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这炸灌肠不仅吃起来酥脆,最重要的是猪肠油那浓郁的香味儿,吃起来简直太过瘾了。
而正因为这样的浓香,才让蒜汁不显得那么突兀,甚至还会觉得蒜汁恰到好处,要是没有蒜汁的话,这炸灌肠绝对油腻得让人无法下咽。
吃着这好吃的炸灌肠,徐拙不由对这道小吃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过两天要回省城一趟,到时候得去老太太家,给老太太做一顿让她好好尝尝鲜,毕竟这种美食可老一辈京城人的回忆。
现在还不能接老人来京城,只能做一些京城小吃聊以慰藉。
不过按照任务提示,先开店的话,买四合院的难度就会降低一半,等开业后看看情况,不行了就先把新店抵押出去贷款,然后买一座四合院让两家的老人居住。
早点把主线任务完成了,然后再说以后的事儿。
反正有店面有四合院,这在京城都算是硬资产,有大把人急等着投资入股呢,到时候大不了卖点股份就行了嘛。
只要把经营权抓在自己手中,别的问题就不大。
吃着这好吃的炸灌肠,徐拙想了很多,不过大部分都是围绕着系统给的主线任务和如何在京城立足展开的。
吃完灌肠之后,徐拙刚准备离开,季文轩突然说道:“小拙,等会儿店里要做江米条了,你要不要学一下?正好做好之后你给白教授和可可带一些回去,她们应该非常喜欢吃的。”
徐拙一听,便答应了下来。
江米条可是从小就喜欢吃的小吃,没想到季家烤鸭店里还做这玩意儿,大概真是尝到了游客前来捧场的甜头了。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潜心好学的技能已经用了,不然把这个小吃学会,回头还能在徐小厨旗舰店上新呢。
现在想把这道小吃学会,只能多跟店里的师傅聊聊了,把希望寄托在触类旁通这个技能上。
但愿能够触发吧。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22章 国民零食——江米条
要说一样从小吃到大的零食或者小吃,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想起江米条。
江米条这道小吃,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出现,而且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在那些卖甜品的零食店,依然还能见到江米条的身影。
这道小吃要说好吃吧,真不见得有多好。
但是挑毛病的话,也挑不出什么,毕竟口感香酥,甜香美味,加上低廉的价格,使得这道小吃,几乎成了国民小吃。
在流传度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哪怕号称古早时期的点心之王蜜三刀呢,也稍逊江米条半分。
没办法,谁让蜜三刀太重呢,一小把都半斤起步,这跟小半斤就能装一袋子的江米条相比实在有差距。
过去走亲访友,基本上都会带点儿点心。
同样价钱的前提下,江米条的量能比蜜三刀多好几倍,所以大家自然会选择买江米条。
因为这样看起来比较多嘛。
季家烤鸭店的点心挺多的,不仅有豌豆黄江米条艾窝窝驴打滚等小吃,也有刚刚徐拙想到的蜜三刀。
不过今天不做蜜三刀,徐拙无缘得见具体做法。
倒是这个江米条,让他挺感兴趣的。
不光是可以在徐小厨旗舰店上新,最主要的是老太太比较喜欢吃。
既然打算回去做炸灌肠,那还不如多增加一样小吃呢,这样老太太应该会更高兴。
毕竟,这也算是双倍的快乐嘛。
季文轩见徐拙挺有兴趣,便高兴的站在一边,开始讲解江米条的做法和历史。
江米条最早应该是东北传过来的,因为江米条最早的做法,是把糯米浸泡半个月,然后和黄豆面一起和成面团上锅蒸。
蒸透之后放进石臼中,像是打米糕那样打成糯米团,然后擀成厚片,切条后再搓圆,最后切成小段放在锅里油炸。
油炸过后,再蘸着豆沙吃。
不过发展到现在,这种做法早已经被效率更快成色更好的做法所取代。
而且原料中要用到的糯米,也逐渐被糯米粉取而代之。
毕竟糯米要浸泡十五天,浸泡过后还得搡捣,而糯米粉直接就能跳过这些步骤,比较简单快捷。
虽然有的时候,简单快捷预示着质量不好,但是这道小吃却不是这样。
之前用糯米的时候,难免会有糯米颗粒没砸开或者一些碎渣残留,所以做出来的江米条,吃起来偶尔就会有硌牙的情况。
但是用糯米粉之后,这种情况就没了。
哪怕和面的时候有面疙瘩呢,只要炸的方式不错,做出来的江米条就不会有太差的口感。
江米条这道小吃要用的食材,最主要的就是糯米粉。
过去大家都把糯米称为江米,所以这道菜小吃名叫江米条,而不是糯米条。
除了糯米粉之外,这道小吃还要用到麦芽糖和白糖,假如喜欢吃芝麻的,也可以准备一些炒熟的白芝麻仁,这样做出来的江米条就是芝麻江米条了,口感更香。
不过传统的江米条是不带芝麻的,上面只沾有一层白糖,所以今天季家烤鸭店后厨做的,也没放白芝麻。
做这道小吃首先要烧水。
锅里加水,水不用太多,因为这水是和糯米粉用的,太多的话就浪费了。
水倒入锅中之后开火烧,在烧的时候往锅里放入一些麦芽糖。
放麦芽糖有两个作用。
第一是让做出来的江米条有甜味儿,吃起来更好吃,第二是炸出来的江米条色泽更漂亮,口感也更酥脆。
麦芽糖放进水中之后,要不断的搅动,这样能够加速麦芽糖的融化速度,同时也能防止麦芽糖沾到锅底。
等到锅里的水烧开,麦芽糖也已经全部融化。
这个时候,做麦芽糖的师傅便把灶上的火关掉,同时将准备好的糯米粉端过来,舀了三分之一倒进锅里,紧接着开始用木棍搅拌起来。
糯米粉刚倒进锅里,就能闻到一股好闻的味道。
这是糯米粉被烫熟的味道,以前做烫面的时候,经常能从烫熟的面粉中闻到类似的味道。
用木棍搅动几下之后,锅里的糯米粉就变成了半透明的状态,这是被开水烫熟的表现,不过这会儿不用管,继续搅动就行。
中餐中的点心小吃,其实共同之处又很多,比如烫面这一环节,在很多小吃中都出现过,不同的是食材,比如面粉、澄面、糯米粉、米粉、荞麦面等等,都有类似的步骤。
但因为食材的不同,外观的不同,配料的不同,做出来的甜品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总体来说,这些甜品遵循的,还是同一种套路。
毕竟和面、做形、油炸、上浆,这四个环节,基本上把国内很多小吃都涵盖住了,包括徐拙刚刚学到的那道炸灌肠,总体来说也是同样的制作套路。
盆里的糯米粉全都搅拌均匀后,锅里的水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半锅非常粘稠的糯米面糊。
粘稠到什么程度呢,反正徐拙看着,比过年贴春联用的浆糊都稠。
“这面糊得搅拌均匀,不能有面疙瘩,不然做出来的江米条就不好吃,厨师长看见可是要扣奖金的。”
做江米条的这个师傅也看出徐拙想学,所以在忙活的时候,也没忘了给徐拙讲解一下制作的要领。
面糊搅好之后,这位师傅把剩下的糯米粉往锅里倒了一半进去,然后下手开始揉面。
这一步,跟之前做炸灌肠时候和面很相似,都是先烧水烫面,然后再用烫好的面糊和剩下的干粉。
刚刚烫好的糯米粉吸水性很强,所以别看这面糊非常粘稠,但是揉了一会儿之后,倒进去的那些糯米粉就差不多全都被揉进了面团中。
接下来,这位师傅把锅里的面团拿出来放在案板上,锅里剩下的干粉也一并倒出来。
做完这些之后,他将剩下的那些糯米粉全都倒到案板上,继续揉面。
这一步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糯米粉全都揉进面团中,把原本有些松软的糯米团揉成一个光滑且有点硬的面团。
只有面团揉好了,做出来的江米条才更加香酥美味。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23章 江米条酥脆的奥秘
揉面对徐拙来说,简直比喝凉水还简单。
而且对别人来说,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现在有揉面机的存在,要什么样的面团都能揉出来。
其实季家烤鸭店后厨就有揉面机。
要不是因为徐拙在这,而且表现出一副想学的样子,做点心的厨师大概率会用揉面机凑合一下。
毕竟这样效率更高,而且揉出来的面团也更加均匀。
虽然没有手揉出来的筋道,但这又不是发面蒸馒头,不需要面团上劲儿的。
很快,面团就揉好了。
这糯米面团硬度很高,看上去跟做刀削面的面团差不多。
不过因为是糯米粉的缘故,看上去比面粉要白很多,整个面团看上去像团白生生的棉花糖,让人忍不住就会生出咬一口的冲动。
面团揉好之后,就可以擀制做形了。
只见那位师傅拿着一根擀面杖,慢慢将案板上的面团擀开,擀成大约一厘米厚的厚片。
在他擀制的时候,季文轩站在一边对徐拙说道:“擀的时候要注意点,不能太急躁,得慢慢来,虽然这样看似很慢,其实这也是一个让面团内部变均匀的过程,所以不用着急,慢慢来就行。
要记住,这江米条啊,擀得越均匀,炸出来就越好吃。”
很多成品江米条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加一些泡打粉发酵粉什么的,但是正了八经用糯米粉做的,却什么都不要加,只要把面揉瓷实了,揉均匀了,炸出来的江米条就会呈现出中空的样子。
不用发酵粉,一样会变得很蓬松。
把面片擀好之后,就可以切条了。
这位师傅拿着一把切片刀,把面片均匀的切成了一厘米宽的条,切好之后,他又依次把这些宽条揉搓成铅笔粗的长条。
揉搓长条的时候要尽量均匀一点,这样炸出来的江米条卖相才会更好。
全都揉搓好之后,把这些长条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用刀切成五六厘米长的小段。
切好之后,这位师傅又抓了点面粉撒上去,然后将那些切好的糯米段在案板上揉搓几下,让其裹上面粉,这样能够防止糯米段相互粘连。
这一步做好之后,要把这些糯米段放在案板上醒发一会儿。
趁着这个功夫,这位师傅把油锅架在灶上,然后往锅里倒入半锅花生油,开始准备炸制。
炸江米条和别的小吃不一样,别的小吃炸制,一般都需要五六成热的油温,有的甚至还达到七成热。
炸江米条的时候,则需要把江米条冷油下锅,一点油温都不能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江米条内外受热均匀,达到口感酥脆的目的。
把油倒进锅里之后,那位师傅把案板端过来,然后把案板上切好的那些糯米段,一根根的放进了锅里。
在放的时候得注意点,不能让这些糯米段粘连在一起,不然炸出来之后,就有可能会粘连。
其实这一步,在专业的炸锅中制作更合适一些,因为专业的炸锅都是四方形的,炸锅的面积更大,一次能够炸更多的江米条。
而且专业炸锅里一般都有覆盖整个锅底的漏网,炸好之后直接把漏网向上提,所有的江米条就能一次出锅。
而这种传统锅具,不仅底部面积小,单次炸的江米条数量有限,而且还需要用漏勺一点一点的捞出来,相对来说比较麻烦,效率也低。
但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看起来比较传统,感觉比用专业炸锅做出来的要好吃。
就跟好多人总觉得用那种老式爆米花机嘣出来的爆米花,比影院卖的爆米花好吃一个道理。
糯米段把油锅的锅底全部摆满之后,那位面点师傅这才打开灶头,开始点火。
不过点火后迅速把火调小,还特意提醒了徐拙一句:“炸的时候一定要小火慢炸,其他不用管,什么时候这些江米条从锅底漂浮起来了,什么时候再用漏勺去翻动,没漂起来的时候就甭管它。”
徐拙点了点头,这几句话虽然含金量不高,但都是经验之谈,不是经常做这个的很难能总结出来。
锅里的油温上来的很慢,不过越是这样,越能让江米条受热均匀。
这样炸出来的江米条会更加膨胀,内部会更加中空,口感也会变得更加酥脆。
十来分钟后,锅里的江米条周围才开始有气泡出现,这是油温升高的标志,这会儿不能心急,还得继续等着。
很快,随着油温升高,那些气泡也越来越多。
又差不多过了十分钟,锅底的江米条开始往上漂浮,同时个头也比之前大了不少,基本上从铅笔粗变成了小指粗,同时也变长了一些。
这说明里面已经达到了蓬松的目的,接下来就该让江米条变得酥脆了。
只见那位面点师傅把火开大,调成了中火,锅里的油温就再次升高了起来,同时那些江米条周围,再次有气泡出现。
等到所有江米条豆豆漂浮起来之后,他拿着漏勺,在锅里慢慢搅动起来,这样能够让江米条受热更加均匀。
同时也能防止锅里的油温过高,江米条出现被炸糊的现象。
三分钟后,锅里的江米条变成了金黄色。
因为和面的时候用了麦芽糖,所以这会儿看上去颜色非常漂亮,金黄的颜色让人一看就馋,而搅动时候江米条相互碰撞的咔嚓声,也预示着口感会非常酥脆。
该出锅了。
那位师傅拿着漏勺,一边快速把锅里的江米条捞出来,一边对徐拙说道:“出锅一定要迅速,宁肯颜色稍浅一些,也不能炸过了,不然这江米条吃起来就会有股糊味,不仅影响销量,也会影响店里的整体形象。”
对于这个,徐拙自然心知肚明。
因为不管什么菜品,只要端给顾客之后翻车了,最终影响的还是店面的口碑和招牌,所以大饭店都设有行政总厨和厨师长,为的就是层层把关,防止出现菜品翻车的情况。
等所有江米条全都捞出来之后,这位面点师傅又换了一锅油,把案板上剩下的江米条也炸了出来。
等所有江米条全都炸过之后,这会儿其实已经可以吃了。
不过这会儿的江米条略微发甜,想要好吃,还得给江米条上浆挂糖,只有这样,江米条才会变得酥脆香甜,让人百吃不厌。
美食从和面开始 弟弟1424章 触发举一反三技能
很多甜品都有上浆的步骤,比如之前徐拙跟冯卫国学的闻喜煮饼,最后一步就是上浆然后往煮饼上面粘芝麻。
而这次做江米条,也有同样的步骤,不过粘上去的食材就不是芝麻了,而是白砂糖。
上浆用的浆液,其实就是蜜汁,把白糖用水熬的方式熬到蜜汁的程度,然后把江米条放进锅里快速翻炒,让蜜汁均匀的挂到江米条上面,然后撒一些白砂糖,继续翻炒,让白砂糖均匀的挂在江米条上,这道小吃就算是正式完成了。
不过……
做法虽然是这样,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还是多少有些区别的。
首先是熬糖,江米条总体来说比较支蓬,所以熬糖的时候要尽量多一些,这样熬出来的蜜汁才会均匀的挂到江米条上。
另外在熬的时候,要在蜜汁的基础上再熬一下,让熬出来的糖浆出现浅金色。
这种颜色挂到江米条上之后,能让江米条的色泽和卖相大大提升,不说达到让人一看就垂涎三尺的地步,至少看上去多少会馋那么一下。
另外,挂浆之前就得把火关掉,免得锅里继续加热导致糖浆过火,出现变苦的情况。
哪怕不变苦呢,甜味也会降低。
因为糖在熬制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甜味不断下降的过程,从蜜汁开始,甜度会越来越低,直至到糖色的阶段,糖浆的甜味彻底消失,然后被苦味所取代。
而给江米条挂好糖浆之后,也不能立即洒白砂糖,得再等会儿才行。
因为锅里刚刚熬过糖浆,所以温度很高,这种高温不仅在锅里有,甚至连江米条的温度也不低。
这个时候要是撒白砂糖的话,白糖很容易在锅里化开。
而且熬的糖浆要是过多的话,撒进锅里的白糖也会随着糖浆逐渐流到锅里,不会挂到江米条上,或者在江米条上挂得不均匀。
所以要等一会儿再撒白糖,让糖浆稍稍凝固一下,这样白糖会粘得更均匀,也更牢固一些。
另外,要是在挂白糖之前先挂芝麻的话,那么接下来挂白糖的难度就会大一些,因为糖浆上面只能挂一层食材。
要挂两层的话,要么会显得表面的糖浆过厚,要么粘不牢靠,挂上的白糖或者芝麻全都会掉落下来。
“这道小吃假如想挂芝麻,得在做形的那一步往上加,具体的做法就是把面皮切成条准备揉搓的时候,在案板上洒一些生的白芝麻仁,然后用力揉搓,让芝麻均匀的粘在上面,这样炸出来之后,不仅香味儿更浓,而且还不影响挂糖,可谓一举两得。”
季文轩站在一边,见徐拙对这道小吃感兴趣,便忍不住发散了一下思维,给他讲了一下粘芝麻的具体做法。
原本徐拙只是当成课外小知识来听的,结果等季文轩说完后,脑海里居然响起了系统到底提示音。
“叮,宿主认真学习,并且用心聆听大师教诲,特奖励d级招牌点心——江米条的做法,另外宿主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思考,触发【举一反三】技能,特奖励宿主d级招牌的点心——蜜三刀,恭喜宿主。”
这一连串的提示音让徐拙多少有些懵逼。
咋回事,咋就把这道点心给学到手了?
而且还额外奖励了蜜三刀的做法。
系统这是抽风了?
突然变得这么大方,徐拙总觉得有什么陷阱在等着自己。
但等他提着一包做好的江米条回到住的地方的时候,系统也没跳出来刷存在感,更没有给什么随机任务或者限时任务。
白嫖的感觉真好啊,徐拙回到家之后,美滋滋的坐在沙发上,一边吃着酥脆的江米条,一边感慨今天居然白嫖到了蜜三刀的做法。
等过几天回到省城,可以好好让老太太怀旧一把了。
炸灌肠、江米条、蜜三刀,这三样小吃对现代人来说也就是很常见的低端小吃而已,但是在当年的京城,应该是算是比较顶级的了。
毕竟那会儿物质匮乏,生活物资全都靠票据来兑换。
而这类点心,只有真正殷实粮票用不完的时候,才会买来吃。
普通人家可不会把金贵的粮票花在这种点心上面,不是嫌不好吃,而是觉得不划算,不实惠。
几天后,徐拙独自坐上了去省城的高铁。
京城这边的所有工作都已经进入正轨,于家老太太那边也拿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几千万的装修预算,使得老太太在设计店面的时候也放开了手脚,不仅大量使用比较傲昂贵的装饰材料,而且在设计风格上也比较大胆。
她放弃了大部分中式餐厅的那种雕梁画栋大片红色的传统风格,而是采用风格比较年轻化的轻工业风。
而在这个风格的基础上,又巧妙的采用了一些中式元素点缀。
比如中国结,比如年画,比如各种祥云雕刻等等,反正传统和创新相结合,使得整个饭店年轻中带着一丝丝传统,非常适合年轻人,也跟徐拙的整体人设比较符合。
不过这只是初稿,具体行不行还需要再次讨论。
毕竟于家老太太这次过来,可是把当年修缮故宫的老同事全都喊了过来,明天他们会特意开一个研讨会,讨论初稿的风格和具体细节。
要是可以的话就联系装修公司开始装修,要是不行,那就继续修改。
反正高手众多,又是常年在这方面打交道,所以大家对这些并不陌生,甚至还有些跃跃欲试,因为就徐拙这名气,新店出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而出名后媒体肯定会全方位的报道,所以到时候参与设计的人,多少也能跟着沾光。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的人,对金钱什么的已经不在乎了,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气,所以大家都格外用心。
这种研讨会,按理说应该徐拙这个当事人参加的。
不过他却得先回省城一趟,因为省城大学,同意开设烹饪相关的专业,不过不是学院,而是挂靠在酒店管理系的一个小专业。
后天就是挂牌仪式,徐拙作为这圈子的名人,自然得参加。
在高铁上,徐拙有些激动的搓着手,不知道烹饪专业的开通,系统会有什么样的奖励,有点小期待呢……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25章 四方酒楼的员工问题
回到省城之后,徐拙先去酒楼转了一圈。
最近因为京城新店的事儿,导致酒楼这边人心有点动荡,好几个厨师都提出了辞职的请求,服务员也有离职的情况出现。
这种情况很正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跟着去京城的,在确定新店会开在京城时候,这些不愿意跟着去的员工,自然就会开始找下家准备跳槽。
他们有四方酒楼工作的经历,加上真有本事,所以在省城找份新工作还是很容易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