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陶商闻言,嘴角不由的直抽抽。
陶谦悠然自得的自言自语:“想当年,这些徐州士族都瞧不上老夫的儿子,如今连王允在内都想跟老夫做亲家,嘿嘿,这士族联姻可是个学问活,老夫说什么也得把你卖出个好价钱来。”
陶商的脸有些发黑:“爹,我都听着呢。”
陶谦好像是酒劲上来了,哈哈大笑道:“听着便听着了,不妨事,这里面,都是学问!”
说罢,也不在看陶商,晃晃悠悠的走出了房间,只留下陶商一个人呆愣愣的看着老头的背景,心下若有所思。
亲爹如此,真尼玛夫复何求?
三国有君子 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游
第二天,陶商便将许褚、徐晃、司马氏家主司马朗、韩浩、胡才、徐荣、郭嘉、于耳鼻、刘虎俾等人引荐给了陶谦。
对于陶商召回来的这些属下,陶谦并没有过于多问,只是礼节性的挨个垂询了一下,而且也并没有任职。
在老头心中,陶商既然要执掌一郡之地了,则必然需要臂膀协助,这些人既然都是他领回来的,自当由陶商自己日后自行分配任职。
身为一郡太守,在朝廷的旨意到达彭城的那一刻起,陶商就已经有了开府的资格。
陶谦与几人谈过话之后,便挨个嘱咐这些人统统去跟陶商前往丹阳郡上任,任职之事在陶商上任后再说。
众人中,唯有司马朗,陶谦倒是与他做了一番详谈。
毕竟是河内望族,举族迁移至此,非同小可,陶谦还是要谨慎应对的。
未了避免彭城内的士族体系遭到破坏,陶谦还是请司马朗暂且一同随陶商前往丹阳郡,另外他还希望司马朗能够出仕,和其他人一一样共同辅佐陶商。
司马朗在几经权衡之下,终究还是答应了。
而他也成为了陶商日后在丹阳郡开府之后,第一个入仕其麾下的士族领袖。
还有,在陶商领回来的这些人中,陶谦对于耳鼻和刘虎婢颇为好奇。
陶谦也算是久经风浪了,他当年在西北打过北宫伯玉,老头一眼就看出了这两个人不是汉族人,且气质和神态俨然不是一般的贱民。
但于耳鼻此刻受制于陶商,面对一州刺史,也不敢胡乱说话。
只说自己是被陶商救下的居汉境内的匈奴人,与义子刘虎婢愿为奴为仆,报答陶商的救命之恩。
陶谦多少看出了点不对,但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陶谦现在还是挺有信心的。
可他若是知道这两个人,都是有资格继承南匈奴王庭单于之位的王子和王孙,不知陶老头又会作何感想?
除了于耳鼻和刘虎俾之外,陶谦对郭嘉显然也有点兴趣。
虽然郭嘉与陶谦的对问中作答入流,很有远见和智谋,但陶谦明显能够感觉的到,这位来自于颍川的郭氏的旁支子弟,对自家似乎是有那么点抵触的,怎么说呢……
好像是被绑架过来,不得已而从之也。
想到这,陶谦不由自嘲的笑了。
自己真实年纪大了,什么事都爱胡思乱想。
自己的儿子,什么尿性自己最清楚?他会绑人回来?
这想法就跟他老陶家日后可以称霸天下一样的可笑。
陶谦没管那么多,毕竟是儿子领回来的人,他愿意怎样便怎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不入流旁支子弟,还不值得自己这个一州之主过多的操费心思。
象征性的接见过这些外来人员之后,陶谦便忙活他自己的事情去了。
身为一州之主,要操心的事很多,人事的事,儿子愿意咋地便咋地,自己去摆平。
为诸人引荐过陶谦之后,陶商便请其他人或是去馆驿歇息或是回城外军营,自己则是单独留下了郭嘉,让他陪自己去彭城的街道上走走。
郭嘉虽然不愿意当三陪,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陶商不要脸的手段他亦是多有领教,陪逛街就陪逛街,反正也不会少块肉。
……
……
彭城市集。
陶商和郭嘉并排走在大街上,身后不远处,则是裴氏四兄弟不紧不慢的跟随保护。
当然了,还有那位一直负责“端枪看护郭嘉”的保镖尤驴子。
“郭兄看这彭城发展的如何?”陶商一边走,一边向郭嘉垂询。
郭嘉慢悠悠的跟着,一边走一边道:“让我说话,可是要付麟趾金的。”
陶商一挑眉头,道:“你这也太贪了吧?我是跟你闲聊天,又不是让你为我出谋划策,哪有那么多要求。”
郭嘉耸耸肩,四下的看了一圈,道:“还不错,彭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数千年夫人发展,今日一见,确是不凡。”
陶商笑着道:“今天拽着你出来,逛街是其一,另外呢,是想和你商讨一下徐州以后当何以为战?毕竟大干哥乃是当世少有的兵家谋者,见解想必很是独到。”
郭嘉转头看了看陶商,沉思了一会奇道:“郭某不明白,我虽然是你强行绑来的,但你从一开始就似是对郭某的能耐颇为推崇,咱俩在黑山军营喝酒骗人的那次,应该是第一次见面吧?”
陶商神秘一笑,道:“我别的能耐没有,但天下英才,陶某却尽皆熟知,如数家珍。”
郭嘉吸了吸鼻子,将头转到一边去,没让陶商看见,颇是不屑的翻了个白眼。
陶商何等心眼,郭嘉的小动作他自然是明晰在心,但却并不说破,而是继续刚才的话题道:“奉孝兄适才说彭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不知原因究竟是什么?”
郭嘉闻言嘿了一声,道:“这个就要看你如何揣度了,在郭某看来,如果有需要,任何地方都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无需要,任何地方都会成为鸡肋之所,彭城之地,北扼平原之所,南守长江之南,西进可入中原腹地,这个地方,若是居南,其便会成为北方的门户,若是居北,他便是南方的咽喉,而且在郭某看来,彭城是唯一一处可以作为大军毫无障碍可以由南攻北或是由北攻南的勇武之地,但此处适合作为前沿之阵,却不可为治所。试想昔年,此地曾为楚、齐、三晋之分界,战事往来胶着不断,以此为治所,是颇为不智的。”
陶商闻言点了点头,对郭嘉的言论颇感赞同。
郭嘉慢悠悠的继续道:“刚才那一段话收金子的啊。”
“奉孝兄,陶某不是很明白,我究竟有什么不好?为何你就不能安安心心的给我当个臂膀,非得用交易的方式给我出谋划策?若论用人之能,我感觉我虽算不上最好,但至少也是不弱,你怎么就不能甘心为我所用呢?”
听了这话,郭嘉浪荡的笑容消失了,皱眉陷入了沉思状。
他为什么当初直接拒绝被陶商所用……其实说白了,郭嘉心里也不是很清楚。
或许那个真正的梗还是在他的年纪吧,郭嘉自诩乃是天下英才,非当世英主而不能投效,这是郭嘉对自己下的硬性要求。
哪怕就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因为权衡冀州士族利益而不能对郭嘉量身定制合理的位置,郭嘉也会弃他而去,丝毫不会感到惋惜。
而对自己或是别人都要求如此之高的人,突然让他投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而且年纪还只有十七八岁,在感情上,郭嘉说不通自己的心。
当然,经过了几日的接触,郭嘉确实是发现了陶商除了贱之外……还是有一些招人佩服的地方,这也是郭嘉至今还愿意留在徐州的根本原因。
不然的话,其实依照他的尿性,就算是真的被尤驴子射死,他也不会在陶商这苟且安生。
说白了,还是对陶商这个人的兴趣占了大多层面。
特别是陶商的那份不要脸的精神,一直在深深的震撼着郭嘉——你不跟我好,我偏要跟你好。
放眼大汉十三州,姓陶的这个特点也真是没谁了。
有兴趣归有兴趣,但郭嘉实在是拉不下脸去伺候一个小儿娃,这份敏感的自尊心一直跟随着他,以至于郭嘉弄了这么一出花钱买计的戏码。
纠结害死人啊。
“你今天领郭某出来逛街,不单是要和我闲聊这么简单吧?”
对于陶商这个人,郭嘉这一段时间也一直在分析他的个性。
他把陶商的性格密密麻麻的分析了好几卷简牍,深知这小子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物。
手拉手领着自己逛街,他绝对不是那种闲出屁的人。
“当然不是,眼看着我就要举行冠礼了,虽说仪式那天彭城的士族诸长冲着我父亲的面子,自然会前来相贺,但以我的角度来说,多少还得去诸公的府邸上走动走动,最不济至少也得走一趟曹豹府和糜竺的府邸,也好显示一下我的诚意。”
“显示诚意?”郭嘉笑呵呵的道:“其实你是去探听虚实的吧?”
陶商不置可否:“大干哥懂我,咱们买些礼品,然后再派人送上拜帖,去糜府和曹府分别走一遭。”
“可你为什么要带上我呢?”郭嘉好奇的皱眉道。
陶商轻轻的一扬眉,低声道:“我手底下的人,许褚、徐晃、徐荣都善战,韩浩懂治政,但他们却都不会看人,郭兄一肚子坏水,深通诡诈奸险之道,我想让你帮我分析分析,曹豹和糜竺都是什么样的人。”
郭嘉恍然的点了点头,突然面孔一沉,郑重说道:“这也算是献策,要收聘金的。”
“先欠着,和上次那笔一样,年底一起结。”
郭嘉闻言吃惊的张大了嘴:“可现在才刚过年初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郭兄你有点出息好不好?”
郭嘉扬天长叹。
舔着脸能说出这般话的人,给自己当主公,其实也算是委屈他了。
:。:
三国有君子 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
选定了礼品之后,陶商便将早已准备好的拜帖分别交由裴光和裴本,让他们二人分别送到曹豹和糜竺的府上去,自己则是在和郭嘉又逛了一会之后,便先行去往糜竺的府邸拜访。
早在陶商一年前离开徐州的时候,糜竺就已经跟他草草的约定了口头上的盟约关系。
虽然乱世之中,士族之间的口头契约并没有什么法律约束,翻脸赖账是常有的事,但至少到目前为止,陶商和糜竺的关系还处在一个良性且友好的轨迹之上。
一年多不见,糜竺没什么变化,还是那样温润典雅,一副绵里藏针的大家之气。
“大公子,昨日归来彭城,竺尚未亲自去府上参拜,却有赖公子亲自来见竺,我这心里实在是不好过啊,惭愧、惭愧。”
陶商很自然的对着糜竺回了一礼,谦和道:“别驾与陶某,亦师亦友,咱们俩就不必这么外道了吧?”
糜竺呵呵一笑,摆了摆手,道:“友能当,但这师竺可担当不起,听说公子早已经拜了皇甫中丞为师,竺焉敢与中丞大人并列?那是万万不成的。”
陶商指了指身边的郭嘉,向糜竺做了一下介绍。
介绍完后,郭嘉当先向糜竺拱了拱手,见礼道:“久仰别驾之名,如雷贯耳。”
糜竺也不失礼数,对郭嘉道:“虽与奉孝初见,却仿若旧识一般。”
客气中,隐隐的带着几分疏远。
这倒不是糜竺对郭嘉这个人有什么意见,而是郭嘉出身颍川旁支低门,在糜竺这样的生意人眼中,这种没什么背景又是孜然一身的年轻小子,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用处,热枕多了属于浪费感情。
这个时代的世家、望族、豪门亦或是士大夫,多多少少的都有着根深蒂固的自我优越感,就算是糜竺这样的商贾士族亦是如此。
郭嘉对这种事世态炎凉的事看的多了,并不是很介意,他随手解开腰间的酒葫芦,也不顾及旁人,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糜竺见郭嘉在自家的客厅携酒自饮,不由的皱了皱眉,心中暗道真是浪子行径。
不过这小子毕竟是陶商领来的人,糜竺便权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公子这一次在外面,好大的动静啊。”糜竺命人端上果品蜜水,一边亲自招待陶商,一边道:“尚书郎许靖亲举公子为孝廉,汝南许子将赠公子十句月旦评语,朝廷敕封公子为丹阳郡守,连太平公子这样的雅号都为天下传颂,看来公子当初让竺押宝,确实是颇有自明。”
陶商笑了笑没搭腔。
自己的这次政治收获虽大,但这些事对糜竺的影响不深,如果不出所料,这老小子一定还有后话。
糜竺见陶商不吱声,也不尴尬,笑着继续道:“不但如此,公子这次回来,还领回了诸多的人才和十余万降卒,令我徐州的声势空前浩大,昨日糜竺曾问使君这些士兵当如何安排,可陶使君却并没对我言明,想必他老人家与公子,私下里已是有所定论了吧?”
听了这话,陶商不由笑了——这才是糜竺想要问的重点。
“从哪来,到哪去,陶某领回来的所有人,全都会跟我一同去丹阳郡上任,不会留在彭城给诸位找麻烦。”
糜竺听了这话似是一奇,眼珠略微转了转,又道:“王司徒,皇甫中丞,还有河内的司马氏也会随公子去丹阳吗?”
对于糜竺来说,十余万白波军在彭城会破坏彭城的军事势力均衡,但身为太原王氏中人的王允,以及河内望族司马氏这些外来氏族,影响的很有可能会是本地士族的结构,对这位大商人来书,他更加关心的是他们的去留。
“父亲说了,让他们也随我一同去丹阳郡,陶某责任重大啊。”陶商给糜竺吃下了定心丸。
听到这里,糜竺这老小子算是彻底的放松了,他笑呵呵的点了点头,颇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公子这次去丹阳,确实责任重大,不但要替使君分忧安顿王司徒,皇甫中丞等士族党人,还要妥善处置十余万的白波军众,丹阳郡又是隶属扬州,实在是劳苦了。”
陶商笑着对糜竺摇摇头,道:“为父分忧,怎么能说是劳苦,不过是分内之事而已。”
糜竺摸着胡须,慢悠悠的道:“大公子,糜某倒是觉得,公子身为使君嫡子,领着一大群外人前往丹阳就任,没有一个咱们徐州本土的心腹在身边帮衬着,多少有些伸展不开手脚。”
陶商面露疑惑之色:“那依照别驾的意思是?”
“小弟糜芳,跟随公子一同西进,一年来与公子可谓是颇多照应,公子使的想必也颇是顺手吧?不妨让小弟辅助公子前往丹阳,丹阳郡虽是公子籍贯之所,但民风彪悍,掣肘亦多,又有原先的太守周昕声望很高,让小弟跟公子去了,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糜芳的能力虽然一般,但一年多下来,跟陶商确实是有了感情。
若是他能随自己一同去丹阳赴任,对自己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臂助,至少有些事心照不宣。
这熟人使着,肯定是比生人要顺手的多。
陶商刚想对糜竺说声谢谢,一直在旁边端着酒葫芦喝酒的浪子郭嘉,却悄悄的伸手,不留痕迹的在陶商的腿上拍了一下。
陶商反应很快,他刚想答应糜竺的推荐,但在得到了郭嘉的暗示之后,便立刻闭嘴,没有答应。
糜竺见陶商没有回答,不由的皱了皱眉头。
半晌之后,却见糜竺的眸子突然一亮。
“二位稍候,竺去后堂更衣,少时便回。”
陶商没明白糜竺这个时候要更衣做什么,不过他眼下正好要跟郭嘉说点悄悄话,于是便顺水推舟的对糜竺笑道:“无妨,别驾尽管去便是。”
糜竺站起身,对二人作了一揖,便即转入后堂而走。
糜竺的身影方一消失,陶商便急忙低声问郭嘉道:“你刚才拍我大腿,不让我答应他,是什么意思?”
郭嘉一边喝酒一边装傻充愣:“郭某不让你答应他了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你不记得?你不记得你拍我大腿干什么?”
郭嘉嘿嘿笑道:“拍一下有什么打紧,你又不是大姑娘没让人摸过。”
不是黄花大姑娘,问题我现在是黄花大小子!
看着郭嘉的混账模样,陶商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他现在开始考虑要不要把糜府外的尤驴子招进来轰郭嘉两箭治治他。
郭嘉显然是看出了陶商眼眸中充斥着危险气息,掩嘴重重的咳嗽了一声,笑道:“我不让你答应他,那可是为了你好!你没看出来他此举的深意吗?”
“深意?”
陶商转了转眼珠,疑惑道:“难不成他还想让糜芳监视我不成?”
郭嘉摇了摇头,道:“那倒还不至于,问题是你要晓得,你此番领着十余万人以及外带的诸多势力进入丹阳郡,若是真能顺利的掌控丹阳十八县,则必将成为徐州外围的一大势力!糜竺让其弟随你一同进入丹阳,不过是想搭着你的方便,让糜家日后也从丹阳郡中分一杯羹。”
陶商闻言恍然,道:“其实我跟糜家关系还是不错的,这羹难道分不得吗?”
郭嘉笑了,摇着手中的酒葫芦:“当然分不得,你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将丹阳郡修整成你自己的势力,那徐州本土的四大士族便都不可插手其中,一旦让他们插手了,今天是糜竺,明天是曹豹,后天是王朗,一个接一个的都想把手伸到丹阳郡内,那你答应还是不答应?全答应了,丹阳郡和彭城有什么区别?若应了糜家却不应曹家,岂不是平白得罪人?”
陶商目光炯炯的看着鬼才,恍然言道:“与其如此,那索性便全都不答应,丹阳郡若是进入了我的手里,便是自立于徐州之外的国中之国,四大家族,谁都不要往里掺和!”
郭嘉笑着点点头,道:“算你还不是太笨。”
就在这个时候,糜竺已经更完衣回来了,他的身后,则是跟随着一名妙龄美人。
那女子螓首蛾眉,眉目清晰如画,合体的衣衫裹着丰腴的胸脯,高高的鼓起显出了其傲人的弧度。
郭嘉见状一挑眉,低声冲着陶商道:“嚯,这胸!糜竺这是要跟你使美人计了。”
陶商也是注意到了那女子的胸部的绰约程度,啧啧叹道:“粉着兰胸雪压梅……这妹子的胸怀不是一般宽广啊,我可不可以中糜竺这一计?”
郭嘉嘿嘿一笑,调笑道:“中不中计随便你,我管不着,不过你刚才那一句‘粉着兰胸雪压梅’……你这小文很是带劲啊,回头能不能跟郭某多来几句?……可以抵谋金!”
陶商:“……”
就在两人龌龊私聊的当口,糜竺已经领着那女子迈步而入。
陶商和郭嘉急忙直起了身子,结束耳语,各自正襟危坐。
正人君子,就应该做到直对大胸妹而面不改色,更何况此处的正人君子还有两个。
糜竺笑呵呵的给陶商和郭嘉介绍道:“大公子,郭先生,这一位乃是小妹糜贞,久仰公子之大名,平日间颇多询问,今日赶上了机会,糜竺特邀妹子出来与公子会上一面。”
陶商闻言心下暗自计较。
原来这一位就是历史上后来成为了刘备与糜竺结成亲家的那位糜夫人。
刘备这老小子运气真好,可以天天晚上捧大球球玩。
糜竺摸着须子,笑呵呵的道:“妹子,这一位就是大哥平日里经常跟你提起的那位使君长公子,如今已经是得拜丹阳郡守,雅号太平公子,乃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矣。”
:。:
三国有君子 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来的美人计
听到了糜竺如此吹捧自己,陶商多少有点不太好意思了。
太平公子急忙欠身道:“不敢当,陶某那些不过是虚名而已,别驾就别在令妹这提了。陶某多少有些臊得慌。”
糜竺哈哈大笑:“妹子,你看陶公子多谦虚,快敬公子一盅蜜水。”
糜贞盈盈的走到桌岸边,斟了一觞蜜水,双手举起,奉送到陶商面前,嘤嘤道:“长公子请。”
陶商做君子状,文质彬彬的伸出双手恭敬的接过,顺便偷瞄了糜贞的那俩大胸一眼。
嚯!山峦叠起,真乃是当世少有的神兵利器啊!
换成后世的说法,这应该就是34d。
“公子看什么呢?”郭嘉突然装模作样的探头过来,装傻的问了一句。
陶商丝毫不见慌乱,淡定的回复道:“我看看这觞蜜水的成色如何。”
真是两个老江湖啊。
糜贞在敬过蜜水之后,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便慢慢的退到了一边,低着头不说话。
很显然,这位妹子的性格比较腼腆,不善虚与委蛇。
糜竺却是笑呵呵的走上前,问陶商道:“陶公子觉得小妹如何?”
“啊?”陶商没寻思糜竺突然问了这么一句,琢磨了一会道:“你妹呀?挺好的啊。”
糜竺笑盈盈的道:“自打今年入春之后,我这小妹便整日的缠着我让竺陪她去郊外游玩,只是彭城的公务实在是太多了,竺根本就脱不开身,子方回来了之后,也是疲乏的紧,不愿意动弹,距离公子前往丹阳赴任还有一段时日,公子若是无事,不妨替我兄弟二人领小妹去城外郊游,玩耍玩耍,如何?”
陶商心下很是感慨。
听别驾您这言下之意,当真是模糊的紧啊!
你是让我领你妹玩,还是想让我玩你妹啊?
“此事日后在提,得空再说。”陶商笑呵呵的敷衍糜竺,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郭嘉突然站起了身,对陶商道:“公子,咱们还有事要办,就别在此叨扰别驾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