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主播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一斤桃花
随后便是想象驰骋,湘灵美妙的瑟音吸引了水神冯夷。
冯夷好此绝妙瑟音,忍不住于水上合节欢舞。
但冯夷其实并不曾真正听懂瑟音中隐藏的哀怨凄苦,亦使他的欢舞显得徒然。
但那些“楚客”是懂得湘灵的心意的。
譬如西汉之贾谊,譬如历代被贬谲南行而经过湘水的天涯失意人。
中间这四韵,一共是八句,极力描绘湘灵瑟曲的神奇力量。
这就使诗句避免了科举诗中盘常见的呆板叙述,显得瑰丽多姿,生动形象。
然此诗最佳妙处还在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前诗紧扣题旨,反复渲染,已经将湘灵鼓瑟之妙绘写的淋漓尽致。
倾听妙曲,想见伊人,但诗中竞不曾直面写到湘灵。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其间真有无限扑朔迷离的怅惘,用词堪称极妙。
而更具神韵的是“人不见”之后却以“江上数峰青”收结。这最后五字实是神来之笔,将此前湘灵鼓瑟所造成的一片似真如幻,绚丽多彩的世界,瞬间归于烟消云散,让观者由瑰丽的想象世界回到现实。地点依然是湘江,依然是湘灵所在的山山水水。只是,一江如带,数峰似染,恬静的山水美景中,给人留下无限悠远的思恋
上官婉儿看诗极快,也很静默,但看完最后这首《湘灵鼓瑟》,却忍不住的发出了一声幽远的轻叹。
若非囿身于这皇宫之中,她还真想去楚地走走,去湘水走走,去听一听那湘灵的绝妙瑟音。
有诗文天赋者每遇佳作便好沉迷其中,这是伴随天赋而来的天性,恰如人之痼疾是很难改掉的。
这便如北宋末年有名的奸相蔡京,不管他平日有多少个朝政倾轧的心思,但一遇到上好的书帖,却也忍不住沉迷其中,这一刻的他倒是纯粹的多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无它,只在于蔡京亦好书法而已。
相随十五年,武则天对上官婉儿知之甚深,听她这一叹,便知其看诗已毕,遂问道:
“如何?”
在武则天身边跟随多年,上官婉儿逐渐揣摩出许多与这位圣后的相处之道。
正是她的这些静心揣摩与总结才是其十五年荣宠不衰白勺根源。
而在她揣摩出的这些个相处之道中,排列第一的便是一一诚实。
圣后绝不是仁慈之君,但其绝对是英明之主。
跟着这样杀伐果决而又善察人心的主子,上官婉儿若还敢玩心眼儿耍欺瞒,早已死无葬身之地,哪里还有十五年的荣宠不衰。
十五年来,上官婉儿见过太多试图欺瞒最终却弄巧成拙被杖威一团血肉的人。
从神龙天后到圣后,这位女帝都是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
在武则天还不曾完全老去之前,有一说一绝对是与她相处的最英明之道,上官婉儿恰是最深诸此道之人。
“臣女皆已看完,单凭此诗,这清河李行周实应取中,便是。状元‘也尽坐得”。
说话间,上官婉儿一并将李行周的诗卷呈了上去。
帘幕外,李行周听到上官婉儿此言,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武则天亦有诗才,在李行周穿越前的后世,她的一首诗仍然广为流传,被人称道不已。
看朱成碧思纷纷,支离憔悴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能写出这样流传千载依然为后人称道的佳作,武则天自然不缺乏鉴诗的眼力。
片刻之后,自进小堂以来便无人理会的李行周听到帘幕中传出了一句考语,“这倒的确是一首好诗。
科考场上匆匆之间能写出这样的诗来,确属不易”
耳听此言,李行周心底对武则天的认识又加深了几分。看来史书中关于其“有胸襟”的评价的确不是虚言。
自己今天带领贡生们闹出如此风浪,不啻于狠狠的扫了武则天的脸面,但她面对这首《湘灵鼓瑟》时依然能做此持平之论,这份大气,这份胸襟确实值得称道。
想到这里,李行周微微的摇了摇头。自己这感慨实在有些多余obil!
说起来,武则天对于上官婉儿而言可是不折不扣的杀父仇人。亲自授命杀掉上官仪及上官芝后,却将上官婉儿留在身边,不仅是留在身边,而且是贴身到连饮食衣饰都交由其安排的地步,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便不说女皇帝,纵观古往今来所有的皇帝乃至上位者,有几人能像武则天这么做?又有几人敢像武则天这么做?没有大胸襟,大气度,又如何做得出这样的事来!
更不说其死后留下的那座无字碑了!
唐之后骂武则天的很多,有骂她残暴不仁的,有骂她淫荡不堪的,但无论怎么骂,却没有一个人是骂她小肚鸡肠不大气的!
作为一个女人而有如此大气,单凭此一点,、。
武则天不仅足以傲视她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须眉男子,亦足以傲视古往今来的绝大多数帝王。
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既有其实,又有其名的女皇帝,武则天绝非侥幸!
耳听武则天已经看完考卷,并给出了这么个考语。
李行周心想着下面自然该是问询于他的时候了,孰料他依旧是没人理会。
武则天说完考语后便转过话头儿向上官婉儿吩咐道。
“传苏味道。准其于皇城骑马,速来”
帘幕后有跪伏于地静等使唤的太监宫女,上官婉儿遂指了一个素来沉稳的太监去办此事。
武则天还是刚才那风格,要么不动,一旦开始理事后便是雷厉风行,中间几无停顿。
“拟敕!给事中李峤为人首鼠,无人臣之德,着即出为琼州司户参军”
准备君前问答落空的李行周听到这敕令,不免要替李峤悲哀一下。
唐代的琼州便是后世的海南,可是这时代人眼中的天涯眼角及不毛之地。
此时唐朝海南岛的条件之艰苦,远非后人所能想象。这一情况即便是到北宋也未有根本性改观,只看苏轼的贬谲诗便知道了。
贬往海南,还只是官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司户参军,这可是比贬到岭南更远更狠!
对于李峤来说,实是不折不扣的“远窜”,最终还能不能回到中原,回到洛阳,那就纯属天意,要看他的命数了。
李行周顾自感慨,武则夭的敕令却是一道接着一道,就从这一点上便能深刻的感受到这位圣后雷霆霹雳般的治政风格。
要么就是不动,隐风雷于九天之上。
一旦动起来便是狂风暴雨,毫不给人半点喘息的时间。
“谴使,问梁王武三思:今科取才弊情甚深,学士东方虬难辞其咎,尔意当如何处断东方虬?命其面答使者,不得迁延迟疑”
听到这最后一个布置,李行周明悟过来,看来东方虬之所以能突然杀出成为今科主考官之一,根子是在武三思身上。
明白了这个根底再想到武则夭这谴使一问,真是意味深长!
尤其是最后那个“面答使者,不得迁延迟疑”的注脚更是神来之笔。
使者一到劈面就问,武三思急切间根本没有深思的时间与余地,此时无论他怎么答,都能从中窥探出其人的本性。
而且这一问本身就不好答。站在武三思的角度,不管对东方虬是杀是保,其间的选择都是干难万难!
李行周正思忖时,武则天最后的一道敕令随之而下。
“拟敕,庐陵王清心自守,着赐蜀锦百匹,钱十万,新罗参十支,女乐一部。此敕悉传六部,务使百官周知”
“臣女领命”
上官婉儿牢记了武则天接连不断的三道命令后,便自去一边备有笔墨纸砚的书几上拟写敕令。
一时间,整个小堂又安静下来。
至此,李行周仍然是无人理会。
这时,一阵风吹来,吹起了帐子。
李行周眼光一瓢,他终于看清了武则天的模样。
精致的脸蛋,修长白晰的脖颈,精心修饰的装扮。
呈现在李行周面前的是一个非常端庄高贵的女人。
今日的武则天打扮的很高贵,头上云髻高悬,一枝纯金凤凰的钗子插在云髻正中。
钗子上镶着一颗拇指头大小的火红宝石,刚好垂在眉心。
与双翅横展的钗子相衬,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另有几支步遥横插在云髻,搭俩的非常协调,显得特别高贵。
身上穿着一身明黄色的绣服,华贵的衣裙上丝丝金线绣出的凤凰栩栩如生牡丹娇艳生花。
腰间束着一条宽大的金色腰带,说不出的雍荣华贵。
与边上简单打扮的疑似武上官婉儿相比,不知要惊艳多少。
武则天腰间的腰带将她美好的身段完全构勒出来,很难相信,生育了多子的武则天还有这般好的身材。
李行周不由的想起后世时候他所看的那部记录片《大明宫》,里面那个武则天穿着也很是暴露
特别是李世民病重侍立在侧,勾引李治时候,让人有咽口水的冲动,看的时候李行周觉得那演员穿着有点过分了,让人感觉到怪异。
但看到真实的武则天,一下子释然,面前这个武则天,比电视上演的那个还要稍稍暴露一点
。
只能说,唐代贵妇人的穿着,一点都不保守。
大唐第一主播 第四十三节 滑不留手苏味道
“咳……咳……”
一边的上官婉儿轻咳了声,还盯着武则天眼睛看的李行周马上醒悟过来。
她这是在提醒自己失礼了。
他忙低下头,恭敬地施了一礼。
“天后,在下鄉野小民,初次进宫见到天后,惊诧之下失了礼,还请天后莫怪!”
李行周说完,忐忑地等着可能的训斥。
不过他的担心终于还是多余,武则天并没什么恼怒,甚至脸上的笑容都没少去,武则天再扫了李行周一脸,脸上的一点惊色收了起来。
吃惊地看着这一切的上官婉儿也松了口气。
她有点想不明白天后为何会容忍一个没身份的人这样注视。
恰在上官婉儿拟好敕令交由武则天御览罢用印之后不久,一阵小碎步的声音传来,有小黄门进来禀说苏味道已奉召前来。
“进”
苏味道年近五旬,身形魁梧而不肥,面如冠玉,须髯飘飘,实是堪称”美风仪”。
这人进了小堂后,便即快步趋于帘幕之前,俯拜于地口呼万岁不绝。
“罢了,平身吧”,武则天叫起苏味道后也无废话,径直道。
“今科取才情弊太深,朕意罢废之!拟于一月之后重开科考,此事就交予卿家了”
一听此言,苏味道当即色变,驱前两步急道。
“陛下,科举乃抡才大典,何等重要?若轻易罢废,轻则招致天下物议沸腾,重则大损朝廷及陛下威严。此事臣固以为不可。伏请陛下收回圣命”
“朕定制科举是为朝廷选才拔贤,若此初衷不谐,不罢何为?今科情弊已使贡生们闹出这般泼天动静,再言朝廷及朕的体面岂非掩耳盗铃!哼,今科不罢,仍在这榜单上修修补补,岂不更让天下人笑朕小家子气”
苏味道还待再劝。
乾纲独断的武则天却已不容他再说。
“此事朕意已决,卿用心办好就是。此外,传语洛阳令,让其据礼部名录给赴试贡生发一月柴米钱。告诉他此事当用心去办,不得遗漏一人,否则朕不饶他”
不到半个时辰前才对上官婉儿说十日后给答复,怎么转眼间连重开科考的时间和主考都给定下了?
甚至连贡生们多在京中耽搁一月的柴米花费这等问题也都考虑到了,这可不像临时起意呀!
难倒东方虬与陈平安刚一供认今科情弊的时候她就已经拿定主意了?
撇开这些个没用的不去想,只说眼下,武则天到现在也没说该怎么处断自己,却不知这重开的一科自己还能不能参加?
情势陡转而下,李行周正在琢磨的时候,突然听到帘幕后传出了一句足可被称为石破天惊的话语。
“此子乃清河李行周,这次重开科考便由他为你帮办。朕累了,你们就退下用心任事吧”
一次天下人瞩目,涉及到整个士林的科考竟然一言而罢。不管是这个结果还是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之迅速都让李行周没想到,这也就罢了,毕竟武则夭不是凡人,或许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大气与魄力。
但让自己参与主持科考,这……世间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吗?
李行周不禁在内心大呼一声,什么鬼!
他刚刚才带领贡生们反科考弊案,反对东方虬。
怎么转眼之间他就成了新的帮办,要去负责新一场的科考了!
都说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但在他身上也转的太快了吧!
根本没容李行周发表意见,武则天对苏味道吩咐完后便自帘幕后起身去了。
李行周有些愣愣的站在那里,一时回不过神儿来。一脸苦色的苏味道路过他身边时淡淡,甚至有些厌烦的说了一句,
“准你休息一日,后天到贡院”
说完,这位美风仪的诗客便摇头苦笑着走了,隔着老远都还能清晰听到他的叹气声。
一声接着一声。
上官婉儿如影子一般跟在武则天身后向宫城深处走去,静静的走了一会儿后开口道:
“苏味道诗才称于天下,又善章奏,出任主考的资历自然是够的。但臣女亦曾听闻,其人曾有言日:。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皇城之中常称其为’苏模棱’”
“此次陛下决意重开今科选才,实是断不容再出差错的,如此大事交予苏大人,臣女倒有些怕”
御蘩上的武则天闻言,轻笑了笑,“苏味道’模棱手7之名朕知之久矣”
“那……”
“你以为陈平安并贡院那二十九个流内品秩官朕都是白杀的不成?”
“有这等先例在,似苏味道这等深谙避祸之道的人焉敢再有丝毫放纵?放心吧”
上官婉儿早就等在这里,眼见水到渠成之后,遂将真正想问的问题抛出。
“既然如此,陛下又何须谴李行周那狂生帮办考务?可是为取信于贡生们?”
“此其一也,却也是最微不足道的效用”,武则天手指轻叩着身前的小几,淡淡声道:
“经岳宋两人弊情之事后,这重开的科考恰如你所言,是断不能再出问题的。但朕且问你,自科举定制以来,又有那一科放榜之后是能令士子们俱都心服口服的?”
这个问题上官婉儿甚至都不用去想,因为根本就没有!
其时距离科举成为定制不久,又毫无前例可循,是以整个考试的环节都尚处于摸索积累经验阶段。
恰如后世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只要是摸着石头过河,磕磕碰碰乃至于摔跤就是必然少不了的。
一方面是断然不能再出问题,另一方面却是根本无法避免不出问题。可以说这场定于一月之后重开的科举就是个解不开的死结。
在这个死结中将李行周放进去,其用意……至此,上官婉儿终于明白了武则天的心思。
此前不对李行周置一词,亦不曾对其处罚,原来圣后早就安排好了最大的处罚。
让李行周帮办考务是假,使其背黑锅才是真实目的之所在!
既然这场断不能再出问题的考试会出问题,那就让李行周把这些问题都扛起来,一旦他把所有的问题污点都给背了,那考试本身自然也就完美了!
由此再想到李行周乃今日贡生暴乱引领者的身份,这个安排就愈发耐人寻味了!
上官婉儿不得不承认圣后的算计之精。
鬼使神差之间,她居然又问了一句,“若是那李行周真能想出法子使这一科天下钦服又当如何?”
武则夭看了上官婉儿一眼,似乎在诧异她怎会有如此天真的想法。
“一次科举涉及数千人的前程荣辱,彼辈既是不得不争,又是人多口杂。办这样的事情还能使天下钦服,何其难也?若李行周真有这本事,朕或许就该弹冠相庆了”
言说至此,武则天展颜一笑道:“朕该庆今科终于选得一真才,朕又得一真才”
此言一出,这次重开的科考本身就成了另一场科考,但考生却唯有李行周一人。
中,入天子法眼!
不中,万劫不复!
李行周自然是不知道武则天与上官婉儿这番对话的,此时的他正随着引路小黄门向宫城外走去。
边走边思忖着武则天对自己这种安排的用意,但仅仅想了一会儿,他便将这个问题暂时抛开了。
从早晨到现在,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澜起伏后,现在的他实在是心力俱疲,此刻不仅是身体难受,脑子也不愿再强思冥索了。
暂且抛开那个问题之后,李行周心里涌现出来的就是感慨了。
感慨进京之后诸事不顺,原本从襄州出发时的安排打算一到洛阳竟然全部落空。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之中,至于下一步要走到那里,却是一片茫然。
世事如棋,不如意事常十有**,人算不如天算哪!
前面领路的小黄门猛然道:“让开,让开,快避道!”
李行周向道边让了让,在这时,一阵儿清晰的马蹄声传来。
自古以来便是皇帝统御天下,皇后掌控六宫。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帝位,掌控内宫之事自然而然便落在了上官婉儿身上。
宫城实在太大,上官婉儿的事情又太多,若是来往全都靠走,实在是忙不过来。是以她也就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武则天亲口许下的宫城走马之权。
马蹄声越来越近,最终停在了李行周面前,片刻之后,这个权倾六宫的女人翻身下了那匹金羁为饰的五花连钱马。
“你去,这里有我。”
上官婉儿一摆手,那小黄门顿时低着头退身远去,不敢有丝毫的迟疑。
宫道上一时便只剩了两人一马。
“你就是那个清河李行周?”
上官婉儿问的很随意,但其强大的气场却是凛然逼人眼眉。
憔悴着脸,嘶哑着喉咙,李行周就像一块倔强的石头,在这逼人的气场中坚如磐石。
“是”
上官婉儿平静的看了李行周许久,蓦然道:“值吗?”
这一问出口,上官婉儿终于找到了自己会在此地莫名停下来的原因。
圣后小憩后,她因有别的事情要往宫城另一处,走马之间却在此地停了下来,直到下马之后她自己都还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么做。
大唐第一主播 第四十四节 值与不值
但现在她知道了,原来那牵引着她停下来的莫名心思的根由还是在这一问上。
若不能亲口一问,便不得安心。
“值吗?。”
分明是对着眼前的李行周问出这个问题,但不知怎的,这一问出口后,上官婉儿脑海里浮现出的却是一个名叫上官仪的老人那从不曾看清楚过的脸。
李行周没想到上官婉儿会这么问,沉吟了一会儿后才真正搞明白上官婉儿的意思。
“值吗?”
值或者不值,回答起来本当很快,李行周耽搁的时间却很长,但上官婉儿却没有半点要催他的意思,似乎就是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想,似乎不愿有什么别的东西干扰他的回答。
似乎,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对她很重要,很重要
“对吗?。”
这是上官婉儿的问题,李行周此前进宫城见武则天的路上想了许久也没有答案。
那个问题尚不曾解答,此刻上官婉儿却又问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值吗?。”
轻轻一问,重逾千钧。
因为它承载的东西太多太重,而这其中又有许多根本是无法用简单的得与失来衡量的。
古往今来,无数的人在做出某个关涉到命运的重大抉择与行动后,都曾被人问到,或者自问过这个问题,“值吗?”
但其答案却永远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沉吟许久后,李行周脸上露出了清淡的笑容。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嗯?”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西楚霸王为什么就不肯过江东呢?他的乌江自刎,值吗?”
不是回答的回答,也是这种情况下很好的回答。
但上官婉儿却很失望,她脑海中浮现出的那个上官仪似乎又模糊了起来。
曾经他在上官婉儿的脑海中就是一直这样的模糊着。
直到今天在皇城宣仁门城到李行周以血肉之身逼向刀刃枪锋的那一幕时,那个模糊了许多年的上官仪似乎清晰了一点儿。
但现在……
转身,上马,五花连钱马喷着响鼻开始向前走去。
真是个古怪的女人哪
李行周看了看上官婉策马而行的矫健背影,正要迈步继续往宫城外走去时,却忍不住的又回头向牡丹花带那一侧看了看。
他想到了卫寒霜。
那个陪她一路从清河道洛阳的女人。
这些事情,那些画面如走马灯般闪现,最终混融到了一处,化为一道霹雳在李行周的心田脑海中炸响。
所谓灵光一闪大概就是如此,此前曾苦苦自问也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却在这个刹那有了明悟。
猜你喜欢