
等到晚上快下班的时候,公司账上的资金已经超过了一亿,不过鉴于那套商铺的价格,这点钱自然还是不够的。
所以徐拙继续打电话。
于家的现金已经被掏空了,按理说徐拙和于可可还没结婚,不应该这样武断,但是公司的股份于可可占大头,所以于家那边也说不出什么,全力支持。
除了于家之外,袁德生、郭树英、戴震霆、田成润、郑光耀、季文轩也纷纷解囊,每个人都至少出了一千万。
他们这些人中,除了郑光耀是参股之外,其他人全都是拆借,徐拙会按照行情支付利息。
其实郑光耀那一千多万是要赠送给徐拙的,不过徐拙不敢要,他担心郑光耀的子孙过来闹事。
一千多万虽然不少,但也不至于让徐拙蹚这样的浑水。
除了这些老人之外,赵金马和冯卫国也一人打来了五百万。
赵金马原本挺有钱的,不过赵光明在上海开的那家店几户耗干了家底,所以这次徐拙张口借钱,他凑了凑,准备了五百万。
不过毕竟已经是自己徒弟了,所以赵金马在电话里一再保证,假如资金还有欠缺的话,他就把家里的备用资金调出来给徐拙使用。
这让徐拙很是感激,连连表示不用这样,因为他还有很多渠道找来钱,这次借钱,本就是一种人情绑定的常规操作而已。
他们的钱加上于家和徐拙账上原本就有的,资金已经到了一点六亿,差不多已经够买那个商铺了。
毕竟是全款嘛,到时候肯定能杀一些价格的。
但是远在蓉城的张跃进却不知道咋听说了这事儿,不由分说又转来了两千万。
当年张老太爷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店面重新开到京城,但他数次都错过了机会,而张跃进现在一心一意做餐饮连锁,虽然在京城也有分店,却不是真正意义上重返京城。
所以这次徐拙在京城开店,他非常支持,一再让徐拙把新店弄排场点,了却张老太爷的心愿。
原本打算买商铺的时候,公司财务部的几个小年轻还以为徐拙要靠自己的名气空手套白狼,因为当时公司账上也就五千来万的现金。
这些钱虽然不少,但是买商铺什么的就别想了,至少三环内最多买个门面。
但是徐拙回来后,一通电话打完之后,账上就不断就资金进来。
这种公对公转账都是即时到账的,这更让他们震惊了,特别是等下班的时候,看到账户上那一眼看不到头的0,真是让人心潮澎湃。
相对于那些动不动就吵着ipo,吵着要上市,但是账上却没几个钱总喜欢给员工们画大饼的企业,徐拙这样的老板才更让人踏实。
毕竟实实在在的现金在账上躺着,让人看着就心安。
资金到位后,徐拙又打电话感谢了一圈长辈,然后他大手一挥:“走走走,我请大家吃饭去!”
吃饭的地点已经定好,是一家人均六七百的自助烤肉店。
公司的人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将近三十个人,所以于可可直接在那家烤肉店定了个大包房,这样既能增进同事间的感情,也不会吵到别人。
一行人打车过去的时候,季明宇给窦艺琼打去了电话,让她也过来一块儿吃。
这倒不是让窦艺琼过来蹭吃蹭喝的,主要是想让她打探一下商铺那边能接受的最低价格,这样砍价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作为房产公司的人,而且还是这次购买商铺的直接经手人,窦艺琼对底价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到了烤肉店之后,她就直接把那边的合同从包里掏了出来。
但是这个时候,徐拙却没工夫看,因为他正被公司的一群小年轻围着做烤肉。
烤肉,虽然对徐拙来说有点陌生,但却不是不会,因为他刚到店里,就特意去看了一下烤肉师傅的操作,然后就把这个技能学到了手。
学会之后再用菜品升级技能升到c级,烤肉大师就正式上线了。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16章 打算跳槽的窦艺琼
对徐拙来说,哪怕没有技能,他也多少懂点烤肉,毕竟经常去隔壁蒙古菜馆吃肉,对烤肉的流程多少懂一些。
今天用的肉全都是腌制过的,随时都能烤。
这些肉看起来挺新鲜的,加上腌制过,所以闻起来就带着烤肉的那种香气。
肉很不错,不过用的烤炉就一般了,京城禁止用炭火,所以这些烤炉全都是电烤炉。
虽然电烤炉更加稳定,热量也更加均匀,但是烤出来的肉,吃起来却没有炭烤的好吃。
究其原因,就是少了那份烟火气。
徐拙拿着夹子,把一片片腌好的肉放在烤架上,然后再刷上一层薄薄的酱汁。
酱汁是店里调好的,主要是增加色泽,同时锁住肉片的水分,这样烤出来的肉片吃起来更嫩,卖相上也更好一些。
不过酱汁不能刷太多,因为这样会遮住肉的味道。
其实按照徐拙对肉的理解,新鲜的肉根本没必要刷酱汁,最多在烤的时候淋点水就行,这样既能起到嫩肉的目的,也不会压住肉本身的那种鲜嫩口感。
但是大家都喜欢吃这种有酱汁的烤肉,所以徐拙也就听之任之了。
不过二三十个人一块儿吃,自然不能光靠徐拙一个人烤,不光大家等不及,徐拙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所以为了激发大家的动手能力,也为了能够早点歇会儿,徐拙号召大家一块儿动手学习,还用鸡汤给大家鼓劲儿。
“烤肉不难的,只要勤快点,多翻动,烤出来的肉就绝对不难吃,我刚开始学烤肉的时候,烤出来的要么夹生要么糊掉,但是时间一长,也就掌握了要领和技巧。”
他说得煞有介事的,但是大家却有点不信。
因为刚进来的时候,于可可还特意喊了店里的烤肉师傅来帮忙,还说徐拙没做过烤肉,这根本不像是经常练习的样子。
不过越是这样,越显示出了徐拙做菜那高超的天赋。
因为他们觉得徐拙烤出来的肉比店里的烤肉师傅做出来的都好吃,甚至好几个员工都提议干脆开成烤肉店算了。
绝对能吸引很多顾客的。
徐拙自然不会答应,毕竟在正统厨师眼中,烤肉只是一个非常偏门的烹饪方式,根本体现不出中餐的精髓。
等大家都上手之后,徐拙烤了两盘肉,端到一边,招呼季明宇和窦艺琼坐过来聊天。
说是聊天,其实就是问问对方能接受的底价,这样知己知彼,砍价的时候才有的放矢。
“你直接给我说一下价格就行了,怎么连合同原件也给拿来了,这应该算是违规了吧?”
徐拙没让窦艺琼把合同掏出来,毕竟这里人多嘴杂,而且不少人都边烤肉边拍照,这要是把自己翻合同的画面拍下来,说不定又会成为什么舆论隐患。
窦艺琼不以为意甩甩头:“反正做完这单生意我也准备辞职了,让你看一下合同没什么大不了的。”
“辞职?”
旁边正在吃肉的季明宇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窦艺琼:“表姐,你终于不想努力了吗?”
家里在京城几套房子,账上几千万现金,这种人居然还朝九晚五的挤地铁上班,每个月为几千块的工资忙碌,这人季明宇非常想不通。
有钱人还工作的不是没见过,但是那种人基本上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忙碌。
像窦艺琼这种明明身家过亿,却只甘心在一家小房产公司当个小文员的操作,这让他实在想不通。
难道是准备在公司潜伏下去,等哪天公司濒临破产,突然跳出来表示要整体收购吗?
窦艺琼夹起一片烤肉送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道:“我就是想跳槽了而已,我们那个公司别看不大,但是里面的腌臜事儿可一点不少。
办公室里整天比紫禁城里的宫斗戏还精彩,而且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不是领导嫌员工不给他的微信步数点赞了,就是有人分享到工作群里的链接没人帮忙砍价,整天因为这些吵架,啥正事儿都不干。”
说完他看了一下旁边那群正在热火朝天做烤肉的年轻人,笑着说道:“我现在觉得徐拙这公司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收留我,我工资要求不高,只要有社保就行,现在我上班就是找个能交社保的地方挂靠着。”
季明宇刚想说都这么有钱的人了,直接把社保挂靠一下不就行了,在京城,花点小钱就能把这事儿办得很漂亮。
不过一想到徐拙在京城开店后,郭兴旺也会来这边工作,他就明智的闭上了嘴巴。
还是给表姐创造一个和郭兴旺相处的机会吧。
对于窦艺琼的要求,徐拙自然不会反对。
反正公司正在招人,与其找一些不熟悉的,还不如找自己人呢。
而且相对于别人来说,窦艺琼完全不差钱,不用担心她会做出什么有损公司的事情。
窦艺琼把对方能接受的低价报了出来,一点五亿就能签约,这个价格自然不是对方主动说出来的,而是房产公司压到底。
这年头的二手房交易公司,基本上都是这种操作。
对买方抬价,对卖方压价,然后从中间赚取差价,而且在赚取高额差价的同时,还会收取买方或者卖方的手续费,有时候两边都会收。
这一行名声不太好的原因就是这样,太贪婪。
得到底价之后,徐拙便放下心来,明天好好跟窦艺琼的领导谈一下价格,要是谈不下来的话,那就干脆绕过房产公司跟卖方当面谈。
你帮我干活儿,挣点钱是应该的,但是把我当成傻波一,那就别怪我不给你们机会。
有窦艺琼在,徐拙可不担心他们故意抬价。
聊完这些,肉也吃得差不多了,徐拙起身到烤炉前面继续烤肉,这次他选择烤鸡翅,另外还给于可可烤了两片面包片。
在烧烤店,经常能见到面包片,这玩意儿看似跟烧烤不搭边,其实要是烤好的话,味道会非常棒。
而烤制的关键,就在于白糖。
把面包片烤到两面金黄,趁热往上洒一些白砂糖,吃起来香酥可口,非常过瘾。
徐拙正忙这些的时候,窦艺琼凑了过来:“刚刚我听明宇说,你下午在公司四处借钱来着?现在还缺钱不,我想入股你的公司……”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17章 卖家找上门来
这是窦艺琼第二次提这一茬了。
现在尽管公司账上的钱已经够买商铺了,但加上装修的话还远远不够。
刚开始徐拙打算先把四方酒楼出手了,用卖四方酒楼的钱作为装修和新店的初始资金。
但是既然能找来钱,那就先把四方酒楼留着呗,这样也能待价而沽,认真挑选一个好的买家。
所以,徐拙没有拒绝窦艺琼。
窦艺琼以两千万的现金,入股徐拙在京城的新公司四方餐饮股份有限公司。
有了这两千万,公司账上的现金就正式超过两亿了,不过这会儿银行已经下班,明天再转账也不迟,正好明天把股权认购书签一下。
两亿现金,不仅能够把商铺买下来,甚至连装修的钱也差不多够了。
到时候可以让于可可的奶奶好好操作一番,尽量把新店打造成一个艺术品一样的存在,让其成为美食界的标杆,甚至是同行仰望的存在。
当然了,几千万的预算,可能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不过回头四方酒楼脱手之后,至少也能卖几千万,应该是足够折腾了。
徐拙用夹子把烤炉上的面包片夹出来,然后捏一撮白糖洒在表面,做好这些之后他将面包片递给了于可可:“烤好了,尝尝味道咋样?”
这是给于可可烤的,开始之前就已经说好,所以尽管有其他人在,徐拙还是递给了于可可。
于可可接过后,开始给身边的人发,一人一片。
这样能够让于可可跟员工迅速打成一片,比较有利于公司的工作展开。
而徐拙因为本身不怎么经常在公司呆着,所以不用考虑那么多,而且他越是高冷,越能维持人设。
距离产生美这话不仅仅适于恋人,对于名人也是如此。
假如天天在眼前晃,再有名气的人也很难让人产生崇拜的心思,但是不经常见到的名人,就会激发大家的兴趣。
一直到九点多,这次的聚餐才算结束。
大家吃了烤羊肉、烤牛肉、烤猪排、烤鸡翅、烤大虾、烤生蚝等等各种新鲜美味的烤肉,配上店里的其他美食,每个人都吃了个肚圆。
吃饱喝足后,大家各自散去,徐拙也和于可可打车回到了租的房子中。
为了方便在京城开展工作,徐拙特意和于可可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
原本两个人的话是不需要这么大面积的,不过考虑到徐家和于家的人会经常过来,加上于家老太太过来设计门店的时候也需要落脚的地方,所以就租了一套大一点的房子,省得房子太小限制老太太的设计灵感。
接下来的几天,徐拙都在忙着跟房产公司的人砍价扯皮。
因为知道了卖家的接受底线,所以徐拙一点都不着急,慢慢跟房产公司那边耗着。
不过他不着急,卖家先坐不住了。
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中年男女来到了公司,表示想跟徐拙聊聊。
这会儿徐拙正好在公司跟远道而来的于长江闲扯买商铺的事儿,于长江对新店很满意,在催徐拙见好就收,没必要非一刀砍到底的。
徐拙也知道这个理儿,但是谈了几天,房产公司那边依然紧咬着一点七亿这个价位不松口,很明显像要赚两千万的差价。
要是不知道底价的话,徐拙还真的会答应下来。
不过挣两千万还是太多了,所以徐拙打算继续磨着,反正这事儿他不着急,最不济的,通过窦艺琼这个潜在的间谍和股东,把卖家的联系方式要过来单独谈呗。
谁知他还没这么做,卖家先找来了。
徐拙和于长江一道来到会客室,那两位中年男女正在喝前台小妹送来的热茶。
于长江很热情的跟对方聊了起来,不到十分钟就把卖家的信息套得干干净净的。
这对夫妇打算移民国外,该处理的已经处理完毕,就剩下这套物业还没脱手,而国外的事业差不多已经步入正轨,所以他们不想再耗下去了,主动来找徐拙过来接洽。
通过双方的对话徐拙才了解到,这几天房产公司那边除了跟徐拙一直在谈着价格之外,也一直在向卖家施压,打算把价钱再往下砍一下。
虽然这两位卖家没说具体金额,不过从两人那垂头丧气的表情上看来,估计被房产公司那边至少又坑了五百万。
徐拙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知道自己是买家的,不过既然找了过来,徐拙也不再犹豫,立马联系季家那边帮忙找的一个律师事务所,让对方派一个律师团队过来。
准备签合同。
既然卖家已经找上门来,这个时候再考虑房产公司那边就太傻逼了,所以徐拙非常干脆的表示要签约,假如没什么问题的话,等会儿就可以打款。
这事儿怪不得徐拙,只能怪那个房产公司太贪心。
两头吃这种事儿虽然能挣很多,但是操作不好的话,绝逼会栽进去。
等律师团队过来的时候,徐拙跟卖家聊了一下,得知对方能打听到自己的信息,是偷偷给房产公司的一个员工塞了五万块钱的红包,找对方打听的。
徐拙听得啧啧称奇,那个房产公司还真是高人扎堆。
很快,律师团队就到了,双方先签订了一份通过好几个律师认真检查过的购房合同,然后财务那边支付了一半资金。
接着开始走手续,这事儿牵扯到商品房的过户转让什么的,比较繁琐,估计得两三天才能搞定。
不过这事儿就简单了,交给公司的人就行,不需要双方再出面。
徐拙的敞亮让卖家也很高兴,主动把价格定在了一点四七亿元,这价格比徐拙预想中还低了几百万。
而且卖家还会分担一半的手续费,这让徐拙再次感慨,窦艺琼所在的那个房产公司镇上大好人,有机会的话得送一面锦旗过去。
签订合同之后,接下来就是律师团队跟对方洽谈办手续的事儿,这就不需要徐拙参与了。
他拿着手机给窦艺琼发了条消息:“卖家找上门来,我们已经签约了,你不用再继续潜伏了,明天直接来这边上班算了。”
结果窦艺琼拒绝了。
她回复道:“过两天我们就发工资了,等我领了工资再离职,好几千块钱呢,可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啧,这也忒会过日子了吧?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18章 炸灌肠
等到所有手续全部弄妥当之后,已经差不多是一星期以后了。
这段时间,于长江一直在京城帮徐拙处理这事儿,毕竟徐拙对这种事儿完全不懂,作为老丈人,自然得帮衬一下了。
除此之外,公司的股权分配也正式完成,顺利辞职的窦艺琼也正式成为公司的小股东,并且在公司走马上任,现在负责跟省城公司对接的事儿。
省城的公司早晚会搬到京城,不仅仅是因为以后店面会开在京城,主要是搬到京城之后,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公司,不管进行徐小厨品牌的营销还是网店的推广,都事倍功半。
而且到了京城之后,公司刷数据的业务才能继续开展,甚至还会成为公司的拳头业务,毕竟相对于省城,这边能参与的商业活动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搬到京城之后,公司会进行拆分。
比如做数据的专门成立一个公司,徐小厨品牌专门成立一家公司,甚至连老孟李浩他们直播,也会专门成立一家公司负责运营。
这些事情,虽然在省城也能做到,但京城的机遇毕竟更多一些,业务开展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在徐拙的计划中,除了曹坤负责的卤肉厂还留在省城之外,其他的全都搬到京城。
而工厂也需要扩建,把徐小厨所有品牌的产品线全都搬进厂子里,和酒楼不管业务上还是财务上,都彻底割裂开。
以后工厂和网店全部由徐小厨公司垂直管理,这样就能改变公司管理混乱的局面了。
当然了,具体怎么样,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准备来京城的。
比如老孟,上次徐拙说起搬到京城的时候,他就隐晦表达了想留在省城的想法。
他在省城现在也算是有车有房了,马上就要举行婚礼,要是去京城的话,又得租房住,而且京城那边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不适合老孟那随和的性格。
他觉得,待在省城开个火锅店挺好的,偶尔做一场直播赚个零花钱,生活轻松无压力。
1...432433434435436...4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